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形式美分析

合集下载

灵隐寺美术图像题材及艺术特征

灵隐寺美术图像题材及艺术特征

灵隐寺美术图像题材及艺术特征江南文化孕育着这一带佛教文化的发展,江南优越的地理条件亦为佛寺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历代佛教,兴衰更迭。

中唐以前,大致是对西域佛教寺院的吸收和消化过程,中唐以后则表现为外来佛教的彻底中国化的发展演变。

其中最典型的表现是禅宗的出现,江南一带的禅宗寺院建筑代表和反映了汉地佛教建筑的典型,禅宗寺院的普及化推进了世俗化的进一步发展。

唐五代以后,江南佛法兴盛,以吴越为最,尤其首府杭州,更有佛国之称,吴越王钱弘俶对灵隐寺重建更得以发展成为江南佛教文化重镇。

一、杭州灵隐寺美术图像题材杭州灵隐寺位于飞来峰下、天竺山麓,为江南名刹。

始建于东晋咸和三年,迄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

区域内散布延伸的湖山林泉,成为佛教寺观集林立之所。

灵隐寺殿宇辉煌,院落宽敞,建筑布局以佛殿为中心纵轴式布置,以满足宗教庄严神圣的气氛。

中轴线上主要建筑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藏经楼和华严殿。

整个寺宇气势宏伟,庄严肃穆。

五百罗汉堂、佛教图书馆、道济禅师殿、方丈楼、大悲楼、联登阁、华严阁等列于轴线两旁。

纵观古今,灵隐寺美术图像题材丰富,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一)佛教动植物图像植物花卉、风景花鸟题材是江南寺院建筑装饰内容的一部分,纹饰丰富多样,有莲荷、梅花、兰花、竹子、菊花、牡丹、忍冬、卷草、如意草、松树、桃树、喜鹊、仙鹤、孔雀、蝙蝠等,这些纹样常常用在门窗裙板、绦环板上面。

在灵隐寺建筑的各类装饰构件上都有其整体和单元的草木花卉题材装饰,主要是以各种纹样或浮雕的形式出现在围栏、屋檐、窗格、建筑基台和须弥座上等。

雕刻内容多以现代莲花等草木花卉为主,经过现代的加工,卷草纹与四周灵芝纹交织在一起,布满整块栏板,四周用回纹做边框 ;另有仰覆莲花瓣的柱头,而且这些莲瓣头有呈方形,有呈圆形,造型饱满,装饰性强。

在寺院内,以瑞兽为题材的吉祥图案随处可见。

灵隐寺内可见龙、凤、狮子、麒麟、仙鹤、赑屃、鸱吻、狻猊等瑞兽动物形象,这些动物象征着和平与统一、吉祥与美德。

灵隐心得体会及感悟(2篇)

灵隐心得体会及感悟(2篇)

一、前言自古以来,我国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寺庙成为了众多信徒寻求心灵寄托的地方。

其中,杭州灵隐寺作为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吸引了无数游客和信徒前来朝拜。

我有幸在某个周末来到了这座千年古刹,亲身感受了灵隐寺的庄严与宁静,以及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下是我对灵隐寺的心得体会及感悟。

二、灵隐寺概况灵隐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飞来峰下,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灵隐寺是江南禅宗“五山十刹”之一,寺内供奉着我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观音菩萨。

灵隐寺占地面积约14.4万平方米,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法堂等建筑。

三、心得体会1.庄严的佛像,启迪心灵的圣地走进灵隐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尊庄严的佛像。

大雄宝殿内,三世佛、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等佛像栩栩如生,让人肃然起敬。

佛像的神态各异,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佛教故事。

在佛像面前,我感受到了一种来自心灵的震撼,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安静下来,只剩下内心的虔诚与敬畏。

2.宁静的环境,让人心灵得到放松灵隐寺四周环境优美,古树参天,流水潺潺。

置身于这宁静的环境中,让人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心灵得到了放松。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3.佛教文化的传承,令人敬佩灵隐寺作为我国佛教文化的代表,承载着千年佛教文化的传承。

寺内僧人严谨修行,传承着佛教文化。

在这里,我深刻体会到了佛教文化的魅力,以及我国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4.心灵的洗礼,感悟人生的真谛在灵隐寺,我聆听法师讲解佛教知识,感悟人生的真谛。

佛教讲究因果报应,告诫世人要行善积德。

在法师的引导下,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以及如何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

1.珍惜当下,感恩生活在灵隐寺的感悟中,我明白了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人生短暂,我们要珍惜每一刻,感恩生活中的点滴。

只有珍惜当下,才能让生活更加美好。

2.宽容待人,化解矛盾佛教讲究宽容,教导我们要学会宽容他人。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矛盾,学会宽容他人,才能化解矛盾,和谐相处。

灵隐寺介绍文案短句

灵隐寺介绍文案短句

灵隐寺介绍文案短句目录:1. 灵隐寺的历史与背景2. 灵隐寺的建筑风格与布局3. 灵隐寺的主要景点和文化遗产4. 灵隐寺的佛教文化与修行之道5. 灵隐寺的传说和故事6. 灵隐寺的参观与游览注意事项7. 灵隐寺的文化影响和社会意义1. 灵隐寺的历史与背景灵隐寺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创建于公元328年,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之一。

寺庙由一座山脚和灵隐岩组成,自古以来一直是人们修行或寻求宁静的圣地。

2. 灵隐寺的建筑风格与布局灵隐寺的建筑风格主要以唐代的木构建筑为主,其中最著名的是大雄宝殿。

寺庙的布局沿山而建,错落有致,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3. 灵隐寺的主要景点和文化遗产灵隐寺拥有众多的景点和文化遗产,其中包括莲花池、飞来峰、青龙峡等。

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美丽,还承载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4. 灵隐寺的佛教文化与修行之道作为佛教寺庙,灵隐寺传承了丰富的佛教文化,如念经、礼佛和禅修。

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内心的宁静,追求自我的修行之道。

5. 灵隐寺的传说和故事灵隐寺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和故事,如灵隐寺的开山祖师慈恩禅师的佛灯传说。

这些传说和故事不仅给寺庙增添了神秘色彩,还传承了佛教智慧和道德观。

6. 灵隐寺的参观与游览注意事项前往灵隐寺参观游览时,需要注意尊重寺庙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保持肃静和整洁。

此外,游客还可以品尝到灵隐寺独特的斋饭,添加了特殊的佛教禅意。

7. 灵隐寺的文化影响和社会意义灵隐寺作为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佛教文化、宣扬社会道德、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灵隐寺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交汇点,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古城之魅 杭州灵隐寺

古城之魅 杭州灵隐寺

古城之魅杭州灵隐寺杭州灵隐寺,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灵隐街飞来峰下,是一座古老而庄严的佛教寺庙,也是杭州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寺中有许多古代建筑和文物,展现了杭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本文将介绍灵隐寺的历史渊源、建筑特色以及与西湖的关系,带领读者领略古城之魅。

灵隐寺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326年,晋朝时期。

传说中,一位名叫洪景的道士来到飞来峰,发现这里有神秘的灵隐佛像,遂建此寺。

这寺名取自兰若寺经典《灵隐寺记》的“灵隐”二字。

自此,灵隐寺逐渐成为杭州地区的佛教中心,吸引了许多信徒前来朝拜。

进入灵隐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宏伟的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灵隐寺的主体建筑,也是全国佛教寺庙中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佛像庄严肃穆,闪耀着神圣的光芒。

大殿的周围是善财童子、金刚、阎罗王等佛教神祇的塑像,共同构成了寺庙独特的宗教氛围。

灵隐寺还有一处著名景点叫做飞来峰。

飞来峰由两座巨大的岩石组成,峰顶有一个洞穴,称为洞天。

相传这个洞穴是一夜之间出现的,故名飞来峰。

从洞中遥望湖泊,景色十分壮观。

传说中,飞来峰洞中有一个青石桌,如果你能够稳住这个青石桌上的杯子不掉下来,便会得到神灵的保佑,因此成为灵隐寺的一大特色。

灵隐寺与西湖是紧密相连的。

寺庙位于飞来峰下,山中汇聚了许多清泉,这些清泉流经灵隐寺,最终形成了“灵隐四泉”,分别是灵芝泉、飞来泉、解脱泉、破字泉。

这些泉水如诗如画,与杭州著名的西湖湖水相映成趣,与寺庙之间形成了一道自然景观。

除了自然景观,灵隐寺也以其丰富的文物收藏而闻名。

佛教文化中重要的艺术宝藏之一,乃是北宋时期佛学大师释迦僧人的入室弟子-兜率大师的舍利塔。

舍利塔是灵隐寺的镇寺之宝,被视为寺庙的法身化身,对信仰者具有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杭州灵隐寺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建筑风格、壮观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物收藏,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信徒前来参观和膜拜。

这座古城中的灵隐寺,无疑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和佛教文化的魅力,成为杭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杭州灵隐寺(2)

杭州灵隐寺(2)

杭州灵隐寺(2)【6】大雄宝殿正殿大雄宝殿是灵隐寺最雄伟的建筑,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

大雄意为一切无畏的大勇士,是古印度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尊称。

所以,信徒们就把供奉佛祖像的大殿称为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为清宣统二年重新修建,是一座重檐三叠式歇山顶建筑,高大雄伟、气势恢宏,长24米,高达33.6米,仅比天安门城楼低0.1米。

大雄宝殿正面有两匾额,“妙庄严域”是著名书法家张宗祥所题,“大雄宝殿”是著名书法家、原西泠印社社长沙孟海书写。

大雄宝殿南入口台阶两侧有经幢,六角形莲花底座与宝顶,雕刻精美。

大门有楹联:“合三百六十古精庐,此云祖山应得殊胜,利益安乐;积无量千万诸善根,故名佛国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由民国第一任杭县县长汪钦撰,西泠印社早期社员、书法鉴藏大家胡宗成书写。

进入大雄宝殿,正中莲花石座上趺坐的是佛祖释迦牟尼。

相传他是古印度北部伽毗罗为国净饭王的儿子,原名乔达摩·悉达多。

他出生于公元前6-5世纪,29岁时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痛苦,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经过6年茹苦修行,35岁时在菩提迦叶的菩提树下成道,创立了能使众生脱离苦海的佛教,被佛门弟子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为释迦族的圣人、释迦族的智者。

这尊佛像高19.6米,加上须弥座石基总高24.8米,用24块香樟木雕刻而成,全身贴金,共用了86两黄金,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香樟木雕坐像,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宗教艺术作品。

只见佛祖头部微微前倾,两眼凝视,右手微抬,仿佛正向朝拜者讲经说法。

佛祖坐在莲花台上,莲花表示圣洁清芳,出淤泥而不染;佛螺旋状的头发为天蓝色,象征与天齐平;额眉间有白点,是佛祖三十二像之一“白毫相光”,表示吉祥如意;头部后面的镜称为摩尼镜,象征智慧和光明;佛顶上有一把撑开雨伞似的盖,叫天盖,由珠宝装饰而成,又称宝盖。

殿内东西两边有二十尊立像,名叫二十诸天。

他们本是古印度神话中罚恶护善的二十位天神,佛教采用其说,作为护持佛法的神。

在东侧的雕像中,有一尊携小孩的女神是鬼子母神,这个鬼子母神原是个专吃小孩的恶神,后得释迦牟尼感召而皈依佛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由恶神转化为专门保护儿童的善神。

灵隐寺总结

灵隐寺总结

灵隐寺总结灵隐寺,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天籁灵隐山下,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也是中国佛教禅宗著名寺庙之一。

自从建成以来,灵隐寺一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信徒。

在这里,我有幸感受到了宁静与信仰的力量。

历史与文化灵隐寺建立于东晋咸康元年(326年),已有近1700年历史。

相传,寺庙的建造是由印度神僧深秀大师创建的,使得寺庙与印度佛教文化相融合。

灵隐寺还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之一,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之一,对于佛教文化和宗教信仰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寺内有众多的佛殿和建筑,其中最有名的是刻有佛像的飞来峰石窟。

石窟中有着许多精美的佛像和壁画,展示了佛教教义和宗教文化。

灵隐寺还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珍贵的佛教经典,对于研究佛教文化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寺庙布局灵隐寺占地广阔,整个寺庙被山势环绕,形成一种静谧的氛围。

寺内建筑主要分为前寺和后寺两个部分。

前寺主要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阁等建筑。

其中,大雄宝殿是整个寺庙的主体建筑,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大雄宝殿佛像。

佛像高约24米,金光闪闪,气势宏伟。

旁边还有两尊护法佛。

后寺是灵隐寺的核心区域,被山岩、瀑布和茂密的树木环绕。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佛教的智慧。

最有名的景点是飞来峰石窟,石窟中有上百尊佛像,以及壁画和石刻。

这些佛像和壁画充满艺术气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寺庙活动灵隐寺是中国佛教界的重要活动中心之一。

在一些佛教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寺庙会举行一系列庄严的仪式和法会。

这些活动吸引了大批的僧众和信众前来参与。

此外,灵隐寺也提供禅修班和佛教学习班等活动,为有兴趣的人们提供了学习和修行的机会。

通过这些活动,人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佛教的智慧,感受到内心的宁静。

游客体验作为一位游客,我对灵隐寺的体验非常深刻。

寺庙的宁静和祥和让人忘却尘世的喧嚣,心情也随之平静下来。

在灵隐寺漫步,我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力量,也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智慧。

此外,公园还设有休息区和茶室,提供给游客一个悠闲的空间,可以品茶、阅读或休息片刻。

飞来峰灵隐寺的讲解

飞来峰灵隐寺的讲解

飞来峰灵隐寺的讲解(2009-05-07 08:22:15)标签:灵隐寺冷泉干炸响铃雷公济公印度杂谈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要游览的就是飞来峰灵隐寺景区。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原先灵隐寺的山门所在之处,可想而之在当时我们灵隐寺的规模有多大,我们看一下这照壁上所书写的四个大字“咫尺西天”,咫,在我国周代时期它是一个计算长度的单位,约八寸,“咫尺”的意思是距离很近的意思。

就是说这里离我们佛国世界只有一步之遥,当你一脚跨进去,就到了我们的西方极乐世界,也就是佛的世界。

原先的照壁在抗日战争时被毁,现在看到的是在抗日战争之后重建的。

(在这里呢导游不介意大家照相,为什么呢!不知大家有没有观察过,在这里排照位置站的不好,那意思就变味了。

)现在和我一起进入景区参观,现在在我们面前的是四大金刚,正对着大家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在大家左手是大脚观音,右手的是白一观音。

大家都知道观音有三十二个化身一个应身,她是根据老百姓有你同的需要化做各种形象来菩渡众生。

飞来峰名的由来(这边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客人是什么类型,用那种讲解词来讲有三个版本一是济公背新娘的故事、二是灵隐寺的开山祖师说是从印度的飞来的、三是有地理环境的原因)(一、二大家都应该很清楚,我就不打在上面了,打字不是很快)三、从地貌外型看,飞来峰四周被沟谷隔开而孤处在中央,看一下四周的山峰高峻庞大,在看看我们的飞来峰却显得低矮瘦小,给人以天外飞来的错觉,从地质角度看,早在两亿年前,由于地壳的变动,飞来峰处于石灰岩和砂岩相交的地方,就使飞来峰和周遍砂岩构成的山峰不同,飞来峰经过亿年来地面水和地下水的长期侵蚀,石灰岩逐渐风化而凹陷下去,渐渐的就把飞来峰和周遍的山峰分离开,同时,因为雨水的长期淋浸又形成了许多奇特的岩洞和奇石绝景。

飞来峰海拔209米,长约600米、宽约200米,上面布满了从五代至宋、元时期的大批石刻造像,在这上面共有153龛470余尊造像,现在保存完好的有335尊,而元代的就有100尊。

描写灵隐寺的古诗

描写灵隐寺的古诗

描写灵隐寺的古诗灵隐古刹,千年禅境1. 灵隐古寺灵隐古寺,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是中国佛教禅宗丛林的重要寺庙之一。

古寺建于公元4世纪,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寺庙之一。

寺庙内有众多古刹、观音殿、禅堂等建筑,供奉着无数的佛像和菩萨。

2. 千年禅境灵隐古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灵隐山山麓,周围被茂密的树林环绕。

山水相依,形成了一片幽静的禅境。

寺庙内有韵味十足的古建筑,在山间静谧的氛围中尤显庄严肃穆。

3. 神秘的云海每天早晨,山脚下都会出现一片神秘的云海。

当阳光穿过云雾,照在古刹上时,景色格外美丽。

云雾缭绕,给人一种超脱尘俗的感觉。

古诗一:《禅意灵隐》1. 安静的禅修禅院幽静,凝神入定,玉润的佛像散发着祥和的光芒。

禅师们静坐于禅堂之中,冥冥中与佛祖心灵相通。

禅修的人们闭目养神,倾听内心最深处的声音。

灵隐寺是修行者们寻找内心平静的圣地。

2. 智者的归宿过去数千年,灵隐寺见证了无数智者的到来。

他们放下尘世的烦恼,以智慧的眼光看待世界。

在这里,智者们得到了答案,也找到了内心的归宿。

他们生活在禅堂和林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灵隐寺周围是茂密的山林,浩渺的松涛声伴随着禅修者的呼吸声响起。

那些枝叶丰茂的树木给人一种安宁和舒适的感觉。

寺庙内的清泉更是让人心旷神怡。

置身于这片山林之中,令人心情愉悦,忘却尘世的纷扰。

古诗二:《灵隐寺的秘密》1. 藏匿的佛教文物灵隐寺作为中国佛教古刹,沉淀了丰富的佛教文化。

经过千年的沧桑岁月,这里聚集了大量的佛教经典、佛像和金银器物等文物。

这些珍贵的文物珍藏在寺庙的不同角落,沉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2. 神秘的夜色当夜幕降临,灵隐寺笼罩在一片神秘的夜色中。

明亮的月光透过树木的缝隙,洒在古刹上,犹如一道道祥和的光芒。

夜晚的灵隐寺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仿佛闯入了另一个世界。

3. 百鸟争鸣灵隐寺的山林里,百鸟争鸣,形成了一幅宛如仙境的画卷。

它们在树林中飞翔,鸣叫,给这片古刹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药师殿为近年重建,殿中供奉药师佛像及日光天子、 月光天子。因为人们对身体健康的祈求,因此药师殿的 人比较多,都来祈求身体健康。
6
飞来峰不仅风景美, 而且是我国南方古代 石窟艺术重要地区之 一。在青林洞、玉乳 洞、龙泓洞、射阳洞 以及沿溪涧的悬崖峭 壁上,有五代至宋、 元年间的石刻造像330 余尊。
大家好
1
2
灵隐寺天王殿 正门上悬“云林禅 寺”匾额,为清康 熙帝所题。清康熙 二十八年(1689年) 康熙帝南巡至灵隐, 一日早晨灵隐寺主 持谛晖法师陪同康 熙帝登上北高峰, 只见灵隐寺笼罩在 一片晨雾之中,康 熙帝即景生情题了 “云林禅寺”。
进天王殿,殿内供奉弥勒菩萨、四大天王和韦陀菩萨。四大天王 像高8米与弥勒菩萨同时重塑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弥勒佛后 壁佛龛里站着手执金刚杵的韦陀菩萨,韦陀佛像造型端庄,由独块香 樟木雕成,是南宋遗物,已有700多年历史,很具观赏价值。
大面积的黄色 与小面积的红色在 一定程度上起到了 协调的艺术效果。
10
三、对称与均衡
11
四、比例和尺度
观察飞檐的弧度
12
五、节奏和韵律
13
六、统一与和谐
14
日本的东本愿寺
15
法隆寺
16
东大寺金堂
17
从布局上看 中国寺庙遵守严格的中轴对称设计 而日本 则左右不对称 或者两个大殿并列(如东本愿寺) 或者右塔 左殿(如法隆寺)这是中国南北朝时代传播过去的建筑特点。
灵隐寺旁 的飞来峰,也 是杭州的名胜, 是灵隐地区的 主要风景点。
7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喜笑颜开、 袒胸露腹的弥勒佛。这是飞来峰石窟中最 大的造像,为宋代造像艺术的代表作,具 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8
试着挖掘其中的形式美?
一、整齐一律
9
二、对比与调和
这里利用的是色 彩对比。增强了视 觉冲击力,达到鲜 明、醒目、深刻的 视觉效果。
3
大雄宝殿高33.6米, 是中国保存最好的单 层重檐寺院建筑之一。
大殿正中是一座 高24.8米的释迦牟尼 莲花坐像,造像“妙 相庄严”、“气韵生 动”,颔首俯视,令 人景仰,这是我国最 高大的木雕坐式佛像 之一,是一件不可多 得的宗教艺术作品。
4
灵隐寺的原释迦牟尼像, 于1949年大雄宝殿正梁 因白蚁蛀空倒塌时被毁。 现在这座佛像是在1953 年重修寺宇时,由中国浙 江美术学院的雕塑家和民 间艺人们采用唐代禅宗佛 像为蓝本共同精心设计的。 佛像高十九点六米,比原 先的释迦造像高一倍多, 用近百块香樟木雕成。佛 像造型端庄凝重,气宇轩 昂,低眉细目,极具风采。
从建筑细部上看 日本建筑的大殿前檐喜欢加一个山花 向前的抱厦作为入口装饰(如东大寺金堂) 这是宋金时代 流传过去的 而在中国早就不流行了
日本寺庙建筑是仿照中国唐代前后时期的 比如大殿建 在一个平座之上 这是干栏建筑的特点 屋里用帷幕作为隔断 墙壁暴露木框架结构 斗拱粗大 间隔较长 屋檐探出深远 屋 顶有用树皮或草制成的山花才用悬鱼惹草装饰 日本的塔是 没有内部空间的 中心就是一根木柱子 顶部有长长的宝刹相 轮 这是中国南方佛塔的特点 窗户采用整块木板 开口很小 若有窗棂 多为最简单的直棂
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