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组合机床设计

合集下载

钻孔组合机床设计文献综述

钻孔组合机床设计文献综述

钻孔组合机床设计文献综述附:文献综述或报告钻孔组合机床设计组合机床是以通用部件为基础,配以按工件特定外形和加工工艺设计的专用部件和夹具,组成的半自动或自动专用机床。

组合机床一般采用多轴、多刀、多工序、多面或多工位同时加工的方式,生产效率比通用机床高几倍至几十倍。

由于通用部件已经标准化和系列化,可根据需要灵活配置,能缩短设计和制造周期。

因此,组合机床兼有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优点,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可用以组成自动生产线。

组合机床一般用于加工箱体类或非凡外形的零件。

加工时,工件一般不旋转,由刀具的旋转运动和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进给运动,来实现钻孔、扩孔、锪孔、铰孔、镗孔、铣削平面、切削内外螺纹以及加工外圆和端面等。

有的组合机床采用车削头夹持工件使之旋转,由刀具作进给运动,也可实现某些回转体类零件(如飞轮、汽车后桥半轴等)的外圆和端面加工。

组合机床是由大量的通用部件和少量专用部件组成的工序集中的高效专用机床。

它能够对一种(或多种)零件进行多刀、多轴、多面、多工位加工。

在组合机床上可以完成钻孔、扩孔、铰孔、镗孔、攻丝、车削、铣削、磨削及滚压等工序,生产效率高,加工精度稳定。

组合机床与通用机床、其他专用机床比较,具有以下特点:(1)组合机床上的通用部件和标准零件约占全部机床零、部件总量的70~80%,因此设计和制造的周期短,投资少,经济效果好。

(2)由于组合机床采用多刀加工,并且自动化程度高,因而比通用机床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劳动强度低。

(3)组合机床的通用部件是经过周密设计和长期生产实践考验的,又有专门厂成批制造,因此结构稳定、工作可靠,使用和维修方便。

(4)在组合机床上加工零件时,由于采用专用夹具、刀具和导向装置等,加工质量靠工艺装备保证,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

(5)当被加工产品更新时,采用其他类型的专用机床时,其大部部件要报废。

用组合机床时,其通用部件和标准零件可以重复利用,不必另行设计和制造。

多轴钻孔组合机床设计

多轴钻孔组合机床设计

摘要本次设计是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机床行业发展的新趋势,针对柴油机汽缸盖两侧的小孔钻削的组合机床设计.组合机床是由大量的通用部件和少量的专用部件组成的工序集中的高效率机床,它能够对一种(多种)零件进行多刀,多轴,多面,多工位加工,制造的周期短,投资少,经济效益高.关键词:汽缸盖;毛坯;定位;机床夹具;金属切削;钻头ABSTRACTThis design was unified the new tendency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machine tool’s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e recent years, aimed at the design of assembled machine tool of the two sides’ pore drilling of diesel engine cylinder’s cover. The assembled machine tool is the centralized working procedure and high efficiency machine tool, which is composed by the massive general parts and the few special parts, it can process one kind (or many kinds)of part on the multi-knives, multiple-spindle, multi- surface, multi-locations. Its manufacture cycle is short, the investment is little ,but the economic benefit is high.Keywords:Cylinder Head;roughCutters;allocation; jig; metal cutting; drill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前言 (1)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2)1.1零件的功用 (2)1.2零件的工艺分析 (2)1.3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 (3)1.3.2精基准的选择 (5)1.3.3粗基准的选择 (5)1.4 工艺路线的拟订及工艺方案的分析 (5)1.4.1工艺路线的拟订 (5)1.4.2 工艺方案的分析,加工设备的选择及刀具、夹具、量具的选用 (6)第二章指定工序的夹具设计 (8)2.1 问题的提出 (8)2.1.1 夹具定位元件的设计及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 (8)2.2夹具设计 (10)2.2.1定位基准的选择 (10)2.2.2切削力与夹紧力的计算 (11)2.3支承部件的设计 (12)2.4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12)第三章组合机床的设计 (13)3.1组合机床的概述 (13)3.2组合机床方案的制定 (15)3.2.1 工艺路线的确立 (15)3.2.2 机床配置型式的选择 (15)3.2.3 定位基准的选择 (16)3.2.4 滑台型式的选择 (16)3.3 确定切削用量及选择刀具 (16)3.3.1 选择切削用量 (16)3.3.2计算切削力、切削扭矩及切削功率 (17)3.3.3 选择刀具结构 (17)3.4 组合机床总体设计—三图一卡 (17)3.4.1 被加工零件工序图 (17)3.4.2 加工示意图 (17)3.4.3 机床尺寸联系总图 (21)3.4.4 机床生产率计算卡 (23)四组合机床主轴箱设计 (24)4.1主轴箱的概述 (24)4.2主轴箱的设计步骤和内容 (24)4.2.1 绘制主轴箱原始依据图 (24)4.2.2 主轴结构型式的选择和动力计算 (24)4.2.3 主轴箱传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25)4.2.4主轴箱坐标计算 (28)4.2.5主轴箱总图设计 (29)总结 (31)参考文献 (32)致谢 (33)前言本次设计是对大学生活的一次总结,上岗之前的最后一次检阅,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本次设计把机械制造专业所学的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机械制造装备,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气压传动等专业课程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根据人才培养计划中对我们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对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和所学内容进行整合,使我们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的状况.设计中的一些观点,方案是在和指导老师商量后才确定的,虽然如此,设计中也一定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读者批评指教,以待改进.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是和指导老师张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共同设计的同学一起探讨不可分的,在此,向指导过我们的老师帮助过我们的同学一并致谢并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继续的到你们支持.第一章 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功用气缸盖密封气缸并形成燃烧室顶面;气缸盖根据不同情况安装有进、排气门,喷油嘴(或火花塞),启动阀等零部件,并且布置进、排气道,以控制新鲜充量与燃料进入气缸燃烧;很大一部分热量由气缸盖传递给冷却介质,水冷内燃机的缸盖中布置有冷却水腔.本次加工的气缸盖是EM —165型,属于水冷式.1.2零件的工艺分析由气缸盖零件图可知,其材料为HT250,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其适于较大应力.该零件形状不规则,尺寸精度,形状位置精度要求均较高.对零件图上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如下:1. 5.102φ⨯mm 两个定位孔,应该保证孔的实际轮廓必须位于直径为最小实体实效尺寸7.10φmm,且与基准A 、B-C 、D 位置关联的最小实体实效边界内.位置度公差值为2.0φmm 是该孔处于最大实体尺寸5.10φmm 时给定的,表面粗糙度m Ra μ5.12.2. mm H 711202.00+⨯φ与底面有垂直度要求,其值为mm 100/1.0φ.以保证进、排气门的纵向移动精度.圆柱度为mm 006.0;表面粗糙度值为m Ra μ6.1,以保证进、排气门的运动精度.3. mm H 727021.00+φ与mm H 711202.00+⨯φ有同轴度要求,尺寸精度为7级,同轴度要求为mm 04.0φ,以保证排气门的位置精度.4. mm H 729021.00+φ与mm H 711202.00+⨯φ有同轴度要求, 同轴度要求为mm 04.0φ,以保证进气门的位置精度.5. 进、排气孔的沉孔面要求圆跳动不大于mm 08.0,以保证进、排气门与进、排气孔的配合精度.6. 进、排气孔的出口圆度要求为mm 009.0,以保证进、排气门的圆周面与孔口的配合精度.7. mm H 726021.00+φ的圆度要求为mm 009.0,尺寸精度为7级, 以保证镶块的装配精度.8 mm H 918043.00+φ的粗糙度要求为m Ra μ3.6;孔底面的粗糙度要求为m Ra μ2.3;孔底面的圆跳动要求为mm 07.0,以保证喷油器的装配精度.9. Hmm M 682⨯-的位置度公差为mm 5.0φ,应该保证螺纹的最小实体尺寸为mm 5.8φ,且与基准F 位置关系的最小实体实效边界内.以保证喷油器的位置和装配精度.1.3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由零件图知,零件材料为HT250,其铸造性能有切削性能均佳,该件属于大批量生产,查<<机械加工工艺实用手册>>表6-68知采用砂型机器造型,低压铸造.又由于箱体零件的内腔(排、进气孔)及mmSR10的球形孔,穿配气机构顶杆孔需铸出,故还应该安放型芯.此外,为了消除残余应力,铸造后还应该安排人工时效.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李洪主编)表2.3-6,该种零件的尺寸公差等级CT为7-9级;加工余量等级MA为F级,故取CT为9级, MA为F级.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李洪主编)表 2.3-5,用查表法确定各表面的总余量如表1-1所示: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李洪主编)表 2.3-9,可得铸件主要尺寸的公差,如表1-2所示:表1-2 主要毛坯尺寸公差单位:mm毛坯加工余量理论图:图一所示图一各加工面如图二所示:图二1.3.1基准的选择基准的选择应该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有较高的生产率,有较好的经济效果,应该先选择精基准,获得最主要的技术要求;在保证精基准可靠的前提下选择粗基准。

立式轴承座钻孔组合机床设计

立式轴承座钻孔组合机床设计

5. 孔加工切削用量计算a. 用高速钢钻头加工此铸件 HB=204(钻1~7号孔,Ⅱ工位;钻8~10号孔,Ⅲ工位);钻头直径:14.5mm;切削用量:v=(10~18)m/min,s=0.2mm/r,转速350r/min。

b. 用高速钢钻头钻横向孔f16(Ⅳ工位)加工直径:16mm;切削用量v=(10~18)m/min;s=(0.18~0.25)mm/r;转速350r/min。

c. 用硬质合金扩孔钻扩铰孔1~7号孔(Ⅴ工位)在Ⅴ工位上,扩铰7个孔时,采用扩铰复合刀具,进给量按扩孔钻选择,切削速度按铰刀选择,而且进给量应按复合刀具最小直径选用允许值的上限,切削速度则按复合刀具最大直径选用允许值的上限。

加工直径:14.5mm;切削用量:v=(8~10)m/min,s=0.25mm/r,转速280r/min;扩孔钻刀杆及导向部分的公称直径d+0.08;扩孔钻公差:-0.036;刀杆导向部分公差:-0.006~-0.0017;导套内径公差:+0.024~0.006。

d. 孔加工常用工序间余量扩孔直径为10~20,直径上的工序余量为(1.5~2.0)mm;铰孔直径为10~20,直径上的工序量为(0.10~0.20)mm(以上切削用量的选择由东风汽车公司设备制造厂设计科提供资料)。

3 部件选用1. 功率选择标准动力部件用以实现切削刀具的旋转和进给运动或只用于进给运动,此机床实现了切削刀具旋转和进给运动两项内容。

每一种规格的动力头都有一定的功率范围,根据所计算出的切削功率及进给功率之需要,并适当提高切削用量的可能性,选用相应规格的动力头,公式如下:N动>(N切+N进)/hkW。

式中:N动为动力头电机功率;N切为切削功率,按各刀具选用的切削用量,由“组合机床的切削力及功率计算公式”中已求出;N进为进给功率,对于液压动力头就是进给油泵所消耗的功率,一般为(0.8~2)kW;h为传动效率,当主轴箱少于15根时,h=0.7,多于15根时,h=0.65。

钻孔组合机床设计

钻孔组合机床设计

1 绪论1.1 机床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及其发展简史现代社会中,人们为了高效、经济地生产各种高质量产品,日益广泛的使用各种机器、仪器和工具等技术设备与装备。

为制造这些技术设备与装备,又必须具备各种加工金属零件的设备,诸如铸造、锻造、焊接、冲压和切削加工设备等。

由于机械零件的形状精度、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目前主要靠切削加工的方法来达到,特别是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小的零件,往往需要在机床上经过几道甚至几十道切削加工工艺才能完成。

因此,机床是现代机械制造业中最重要的加工设备。

在一般机械制造厂中,机床所担负的加工工作量,约占机械制造总工作量的40%~60%,机床的技术性能直接影响机械产品的质量及其制造的经济性,进而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

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机床的发展,如果不具备今天这样品种繁多、结构完善和性能精良的各种机床,现代社会目前所达到的高度物质文明将是不可想象的。

一个国家要繁荣富强,必须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就需要一个强大的机械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现代化的先进技术设备与装备,即各种机器、仪器和工具等。

然而,一个现代化的机械制造业必须要有一个现代化的机床制造业做后盾。

机床工业是机械制造业的“装备部”、“总工艺师”,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因此,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本国机床工业的发展和机床技术水平的提高,使本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上。

机床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的基础上生产的,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渐趋完善。

最原始的机床是木制的,所有运动都是由人力或畜力驱动,主要用于加工木料、石料和陶瓷制品的泥坯,它们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完整的机器。

现代意义上的用于加工金属机械零件的机床,是在18世纪中叶才开始发展起来的。

当时,欧美一些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开始了从工场手工业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的过度,需要越来越多的各种机器,这就推动了机床的迅速发展。

双面钻孔组合机床液压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双面钻孔组合机床液压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双面钻孔组合机床液压系统设计毕业设计1 绪论1.1 组合机床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组合机床(transfer and unit machine)是根据工件加工需要,以大量通用部件为基础,配以按工件特定形状和加工工艺设计的专用部件和夹具,组成的一种高效的半自动或自动专用机床[5]。

在我国,组合机床发展已有28年的历史,其科研和生产都具有相当的基础,应用也已深入到很多行业。

是当前机械制造业实现产品更新,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高速发展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它的特征是高效、高质、经济实用,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交通、能源、军工、轻工、家电等行业[8]。

我国传统的组合机床及组合机床自动线主要采用机、电、气、液压控制,它的加工对象主要是生产批量比较大的大中型箱体类和轴类零件(近年研制的组合机床加工连杆、板件等也占一定份额),完成钻孔、扩孔、铰孔,加工各种螺纹、镗孔、车端面和凸台,在孔内镗各种形状槽,以及铣削平面和成形面等[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种新型的组合机床——柔性组合机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应用多位主轴箱、可换主轴箱、编码随行夹具和刀具的自动更换,配以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数字控制(NC)等,能任意改变工作循环控制和驱动系统,并能灵活适应多品种加工的可调可变的组合机床。

另外,近年来组合机床加工中心、数控组合机床、机床辅机(清洗机、装配机、综合测量机、试验机、输送线)等在组合机床行业中所占份额也越来越大。

由于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是一种技术综合性很高的高技术专用产品,是根据用户特殊要求而设计的,它涉及到加工工艺、刀具、测量、控制、诊断监控、清洗、装配和试漏等技术。

我国组合机床及组合机床自动线总体技术水平比发达国家要相对落后,国内所需的一些高水平组合机床及自动线几乎都从国外进口。

工艺装备的大量进口势必导致投资规模的扩大,并使产品生产成本提高。

因此,市场要求我们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研制新产品,由过去的“刚性”机床结构,向“柔性”化方向发展,满足用户需求,真正成为刚柔兼备的自动化装备[16]。

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液压课程设计

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液压课程设计

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液压课程设计以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液压课程设计为标题,本文将从机床结构设计、液压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机床结构设计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是一种具有多轴钻孔功能的机床,其结构设计至关重要。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1 机床整体结构设计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的整体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刚性和稳定性,以确保加工过程中的精度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机床的操作便捷性和安全性。

1.2 主轴设计主轴是机床的核心部件之一,其设计应考虑主轴的转速范围、功率和扭矩需求,以满足不同工件的加工要求。

1.3 工作台设计工作台是机床上用于夹持工件的部件,其设计应考虑工件的尺寸和重量,以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二、液压系统设计液压系统是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2.1 液压元件的选择液压系统中的液压元件包括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等,其选择应根据机床的工作负荷和工作条件进行合理搭配,以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2.2 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和流量设计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和流量设计应根据机床的工作要求和液压元件的额定参数进行合理选取,以确保液压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提供所需的液压能力。

2.3 液压管路设计液压管路的设计应考虑液压系统的布局和液压元件的连接方式,以确保液压油能够顺畅地流动,并且减少液压泄漏的可能性。

三、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是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的关键部分,其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3.1 控制方式的选择控制系统可以采用传统的机械控制方式,也可以采用现代的数控控制方式。

在选择控制方式时,需要考虑机床的加工精度要求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3.2 控制系统的功能设计控制系统的功能设计应根据机床的工作要求和操作人员的操作习惯进行合理设计,以提高机床的工作效率和加工质量。

3.3 控制系统的安全设计控制系统的安全设计应考虑到机床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和意外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汽缸体立式钻孔组合机床设计

汽缸体立式钻孔组合机床设计

汽缸体立式钻孔组合机床设计摘要组合机床是根据工件加工需要,以大量通用部件为基础。

配以少量专用部件组成的一种高效率专用机床。

本次设计的是汽缸体双面钻孔组合机床,汽缸体是发动机的主要部件,属于大批大量生产的零件,从经济性上考虑,为适应生产需求采用组合机床较为合理。

根据组合机床的特点,设计步骤主要包括:调查研究、总体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工作设计。

调查研究:根据被加工零件图样,研究其尺寸、形状、材料、硬度、重量、加工部位的结构及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等内容。

同时深入调查了解生产现场状况。

总之,通过调查研究应为组合机床总体设计提供必要的大量的数据、资料,做好充分的、全面的技术准备。

总体方案设计:组要包括制定工艺方案、确定机床配置形式、制定影响机床总体布局和技术性能的主要部件的结构方案。

总体设计的具体工作是编制“三图一卡”,即绘制被加工零件工序图、加工示意图、机床尺寸联系图,编制生产效率计算卡。

技术设计:根据总体设计已经确定的“三图一卡”,设计机床个专用部件正式总图,如设计夹具、多轴箱等装配图以及根据运动部件有关参数和机床循环要求,设计液压和电气控制原理图。

工作设计:当技术设计通过审后即可展开工作设计,即绘制各个专用部件的施工图样、编制各个部件零件明细表。

通过以上设计步骤,本次设计的汽缸体双面钻孔组合机床充份满足了生产需求,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关键词:组合机床,三图一卡,多轴箱,夹具Cylinder body Drilling Modular Machine Tools DesignABSTRACTMachine Tool is required under the workpiece, 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common components. Accompanied by a small amount of the composition of specific parts of a machine tool with high efficiency.The design of the cylinder body combination double drilling machine, cylinder body is the main engine components, is a large number of mass-produced components, from the economy be considered, to meet the production needs of combination machine tool is reasonable. Machine according to portfolio characteristics, the design steps include: research, overall program design, technical design, job design.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parts to be machined patterns, to study the size, shape, material, hardness, weight, structure and machining parts machining accuracy and surface roughness requirements and so on. Also in-depth investigation to find out about on-site conditions. In short, through the research design should provide the necessary combination of machine tool large amounts of data, information, and make full and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preparation.Overall Design: Group program to includ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tool configurations, the machine tool to develop the overall layout and technical performance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program. Overall design of the concrete work is the preparation of the "three plans a card", drawn by processing parts that process map, process diagram, machine size contact map, the preparation of production efficiency calculation card.Technical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overall design has been identified "three map one card" design tool dedicated official general plan components, such as the design of fixtures, and other multi-axle box assembly diagram and the parameters under the moving parts and machine cycle requirements, design of hydraulic and electrical control schematic.Work Design: When the technical design through post-trial to begin work as designed, or drawn construction drawings of various specific components, the preparation of the various components parts list.The above design steps, this design of cylinder body Drilling Modular Machine Tools fully meet the production needs to reach the desired design goals.KEY WORDS: machine tool, the three plans for a card, multi-axle box, fixture前言 (1)第1章组合机床总体设计 (3)1.1 工艺方案拟定 (3)1.1.1 确定组合机床工艺方案的基本原则及注意问题 (3)1.1.2 组合机床工艺方案的拟定 (3)1.1.3 确定组合机床配置型式及结构方案应考虑的问题 (5)1.2 切削用量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钻孔组合机床设计

钻孔组合机床设计
长春科技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0203100211 李政
指导老师
李玲玲
引言

机床设计毕业设计,目的在于通过机床主运动机械变速传动 系统的结构设计,使我们在拟定传动和变速的结构方案过程中, 得到设计构思、方案的分析、结构工艺性、机械制图、零件计算、 编写技术文件和查阅资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树立正确的设计思 想,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培养基本的设计方法,并培养了自己 具有初步的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和计算能力。 • 通过分析研究,拟订适当的方案,以保证机床的质量和提高 生产率,使用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 • • • • • (1)刀具的选择 (2)导向套的选择 (3)初定主轴类型、尺寸、外伸长度 (4)选择刀具接杆 (5)确定加工示意图的联系尺寸 (6)工作进给长度的确定 (7)快进长度的确定
(三)机床联系尺寸图
• (四)生产率计算卡 • 生产率计算卡是反映所设计机床的工作循环过程、动作时间、 切削用量、生产率、负荷率等技术文件,通过生产率计算卡,可 以分析拟定的方案是否满足用户对生产率及负荷率的要求。
• (三)拟定液压系统图
九、夹具设计
• (一)机床夹具的概述
• 1、机床夹具的组成
• (1)定位元件和定位装置 • (2)夹紧元件和夹紧装置 • (3)导向元件 • (4)夹具体 • 2、机床夹具的类型
• • • •
(二)工件结构特点分析 (三)工件定位方案和定位元件的设计 (四)夹紧方案和夹紧元件的设计 (五)夹具的性能及优点
六、多轴箱的设计
• (一)绘制多轴箱设计原始依据图 • (二)齿轮模数选择 • (三)多轴箱的传动设计
(四) 绘制传动系统图

• (五)传动零件的校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绪论1.1 机床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及其发展简史现代社会中,人们为了高效、经济地生产各种高质量产品,日益广泛的使用各种机器、仪器和工具等技术设备与装备。

为制造这些技术设备与装备,又必须具备各种加工金属零件的设备,诸如铸造、锻造、焊接、冲压和切削加工设备等。

由于机械零件的形状精度、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目前主要靠切削加工的方法来达到,特别是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小的零件,往往需要在机床上经过几道甚至几十道切削加工工艺才能完成。

因此,机床是现代机械制造业中最重要的加工设备。

在一般机械制造厂中,机床所担负的加工工作量,约占机械制造总工作量的40%~60%,机床的技术性能直接影响机械产品的质量及其制造的经济性,进而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

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机床的发展,如果不具备今天这样品种繁多、结构完善和性能精良的各种机床,现代社会目前所达到的高度物质文明将是不可想象的。

一个国家要繁荣富强,必须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就需要一个强大的机械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现代化的先进技术设备与装备,即各种机器、仪器和工具等。

然而,一个现代化的机械制造业必须要有一个现代化的机床制造业做后盾。

机床工业是机械制造业的“装备部”、“总工艺师”,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因此,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本国机床工业的发展和机床技术水平的提高,使本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上。

机床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的基础上生产的,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渐趋完善。

最原始的机床是木制的,所有运动都是由人力或畜力驱动,主要用于加工木料、石料和陶瓷制品的泥坯,它们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完整的机器。

现代意义上的用于加工金属机械零件的机床,是在18世纪中叶才开始发展起来的。

当时,欧美一些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开始了从工场手工业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的过度,需要越来越多的各种机器,这就推动了机床的迅速发展。

为使蒸汽机的发明付诸实用,1770年前后创制了镗削蒸汽机汽缸内孔用的镗床。

1797年发明了带有机动刀架的车床,开创了用机械代替人手控制刀具运动的先声,不仅解放了人的双手,并使机床的加工精度和工效起了一个飞跃,初步形成了现代机床的雏型。

续车床之后,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其他各种机床也陆续被创制出来。

至19世纪末,车床、钻床、镗床、刨床、拉床、铣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等基本类型的机床已先后形成。

上世纪初以来,由于高速钢和硬质合金等新型刀具材料相继出现,刀具切削性能不断提高,促使机床沿着提高主轴转速、加大驱动功率和增强结构刚度的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由于电动机、齿轮、轴承、电气和液压等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使机床的转动、结构和控制等方面也得到相应的改进,加工精度和生产率显著提高。

此外,为了满足机械制造业日益广阔的各种使用要求,机床品种的发展也与日俱增,例如,各种高效率自动化机床、重型机床、精密机床以及适应加工特殊形状和特殊材料需要的特种加工机床相继问世。

50年代,在综合应用电子技术、检测技术、计算技术、自动控制和机床设计等各个领域最新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控机床,使机床自动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与早期发展的仅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的纯机械控制和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的自动化相比,它具有很高柔性,即使在单件和小批生产中也能得到经济的使用。

综观机床的发展史,它总是随着机械工业的扩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并始终围绕着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加工精度、自动化程度和扩大产品品种而进行的,现代机床总的趋势仍然是继续沿着这一方向发展。

我国的机床工业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建立起来的。

解放前,由于长期的封锁统治和19世纪中叶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非常落后,既没有独立的机械制造业,更谈不上机床制造业。

至解放前夕,全国只有少数城市的一些规模很小的机械厂,制造少量简单的皮带车间、牛头刨床和砂轮等;1949年全国机床产量仅1000多台,品种不到10个。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机床工业的发展。

在解放初期的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就把一些原来的机械修配厂改建为专业厂;在随后开始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又陆续扩建、新建了一系列机床厂。

经过50多年的建设,我国机床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已经成门类比较齐全,具有一定实力的机床工业体系,能生产5000多种机床通用品种,数控机床1500多种;不仅装备了国内的工业,而且每年还有一定数量的机床出口。

我国机床行业的发展是迅速的,成就是巨大的。

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为了适应我国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需要,为了提高机床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必须深入开展机床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工艺试验研究,大力开发精密、重型和数控机床,使我国的机床工业尽早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1.2 组合机床的国内、外现状世界上第一台组合机床于1908年在美国问世,30年代后组合机床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发展。

至今,它已成为现代制造工程(尤其是箱体零件加工)的关键设备之一。

现代制造工程从各个角度对组合机床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而组合机床也在不断吸取新技术成果而完善和发展。

[1]1.2.1 国内组合机床现状我国加入WTO以后,制造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组合机床行业企业适时调整战略,采取了积极的应对策略,出现了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截至2005年4月份,组合机床行业企业仅组合机床一项,据不完全统计产量已达1000余台,产值达3.9个亿以上,较2004年同比增长了10%以上,另外组合机床行业增加值、产品销售率、全员工资总额、出口交费值等经济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新产品、新技术较去年年均有大幅度提高,可见行业企业运营状况良好。

(1)行业企业产品结构的变化组合机床行业企业主要针对汽车、摩托车、内燃机、农机、工程机械、化工机械、军工、能源、轻工及家电行业提供专用设备,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机床进一步接轨,组合机床行业企业产品开始向数控化、柔性化转变。

从近两年是企业生产情况来看,数控机床与加工中心的市场需求量在上升,而传统的钻、镗、铣组合机床则有下降趋势,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学会的《机床工具行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报表》是统计数据显示,仅从几个全国大型重点企业生产情况看,2003年生产数控机床890台,产值16187万元,生产加工中心148台,产值5770万元;2004年生产数控机床985台,产值25838万元,生产加工中心159台,产值7099万元;而2005年,截至4月份,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产值已接近2003年全年水平,故市场在向数控、高精制造技术和成套工艺装备方面发展。

(2)行业企业的快速转变“九五”后期,在组合机床行业企业的50多家组合机床分会会员中,仅有两家企业实行了股份改造,一家企业退出国有转为民营,其余的都是国有企业。

而从2001至2002年,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先后有十几家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一些小厂几乎全部退出国有转为民营,现在一些国家重点国有企业也在酝酿股份制改造,转制已势不可档,“民营经济在经历了从被歧视,被藐视到不可小视和现在高度重视4个阶段后,焕发勃勃生机。

”组合机床行业企业正在以股份制、民营化等多种形式快速发展。

(3)组合机床技术装备现状与发展趋势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是集机电于一体是综合自动化度较高的制造技术和成套工艺装备。

它的特征是高效、高质、经济实用,因而被广泛应用与工程机械、交通、能源、军工、轻工、家电行业。

我国的传统的组合机床及组合机床自动线主要采用机、电、气、液压控制,它的加工对象主要是生产批量比较大的大中型的箱体类和轴类零件(近年研制的组合机床加工连杆、板件等也占一定份额),完成钻孔、扩孔、铰孔,加工各种螺纹、镗孔、车端面和凸台,在孔内镗各种形状槽,以及铣削平面和成型面等。

组合机床的分类繁多,有大型组合机床和小型组合机床,有单面、双面、三面、卧式、立式、倾斜式、复合式,还有多工位回转台组合机床等;随着技术的不断是进步,一种新型的组合机床——柔性组合机床越来越受人们是亲昧,它应用多位主轴箱、可换主轴箱、编码随行夹具和刀具的自动更换,配以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数字控制(NC)等,能任意改变工作循环控制和驱动系统,并能灵活适应多种加工的可调可变的组合机床。

另外,近年来组合机床加工中心、数控组合机床、机床辅机等在组合机床行业中所占份额也越来越大。

由于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是一种技术综合性很高的高技术专用产品,是根据用户特殊要求而设计的,它涉及到加工工艺、刀具、测量、控制、诊断监控、清洗、装配和试漏等技术。

我国组合机床及其组合机床自动线总体技术水平比发达国家相对落后,国内所需的一些高水平组合机床及自动线几乎都从国外进口。

工艺装备的大量进口势必导致投资规模的扩大,并使产品生产成本提高。

因此,市场要求我们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研制新产品,由过去的“刚性”机床结构,向“柔性”化方向发展,满足用户需要,真正成为刚柔兼备的自动化装备。

1.2.2 国外组合机床现状]2[80年代以来,国外组合机床技术在满足精度和效率要求的基础上,正朝着综合成套和具备柔性的方向发展。

组合机床的加工精度、多品种加工的柔性以及机床配置的灵活多样方面均有新的突破性进展,实现了机床工作程序软件化、工序高度集中、高效短节拍和多功能知道监控。

组合机床技术的发展趋势是:(1)广泛应用数控技术国外主要的组合机床生产厂家都有自己的系列化完整的数控组合机床通用部件,在组合机床上不仅一般动力部件应用数控技术,而且夹具的转位或转角、换箱装置的自动分度与定位也都应用数控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组合机床的工作可靠性和加工精度。

广州标致汽车公司由法国雷诺公司购置的缸盖加工生产线,就是由三台自动换箱组合机床组成的,其全部动作均为数控,包括自动上下料的交换工作台、环形主轴箱库、动力部件和夹具的运动,其节拍时间为58秒。

(2)发展柔性技术80年代以来,国外对中大批量生产,多品种加工装备采取了一系列的可调、可变、可换措施,使加工装备具有了一定的柔性。

如先后发展了转塔动力头、可换主轴箱等组成的组合机床;同时根据加工中心的发展,开发了二坐标、三坐标模块化的加工单元,并以此为基础组成了柔性加工自动线(FTL)。

这种结构的变化,既可以实现多品种加工要求的调整变化快速灵敏,又可以使机床配置更加灵活多样。

(3)发展综合自动化技术汽车工业的大发展,对自动化制造技术提出了许多新的需求,大批量生产的高效率,要求制造系统不仅能完成一般的机械加工工序,而且能完成零件从毛坯进线到成品下线的全部工序,以及下线后的自动码垛、装箱等。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KASSEL变速箱厂1987年投入使用的造价9000万马克的齿轮箱和离合器壳生产线,就是这种综合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典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