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谋篇布局
高考议论文的谋篇布局

高考议论文的谋篇布局古人云:“凡制于文,先布其位,犹夫行阵之首次,阶梯之有依也。
”梁启超倡导的作文法也是一贯主张把布局谋篇放在训练的首位,而把字句末节放在次要地位。
可见如果不把要阐述的道理证明的观点先构思好安排好,那就只能是文章未成而先毁。
议论文的结构布局是指通过某种合理的论证方式把论点、论据有机地组合起来。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的整体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凤头分析问题(本论)------猪肚解决问题(结论)------豹尾1.凤头------引论提:提出论题、论点“万事开头难”,作文的开篇往往奠定了全文的走向与谋篇布局,阅卷老师也能从中看到考生的思想才智,因此精心打造好作文开头是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考试作文时间紧,文章不求长,开头最好开门见山,尽快切入题旨,尽快鲜明的亮出你的观点。
如果是引材料作文则更要注意简洁,对较长材料不能照搬,要围绕自己选择的角度,结合自己的中心论点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一般来说,开头最好控制在100-200字以内。
例文片断1:江西考生《听取心灵的召唤》的开头曾几何时,在众说纷纭中彷徨,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曾几何时,在他人的只言片语中迷茫,缺一双飞离困惑的翅膀;曾几何时,没有选择坚守抑或听取的胆量,心中少一片照亮前路的阳光……朋友,别把心灰别把气丧,请听取心灵对真善美的呼唤,让心灵之灯为你导航!2.猪肚------本论证:证明观点的正确;联:联系实际,进一步论证;议论文本论部分的结构应显示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1)★总分总式(分的部分呈现并列式结构)例文2 做真正的自我河南考生即使世俗的围墙挡住你万丈豪情,但挡不住你铿锵的步伐。
做真正的自我,那是陶潜的五斗诗魂;即使厚重的夜幕挡住你满天星斗,但挡不住你心中的灯火。
做真正的自我,那是文天祥的零丁绝唱;即使岁月的樊篱挡住你坚强的身躯,但挡不住你忠贞的信念。
做真正的自我,那是屈平的水中离骚。
五斗诗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高考丨考场作文谋篇布局,这四招准用得上!

谋篇布局是指对一篇文章的整体结构所做的安排,它对写好文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韩延明老师看到了高考生在写作文时存在的谋篇布局问题,总结出高考作文常见的四种布局模式,并结合2022年高考作文真题进行详细解析。
请看——梁启超先生认为,作文之法以布局谋篇为首,字句末节在次。
如果不把结构安排好,必是文章未成而先毁。
因此,研究谋篇布局,是高考作文制胜的前提。
然而笔者发现,不少考生写作时随心所欲、不讲章法,文章结构存在头重脚轻、不讲详略、主次颠倒等问题,既影响文章整体的协调,又影响主题的表达。
文章的谋篇布局主要包括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线索与脉络、层次与篇章等。
高考作文以议论文为主,通常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含义生发联想,谈谈自己的看法或感悟。
本文举例谈谈高考作文常见的四种布局模式。
“引论—本论—结论”式。
引论即“提出问题”,是指在文章开头化用题目中的材料,引出中心论点,突出要旨,做到中心明确、有的放矢。
这一部分主要让读者明白“是什么”。
本论即“分析问题”,是指在作文中间部分围绕论点展开分析。
这一部分是作文主体,主要论述“为什么”。
要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展开论述,做到有理、有据、有力;要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联系实际发散思维,凸显文章的现实意义,不能就事论事、蜻蜓点水,使文章苍白无力。
结论即“解决问题”,是指在作文结尾部分或得出综合性结论,或提出前瞻性希望,或者指明奋斗的方向等。
这一部分主要表述“怎么办”,既可以照应开头、首尾相联系,使作文结构完整;又可以重申论点、突出主题,具有一石二鸟之功效。
例如,写作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作文题(“本手、妙手、俗手”),首先要准确把握“本手、妙手、俗手”的深层含义,从三者的辩证关系入手,确定文章的立意角度;在精准立意的前提下,精心安排行文结构,对所持观点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以突出中心,启迪他人。
满分作文《成功之道,在于妙对“三手”》以青年向作家林清玄请教如何写作开篇,引出话题,是为引论。
议论文布局谋篇(ks5u高考资源网)

——议论文的 布局谋篇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 怎样写一个漂亮的 开头?
• 设问开头 •想象丰富
•比喻引路 •彰显文采
(一)(并列式)
例如:雷锋精神吉尼斯化
第一段:亮明观点(50字)
第二段:谈必要性(150字)
第三段:谈重要性(200字)
第四段:举例论证(250字)
第五段:重申观点(50字)
叫唤,使主人判断错误,不但得不到好的食物,反而常遭主人喝斥。
“谦虚谨慎”和“沉默是金”曾经是传统的美德,而现在更欣赏的是 “该出手时就出手”式的“个性张扬”;于是许多人开始追求种种所
谓的个性。我们在张扬自己的个性的时候,需要不需要顾及到社会的
影响,社会到底需要张扬什么样的个性? 请以“个性与社会需要”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写你的经历、体 验、感受或认识,也可编写故事、寓言等。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
例文
“蛋”是你下的,就请你“叫”
很显然,那只不会下蛋但却“咯咯”叫个不停的母鸡实在可恶!它无
情地剽窃了他人的劳动成果,还害的那只埋头苦干、勤奋敬业的母鸡屡遭呵斥 ,真该把他炖了喝汤!但我却想对那只被误解的鸡说:“蛋是你下的,你为什 么不叫?” 无疑,这只鸡是很典型的“中国鸡”,千百年的儒家文化造就了一个厚德 载物、宽和隐忍的中华民族。 诚然,谦虚谨慎是一种高贵的美德,是有涵养的 表现。于是许多人在这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下变得不爱出风头,事事不争,就 算工作出了成绩也不愿或是不敢拿出来展示,生怕背上炫耀的黑锅。当别人赞 扬时更是诚惶诚恐,恍若自己已然成为那只暴露在猎人准星下的“出头鸟”。 甚至当自己合法权益受害之时,也只哀叹一声“退一步海阔天空”就“忍”了 下来。 但是,我要说:只是多么可悲啊!这样的个性,怎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 要?!
高考作文指导之议论文谋篇布局

高考作文指导之议论文谋篇布局高考作文指导之议论文谋篇布局易错点:缺乏逻辑无所谓层次结构思维是议论文的生命,议论文从审题、立论、谋篇、布局、结尾,以及整个行文中,处处都要运用思维方法。
好的议论文应既有思想的深度又有思维的宽度,中档的议论文有思维的线性发展而缺乏开阔感和灵动感,下等的议论文思维没有延伸或者断裂为几个片段。
在议论文“三要素”中,这些年来,论点和论据问题已经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议论文如何在“论证”过程演绎推进,一线的师生对这个问题仍重视不够。
具体体现就是:一篇800多字的文章,基本就在一个层面上展开讨论,这种“同层面绕来绕去”的情况实际是受前几年“文化散文”的影响。
正如孙绍振老师批评的那样:“好像议论文就是先有一个论点,然后铺开三个例子,四个故事,五个名言,最后得出结论,证明论点。
”把随意一篇满分作文的某两个中间段对调位置,读起来居然还是“通顺”的——因为缺乏逻辑,所以无所谓层次、无所谓结构——这也是现在中学生写议论文最可怕的习惯,甚至每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这种问题也屡见不鲜。
可把它称为无逻辑无层次无灵魂的高考议论文。
实例分析:主体论述没有拓展和演进1.无层次(主体论述只有一个层面)请看《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的中间主体部分:“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不畏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后果,不畏玄宗的赐金放还。
虽有昭昭明月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他是长安的细雨,他是朝廷的闲花……胸纳幽兰,神容主若。
他,一个不爱仕途,但爱美人,不爱富贵但爱超然的翩翩公子,虽出身显赫却博古通今……他忧郁而终,短短31载,弹指一挥间,却创作出人间最动人的诗词。
这滴细雨,这片闲花,发出炫目的光,震撼你我的心灵。
萧红,近代最伟大的女作家,却饱受了人世间的一切悲苦——亲人逝世,家族歧视,爱人背叛,恩师离去,穷困潦倒……这片闲花,给中国文坛注入了清泉,注入了活力。
这就是典型的一个论点三个例子,三个事例除了有时间先后之分,内在并无逻辑的先后,此文实际并没有有效地论证。
作文布局系列之高考作文议论文布局

01 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700 1994年11月下旬,辽宁阜新一家卡拉OK厅起火。由于大 家惊慌失措,没有打开安全门进行疏导。厅里的人个个争先 恐后,互不相让,竟有233人拥挤在门口,也死在了门口。 如果指挥有序,悲剧即可避免。
02 作文布局系列之高考作文议论文布局
1/一个可以避 免的悲剧
2/一个一个走
3/人类的自私
4/居安思危 5/欲速则不达 6/循序渐进
7/知识与能力 8/做事要看长远的利益学习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学习需要好方法
11/良好的国民素质是强国的根本
12/提高你的思想素质
13/ 呼唤道德
14/人们处理突发事件的素质应提高
最佳立意:学会合作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陈金枝、王婷婷)
读下面这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不少 于700字。
台湾著名的实业家王永庆出身于贫苦家庭,又是长子,从小就干很多粗重的 活。每天一大早起床,赤着脚,翻过小山去挑水,往返五六次,之后再帮着 做其它家务。做完了,才匆匆赶六七里山路去上学。由于从小生活环境如此, 后来他到外地谋生,什么苦都能吃得下,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开创了一番事 业。因此他常对人说,他之所以有今天,多亏了年轻时吃够了苦。他又说: “我成功的秘诀无它,就是吃必要的苦,耐必要的劳。
了少年头,空悲切”。(反)
采用一个精当的结构
——四步十三句作文法
第一步:定题——
A、论点式命题 B、非论点式命题
第二步:开篇——
A、点材料引入 B、析材定论点
第三步:论证——
分论一:立\摆\议 (或正或反) 分论二:立\摆\议 (或反或正)
第四步:收篇——
A、收拢全篇,增强力度 B、总括议论,照应全文
议论文的布局谋篇

议论文的布局谋篇
六步定式法 引论—— 本论—— 点 示论题,提出观点 正 面论证:举实例,讲道理 反 面论证:举实例,讲道理 深入假设分析、举例讲道理 联系实际,发出号召 总结全文,强化观点
结论——
六步定式的特点: • 论据充实,论证充分,思路 清晰,逻辑严密,且易于掌 握,可操作性强。
说“探索”
• 有这样一句话:“涉深水者观蛟龙,涉 浅水者得鱼虾。”意思是说,越深入探索的 人所得越多。因此我们需要倡导探索精神。 因此我们需要倡导探索精神。
•以引用开头,点明论点 点
再看看接下来怎么写…… 先讲道理
是的,只有敢于攀登高峰的人才能看到 壮美的景致,只有善于钻研的人才能获得珍 贵的成果。/陈景润几十年如一日,向神秘的 数学问题挑战,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绩;// 水稻学家袁隆平,踏遍祖国山山水水,寻找 野生水稻,探索培育出优良水稻品种,成为 中国“水稻之父”……还有无数的学者、勇 士,他们无畏于“涉深水”,在更高、更深 的领域开拓,进取。
用驳论深入分析道理 深
先假设,再分析观点+实例+反面假设分析得出结论
我们再看一段——
•
我们作为新一代中学生,最宝贵的 财富就是我们的勇气和探索精神。为了 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更需要我们 去探索,去钻研,去开创新天地,有比 我们的父辈更辉煌的成就。
这又是写什么?
联 联系生活实际,谈现实意义
看看怎样结尾吧…… • 总之,人们应发扬探索精神,知难而 上,不保守,不停滞,勇于进取,不断 获得新成果,开拓新领域,使国家日益 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这是我 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总 总结全文,发出号召,呼应开头
正 正面列举两例,证明论点
谋篇布局起好步 清晰结构展思路

谋篇布局起好步清晰结构展思路作者:***来源:《高中生学习》2024年第04期文章之结构如同人之骨架,即便旁征博引、字字珠玑,若是结构没有建构好,便难以摆脱全文塌陷的风险。
“结构清晰”一直是高考作文的基本要求,谋篇布局,骨肉匀称,让阅卷老师一眼看清你的行文思路和逻辑是博得高分的重要保障。
下面就高考优秀议论文常用的经典结构模板以作介绍。
技法指津一、总分总结构总分总结构是议论文的经典结构模式,是议论文各类结构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形式。
其往往在引论部分(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在本论部分(文章主体)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分论点进行论证,最后在结论部分(文章结尾)加以归纳、总结或做必要的引申。
总分总结构看似简单,容易操作,但要真正用好应做到:总括得法,分论有术。
总括得法。
总括分为开头的“总”和结尾的“总”,开头部分的“总”要紧扣作文材料内容,或概述或引用或解析,进而提出论题或论点,这部分要做到开头靓、入题快,觀点的表述要完整、清晰、精练,使这个“总”成为一个总纲,并为下文的“分”铺张,才能做到“纲举目张”。
结尾部分的“总”,内容上要对前文的“分论”进行概括总结,并再次结合材料,点明题旨,深化中心;结构上和开头形成呼应;语言上需简洁、刚劲有力。
分论有术。
首先,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论述中心论点服务的,所以分论点必须和中心论点在主旨上保持一致,并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论证中心论点。
其次,一般以设置几个分论点为宜,且最好放在每一部分的开头或结尾;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句式结构要基本一致,内容表述要紧扣材料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部分都扣题。
再次,分论点之间既不能互相矛盾、对立,又不能相互包含、雷同,而是要形成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一般有并列式、递进式和对比式三种。
二、引议联结结构引议联结结构是议论文的经典结构模式,不论是写作新材料作文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都适用这种结构模式。
“引”:即引用、引述材料,可以是名言警句、概述,或者摘录等等,取其关键处,并据此提出自己的观点。
高考作文:如何写好议论文

高考作文:如何写好议论文一、议论文的结构(谋篇布局)(一)整体结构(三层六节式)1、开头( 1节) [引论]概括材料(话题),引出论点。
2、主体( 2~4节)[本论]分析问题(用三个分论点作段首句),论证论点3、引入现实分析(5节)社会生活实际、校园事例 4、结尾(6节)[结论]总结全文重申(深化)论点(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
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
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
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
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
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
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
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
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
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
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
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
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
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
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
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二)如何列出“主体”部分的三个分论点(段首句)呢?1、“是为怎”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纵式结构】如:以“浅谈母语”为题作文[纵式结构]①什么是母语(汉语)?②为什么要重视母语的学习?(汉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汉语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汉语是中华国人的名片)③ 怎样学好中华母语?2、“是什么”法(并列分解“是什么”)【横式结构】如:以“漫谈上海的城市文化精神”为题作文①上海精神是海纳百川的大海精神②上海精神是勇于争先的龙马精神③上海精神是与世界共赢的协和精神3 、“为什么”法(原因分析法;并列分解“为什么”)【横式结构】(1)以“品味‘杂’”为题作文:为什么“杂”给世界带来了美呢?①文学因“杂”而多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括“是什么”,即提出观点;“为什么”,即分析原 因;“怎么办”,即提出对策、分析对策、论证对策。递进 式的分层论证,其特点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不断递进,论 证的层次向纵深展开,一层比一层深入地揭示论题的内涵, 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的阐发,其作用是分析透彻,说理深 刻。
在议论文“三要素”中,这些年来,论点和论据问 题已经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议论文如何在“论 证”过程演绎推进,一线的师生对这个问题仍重视 不够。具体体现就是:一篇800多字的文章,基本 就在一个层面上展开讨论,这种“同层面绕来绕去” 的情况实际是受前几年“文化散文”的影响。“好 像议论文就是先有一个论点,然后铺开三个例子, 四个故事,五个名言,最后得出结论,证明论点。”
现实的世界里一片狼籍,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彩 灯闪烁,烁干了安宁。素琴吟风的高雅不再,短笛赏月的 古韵难留,现代人创造的物质文明中心灵的安宁难以寻求。
诗意地生活,拂尽世俗尘埃,清静红尘纷扰,让我们 在双手合十的微笑中诗意地生活,找寻到深藏在星辉斑斓 里的美好。
似乎是从不同角度来证明论点,各个分论点看起来是各自 独立的,其实是紧密相关甚至是不可分割的一个层面。这 在一些“并列式”议论文的考场作文中问题特别严重。真 正有逻辑性的“并列式”议论文在本论部分,它围绕总题 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各个方面阐 释总题,做出结论,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 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 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 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 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 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 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诗意地生活,世事烦扰不再。
泰戈尔说过,死之烙印将生命本真烙在生之硬币上,使 它去购买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惟有诗意地生活,才能清 明淡然的看待纷争的世界,让烦扰不再。
千舸过尽,一片汪洋,采石矶孤独地清点倒影,浊浪便 是一杯煮过的酒,李白这一喝,便醉了一部唐代编年史。仗 剑天涯的李白,选择了诗意地生活,于是便让历史留下了青 莲居土洒脱的身影,一匹青驴,一袭青衫,让李白找寻到了 生命本真的快乐。
议论文讲究的是一个严谨,那么谋篇布局的技巧 就变得非常重要,下面我们来仔细说说。
易错点:
思维是议论文的生命,议论文从审题、立论、谋篇、 布局、结尾,以及整个行文中,处处都要运用思维 方法。好的议论文应既有思想的深度又有思维的宽 度,中档的议论文有思维的线性发展而缺乏开阔感 和灵动感,下等的议论文思维没有延伸或者断裂为 几个片段。
主体部分有正反对比,有转折补充。采用这种 结构模式的议论文可使文章文体特征分明,篇章结 构严谨。议论文表达的思辨性,最核心的内容是对 问题(话题)进行剖析。剖析就是把思辨的过程和思 辨的要点符合逻辑顺序表达出来。议论文“以理服 人,以理取胜”的实质就是议论的层次,议论的层 次实质就是议论的推理逻辑性强,层次感彰显议论 文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议论文写作的灵魂,只 有推理逻辑性强的议论文才能在高考中获得高分。
诗意地生活,生之价值彰显。 康德说惟有心中的道德律与头顶上的星空令他敬畏, 当我们选择诗意地去生活时,方能探寻到生命最初的敬畏。 穿越庄周梦蝶的翩跹,超脱老子骑青牛而过的函谷险 塞,踏过孔子脚下不逝的东流之水,诗意地生活,蓦然回 首,生命微笑。书破万卷的杜甫,选择了诗意的生活,于 是便让汗青里多了一位诗中圣哲。纵然是“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的凄苦;纵然是“老病有孤舟”“凭轩涕泗 流”的悲凉:纵然是“卷我屋上三重茅”“高者挂罥长林 梢”的窘境;少陵亦不改己志,用一支如椽巨笔,还原了 历史本相与民生疾苦,一只小船,一席凉被,让杜甫探实 到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2.“立论、入据、结承、迭据、归纳”论证结构。 在文章开篇,提出论点。 在提出论点后,第一次进入用论据阐述。 在第二步阐述论据的基础上进行简要分析,指出其具有的
一般意义进行小结。随之联系现实生活,对论点加以阐述,为下 一步论证做准备。
“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不畏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后果, 不畏玄宗的赐金放还。虽有昭昭明月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他是长安的 细雨,他是朝廷的闲花……
胸纳幽兰,神容主若。他,一个不爱仕途,但爱美人,不爱富贵但爱超然的翩翩公 子,虽出身显赫却博古通今……他忧郁而终,短短31载,弹指一挥间,却创作出人间 最动人的诗词。这滴细雨,这片闲花,发出炫目的光,震撼你我的心灵。
萧红,近代最伟大的女作家,却饱受了人世间的一切悲苦—— 亲人逝世,家族歧视,爱人背叛,恩师离去,穷困潦倒……在这样 的情况下,她把人间的悲苦都化作了笔下灵动的文字,随着呼兰河 水,汩汩流去。她是家庭的细雨,爱人的闲花。就是这滴细雨,这 片闲花,给中国文坛注入了清泉,注入了活力。
他们曾是社会中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却也在 历史上留下了高大的背影。他们拥有不同的人生, 不同的经历,却共同昭示了一个道理——细雨未 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
一是将视角转向艺术。可将目光放到美术、音乐、诗词等艺术形 式上,说诗意地生活就是“溪头卧剥莲蓬”的惬意,是“误入藕 花深处”的痴迷,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妩媚。将这些精彩材 料与心灵进行交融与碰撞,诗意的清泉自出。二是将视角转向自 然。说天空存在着诗意,它在狂风暴雨之后必然画出彩虹;写大 地存在诗意,它在霜雪消融的春天红花满山。继而由景及人,写 出自然万物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及营造的诗意生活。三是将视角转 向历史。如大词人苏轼,他一生屡遭贬谪,却乐观豁达。心情好 时,便是“春山磔磔鸟春禽,此间不可无我吟”;被贬之后,也 能吟出“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二是忽视“诗意地生活”与“诗意的生活”的区别。两个 词组,前者强调应该如何去让生活变得富有诗意,后者重 在描述或赞美某一种诗意的生活。忽视了这一提示,文章 容易偏离主题。
要写好议论文,首先就得学会挖掘考题的思想内涵。 应该说,诗意生活的前提应该是智慧之树的蓬勃,是心灵 清泉的喷涌,是修养之花的绽放。它是一种对外界压力的 缓解,一种对不良心态的中和,一种对自我生命的超越。 如果能够实现自我调适,也许在凄风苦雨中你会想到日后 将会出现的明朗晴空,在失落彷徨时你会想到前方终会前 程似锦。有了这样深刻、乐观而积极的理解,创造一个充 满诗意的人生和社会也许会成为现实。
细雨未必看不见 闲花未必听无声
人,活在世上,不仅仅为了每天的三餐饭,也不仅仅为了铜 臭,而是为了灵魂的永存。
皑皑白雪,你是否已迷失了归途的方向;浓密的森林,你是否 已看不清灿烂的天空。忘记自己的细微,忘掉自己的渺小,在雪地 中奔跑,拨开森林的迷雾,你的身影将会变得高大,你的人生也定 会精彩。
“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不畏贵妃研墨, 力士脱靴的后果,不畏玄宗的赐金放还。虽有昭昭明月之德,日月 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他是长安的细雨,他是朝庭的闲花,他空 有满腔的抱负却无计可施,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高歌“安能摧 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把对朝庭的失望,对自己的 希望化作了人类不朽的诗篇,这滴春雨,这片闲花,化作无数的雨 滴,无数的鲜花,落进千家万户,洒遍中华大地。
备考点津:
怎样的议论文才算得上有逻辑思维?怎样的论证才是有效论证? 福建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余岱宗教授认为:“议论文不是论 点文,也不是论据文,而是论证文,议论文就要看论者如何论 证。论点是靠论证‘辩’出来‘逼’出来的……议论文要深入, 就要有议论的层次性……论证是一环扣一环的工作。第一论点 为第二论点服务,以此类推。论证就是主动寻求漏洞与不足, 利用漏洞或不足为弹跳点,跃入下一个层次。”
萧红,近代最伟大的女作家,却饱受了人世间的一切悲苦——— 亲人逝世,家族 歧视,爱人背叛,恩师离去,穷困潦倒……这片闲花,给中国文坛注入了清泉,注入 了活力。
请结合自己的感受与经历,以“诗意地生活”为 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①注意题目中的“地”字。②不得抄袭。
莫入两大审题误区 一是误以为“诗意地生活”便是浪漫的生活,是与诗歌或 诗人有关的生活,考题显然不是培养简单的诗情画意,也 不是动员大家去幻想生活,而是要求我们以一种超越物质 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讲究议论文的思辨性,就是使论证分析更加合理, 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符合逻辑,而不沦为文字游戏, 堕为诡辩。因为议论文是“讲理”的,“讲理”要 一步步,一层层,甚至“抽丝剥茧”。没有层次感 的论证是无效论证,是“蛮不讲理”论证,是不以 理服人的观点强加。
推荐几种能体现论证思维逻辑的有层次感的议论文结构模式: 1.材料作文:“引、析、提、联、结”论证结构。 “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析”:分析材料,突出感点。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 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 “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 中心论点。 “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 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也可以联想 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 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正反结合。 “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
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缺乏 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 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 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并列式的分层论证的 特点是,论证的层次作横向展开,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 并列的,也就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中心论点或论 述的中心问题展开论证。
相信自己在皑皑白雪中终会找到归途的方向, 在森林中终会看到明媚的阳光,虽然我们在宇宙 中微小得如细雨闲花,但只要努力,不向命运低 头,终有一天我们的灵魂会照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