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2020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2

2020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2

2020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2.(有答案)1.积累运用(10分)1.(5分)按题目要求填空。

1)___来,而无车马喧。

(___《饮酒》)2)“家住___,人在___”,出自北宋词人___的《青玉案·元夕》。

3)《琵琶行》中,描写乐曲奏完后众人依然沉浸其中的场景的两句是“欲弹琵琶马上催,又恐琵琶声催泪”。

2.(2分)下列选项中,用语恰当的一项是()B.___外出旅游开阔了视野,赞叹大自然的美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3.(3分)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最合理的一项是()作为乡土中国口传文化的一个枝蔓,曲艺是更是有着整套自觉遵循的演观规则的“自律的艺术”,在雅俗之间游弋。

二、阅读(70分)4.(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___的质疑1917年,纽约正在酝酿一个大型独立艺术展。

法国艺术家___把一件从器皿店购得的陶瓷小便池送到展会。

这件被命名为《泉》的作品,是作者刻意寻来的批量生产且“从任何审美角度来说都没有吸引力的东西”。

它的到来掀起了一场艺术风暴。

在传统观念中,艺术是独特的,应该看上去是美的。

___用自己的行动对惯性的看法提出了质疑。

自此以后,艺术并不只是追求表现崇高的美、和谐的美,现代艺术打破了古典艺术的壁垒,拓展到了诸如荒诞、颓废、反讽、神秘等范畴。

那么,从现代美学的视野来透视,究竟该如何看待艺术呢?美学上对艺术的讨论,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艺术是一个总体性的种概念,其中还包含一些具体的属概念,比如艺术品、艺术家、欣赏者等。

在这方面,美国当代著名学者___提出了一个艺术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艺术这个方程实际上包括四个基本要素:世界(指作品所反映的现实世界或情感世界)、作品、艺术家和欣赏者。

他用示意图来加以说明:在这四个要素中,___并不看重“作品”本身。

对于他来说,作品不必是某种精湛的技艺或美感的表现,而是一种观念的表达。

艺术家的作用是发掘和表达这种观念,欣赏者的作用是理解和接受这种观念。

2020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0分)1.小明这次作文,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大胆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下内容适合老师作评语的一项是()A.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B.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C. 撼树蜉蝣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

D.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未名湖旖旎风光烘托出一种宽松的境界。

宽松是思维最松软的沃土,也是自信和力量的体现。

①宽松使人心态平和、凝神静思。

②有了松才不感到心理上的压力,才好自由探讨,才能依据事实得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科学结论。

③松是做学问的前提。

④有了松才能摆脱束缚,避免僵化,开拓创新,永葆学术青春。

A. ①②④③B. ③②④①C. ①③④②D. ②④③①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3.按要求填空。

______ ,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描写梦里与妻子相见,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效果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

韩愈《师说》中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构成对比的“古之圣人”对待从师态度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4.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闻角[唐]章孝标边秋画角①怨金微②,半夜对吹惊贼围。

塞雁绕空秋不下,胡云著草冻还飞。

关头老马嘶看月,碛里疲兵泪湿衣。

馀韵袅空何处尽,戍天寥落晓星稀。

【注】①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形如竹筒,表面有彩绘;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

②金微:山名,即今阿尔泰山。

下列对本诗题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

A.羁旅B.咏史C.边塞D.咏物对本诗评价适合的一项是______ 。

A.慷慨激昂B.雄奇瑰丽C.平实质朴D.深沉悲壮本诗围绕“闻角”展开,层层渲染,步步推进,请对这一写法加以赏析。

2020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语文汇编(现代文一)

2020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语文汇编(现代文一)

2020年高三二模语文汇编(现代文一)宝山区(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现代人与创新人格刘铁芳①创新品质....固然是现代人的重要品质,但创新品质就足以成为现代人的核心特征乃至成为现代人的基本标志吗?实际上,所谓现代人并不是对当代社会人的一种简单规定,其含义主要有二,一是从时间观念上看,指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它相对于古代人、近代人;一是从品质来看,指具有现代性品质的人,它相对于传统人。

就现代性品质而言,它也不是一个既定的、规范的概念,而是一种生成性、开放性的指向。

如果说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基本人格特征是基于封建伦常之上的人格的依附性、非独立性,义务意识,崇尚权威,强调服从,重共性,重守成等,那么,在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转向过程中,我们所追求的人格特征乃是人格的独立性,权利意识、义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统一,强调自主判断、自主选择意识,对新事物的开放性,创新意识,进取精神等。

显然,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所涉及的决不仅是社会生活的某个领域、某种知识形态,而是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整体,以创新人格来涵括现代人的基本人格特征是远远不够的。

②不仅如此,如果说传统社会尚可以概括出某种基本的人格范式,以开放性作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人,恰恰拒绝对人的简单规约。

现代人在拥有现代性社会所需的基本品质外,还拥有更广阔的开放的自主发展空间,人们的个性发展不会简单地终止、停留在某种既定的发展被还原成某种简单化的范型。

这样,尽管创新可算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品质,但我们却并不可以因之而把现代人规约为以创新为核心的人格标准范型,从而把那些现代社会中创新品质不够的人统统打入另册....。

现代人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我们在观念中构造出来的抽象的人,而是一个一个的人,创新人格范型不足以涵括现代人的人格范型。

③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突出创新品质在现代人的个性发展、人格生成中有重要的意义,但创新品质在人的个性发展、整体人格生成中究竟意义如何?创新,中文意为“创造新的,更新”,英语中意指“bring forth new ideas;make innovations”。

2020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0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0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2)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描写梦里与妻子相见,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师说》中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构成对比的“古之圣人”对待从师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小明这次作文,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大胆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下内容适合..老师作评语的一项是()。

(2分)A.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B.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C.撼树蜉蝣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

D.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未名湖旖旎风光烘托出一种宽松的境界。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宽松是思维最松软的沃土,也是自信和力量的体现。

①宽松使人心态平和、凝神静思。

②有了松才不感到心理上的压力,才好自由探讨,才能依据事实得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科学结论。

③松是做学问的前提。

④有了松才能摆脱束缚,避免僵化,开拓创新,永葆学术青春。

A.①②④③ B.③②④①C.①③④② D.②④③①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事实与价值①今天的知识人都知道“这是银元”是个事实判断,“银元是好东西”是个价值判断。

我们有时的确需要区分事实与价值,但不宜把事实和价值截然分开。

②要弄清楚事实和价值的关系,不妨从“事实”和“事情”的区别说起。

我们总是从静态说到事实的,事情却既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

我们说发生了一起恶性事件,事情正在起变化,事情的经过一波三折,事情终于过去了。

2020年高考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20年高考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二模试卷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一、积累应用(10分)1.填空。

(5分)(1)何时倚虚幌,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2)_____________,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____________》)(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及,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其中第二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B.蜂蜜和蜜蜂两词虽然只是语序不同,但它们指的是迥然不同....的事物。

C.回顾这近30年的教研生涯,我真有一种忝列门墙....的感觉,感觉我不配做钱老师的弟子。

D.这些科技含量高的家用产品必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明日黄花....。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3分)打开微信,我们每天都面对那种“鸡汤”,其实“鸡汤”就是散文的一种,它的受众最广泛。

由此,一种“公号体”散文应运而生,一种以3000到5000字的篇幅来表达感受、观点的文体已经确立。

它浸润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陷在这样的文字里。

即使我们非常不愿意承认,但也要面对这一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号体”带给我们的动辄十万加的阅读量的变化,更带给我们文学观与情感方式的变革。

①大众关于散文的审美体系和经典标准已经发生改变②微信时代隐秘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审美方式,以及情感交流③也在转变传统散文文体的声音、腔调和语词④“公号体”散文在打破陈规,它转变着读者的思维方式A.④①③② B.④③①②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2020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现代文一)(精校Word版)(教师版)

2020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现代文一)(精校Word版)(教师版)

............身的价值与意义,简单地说,创新所关注的是“怎么做”,而不是“为什么”,是事实而非价值。

换言之,创新本身并不足以确保其自身的价值。

,在个体的人格整体中一定有... .... 2020 年高三二模语文汇编(现代文一)宝山区(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7 题。

(16 分)现代人与创新人格刘铁芳①创新品质固然是现代人的重要品质,但创新品质就足以成为现代人的核心特征乃至成为现代人的基本标志吗?实际上,所谓现代人并不是对当代社会人的一种简单规定,其含义主要有二,一是从时间观念上看,指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它相对于古代人、近代人;一是从品质来看,指具有现代性品质的人,它相对于传统人。

就现代性品质而言,它也不是一个既定的、规范的概念,而是一种生成性、开放性的指向。

如果说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基本人格特征是基于封建伦常之上的人格的依附性、非独立性,义务意识,崇尚权威,强调服从,重共性,重守成等,那么,在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转向过程中,我们所追求的人格特征乃是人格的独立性,权利意识、义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统一,强调自主判断、自主选择意识,对新事物的开放性,创新意识,进取精神等。

显然,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所涉及的决不仅是社会生活的某个领域、某种知识形态,而是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整体,以创新人格来涵括现代人的基本人格特征是远远不够的。

②不仅如此,如果说传统社会尚可以概括出某种基本的人格范式,以开放性作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人,恰恰拒绝对人的简单规约。

现代人在拥有现代性社会所需的基本品质外,还拥有更广阔的开放的自主发展空间,人们的个性发展不会简单地终止、停留在某种既定的发展被还原成某种简单化的范型。

这样,尽管创新可算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品质,但我们却并不可以因之而把现代人规约为以创新为核心的人格标准范型,从而把那些现代社会中创新品质不够的人统统打入另册。

现代人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我们在观念中构造出来的抽象的人,而是一个一个的人,创新人格范型不足以涵括现代人的人格范型。

2020年上海黄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答案、解析版)

2020年上海黄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答案、解析版)

2020年上海黄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2)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描写梦里与妻子相见,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师说》中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构成对比的“古之圣人”对待从师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小明这次作文,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大胆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下内容适合..老师作评语的一项是()。

(2分)A.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B.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C.撼树蜉蝣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

D.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未名湖旖旎风光烘托出一种宽松的境界。

宽松是思维最松软的沃土,也是自信和力量的体现。

①宽松使人心态平和、凝神静思。

②有了松才不感到心理上的压力,才好自由探讨,才能依据事实得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科学结论。

③松是做学问的前提。

④有了松才能摆脱束缚,避免僵化,开拓创新,永葆学术青春。

A.①②④③ B.③②④① C.①③④② D.②④③①【答案】1.(1)衣带渐宽终不悔(2)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3)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2.(1)D (2)B二、阅读 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事实与价值①今天的知识人都知道“这是银元”是个事实判断,“银元是好东西”是个价值判断,我们有时的确需要区分事实与价值,但不宜把事实和价值截然分开。

②要弄清楚事实和价值的关系,不妨从“事实”和“事情”的区别说起。

我们总是从静态说到事实的,事情却既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

我们说发生了一起恶性事件,事情正在起变化,事情的经过一波三折,事情终于过去了。

2020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语文汇编(现代文二)

2020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语文汇编(现代文二)

宝山区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15分)秋的旋律韩秀①入秋了,2008年的华府,空气有点冷,带着硬度。

②10月初,里诺从事玻璃艺术六十年的回顾展,在白宫对面的美国艺术艺廊 Renwick Gallery 盛大登场。

里诺如同一阵暖风,从玻璃之都威尼斯的莫拉诺飘然抵达华府。

10月3日,展览开幕,里诺带着浓重的意大利口音轻松自在地和华府人见了面,签书的队伍排成了长龙,展品前人头攒动,一时间,白宫周遭的温度迅速上升,华府人的脸色好看了许多。

③美国是莫拉诺艺术玻璃的巨大市场,而里诺却是整整一代美国玻璃艺术家的良师益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从来没有念过英文、从来没有搭乘过飞机的里诺来到了西雅图北部的皮尔查克玻璃学校。

这位“驻校艺术家”讲的英文没人懂,手里握着奇奇怪怪的工具,吹着口哨,哼着意大利舞曲,玻璃就在他的手里舞动起来并成为他要的优美形状。

里诺笑说,“玻璃就是语言”,玻璃帮助他和美国年轻的艺术家们打成一片。

三十年过去了,当年的青年今天已经赫赫有名,但是他们回忆起里诺,还是一往情深。

“没有秘密,”里诺说,“我放手大干,一览无余。

”④美国艺术家们对里诺工作的热情和体力印象深刻:“早上七点钟,里诺就要大展身手,我们只好六点半准备好一切。

里诺从早上七点到下午五点,根本不停!我们的年龄是他的一半,都需要轮流躲在一边喘息一下!”⑤1934年里诺出生在莫拉诺,体力并非天生,他从十岁就开始吹玻璃了,十一岁的时候拿到第一份薪水。

那时候,里诺的工作时间就是从早上七点到下午六点,有时候加班到晚上十一点,第二天清早照样出现在滚热的炉前。

里诺二十岁的时候成为这一行的佼佼者Maestro(意思是“大师”)。

如同大指挥家一样,带领着四人团队在玻璃艺术的世界里扬名立万。

与里诺合作过的美国艺术家屈胡利一再告诉世人,在玻璃世界,没有人比意大利人更能发挥团队的威力。

里诺笑说:“玻璃知道今天是谁在指挥!”真是豪气十足。

⑥果真,里诺的玻璃世界不同凡响,每件作品融会了千年以上的威尼斯风格,然而它们又是如此新颖、朝气蓬勃,难怪从来没有接受过学院教育的里诺称呼自己的作品是新文艺复兴的代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浦区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阶段性调研语文试卷2020年5月(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卷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完卷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应用1.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2)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描写梦里与妻子相见,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师说》中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构成对比的“古之圣人”对待从师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按要求选择。

老师作评语的一项是()。

2.小明这次作文,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大胆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下内容适合..A.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B.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C. 撼树蜉蝣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

D.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未名湖旖旎风光烘托出一种宽松的境界。

宽松是思维最松软的沃土,也是自信和力量的体现。

①宽松使人心态平和、凝神静思。

②有了松才不感到心理上的压力,才好自由探讨,才能依据事实得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科学结论。

③松是做学问的前提。

④有了松才能摆脱束缚,避免僵化,开拓创新,永葆学术青春。

A. ①②④③B. ③②④①C. ①③④②D. ②④③①二、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事实与价值① 今天的知识人都知道“这是银元”是个事实判断,“银元是好东西”是个价值判断。

我们有时的确需要区分事实与价值,但不宜把事实和价值截然分开。

② 要弄清楚事实和价值的关系,不妨从“事实”和“事情”的区别说起。

我们总是从静态说到事实的,事情却既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

我们说发生了一起恶性事件,事情正在起变化,事情的经过一波三折,事情终于过去了。

然而,事实却不发生,也不发展、结束或改变。

“事实”这个词儿有很强的证据含义,我们确立事实,是为了解释什么,证明什么。

事实是静态的,这跟事实的证据含义.......有关——证据当然不能一时这个样子一时那个样子。

③ 我们不妨把世上的事情比作树林,把事实比作木材。

树木生长、壮大、死亡,树根长在泥土里,又跟别的树的根系纠结在一起,枝叶互相交叉,又有藤蔓缠绕其间。

我们要打桌椅、盖房子,跑到树林里,伐下合适的树,截成立柱和檩子,制成木板。

树是自生之物,事实是有用之材。

我们从自生之物取有用之材。

我们从林林总总的事情那里选择、截取事实,为某种看法提供证据。

④ 既然事实是从实际发生的事情截取而得,我们自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截取。

“李四打了张三一拳”是个事实,但这可能是从“张三先打了李四两个耳光,李四回了张三一拳”截取下来的。

由于截取的角度、长度、密度不同,同一件事情可以提供颇不相同的事实,有时甚至会“歪曲事实”。

世界上每天发生无数多的事情,要论证某个结论,何须编造事实,两个人挑选的事实不同,足以引出完全相反的主张。

⑤ 那么,把所有事实都陈列出来如何?在法庭上,不仅要求“所陈述的都是事实”,而且还要求所提供的是“全部事实”。

然而,我们肯定无法从字面上穷尽“全部事实”。

所谓“全部事实”,说的是全部相关事实。

⑥ 我们为了论证什么才确立事实、寻找事实。

事实的主要身份是证据。

在有些领域,有些场合,我们需要从证据和结论的关系来看待世界。

典型的是法庭和科学研究。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总是在提供证据,所以,事实和价值通常是连在一起的。

“他跳进火海去救战友” “他骗走了他妹妹的钱”,这些话是在陈述事实抑或作出价值评判?根据同样的事实,你我还可能做出不同判断。

检视同一块化石,你判断是鸟,我判断是恐龙;根据同样的情报,你主张进攻,我主张按兵不动。

但判断不同,并不意味着你我把自己偏好的价值贴到事实之上,而是把同一个事实跟不同的情况联系了起来。

⑦ 事实是判断和论证的理据,它因此已经有了价值,我们也的确经常说到“获得了有价值的情报”“发现了具有重大价值的事实”。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说事实本身并无价值呢?宽泛地说,人们说事实本身并无价值,可能是说它只具有工具价值。

弓箭因为能够用来射鸟射兔而有价值,改用火枪来打猎了,弓箭就没价值了,或只剩下博物馆收藏的价值。

在较为具体的意义上,人们把事实和价值分离开来,大概是要说明,无论你持有何种价值观,事实还是那个事实。

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并不把也不必把天下的事情分成事实和自己的感受。

然而,为了特定的目的,我们需要把事实和自己的感受分离开来。

在甲方看来,张三偷了李四的钱,乙方却不这么认为;双方共同接受的事实是:张三未经李四允许就从李四那里拿走了1000元。

这个事实可以被解释为张三偷了李四的钱,但也容许其他的解释,例如,张三和李四是极好的哥们儿,你用我的我用你的一向不用事先打招呼。

法庭要求证人尽可能屏蔽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只陈述事实。

学术与科学以相似的方式专注于事实。

⑨ 并没有两个世界,一个事实世界,一个价值世界,我们也不掌握把价值贴到事实上的魔法。

倒是为了特定的目的,我们有时需要把一些事情从流变不息又充满爱恨情仇的世界中切割出来,确立为事实。

在这些情况下,在特定的意义上,事实与价值相分离。

4. 第②段加点词“事实的证据含义”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

的一项是()。

5. 下列对“事实”这一概念的理解与文意不相符...A. 事实存在于事情之中且两者是并列关系。

B. 作为判断和论证的理据事实本身已有价值。

C. 根据同样的事实人们还可能做出不同判断。

D. 同一件事情可以完全提供颇不相同事实。

6. 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A. 作战室里指挥官需要情报员报告对敌情的感受和事实。

B. 检视同一块化石,你判断是鸟我判断是恐龙不太可能。

C. 父母对孩子病情的焦急和忧虑,不是医生需要的事实。

D. 老板通知员工下午3点钟开会并讨论决议应属于事实。

7. 第③段的论证是否充分?请做出判断并阐述理由。

8. 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是谁,在敲打我的窗① 从前在村里住,邻家婶子来找母亲,也不进门,隔着窗户拉家常。

那时觉得窗户真是个好物件,既能隔离怀疑和危险,又能对外面的情况了如指掌,有进可攻退可守、游刃有余的意思。

邻家婶子要走,也不讲什么客套话,仿佛她是路过窗前的一只鸟或一股风,毫无定性且自然而然。

下次再来,她在自言自语几句之后,会用手指关节嘣嘣地敲响窗玻璃,那时,母亲抬起头,对着她笑笑,声音被表情回应,便是彼此打了招呼。

禾苗喊我去外面玩,也会敲响我家的窗玻璃,嘣嘣,嘣嘣,嘣嘣嘣,就像电影里的电报密码一样,我很快就能听见并明白她说了什么,作为回应,也朝她一笑,跳下炕,穿了鞋推门出去,跟她跑出院子。

② 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生病时。

外面的风景也就窗格大小,方方正正,齐齐整整,仿佛小手帕上的景色,一块块移来动去。

看久了,人便发困。

昏昏沉沉一觉醒来,天色暗淡。

盼望有谁的手指能敲响窗玻璃,嘣嘣,嘣嘣,嘣嘣嘣。

来自身体内部和房屋外部的声音,总是惊人的相似,有克服和超越当下困厄的力量。

但似乎不过是奢望。

窗外渐渐起风了。

风裹着尘沙,也会叩响窗户,啪啪啪啪,时急时缓,让人心里发毛。

大人们早早收拾完,钻到被窝里,在狂风不停叩击窗棂和撕扯万物的碎裂声中,渐渐陷入梦乡。

③ 早晨,窗台上落下白白的鸟粪,但并没有见哪只鸟停下来过。

母亲漫不经心地说好像房檐下住了麻雀,我一遍又一遍地抬头寻找,并无麻雀的踪迹。

怀疑我们睡着时,鸟雀叩响过窗玻璃。

那时,它们或许是在寻求救护,也或许只是想将一些惊人的消息带给人们。

燕子每年夏天都会来房檐下,修补旧巢,孵育小燕,出出进进,颇为从容。

过了几天,小燕子开始练习飞翔,有只小燕落在窗台上,它好奇地盯着窗玻璃看了又看,让我以为,它会用喙去叩响。

但从来没有叩响过我家的窗户。

④ 窗口是世界的出入口,而一块窗玻璃就是一面荧幕或者反射镜,会将正在发生的一切,毫无遮掩地透露给你,让你惊喜和忧郁。

对于一个喜欢蜗居在家的人来说,窗口在他的生活中,无疑是最安全最保险的,同时也最具权威,它既能证明你的猜测,也能驱散你的怀疑。

⑤ 如今我住六楼,窗户有九面之多,我既看到前面的世界,又可看到房子背后的一切,生出自己的身体内有无数双眼睛的错觉。

房子越透明,人越封闭。

楼房住起来颇为清净,但邻居之间却不会走动,即便有特殊的事件,也不会敲响彼此的门板。

那年地震,邻居在楼下按响每家的门铃,而不是敲开你的门。

这种自觉远离对方、制造距离、各人自保的姿态,已成为彼此的习惯。

不打搅,不影响,也成为楼房住户基本遵从的规矩。

家更像是一座孤岛,我们各自守卫和躲藏的地方,不接纳,不敞开,也不交融。

⑥ 有失有得,有天竟发觉六楼原来刚好是鸟雀们停驻的空间。

它们喜欢立在厨房的窗户前,头朝着天空,背靠着我的目光,休息或者鸣叫。

偶尔忘形,转头来会叩响窗户,又让人惊喜。

喜鹊、斑鸠、燕子、鸽子、麻雀等等好多种类好多只鸟,还不够,我自己又开始在露台上养鸟,小小的文鸟,通黑的红嘴雏鸟。

如此这般,招得更多的鸟类前来,仿佛它们突然发现了一处根据地。

恍惚又是早年间村里情形,人们过来串串门,然后各自去做自己的事。

它们在露台上走走停停,一缩一缩地伸着脖子踱步的情形,仿佛沉吟的诗人般悠闲而雅致。

外面的鸟会对着笼子里的文鸟叫喊,试图鼓动文鸟,冲出牢笼,跟自己去往阔大的天空翱翔。

而有时,它们又跳到窗台上,敲我书房的窗户,嘣嘣,嘣嘣,嘣嘣嘣,发电报一样的声音,试图得到一些回馈的信号。

几只鸽子走离鸽群,停在撒了小米的露台上,陡然生出自己的前世也曾是它们中一员的假想。

我耐心而持久地训练红嘴鸟苏苏学飞翔,让它从我的手中飞到地面,再从我的头顶飞下来,后来,它就能飞到七楼楼顶了,再后来,它跟一群鸟飞到了田野和草丛,更远的河谷和森林中,再也没回来。

⑦ 夜里下雨了。

雨声急急缓缓,虚虚实实,淋淋漓漓,叩着窗户,如更鼓,似木鱼,渐敲渐灭,渐沉渐寂,尘世的热闹和喧嚣不在,你的急躁和贪心也不在,天地间,只剩下了它们,它们的幻舞,它们的沉静,它们的坦荡。

⑧ 早上却被冰雹声惊醒了。

风卷云动雨倾城,叩窗犹如瓦缶鸣。

轻轻拉帘,雨后的天地,被朝阳照耀,崭新得让人欣喜,哪有什么冰雹?却原来是一只斑鸠正在啄我的窗户,我笑笑。

隔着玻璃,第一次看清鸟的眼睛,那么专注,那么明亮,那么不设防。

9. 在第⑥段画线句中,作者对鸟雀们的描写生动细腻,请对此加以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