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传统文化试题
2023年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上《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适中)(含答案)112700

2023年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上《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适中)试卷考试总分:4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分)1.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因此“北面”有臣服于人之意。
B.“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代黎首、黔首、黎民、庶民、孺人都有百姓的意思。
C.“夺情”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中国古代规定政治人物一旦承祖父母、亲父母的丧事,“自闻丧日起,不计闰,守制二十七月,期满起复”;但是为了应对各种局势,“夺情”可以合法地不守礼制居丧,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
守丧期间从军作战称为“墨绖从戎”。
D.古人有姓和氏之分,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2.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题。
入若耶溪[南朝]王籍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下列时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句写诗人乘船入溪游玩,用“何泛泛”写出水域宽阔的样子和作者平和的心态,用“悠悠”一词写出“空水”寥远之态,极有情致。
B.颔联写眺望远山时所见景色。
“生”字写出云霞的动态,“逐”字写阳光似乎有意地追逐曲折的溪流。
把云霞阳光写得有知有情,诗意盎然。
C.颈联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
“蝉噪”“鸟鸣”使笼罩着若耶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
这两句被誉为“文外独绝”。
D.尾联写诗人面对林泉美景,不禁产生归隐之意,为自己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而悲伤。
全诗因景启情而抒怀,十分自然和谐。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3.(5分) 日积月累。
(1)鞠躬尽瘁,_______________。
国学试卷六年级上册【含答案】

国学试卷六年级上册【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论语》中的核心思想?A. 仁爱B. 中庸C. 忠孝D. 智慧2. 《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是指什么?A. 研究事物以获得知识B. 改造世界C. 内省修身D. 读书明智3. 下列哪位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A. 欧阳修B. 苏轼C. 王安石D. 李白4.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分为哪三个部分?A. 风、雅、颂B. 风、雅、赋C. 风、颂、赋D. 风、雅、曲5.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孟子》?A. 诲人不倦B. 温故知新C. 举一反三D. 一日千里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亲自撰写的。
(×)2.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3.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4. “唐诗宋词”是指唐朝的诗歌和宋朝的词。
(√)5. “诸子百家”中,儒家主张“兼爱非攻”。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中提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强调了什么精神?答:虚心学习2. 《大学》中提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什么思想?答:内圣外王3. 《诗经》中的“风”主要反映了什么内容?答:民间生活4. “唐宋八大家”中,被誉为“诗仙”的是谁?答:李白5. 《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占卜书,它分为哪两个部分?答:易经、易传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论语》中“仁”的含义。
答: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指的是爱人、尊重人、关心人。
2. 请解释“四书五经”的含义。
答:“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儒家经典;“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部儒家经典。
3. 请简述“诸子百家”中道家和墨家的主要思想。
答:道家主张顺应自然,强调无为而治;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反对战争和暴力。
六年级上册传统文化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传统文化练习题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六年级上册的传统文化练习题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下面是一些相关练习题。
一、填空题1. 国粹京剧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可通过□A.言辞□B.面具□C.动作□D.服饰揭示出来。
2. 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A.文学家□B.诗人□C.诗经作者□D.传统文化研究家。
3. 演员在京剧表演过程中需要通过□A.音乐□B.唱腔□C.舞蹈□D.化妆来体现角色的情感。
4. 清明节是为了纪念中国□A.古代文人□B.古代名将□C.古代伟人□D.古代爱国诗人。
5.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分别是□A.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纸张□B.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编钟□C.指南针、火药、丝绸、纸张□D.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
二、选择题1.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文学圣手”?A. 李白C. 杜甫D. 苏轼2. 安徽黄山属于以下哪个山脉?A. 青藏山脉B. 阴山C. 华山D. 天山3. 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以下哪个不是与竹子相关的?A. 月下独酌B. 九曲黄河万里长C. 茕茕孑立D. 纸短情长4.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A. 元宵节B. 中秋节C. 春节5. “书法之美,画中精神”是哪位书法家的名言?A. 王羲之B. 欧阳询C. 柳公权D. 王献之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传统的象棋游戏。
象棋是中国传统的棋类游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象棋对弈双方分为红黑两军,共有32颗棋子。
棋盘由横9竖10的格子组成,中间隔有河界。
每个棋子都有规定的行动能力和限制。
象棋的目标是将对方的“将帅”困住,使其无法避免被吃掉。
2. 请简述李白的诗歌创作风格和主题内容。
李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意境广阔、恣意畅达的风格著称。
李白的诗歌主题涵盖了自然景物、历史传说、宴会欢乐等多个方面。
2023年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上《第一单元》单元测试(较难)(含答案)045624

2023年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上《第一单元》单元测试(较难)试卷考试总分:4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分)1.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
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
B.《桃花源记》的“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感情或见解。
C.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立夏之后是小满,处暑之后是寒露,冬至之后是小寒。
D.《社戏》一文重点写了“我”的童年趣事,作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有《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
2. 下列选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望岳》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B.《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
两个“一何”渲染出差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
C.《春望》中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
D.《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词语“乡关”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思念故乡之情。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3.(5分) “遂宁”作为地名始于东晋,因东晋大将桓温平蜀后,寓意“平息战乱,遂得安宁”而得名。
有着“小成都”之称的遂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享有“东川巨邑”、“川中重镇”的美誉。
遂宁开展“认识遂宁、热爱遂宁、宣传遂宁、建设遂宁”大型系列主题宣传活动。
六年级第一学期传统模拟题

六年级传统期末测试题(答案)(本周每天完成一部分;默写部分先看题找原文背会,再默写和订正;问答题自己按实际情况回答)一、君子文化(共25分)1、“君”,字形采用“尹”(一只手拿着权杖)作边旁,表示管理万千事务;因为发号施令,所以同时采用“口”作边旁。
造字本义:天下至尊,发号施令,执政治国。
“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则引申为。
(1分)2、君子,现在一般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儒家尤其孔子对“君子”观念极为重视,把“君子”作为可以达到的、较完美的人格典型。
试补全下列关于“君子”的论述。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小人长戚戚。
”“,小人喻于利。
”子曰:“。
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论语》是故君子,,,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象》曰:“地中有山,谦。
君子,。
”《象》曰:“谦谦君子,。
”(17分)3、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说你在哪些方面做得像个“君子”,哪些方面还有差距?(5分)4、班级举办“‘君子’行世间”文化传承活动,请你提出一项倡议。
(2分)二、修身为本(共25分)1、华夏民族积淀传承了优秀的传统美“德”。
请你进行“德”字溯源。
“德”甲骨文写作,从“”,从“”,“”即行路,泛指行为;“”即直视或看着直线。
我们可推测“德”的本义是:。
“夫以德胜人者昌,以力胜人者亡”中的“德”则引申为:。
(3分)2、《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补全下面关于修身的论述。
满招损,。
“,,。
此之谓大丈夫。
”“圣人,。
”——《淮南子》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仁者如射, 。
发而不中,,。
——《孟子》“,。
惟贤惟德,能服於人。
”——刘备慎独则心安,,,。
——曾国藩(17分)3、任选一个方面具体说明你是怎么加强修身的?(5分)三、大学之道(共25分)1、“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4分)2、大学之道,,,。
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5 分)学校开展以“感悟自然,珍爱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任务一:积累经典诗文,感受自然之美1. [2024 原创] 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同学们分享着自己的积累和感悟,请你根据语境,将其补充完整。
(15 分)小语:自古以来,诗人们大多喜欢借景抒情,比如孟浩然《宿建德江》这首诗中的“(1)________”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而“(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传诵已久的写景名句,非常鲜明地烘托出了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
小文:是的,诗人笔下的风景,完全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在体现,比如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明词人畅谈丰收的欢快之情,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的句子是:“(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中的“(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写出了天气骤然变化时的紧张气氛,又烘托了诗人船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小语:写景抒情的诗,不只是纯粹写景,诗人们也讲究运用不同的写作手法或角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宿建德江》中的“(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对比手法写景,暗含着淡淡乡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中的“(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贴切的比喻写骤雨突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作者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的特征的句子是“(7)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年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3年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dào détái xiǎn jiào rǎng bāo guǒhéǎi kāng kǎi táo zuìdàng yàng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肆虐.(nüèlüè)耙.地(bàpá)铁锹.(qiāo qiū)排闼.(tātà)盘踞.(jùjū)滥.用(làn nàn)三、辨字组词。
陈(_________)崖(_________)榴(_________)阵(_________)涯(_________)溜(_________)抢(_________)橡(_________)谜(_________)轮(_________)像(_________)迷(_________)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①全神(____)(____)②一视(____)(____)③千门(____)(____)④骄阳(____)(____)⑤热泪(____)(____)⑥念念(____)(____)1.含有比喻义的词语是_______,像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
2.与“不偏不倚”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与“心神不定”意思相反的词语是________。
3.在下面的句子里填写与⑥结构相同的词语。
1.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_________。
2.太阳他有脚啊,_________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五、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微弱微小1.鲁迅借着(_______)的灯光,把拉车的扶上车。
2.这只是一个(_______)的动作,却包含着他对劳动人民深深的同情和关爱。
六年级上册传统文化试题

六年级上册传统文化试题一文化常识积累1.这些常识你都知道吗?(16☆)(1)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
其中《幼学》指的是。
它被人们称为传统启蒙教材中的经典之作。
(2)中国是诗的国度,在历史上涌现出众多有名的诗人,他们都留下了众多传世之作。
其中“诗仙”是;”诗圣”是。
(3)中国古代乐器众多,其中象征权力和地位的是。
最具中国民族特色和独特中国情韵的是,它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乐器。
(4)古人常常通过乐曲来交流心灵、表达心声。
就是通过琴声寻找知音的一支名曲,它的故事至今被人们熟知。
则是通过梅花的结拜、芬芳和耐寒等特性,来歌颂高尚的人,因音乐主题重复了三次,人称“三弄”。
(5)书法是中国的文化瑰宝,历代书法大家往往会将书法作品刻在石碑上。
古代刻石中以最为有名。
汉魏碑刻比较著名,康有为首推魏碑。
魏碑中代表作品是。
中国还出现了最早的一部书法丛帖。
(6)中国古代书法形式多样、变化多端,从书体上分,可以分为、、、、五种。
(7)中国的舞蹈根据使用人群不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作为国家礼制,用于祭祀、庆典等活动的雅乐舞蹈;另一类是娱乐性的舞蹈。
2.选择填空(根据积累的知识进行选择,有的题不止答案!12☆)(1)杜甫的诗歌忠实的记录了当时的历史现状,人们称他写的诗歌为()A 诗圣B 诗仙C 史实D诗史(2)古代诗人都给自己起一个笔名,也就是号。
如李白又叫李太白。
太白就是他的号。
那么欧阳修的号是( ) A 东坡居士 B 六一居士(3)中国传统乐器众多,下面属于中国传统乐器的是()A 骨笛B 琵琶C 吉他D 瑟(4)中国的绘画艺术,以强烈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成为世界绘画历史上的一朵奇葩!工笔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
下面是工笔画的是()A 《洛神赋图》B 《掏练图》C 《女史箴图》D 《芙蓉锦鸡图》(5)小篆字体略长,笔画婉转圆通,是秦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整理简化的字体。
下面哪一项不是小篆。
()A 泰山刻石B 峄山石刻C 龙门二十品D 三坟记3.日积月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新双语学校六年级传统文化试卷
一、填空
1、《论语》是记述一部书。
2、在典故“高山流水”中和为知己知交。
3、四书指《》,《》,《》,《》。
4、《列子》是一部记述、、的书籍。
5、《史记》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学名著。
鲁迅先生曾称之为“,。
”
二、选择题
1、“中庸”之说的“中”指“中正、中和、不偏不倚”,“庸”指“有
常道、平常”。
“中庸”之说出自于: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2、“薛谭终身不敢言归”的出处:
A《论语》B《中庸》C《大学》D《列子》
3、描写出身贫寒、少有大志的韩信的书是:
A《列子》B《史记》C《论语》D《大学》4、《史记》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其间近三千年的历史,开创了通史的体裁。
A纪传体B国别体C编年体D断代史
三、填空并连线题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
“,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论语》
“大学之道,在,,。
”《大学》
“知止而后有定,,,,。
”《中庸》
“博学之,,,,。
”《列子》“是故,恐惧乎其所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