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Ⅱ练习题期末复习题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期末试卷(二)(附答案)

《物理化学》期末试卷(二)(附答案)

**大学课程考核试卷学年第一学期级专业(类)考核科目物理化学课程类别必修考核类型考试考核方式闭卷卷别B(注: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的无效)一、选择题( 共7题13分)1、2 分(0085)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中,体系与环境之间: ( )(A) 一定产生热交换(B) 一定不产生热交换? 不一定产生热交换(D) 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2、2 分(1032)对物质的量为n的理想气体,(T/p)S应等于:( )(A) V/R(B) V/nR? V/C V(D) V/C p3、1 分(1783)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 和纯水(B)。

经历若干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 )(B) A 杯高于 B 杯(B) A 杯等于 B 杯(B) A 杯低于 B 杯(B)视温度而定4、2 分(0675)理想气体在等温条件下反抗恒定外压膨胀,该变化过程中体系的熵变S体及环境的熵变S环应为:()(A) S体>0,S环=0 (B)S体<0,S环=0(C)S体>0,S环<0 (D)S体<0,S环>05. 2 分(3286)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的反应达到平衡A(g) + B(g) =C(g)若在恒温下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则平衡将()(A) 向右移动(B) 向左移动(C) 不移动(D) 无法确定6. 2 分(1031)1 mol 范德华气体的(S/V)T应等于:( )(A) R/(V m-b)(B) R/V m(C) 0(D) -R/(V m-b)7. 2 分(1247)某物质溶解在互不相溶的两液相和中,该物质在相中以 A 形式存在,在相中以A 2形式存在,则和两相平衡时:( )(A) μA dn A =μA 2dn A 2(B) c A = c A 2(C) a A = a A 2(D) 2μA = μA 2二、填空题( 共10题22分)8. 5 分(3048)NH 4HS(s) 放入抽空的瓶内发生分解:NH 4HS(s) =NH 3(g) + H 2S(g)则分解反应达到平衡时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为___________ ,相数为_________ ,自由度数为____ ;在25℃时测得体系达到平衡时的压力为66.66 kPa ,若此温度时NH 3的分压为13.33 kPa ;要使NH 3和H 2S 的混合气体体系中不形成NH 4HS 固体,则应将H 2S 的分压控制在_____于_____ kPa 。

02 物理化学(二)复习填空题(1)

02 物理化学(二)复习填空题(1)

物理化学(二)复习填空题一、填空题 ( 共65题 144分 )1. 2 分 (3601)3601如在标准状况下,阳极析出 22.4 dm 3氧气(电流效率 100%),则通过电池的电量为 ________ 。

2. 2 分 (3667)3667离子迁移数 (t i ) 与温度、浓度都有关,对 BaCl 2水溶液来说,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t (Ba 2+) 应 ________ ,t (Cl -) 应 _________ ;当温度升高时,t (Ba 2+)应 ________ ,t (Cl -) 应 ________ 。

(填入增大或减小)。

3. 5 分 (3685)3685已知m λ∞(½Mg 2+) = 53.06×10-4 S ·m 2·mol -1,m λ∞ (Cl -) = 76.34×10-4 S ·m 2·mol -1,则MgCl 2 溶液中t ∞(Mg 2+) = ,t ∞(Cl - ) = 。

4. 2 分 (3906)3906298K 时,当H 2SO 4溶液的浓度从0.01 mol ·kg -1增加到0.1 mol ·kg -1时,其电导率κ和摩尔电导率Λm 将:κ__________________,Λm 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入增加、减少或不变)5. 2 分 (3907)3907298 K 时,无限稀释的NH 4Cl 水溶液中,正离子迁移数t +=0.491。

已知=∞Cl)NH (4m Λ0.0150-12mol m S ⋅⋅,则Cl -离子的电迁移率=∞=Cl 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2 分 (3911)3911NaCl 稀溶液的摩尔电导率NaCl)(m Λ与其离子电迁移率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附答案与解析)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附答案与解析)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选择题1.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 (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 (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答案:D。

因焓是状态函数。

2.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答案:D。

因为焓变ΔH=ΔU+Δ(pV),可以看出若Δ(pV)<0则ΔH<ΔU。

3.与物质的生成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 (B)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 (C) 很多物质的生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都是相对值答案:A。

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热为零。

4.下面的说法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是()(A) 在一完全绝热且边界为刚性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其内能一定变化(B) 在无功过程中, 内能变化等于过程热, 这表明内能增量不一定与热力学过程无关(C)封闭系统在指定的两个平衡态之间经历绝热变化时, 系统所做的功与途径无关(D) 气体在绝热膨胀或绝热压缩过程中, 其内能的变化值与过程完成的方式无关答案:C。

因绝热时ΔU=Q+W=W。

(A)中无热交换、无体积功故ΔU=Q+W=0。

(B)在无功过程中ΔU=Q,说明始末态相同热有定值,并不说明内能的变化与过程有关。

(D)中若气体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可逆膨胀所做的功显然是不同的,故ΔU亦是不同的。

这与内能为状态函数的性质并不矛盾,因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可逆膨胀不可能到达同一终态。

5.关于节流膨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节流膨胀是绝热可逆过程(B)节流膨胀中系统的内能变化(C)节流膨胀中系统的焓值改变(D)节流过程中多孔塞两边的压力不断变化答案:B6.在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描述是正确的:(A)Q >0, H=0, p < 0 (B)Q=0, H <0, p >0 (C)Q=0, H =0, p <0 (D)Q <0, H =0, p <0答案:C。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试卷及答案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试卷及答案

物理化学复习题三[一]单项选择择题在实验中,测定溶液的电导实际上是测量溶液的:〔a 〕电流强度 〔b 〕电阻 〔c 〕电动势 〔d 〕电感 满足电池能量可逆条件的要求是:〔a 〕池内通过较大电流〔b 〕有电流通过电池〔c 〕有限电流通过电〔d 〕有一无限小的电流通过电池(3)某电池的电池反响可写成:(1)H2(g)+1O2(g)─→H2O(l) 22H 2(g)+O 2(g)─→2H 2O(l)用E 1,E 2表示相应反响的电动势,K 1,K 2表示相应反响的平衡常数,以下各组关系正确的 是:〔a 〕E1=E2 K1=K2〔b 〕E1≠E2 K1=K2〔c 〕E1=E 2 K1≠K 2 〔d 〕E1≠E 2 K1≠K 2因正、负离子迁移数不同引起的两溶液界面处的电势差称为: 〔a 〕电极电势 〔b 〕接触电势〔c 〕外表电势 〔d 〕液接电势 盐桥的作用是:〔a 〕降低电池的内阻〔b 〕减小液体接界电势〔c 〕完全消除液体接界电势〔d 〕提高电池电动势(6) 分别将CuSO4、H2SO4 、HCl 、NaCl 从molgdm -3 降低到molgdm -3,那么 m 变化最大的是:〔〕 〔 〕 Na2SO4 〔 〕 NaCl 〔〕 HCl aCuSO4 b c d(7) 在ZnSO4水溶液中,ZnSO4的活度a 与离子平均活度 的关系为:〔〕〔〕a =(a) 2 〔 〕 a =(a) 4 〔〕a=4(a) 2aa=ab cd(8) 以下电池中肯定为不可逆电池的是:a 〕Pt |H 2(P 2)|HCl 〔a 〕|Cl 2(P 2)|Ptb 〕Ag,AgCl(s)|KCl 〔a 〕|Hg 2Cl 2(s)|Hg(l)c 〕Zn |H 2SO 4〔a 〕|Cud 〕Pb |PbO(s)|N aOH 〔a 〕|HgO(s)|H g(l) 在等温、等压下,电池以可逆方式对外作电功的热效应〔a 〕Q R =H 〔b 〕Q R =zFT( 〔c 〕Q R =zFE(E/T)p 〔d 〕Q R =zEF(10) 291K 时,电池Pt|H 2(p)|H 2SO 4(m)|O 2(p)|Pt+O 2(g)2的标准平衡常数为:2HO(l)Q R 等于:E/T)p的E=1.23V,那么反应2H 2(g)〔a 〕1085〔b 〕1042〔c 〕1043〔d 〕1083(11)电极Pb 2+(a)|Pb -Hg(a')和电极 Pb 2+(a)|Pb(s)的电极电势和标准电极电势间的关系为:〔a〕标准电极电势相同电极电势不同〔b〕电极电势相同标准电极电势不同〔c〕电极电势和标准电极电势均相同〔d〕电极电势和标准电极电势均不同(12)以下物质的水溶液,在一定浓度下其正离子的迁移数(t +)如A 、B 、C 、D所列。

物理化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二)

物理化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二)

物理化学考试题库及答案第五章相平衡练习题一、判断题:1.1.在一个给定的系统中,物种数可以因分析问题的角度的不同而不同,但独立组分数是一个确定的数。

2.单组分系统的物种数一定等于1。

3.自由度就是可以独立变化的变量。

4.相图中的点都是代表系统状态的点。

5.恒定压力下,根据相律得出某一系统的f = l,则该系统的温度就有一个唯一确定的值。

6.单组分系统的相图中两相平衡线都可以用克拉贝龙方程定量描述。

7.根据二元液系的p~x图可以准确地判断该系统的液相是否是理想液体混合物。

8.在相图中总可以利用杠杆规则计算两相平畅时两相的相对的量。

9.杠杆规则只适用于T~x图的两相平衡区。

10.对于二元互溶液系,通过精馏方法总可以得到两个纯组分。

11.二元液系中,若A组分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那么B组分必定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负偏差。

12.恒沸物的组成不变。

13.若A、B两液体完全不互溶,那么当有B存在时,A的蒸气压与系统中A 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14.在简单低共熔物的相图中,三相线上的任何一个系统点的液相组成都相同。

15.三组分系统最多同时存在5个相。

二、单选题:O、K+、Na+、Cl- 、I- 体系的组分数是:1.H2(A) K = 3 ;(B) K = 5 ;(C) K = 4 ; (D) K = 2 。

2.2.克劳修斯-克拉伯龙方程导出中,忽略了液态体积。

此方程使用时,对体系所处的温度要求:(A) 大于临界温度;(B) 在三相点与沸点之间;(C) 在三相点与临界温度之间;(D) 小于沸点温度。

3.单组分固-液两相平衡的p~T曲线如图所示,则:(A) V m(l) = V m(s) ;(B) V m(l)>V m(s) ;(C) V m(l)<V m(s) ;(D) 无法确定。

4.蒸汽冷凝为液体时所放出的潜热,可用来:(A)(A)可使体系对环境做有用功;(B)(B)可使环境对体系做有用功;(C)(C)不能做有用功;(D) 不能判定。

《物理化学(二)》课后练习

《物理化学(二)》课后练习

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封闭系统从A态出发,经一循环过程后回到A态,则下列何者为零
A.Q
B.W
C.Q+W
D.Q-W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知识点: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能量代谢与微量量热技术简介,
2.系统经一等压过程从环境吸热,则
A.Q>0
B.△H>0
C.△U>0
D.a,b都对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知识点:热化学,
3.若要通过节流膨胀达到制冷目的,则节流操作应控制的条件是
A.μJ-T<0
B.μJ-T>0
C.μJ-T=0
D.不必考虑μJ-T值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知识点:热化学,
4.已知某反应的标准反应熵大于零,则该反应的标准反应吉布斯自由焓将随温度的升高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不确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知识点:卡诺循环、卡诺定理、熵,
5.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达平衡后加惰性气体,且保持体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知识点: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其他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反应的偶合,
6.Mg0(s)+CI(g)=MgCl2(s)+O2(g)达平衡后,增加总压(气体为理想气体),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知识点: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其他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反应的偶合,
7.反应2C(s)+O2(g)2CO(g)
,单位为:J·mol-1,若温度增加,则。

物理化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物理化学是一门结合了物理学原理和化学现象的学科,它涉及到能量转换、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动力学等多个方面。

期末复习时,重点应该放在理解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和熟悉实验操作。

以下是一些物理化学的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供同学们参考。

# 物理化学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什么?A. ΔU = Q - WB. ΔH = Q + WC. ΔS = Q/TD. ΔG = ΔH - TΔS答案:A2.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中,下列哪个变量是温度的函数?A. PB. VC. nD. R答案:A二、填空题1.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的定义,当ΔG < 0 时,反应是_________的。

答案:自发2.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大约是_________。

答案:6.022 x 10^23 mol^-1三、简答题1. 简述什么是熵,以及熵增加原理的意义是什么?答案:熵是热力学系统无序度的量度,通常用符号 S 表示。

熵增加原理指的是在一个孤立系统中,自发过程会导致系统熵的增加,直至达到平衡状态。

熵增加原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种表述,它反映了自然界趋向于更加无序状态的普遍趋势。

2. 什么是化学平衡常数?它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案:化学平衡常数(K)是一个在特定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比值的常数,它表征了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相对浓度。

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通常不随压力或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四、计算题1. 已知某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温度从 300 K 升高到 600 K,求气体体积的变化量。

答案:设初始体积为 V1,最终体积为 V2。

根据盖-吕萨克定律(等压变化),有 V1/T1 = V2/T2。

代入数据得 V2 = (T2/T1) * V1 = (600 K / 300 K) * V1 = 2 * V1。

因此,体积变化量ΔV = V2 - V1 = V1。

2. 某化学反应的ΔH = -20 kJ/mol,ΔS = 0.05 kJ/(mol·K),求在 298 K 时的ΔG。

(完整版)物理化学2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物理化学2试卷及答案

《物理化学2》模拟试题一 判断题(正确的记“ √ ”,错误的记“ × ”)1.电池的负极,在电池工作时,按电化学的规定应该是阳极。

( )2.恒温下,某电解质溶液的浓度由0.02mol•L -1增加为0.20mol•L -1,则摩尔电导率也随之增加。

( )3. 电解时,实际分解电压与理论分解电压不同是由于极化作用造成超电势,使阴极负移,阳极正移。

( )4.催化剂能改变反应到达的平衡的时间,但对已经达到平衡的反应无影响,不影响平衡常数。

( )5.表面活性物质的HLB 值越大,表示其亲水性越强、亲油性越弱。

( )6.表面张力随着溶质的加入而增大者,Г为正值,是正吸附,表面活性物质就属于这种情况。

( )7.水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水的表面张力和毛细管的内径成正比。

( ) 8.同温度下,小水珠的饱和蒸汽压大于水平液面的饱和蒸汽压。

( ) 9. 胶体的电泳现象表明胶体粒子带电,电渗现象表明胶体系统中分散介质带电。

( )10.大大过量电解质的存在对溶胶起稳定作用,少量电解质的存在对溶胶起破坏作用。

( )二 单项选择题1. 混合电解质溶液0.01mol·kg -1KCl 和0.02mol·kg -1NaCl 的离子强度是( )A 、0.02mol·kg -1B 、0.03mol·kg -1C 、0.04mol·kg -1D 、0.05mol·kg -1 2. 强电解质CaCl 2水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α与电解质活度B α之间的关系为 ( )A 、B αα=± B 、3B αα=±C 、2/1B αα=±D 、3/1B αα=±3. 在应用对消法测定电池电动势的实验中,通常必须用到( )A 、标准氢电极B 、标准电池C 、甘汞电极D 、活度为1的溶液 4. 某化学反应中,若反应物消耗7/8所需的时间是它消耗1/2所需时间的3倍,则该化学反应的级数为( )A 、-1B 、0C 、1D 、25. 水在某毛细管内上升高度为h ,若将此管垂直地向水深处插下,露在水面以上的高度为h/2,或将毛细管在h/2高度处折弯,则( )A 、水会不断冒B 、水不流出,管内液面凸起C 、水不流出,管内凹液面的曲率半径增大为原先的2倍D 、水不流出,管内凹液面的曲率半径减小为原先的一半 6. 人工降雨是将AgI 微细晶粒喷洒在积雨云层中,目的是为降雨提供( ) A 、晶核 B 、湿度 C 、温度 D 、都不是7. 微小晶体与同一种的大块晶体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微小晶体的饱和蒸气压大 B 、微小晶体的表面张力未变 C 、微小晶体的溶解度小 D 、微小晶体的熔点较低 8. 下列关于乳状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乳状液属于胶体分散体系B 、乳状液的类型取决于水、油两相的体积C 、O/W 型乳状液不能转型为W/O 型乳状液D 、能被水稀释的乳状液属于O/W 型乳状液 9. 区别溶胶与真溶液最简单而灵敏的方法是( )A 、观察丁铎尔效应B 、超显微镜测定粒子大小C 、乳光计测定粒子浓度D 、 测定ζ电10.过量的AgNO 3溶液与KI 溶制得AgI 溶胶,下列电解质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 A 、NaCl B 、FeCl 3 C 、MgSO 4 D 、K 3PO 4三 填空题1. 朗缪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的基本假设有 、 、 和吸附平衡是动态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Ⅱ练习题1. 298 K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为0.2 mol²m-3,用机械铲从表面上撇去非常薄的表层,测得表面层中表面活性剂物质的吸附量为3³10-6 mol²m-2。

已知298 K纯水的r* =72³10-3 N²m-1 ,假设稀浓度范围内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试计算该溶液的表面张力r。

2. 25 ℃半径为1 μm的水滴与蒸气达到平衡,试求水滴的内外压力差及水滴的饱和蒸气压。

已知25 ℃时水的表面张力为71.97³10-3 N²m-1,体积质量(密度)为0.9971 g²cm-3,蒸气压为3.168 kPa,摩尔质量为18.02 g²mol-1。

3. 273K时,用活性炭吸附CHCl3气体,饱和吸附量为93.8 dm3²kg-1,若CHCl3的分压为6.6672 kPa,其平衡吸附量为73.58 dm3²kg-1,(1) 计算朗缪尔吸附等温式的b值;(2) CHCl3的分压为13.375 kPa 时,平衡吸附量为多少?4. 已知在298K时, 平面上的饱和蒸气压为3167Pa, 请计算在相同温度下半径为2nm 的水滴表面的蒸气压为若干? 设水的摩尔质量为18.016kg⋅ mol-1, 密度为1⨯ 103 kg⋅ m- 3, 水的表面张力为0.0719 N⋅ m-1。

5. 原电池Cd︱Cd2+{ a (Cd2+) = 0.01 }‖Cl- { a ( Cl- ) = 0.5}︱Cl2{ g,100kPa}︱Pt已知:298K时,E {Cl2(g)︱Cl- }=1.3579V, E{Cd2+︱Cd}= - 0.4032V。

(1)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2)计算原电池在298K时的电动势E;(3) 计算电池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r G m及标准平衡常数6. 298K时,原电池Pt︱H2 (g,100kPa )︱HCl ( b = 0.1 mol²kg-1 )︱Cl2 (g,100 kPa )︱Pt 电动势为1.4881 V,计算HCl溶液中HCl的平均离子活度因子。

7.电池Pt,H2(pθ)∣NaOH(aq)∣HgO(s),Hg(l)在298K时的Eθ为0.926V。

(1)写出电极反应及电池反应;(2)求算此反应在298K时的平衡常数;(3)若HgO(s)和H2O (l)的标准生成热分别为-90.71和-285.84kJ²mol-1,试计算此电池在308K时的电动势。

8.下列电池:Pt,H2(pø)|H2SO4(aq)|O2(pø),Pt在298K时E=1.228V,已知液体水的生成热Δf H mø (298,H2O,l)=-2.851³105J·mol-1。

(1)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2)计算此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假定273K~298K之间此反应的Δr H m为一常数,计算电池在273K时的电动势。

9.已知下列电池的E∅ (298K) = 0.223 V, (∂E / ∂T )p = - 0.65 mV⋅ K- 1,Pt⎪ H2(P∅)⎪ H+ (a = 1)⎪⎪ KCl(a = 1)⎪ AgCl(s)⎪ Ag(s)(1) 写出电池反应(2) 计算与电池反应对应的∆r G m∅ , ∆r S m∅ , ∆r H m∅。

10. 原电池Pt︱H2(g,p)︱HCl(b=0.1mol²kg-1,γ±=0.795)︱AgCl(s)︱Ag 已知:298K时,E {AgCl(s)︱Ag(s)}=0.2221V,E{Ag+︱Ag(s)}=0.7994V。

(1)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2)计算原电池在298K时的电动势E及电池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r G m;(3)利用已知数据计算298K时AgCl的K sp。

11. 写出电池:Cd|Cd2+‖Cu2+|Cu 的电池反应,并求出该电池在25℃时的标准电动势E°以及该电池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0值。

(E°Cu2+/Cu=0.337V ,E°Cd2+/Cd=-0.403V)12. 试写出下列电池的电池反应,并求出⑴该电池在25℃时的电动势Eө和E;⑵电池反应的△r G mө和△r G m;(3)标准平衡常数Kө值。

Pb|Pb(NO3)2(α=0.02)‖AgNO3(α=0.1)|Ag(EөPb2+/Pb= -0.126V ,EөAg+/Ag=0.7991V)13. 镉-甘汞电池反应式为Cd+ Hg2Cl2(s) === Cd2++2Cl-+2Hg,如果各物质均处在标准状态下,其原电池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式为:E/ V = 0.67-1.02³10-4(T/K-298) -2.4³10-6(T/K-298)2(1)写出原电池符号;(2)计算上述电池反应在40℃时的∆r G,∆r H和∆r S各为多少?14. 25℃时,对电池Pt |Cl2(p) ⎢Cl-(a=1) || Fe3+(a=1) ,Fe2+(a=1) ⎢Pt:(1)写出电池反应;(2)计算电池反应的∆r G及K值;(3)当Cl-的活度改变为a(Cl-) = 0.1时,E值为多少?(已知E(Cl-|Cl2|Pt) =1.3583 V,E(Fe3+,Fe2+ | Pt) = 0.771V。

)15.溴乙烷的分解为一级反应,已知该反应的活化能E a=229.3kJ•mol-1,650K时的速率常数k=2.14³10-4s-1。

求(1)该反应的半衰期。

(2)指前因子。

(3)10min后溴乙烷剩余百分之几?(4)欲使溴乙烷在10min内转化90%,温度应控制在多高?16. 醋酸酐的分解反应是一级反应,该反应的活化能Ea=144.3 KJ/mol,已知在284℃醋酸酐分解75%所需时间为42.0s. 试求:(1)在284℃醋酸酐分解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k以及半衰期t1/2(2)现要控制此反应在10分钟内转化率达到90%,试问此时反应速率常数K应为多少?反应温度要控制在多少度?17. 已知陨石中每克含U238为6.3³10-8克,He为20.77³10-6cm3(标准况下)。

U238的衰变为一级反应:U238Pb206 + 8He4,由实验测得U238的T1/2=4.51³109年。

试求该陨石的年龄。

18. 设某化合物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若此化合物分解30%则无效,今测得温度50℃、60℃时分解反应速率常数分别是7.08×10-4 hr-1与1.7×10-3hr-1,计算这个反应的活化能,并求温度为25℃时此反应的有效期是多少?19.某药品在保存过程中会逐渐分解,若分解超过30%即无效。

现测得在323K、333K和343K时,药品每小时分解的浓度的百分数分别为0.07、0.16、0.35,且浓度改变不影响每小时分解的百分数。

⑴试求出该药品分解的速率常数k与温度的关系。

⑵若将药品在298K下保存,有效期为多长?⑶若欲使药品有效期达到5年以上,应在什么温度下保存?20.某抗菌素A注入人体后在血液中呈现简单的级数反应。

如果在人体中注射0.5g该抗菌素,不同时刻t测定它在血液中的浓度c A(以g‧dm-3表示),然后以ln c A对t作图,可得一直线。

今在t=4小时和12小时时,分别测得c A为4.80³10-3 g‧dm-3和2.22³10-3 g‧dm-3,试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级数。

(2)反应的速率常数。

(3)反应的半衰期。

21. 某二级反应A→P,设c A,0=0.005mol²dm-3,500℃和510℃时,经300秒后分别有27.6%和35.8%的反应物分解。

计算(1)两个不同温度时的速率常数;(2)反应的活化能。

22. 均相反应A →C+ B 在600K时的速率常数k=3.5³10-3s-1。

试求(1)反应的半衰期;(2)初始浓度C A,0=0.05mol²dm-3时,经过30s后反应物的转化率;(3)温度升高到700K时,k增加了3倍,求反应的活化能。

23.某一级反应在600K时的半衰期为350min-1,反应的活化能为200kJ•mol-1,试求700K反应物反应掉75% 所需的时间。

24.某反应在300K时,速率常数k=4.5³10-2s-1,活化能为60kJ²mol-1。

试求(1)反应的半衰期;(2)300K时的指前因子;(3)50s时反应物消耗的百分数。

25.某一级反应M→D的速率常数k与温度关系为:lg(k/s-1)= -4124/T+13.35①求40℃时速率常数k和半衰期t1/2;②求该反应的活化能E a和指前因子。

26. 乙烯转化反应C 2H 4 C 2H 2+H 2为一级反应。

在1073K 时,要使50%的乙烯分解,需要10小时,已知该反应的活化能E=250.6kJ ²mol-1。

要求在1.136³103小时内同样有50 %乙烯转化,反应温度应控制在多少?27. 气相反应A(g) → B(g) ,在恒容下进行,其速率常数k 与温度T 的关系由下式表示: ln(k /s -1) = 24.00 – 9622/(T /K)1. 确定此反应的级数;2. 此反应的活化能为多少?3.欲使A(g) 在10 min 内的转化率达到90%,则反应温度该如何控制?28. 298K 时,在某半透膜的两边分别放浓度为0.10 mol·dm -3的大分子有机物RCl ,和浓度为0.50 mol·dm -3的NaCl 溶液,设有机物RCl 能全部解离,但R + 离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计算达膜平衡后,两边各种离子的浓度和渗透压。

29. 写出由FeCl 3水解制得Fe(OH)3溶胶的胶团结构,并标注各部分的名称。

(稳定剂为FeCl 3)。

30. 以等体积的0.08 mol ²dm -3 AgNO 3溶液和0.1 mol ²dm -3 KCl 溶液制备AgCl 溶胶,(1) 写出胶团结构式,并标注各部分的名称,指出电场中胶体粒子的移动方向;(2) 加入电解质MgSO 4、AlCl 3和Na 3PO 4使上述溶胶发生聚沉,则电解质聚沉能力的大小顺序是什么?31. 将0.012 dm 3浓度为0.020 mol ²dm -3的KCl 溶液和0.100 dm 3浓度为0.0050 mol ²dm -3 的AgNO 3溶液混合以制备溶胶,试写出这个溶胶的胶团的结构式.32. N 2O 5分解历程如下:(1) N 2O 5−→−1k NO 2 + NO 3N 2O 5−−←-1k NO 2 + NO 3 (2) NO 2 + NO 3−→−2k NO + O 2 + NO 2 (慢反应,速率控制步骤)(3) NO + NO 3−→−3k 2 NO 2用稳态法导出r =dtO d ][2=[]5221212O N k k k k +-的表示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