人教版初二语文试卷包含答案.doc

人教版初二语文试卷包含答案.doc
人教版初二语文试卷包含答案.doc

新世纪初二试卷三

本试卷分 3 部分,共 21 小题,满分 9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一、综合运用题(共31 分)

1.下列字形和加线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2 分)

A.惶急愧怍(zuò)纳粹转弯抹角(mǒ)

B.歼灭(jiān )拂晓制栽文绉绉(zōu)

C.荒缪寒噤(jìn)阻遏(yè)毛骨悚然(sǒng)

D.尴尬( gān)赃物诘问(jié)张皇失措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时,组长建议同学们发言要直截了当,不必转弯抹角。

B.网传天然气要涨价,争先恐后前往燃气公司营业厅购气的市民济济一堂。

C.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D.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偶像来了》虽然改为《我们来了》,但栏目还是办得惟妙惟

肖,赢得了观

众的一致好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神舟十一号飞船是指中国于2016 年 10 月17日7时30 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神舟载

人飞船,它由长征二号FY11 运载火箭发射。

B.班会课上,同学们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们要确保校园安全,防止万无

一失。

C.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构

建学生健全

完善的人格。

D.语文课堂上,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领悟能力和创新精神。

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云门山上的主角是松树,与松树相伴的还有柏树和翠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松柏连理,松竹相依,好一幅水墨风景画。

①翠竹则在屋檐下,在小径旁②柏树或矗立山脚,或伸出岩缝

③森森然,与松呼应④幽幽的,做些铺垫

A.①③②④B.①④②③C.②③①④D.②④①③

5.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1980 年 2 月 15 日我国首发生肖邮票,第一枚羊票面值0. 08 元,图案出自画家黄

永玉,为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猴;邮票由邵柏林设计,以吉庆红为底,金粉涂描羊面,影雕套

印。这张羊票发行量仅 500 万,截止 2015 年,单张市值为 1 .2 万元,大整版更价值百万。

B.【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

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7 时至19 时)。

C.隶书起源于秦朝,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

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D.寒霜节气(公历 10 月 23 日左右)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

气,民间提倡在这个节气养生保健,有谚云:一年补透透,不如补寒霜。

6.名著阅读(共 6 分)

(1)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一文里,诅咒一切反对白话,(),批判“ ____________”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2 分)

(2)“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

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表

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 4 分)

7.综合性学习(共10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探究出材料所揭示的道理。( 4 分)

有一条鱼在很小的时候便被捕上了岸,打鱼的人看它太小,而且很漂亮,便把它当做礼物送

给了小女儿。小女儿把它放在一个鱼缸里养起来,每天它游来游去总会碰到鱼缸的内壁,心

里便有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后来鱼越来越大,在鱼缸里转身都很困难了,女孩就给它换了更大的

鱼缸,它又可以游来游去了。可是每次碰到鱼缸的内壁,它畅快的心情就会黯淡下来。

它有些讨厌这种原地转圈的生活,索性静静地悬浮在水中,不游也不动,甚至连食物也不怎么吃了。女孩见它很可怜,便把它放回了大海。它在大海中不停地游着,心中却一直快乐不

起来。一天,它遇见了另外一条鱼,那条鱼问它:“你看起来好像是闷闷不乐啊。”它叹了

口气说:“啊,这个鱼缸太大了,我怎么也游不到它的边!”

(2)“爱”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是博大而深厚的情怀。我校八年级各班准备举行一次

“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共 6 分)

A.认识爱。对于“爱” ,我们的祖先早已有了自己的理解。繁体的“愛”是由“爪”(爫)、“秃宝盖”(冖)、“心” 、“友” 四部分组成。你认为古人对“爱”的解释是什么?( 2 分)

B.理解爱。在我们五千年的历史上,诞生过无数杰出的巨人,他们或者创造历史,或者因

为留下了不朽的思想和文章而名垂青史。探询他们成功的足迹,我们惊奇地发现,他们的背后几

乎毫无例外地都站着一位伟大的母亲!请简述历史上著名的母亲教子的故事并说说你所得到的启

示。( 2 分)

C.升华爱。爱是阳光,爱是雨露;爱是空气,爱是永恒。如果有机会成立一个爱心机构的

话,你的愿望是设立一个什么机构?请为它命名并简介你的爱意。( 2 分)

(1)树树皆秋色, 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 ,万物生光辉。

(3)刘禹锡身居陋室,既“无丝竹之乱耳”,亦“__________________”。

(4)古往今来,人们多以“出淤泥而不染, 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醒自己洁身自好,以

不断提高

个人修养。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达渴望出世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端居处圣明。”

二、古诗文鉴赏(共24 分)

(一)江村杜甫(共 8 分)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9.请从写景和传情两个方面简要分析首句中“抱”的妙处。( 4 分)

10.这首诗中的哪个字堪称全诗的诗眼?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4 分)

(二 )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6分)

萧颖士开元二十三年及第,恃才傲物,漫无与比,常自携一壶,逐胜郊野。偶憩于逆

旅,独酌独吟。会有风雨暴至,有紫衣老人领一小童避雨于此。颖士见其散冗,颇肆陵侮。逡巡,风定雨霁,车马卒至,老人上马,呵殿而去。颖士仓忙觇之,左右曰:“吏部王尚书,名丘。”初,颖士常造门,未之面,极惊愕。明日,具长笺造门谢,丘命引至庑下,坐责

之,且曰:“所恨与子非亲属,当庭训之耳。”顷曰:“子负文学之名,倨忽如此,止于一

第乎?”颖士终扬州功曹。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

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

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

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

巿。

注:公子:魏公子,战国时魏昭王少子,昭王死后,安王即位,封公子为新陵君。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颖士仓忙觇之(打听,调查)

B 颖士尝造门(到,, 去)

C 欲厚遗之(遗留)

D 公子从车骑,虚左(空出)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 老人上马,呵殿而去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 偶憩于逆旅,独酌独饮货恶其弃于地也

C 为大梁夷门监者不足为外人道也

D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6 分)

① 所恨与子非亲属,当庭训之耳。

②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14、萧颖士和魏公子(信陵君)的待人态度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6 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长亭古韵(共8 分)

游览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时,时常与亭不期而遇,在游赏之余,我们还可以走进亭中,

坐下来切身体味一番亭给我们带来的古典韵律之美。

亭最初并不是指建筑,而是指一种行政建制。秦汉制度规定,十里一亭,十亭为一乡。

《汉书 ?百官公卿表》上说:“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其作用是管理治安、诉

讼等事务。汉高祖刘邦就做过“泗水亭长”。另外,在边境上,还有一种“亭候”,是负

责监视敌情的。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专指建筑的亭子是后起之义,比如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亭翼然于泉上者”中的亭。但是,亭子专指建筑宄竟始于何时,已经无法确考。

至少在东晋时,已经有这样的亭子出现,《世说新语?言语》记载:“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这里的“新亭”即是“亭子”的意思了。更为著名的东晋大书法

家王羲之的那篇《兰亭集序》中提到的“兰亭”,亦此类也。《园冶·屋宇》说:“《释名》云: , 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意思是,亭的主要功用是供人停留、休息的。但是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主要功能又有很大的延伸,概括起来大体上有这样几种:游赏、休憩、宴集和送行等。

我国有许多名亭,绝大多数都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名字。这些不同凡响的名字。反过来又为本已很有名的亭子增添了光彩。这些名亭的名字大体上可分为四种“风格”。一是对亭周

围景物的高度概括或写实。比如苏州拙政园的四面荷风亭、塔影亭。苏州虎丘的三泉亭,避暑

山庄的北枕双峰亭、曲水荷香亭等。二是亭名表达了亭的建造者或主人的情趣、志向等。

比如沧浪亭,取《楚辞》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

意。湖南岳麓山的爱晚亭,则取自晚唐大诗人杜牧的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西晋祠的不系亭。取《庄子》中“饱食而邀游,泛若不系之舟”之意。

三是亭名的风格是写意式的,它们用抽象的字眼表现某种意境。比如北京颐和园的知春亭,山

西晋祠的真趣亭,北京北海的意远亭,等等。四是亭名中隐含着一段历史掌故。比如,浙

江诸暨浦阳江边堤岸上有一座浣溪亭,亭中有一对联云:“浣纱存古迹,救国出真人。”一望而

知是纪念春秋时越国大美人西施的。

与其他传统建筑相比,亭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虚” 。亭不依赖墙,只靠亭柱的支撑 (也有少数依墙而建的半亭 ),此种自由独立的审美特点,中空不倚的视觉效果,最大程度地体现了“空”与“无”的作用,与老子“当其无,有室之用”的思想相符。以老子为代表的道

家哲学追求清静无为.即要尽量涤除尘世的搅扰烦恼,向大自然无限地贴近,而亭的建造地点和所用材料的随意灵活、用料简省、形式多变,同样体现了道家的精神特质。不论是皇家

园林中富丽堂皇的亭,还是私家园林中和山问、水上、路边的亭,其基本的建筑风格都是简与

虚,而后者更代表了一种民间的、率性的、清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亭是我国一种司空见惯的建筑,它在传统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便今天,虽然亭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功用已经基本

丧失,但它们的美丽身影依然没有淡出我们的视野,在山水的胜处,在古典园林的深处,静

静地散发着独有的魅力。

15、标题“长亭古韵”的“韵”体现在哪些地方?( 4 分)

【材料链接】爱晚亭,位于湖南省岳麓山下清风峡中,亭坐西向东,三面环山。始建于清乾

隆五十七年( 1792),为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唐代

诗人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的诗句,改名爱晚亭。原为木结构,同治初( 1862-1870)改为砖砌。该亭古朴典雅,平面

正方形,边长 6.23 米,通高 12 米。内金柱圆木丹漆,外檐柱四根,由整条方形花岗石加工而

成。亭顶重檐四披,攒尖宝顶,四翼角边远伸高翘,覆以绿色琉璃筒瓦。正面额

朱色鎏金“爱晚亭”匾,系1952 年毛泽东应湖南大学校长李达之约而题。

16、请参照示例从名称和景致两方面为爱晚亭做一个简要介绍。( 4 分)

(二)我那莽撞的17 岁( 15 分)

(1)青青的山坡上,报春花正次第开放。查玛采撷枯草中的报春花,身子一起一伏。她偶尔

左右看看,阳光照在她长长的睫毛上,闪闪发光。

(2)我喜欢她却不敢接近,远远地望着她。那头牛犊却形影不离地跟着她。它去年冬天刚刚

出生,查玛用心呵护,它长大后便形影不离地跟着她了。

(3)我若是那头牛犊多好,能够得到她轻轻地抚摩查玛一定不怎么喜欢我。谁会喜欢衣

衫褴褛、瘦若干柴的邻家 17 岁男孩呢 ?那时我们刚刚迁徙至此。我只有在需要牛奶时才去查玛

家。那家的女主人和蔼可亲,她给我装了满满的两瓶牛奶之后,又给了我一些牛初乳。

在一旁蹬着缝纫机忙碌的查玛看了我一眼,微微一笑。我在回家的路上脑子里满是查玛的微

笑。我暗暗想,我一定要想尽方法博得查玛的欢心。查玛喜欢花。那次她赶牛犊时,我捧着一大

束报春花出现在她眼前。

(4)“你好 ! ”我把花束递给她。或许是因为那捧花,她眼中含笑,与我握手。

(5)“跟我一起赶牛犊吧。”她说。我们从山坡的一边开始赶。还没有长出犄角的公牛犊轻

轻顶了我一下,或许是在保护自己的主人。我先是一惊,之后又想如果能化险为夷,这头牛犊定会成为我和查玛聊不完的话题。我从怀里掏出烙饼,撕了一些喂它。它像是在吃嫩草,嚼着烙饼。

(6)“咯咯咯”查玛发出银铃般的笑声,我想她并不反对我这样做。

(7)“你有空吗?”我鼓起勇气问道。

(8)我们来到河边。之前,我用书本粗糙的纸张做了一条船。

(9)“我们赛船吧 ! 看谁能拿第一 !”看来查玛非常喜欢这游戏。

(10)“好啊 ! ”当我的船要超过查玛的船时,公牛犊跑过来顶了我一下,真不知道它是从哪

里钻出来的。我险些掉进河里,一只靴子湿透了。

(11)“哈哈哈 !”查玛嘲笑我。

(12)之后我们常常见面。我相信查玛一定会成为我的恋人。我是多么想搂住她,轻吻她,只

是这头牛犊一点都不懂得谦让,不让我碰她。我得想办法对付它。

(13)夏天来了。 6 月末,家里来了一位客人,他带了一只旱獭来。旱獭肉用野葱熏香后真是

美味。我背着家人弄了一块肉去找查玛。

(14)“给 ! 你吃旱獭肉吗 ?”她用洁白的牙齿将肉吃了个精光。可惜,肉就只有这么一点。

(15)为了博得她的欢心,我背着哥哥的猎枪上了山。我看到一只旱獭在洞口附近悠闲地吃草。

(16)“哞,哞”旱獭被牛犊吓回了洞内,又是这头牛犊坏了我的好事。

(17)我疯掉了,把瞄准猎物的枪口转向了牛犊。牛犊踉跄了几下,腿上流出了鲜血。此时我

后悔莫及,向牛犊走过去。牛犊流着殷红的血跑远了。

(18)我终于有了收获,打算为查玛做一顿美美的野餐。

(19)去她家,她不在。再去,还是不在。我变得焦躁不安。

(20)“查玛呢 ?”我问道。

(21)“去苏木 (镇 )里了,她让你不要再找她了”那家的女主人便不再言语,给我盛了一碗

酸奶。

(22)我准备回家时,公牛犊横在了门口,它腿上的血已凝固。

(23)“哞,哞”

(24)为什么要伤害这小东西呢?至今我都觉得在那次决斗中,两头公牛犊都受了伤。我从我

的衣带上撕下一条布,为公牛犊包扎。

(25)走出邮她的家门,我心痛至极。

(26)哦,我公牛犊般鲁莽单纯的17 岁哟 !

17、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4 分)

18、请简要分析第(14)段中划线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5 分)

19、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牛”的形象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6 分)

(三)背楼的父亲(共14 分)

装修新房,联系好了建材。但货物送到的时候,太阳已经高高挂在了头顶。拉货的师傅在楼

下向我招手,我怒气冲冲往楼下赶。我冲他发火。而他,陪着笑脸解释,风大,货不好拉,

走得慢。

我余怒未消,吵着说下午还有事出去,这么晚,让我下午怎么做别的事情。他并不生气,一面带笑给我配货单让我验货,一面应承,马上找人背楼。

他开始打电话,一个个电话打出去,很快,我发现他刚才还堆笑的脸,渐渐转为不悦和失

落。什么?忙来不了?你也有活儿,在做?那,那,算了电话打完了,他垂头丧气。我失

望极了,摆手让他离去。他忽然精神振作起来,别怕,我背。

我用怀疑的目光上下打量他,他脸色白净,头发乌黑利落,一米八的身高,着一身整洁

的笔挺西装。无奈,对照着验货单我一样一样查验货物,又商量好背楼的价钱。满满一车的

货物,堆得像座小山。他一脸喜悦。在我狐疑的目光中,他搬卸货物,开始背楼。在他离开

的瞬间,我偷偷尝试一下他所背货物的分量,放在肩头,走上两步,然后龇牙咧嘴地放下,

再轻轻揉揉肩膀。

在我看来,他怎么看都不像是专业的背楼工人。果然,在他来回背了几趟货物后,他站

在楼道里背靠着墙大口喘气,胸脯一起一落的像个大风箱,而他额头的汗淋淋漓漓淌下来,

在弯腰的瞬间,将楼道的地面滴滴答答打湿一片。

四月的天,已经热起来。他跑上跑下,很快湿透衣衫,连头都冒着热气,像极了一个揭

开盖子的大蒸锅。不久,他上来喘气休息,不好意思起来,说背完还要一些时间,你先回去

吃饭吧,我搬完了给你打电话。

看他真诚的样子,我就下楼走了。

小区外面不远处就有一家小饭馆,我走进去,坐下来要了啤酒小菜慢慢吃起来,大约一

个时辰才离去。回去时走到楼梯口又遇见了他。此时,他早已累得不像样子,一米八的身子

驼成了矮子,满脸汗渍,横七竖八地画在脸上,上起楼来东摇西晃,像散了架的推货车。我

伸手帮他,他摆手让我上楼等。

我看着他心有些痛,为了背楼他已经干了一个多时辰,至今还饿着肚子。在他上楼将货物背

进屋子里的时候,我劝他休息一下。他依旧斜靠墙大口喘气,随手拉下脖子上的已经黑了的白毛巾,轻轻抹去脸上的热汗。

我和他搭讪。师傅,生意好吗?他说,还可以。我说你拉货还背楼?他说,以前只是拉

货,最近拉货也背楼,也算是顺道的生意,一并做了。我说,师傅,你今年四十几了?他忽然

一惊,说,哪呀,五十多了。我说,不像,真不像。他笑了,说别不信,我孩子都上大学

了。他忽然开始感慨起来,要不是为了孩子,谁会做这苦力活?他和妻子原来在市里一家机械厂

工作,坐了三十多年的办公室,没想到要退了却下岗了。这不,孩子上大学不干行吗?

那天,他干干停停,直到下午两点方才干完。走时我多给他十元,他坚决不收。他下楼,我’送他,眼眶湿漉漉的。

他走后,我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下去,忽然发现他遗落在窗台上的手机,跑下来叫他,他的背

影已经望不见了。我开始用他的手机和他的亲人联系,拨出去,才知道电话停机了。

莫非,中午他打电话的那一幕,只是一场表演给我看的戏?

果然,在通话记录中,我看到,他最近一次通话时间定格在20:32。

我笑笑,又摇头,满腹酸涩。我忽然间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我上学时候,父亲,和他,一

样的拼命。

20、从表达方面选择合适的角度,分别赏析画线句。(共8 分)

a、他脸色白净,头发乌黑利落,一米八的身高,穿着一身整洁的笔挺西装。

b、他站在楼道里背靠着墙大口喘气,胸脯一起一落的像个大风箱。

21.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试结合具体情节加以分析。“他最近一次通话时间定

格在20: 32”这一细节交代在写法上起到了什么作用?(6 分)

答案

1. D 解析:A: 转弯抹角mòB: 制裁文绉绉zhōu C: 荒谬阻遏è

2.A解析:A: 直截了当:形容说话做事爽快、干脆。

B:济济一堂: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C:不耻下问:意思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D: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3.A B: 否定不当;“防止万无一失“

C:搭配不当;“传授”与“能力”搭配不当

D:搭配不当;“提高”和“精神”搭配不当

4.C解析:结合前文语境,找出顺序

5.C解析:A: “羊票面值“应为”猴票面值“B: “北京时间应该为19-21 “

D:“寒霜“应该为霜降

6.答案:( 1)老莱娱亲

(2)《五猖会》;表现了作者当时为了看会而迫切想背出书却不能的无奈、痛苦和急切之

情;

揭示了封建教育思想的陈旧。

7.(1)答案:( 1)如果不能打碎心中的四壁,即使给你一片大海,你也找不到自由的感觉;

(A)我用手为你筑一个温暖坚固的巢,让你的心在这里驻扎,不受一点风雨的侵袭。不受

雷电的恐吓,我牵着你的手给你世界上最厚重的爱)我用手为你筑一个温暖坚固的巢,让你的心在这里驻扎,不受一点风雨的侵袭。不受雷电的恐吓,我牵着你的手给你世界上最厚重

的爱

(B )孟母三迁;母亲的教育对孩子后天的成材很重要,成功的母亲往往能教出成功的孩子

(C )阳光机构:因为阳光是我们生活所必须的,而且它能够带给我们温暖与美好

8.答案:( 1 )山山唯落晖

(2)阳春布德泽

(3)无案牍之劳形

(4)濯清涟而不妖

(5) 欲济无舟楫

9.答案:运用了拟人手法,概括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弯清流绕宅而过;传达出诗人与周围

自然山水的融合无间,体现了诗人的自适和惬意。

解析:考查对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这是炼字题,通过关键字把握意境。既然是炼字,

一般是词类活用,或者运用了修辞手法,做题时首先应该指出这点,再从景与情两方面说明其

效果。

10.答案:“幽”字。诗的前三联紧扣“幽”字来描写物态人事,首联写环境之清幽:清江曲

折,绕村而流;颔联写物态之幽然:燕子自由自在,鸥鸟相伴相随;颈联写人事之幽趣:

老妻可亲,稚子可爱,合家怡然。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诗人的内心享受着难得的安闲悠然,

首联“幽”字正是这种心境的体现。可谓一字经纬,统摄全篇。

11.答案:C解析:遗:留下。

12.答案: BD

解析A: 而:表修饰而:表并列B: 于:在 C: 为;是为:对、香D: 乃;于是,就

13.翻译:遗憾的是你不是我的亲戚,要不然我一定当庭训斥你;

翻译:侯生整理一下他的破旧衣帽,径直走上车去坐在公子的上座,毫不谦让,想借此来窥

测公子的态度。

14.答案:萧:恃才傲物、清高自负魏:礼贤下士、谦逊忍让

15.答案: (1) 亭子的功用 (2) 亭名的历史文化内涵(3) 亭的建筑风格的审美特点;

解析:考查的是孩子概括和理解能力。

16.【示例】岳阳楼,背靠岳阳城,俯瞰洞庭湖,北依长江,南通湘江,登楼远眺,一碧无

垠,白帆点点,云影波光,气象万千。

17.答案: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节; 营造出春意融融的意境;衬托了查玛的美,为下文写“我“对查玛的喜欢并讨她欢心作铺垫衬托了查玛的美,为下文写“我“对查玛的喜欢并讨她欢心作铺垫 ;

18.答案:内容上:写出了查玛喜欢吃旱獭肉,“我”因旱獭肉之少而不能让查玛多吃一点

的惋惜、遗憾的心理,从而表现了“我”对查玛的喜欢“我”因旱獭肉之少而不能让查玛多

吃一点的惋惜、遗憾的心理,从而表现了“我”对查玛的喜欢 ; 结构上:开启下文,推动情节发

展,为下文写“我”去猎旱獭交代原因,也为开枪打伤牛犊、进而查玛不再理“我”埋下伏笔。

结构上:开启下文,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写“我”去猎旱獭交代原因,也为开枪打伤牛犊、进而查玛不再理“我”埋下伏笔。

19.答: (1)本文中“我”用烙饼喂牛犊,开枪伤牛犊,最后为牛犊包扎伤口,随着我对牛犊

的态度的改变,可以体现“我”本文中“我”用烙饼喂牛犊,开枪伤牛犊,最后为牛犊包扎

伤口,随着我对牛犊的态度的改变,可以体现“我”17岁懵懂的心路成长历程,表现“我”

如初生之犊般的单纯、鲁莽与冲动 ;最后为牛犊包扎伤口,可见其自责愧悔之情,表现其心地

善良。最后为牛犊包扎伤口,可见其自责愧悔之情,表现其心地善良。

(2)《安恩与奶牛》中安恩带奶牛到集市却不愿卖掉它,只是为了让村庄里惟一的奶牛跟同

类相聚一番,让它“散散心” ,可见安恩将奶牛视为同等的生命,重视动物生命的情感需求。

借助安恩对《安恩与奶牛》中安恩带奶牛到集市却不愿卖掉它,只是为了让村庄里惟一的奶

牛跟同类相聚一番,让它“散散心”,可见安恩将奶牛视为同等的生命,重视动物生命的情

感需求。借助安恩对奶牛的态度,塑造了她是个有慈爱之心的淳朴的老妇人形象朴的老妇人形象 .

20.答案:对“背楼父亲”的肖像描写,说明他以前不是一个专业的背楼工人,为后文写他

背楼的艰辛做了铺垫:

. 答案:通过比喻的修辞,将他的胸脯比做大风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大口喘气之猛

之急,体现了他背楼时的辛苦和艰难。也暗含了我对他的心疼与感动;

21.答案:背楼父亲:勤劳、善良、真诚、精明、为孩子甘愿付出。(结合文本分析略)

。作用:一是交代前面“父亲”打电话的真相;二是突出、深化“背楼”父亲的形象,给

人以强烈的震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