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拇指汤姆》教案
大拇指汤姆教案设计

大拇指汤姆教案设计第一章:认识大拇指汤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拇指汤姆的故事背景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介绍大拇指汤姆的故事背景和作者。
2. 阅读大拇指汤姆的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大拇指汤姆的故事背景和作者。
2. 学生阅读大拇指汤姆的故事,回答相关问题。
作业:1. 学生完成阅读大拇指汤姆的故事。
第二章:分析大拇指汤姆的性格特点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了解大拇指汤姆的性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大拇指汤姆的性格特点,如勇敢、聪明、善良等。
2. 学生讨论大拇指汤姆的性格特点,并结合故事情节进行举例。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大拇指汤姆的性格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大拇指汤姆的性格特点。
作业:1. 学生完成关于大拇指汤姆性格特点的讨论报告。
第三章:探讨大拇指汤姆的故事主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大拇指汤姆故事的主题。
2. 培养学生探讨故事主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探讨大拇指汤姆故事的主题,如友情、勇气、成长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并结合故事情节进行举例。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大拇指汤姆故事的主题。
2. 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大拇指汤姆故事的主题。
作业:1. 学生完成关于大拇指汤姆故事主题的讨论报告。
第四章:学习大拇指汤姆的勇敢精神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习大拇指汤姆的勇敢精神。
2.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学习大拇指汤姆面对困难的勇敢精神。
2.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分享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经验和感悟。
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大拇指汤姆的勇敢精神。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经验和感悟。
作业:1. 学生完成关于大拇指汤姆勇敢精神的讨论报告。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1. 让学生总结在学习大拇指汤姆过程中的收获。
大拇指汤姆教案

大拇指汤姆教案教案标题:大拇指汤姆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故事中的基本词汇和句型。
2. 培养学生对主要人物和情节的理解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合作学习技能。
教案步骤:引入:1. 创设情境:向学生介绍故事《大拇指汤姆》的背景,并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导入词汇:呈现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如Tom,thumb,giant,adventure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其意义。
主体:3. 听故事:播放《大拇指汤姆》的录音,让学生仔细聆听故事内容。
4. 问题回答:提出一些与故事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检查对故事的理解,并鼓励他们用简短的句子回答问题。
5. 词汇练习:通过游戏或词汇练习活动,巩固故事中的关键词汇。
6.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故事中的一个角色,通过对话的方式重新演绎故事情节。
7. 创作续篇:要求学生以《大拇指汤姆》为基础,编写一个续篇故事,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总结:8. 检查学习成果:进行一次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词汇的掌握程度。
9. 反思与讨论:与学生一起回顾教学过程,讨论他们对故事和教学活动的感受,并鼓励他们提出改进建议。
教案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听故事、回答问题、角色扮演和创作续篇等活动中的积极程度。
2. 学生的口语表达: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讨论中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学生的写作能力:评估学生编写续篇故事时的语法、拼写和表达能力。
教案拓展:1. 阅读:鼓励学生阅读其他与故事主题相关的绘本或读物,扩大他们的阅读能力。
2. 写作:引导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冒险经历或想象中的冒险故事,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想象力。
3. 扩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如绘画、手工制作等,以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力。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大拇指汤姆教案,你可以根据具体教学需求和学生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拓展。
五年级(s版)大拇指汤姆 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S版)大拇指汤姆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及教材分析一、课程分析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大拇指汤姆的故事为主线,通过趣味性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学习英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2.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教材以大拇指汤姆的冒险经历为线索,融入了词汇、语法、口语表达等方面的教学内容。
2. 教材结构:教材共分为十个章节,每个章节包含一个独立的故事,以及相应的语言知识点和练习。
3. 教材特点:教材采用情景教学法,将语言知识点融入到有趣的故事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第二章:学情分析一、学生特点1. 年龄特点:五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强,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模仿能力。
2. 英语水平:学生已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但仍有待提高。
3. 学习动机:学生对故事性内容感兴趣,希望通过学习故事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二、学习需求1.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故事性的教材内容,激发学生阅读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3. 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通过教材中的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第三章: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本章故事中的核心词汇和短语。
2. 学生能理解并运用本章故事中的基本语法知识。
二、能力目标1. 学生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2. 学生能通过本章故事,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三、情感目标1.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2. 学生能通过本章故事,培养乐观、勇敢的品质。
第四章: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学生能掌握本章故事中的核心词汇和短语。
2. 学生能理解并运用本章故事中的基本语法知识。
五年级上册语文大拇指汤姆教案及原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大拇指汤姆》教案及原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故事背景,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培养思维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掌握。
2.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3. 角色扮演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录音机、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展示课文封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故事大意,其他学生补充。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讨论与交流(1)分组讨论:大拇指汤姆为什么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2)全班交流:学习大拇指汤姆的精神品质。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课后作业:课后找找有关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7.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拇指汤姆》这篇课文,了解了汤姆勇敢、善良的品质。
希望大家能向汤姆学习,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五年级上册语文大拇指汤姆教案及原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大拇指汤姆》教案及原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感知能力。
(3)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来分析人物性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勇于担当的品质。
(3)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做一个有道德、有担当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细节,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品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感知能力。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意识。
3. 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书写,学生跟随模仿。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相关资料。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大拇指汤姆》。
(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发学生对故事的期待。
2. 朗读课文(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随模仿。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课文节奏和情感。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
(2)学生组内交流,巩固记忆。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大意。
(2)学生互动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5. 体会人物性格(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
(2)学生举例分析,分享自己的感受。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谈谈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担当的人。
大拇指汤姆教案设计

大拇指汤姆教案设计第一章:认识大拇指汤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拇指汤姆的故事背景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大拇指汤姆的故事背景。
2. 阅读大拇指汤姆的故事。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他们对大拇指汤姆的了解。
2. 介绍大拇指汤姆的故事背景:简单介绍大拇指汤姆的生活环境和性格特点。
3. 阅读大拇指汤姆的故事:引导学生阅读故事,注意理解故事的情节和角色性格。
第二章:大拇指汤姆的冒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拇指汤姆的冒险经历。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大拇指汤姆的冒险经历。
2. 创造性写作练习。
教学步骤:1. 回顾大拇指汤姆的故事:让学生简单回顾大拇指汤姆的冒险经历。
2. 大拇指汤姆的冒险经历: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大拇指汤姆的冒险故事。
3. 创造性写作练习:让学生write a short story about Tom Thumb's adventure.第三章:大拇指汤姆的品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拇指汤姆的品质特点。
2.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品质修养。
教学内容:1. 大拇指汤姆的品质特点。
2. 小组讨论和分享。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他们认为大拇指汤姆具有哪些品质。
2. 大拇指汤姆的品质特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找出大拇指汤姆的品质特点,如勇敢、聪明、善良等。
3. 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品质特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分享。
第四章:大拇指汤姆的人际关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拇指汤姆与他人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大拇指汤姆与他人的人际关系。
2. 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他们认为大拇指汤姆与他人的关系是怎样的。
2. 大拇指汤姆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找出大拇指汤姆与他人的关系,如与朋友、家人的关系等。
《大拇指汤姆》教学教案设计

《大拇指汤姆》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大拇指汤姆》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学生能够掌握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听力练习,提高对英语故事的的理解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学生能够通过故事学习到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大拇指汤姆》故事文本。
与故事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2.2 教学资源故事文本材料。
词汇和句型练习材料。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关于友谊和勇气的话题。
引入《大拇指汤姆》故事的主题。
3.2 阅读理解分组阅读故事文本,讨论故事情节和角色。
学生回答关于故事的问题,检验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3 词汇和句型学习教师展示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进行讲解和示例。
学生进行词汇和句型的练习,包括填空、替换和口语表达。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学生阅读理解测试:通过选择题和简答题检验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词汇和句型练习:通过填空、替换和口语表达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4.2 评价标准阅读理解测试:正确回答问题占总分的比例。
词汇和句型练习:正确完成练习占总分的比例。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延伸活动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大拇指汤姆》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友谊的重要性。
角色扮演:学生选择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展示对故事的理解和创造力。
5.2 教学资源讨论指南和角色扮演材料。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第一步:故事导入(10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大拇指汤姆》的故事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关于勇气和友谊的话题。
6.2 第二步:阅读理解(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故事文本,让学生分角色阅读。
学生阅读故事,注意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6.3 第三步:词汇和句型学习(20分钟)教师展示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进行讲解和示例。
五年级上册《大拇指汤姆》语文教案

五年级上册《大拇指汤姆》语文教案五年级上册《大拇指汤姆》语文教案1从前有个魔法师,名叫默林。
一天,他装扮成乞丐在乡村乞讨。
他来到—个农夫家里,农夫和他的妻子热情地接待了这个衣衫褴褛(lánlǚ)的乞丐。
默林发现,虽然夫妇俩有温暖的房子,食物也够吃,但似乎不太愉快。
“怎么啦?”默林问,“为什么愁眉苦脸呢?”“唉,”农夫的妻子说,“我俩结婚(hūn)快二十年了,日子还算过得去,只是没有孩子。
这是多大的不幸啊!我老是想啊想啊,想有个儿子,哪怕只有我丈夫的大拇指那么大也行啊!”默林很同情他们。
他暗暗施展法力,让农夫的妻子生了个跟她丈夫的大拇指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儿。
夫妇俩很喜爱这个孩子,给他取名为大拇指汤姆。
几年过去了,汤姆一点儿也不见长大。
有一次,汤姆的母亲调[tiáo]好面糊,准备做点心。
汤姆趁她不注意,爬上盆沿儿,想看里面是什么。
忽然,他脚下一滑,扑通—声掉进面糊里,顿时,嘴里塞满了面糊。
他又踢又踹,拼命挣扎。
“哎呀。
”母亲说,“这面糊着[zháo]魔了,好像有个妖精在里面。
”她赶紧把面糊从窗口倒了出去。
恰好有个补锅匠经过。
“嘿,这面糊可以做顿饭吃!”他一边想,一边包好面糊,放进工具袋。
汤姆吐光了嘴里的面糊,哇哇地大声喊叫起来。
“奇怪,”补锅匠自言自语道,“什么东西跑到我袋子里去了?难道是我捡了团面糊,妖精就来吓唬我?”他连忙打开工具袋,一股脑儿倒出里头的东西,然后转身跑了。
汤姆带着满身的面糊跑回了家。
母亲正在为找不到汤姆而痛哭流涕,一见到他,喜出望外,赶紧把他放在盛满温水的茶杯里洗了又洗。
第二天,母亲带着汤姆到院子里去挤牛奶。
她怕汤姆被风刮跑,挤牛奶时,就把他拴在一棵蓟(jì)草上。
一头奶牛正在寻找食物,看见那棵蓟草,伸出舌头就把蓟草和汤姆卷到嘴里。
汤姆吓坏了,放声大喊:“妈妈,妈妈,救命啊!”母亲听到了汤姆的喊声,连忙站起身来,一边大喊:“你在哪儿?”一边到处寻找那棵拴汤姆的蓟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拇指汤姆》名师教案
深度解教材:
本文选自《英国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化装成乞丐的魔法师施展法力,让热情款待他的农家夫妇有了一个大拇指一样大的儿子——汤姆。
汤姆在一番神奇的经历之后,得到了国王的宠爱。
这个故事旨在告诉学生:为人要善良,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
本文情节曲折、离奇、有趣,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利用朗读自学,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而教学本文的难点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文以大拇指汤姆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汤姆出世——汤姆神奇、惊险的经历——汤姆得到国王的喜爱,父母得到报答。
这看似通俗易懂的故事中寄托着作者的美好的愿望。
在阅读课文时,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体会课文的最后两句话是教学的难点。
教师需要结合人物的行为、语言,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要传达给读者的思想,即:人与人之间需要善良,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
知识与能力:
1.会认“姆、褴、褛、婚、剖、宠、款”7个生字,会写“拇、汤、姆、趁、妖、倒、厨、剖、鞠、躬、宠、肿、趟、逗、款、善”16个生字;掌握词语“大拇指、妖精、剖开、鞠躬、受宠、款待、善良”。
积累词语“愁眉苦脸、自言自语、活蹦乱跳”。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突破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突破方法:利用故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进而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突破方法:分析汤姆通过自己的经历使父母得到幸福、自己也得到了幸福的原因,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最后两句话,总结课文表达的中心思想。
教法与学法推荐:
教法:用朗读法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用讨论法分析课文,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法:理清课文的脉络后概括主要内容;找出中心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师生齐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呈现生字词,讨论提纲,课文插图。
学生:利用字、词典预习生字词。
课时巧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姆、槛、褛、婚、剖、宠、款”7个生字,会写“拇、汤、姆、趁、妖、倒、厨、剖、鞠、躬、宠、肿、趟、逗、款、善”16个生字,掌握并理解课文新词。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导语:同学们,本单元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童话的国度,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篇美丽的童话,它们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让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来自英国的童话《大拇指汤姆》。
(板书课题)
1.检查预习,疏通字词。
(1)默读课文,自学字词。
教师提示:用好字词典,有疑难问题可以和同学讨论或者问老师,同桌讨论记住字词的方法。
(2)检查生字。
①出示会认字:姆、褴、褛、婚、剖、宠、款。
指名读字音。
强调:剖(pōu):读准字音,组词:剖开、解剖。
②出示会写字:拇、汤、姆、趁、妖、倒、厨、剖、鞠、躬、宠、肿、趟、逗、款、善。
强调:“鞠躬”:鞠,左边是“革字旁”,比较容易写错。
讲解:“鞠”的本意是古代游戏用的一种皮球,所以是“革字旁”。
因为鞠有圆包之意,引申为弯曲。
(3)交流字词。
衣衫褴褛:褴褛,破烂。
形容衣服破破烂烂。
款待:指亲切优厚地招待。
2.再读课文,提出疑问,班内解答。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本单元主题和单元内的其他课文,导入本课的学习。
利用自学自悟的方法,掌握课文的生字、新词。
二、再读课文,掌握内容。
1.小组合作,再读课文,交流讨论对课文的理解。
(1)想一想:大拇指汤姆有哪些神奇的经历?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描写的?
教师板书:神奇降生——危险的经历——过上幸福的生活。
(2)引导学生练习用简练的语言讲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先分组互相讲一讲,并提出修改意见,然后班内讲。
)
归纳:化装成乞丐的魔法师受到了一对农家夫妇的热情款待,他施展魔力让农家夫妇有了一个大拇指一样大的儿子——汤姆。
汤姆在一番神奇的经历之后,得到了国王的宠爱。
他使农家夫妇很开心,也很自豪。
(3)练习朗读,深化理解。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指名读,师生评价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用谈话的方式,让学生练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锻炼概括、总结的能力,为课文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生动有趣,情节曲折。
善良的农家夫妇、大拇指汤姆最后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大拇指汤姆的这些经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随堂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大拇指汤姆》”,一起来闯关吧!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读拼音,写生字。
mǔ dào gōng chú
()指()水()具()娘
()亲()达鞠()()非
答案:拇母倒到工躬厨除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大拇指汤姆”后来成了国王的_____________,住在___________。
2.文中的“乞丐”其实是一位______________,名字叫____________。
答案:1.玩偶王宫 2.魔法师默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与快乐”。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听写生字:拇、汤、姆、趁、妖、倒、厨、剖、鞠、躬、宠、肿、趟、逗、款、善。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要读出感情。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再深入地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听写、指名读及回答问题的方式,检查、巩固学生上节课所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披文入情,感悟道理。
1.默读第1~5自然段,讨论交流。
(1)质疑:大拇指汤姆是怎么出生的?
(2)指名读相应的段落。
出示句子:默林很同情他们。
他暗暗施展法力,让农夫的妻子生了个跟她丈夫的大拇指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儿。
(3)追问:谁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汤姆出生的原因?(善有善报)
2.默读第6~14自然段。
(1)默读课文,找出汤姆神奇的经历。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
(3)指名复述经历,教师归纳:汤姆因为太小,遇到了很多危险。
他的经历可用一个字来概括——“险”,但每次都能神奇地化解,非常幸运。
追问: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吗?(如:有惊无险、化险为夷……)
3.默读第15~19自然段,引导交流。
(1)汤姆一家最后的结局怎样?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出示句子:此后,汤姆住在王宫里。
他每月都要回父母的小屋一趟,给他们讲王宫里的故事,逗他们开心。
农夫和他的妻子很为自己的儿子骄傲。
(2)哪几句话点明了课文的主题?
①出示句子:但是他们不会想到,这一切都是因为多年前他们款待过一个素不相识的乞丐。
是他们的善良,给自己带来了幸福。
思考:读了这两句话,你明白了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需要善良,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
(板书)
②学生自由读这部分内容。
【设计意图】利用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逐步分析出课文的主题。
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分析课文内容的方法。
三、拓展延伸。
1.角色换位,进一步体会课文主题。
引读:如果你们就是这对贫苦的夫妇,当得知是因为你们的善良之举获得了今天的幸福时,你们想对大家说些什么?(提示:结合文中三个人物的不同境遇来说)
对魔术师说——
对国王说——
对汤姆说——
2.教师总结:正像同学们体会的那样,作者通过这样的童话,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愿望:人与人之间需要善良,善良可以使人们获得幸福。
【设计意图】利用角色换位的方法让学生走近课文的人物,切实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加深体会课文主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通过本文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汤姆的经历,懂得了人与人之间需要善良,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
那么请展开想象,想一想:汤姆还可能会发生什么惊险的事?课后请同学们续写这个故事。
五、随堂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大拇指汤姆》”,一起来闯关吧!
板书设计
一、加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尚→____()母→____()到→____()弓→____
()
答案:趟(一趟)拇(拇指)倒(倒下)躬(鞠躬)
二、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素不()识活蹦乱()自言自()喜出望()
痛哭流()
1.人们之间互不相识可以用成语()来形容;遇到意想不到的惊喜时可以用()来形容。
2.写出几个ABAC式的词语: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相跳语外涕
1.素不相识喜出望外
2.自私自利人山人海十全十美(答案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