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表格版之欧阳家百创编

合集下载

一年级拼音卡片打印版之欧阳与创编

一年级拼音卡片打印版之欧阳与创编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yuē
整体认读音节
yué
整体认读音节
yuě
整体认读音节
yuè
整体认读音节
yīn
整体认读音节
yín
整体认读音节
ōnɡ
后鼻音韵母
ónɡ
后鼻音韵母
ǒnɡ
后鼻音韵母
ònɡ
后鼻音韵母
zhī
整体认读音节
zhí
整体认读音节
zhǐ
整体认读音节
zhì
整体认读音节
chī
整体认读音节
chí
整体认读音节
chǐ
整体认读音节
chì
整体认读音节

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之欧阳家百创编

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之欧阳家百创编

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欧阳家百(2021.03.07)新生儿肺炎【病史采集】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孕母在妊娠期感染。

3. 胎膜早破、急产、滞产、反复经产道检查。

4. 婴儿出生有窒息史,生后有感染病人接触史及脐炎、皮肤感染、败血症等病史。

5. 接受侵入性操作和检查等医源性因素。

6. 吃奶少或拒乳、反应低下等一般症状及咳嗽、喘、吐沫、呛奶等呼吸道症状,体温不升或发热。

【检查】1. 体格检查:缺氧、呼吸困难的表现,呼吸音的改变,罗音的性质及特征,重症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功能异常的表现。

2. 血常规、血培养、痰培养、病毒学检查、血气分析等实验室检查及摄胸部X片等。

【诊断】1. 根据上述病史、临床表现及胸部X光片等辅助检查可确诊。

2. 需与大量羊水吸入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肺透明膜病等鉴别。

【治疗】1. 加强护理及监护、保温。

2. 抗感染治疗。

3. 加温湿化后供氧,加强呼吸管理。

4. 胸部物理治疗,体位引流、胸背部叩击或震动。

5.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吸痰、雾化吸入及气管内冲冼等。

6. 纠正酸中毒,心衰者强心、利尿、对症处理,对并发症治疗。

7. 供给足够的营养及液体,支持疗法。

新生儿黄疸【病史采集】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患儿父母有黄疸、遗传代谢病家族史,患儿父母血型。

3. 孕母既往有原因不明的死胎、流产史、输血史、分娩过黄疸新生儿病史。

4. 患儿有窒息、缺氧史。

5. 患儿有宫内感染史或感染性疾病患病史。

6. 患儿有内出血病史。

7. 黄疸出现在生后24小时内、进展快,或消退延迟,•伴吃奶差、呕吐、腹泻、体温波动等。

8. 黄疸退而复现。

【检查】1. 体格检查:黄疸的分布、程度、颜色,有无贫血、肝脾肿大及核黄疸的神经系统体征。

2. 血常规、血型、网织红细胞、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检测。

3. 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抗体释放试验、抗体效价测定。

4. G-6-PD活性测定、血红蛋白电泳。

中医儿科学笔记之欧阳德创编

中医儿科学笔记之欧阳德创编

中医儿科总论第一节:儿科发展史(每一分期的医著医论)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理论体系为知道,用中国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手段,研究从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类疾病预防治疗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起源: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已有小儿医。

第一部儿科著作:唐代《颅囟经》。

提出“纯阳”理论。

纯阳:指小儿在生长的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并非说小儿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

儿科称为专科是在宋代。

钱乙被誉为“儿科之圣”著有《小儿药证直诀》。

儿科四大证:痧、痘、惊、疳。

论述小麻、痘、斑、疹的第一部专著——北宋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清·谢玉琼《麻科活人书》是一部麻疹专著,详细阐述了麻疹各期及其合并症的辨证和治疗。

清·陈复正《幼幼集成》提出指纹诊法“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风轻、气重、命危”第二节:小儿年龄分期(分期)(1)胎儿期——受孕~分娩,共40周;(胎龄满28周到出生后7足天,定为围产期。

)(2)新生儿期——出生~28天;(3)婴儿期——出生后28天~满1周岁;(4)幼儿期——1~3周岁;(5)幼童期——3~7周岁,即学龄前期;(6)儿童期——7~12周岁,即学龄期。

(7) 青春期第三节:小儿生长发育(生理常数)一、体格生长1、体重:清晨空腹排尿仅穿单衣初生:3公斤1~6个月:体重=3+0.7*月龄7~12个月:体重=7+0.5*(月龄-6)=4+0.5*月龄2~12岁:体重=(年龄-2)*2+12=8+2*年龄2、身长:初生:50厘米,第一年增长25厘米。

2~12岁:身高=70+7*年龄3、囟门:前囟应在小儿出生后的12~18个月闭合,后囟在部分小儿出生时就已闭合,未闭合者应在生后2~4月内闭合。

(囟门早闭且头围明显小于正常者为头小畸形;囟门迟闭及头围大于正常者,常见于解颅(脑积水)、佝偻病;囟门凹陷多见于阴伤液竭之失水;囟门凸出多见于热炽气营之脑炎、脑膜炎等)4、头围:初生:33-34厘米。

二年级上传统文化之欧阳家百创编

二年级上传统文化之欧阳家百创编

刘镇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学科)课时电子备课卡
欧阳家百(2021.03.07)
课时编号:
刘镇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学科)课时电子备课卡
课时编号:
刘镇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学科)课时电子备课卡
课时编号:
刘镇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学科)课时电子备课卡
课时编号:
刘镇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学科)课时电子备课卡
课时编号:
刘镇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学科)课时电子备课卡
课时编号:
刘镇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学科)课时电子备课卡
课时编号:
刘镇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学科)课时电子备课卡
课时编号:
刘镇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学科)课时电子备课卡
课时编号:
刘镇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学科)课时电子备课卡
课时编号:
刘镇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学科)课时电子备课卡
课时编号:
刘镇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学科)课时电子备课卡
课时编号:
刘镇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学科)课时电子备课卡
课时编号:
刘镇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学科)课时电子备课卡
课时编号:
刘镇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学科)课时电子备课卡
课时编号:。

宝宝咳嗽方法之欧阳语创编

宝宝咳嗽方法之欧阳语创编

宝宝为什么咳嗽病理性咳嗽感冒引起的咳嗽: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多喂宝宝一些温开水、姜汁水或葱头水。

尽量少用感冒药,不宜喂止咳糖浆、止咳片等止咳药,更不要滥用抗生素。

如遇流感应及时就医。

呼吸道炎症引起的咳嗽:痰多或呈脓性表明是继发细菌感染,应根据医生意见选用适当抗生素治疗。

过敏引起的咳嗽:因花粉,动物毛发及排泄物等过敏源引起的咳嗽,对家族有哮喘及其他过敏性病史的宝宝,应格外注意,及早就医诊治。

非病理性咳嗽生理防御反射:宝宝早上起床有几声轻轻的咳嗽,是一种正常现象,只是清理晚上寄存在呼吸道的粘液,家长不必担心。

秋冬季节宝宝呼吸道干燥,容易引起咳嗽,建议多喝温开水。

异物吸入:如奶,饮料,食物渣误入气道,引起呛咳。

这种咳嗽可有助于异物排出。

冷空气刺激性咳嗽:宝宝突然外出,冷空气刺激呼吸宝宝咳嗽家庭护理要点【合理饮水,少量多饮】不论是那种咳嗽,都应该积极让宝宝喝水,不要等口渴了才想到喝水。

宝宝引用足够量的水,能使黏稠的分泌物得以西式,容易被咳出。

同时,喝水能改善血液循环,使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或毒素迅速排出体外,从而减轻对呼吸道的刺激。

对付不爱喝水的宝宝【清淡饮食,避免生冷油腻】咳嗽的宝宝饮食以清单为主,多吃新鲜蔬菜,可食少量瘦肉或禽蛋类食品。

切忌油腻,鱼腥,水果也不可或缺,但量不必多,风热咳嗽不可吃桔子。

禁食酸味食品,有敛痰的效果,不利化痰。

孩子咳嗽饮食禁忌【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家里要定时开窗通风,还要保持室内适度,有利呼吸道粘膜保持湿润状态和粘膜表面纤毛摆动,有助痰的排出。

【耐寒训练,增强体质】从初秋起就用冷水洗脸,擦浴,或定期让肌肤与清爽空气做亲密接触等。

训练方式各有不同,关键在与持之以恒。

但要注意把握一个度,寒潮来临是不可盲目“冻”,以免锻炼不成反而受寒。

怎样做耐寒训练【祛痰为主,慎重用药】小儿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无法像成人那样将痰液有效咳出,容易滞留痰液,如果一咳嗽就给予镇咳药治疗,咳嗽是止住了,但咳嗽抑制后就使痰液更难排出,结果会堵塞呼吸道,不但使咳嗽加重,还容易导致肺部感染。

前庭发育之欧阳家百创编

前庭发育之欧阳家百创编

出生7—9个月欧阳家百(2021.03.07)自出生就一直发挥功能,辅助婴儿由仰卧翻转成俯卧的“头颈竖立反射动作”(引发这种反射动作的觉得,来自重力以及头颈部筋肉和关节的觉得),到了6—8个月大时,开始协助宝宝由俯卧转换至趴着的姿势,使婴儿能移出发材,并在移动之间学习空间构造和间隔概念。

出生10—12个月此时期的宝宝已经可以爬的更远了,并且和四周的环境发生更密切的关系。

而骨骼也成长到足以支持身体和头部的气力,且筋肉也具有协调动作和规划动作的才能;同时宝宝可以倚靠前庭协调肌肉关节、本体觉和视觉,来撑控一切的重力和移动,促使宝宝开始站起来,学习用双脚来支持与平衡身体,并练习跨步来走路。

刺激足够前庭发展尽佳父母想要及早启示孩子的前庭觉,就得从胎儿期就展开积极培养规划。

在胎儿8—9周大时,受孕情形稳固,就可开始刺激其前庭发展;并在婴儿出生至1岁左右,按月龄成长依序逐渐增长前庭觉得输进,以大幅度的增进宝宝的前庭平衡统合才能。

所以,家长应从胎儿期就开始积极地给予刺激。

出生7—9个月“颠倒乾坤”此时期的宝宝平衡感已经较为成熟,可以吸收来自不同的方向的前庭刺激,以及复杂的重力、空间变更。

妈咪可以一手托住宝宝的臀,另一手托住宝宝的头颈部,使其浮现水平仰躺状,之后再慢慢地让孩子的脚上头下,头上脚下,使其有头脚地位的变更;或是先让孩子仰躺在床上,用手轻轻捉住孩子的两只小脚,平顺而自然地将孩子倒提起来,接着模拟老爷钟的钟摆的方法,将孩子左右轻摇5—10次,若孩子呈现惊慌的表情,则不宜再进行。

再来,妈咪也可以让宝宝俯趴在大枕头上,然后用手捉住并抬起宝宝的小脚(呈头下脚上的动作),停留约10—15秒,接着再放平。

出生10—12个月“天旋天转”前庭系统还有增进其他神经系统发展的功能!内耳的三半规管里布满了和神经细胞相连的绒毛,当外在刺激发生时,神经细胞就会获得讯息,并做出反响。

而旋转可以增进三半规管内液体的活动,刺激管壁的绒毛,传讯多面向的重力平衡觉得,活化前庭觉得系统,可强化筋肉关节张力,有助于幼儿站立与行走平衡感的发展。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处方(自己整理)之欧阳与创编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处方(自己整理)之欧阳与创编

1、感冒时间:2021.03.08 创作:欧阳与平肝清肺10 天河水15 掐五指节3遍发热重:+推六腑15 提捏大椎10次鼻塞重:+揉阳池10呕吐:+清胃10(运八卦)咳、痰:+运八卦10 痰盛+清补脾10伴惊风:平肝30 清肺15推天河水30惊觉角弓反张目上翻+下捣小天心2分钟斜视相反方向捣夹滞:+运八卦15 清脾(胃)10便有食:+清大肠102、寒热往来分阴阳10推大四横纹10揉外劳宫153、急性支气管炎运八卦15 平肝清肺10 清胃10 天河水10发热超38.5+推六腑10喘重改为逆八卦喘重湿罗音+小横纹10喘重干罗音+大四横纹10慢性支气管炎按急性操作两次后改用补法揉二马10 补脾10 平肝清肺10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方法一:逆运八卦10 揉二马10推大四横纹10清胃5推六腑15方法二:揉二马10 补脾10 清肺10天河水104、肺炎逆运八卦10平肝清肺10揉小横纹10推六腑10高热惊厥+捣小天心2头痛鼻塞+揉阳池10体温下降症状减轻改运八卦10平肝清肺10推大四横纹10天河水105、顿咳(百日咳)逆运八卦15揉小横纹15清胃10天河水或推六腑10+-痉挛期,咳嗽痰稠,咳吐不利。

改用逆运八卦10揉小横纹10推六腑10捣小天心5病久,气血亏损,体弱消瘦,咳嗽不典型,治宜清肺养阴。

改用揉二马10清补脾10揉小横纹10天河水106、厌食运八卦10清胃10天河水10推大四横纹10脾胃虚弱去清胃改用清补脾10+捏脊5-7遍7、鼻炎寒症:平肝清肺10揉一窝蜂10揉外劳宫5热症:天河水10平肝清肺10揉阳池108、鼻窦炎平肝清肺20推六腑15揉阳池109、扁桃体炎平肝清肺10清胃10天河水20热重+推六腑20-3010、口腔炎发热者:清胃10天河水20推六腑10不发热:去推六腑11、口疮选择一:清胃15天河水15推大四横纹10选择二:清脾15清胃15天河水10发热+推六腑20流口水+揉小横纹10烦躁惊悸+捣小天心2分钟外用西瓜霜、冰硼散12、哮喘寒性:逆运八卦15揉外劳宫10推大四横纹10清肺5热性:逆运八卦15推天河水10推大四横纹10缓解期:揉二马15清补脾15运八卦10热重:+推六腑1513、脘腹痛气郁腹痛:平肝15运八卦15推大四横纹10揉板门10食积腹痛:平肝10清胃10清脾10运八卦15揉板门15清大肠15寒性腹痛:揉一窝蜂10揉外劳宫10揉板门15运八卦15推天河水10如有形寒积+清补大肠10热性腹痛:平肝10清胃10推天河水10揉板门15肠套叠腹痛:揉外劳宫(手法加重)20清脾10清胃10清大肠15推大四横纹15肠套叠开后用清补脾善后10蛔虫腹痛:第一次揉外劳宫15平肝15第二次15清胃10清大肠10淤血腹痛:推大四横纹10揉外劳宫10揉板门15天河水10虚寒腹痛:揉外劳宫15清补脾10揉板门15推大四横纹1014、呕吐伤食呕吐:揉板门15运八卦15清胃10清补脾10胃热呕吐:清胃15平肝10推天河水10运八卦15腹痛+揉板门15便秘+清大肠10阴虚呕吐:揉二人上马10揉板门15清胃10运八卦15清补脾15夹惊呕吐:平肝10清胃10运八卦15揉板门15天河水10揉外劳宫10胃寒呕吐:揉外劳宫15揉板门15平肝10清胃10运八卦15外中寒邪兼腹痛+揉一窝风15有形寒积+清大肠15寒伤脾胃+清补脾10兼冷泻亦同15、呃逆实证有热者:运八卦10清胃10推六腑15虚证有寒者:运八卦10揉外劳宫10清补脾1516、疳积揉二马15补脾15平肝5腹胀重+推大四横纹10有痰者+运八卦10腹痛明显者改用揉外劳宫15补脾15平肝5以上疗法加刺四缝穴,隔日针一次,对疳积有特效17、自汗盗汗自汗:揉二马15清补脾10运八卦10清肺5盗汗:运八卦10揉二马10天河水10平肝518、遗尿揉二马20清补脾10揉外劳宫10注:尿频小便频数多属虚证或气虚或阴虚治疗可参考遗尿小便少色黄、急躁、手足心热去揉外劳宫加平肝5、推天河水1019、脱肛补脾15揉外劳宫10清补大肠10大便干+运水入土10脾肾不足便溏+揉二马1020、便秘选择一:清补脾10清大肠15运水入土10平肝5选择二:独揉神阙15略带热像:运水入土10清大肠15平肝清肺10天河水5腹胀+推大四横纹1021、腹泻伤食泻重症(十余次,有脱水现象)运八卦10清胃15天河水15利小便10+-腹痛重者+揉外劳宫10-15轻症(5-6次)运八卦10清胃15天河水15日久邪实兼体虚者,消化不良、便黄、脉滑无力者。

系统回顾之欧阳家百创编

系统回顾之欧阳家百创编

系统回顾:欧阳家百(2021.03.07)眼耳鼻喉:无耳鸣、耳聋及眩晕史,无鼻出血、牙痛、牙龈出血及声音嘶哑史。

呼吸系统:无长期低热、盗汗、消瘦史。

无胸痛及慢性咳嗽、痰中带血、哮喘史。

循环系统:无心悸、活动后气促、下肢浮肿及腹水史,无头痛、头晕、晕厥、心前区疼痛史,无高血压病史。

消化系统:无食欲减低、吞咽困难、返酸、嗳气、恶心、呕吐史,无腹胀、腹痛、便秘及腹泻史。

无呕血及黑便史。

泌尿生殖系统:无腰痛、尿急、尿频、尿痛及排尿困难史,无尿量异常、夜尿增多及面部水肿史。

血液系统:无乏力、头晕、眼花、牙龈出血及舌痛、淋巴结肝脾肿大史。

无鼻出血、皮下出血及骨痛病史。

代谢及内分泌系统:无怕热、多汗、畏寒、多饮多尿、双手震颤、性格改变史,无显著肥胖及消瘦、毛发增多及脱落、色素沉着史。

运动系统:无游走性关节痛、关节红肿及关节畸形史,无肢体活动障碍及肌无力、肌肉萎缩史。

神经系统:无头痛、记忆力减退、语言障碍、意识障碍、皮肤感觉异常、瘫痪及抽搐史。

外伤史及手术史:无外伤史及手术史。

传染病史:无肝炎,结核病等急性传染病史。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外地久居史。

无不良嗜好。

家族史:父母体健,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7.8℃,脉搏86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40/80mmHg。

身高:162cm,体重:52kg。

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呈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细腻,皮肤粘膜无黄染及色素沉着,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

头颅:头颅对称无畸形,发黑有光泽,无脱发。

右颞顶枕部可触及一约3×4 cm包块,局部头皮擦伤并少量渗血。

眼:眉毛无脱落,眼睑无水肿及下垂,无倒睫。

眼结合膜无黄染,角膜透明,眼球活动正常。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

双眼粗测视力正常。

耳:双侧耳廓无畸形,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

双侧乳突无压痛,粗测听力正常。

鼻:无畸形,通气良好。

无鼻翼煽动,各鼻窦无压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振心阳,宁心复脉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瘀阻络脉
豁痰化瘀,宁心通络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
四、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肝肾阴虚
滋养肝肾,平肝潜阳
杞菊地黄丸
心脾两虚
养心安神,健脾益气
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
痰火内扰
清热泻火,化痰宁心
黄连温胆汤
五、抽搐障碍
气郁化火
清肝泻火,熄风镇惊
清肝达郁汤
脾虚痰聚
健脾化痰,平肝熄风
十味温胆汤
阴虚风动
滋阴潜阳,柔肝熄风
大定风珠
六、惊风
1急惊风
风热动风
疏风清热,熄风定惊
银翘散
气营两燔
清气凉营,熄风开窍
清温败毒饮
邪陷心肝
清心开窍,平肝熄风
羚角钩藤汤
湿热疫毒
清热化湿,解毒熄风
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
惊恐惊风
镇惊安神,平肝熄风
琥珀抱龙丸
2慢惊风
脾虚肝亢
温中健脾,缓肝理脾
缓肝理脾汤
脾肾阳衰
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气营两燔
清气凉营,解毒化瘀
清瘟败毒饮
气阴两伤
益气养阴,清解余热
沙参麦冬汤
四、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肺脾气虚
健脾补肺
人参五味子汤
脾虚肝旺
健脾助运,平肝熄风
益脾镇惊散
肾精亏损
补肾填精,佐以健脾
补肾地黄丸
银翘散
邪炽气营
清热凉营,解毒化湿
清胃解毒汤
六、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A组)
邪犯肺脾
宣肺解表,清热化湿
甘露消毒丹
湿热壅盛
清热凉营,解毒祛湿
清温败毒饮
七、痄腮(流性腮腺炎)
邪犯少阳
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柴胡葛根汤
热毒壅盛
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普济消毒饮
邪陷心肝
清热解毒,熄风开窍
清温败毒饮
毒窜睾腹
清肝泻火,活血止痛
平肝熄风,清心开窍
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
五、哮喘
发作期
痰热阻肺
清肺涤痰,止咳平喘
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
风寒束肺
温肺散寒,化痰定喘
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外寒内热
解表清里,定喘止咳
大青龙汤
肺实肾虚
泻肺平喘,补肾纳气
上实苏子降气汤
下虚都气丸合射干麻黄汤
缓解期
肺脾气虚
健脾益气,补肺固表
人参五味子汤合玉屏风散
肺肾阴虚
邪郁肌表
疏风清热,宣透邪毒
银翘散
毒透肌肤
清热生津,以助康复
养阴清肺汤
三、风疹(风痧)
邪犯肺卫
疏风清热透疹
银翘散
邪入气营
清气凉营解毒
透疹凉解汤
四、丹痧(猩红热)
邪侵肺卫
辛凉宣透,清热利咽
解肌透痧汤
毒炽气营
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凉营清气汤
疹后伤阴
养阴生津,清热润喉
沙参麦冬汤
五、水痘
邪伤肺胃
疏风清热,利湿解毒
三拗汤
痰火阻肺(痉咳期)
泻肺清热,涤痰镇咳
桑白皮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气阴耗伤(恢复期)
养阴润肺,益气健脾
肺阴亏虚-沙参麦门冬汤
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汤
虫证
一、蛔虫病
肠虫症
驱蛔杀虫,调理脾胃
使君子散
蛔厥证
安蛔定痛,继则驱虫
乌梅丸
虫瘕证
行气通络,散蛔驱虫
驱蛔承气汤
二、蛲虫病
杀虫止痒,结合外治 驱虫粉
其他疾病
胎黄动风
平肝熄风、利湿退黄
羚角钩藤汤
胎黄虚脱
大补元气、温阳固脱
参附汤生脉散
肺系病证
一、感冒
风寒
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
风热
辛凉解表
银翘散
暑邪
清暑解表
新加香薷饮
挟痰
(风寒)三拗汤加苏子(风热)黛哈散加桑白皮
挟滞
解表药加保和丸或消食导滞之品
挟惊
解表药加用镇惊丸
时邪
清瘟解表消毒
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
二、乳蛾
风热搏结
养阴清热,补益肺肾
麦味地黄丸
脾肾阳虚
健脾温肾,固摄纳气
金匮肾气丸
六、反复呼吸道感染
肺脾气虚
健脾益气,补肺固表
四君子汤合玉屏风散
营卫失调
调和营卫,益气固表
黄芪桂枝五物汤
脾肾两虚
温补肾阳,健脾益气
金匮肾气丸合理中丸
脾系病症
一、鹅口疮
心脾积热
清心泻脾
清热泻脾散
虚火上浮
滋阴降炎
知柏地黄丸
二、口疮
风热乘脾
疏风散火,清热解毒
六君子汤
四、肺炎喘嗽
风寒郁肺
辛温宣肺,化痰止咳
华盖散
风热郁肺
辛凉宣肺,化痰止咳
麻杏石甘汤
毒热闭肺
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
痰热闭肺
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阴虚肺热
养阴清肺,润肺止咳
沙参麦冬汤
肺脾气虚
补肺健脾,益气化痰
人参五味子汤
心阳虚衰
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参附龙牡救逆汤
邪陷厥阴
通窍活血汤合二陈汤
传染病
一、麻疹(风痧)
1顺证
邪犯肺卫(初热期)
辛凉透表,清宣肺卫
宣毒发表汤
邪入肺胃(出疹期)
清凉解毒,透疹达邪
清解透表汤
阴津耗伤(收没期)
养阴益气,清解余邪
沙参麦冬汤
2逆证
邪毒闭肺
宣肺开闭,清热解毒
麻杏石甘汤
邪毒攻喉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清咽下痰汤
邪陷心肝
平肝熄风,清心开窍
羚角钩藤汤
二、奶麻
疏风清热利咽消肿
银翘马勃散
热毒炽盛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牛蒡甘桔汤
肺胃阴虚
养阴清肺软坚利咽
养阴清肺汤
三、咳嗽
风寒
疏风清散寒
杏苏散、金沸草散
风热
疏风清热
桑菊饮
风燥
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清燥救肺汤、桑杏汤
痰热
清肺化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清气化痰汤
痰湿
燥湿化痰止咳
三拗汤合二陈汤
阴虚
养阴润肺,兼清余热
沙参麦冬汤
气虚
健脾补肺,益气化痰
银翘散
心火上炎
清心凉血,泻火解毒
泻心导赤散
虚火上浮
滋阴降火,引火归元
六味地黄丸加肉桂
三、泄泻
湿热
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葛根黄芩黄连汤
风寒
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藿香正气散
伤食
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保和丸
脾虚
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参苓白术散
脾肾阳虚
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
气阴两伤
健脾益气,酸甘敛阴
人参乌梅汤
缩泉丸
湿热留恋
肾阴偏伤
知柏地黄丸
三、遗尿
肾气不足
温补肾阳,固涩小便
菟丝子散
脾肺气虚
补肺益脾,固涩膀胱
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
心肾失交
清心滋肾,安神固脬
导赤散合交泰丸
肝经湿热
清热利湿,泻肝止遗
龙胆泻肝汤
四、五迟、五软
肝肾亏损
补肾填髓,养肝强筋
加味六味地黄丸
心脾两虚
健脾养心,补益心血
调元散
痰瘀阻滞
涤痰开窍,活血通络
一、夏季热
暑伤肺胃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王氏清暑益气汤
上盛下虚
温补肾阳,清心护阴
温下清上汤
二、紫癜
风热伤络
疏风清散邪,清热凉血
连翘败毒散
血热妄行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犀角地黄汤
气不摄血
健脾养心,益气摄血
归脾汤
阴虚火旺
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
三、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卫气同病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银翘散
疳积
消积理脾
肥儿丸
疳肿胀
健脾温阳,利水消肿
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
眼疳
养血柔肝,滋阴明目
石斛夜光丸
口疳
清心泻火,滋阴生津
泻心导赤散
七、贫血
脾胃虚弱
健运脾胃,益气生血
六君子汤
心脾两虚
补脾养心,益气生血
归脾汤
肝肾阴虚
滋养肝肾,益精生血
左归丸
脾肾阳虚
温补脾肾,益阴养血
右归丸
心肝系病证
一、夜啼
脾寒气滞
温脾散寒,行气止痛
中医儿科学
欧阳家百(2021.03.07)
新生儿病证
一、胎怯
肾精薄弱
益精充髓、补肾温阳
补肾地黄丸
脾肾两虚
健脾益肾、温运脾阳
保元汤
二、硬肿症
阳气虚衰
益气温阳、通经活血
参附汤
寒凝血脉
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当归四逆汤
三、胎黄
湿热郁蒸
清热利湿退黄
茵陈蒿汤
寒湿阻滞
温中化湿退黄
茵陈理中汤
瘀积发黄
行气化瘀消积
血府逐瘀汤
固真汤合逐寒荡惊汤
阴虚动风
育阴潜阳,滋肾养肝
大定风珠
七、痫证
惊痫
镇惊安神
镇惊丸
风痫
熄风止痉
定痫丸
痰痫
豁痰开窍
涤痰汤
瘀血痫
化瘀通窍
通窍活血汤
脾虚痰盛
健脾化痰
六君子汤
脾肾两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