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诸子百家表格
诸子百家思想对比表

春秋
兵家 孙武
诸子百家思想对比表
地点 主要活动
著作
思想观点
楚国 吏官、管典籍 《道德经》 朴素辩证法、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鲁国 学礼乐、从政 《论语》 1.仁政、礼有教无类
办教育
3.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修典籍
4.德育、智育并举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反映了封建君主要控制政权、加强统治的要求
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
孔子思想影响 1儒家学派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2.儒家思想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世界上影响深远。 4.儒家思想后来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工具,
封建礼教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旧制度瓦解、新制度
形成交替中,思想领域出现了不同学派,他们著书立说, 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治国方略,相互辩论批驳、借鉴吸收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它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 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社会发展 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影响很大。它是春秋时期政治、经济 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阶级根源 反映了部分贵族与时俱进变革的思想
儒家 孟子
荀子
战国
墨家 墨子 道家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兵家 孙膑
仁政、反对非正义战争
礼治
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反映了平民百姓要求相爱互助、反对战争、渴望和平安定
顺应自然、民心,精神自由、人格独立反映了 旧贵族不求进取、自甘没落的消极心态
依法治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诸子百家台历

捌
August 8月 一二三四五六 日 1 234567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屈原(约公元前342-前278),名正则, 字灵均,一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 屈瑕的后代。汉族,东周战国时期楚国丹 阳(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1] )人,他是 一个黄老之学的传播者。继吴起之后,在 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政治家就是屈原。 •他创立了“楚辞”,也开创了“香草美人” 的传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 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 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 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 都。
拾壹
November 11月
一二三四五六 日 123456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汉族,扶 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 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 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 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 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 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 京城迁回老家居住,开始在班彪《史记后 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前后历时 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
——汉语言文学1班 董清源 学号:13102534
壹
January 1月 一二三四五六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诸子百家

兵家
孙膑
儒家
荀子
墨家
墨子
道家
庄子
韩非子
法家
诸子百家简表
学派 代表人物 荀子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孟子 时代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 主要主张或著作 制天命而用之 仁政、民贵、君轻
老子、庄子 春秋末期、战 一切事物有对立面且可 国 互相转化、“无为” 墨子 战国前期 兼爱、非攻 韩非子 孙子 战国时期 春秋末期 战国时期 法治、加强中央集权和 君主权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事备而后动
兵家
孙膑
孟
子
孟子名轲,战国时邹国人, 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主张“施仁政于 民”,他还提出“民贵”、 “君轻”的思想和“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的道德观念。
荀子
荀子,名况,汉族, 战国末期赵国人。著 名思想家、文学家、 政治家,儒家代表人 物之一,时人尊称“ 荀卿”。其著有《荀 子》一书,主张“制 天命而用之”和“性的言行记录在《墨 子》一书中。主张 是“兼爱”、“非 攻”等。
庄子
战国时期,庄周继 承和发展了老子的 道家思想,著《庄 子》一书,庄子主 张“道法自然”。
韩非
韩非是法家 学派的主要代 表,著有《韩 非子》一书, 韩非子主张施 行“法治”来 加强中央集权。
孙子
春秋时期齐国人,是吴 国将领。著名军事家、 政治家。后人尊其为孙 子、孙武子、兵圣、百 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 的鼻祖。著有《孙子兵 法》。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简表

春秋战国序号代表人物本名字号生卒年别称
1孔子孔丘仲尼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尼父、孔圣人
2孟子孟轲子舆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孟子
3荀子荀况卿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荀子
4老子李耳聃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老子、老聃
5庄子庄周周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庄子
6墨子墨翟翟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墨子
7韩非子韩非非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韩非子
8孙子孙武长卿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孙子、孙武子
9孙膑孙膑生卒年不详
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简表
出生地所处时代派别主要作品成就
鲁国陬邑春秋末期儒家学派《六经》、《论语》开创儒学、创办私学
鲁国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孟子》发扬和创兴儒学
赵国战国时期儒家学派《荀子》辞赋之祖
楚国春秋时期道家学派《道德经》道家学派创始人
宋国战国时期道家学派《庄子》道家学派继承人
宋国战国时期墨家学派《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
韩国战国时期法家学派《孤愤》、《说难》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齐国春秋时期兵家《孙子兵法》著《孙子兵法》、成为兵家之祖齐国战国时期兵家《孙膑兵法》著《孙膑兵法》
主张尊称
为政以德、因材施教万世师表、至圣
民贵君轻、性善论亚圣
性恶论后圣
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圣祖
天人合一、清净无为与老子并称“老庄”
兼爱、非攻科圣
以法治国、君主专制
成为兵家之祖兵圣。
诸子百家-最终整理版

为人君者若不行仁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荀 子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赵国人, 生卒年不详,他的学术活动年代约在 公元前298年至公元前238年。著作保 存在《荀子》中。
• 齐湣王:处胜人之势,行胜人之道 • 秦,赵,楚春申兰陵令 • 儒法: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 唯物主义: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前372年-前289年 前369年-前286年 前313年-前238年
孟子 庄子 荀子
尔斯说:公元前600-公 元前300年是文化的轴心 时代。
前259年-前210年 秦始皇嬴政
前281?-前233年
韩非
战国(前475-前221)
前6年/4年-约29年/30年 耶稣
孔子
儒家
孟子
荀子
道家
老子 庄子
墨家
Page 11
教育
Page 12
仁,基本涵义有二: 1.“克己复礼曰仁” 2.“仁者爱人”
礼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属于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规 定 。礼是治理和安定国家,巩固 国家的制度和维护社会所需要的秩 序。二是礼仪上的规定,就是有关 朝廷的祭祀、出征;日常的婚丧喜 庆,待人接物,等方面都有不同的 礼仪规定,这叫“仪”。这里的 “仪”实际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时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生卒年不详,大约与孔 子同时代,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曾任东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官吏。
Page 20
老子的重要思想:“无
为”
“我无为而民自
化,我好静而民
“无为”思想是由老子在《道 德经》中提出的。老子所处的 春秋时代,诸侯混乱,统治者 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 纵,造成民不聊生。在这种情 形下,老子提出了无为思想, 呼吁统治者要“无为而治”。 他说: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大全

确地观客展发史历、围范博广、神精本基的学儒由是�体主学国为是以所之家儒。的据依观 客着有是而�感情观主的者学些某、家儒新代现凭只是不决�体主学国是家儒定肯�上实事 。响影种一 了成形趋渐也上会社在�听视淆混并世于斥充论谬激偏些一�感反的名莫种一着有且�害厉 地远疏是已家儒对人今�来以动运四五但。提不以可来本�题问这体主、心核的学国是家儒 。 �三宗牟 》义意代现的化文国中说命使代当的家儒从《 �"态形与向方命生个一的主做家儒以是化文国 中�流主的化文国中是家儒"。疑置庸无则流主为学儒以是史化文年千几国中但�点了过稍者 或话这"化文国中究研是就�学哲家儒究研"说所公任� 〉学哲家儒究研要么什为〈 》话书室冰 饮《 �"。了西东少多有没怕恐化文国中�去抽家儒把若是但�体全化文国中算不�学哲家儒 �家各他其有还�外之家儒然诚�化文国中究研是就�学哲家儒究研�说可们我以所......" �出指曾公任梁 。的见罕为极是上史化文界世在这 。人传有犹外海今至 �史历年多千二有学儒 。词名代的 �化文统传�学国是它说上义意种某在于至以�统系识知的值价有最方东是它于由是上度程 的大当相且而。化变的会社和代时了应适�整调我自时随能又而统系值价的有固国中于根植 学儒为因是因原其�今至延绵是还但�厄之前空历下潮高儒非孔反四五在�战挑的学佛、学 玄受后先朝六在�斥排者治统遭�初汉和代秦在�判批烈激的派等道、法、墨遭秦先在家儒 �话余家儒 。等等格 人立独的强自、尊自的己自育培来�念观节气的家儒借鉴�操情尚高的民人爱热己自育培来 �神精爱仁的家儒借鉴 �益利质物待对确正已自示启来 �神精"利制义以"的家儒借鉴 �怀情国 爱的已自育培来�神精国为忠公的家儒借鉴�强图愤发已自励激来�神精为有健刚的家儒如 �借鉴想思家儒 。则原的性导指为成�中践实治政到用运并�系关理伦间之人与人重注尤、五其 �学之功事王外就成性心体内过通�王外而圣内由、四其 �构结力张种一的礼与仁了成形上想思在、三其 �典经为书等》传左《 、 》记礼《 、 》经诗《 、 》书尚《 、 》易周《以、二其 �袖领想思为�师先为子孔以、一其 �征特的家儒 。明阳王、仁守陆 、 �儒大的学博最后子孔继�熹朱、颐程、舒仲董、卿荀、 �椅交把二第家儒坐稳�子孟、子孔
诸子百家年谱

百家一般指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学术派别。
据《汉书艺术志》记录,出名的共有189 家,4324篇著作;此后约有10 家发展成了学派。
诸子百家是后代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其他总称,此中以兵家、纵横家最为成就、传奇也最受争议!兵家代表有孙膑、庞涓,纵横家的代表有苏秦张仪以及祖师鬼谷子。
传说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奥妙;其才无所不窥,诸门无所不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晓。
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可为。
鬼谷可谓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相关纵横家始祖万圣先师鬼谷子的诗有:《万圣鬼谷吟 / 圣神贤》五行阴阳开天地,纵横捭阖定生息。
诸子百家称(创)世纪,奇门鬼谷俱(最)真经。
前551 年是年孔子生。
前549 年孔子年三岁。
父叔梁纥卒。
前543 年郑子产始代罕虎为政。
前 536 年郑子产铸刑鼎。
前535 年孔子年十七岁,适周问礼老子。
按,《史记孔子世家》谓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在鲁昭公二十年(前 522 年),而《曾子问》载孔子曰: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堩,日有食之。
鲁昭公二十年无日蚀。
又《水经注》云:“孔子年十七适周,是为昭公七年(前535 年)。
”据《左传》,鲁昭公七年恰有日蚀。
则《水经注》说法为是,《孔子世家》则误。
又《孔子世家》谓“南宫敬叔言于鲁君,请与孔子适周” ,则此年孟僖子还没有使南宫敬叔师孔子,亦误。
另,对于老子能否为守藏吏,学界向来有怀疑者。
因为《史记老子传记》云“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老子既为楚人,钱穆就据此怀疑“楚之于周,声教中阻,又非鲁、郑之比。
且古之文籍旧闻,惟在瞽史” ,从而思疑老子不为守藏吏,孔子见老子当在南至楚地之时。
此处姑且依据传统说法。
前533 年是年孔子娶宋亓官氏。
前532 年孔子年二十岁。
生子鲤,字伯鱼。
--WORD格式 - 可编写 -前525 年是年秋,郯子朝鲁,孔子见之,学古官名。
孔子为鲁之委吏乘田当在此前。
最全“诸子百家”汇总,你值得收藏

最全“诸子百家”汇总,你值得收藏诸子百家,是对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各学派都有自己的学术思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各学派的学术思想及代表人物:一、法家。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
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
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
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及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二、儒家。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三、道家。
道家以'道'为核心理念而得名,从广义上来说,主要分为老庄派、黄老派、杨朱派三派,其中老庄派以大道为根、以自然为伍、以天地为师、以天性为尊,以无为为本,主张清虚自守、无为自化、万物齐同、道法自然、远离政治、逍遥自在,政治理想是桃花源和至德之世,体现了'离用为体'的特点,因此成为了历代文人雅士远离残酷现实的精神家园。
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列子等;黄老派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
主张因俗简礼、兼容并包、与时迁移、应物变化、依道生法,依法治国、删繁就简、休养生息,政治理想是大一统,体现了'离体为用'的特点,成为了历次大乱之后政府治世的急救包。
其代表人物是慎到、田骈、环渊等;杨朱派主张全生避害、为我贵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属于道家的别支,代表人物杨朱、子华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非
墨家
《墨子》
1: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
2:“为万民兴利除害”,与儒家抗衡并称“儒墨显学。”
墨子
兵家
《孙子兵法》(孙武)、《孙膑兵法》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古老、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体现了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孙武、孙膑、尉缭子、吴起
阴阳家
1“五材”:金木水火土。“五色”:青赤白黑黄。“五常”:仁义礼智信。
2“五行相克”,“五行相生”,“五德终始说”
邹衍
诸子百家
学派
创始人
著作
中心思想、成就
代表人物
儒家
孔子(春秋时期)
《诗》、《书》、《礼》、《易》、《春秋》、《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1:“天命论”、“中庸”之道、“仁”、“礼”(孔子)2:“王道”和“仁政”、“性善论”(孟子)。
3:“性恶论”,“礼”、“法”兼用的礼治思想(荀子)。4:“存天理、灭人欲”(朱熹)
孔子、孟子、荀子、朱熹
道家
老子(春秋时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老子》、《庄子》
1:以“道”为核心的唯心主义思想。主张“清净”、“无为”、“小国寡民”。(老子)精髓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庄子将老子“道”发展为唯心主义,将朴素辩证法发展成为相对主义。
3:“逍遥游”思想。
老子、庄子
法家
《韩非子》
1: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主张君主专制,以严刑峻法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