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项目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浅析桂林旅游资源现状和发展前景

浅析桂林旅游资源现状和发展前景

浅析桂林旅游资源现状和发展前景目录摘要 ----------------------------------------------------------------------------------------------- 2关键词 -------------------------------------------------------------------------------------------- 21 桂林旅游业发展概述 ----------------------------------------------------------------------2 2 桂林旅游业优势与机遇分析-------------------------------------------------------------3 2.1 桂林旅游产业历史悠久 -------------------------------------------------- 32.2 桂林旅游产业知名度高 -------------------------------------------------- 32.3 旅游资源独特且丰富 ---------------------------------------------------- 33 桂林旅游业劣势与挑战分析------------------------------------------------------------- 3 3.1环境污染制约发展 ------------------------------------------------------ 33.2景区景点低水平重复建设 ------------------------------------------------ 33.3桂林市区规划不合理 ---------------------------------------------------- 43.4旅游附属产品缺乏特点 -------------------------------------------------- 43.5旅游持续发展的基本环境保护制度不完善 ---------------------------------- 44 打造桂林旅游特色促多元化国际化发展-------------------------------------------- 4 4.1优化产品类型,深化发展,多层多元 -------------------------------------- 44.2依托历史文化,挖掘内涵,融情于景 -------------------------------------- 54.3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制度,改善规划 -------------------------------------- 54.4重视旅游商品,独特创新,彰显特色 -------------------------------------- 51浅析桂林旅游业如何突破瓶颈持续发展摘要: 拥有“山水甲天下”美誉的世界旅游胜地桂林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风风雨雨地走过三十多年。

桂林考察调研报告

桂林考察调研报告

桂林考察调研报告桂林考察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桂林市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桂林市的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我们对桂林进行了考察调研。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桂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促进桂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研方法和内容1.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并结合了桂林市相关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

2.调研内容本次调研主要内容包括了解桂林市旅游景区的规模和旅游资源的情况,分析桂林市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现状,了解旅游产业链的完善程度和政府的旅游政策支持,探索桂林市旅游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三、调研结果1.旅游资源丰富桂林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如漓江风景名胜区、象山公园、世外桃源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为桂林市的旅游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旅游业发展迅猛近年来,桂林市的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收入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大量的游客涌入桂林,推动了酒店、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3.旅游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尽管桂林市的旅游业发展迅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景区开发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管理措施。

其次,景区服务质量亟待提高,游客投诉和纠纷频发,需要加强服务管理和人才培养。

再次,旅游业的盈利模式和收益分配不够合理,需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和解决方案。

四、建议和展望为了进一步推动桂林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景区保护和环境管理,坚决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提高景区服务质量,培养专业化的旅游从业人员,加强游客满意度调研和管理。

3.积极引进新的旅游业态和产品,拓宽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业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4.深化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强与酒店、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合作和互利共赢。

桂林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桂林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桂林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桂林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以其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而著称。

桂林旅游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和挑战。

一是景区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游客不断增加,一些
景区过度开发、超载,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影响了旅
游体验和旅游形象。

二是旅游质量问题。

桂林旅游业中一些旅游企业、景区和服务
机构管理不善,存在服务质量低、价格不透明、欺诈消费者等情况,影响了游客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三是市场竞争压力和差异化开发问题。

桂林旅游业面临着来自
其他旅游城市和目的地的激烈竞争,需要通过差异化开发和创新来
区分自己,提高吸引力和竞争力。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加强景区管理与保护。

将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加强景区绿
化和治理,限制游客数量并加强游客行为的管理,从而达到可持续
发展的目的。

二是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鼓励和支持优秀企业的发展,加强与
旅游业相关的培训和政策支持,提高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服务素质
和专业技能,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三是推进差异化和创新发展。

针对不同的游客需求和偏好,推
出更全面、丰富和个性化的体验项目和旅游产品,提高桂林旅游的
独特性和吸引力。

总之,桂林旅游业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保护,提高服务质量,创新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外部竞争压力。

广西桂林市旅游文创产品销售情况的调查报告3000字

广西桂林市旅游文创产品销售情况的调查报告3000字

广西桂林市旅游文创产品销售情况的调查报告3000字一、桂林旅游商品发展的现状本课题所指的旅游商品主要是指旅游者在桂林旅行过程中所购买的实用物品即旅游礼品、旅游纪念品、旅游食品、日用品和保健品。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桂林特色旅游商品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旅游市场优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生产历史悠久,开发潜力丰厚桂林旅游商品的生产,可以上溯自1500多年前北魏生产戏面的时期。

自唐宋以来,桂布、瑞露、戏面、鸡毫笔、花鼓腰鼓、豆腐乳等地方产品深受百姓和官府的欢迎。

解放后,桂林腐竹、三花酒、辣椒酱、马蹄、南糖、梳蓖等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为满足旅游者日益增多的旅游需求,生产了大批深受旅游者青睐的旅游商品,如桂林山水字画、阳朔花扇、美陶、瓷刻、玉石雕刻、珠宝首饰、绣品、竹木雕、玩具等产品。

这些旅游商品充分挖掘桂林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结合桂林本土丰富的农副产品如沙田柚、马蹄、月柿、金橘、罗汉果、板栗、荔浦芋、白果、竹笋等名优土特产品以及桂林的林木资源进行创意、生产和加工而成的。

可以说,桂林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西北部区域经济中心,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不但具备了促进旅游商品发展的市场优势,而且还拥有发展旅游商品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

桂林奇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在国内具有独特的地位,为桂林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桂林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发育最为典型、完美,丹霞地貌堪称“丹霞之魂”,境内11个自然保护区生长着珍稀植物活化石银杉、资源冷杉、可提取防癌紫杉醇的南方红豆杉、伯乐树、沙樱等国家一级保护品种,以及黄腹角难、鳄晰、白颈长尾难、蟒蛇、金雕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果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3,质量居全国之首;罗汉果为“医疗保健之良药,清凉饮料之佳品”,被誉为“东方神果”。

干百年来,桂林的奇山、秀水、洞府,留存了丰富的文物古迹,积淀了厚实的文化底蕴,瓶皮岩洞穴遗址、兴安灵渠水利工程、明靖江王府王陵、摩崖石刻、抗战文化,多姿多彩的壮族、侗族、苗族、瑶族等民族风情以及雌戏、文场、鱼鼓、零零落等民间文艺,演绎了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

桂林特色旅游商品调查研究报告

桂林特色旅游商品调查研究报告

桂林特色旅游商品调查研究报告
桂林是一座多元的旅游胜地,拥有着良好的自然环境、中式文化和民
俗风情,受到了众多游客的青睐。

本文研究了桂林本地的旅游产品,采取
了文献资料调查法,调查了当地旅游商品的现状。

1、桂林旅游商品
桂林旅游商品主要分为文化类、体育类、自然类三大类。

(1)文化类:桂林的文化类旅游商品包括文化公园、博物馆、古迹
遗址等,其中景点最受欢迎的是桂林的七星公园、南湖景区、龙胜吊脚楼等。

(2)体育类:桂林的体育类旅游商品包括户外运动、游艇运动、湿
地野趣运动等,最受欢迎的是滴水湖、飞沙滩、水上乐园等。

(3)自然类:桂林的自然类旅游商品包括自然生态景点、山岩景点、生态农业景点等,最受欢迎的是桂林阳朔漓江、象鼻山、蝴蝶泉等。

2、桂林旅游商品的优势
(1)自然因素:桂林拥有较高的自然资源,其周围环境良好,为游
客提供了良好的餐饮、住宿和交通服务。

(2)文化传承:桂林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其宗教文化也很深入当
地人民的生活,拥有大量的文化遗产和古迹遗址,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观
光体验。

桂林旅游满意度调查报告

桂林旅游满意度调查报告

桂林旅游满意度调查报告班级:营销应用08专升本小组成员:3080824913郑龙英庞燕燕3080824919陈雁3080824920刘斯文3080824921组长:郑龙英指导教师:韦家华日月日——月实验日期:10251031桂林旅游满意度调查报告前言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

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千百年来,桂林一直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宝地。

而在经济高速发达的现代,人们对来桂林旅游的满意度如何呢?是我们此次调查的主题。

2010年第二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为80.05,处于“满意”等级,较第一季度下降0.04。

本季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内旅游的散客和团队游客满意度下降,主要原因是公共服务、景区、价格和目的地整体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满意度有所下降,以及一些城市的游客满意度较低。

在桂林,游客在公共服务、景区、价格和目的地整体服务水平的满意度又是如何呢?本文将为您深入了解桂林旅游状况展开论述。

一调查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外地游客的旅游消费心理,了解游客的旅游满意状况,最终提高游客的满意度,提高桂林的旅游服务水平,我们组织了这次调查。

其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对部分外地游客实地调研及调查﹑研究﹑分析:调查外地游客的实际消费与自身条件之间的联系及冲突;调查外地游客旅游的合理规划性、理性成熟性;调查外地游客消费结构和主要旅游项目及各人心目中理想的旅游状况。

实地调查之后做出分析总结规划,能够真实反映外地游客的满意度,为桂林的旅游服务提供合理的参考方案。

二问卷调查概况1问卷的发放本次问卷共发放100份,有效问卷100份,占所有问卷的100%。

发放时,我们以七星公园、芦笛公园、象山公园及叠彩山、伏波山等市内主要旅游景点及竹江码头、火车站、两江机场等交通要塞为主,随机发放,基本上做到了调查样本分布均匀的目的。

2问卷的内容问卷内容包括游客的基本信息,游客的旅游消费和游客对来桂林的满意度三个方面,问题大致包括:游客的年龄,游客的职业,来桂林旅游的次数,获取桂林旅游信息的渠道,来桂林消费的主要项目,对桂林居住、交通、饮食满意度的调查,及对桂林景区治理和建设改进提出的建议。

桂林景区商业市场调查报告

桂林景区商业市场调查报告

景区商业市场调查报告第一部分:景区商业及借鉴一、阳朔景区1.景区概述阳朔景区商业是目前国内较成功的景区商业。

得以迅速发展有其必然性:一是得益于桂林旅游业的长期积淀,为其打下良好基础。

阳朔本身就是沿桂林漓江一线的重要景区。

新景区得以借势开发。

二是阳朔景区(商业所在地)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山青水秀,民风纯朴,气候宜人。

三是阳朔景区本身就建立在阳朔县的基础上,商业街大都是在原阳朔县建筑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常住人口在10万左右,在景区淡季仍有当地人的消费支持。

四是与名人张艺谋合作,成功推出了印象刘三姐文化,增加了知名度、文化氛围和驻客能力。

五是商业与景区相结合,商业就在景区内(漓江边上,四面奇峰耸立),同时商业也是一景。

六是当地旅游产业已形成规模,当地人80%以上从事与旅游有关的工作,在人力、物力方面服务配套完善。

七是经过多年经营,当地特色挖掘充分。

尤其以特色啤酒鱼(漓江鱼)经营最为成功,桂林米粉、当地茶、果、手工制品等也对各业态起到支撑作用。

2.商业特点及分析借鉴✓由于景区就在县主城区,受当地零售店影响,核心景区商业街基本无百货、衣、用等生活用品零售店。

这一点与我项目不同,我项目将设一部分上述功能的业态。

大型零售店只为当地人服务,游客无人问津。

借鉴:我项目在规划和招商定位过程中,应避免大型零售店物业的出现。

对于规划为主力店的大型零售物业,可通过将二层以上作为住宿、娱乐等业态进行招商。

✓一楼零售,其它楼层娱乐、餐饮和住宿。

大部分商业都是一层进行分隔,并在一层设一间有楼梯的、通向二、三楼的一层门面,二、三楼统一经营。

但存在三楼利用率极低的情况(利用率约50%)。

我项目与其不同的,是我项目的商业业主对自商住的需求大于阳朔,因为阳朔本身就是县城,商业业主可在当地置业居住。

业态相对集中、少量掺杂。

餐饮、零售业态相对集中,但有少量掺杂,娱乐较为分散,集中在各单体的二、三层。

借鉴一:我项目应小范围调整部分单体设计,不拆分二、三层,并在一层一间店面设楼梯。

桂林景区商业市场调查报告

桂林景区商业市场调查报告

桂林景区商业市场调查报告桂林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

在桂林,不仅有美丽的山水,还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桂林景区商业市场调查报告将对桂林景区的商业市场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一、景区商业市场概述桂林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桂林的景区商业市场发展迅速,涉及餐饮、购物、娱乐、住宿等多个领域。

1.餐饮:桂林的特色美食是其餐饮市场的主要亮点。

桂林米粉、燕麦糊、桂林豆腐等特色菜品备受游客喜爱。

餐饮市场中还有各式各样的餐馆和小吃摊位,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购物:桂林的购物市场以特色商品为主导。

桂林特产如荔枝、柠檬、桂花蜜等,受到了游客的欢迎。

此外,桂林还有许多手工艺品和纪念品,如漓江竹编、象牙雕刻品等,也是旅游购物的热门商品。

3.娱乐:桂林的娱乐市场主要以演艺表演和文化活动为主。

有许多以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的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

此外,还有一些夜市和景区内的小游乐设施,提供游客娱乐和休闲的场所。

4.住宿:桂林的住宿市场以酒店为主导。

桂林有各类酒店,从经济型的快捷酒店到高档的五星级酒店,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另外,桂林还有一些农家乐和青年旅舍等特色住宿方式,也备受游客关注。

二、景区商业市场调查结果根据实地调查和相关数据分析,桂林景区商业市场呈现以下特点:1.消费者结构:桂林景区的游客主要来自国内,但也有一定比例的国际游客。

国内游客以家庭旅游和自由行为主,国际游客多为短途旅行团。

在国内游客中,以年轻人和老年人居多,消费能力较强。

2.消费习惯:桂林景区的游客普遍对本地特色产品和土特产有较高的消费意愿。

他们更愿意购买具有桂林特色的商品和纪念品,如竹编工艺品、荔枝干等。

此外,游客对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要求较高。

3.竞争形势:桂林景区商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体现在餐饮和购物领域。

桂林有许多知名品牌和连锁店,提供各类特色食品和商品。

这些企业通过价格竞争和品牌推广来争夺市场份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项目旅游市场分析2.1 旅游业—国际性的朝阳产业2.1.1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的朝阳产业旅游业随着整个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增加而迅速发展起来。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交通更加便捷,使人类在旅游的时间和空间上拥有了更多的自主及选择;此外,工业化社会生活的快节奏,需要得到相应的情感补偿,久居城市里密集的生活空间,使人留恋和向往纯朴的自然环境,人类求新、求奇、求乐、求美的心态,从而促使世界旅游客源迅速增加,旅游业持续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朝阳产业。

2.1.2 世界旅游市场的发展预测数据据最新资料统计,现代旅游业自1950年至1990年40年间,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数从2530万上到4.15亿,国际旅游收入从21亿美元增至2300亿美元。

1985年至1995年,国际旅游经历了10年的大发展期,10年增长75%,年均增长7.5%。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本世纪末,国际旅游人数最低可达5.92亿,最高可达6.9亿,国际旅游收入将超过5000亿美元。

1995年中国远程出游人次达到125万,到2010年将会增长7倍,达到1000万人次,使中国将成为位列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加拿大之后的世界第六大远程出游客源国。

2.2 中国旅游市场现状与趋势2.2.1 我国旅游业近年的发展虽然我国旅游业和世界旅游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给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国务院在1986年正式将旅游业纳入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当中,明确了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点产业。

如今绝大多数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高度重视本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将其作为重点产业予以大力支持,纷纷开拓旅游资源,使我国旅游产品结构更趋于合理,在空间上也更趋于广泛。

截止到1997年底,我国总共拥有5200余座旅游涉外饭店,客房总数为71万余间,分别比1980年的203座涉外饭店、客房3万余间增长了24倍多和20倍多,其中包括了2700余座星级饭店。

我国共有5496家旅行社,包括1163家国际旅行社,4333家国内旅行社,旅行社的总数比1988年增加了2倍多。

世界各地游客纷纷到我国来旅游观光。

使我国一跃发展成为世界旅游的一个热点地区,成为世界第5大旅游接待国。

1996年我国共接待海外游客5112万次,旅游外汇收入102亿美元;1997年,全年到中国旅游的游客多达5758.79万人次,为1978年的31.83倍,旅游业所创造的外汇收入达到120.74亿美元,居世界第8位,为1978年的46倍;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我国公民的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国内旅游也成为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一个热点,96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6.39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638亿元人民币。

公民出境旅游人数为506万人次;97年在国内旅游的游客数量多达6.44亿人次,国内旅游所创造的收入高达人民币2112.70亿元,出境旅游的游客达到532.39万人次,远远超出了改革开放以前的水平。

在短短十几年间,国内旅游和我国接待的入境旅游人数世界排名,已从1978年的第41位和第59位分别上升到1996年的第9位和1995年的第5位。

1998年我国旅游创汇达126.02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七位,比1997年又提高一个位次。

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和我国一些地区在旅游旺季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1998年我国入境旅游经历了90年代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

但经多方努力,去年我国入境人数仍达到6347.8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23% ,旅游创汇增长4.37% 。

2.2.2 我国旅游业的简要特征1996年,国内外旅游业总收入为2487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7%。

一般来说,在国民经济中,产值超过5%的产业被称作支柱产业。

因此,在总体上,我国的旅游业还称不上支柱产业。

旅游业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发展旅游业在启动庞大的消费群体、形成新的市场,优化居民的消费结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扩大出口创汇,加强中国同世界经济的联系,引进海外投资,可扩大就业范围等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同时,我国旅游资源蕴藏丰富的地区与贫困地区有一定的重合度,因此发展旅游业与搞好扶贫工作存在着某种联系。

但目前中国旅游业也存在较多问题,突出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一是管理不严,旅游市场混乱;二是有的旅游内容陈旧低劣,人造景观已有1000多个,过多过滥,创意雷同,粗制滥造;三是旅游实际内容与旅游广告大相径庭;四是服务质量差。

我国旅游业要健康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在于切实加强规划和管理,发挥各自特色,提高服务质量,尽量满足旅游者“吃得放心、行得安心、游得开心、购物可心”的要求。

从而争取增加旅游人数,延长旅游时间,加大旅游消费量。

让旅游资源有更高的科学含量和更丰富的文化素质。

最终提高旅游营业额,以便在总量上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支柱产业。

2.2.3 我国旅游业发展前景描述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秀丽的自然风光,众多的名胜古迹,旅游资源和人力资源都十分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平均近10%的速度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这为旅游业的兴旺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从1978年到1996年的18年间,我国旅游业年增长速度为20.4%;我国旅游外汇收入年增长幅度为22.6%。

这些增长发展数据均大大超过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体现了十分良好的态势,旅游业将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行业加以发展,党的14届5中全会,把旅游业定为第三产业中“积极发展”的新兴产业。

《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境目标纲要》确定:“九五”期间,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0-12%,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2-15%;2000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将达9.5-10.3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3500-3600亿元。

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5%,这些增长速度都大大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

由于我国旅游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布,提高落后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吸纳就业人口,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优势。

展望21世纪,我国的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2.3 桂林旅游市场发展趋势2.3.1 桂林的旅游资源引述桂林,作为世界著名的山水风光旅游城市和我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其独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到桂林观光旅游。

桂林市气候温和湿润,平均气温19℃,古诗云:“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

桂林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自然风光迤俪,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著称于世,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百里漓江“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构成桂林山水的精华。

市区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景中建城,城中见景,城景交融,世所罕见。

桂林人文资源十分丰富,纳文物古迹、民族风情、村寨风光于一体,并与山水景观有机结合,相互交辉。

整个桂林景区以市区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呈圈层分布,方圆面积达2万多平方公里,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为中国乃至世界旅游资源之瑰宝。

1982年,国务院确定桂林为历史文化名城。

在1985年中国十大风景名胜评选中,桂林山水仅次于古老的万里长城,名列第二。

1992年在全国40佳旅游胜地评选中,漓江风景区仅次于长江三峡风景区,居第二位。

1998年,桂林在全国46座重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名列第一。

2.3.2 旅游产品的开发优化经过多年的努力,桂林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组合已明显优化,以观光旅游为主,兼有多种游览方式的旅游名城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一是开发了以“三山两洞一条江”为龙头产品,山、水、洞、石有机配合的观光产品系列,漓江、芦笛岩等已成为享誉全球的名牌产品。

二是新开发了草坪冠岩度假区、七星公园华夏之光、雄森林熊虎山庄、尧山缆车、惠华高尔夫球场、尧山高尔夫球场等新产品,推出了历史文化游、漓江民俗风情游、资源与龙胜少数民族风情游等新线路,启动桂林民俗大观园和桂林桃花江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建设,逐步改善了桂林游览结构。

三是开发和修整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初步形成有特色、有规模的历史文化产品系列。

四是逐步开发了桂林周边旅游景点,一个以桂林为辐射点,包括龙胜、资源、兴安、灵川、恭城、荔浦等县城景区在内的“桂北旅游区”格局已初具雏型。

五是旅游线路构设向多样化、层次化、网络化迈进,先后推出了漓江漂流、康复保健游、桂林夜生活游、猫儿山探险游、民俗节庆游等旅游产品,大力开发会议旅游、修学旅游,初步改变了桂林单一观光型的游览格局。

2.3.3 接待能力与基础设施目前,全市共有旅游星级饭店27家,其中五星级二家,四星级三家,三星级十一家,共有客房6600多间,床位13000多张; 国际旅行社18家,国内旅行社62家; 旅游涉外定点车船企业25家,涉外车辆700余辆,涉外游船67艘。

与旅游相配套的文化娱乐购物设施也日臻完善,基本上能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

在基础设施方面,两江国际机场已正式通航,有直达北京、上海等国内大中城市和香港地区的航线40余条:开通了桂林~福冈的国际航线以及桂林~澳门~台北的国际航线。

开通了环城旅游巴士,加快了旧城改造和城市道路建设,桂柳高速公路已经建成通车,桂林铁路始发站、桂(林)(北)海高速公路、漓江综合整治工程等正在紧张建设当中。

桂林是广西第一个进入全国长途电话自动网的城市,可直拨国内各大城市和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程控电话已达17万门。

同时,在漓江旅船上装配了无线电话,开通了草坪冠岩景区的程控电话,旅游通讯极为便利。

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市容市貌有了较大改观。

2.3.4 桂林旅游业近年的市场概况1 境外游客1973~1997年,桂林市累计接待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胞647万多人次,其中八五期间接待的入境旅游者208.22万人次,在1992年接待入境旅游者达508638人次,创历史最高记录。

桂林近年接待的境外旅游者人数变动情况如下图所示:桂林市89—97年境外游客人数变化趋势图从上图中可见,桂林市境外旅游者人数在1992年达到近年的最高点,随后的两年中有所下降,经过多方的努力,从96年开始回升,1997年已达到45万人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 国内游客从80年代末期始,桂林市每年的国内旅游者人数一直稳定在500万之上,在90年代尽管有一定的波动,从1996年亦开始恢复性增长,1997年桂林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95万人次。

近年每年到桂林参观游览的国内旅游者人数变动情况如下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