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探索与思考

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探索与思考
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探索与思考

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人民银行贯彻落实“三农”政策、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2010年以来,人行玉溪中支围绕上级行的工作思路,立足辖区实际,以认真开展通海县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试点工作为切入点,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和支付清算系统为抓手,以逐步扩大“惠农支付服务”业务为突破口,在促进农村支付服务供给、满足农村支付服务需求、加大农村支付服务宣传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本文通过实践探索及总结思考,分析了当前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有针对性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支付实践探索思考对策

一、实践探索及取得成效

(一)实践探索

1.金融支付体系建设日益完善。玉溪地处云南省中部,境内地势多变,民族众多,属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级市。盛产烤烟、甘蔗、花卉、蔬菜、水果等特色农副产品,素有“滇中粮仓”、“云烟之乡”美称。玉溪市全辖八县一区,设74个乡镇(街道),660个村(居)委会,6171个自然村。总人口214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170万人,占总人口的79.44%。截至2012年9月,辖内有银行机构14家,380个营业网点。其中:171个位于县城,155个位于乡镇,54个位于

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工作实施方案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改善农村地区 支付服务环境工作实施方案 为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根据人行上海分行《关于转发<人民银行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结合本行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本方案所指的农村地区为崇明县、闵行区、嘉定区、宝山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浦东新区部分地区,上述八区一县范围内的乡镇地区。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有效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 (二)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 努力提高农村地区银行结算账户的普及率及银行卡的使用率,拓展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渠道。力争到2012年,借记卡发卡量同比2009年增长34.92 %,达到248万张;贷记卡发卡量增长180%,达到12万张;ATM机具布放量达到442台,POS机具布放量达到4960台,自助银行数量达到16家。 2、阶段目标 在明确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制定3年规划及阶段目标。

二、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一)成立领导小组 总行成立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行长担任,成员由总行相关部室负责人担任。涉及部室有:会计结算部、公司金融部、个人金融部、机构发展部、电子银行部、信用卡部、运营保障部。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会计结算部总经理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科室科长担任。 (二)明确职责分工 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我行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改善工作的领导、规划和部署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措施落实、宣传指导和检查监督工作。 会计结算部作为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改善工作领导小组的牵头部门,负责制定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具体工作实施方案,并汇总分支行的工作方案落实情况,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其他各相关业务部门负责根据本实施方案完成相应工作并对其业务条线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将有关情况反馈给领导小组。 各分支行根据本实施方案,检查辖属网点的工作落实情况,并将有关情况汇总上报总行会计结算部。 三、工作重点 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我行将着重从

银行支行关于开展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宣传工作总结报告

XX银行支行关于开展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 境宣传工作总结报告 XX农商银行XXX支行会计科: 我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银发〔2009〕224号)精神,结合上级行的工作要求和XX乡实际情况,我行于ⅩⅩ年1月14日组织人员开展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改善宣传工作,及时掌握辖内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改善工作的进展情况,指导督促各项目标全面落实到位,现将宣传活动总结汇报如下: 一、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 (一)积极宣传农村支付结算知识 XX支行加强对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的组织和管理,由农村乡镇机构网点进行支付结算业务,特别是现代支付系统业务功能、使用操作的宣传普及,以柜面人员对客户进行引导,逐步改变农村居民现金支付习惯。同时,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对普通农户和农民工,引导使用不同的支付结算方式 (二)合理配置农村支付系统资源 根据农村市场的需求,努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满足农户多层次的需求。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新型支付结算工具和业务的宣传推广工作。

(三)促进农村地区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与使用 提高农村地区银行结算账户的普及率。XX支行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为农村经济组织、种植(养殖)专业户等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创造便利条件,适当简化开户手续,促进非现金支付结算业务的发展。 大力推广银行卡业务。对已推行银行卡特色服务的农村地区,进一步加强业务指导、安全管理和宣传引导,扩大银行卡特色服务的受理范围;对银行卡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做好指导、协调工作,创造条件加大发展力度。(四)夯实基础、畅通渠道,拓展农村支付网络覆盖面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务渠道。要发挥在农村地区支付服务作用,完善配套设施,不断提高农村地区营业网点的服务水平,实现农商银行电子汇兑系统全面覆盖所有营业网点;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五)注重风险防范,增强支付服务环境的安全性认真落实制度,健全防控措施。各营业机构要认真落实账户实名制,加强身份核实,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高农民使用各类非现金支付工具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完善安全措施。 二、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结算知识普及率偏低

农村银行支付改善整改措施

农村银行支付改善整改措施 依照《中国人民银行对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银发〔〕224号)和《营业治理部对于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渝银发〔〕101号),为切实改善我县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有效助推农村经济进展,结合我县实际事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降实科学进展观,按照城乡统筹、综合规划、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原则,以支持农村地区银行机构的进展,扩大农村支付系统覆盖面,鼓舞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推进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推广农村新型支付工具为工作重点,建设高效、安全、快捷、优质的农村支付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支付服务环境。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建立有利于实施各项惠农政策的银行账户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支付基础设施,丰富支付工具种类,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为农村居民提供便捷的支付服务,促进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组织多元化进展。 三、工作步骤 (一)宣传时期(年1至6月)。加强银行卡知识和支付系统业务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对改善支付服务环境的认识。催促涉农银行机构制订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工作规划。 (二)实施时期(年3至12月)。以全面扩大农村地区银行机构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完善自身综合业务系统,合理扩大金融自助设备,延伸支付工具服务群体,切实让农村客户体味到先进支付工具带来的方便、快捷、实惠。 (三)巩固提高时期(2012年)。总结工作经验,全面推广成功案例,进一步深入推进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工作。紧密关注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咨询题,适时调整工作策略,寻觅新的突破口,巩固提高农村支付环境。 四、工作重点 (一)促进农村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与使用。县人行要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方便农户和农村个体经济组织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政策措施,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地区银行机构加入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治理系统和联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尽快实现对农村地区银行机构结算账户的非现场监管。农村地区银行机构要为农村经济组织、种植(养殖)专业户、个体私营企业、农家乐经营户等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制造便利条件,适当简化开户手续。利用银行账户直接发放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政府补贴及农村教师工资等,别断丰富银行结算账户功能。 (二)努力改善农村支付服务受理环境。银行金融机构要搞好农村支付服务示范点建设,以乡镇经营点、批发商户、种养殖大户、旅游经营户等作为特约商户的重点进展对象,加大POS机具投放力度。鼓舞各发卡机构采纳银行卡免交单清算方式进行POS交易清算,解决偏远地区POS刷卡交易资金清算咨询题。农行、农商行、邮储行要发挥在农村支付服务中的主力军作用,别断提高农村营业点的服务水平,完善配套设施,畅通汇兑渠道,别断提高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质量和覆盖范围。 (三)积极推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普及。县农行要以“金穗惠农卡”业务全面推进创新为重点,结合农村经济进展,加强对惠农卡推广使用以及农户小额贷款进行跟踪指导、督查,力争到2012年底,发卡总量和授信额度分别达到10万张和1亿元,确保发放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可控、持续进展。鼓舞支持农商行江渝乡情卡和邮储银行绿卡进行业务创新,拓展支付结算功能,增加农户小额贷款循环授信、还款功能。鼓舞农村地区银行机构面向农村养殖户、种粮大户、个体工商户和个体私营企业等推行支农惠农信用卡,切实满脚农民小额资金需求,有效解决短期资金周转难咨询题。

农村支付环境建设

小议农村支付环境建设 在当前农行“重征”县域金融、政策性银行迂回包抄、邮政银行“亮剑”农村市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方兴未艾,农村金融市场狼烟四起的情况下,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商业银行要想脱颖而出,实现发展新跨越,就必须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勇于探索创新,这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转方式、调结构,推进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选择。 农村支付服务是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环境,畅通农村支付结算渠道,推广普及非现金支付工具,提高支付结算效率,对于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升级和创新,刺激农村消费,改善民生,支持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地区受传统习惯的局限,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意识普遍较差。长期以来,无论是农民还是城市居民,都形成了现金结算的偏好。相比之下,银行卡等支付工具具有专业性强、手续繁琐的特点,加上农村地区对这些结算工具认识不足,因此对它们的利用程度较低。 二是缺乏对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利益补偿机制。一是在农村乡镇设置网点效益低;二是在农村布放银行卡受理设备和自助设备的成本高;三是农村ATM机等自助设备安全防范困难,且成本较高。

三是推动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缺乏组织协调力度。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银行系统自身努力,更需要政府及各部门协调联动,共同努力。 根据以上问题,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改善农村支付环境。 一是应创新服务“三农”的金融产品。针对目前农村贷款品种单一,贷款手续烦琐,中间业务产品缺乏等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农村信用社要对症下药,着力解决好思路不宽、手段不活、措施不多等问题,在主动创新和重点突破方面下功夫。要始终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跟经济发展大潮,积极寻找发展机遇。要认真把握经济金融政策和产业导向,把握农村经济发展趋势,以信用工程和百千万富民工程为载体,大力支持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支持农村青年、妇女创业和农民外出务工。要加大产品推广力度,既要将银行卡、个人理财、电子银行等成熟城市金融产品向农村推广,又要积极开发针对性和适用性强的农村金融产品,在业务增长方式、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国际业务、理财业务、代理业务、产品开发等方面实现突破。 二是要创新服务“三农”的贷款方式。积极推广中小企业联盟、信用共同体、第三方监管动产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林权抵押贷款等业务,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农民住房贷款为重点,完善抵押、期限和利率管理,加大消费贷款拓展力度,进一步叫响农信社的服务品牌,不断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进一步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

进一步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 加强政策引导。对服务点(服务站)发展模式和性质进行制度设计,明确其功能和定位,明确政府、金融机构、合作商户等各方责任,明确发展方向。 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对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扶持政策实行顶层设计,加强政府对服务点(服务站)的支持力度,同时建议由人民银行、财政部门联合出台相关政策,实行农村金融服务税收优惠和贷款贴息、建立涉农金融风险补偿基金、给予综合服务站定期性补贴等。 从2011年开始,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要求,以“支农、惠农、便农、强农”为工作核心,人民银行梧州市中支积极组织辖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努力打通农村支付服务“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改善辖区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构建支农、惠农、便农的“支付绿色通道”。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优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建议。 梧州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得到改善 (一)金融服务触角向乡村延伸,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村村通。2011年以来,梧州辖区金融机构通过选择供销社“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服务工程”农村连锁经营点、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资助扶持建立的连锁经营的农家店、交易量较大的村屯农资店、小商店和卫生所等作为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以下简称服务点);在服务点布放POS机,办理小额取现、查询、现金汇款、转账汇款、话费充值等业务,实现了人民银行提出的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在全国农村乡镇、行政村基本覆盖的工作要求。 1

(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村级金融服务发生“蝶变”。2016年为打通农村保险服务“最后一公里”。利用目前行政村金融服务站现有的设备人员和掌握本村农户档案等独特资源优势,把农村人寿保险业务办理下沉到村,在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开办农村小额保险系列业务和学生保险业务,创新拓展了农村金融服务站保险功能。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涵盖支付结算、现金管理、征信、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保险功能。截至2017年5月底,梧州辖区共成立了91个多功能的农村金融服务站。 (三)构建形成多层次的农村支付服务网络。在梧州市“引银入梧”招商政策的指引下,先后有三家村镇银行、三家地方性商业银行分支行、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分支行和一家政策性银行分支行扎根梧州农村地区,依托大小额支付系统、金融机构行内综合业务系统、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银行卡联网通用系统等提供农村支付结算服务,初步构建起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支付服务网络。 (四)大力推广网上支付、移动支付,助推城乡金融服务均衡发展。利用“互联网+金融”广覆盖、低成本的优势,积极推广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业务,积极拓展农村线上支付结算通道,用户数量和交易量保持快速增长。农民在身边就能够享受到和城里基本一样的金融服务,大力改善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弥补了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实现了城乡金融服务均衡发展。 (五)农村电商有机融合,助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2016年,人行梧州市中支引导金融机构将农村电商与助农取款服务点或金融综合服务站联动建设,促进农村地区的商品和资金加速流转,推动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和传统农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邮储银行与邮政公司共同推进“助农服务点+村邮乐购/农邮通”一体化建设,实现线上下单、线下配送协同作业;农业银行将县域批发商与乡村助农服务站点均接入“E农管家”2

持续改善村域支付服务环境

持续改善村域支付服务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励跃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村支付服务是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近年,中国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金融服务“三农”的部署精神,组织商业银行、中国银联等有关各方大力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在农村地区推广符合农村和农民需要的非现金支付方式,着力推动我国现代支付发展成果惠及亿万农民朋友,取得了明显成效。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银行机构网点主要集中在县城和乡镇中心,普通行政村一级的银行机构网点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广大农民朋友办理金融支付业务路途远、困难多、成本高,村域支付结算需求受到抑制。构建满足村域支付服务需求,适合三农发展的村域支付服务体系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改革发展政策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增加广大农民朋友福祉的一个重要方式。 近年来,人民银行组织指导涉农金融机构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通过在村域发放银行卡、布放转账电话、推广小额助农取款服务、建立农村缴费服务站、加强宣传等方式,增添了村域金融基础设施,提高农民金融支付意识,有效地将金融服务引进村、落到户,较好地破解了村域没有金融网点、村民难以享受金融服务的难题,初步构建了满足村域支付服务需求,适合三农发展的村域支付服务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金融支付基石。 一、改善村域支付服务环境的主要实践 (一)大力推广银行卡。人民银行大力协调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将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与政府其他支农惠农补贴政策结合起来,利用“新农保”、“新农合”以及各类财政补贴发放契机,推动涉农金融机构大力开展银行卡村建设,为每一个村、每一户农户发放银行卡,用以承接资金,推动实现户户有银行卡,满足农民转账、汇款、消费甚至是小额资金融通需求,取得巨大成效。目前,农村地区人均持卡量已超过1张。同时,通过政策扶持方式,塑造了惠农卡、福农卡等一系列农村银行卡品牌。截至2012年11月末,全国福农卡累计发卡量近3000万张,累计跨行交易金额近545亿元,福农卡广泛用于农资销售、农副产品收购等领域,受理终端达8万台。 (二)布放转账电话,实现农民足不出村享受支付服务。转账电话是一种兼具电话功能和POS功能的自助终端机具,可以提供消费、转账、缴纳公用事业费、小额取现等刷卡业务。通常,一台普通转账电话约几百元,加上取款业务所需的验钞机和保险箱,投入仅几千元。相比于开设银行网点或布放ATM机等,转账电话成本低、服务功能强的优势十分明显。人民银行大力指导协调涉农金融机构在各行政村选择代理点(通常为村委、农家店、村卫生所或其他有信誉的村民个人)布放转账电话,实现村村通转账。目前,部分省份已基本实现转账电话村村通,其他省(区市)也正在村域大力推动布放转账电话。 (三)开通小额助农取款服务和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便利农民取现需求。小额助农取款是通过在农村地区布放转账电话等POS终端,借助POS的刷卡转账功能,以代理点代付现金,并通过银行实时扣划被代理人借记卡相同金额至代理点账户,从而向农民提供小额取款服务。银行为每个代理点配备一个验钞机和一个保险箱,每日取款不超过1000元,免费或少量地向农民收取手续费,取款时验证身份并签章,通过审慎的业务管理,实现便农、惠农和安全。截至2012年11月底,设置在行政村的助农取款服务点将超过40万个,覆盖行政村近30万个,占全国行政村总数将超过一半。2012年1-11月取款超过4500万笔,金额超过420亿元。

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总结 篇一:环境建设年工作情况汇报(总结) ***环境建设年工作情况汇报 (20XX年月日) 尊敬的督查组各位领导: 当前,我县上下正在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贯彻实施“十二五”规划之际,督查组一行亲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您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崇高的敬意,并请您们对我县环境建设年工作开展情况提出宝贵的意见及建议。根据要求,由我向州督查组汇报***开展环境建设年活动情况。现将我县环境建设年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扎实部署,落实四个阶段工作 1、动员部署阶段。一是及时安排部署环境建设年工作。20XX年12月6日,县委、县政府及时召开了“环境建设年”动员大会,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二是切实加强

领导,建立组织机构。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的环境建设年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办公室下设综合组、协调组、督促检查组和宣传报道组,明确了各组人员及工作职责,结合实际,拟定了环境建设年实施方案,制定了各项工作制度。三是落实工作经费和场所。县委、县政府及时划拔20万元到县环建办,落实了办公场所及办公设备,为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经济基础和组织保障。四是加强宣传,畅通信息报送渠道。通过媒体广泛宣传我县开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工作情况,并设立举报信箱、举报电话和信息报送邮箱,接受群众监督。截止目前,制发文件17份,编发《***环境建设年活动工作简报》73期,信息50余条,被州级以上报刊、媒体、网站采用36期60 余篇(次)。五是及时制定下发《***环境建设年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了牵头单位和参加部门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负责人和信息联络员,规定了工作完成时限。 2、排查问题阶段。一是以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开展“三深入”和“六查找”工作,广泛听取企业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共征求到意见和建议15条,通过分类梳理后,主要有5个方面突出问题,已于20XX 年8月23日下发牵头落实整改通知,规定时限进行整改。二是定期或不定期到相关单位(部门)进行督查,对未完成任务的单位进行跟踪督促管理,切实把排查工作做好、做细、

银行农村支付环境情况总结

银行农村支付环境情况总结 邮储银行莒县支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立的战略目标,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和支付清算系统,全面提升农村地区支付服务效率和质量,促进城乡支付服务一体化发展。在2010年的工作中,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全面开展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改善工作,及时掌握辖内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改善工作的进展情况,指导督促各项目标全面落实到位。 一、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 (一)积极宣传农村支付结算知识 邮储银行莒县支行加强对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的组织和管理,由农村乡镇机构网点进行支付结算业务,特别是现代支付系统业务功能、使用操作的宣传普及,以柜面人员对客户进行引导,逐步改变农村居民现金支付习惯。同时,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对普通农户和农民工,引导使用不同的支付结算方式。 (二)合理配置农村支付系统资源 根据农村市场的需求,努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满足农户多层次的需求。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如降低手续费等优惠政策,加强新型支付结算工具和业务的宣传推广工作。 (三)促进农村地区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与使用 提高农村地区银行结算账户的普及率。邮储银行莒县支行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为农村经济组织、种植(养殖)专业户等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创造便利条件,适当简化开户手续,促进非现金支付结算业务的发展。

大力推广银行卡业务。对已推行银行卡特色服务的农村地区,进一步加强业务指导、安全管理和宣传引导,扩大银行卡特色服务的受理范围;对银行卡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做好指导、协调工作,创造条件加大发展力度。 (四)夯实基础、畅通渠道,拓展农村支付网络覆盖面 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务渠道。要发挥在农村地区支付服务作用,完善配套设施,不断提高农村地区营业网点的服务水平,实现邮政电子汇兑系统全面覆盖所有营业网点;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五)注重风险防范,增强支付服务环境的安全性 认真落实制度,健全防控措施。各营业机构要认真落实账户实名制,加强身份核实,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高农民使用各类非现金支付工具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其正确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提高非现金支付工具的防伪能力,加强atm、pos 机具的监控与维护,确保支付清算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切实加强电话pos等新型终端设备的风险管理,完善安全措施。 二、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结算知识普及率偏低 在以往的工作中发现,农户对大小额支付系统、网上银行等快捷清算方式缺乏了解,仍沿用传统的现金结算方式,方便快捷的资金清算方式未惠顾到农户身上。只有较少的农户了解或知晓相关现代支付系统转账等业务的具体操作,缺乏对农户针对性、差异性的宣传服务。 (二)自助服务机具较少

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情况的报告

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情况的报告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情况的汇报材料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XX支行 (2012年11月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精神,我行依托现有物理网点布局,加大自助机具和电子银行渠道建设力度,以“牡丹灵通卡”和“牡丹福农卡”为主打产品,积极营销网上银行、转账电话等新型支付工具,努力做好宣传工作和队伍建设,不断改善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有效助推经济发展。 一、支付服务基本情况 我行现有营业网点2个,其中:县城网点1个,农村网点1个。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的有县城1个网点,行内主要通过NOVA系统核算业务,实现了全国资金实时到账和业务办理电子化,跨行资金清算主要通过大、小额支付系统和同城票据交换处理。目前,我行支付结算业务主要以现金、支票、汇兑、银行卡和单折为主。2011年,现金业务量71.83万笔,占比62.17%,其中:农村网点17.99万笔,占比71.16%;非现金业务量43.70万笔,占比37.83%,其中:农村网点7.29万笔,占比28.84%。2011年,我行存量对公人民币结算账户416户,办理支票业务16896笔,批量代发工资业务9.57万笔。 1、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10月末,我行布放ATM机5台,查询机和补登折机2台。其中:农村ATM机2台,查询机和补登折机1台;营销特约商户POS机47户47台,其中:农村11台。 2、支付工具应用: 2012年10月末,我行发行“借记卡”38599张,人均持卡0.6张。其中:农村网点发行10200张,服务区人均持卡0.63张;发行“贷记卡”2170张,其中农村网点44张;营销“个人网银”17915个,其中:农村网点4615个;营销“企业网银”171个,其中农村网点47个;营销“手机银行”6928个,其中:农村网点1825个。

关于全面推进深化农村支付服务 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全面推进深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 为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效率和质量,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三农”支付服务需求,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推进综合性惠农支付服务建设 (一)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引导、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以下统称各机构)加大在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加ATM、POS、电话支付终端和金融自助服务终端等金融基础设施在乡镇和行政村的布放量。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空白地区的网点建设,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督促各机构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行为、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支付服务水平。(责任单位:省金融办、人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河北银监局、银联河北分公司、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各支付机构) (二)扩大支付清算网络覆盖面。引导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支付清算网络。积极稳妥扩大跨行支付清算系统、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等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加速农村地区资金流动,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责任单位:省金融办、人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河北银监局、银联河北分公司、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三)推广非现金支付。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发行面向“三农”、具有便农惠农特色的银行卡。以“一卡多用”为特色功能,拓宽银行卡服务领域,相关部门各类财政补贴要通过银行卡直接发放。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在农村地区积极推广银行卡自助转账业务,为农民提供安全、便利的资金汇划方式。积极支持“春风行动”,进一步优化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鼓励有关机构采取措施减免相关手续费,持续增加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机构和网点,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提升该项业务的社会认知度和推广普及率。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推广商业汇票等业务,构建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支付结算链。(责任单位:省金融办、人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河北银监局、银联河北分公司、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四)支持新兴支付方式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和应用。推动移动运营商与银行业金融机构、银行卡清算机构、支付机构等合作,因地制宜推动手机支付业务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发挥手机支付在推动农村金融普惠方面的独特优势。支持各机构结合农民、农户、贫困人群等群体的需求特点,研究开发成本相对低廉、操作简单、安全性较好的便农惠农新兴支付产品。支持在应用环境较为成熟的农村地区积极推广适应农资企业、种养殖大户、农副产品收购企业发展需求的新兴支付方式,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责任单位:省金融办、人行石家庄中心支行、省商务厅、银联河北分公司、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各支付机构) (五)打造多功能金融综合服务站。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

欠发达地区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思考

欠发达地区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思考 [摘要]加强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实质上是将非现金支付资源向农村有效配置、使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支付体系现代化发展成果,對促进城乡金融资源均等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索欠发达地区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的有效途径,人民银行德州市中心支行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对制约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支付体系;农村;建设;思考 一、德州市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现状 德州市辖11个县(市、区),共有行政村2958个,截至2012年4月末,全市农村地区共有241个银行机构网点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支付系统覆盖率40.64%。全市农村地区发卡量达324.10万张。德州市县域及以下地区已布放金融基础设施9080台(其中ATM291台、POS8351台、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438台),行政村金融基础设施覆盖率达79.48%。 (一)政府政策支持,有序推进 在人民银行德州市中心支行的积极推动下,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成立了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在优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中的职责,形成了彼此协调、相互促进的工作局面;出台了《关于推进德州市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意见》,明确在农村金融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商户安装POS等方面的财税优惠政策;推动德州市商务局、财政局、省农联社德州办事处及移动通信公司德州分公司联合出台《德州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明确每台设备以租赁费形式给予金融机构2000元财政补贴。同时,辖区各县级人民政府也相继制定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助推全市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深入开展。 (二)人民银行积极引导,统筹安排 一是强化领导巧运作。2009年以来,人民银行德州市中心支行引导县支行和金融机构按照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制定相应的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活动方案;出台了《德州市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考核办法》;中心支行行长与各县支行“一把手”签订了《德州中支2012年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双百目标责任书》,进一步调动了各支行和金融机构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定期督导强落实。人民银行德州市中心支行行长通过全市季度金融运行分析会、月度支行行长会议及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专题会议,及时通报全市工作进度,部署下一步建设工作重点;按季度下发督导意见,督促人民银行各县(市)支行和涉农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高金融基础设施覆盖率。辖区人民银行各县(市)支行也不定期召开会议,结合工作进展情况,督导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建设工作。 三是特色宣传助推广。结合农村实际,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支付业务宣传活动,助推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在农村地区的广泛使用。如:德州市中心支行组织辖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联合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围开展了声势浩大地打击银行卡犯罪,优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宣传活动;人行庆云县支行借助全县八个乡镇千名干部“察民情、送温暖暨医疗、科技、文化、金融、法制五下乡”活动,组织金融机构开展“新型支付工具、安全用卡”宣传活动;宁津县支行在第五届“蟋蟀节”暨“农民文化艺术周”开幕之际,开展集中宣传活动,让支付工具进市场,

农村支付环境建设

农村支付环境建设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小议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在当前农行“重征”县域金融、政策性银行迂回包抄、邮政银行“亮剑”农村市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方兴未艾,农村金融市场狼烟四起的情况下,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商业银行要想脱颖而出,实现发展新跨越,就必须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勇于探索创新,这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转方式、调结构,推进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选择。 农村支付服务是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环境,畅通农村支付结算渠道,推广普及非现金支付工具,提高支付结算效率,对于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升级和创新,刺激农村消费,改善民生,支持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地区受传统习惯的局限,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意识普遍较差。长期以来,无论是农民还是城市居民,都形成了现金结算的偏好。相比之下,银行卡等支付工具具有专业性强、手续繁琐的特点,加上农村地区对这些结算工具认识不足,因此对它们的利用程度较低。 二是缺乏对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利益补偿机制。一是在农村乡镇设置网点效益低;二是在农村布放银行卡受理设备和自助设备的成本高;三是农村ATM机等自助设备安全防范困难,且成本较高。 三是推动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缺乏组织协调力度。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银行系统自身努力,更需要政府及各部门协调联动,共同努力。 根据以上问题,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改善农村支付环境。

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情况的报告

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情况的汇报材料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XX支行 (2012年11月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精神,我行依托现有物理网点布局,加大自助机具和电子银行渠道建设力度,以“牡丹灵通卡”和“牡丹福农卡”为主打产品,积极营销网上银行、转账电话等新型支付工具,努力做好宣传工作和队伍建设,不断改善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有效助推经济发展。 一、支付服务基本情况 我行现有营业网点2个,其中:县城网点1个,农村网点1个。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的有县城1个网点,行内主要通过NOVA系统核算业务,实现了全国资金实时到账和业务办理电子化,跨行资金清算主要通过大、小额支付系统和同城票据交换处理。目前,我行支付结算业务主要以现金、支票、汇兑、银行卡和单折为主。2011年,现金业务量71.83万笔,占比62.17%,其中:农村网点17.99万笔,占比71.16%;非现金业务量43.70万笔,占比37.83%,其中:农村网点7.29万笔,占比28.84%。2011年,我行存量对公人民币结算账户416户,办理支票业务16896笔,批量代发工资业务9.57万笔。 1、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10月末,我行布放ATM机5台,查询机和补登折机2台。其中:农村ATM机2台,查询机和补登

折机1台;营销特约商户POS机47户47台,其中:农村11台。 2、支付工具应用: 2012年10月末,我行发行“借记卡”38599张,人均持卡0.6张。其中:农村网点发行10200张,服务区人均持卡0.63张;发行“贷记卡”2170张,其中农村网点44张;营销“个人网银”17915个,其中:农村网点4615个;营销“企业网银”171个,其中农村网点47个;营销“手机银行”6928个,其中:农村网点1825个。 二、主要的做法和措施 我行现有物理网点相对较少,还不能为广大农村地区客户提供广覆盖、普惠制的支付服务。为此,我行从农民群众对支付追求便利、安全和低成本的实际出发,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广支付工具使用为抓手,以努力压降现金交易和提升非现金支付为目标,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和产品,致力于为最广大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1、加强领导、有序推进。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行从开始就对这项工作科学规划、精心部署,明确工作目标、制订实施方案和下达目标任务,对银行卡和电子银行等支付工具营销实行产品计价的正向激励措施,增强每一位员工的紧迫感、使命感和积极性,确保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改善工作落实到位。 2、做好宣传、重视培训。针对农村地区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意识不强的实际,我行结合各种营销活动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详细介绍我行现代支付工具,让广大农村客户认识和掌握现代支付工具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另外,我行充分结合当地

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情况的报告

精心整理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情况的汇报材料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XX支行 (2012年11月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汇兑、 , 补登折机2台。其中:农村ATM机2台,查询机和补登折机1台;营销特约商户POS机47户47台,其中:农村11台。 2、支付工具应用:2012年10月末,我行发行“借记卡”38599张,人均持卡0.6张。其中:农村网点发行10200张,服务区人均持卡0.63张;发行“贷记卡”2170张,其中农村网点44张;营销“个人网银”17915个,

其中:农村网点4615个;营销“企业网银”171个,其中农村网点47个;营销“手机银行”6928个,其中:农村网点1825个。 二、主要的做法和措施 我行现有物理网点相对较少,还不能为广大农村地区客户提供广覆盖、普惠制的支付服务。为此,我行从农民群众对支付追求便利、安全和低成本的实际出发,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广支付工具使用为抓手,以努力压降现金交 3、完善设施、推广工具。一是增加ATM、POS等自助设备的布放,发展农村地区特约商户。在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的推动下,我行近年来特约商户发展较快,特约商户POS机涵盖到重点商业街区、酒店宾馆、大型超市、车站和医院,定点药店POS机安装到农村地区的乡镇,用卡环境得到改善,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同时,加快营业网点转型,做好客户引导、分流和维护工作,不

断加强“软”设施建设,自助机具对柜面业务和现金业务的分流较为明显,便民服务措施得到落实。二是代发工资业务得到发展,有效压降了工薪现金支付需求。三是银行卡得到有效覆盖,非现金支付工具得到有效推广。近年来,我行为做好服务“三农”工作和实施整村推进战略,不断加大牡丹灵通卡的发卡力度,近两年年均新增发卡量0.5万张,并迎合农村地区客户对银行卡安全有疑虑的心理,配套银行卡对账折、短消息服务和电话银行等业务,使客户能够 POS 分考虑安全性的前提下,尝试离行式ATM机的布放。 三是大力营销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转账电话,努力在小商品市场、农贸市场、中小企业、物流业、种养业大户等支付结算活跃的行业和客户取得重大进展。

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

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应对“三农”建设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中国人民银行咸宁市中心支行刘红云点击次数:838次时间:2008-4-9 如何有效地支持和推进新农村建设,金融部门做了大量有效的尝试。这些措施大多是从信贷资金、政策 扶持的“硬投入”入手,笔者从实际农村金融工作体会到,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提高“三农”资金 使用效率,也是金融部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新农村建设对支付结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央和地方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陆续推出了一 系列改革措施。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作为为“三农”资金提供结算汇划服务的农村金融机构支 付结算部门,应如何适应这一变革?带着这个疑问,笔者对咸宁市农村支付结算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 发现:新农村建设对支付结算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1.要求资金汇划更加快捷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营方式的转变,非农产业迅速崛起,农村劳动力流动增加,商品流通日趋 活跃,农村地区对办理支付结算业务提出了安全、高效、快捷的要求。 2.要求结算工具更加多样 随着农村个体私营经济、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支付结算品种也有多元化发展的要求,不仅要有传统的 支票、汇兑、委托收款等结算方式,而且对新的结算品种,如银行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家庭理财 等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县(市)更为明显。 3.要求结算收费更加低廉 目前,农村普遍反映银行结算收费偏高、收费标准不统一、收费管理不规范,低成本的小额支付系统开 通后对客户的收费标准也没有降低。低收入的农村消费群体迫切要求金融部门制订具有城乡差别、适合 农村金融市场的收费标准。 4.要求网点布局更加合理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早期进城务工的农民有不少回乡创业,城市中的许多有识之士也 到农村寻找商机,这些消费群体对银行支付结算的需求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在网点布局上 要本着“合理布局、便利农民、兼顾效益”的原则,既不能因为城镇经济发达而乱设机构,也不能因为 农村经济不发达而忽略机构的设置。 二、当前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存在的不足 1.网点稀缺与需求广泛相矛盾 一方面,工、农、中、建4家商业银行纷纷撤销其在农村的营业网点,使农村金融机构锐减,农村信用 社和邮政储蓄机构也从自身经营效益考虑,将业绩不够好的营业网点撤并,加之受农村行政乡镇合并改 革的影响,部分农村金融营业网点也相继撤销,出现了“零金融机构乡镇”。另一方面,由于农村进城 务工人员的增多和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广大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特别是支付结算服务的需求越来 越大。据调查,咸宁市某相对发达县共有15个乡镇,其中设在农村的农信社有13个,邮政储蓄机构8个,农行营业网点1个,2个边远乡镇无任何金融机构。另外,部分基层金融机构存在“重存款、重信贷、轻结算管理”的思想,支付结算人员配置不足,“排队取款,等待办理支付业务”的现象较为普遍,致 使部分乡镇企业和农民舍近求远,赴城区办理支付结算业务。

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存在的矛盾与破解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3301426.html, 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存在的矛盾与破解措施 作者:岳东学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中》2013年第06期 长期以来,在农村地区金融支持“三农”的主要方式是信贷支持,而金融服务功能一直被淡化。人民银行开展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有效缓解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供需矛盾,有利于刺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基层人民银行积极探索解决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中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本情况 日照市位于山东半岛南翼,全市总面积5,310.8平方公里,人口287.92万,现辖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辖乡镇、街道54个,行政村2,858个,主要优势产业为港口、冶金、化工、能源、浆纸、旅游等。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地区共有银行机构网点261个,银行从业人员3915人。其中,农信社、邮储银行和农业银行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的“三驾马车”,网点和人员占比分别达到98%和99%。截至2012年年末,全辖银行机构网点乡镇覆盖率为100%,全辖农村地区261个网点中,加入了支付系统网点数为183个,支付系统覆盖率为70.1%;加入同城清算系统网点数为124个,同城清算系覆盖率为47.5%;行政村布放的主要金融基础设施为电话POS和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农村地区已经实现金融基础设施在行政村的全部覆盖。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还存在金融资源短缺等问题,需要重点关注并加以解决。 二、矛盾的表现与分析 1.金融资源的“逐利性”与农村居民金融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商业银行以效益最大化为经营原则,资金的逐利本性决定了金融资源向城市集中。从网点布局上来看,农信社、邮储银行和农业银行是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的主体;而相较于农业银行网点偏重于县城、邮储银行网点多为二类网点或代理网点,农村信用社在乡镇以下农村地区仍然是“一家独大”,银行机构缺乏必要的良性竞争机制,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整体滞后。银行机构农村地区设置网点动力不足,甚至出现不断萎缩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城乡金融服务资源分配不均和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供需矛盾。 2.现金使用的“偏好性”与支付结算方式多样性发展之间的矛盾。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工具使用仍以现金为主(详见表2),主要原因:一是出于长期形成的习惯,农村地区居民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意识不强;二是现金使用在面对面低价值支付中有其固有的优点,如交易简捷、安全、无需支付验证、具有瞬时最终性以及不存在付款人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等;三是农贸交易金额一般较小,交易主体不存在使用非现金工具的内在驱动力。此外,农村地区自助服

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年终工作总结

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年终工作总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精神,我行依托现有物理网点布局,加大自助机具和电子银行渠道建设力度,以“牡丹灵通卡”和“牡丹福农卡”为主打产品,积极营销网上银行、转账电话等新型支付工具,努力做好 ___和队伍建设,不断改善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有效助推经济发展。 我行现有营业网点2个,其中:县城网点1个,农村网点1个。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的有县城1个网点,行内主要通过NOVA系统核算业务,实现了全国资金实时到账和业务办理电子化,跨行资金清算主要通过大、小额支付系统和同城票据交换处理。目前,我行支付结算业务主要以现金、支票、汇兑、银行卡和单折为主。20xx年,现金业务量71.83万笔,占比62.17%,其中:农村网点17.99万笔,占比71.16%;非现金业务量43.70万笔,占比37.83%,其中:农村网点7.29万笔,占比28.84%。20xx年,我行存量对公人民币结算账户416户,办理支票业务16896笔,批量代发工资业务9.57万笔。 1、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10月末,我行布放ATM机5台,查询机和补登折机2台。其中:农村ATM机2台,查询机和补登折机1台;营销特约商户POS机47户47台,其中:农村11台。

2、支付工具应用: 2020年10月末,我行发行“借记卡”38599张,人均持卡0.6张。其中:农村网点发行10200张,服务区人均持卡0.63张;发行“贷记卡”2170张,其中农村网点44张;营销“个人网银”17915个,其中:农村网点4615个;营销“企业网银”171个,其中农村网点47个;营销“手机银行”6928个,其中:农村网点1825个。 我行现有物理网点相对较少,还不能为广大农村地区客户提供广覆盖、普惠制的支付服务。为此,我行从农民群众对支付追求便利、安全和低成本的实际出发,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广支付工具使用为抓手,以努力压降现金交易和提升非现金支付为目标,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和产品,致力于为最广大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1、加强领导、有序推进。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行从开始就对这项工作科学规划、精心部署,明确工作目标、制订实施方案和下达目标任务,对银行卡和电子银行等支付工具营销实行产品计价的正向激励措施,增强每一位员工的紧迫感、使命感和积极性,确保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改善工作落实到位。 2、做好宣传、重视培训。针对农村地区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意识不强的实际,我行结合各种营销活动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 ___,详细介绍我行现代支付工具,让广大农村客户认识和掌握现代支付工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