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2015公司环境分析控制程序

ISO9001-2015公司环境分析控制程序
ISO9001-2015公司环境分析控制程序

b资金偿还过程中的风险:主要受到利率的影响,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增加偿还风险。

c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风险:主要表现为短期资金风险和长期资金投资风险。

d资金回收过程中的风险:应收款无法及时到位,增加了坏账的出现率。

e收益分配过程中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确认风险和对投资者进行收益分配不当而产生的风险。

4.4 环境因素分析、评价

SWOT分析法是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

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

优势,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有利的竞争态势;充足的财政来源;良好的企业形象;技术力量;规模经济;产品质量;市场份额;成本优势;广告攻势等。

劣势,也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设备老化;管理混乱;缺少关键技术;研究开发落后;资金短缺;经营不善;产品积压;竞争力差等。

机会,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具体包括:新产品;新市场;新需求;外国市场壁垒解除;竞争对手失误等。

威胁,也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具体包括:新的竞争对手;替代产品增多;市场紧缩;行业政策变化;经济衰退;客户偏好改变;突发事件等。

4.5构造SWOT矩阵

将调查得出的各种因素根据轻重缓急或影响程度等排序方式,构造SWO T矩阵。在此过程中,将那些对公司发展有直接的、重要的、大量的、迫切的、久远的影响因素优先排列出来,而将那些间接的、次要的、少许的、不急的、短暂的影响因素排列在后面。

4.6制定行动计划

在完成环境因素分析和SWOT矩阵的构造后,便可以制定出相应的行动计划。制定计划的基本思路是: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弱点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考虑过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将排列与考虑的各种环境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组合,得出一系列公司未来发展的可选择对策。

5 相关文件

组织环境及相关方控制程序(含表格)

组织环境及相关方控制程序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目的 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 2.范围 本程序适用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和控制。 3.权责 3.1公司各部门都有责任识别和控制与其相关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 3.2总经理助理负责对识别结果进行整理,并提交管理评审; 3.3总经理负责对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在公司内部的落实和应对。 4.定义 内部环境因素:公司价值观、企业文化、人员能力、体系运行、过程绩效等;外部环境因素:国际、国内、地区和当地的各种法律法规、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 5.纠正措施控制流程

5.2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 4.1.1在建立与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时,公司将充分识别理解并考虑那些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公司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4.1.2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与评估: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

进行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具体部门及识别项目如下: a)管理部:内部(公司价值观、企业文化、人员能力、体系运行、过程能力等),外部(国际国内形势、法律、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b)技术部:内部(产品、人员能力、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c)销售部:内部(产品、活动、服务、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管理者代表:内部(战略、知识、人员能力、业绩表现等),外部(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5.3相关方期望或要求识别与评估: 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顾客、所有者、组织中的成员、供应商、银行、工会、合伙人、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或行业协会。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 具体部门及识别项目如下: a)管理者代表:所有者、合伙人、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 b)采购部:外包加工方、供应商、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 c)销售部:顾客、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 d)管理部:员工代表、附近企业及居民、银行、工会、社会团体。 6.相关文件 6.1《无》 7.相关表单 7.1《公司经营环境分析报告》

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

修改记录

1.目的 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的,并影响实现公司各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识别各层次、各类别风险和机遇,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所处环境的分析以及各项风险的识别与评价。 3.职责 3.1.总经理室:负责组织环境的分析、公司战略的制订、风险和机遇分析评价的审批; 3.2.体系部:负责组织各部门对组织环境进行分析、风险和机遇分析并实施监视和评审。 3.3.各部门:对本部门相关的组织环境、风险和机遇进行分析和评价。 4.定义 无 5.程序内容 5.1.公司所处环境分析 5.1.1.环境分析的时机 5.1.1.1.管理体系建立时; 5.1.1.2.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 5.1.1.3.每年至少定期组织一次分析。 5.1.2.公司所处环境相关的信息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互联网、国内外权威杂志/ 报道、行业统计分析数据、专业研讨会、与客户/供应商的沟通会、顾客反馈等。 5.1.3.环境分析可综合使用PEST、SWOT、波特五力等方法进行。 5.1.4.环境分析的内容

5.2.风险和机遇分析 5.2.1.风险和机遇分析的分类及分析方法的选择 5.2.2.风险和机遇分析需要考虑的内容: 5.2.2.1.组织所处环境以及相关方需求的风险和机遇; 5.2.2.2.政策及法律法规的风险和机遇 5.2.2.3.市场风险和机遇 5.2.2.4.生产经营风险和机遇 5.2.2.5.质量方面风险和机遇 5.2.2. 6.环境/安全/卫生方面风险和机遇 5.2.2.7.财务方面风险和机遇 5.2.2.8.在所有体系管理过程中融入风险的思维。 5.2.2.9.有些事件可能同时存在风险和机遇,也可能只有风险,或者只有机遇。 (各管理体系所考虑的风险和机遇应侧重于本体系相关的内容,而不是全部考虑。)

组织环境理解和分析管理程序

版本号修订页次修订内容修订日期 核准审 核 制/修订

1.0. 目的: 理解、确定、监视和评审和组织环境相关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采取措施适应环境变化,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 2.0.适用范围: 包括和公司宗旨和战略方向相关的组织环境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构成,组织环境信息的收集和更新,以及组织环境的理解,组织环境分析、监视和评审的方法。 3.0.定义: 3.1愿景:由最高管理者发布的对组织的未来展望。 3.2使命:由最高管理者发布的组织存在的目的。 3.3目标:要实现的结果。 3.4战略:实现长期或总目标的计划。 3.5组织环境:对组织建立和实现目标的方法有影响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组合。它既需要考虑内部因 素,例如:组织的价值观、文化、知识和绩效,还需要考虑外部因素,例如:法律法规、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因素。 3.6战略小组:由常务副总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任组员所组成的项目小组。其工作任务是负责对公 司的组织环境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处理、理解和确定并及时对环境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负责公司风险的识别、评价及制定应对措施;负责战略的制定。 4.0.权责: 4.1战略小组负责统筹组织环境信息的收集、分析、监视和评审,理解和确定组织环境的内部因素和 外部因素。 4.2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涉及的组织环境信息收集、分析处理,理解和确定本部门相关的组织环境的 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并将结果向战略小组反馈。 4.3总经理负责确定公司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发展战略,负责审批“组织环境内外部因素分析 表”。 5.0.流程图:

6.0.内容: 6.1组织环境信息收集 6.1.1组织环境信息分类:组织环境信息分为组织环境外部因素和组织环境内部因素。 a)组织环境外部因素的一般构成见下表: b)组织环境内部因素的一般构成见下表:

内外部环境识别控制程序

1目的 为明确与公司宗旨相关并影响公司实现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内外部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存在的风险,确保环境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的环境管理体系存在的内外部环境问题。 3 职责 3.1安全环境人才育成课负责组织各部门对内外部环境问题进行识别,分析公司环境管理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每年实施一次。 3.2各部门按照方法识别本部门的内外部环境问题,分析部门优势和劣势,找出机会和威胁。 3.3管理者代表对公司内外部环境问题进行审批,交由总经理承认并发布。 4 工作程序 4.1内外部环境问题的识别方法 4.1.1内部环境问题可称为优势及劣势,外部环境问题可称为机会和威胁。 4.1.2内部环境问题应包括公司发展战略,资源因素,人员因素,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原材料利用率,废弃物处理水平等方面,资源能源消耗量等。外部环境问题应包括气候状况,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土地利用率,自然资源的可获得性等方面。 4.2内外部环境问题的识别步骤 4.2.1安全环境人才育成课根据各部门识别的内外部环境问题,进行汇总。 4.2.2安全环境人才育成课组织各部门进行讨论,根据识别出来的内外部环境问题,进行分类,判断哪些属于通过公司内部的问题,哪些需要借助外部力量解决的。 4.2.3安全环境人才育成课编制《公司内外部环境问题一览表》组织各部门召开探讨会,由管理者代表审批,交由总经理承认。 4.2.4安全环境人才育成课协助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制定《内外部环境风险控制措施》。 4.2.5管理评审前,安全环境人才育成课编制《年度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报告》,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5 相关记录 《内外部环境问题一览表》 《内外部环境风险控制措施》 《内外部环境分析报告》

公司环境分析控制程序文件

公司环境分析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满足ISO9001-2015标准4.1的要求,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识别、评价。 3 职责 3.1 综合办公室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本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与评价。 3.2 品控部负责技术风险分析、质量风险分析。 3.3 业务拓展部负责市场风险分析。 3.4 生产部负责经营风险分析。 3.5财务部负责财务风险分析。 4 工作程序 4.1 风险识别时机: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企业宗旨变化、战略变化、内外部环境变化、组织及其背景、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变化。 4.2 参与风险管理的人员应经过综合办公室组织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4.3 需考虑的风险有: 4.3.1质量风险 a直接质量风险:产品质量问题,导致退货、换货等风险。 b间接质量风险:产品消费过程,损坏了顾客的人身权,应负民事赔偿责任。 4.3.2环境风险 a产品销售淡季与旺季,影响顾客的采购,也间接影响公司产品生产,考虑库存。 b人文环境:主要体现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消费习惯不同。 c政策环境: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环境的变动,以及个地方的相关政策的变动会间接的影响到企业资金融入以及企业运营的必要条件。 d经济环境:利率的变动、汇率的变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等。 4.3.3经营风险 a原材料供应:主要包括了原材料的价格、质量和送货时间的变化、采购过程的欺诈行为,采购人员的疏忽,导致原材料数量以及质量上的不达标等。 b员工风险:采购人员、服务人员,技术人员和其他生产管理人员,由于他们的疏忽导

公司组织环境分析及相关方控制程序(中英文版)

GGG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公司组织环境分析及相关方控制程序(中英文版) Orga nizatio nen viro nmentan alPsisa ndrelatedpartPco ntrolprocedure 公司组织环境分析及相关方控制程序 Orga nizatio nen viro nmentan alPsisa ndrelatedpartPco ntrolprocedure 1、目的 purpose 为保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的内外部环境;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期望或要求;根据内外部因素与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结合本公司已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风险和机会;针对识别的风险和机会,策划应对措施。 Toe nsurethatthecompa nP'squalitPma nageme ntsPstempla nningcan achievethedesiredresults,ide ntifP, mon itora ndreviewthecompa nP'spurpo se,strategicdirectio nrelatedtothei nternala ndeGternale nviro nmen t;Ide ntif P,m on itora ndreviewtheeGpectati on sorrequireme ntsofreleva ntpartiesrel atedtothequalitPma nageme ntsPstemofthecompa nP;lde ntifPrisksa

环境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环境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1.0 目的 对公司环境目标、指标、方案规划、实施、验证、更新和改进等活动进行了规定,确保有序实现公司环境方针。 2.0 适用范围 本程序对公司之环境目标、指标、方案规划、实施、验证、更新和改进等活动进行了明文规定。 3.0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规划公司环境目标、指标、方案。 3.2 总经理负责审批本公司之环境目标、指标。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管理方案。 3.4 各部门/人员负责实施管理方案,以实现策划之环境目标、指标。 3.5 管理者代表负责验证环境方案实施效果及更新、改进。 4.0 定义(略) 5.0 运作流程 5.1 环境目标、指标、方案规划制定遵循原则。 管理者代表在组织规划修订环境目标、指标、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以方针为框架和规划原则,体现和支持方针; b、力争最大定量化,若目标不能定量,则用指标予以支持; c、具有可行性,经过一定时期努力可实现; d、所有环境目标、指标均有管理方案予以支持; e、考虑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g、包括对质量改进、预防污染、健康保证的承诺; 5.2 目标、指标、方案规划、修订时机。 如下时机,应规划修订目标、指标、方案: a、方针首次制定,管理者代表应组织规划目标、指标、方案; b、方针修订更新,管理者代表应重新组织规划目标、指标、方案; c、管理者代表每年一次(一般为管理评审后),应组织各部门/人员对目标、指标、方案 系统修订一次; d、总经理认为需要时,管理者代表应组织更新部分目标、指标、方案; e、重要相关因素发生变更时,应规划修订目标、指标、方案; 5.3 目标、指标、方案规划、确定流程。 5.3.1 管理者代表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人员依据公司确定之方针,规划出目标、指标。 5.3.2 管理者代表整理形成《环境目标、指标一览表》总经理 审批。 5.3.3 依据审批通过之《环境目标、指标一览表》,目标、指标执行部门负责策划管理方案,并形成《环境管理方案实施表》,方案实施表内容应包括: a、规定公司的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在方案中的职责; b、方案实施的方法; c、方案开展的时间安排; 5.3.4 《环境管理方案实施表》经管理者代表审批通过,即可予以实施。 5.3.5 《环境管理方案实施表》报办公室存档。 5.4 目标、指标、方案实施绩效验证。

组织环境分析与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铱电新能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文件修订记录

1.目的 对公司经营和质量管理风险要素和过程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以消除、降低风险至可接受的程度,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适用于企业经营风险和质量管理风险的管理。 3. 定义 3.1 风险:是指不确定因素对目标的影响,通常表现为出现危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综合 结果。 3.2 过程风险: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对质量/环境风险进行 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 4. 职责 4.1 总经理:负责组织企业经营风险的评估和《企业经营风险评估报告》批准。 4.2 品质部:负责组织成立质量管理风险评估小组,协助各部门进行风险管理控制措施 的制定。 4.3各责任部门:参与风险的识别、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及确认执行,负责本部门《过程 风险识别、评价控制记录表》的编制、汇总。 5.内容 5.1企业经营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措施 5.1.1 总经理负责组织编制《企业经营风险评估报告》,企业经营风险识别评估要包含内 外部环境分析评估,外部环境(包含经济状况、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社会文化等)和内部环境(包含产品种类、客户资源、企业管理、硬件资源等)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进行识别评估,并根据企业经营风险制定管理措施,并对《企业经营风险评估报告》批准后实施。 5.1.2当影响企业经营风险内外部环境因素有变更时,总经理需要对《企业经营风险评估 报告》进行重新制定和批准。

5.2 过程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措施 5.2.1品质部负责组织成立质量管理风险评估小组,小组成员为各部门负责人,品质部组织 和协助各部门进行风险管理识别评估和控制措施,各部门主管负责部门《过程风险识别、评价控制记录表》的制定,总经理负责《过程风险识别、评价控制记录表》的批准。原则上一年一次,当出现重大流程变更等情况时,也需重新识别风险并控制。5.2.2 过程风险评估:对于确定的风险,风险评估小组以科学知识鉴定其风险,质量方面的 风险来源于产品/服务本身特性或产品/服务过程中影响这些特性的人、机、料、法、环、测。 人:人员的资质、能力、意识等; 机:设备设施、工装等; 料:采购和外包供应商管理; 法:文件记录控制、设计开发等; 环:工作环境、外部支持等。 测:验证、测试、测量设备的管理; 5.3 风险的评估与判定:包括评估先前确认风险的后果,其基础建立在严重程度、可能性 及可检测性上; 对过程风险评估判定,使用《风险评估—LS法》,按以下表格,结合内外环境变化、过往教训识别出潜在的风险,并在风险因素导致风险事故可能性(L)、风险事故导致的损失两个方面进行判定,输出部门《过程风险识别、评价控制记录表》。

公司内外部环境因素分析程序(含表格)

公司内外部环境因素分析程序 (ISO9001-2015) 1目的 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识别、评价。 3职责 3.1总经理办公室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评价。 3.2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内部环境中组织总体表现、组织知识、组织文化、人力因素、组织治理相关因素的分析、评价。 3.3设备开发部负责内部环境中基础设施的分析、评价。 3.4品质部负责内部环境中质量管理体系绩效的分析、评价。 3.5销售公司负责内部环境中顾客满意、工序委外合格供方绩效的分析、评价。 3.6原料采购部负责内部环境中原料合格供方绩效的分析、评价。 3.7物资部负责内部环境中辅料合格供方绩效的分析、评价。 3.8生产部负责过程运行环境、各工序有效作业效率的分析、评价。

3.9财务部负责内部环境中财务因素的分析、评价。 3.10研发中心负责内部环境中技术因素的分析、评价。 4程序 4.1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评价工作。通常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每次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如遇到内外部环境变化,可临时组织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和评价。 4.2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编制“公司环境分析、评价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总经理办公室提前一周向相关部门发出本次“公司环境分析、评价计划”。 4.3各部门负责根据各自的环境分析职责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评价。 4.4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组织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和相关部门主管召开评审会议。 4.5环境因素分析、评价 4.5.1PESTEL分析模型 PESTEL分析模型又称大环境分析,是分析宏观环境的有效工具,不仅能够分析外部环境,而且能够识别一切对组织有冲击作用的力量。它是调查组织外部影响因素的方法,其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因素,可以分为6大因素:政治因素(Political)、经济因素(Economic)、社会因素(Social)、技术要素(Technological)、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和法律因素(Legal)。

(环境管理)企业环境分析

什么是企业环境分析 企业环境分析是指通过对影响企业经营的各种内外因素和作用的评估、平衡,以辩证、系统的观点,审时度势,趋利避害,适时采取对策,做出适应环境的动态抉择,以维持企业生存,促进企业发展。也就是实现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条件及综合动态平衡的结合。 [编辑] 企业与环境 任何企业的经营活动,都是在市场中进行的,而市场又受国家的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的限定与影响。所以,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从环境的研究与分析开始。 企业环境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可以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大类。企业外部环境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企业内部环境又称企业内部条件,是企业内部物质和文化因素的总和。 企业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企业经营的一切要素都要从外部环境中获取,如人力、材料、能源、资金、技术、信息等,没有这些要素,企业就无法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同时,企业的产品也必须通过外部市场进行营销,没有市场,企业的产品就无法得到社会承认,企业也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同时,环境能给企业带来机遇,也会造成威胁。问题在于企业如何去认识环境、把握机遇、避开威胁。另一方面,企业是一种具有活力的社会组织,它并不是只能被动地为环境所支配,而是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影响,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基本关系,是在局部与整体的基本架构之下的相互依存和互动的动态平衡关系。 因此,企业必须研究环境,主动适应环境,在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编辑] 企业环境分析的内容 [编辑]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企业外部环境又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层次。宏观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这些因素对企业及其微观环境的影响力较大,一般都是通过微观环境对企业间接产生影响的。微观环境因素,包括市场需求、竞争环境、资源环境等,涉及行业

组织环境分析控制程序(含记录)

组织环境分析控制程序 (ISO9001-2015/ISO14001-2015) 1.0目的 为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识别、评价。 3.0职责 3.1 人事部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本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与评价。 3.2 品质部负责技术风险分析、质量风险分析。 3.3 业务部负责市场风险分析。 3.4 涂装/注塑部负责经营风险分析。 3.5财务部负责财务风险分析。 4.0工作程序 4.1 风险识别时机: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企业宗旨变化、战略变化、内外部环境变化、组织及其背景、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变化。 4.2 参与风险管理的人员应经过人事部组织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 4.3 需考虑的风险有: 4.3.1质量风险

a直接质量风险:产品质量问题,导致退货、换货、修理等风险。 b间接质量风险:产品使用过程,损坏了顾客的其它财产权或人身权,应负民事赔偿责任。 4.3.2环境风险 a产品销售淡季与旺季,影响顾客的采购,也间接影响公司产品生产,考虑库存。 b人文环境:主要体现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消费习惯不同。c政策环境: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环境的变动,以及个地方的相关政策的变动会间接的影响到企业资金融入以及企业运营的必要条件。 d经济环境:利率的变动、汇率的变动、同伙膨胀或通货紧缩等。 4.3.3经营风险 a原材料供应:主要包括了原材料的价格、质量和送货时间的变化、采购过程的欺诈行为,采购人员的疏忽,导致原材料数量以及质量上的不达标等。 b员工风险:采购人员、服务人员,技术人员和其他生产管理人员,由于他们的疏忽导致的风险,以及各岗位主要人员的离职等风险。 c设备:生产设备出现意外的故障,甚至损坏等。 d供销链风险:主要包括供应商及顾客违约,以及供应或销售渠道不畅通等风险。 e法律纠纷:消费者投诉等潜在的法律纠纷。 4.3.4市场风险 a市场容量:对市场容量的调查所采用的方法不合适,没有准确的弄清市场对象对产品的用量,使得产品的产量大于实际需求,而增加公司的投资风险。

组织环境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保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和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而确定并分析受影响的组织内外部因素和能力。 2.范围: 适用质量管理体系所有相关的部门与过程。 3.术语: 3.1组织环境:对组织建立和实现目标的方法有影响的内部和外部结果的结合。 3.2环境因素:来自公司内部或外部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因素。 3.3相关方:对公司的决定或行为能够施加影响、或受其影响、或者自身感觉到受其影响的个人或者组织。 4.职责 4.1管理部:确定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确定组织风险。 4.2总经理:批准组织环境识别所采取的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 4.3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对结果进行审核整理。 4.4各部门:配合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 5.0 工作程序 5.1组织环境管理 组织环境管理在建立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时,本公司将充分识别理解并考虑那些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本公司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5.1.1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估: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具体部门及识别项目如下: 管理部:内部环境(公司价值观、企业文化、业绩表现等),外部环境(法律、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各部门:内部环境(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环境(法律、竞争对手、市场、外部供方、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计划财务部:外部经济因素、财务风险。 5.1.2各部门将识别结果登记在《组织环境因素识别表》上,提交综合管理部进行汇总整理。 5.1.3 组织环境因素监测与更新:管理部每年在管理评审前组织一次全面的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审。另外各部门在获得内外环境因素信息变化时,应及时告知管理部,由管理部对《组织环境因素识别表》进行修订。 5.2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管理:

公司环境分析控制程序

公司环境分析控制程序 1、目的 为满足ISO9001:2015标准4.1的要求,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识别、评价。 3、权责 3.1 、办公室:确定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 3.2、总经理:批准风险和机会的应对措施。 3.3、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对结果进行审核整理。 3.4 、各部门:配合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 4、定义 无 5、工作流程: 5.1、在建立与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时,公司将充分识别理解并考虑那些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公司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5.2、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与评估: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具体部门及识别项目如下: a) 办公室:内部(公司价值观、企业文化、人员能力、体系运行、过

程能力等),外部(地理位置、现存污染、法律、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b) 生产科:内部(产品、人员能力、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c) 销售科:内部(产品、活动、服务、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d) 管理者代表:内部(战略、知识、人员能力、业绩表现等),外部(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5.3、各部门将识别结果登记在《组织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表》上,提交管理者代表进行汇总整理。 5.4、内外部环境要素监测与更新: 管理者代表每年在管理评审前组织一次全面的内外部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与评审。另外各部门在获得内外内外部环境要素信息变化时,应及时告知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对《组织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表》进行修订。 6相关文件: 无 7 表单 7.1组织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表

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版次: 受控号: 受控状态: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生产产品的工作现场进行整理、整顿,保持生产设施处于清洁、整齐、有序的状态,并持续不断地改进工作环境的条件,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为确保产品质量创造条件。 2. 范围 凡与本公司产品质量有关的办公场所、生产现场、车间、仓库和厂房区域等均适用之。 3. 职责 3.1.生产现场、车间区域、厂房区域、仓库的工作环境执行、维持和管理:各相关部门。 3.2.生产现场、车间区域、厂房区域的工作环境检查和监督:生产部、安环部。 4. 工作程序 4.1.工作环境管理流程图(见附件)。 4.2.为确保公司的工作环境对人员的能动性、满意程度和绩效/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以提高公司生产、经营的业绩,公司对产品生产现场的工作环境和员工作业的工作环境进行策划和规划;当公司有新的工作环境需求时,由需求部门以书面文件的形式提出,经管理者代表核准后,由部门主管和各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策划和规划,并营造适宜他们的工作环境,如: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组合,同时考虑以下因素: 4.2.1.创造性的工作方法和更多的参与机会,以发挥公司人员的潜力; 4.2.2.安全规则和指南,包括防护设备的使用; 4.2.3.人机工程; 4.2.4.工作场所的位置; 4.2. 5.与社会的相互影响; 4.2.6.热度、湿度、光线、空气流动; 4.2.7.卫生、清洁度、噪声、粉尘、振动和污染。 4.3.工作环境区域划分:

以管理者代表为主导召集相关部门根据各部门实际的工作区域使用情况划分各部门的工作环境、责任区域,明确各部门工作环境责任区域的负责人员,并赋予其职责和权限。 4.4.组建5S检查小组和工作环境卫生定期检查: 以管理者代表为主导召集各部门工作环境责任区域的负责人员组成5S检查小组,选出小组组长,对公司内所有的生产现场、车间、厂房(包括办公室)等工作环境区域按公司工作环境区域规定的项目和内容每周进行至少一次不定期5S检查,并将检查的结果记录于“5S管理检查表”中,对检查发现的不符合事项当场或责令其限期整改,并于下次进行5S检查时对其执行的纠正/预防措施的效果进行确认、验证,直至其符合规定要求,5S管理内容详见集团《5S管理制度》。 4.5.工作区域的环境要求: 4.5.1. 地面上的环境要求: 4.5.1.1.没有“死角”或凌乱不堪的地方; 4.5.1.2.没有闲置或不能使用的叉车、机器、设备、物品等; 4.5.1.3.没有闲置于各生产区域的清扫用具、垃圾桶、包装袋、容器、油桶等; 4.5.1.4.工作场所没有不该有的东西,如:衣服、拖鞋、雨伞、皮包、空盒子、花盆、纸屑、杂物等。 4.5.2.通道的环境要求: 4.5.2.1.通道宽度要求: A)人行通道:1.0米以上; B)消防通道:1.8米以上; 4.5.2.2.通道规划的颜色要求: A)通道线颜色:黄色。 通道线表示法:用黄色胶带粘贴或黄色油漆涂刷。 B)通道线颜色度宽: a)主通道:10; b)次通道或区域线:57。

公司环境分析控制程序【最新版】

公司环境分析控制程序 (ISO9001:2015) 1目的 为满足ISO9001-2015标准4.1的要求,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识别、评价。 3职责 3.1 行政部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本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与评价。 3.2 技术质量部负责技术风险分析、质量风险分析。 3.3 业务部负责市场风险分析。 3.4 生产部负责经营风险分析。

3.5财务部负责财务风险分析。 4工作程序 4.1 风险识别时机: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企业宗旨变化、战略变化、内外部环境变化、组织及其背景、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变化。 4.2 参与风险管理的人员应经过行政部组织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合格后方可 进行。 4.3 需考虑的风险有: 4.3.1质量风险 a直接质量风险:产品质量问题,导致退货、换货、修理等风险。 b间接质量风险:产品使用过程,损坏了顾客的其它财产权或人身权,应负民事赔偿责任。

4.3.2环境风险 a产品销售淡季与旺季,影响顾客的采购,也间接影响公司产品生产,考虑库存。 b人文环境:主要体现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消费习惯不同。c政策环境: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环境的变动,以及个地方的相关政策的变动会间接的影响到企业资金融入以及企业运营的必要条件。 d经济环境:利率的变动、汇率的变动、同伙膨胀或通货紧缩等。 4.3.3经营风险 a原材料供应:主要包括了原材料的价格、质量和送货时间的变化、采购过程的欺诈行为,采购人员的疏忽,导致原材料数量以及质量上的不达标等。 b员工风险:采购人员、服务人员,技术人员和其他生产管理人员,由于他们的疏忽导致的风险,以及各岗位主要人员的离职等风险。 c设备:生产设备出现意外的故障,甚至损坏等。

组织环境和相关方要求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保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的内外部环境;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期望或 要求;根据内外部因素与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结合本公司已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风险 和机会;针对识别的风险和机会,策划应对措施。 2 适用范围 适用质量管理体系所有相关的部门与过程。 3 职责 3.1 策划部:确定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 3.2 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 定应对措施,对结果进行审核整理。 3.3 总经理:批准风险和机会的应对措施。 3.4 各部门:配合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 4 定义 4.1组织环境:经营环境对组织的产品、服务、投资及相关方产生影响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和状况的总和。 4.2相关方:对组织的决定或行为能够施加影响、或受其影响、或者自身感觉到受其影响 的个人或者组织。 5 工作程序 5.1组织环境管理 5.1.1在建立与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时,公司将充分识别理解并考虑那些与公司的宗 旨、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公司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5.1.2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与评估: 5.1.2.1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具体部门及识别项目如下: a)行政部:内部(公司价值观、企业文化、人员能力、体系运行、过程能力等),外部(地理位置、现存污染、法律、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b) 技术部:内部(产品、人员能力、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c) 业务部、采购部:内部(产品、活动、服务、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d) 策划部:内部(战略、知识、人员能力、业绩表现等),外部(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文件、内部管理制度、信息公告、经营计划方案、经营运行数据统计信息、顾客调查和分 析报告、外部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法规、标准等。 5.1.3外部环境分析的主要因素: 5.1.3.1政治环境: 政治因素对组织有直接影响,一般政府是通过法律对组织进行间接影 响, 法律环境的分析主要从以下 3 个方面: a)与组织相关的法律规范; b)国家司法机关和执法机关:工商、税务、技术监督、环境保护、安监等部门; c)国际法规定的国际法律环境和目标国的法律环境 5.1.3.2 经济环境:是构成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状况和国家的经济政策; a)社会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五个方 面。最主要的是产业结构; b)经济发展水平:指标:GDP、人均 GDP、经济增长速度 c)宏观经济政策: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的战略和策略,包括全国性的发展战略和产业 政策、国民收入分配政策、物价政策、物资流通政策等。 d)当前的经济状况:经济的增长率取决于商品和服务需求的总体变化,影响因素包 括:税收水平、通货膨胀率、贸易差额和汇率、失业率、利率、信贷政策及政府投放等。 f)其他一般经济条件:如工资水平、供应商及竞争对手的价格变化等 5.1.3.3社会文化环境: 组织所处的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行为 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人口规模和地理分布等因素的形成和变动。 包括: a)人口因素(消费者的数量) b)社会流动性 c)消费心理(产品价格、消费者偏好、相关产品的价格、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预期) d)生活方式的变化(网络支付) e)文化传统(养儿防老) f)价值观 5.1.3.4 技术环境:包括国家科技体制、科技政策、科技水平和科技发展趋势 .对战略的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修改版)

安庆石化内部管理体系文件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AQSH-2-02.005--2007 版本/修改A/1 共16页第1页 1目的 对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为建立环境目标、指标,实施运行控制和改善环境行为提供依据。 2适应范围 本程序适用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3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重要环境因素的确认和审批。 3.2安全环保部是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监督本程序执行情况。 3.3生产部负责日常生产协调及生产技术方案制定中的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方案进行控制。 3.4科技发展部负责新建项目新技术、新工艺等开发、应用的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并进行控制。负责新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可研阶段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制定方案并进行控制。 3.5工程管理部负责新建项目和所管技术改造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方案进行控制。 3.6机动部负责设备、设施更新改造及所管技术改造项目施工和检维修作业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方案进行控制。 3.7物资供应中心负责采购和保管有毒有害及危险化学品过程中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并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方案进行控制。 3.8保卫部负责剧毒化学品管理过程中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并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方案进行控制。 3.9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负责本单位全体员工的有关知识培训,编制本单位的环境因素清单,确定本单位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方案措施进行控制,并配合做好公司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和治理工作等。 4 工作程序 4.1环境因素的识别 4.1.1成立环境因素识别小组 4.1.1.1安全环保部牵头成立由职能部门和专家组成的公司级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小组,领导公司环境因素的识别与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工作,制定控制方案。 4.1.1.2各单位成立本单位的环境因素识别小组。其成员由单位主管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需要的相关人员组成。 4.1.2环境因素识别应包括:公司生产、活动和经营中运行正常、异常以及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三种状态,现在、过去、将来三种时态及八个方面: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土地污染、能源使用、原材料与

理解组织及环境控制程序文件

1.目的 理解、确定、监视和评审与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采取措施适应环境变化。 2.范围 包括与公司宗旨和战略方向相关的环境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构成,环境信息的收集、更新、确定,分析、监视和评审的方法。 3.术语和定义 3.1愿景:由最高管理者发布的对公司未来的展望。 3.2使命:由最高管理者发布的公司存在的目的。 3.3目标:要实现的结果。 3.4战略:实现长期或总目标的计划。 3.5组织环境:对公司建立和实现目标的方法有影响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结合,它既需要考虑内部因素,例如:公司的价值观、文化、知识和绩效,还需要考虑外部因素,例如:法律法规、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因素 3.6战略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任组员所组成的项目小组。其工作任务是负责对公司的环境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处理、理解和确定并及时对环境信息进行监测和评审;负责公司风险的识别,评价及制定应对措施,负责公司战略的制定 4.职责和权限 4.1战略小组: 负责统筹公司组织环境信息的收集、分析、监视、评审,确定组织环境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4.2各部门 负责对本部门涉及的组织环境信息收集、分析处理,理解和确定本部门相关的组织环

境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并将结果向战略小组反馈。 4.3总经理 负责确定公司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发展战略,负责审批《组织环境外部因素分析表》《组织环境内部因素分析表》《SWOT分析表》并主持召开评审会议。 5.流程图 6.程序 6.1组织环境信息收集。 6.1.1组织环境信息分类: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组织环境外部因素的一般构成见下表

完整word版公司环境分析控制程序 2016版

为满足ISO 9001: 2015标准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的要求,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 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 对其进行有效 控制。 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识别、评价。 职责 总经理办公室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评价。 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内部环境中组织总体表现、组织知识、组织文化、人力因素、组 织治理相关因素的分析、评价。 3.10研发中心负责内部环境中技术因素的分析、评价。 4程序 4.1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评价工作。通常情况下,每年至 少进行一次,每次时间间隔不超过 12个月。如遇到内外部环境变化,可临时组织公司 内外部环境分析和评价。 4.2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编制“公司环境分析、评价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 批准。总经理办公室提前一周向相关部门发出本次“公司环境分析、评价计划” 。 4.3各部门负责根据各自的环境分析职责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评价。 4.4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组织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和相关部门主管召开评审会议。 4.5环境因素分析、评价 4.5.1 PESTEL 分析模型 PESTEL S 析模型又称大环境分析,是分析宏观环境的有效工具,不仅能够分析外部 目的 1 3.1 3. 2 3. 3 设备开发部负责内部环境中基础设施的分析、评价。 3.4 品质部负责内部环境中质量管理体系绩效的分析、评价。 3.5 销售公司负责内部环境中顾客满意、工序委外合格供方绩效的分析、评价。 3.6 原料采购部负责内部环境中原料合格供方绩效的分析、评价。 3.7 物资部负责内部环境中辅料合格供方绩效的分析、评价。 3.8 生产部负责过程运行环境、各工序有效作业效率的分析、评价。 3.9 财务部负责内部环境中财务因素的分析、评价。

组织环境分析及风险管理程序

修改记录 1.目的 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的,并影响实现公司各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识别各层次、各类别风险和机遇,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所处环境的分析以及各项风险的识别与评价。 3.职责 3.1.总经理室:负责组织环境的分析、公司战略的制订、风险和机遇分析评价的审批; 3.2.体系部:负责组织各部门对组织环境进行分析、风险和机遇分析并实施监视和评审。 3.3.各部门:对本部门相关的组织环境、风险和机遇进行分析和评价。 4.定义 无 5.程序内容 5.1.公司所处环境分析 5.1.1.环境分析的时机 5.1.1.1.管理体系建立时; 5.1.1.2.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 5.1.1.3.每年至少定期组织一次分析。 5.1.2.公司所处环境相关的信息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互联网、国内外权威杂志/ 报道、行业统计分析数据、专业研讨会、与客户/供应商的沟通会、顾客反馈等。 5.1.3.环境分析可综合使用PEST、SWOT、波特五力等方法进行。 5.1.4.环境分析的内容

5.2.风险和机遇分析 5.2.1.风险和机遇分析的分类及分析方法的选择

5.2.2. 风险和机遇分析需要考虑的内容: 5.2.2.1. 组织所处环境以及相关方需求的风险和机遇; 5.2.2.2. 政策及法律法规的风险和机遇 5.2.2.3. 市场风险和机遇 5.2.2.4. 生产经营风险和机遇 5.2.2.5. 质量方面风险和机遇 5.2.2. 6. 环境/安全/卫生方面风险和机遇 5.2.2. 7. 财务方面风险和机遇 5.2.2.8. 在所有体系管理过程中融入风险的思维。 5.2.2.9. 有些事件可能同时存在风险和机遇,也可能只有风险,或者只有机遇。 (各管理体系所考虑的风险和机遇应侧重于本体系相关的内容,而不是全部考虑。) 5.2.3. 风险评分准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