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指导课教案范文
小学阅读指导课教案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优秀6篇)

小学阅读指导课教案小学语文阅读教案(优秀6篇)小学三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设计篇一复习目标:1、掌握阅读短文中体现的知识点,并能按题目要求正确答题。
2、能掌握读懂句子的基本方法,利用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以及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3、通过学生自主复习,归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积累阅读方法。
复习重点:利用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以及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复习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
复习准备课件复习流程一、激趣导入1、复习引入: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想必大家掌握了不少阅读文章的好方法,老师现在要考考大家,读懂一篇文章要具备哪些要素呢?(出示:掌握词句意思、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情感、把握文章结构。
)这几部分都很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突破其中的一项句子的理解。
(出示题目)2、创设情境:今天老师收到了一封来自森林的求救信,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出示课件:创设闯关救小老虎的情境。
)大家愿意帮帮虎妈妈吗?二、第一关:温故知新说方法(10分)1.现在就来秀一秀我们的本领吧。
请说说自己掌握了哪些理解句子的方法。
2.小组讨论,汇报(师相机出示方法)3.小结。
三、第二关:精彩句子大回放(20分)1、出示课文句子,请分小组读。
2、请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和理解的方法。
3、同位互说,选题抢答,其他补充。
4、小结四、第三关:实战训练大比拼(20、30、50)1、出示阅读短文,让学生练习,小组讨论2、选题回答,请说出你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3、过渡:看来,前面几关都难不到同学们,现在要提高难度,有信心吗?4、请大家从短文里找出一句你认为是最重要或最难懂的话并说出选句的理由?5、讨论: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五、第五关:七嘴八舌谈收获这场比赛真是既紧张,又激烈,不知不觉就要接近尾声了。
大家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呢?六、宣布结果、总结同学们这次表现都很棒,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孔子说得好: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希望我们日后能把学到的阅读方法多加以练习,达到灵活运用,这样,我们的阅读能力才能提高得更快,在下次的挑战中一定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阅读指导课教案5篇

阅读指导课教案优秀5篇幼儿园中班阅读教案篇一目标:1、萌发参与文学阅读活动的兴趣。
2、知道朋友间要相互帮助,特别在朋友需要的时候。
准备:1、《幼儿画册》。
2、《朋友船》的配套录音磁带。
过程:1、指导幼儿自己看《幼儿画册》。
提问:看了这些图画,请你猜一猜发生了什么事情?2、欣赏故事。
(1)让幼儿一起讨论故事情节。
提问: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它们是怎样做的?(2)教师播放关于《朋友船》的磁带,或者自己朗读故事。
讨论:为什么这条船的名字叫“朋友船”?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离开这条船?小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做?3、讨论:如果你的朋友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做?帮助了别人后,你的感觉怎么样?别人感觉怎么样?(迁移经验)4、再次看书讲故事。
延伸:1、幼儿看图书,边听录音边讲故事。
2、在表演游戏中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附:故事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他们都是好朋友。
他们非常想去看大海,于是就分工合作,一起造船。
船终于造好了,大家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朋友船”。
小狮子和小熊首先上了船,小马和小猪接着上了船,小狗和小兔也上了船,最后,小猴和小鸟上了船。
“朋友船”起航了,顺着小河驶进了大海。
忽然,大风暴来了,海浪越来越大。
不好了!“朋友船”被礁石撞破,开始进水了!一只海豚向小狗喊:小狗!赶快离开这条破船吧!小狗说:“不!我不能离开我的朋友。
”一条大章鱼向小猴喊道:“小猴!赶快离开这条破船吧!”小猴说:“不,我不会离开我的朋友。
”最后,小动物们齐心协力,堵住了船上的缺口,把船驶向了岸边。
从此以后,森林里就多了一条船,船上还画着小动物们航海的故事呢。
语文阅读教案篇二一、从整体入手反复读读是阅读教学的主线。
读得好,可以深刻地表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
比如,在教余光中的《乡愁》一课时,就应该先充分创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再采取各种朗读方式,如集体读,个人读和自由读等,使学生情有所动,心有所感。
与产生共鸣,深刻地体会到乡愁的含义,以及深沉的爱国思想感情。
高中一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优质教案

高中一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优质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适用于高中一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旨在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教案内容包括阅读目标、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阅读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惯。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阅读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1. 研究阅读一篇中等难度的课外阅读文章。
2. 理解和归纳文章的主旨和关键信息。
3. 学会运用一些阅读技巧,如预测、推测、细节理解等。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关键信息。
2. 运用阅读技巧解决理解难点。
教学难点:1. 分辨文章中的主旨和细节。
2. 运用阅读技巧解决理解难题。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可以通过故事、图片或问题引入。
- 提出本节课的研究目标和重点。
2. 阅读(20分钟)- 学生独立阅读课外阅读文章。
- 指导学生如何快速浏览文章,找出关键信息。
3. 讨论(15分钟)- 学生归纳文章的主旨和关键信息。
- 教师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4. 阅读技巧讲解(10分钟)- 教师讲解预测、推测和细节理解等阅读技巧,提供例子和练。
5. 练(15分钟)- 学生进行预测、推测和细节理解的练。
6. 总结(5分钟)- 教师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和复,提醒学生下节课的研究任务。
教学方法: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导入、阅读、讨论、讲解、练和总结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
教学评价: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参与度和练成绩等进行评价,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注意事项:1.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课外阅读文章和相关教学资源。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4. 教师应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一年级语文上册阅读指导课教案5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阅读指导课教案5篇一年级语文上册阅读指导课教案篇1【目标综述】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着重指导学生写带有口字旁的字。
2、帮助学生能初步将感悟到的情感朗读出来,并能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环节设计】一、走近太阳,以“趣”点燃孩子探究的火花。
1、歌表演《粉刷匠》2、揭题:(出示太阳的图片)太阳怎么这身打扮呢?我们一起来问问它。
板书课题,指导读课题。
3、上节课所学的生字宝宝你还会读吗?(开火车认生字)二、走进太阳,以“读”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
1、分自然段检查自读情况。
2、师画简笔画,指生上台贴词卡“云彩”“沙滩”“大海”。
3、根据学生的问答相机引出第二自然段的学习。
(1)太阳把沙滩粉刷成什么样了?你还看见过哪些东西是金黄金黄的?(2)指导朗读第1句。
(3)(出示玻璃工艺品)你感觉怎么样?对着阳光看感觉又怎么样?(4)指导朗读第2句。
(5)太阳把云彩粉刷得怎么样?你能轻轻地挥一挥纱巾吗?(表演读)4、巩固朗读成果,认读促背。
(1)同桌互读第2自然段。
(2)推荐同桌读。
(3)师生合作读。
(根据自己的实际可背诵)5、指导学生学习第3自然段。
(1)太阳把小朋友粉刷成什么样了?指导朗读。
(2)比较“金黄金黄”“碧蓝碧蓝”“黝黑黝黑”,你发现了什么?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3)你想对太阳说点什么呢?三、拥抱太阳,以“乐”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如果你是太阳,你还会粉刷什么呢?一年级语文上册阅读指导课教案篇2(教学要求)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也、长、山、出”4个字,认识22个笔画“竖提、竖折”和1个偏旁“耳刀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和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课时划分)两课时。
语文阅读指导课教案

语文阅读指导课教案阅读指导课教案《我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要求:1、指导阅读一段《三国演义》中的文字,教给学生阅读及解决问题的方法;2、学生汇报自己所喜爱的《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及故事;3、以故事及故事中的人物为主线,达到指导学生读懂书中语言文字的目的。
阅读指导重点:以小故事及故事中的人物为主线,达到指导学生读懂书中语言文字的目的,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1、课件出示我班开展课外阅读的情况,我班读《三国》《水浒》的缘由。
2、同学们,这学期我们阅读了XXX的《三国演义》和XXX的《水浒传》,这堂课,我们一起来重点聊一聊XXX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和故事。
二、指导学生阅读一段《三国演义》中的文字——《白门楼》选段(23~)1、《三国演义》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让我们读过之后仍回味无穷,请欣赏《白门楼》中一段精彩的片段。
出示《白门楼》的片段,学生拿出打印好的片段。
2、教师指导学生借助字典阅读文字请大家按这三点要求浏览手中的文字: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读不懂的地方可以问人。
学生阅读,教师巡视,解决个别学生遇到的问题。
3、请一学生大声朗读这段文字。
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出古文的味来。
4、重点询问几句话的意思,以检查学生是否读懂了文字。
如:“缚太紧,乞缓之!”“我既被擒,有死而已,别无挂念。
”“公为座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救乎?”等等5、讨论、读法指导抓住其中的几句话,联系《三国演义》中的上下文,理解内容。
如:“你心术不正,所以我才离开你!”“丞相不见XXX、XXX之事乎?”“大耳贼不记得辕门射戟了吗?”这句话在《三国演义》中指的是什么故事?同学们,读书就应当这样,读了上文想下文,读了下文回顾回顾上文,要上下文联系起来读。
6、单从这段文字的描写中,你看出XXX是个如何的人?XXX是个如何的人?XXX又是个如何的人呢?你是从哪句话读出来的?三、学生汇报自己所喜爱的《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及故事(14~)1、过渡:这段故事虽然很短,却将XXX、XXX、XXX等几个人物的形象鲜明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令我们不得不佩服XXX的文笔之精彩。
阅读指导课教案(优秀4篇)

阅读指导课教案(优秀4篇)阅读指导课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课外阅读的方法。
2、读《水浒传》,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清书中脉络,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课前准备:1、《水浒传》的阅读指导课件。
2、《水浒传》电视剧的主题歌《好汉歌》。
3、准备好《水浒传》。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
师:同学们听完之后是否有热血沸腾,畅快淋漓之感?那高亢激越的气势,让我们想到了那些“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豪侠之士。
那么,你们知道这部连续剧是取材于我国的哪部古典名著吗?你们想到了其中的哪些豪侠之士?要点提示:取材于《水浒传》;可能想到的豪侠之士:逼上梁山的林冲、醉打猛虎的武松、勇猛憨直的李逵、行侠仗义的鲁智深等。
师:众多的。
水浒英雄演绎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景阳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著作,去感受那些侠义之士的精神气概吧。
二、简介作者施耐庵和写作背景1、要读好一本名著,首先要了解作者。
你了解作者多少呢?作家作品补充介绍:(多媒体显示。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一般认为是长篇小说《水浒传》最早的创作者。
祖籍苏州。
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
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
2、写作背景:(多媒体显示。
)《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
当时的社会非常的黑暗,在位皇帝徽宗只知吃喝玩乐,终日不理朝政。
蔡京、高俅、童贯、杨戬等奸臣把持朝政,他们与地方官吏勾结、狼狈为奸,贪污受贿、横征暴敛,再加上地主恶霸与豪强劣绅的无法无天、横行霸道,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被迫起来进行武装反抗。
因此,整个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
小说中描写的宋江、方腊等起义,就是以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为依据的。
初中语文阅读指导课教案

初中语文阅读指导课教案初中语文阅读指导课教案篇一:阅读指导课教案_课外阅读方法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和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和技巧。
2、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读书的习惯。
3、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和水平,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准备:1、为每位学生准备一本课外读物。
2、准备读书积累卡。
三、教学过程:1、谜语激趣导入:首先,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猜谜:打一物)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往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
(答案:书籍)同学们都听说过这句话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过的一句话,通过这句话我们知道,书籍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所以,我们要与书籍建立一种情感,那就是“爱”!板书:我爱读书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读书有哪些好的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阅读指导课,共同学习一下读书的好方法。
2、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先找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明确以下原因。
)第一、读书可以给我们解惑。
第二、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学习各种技能,使我们在社会上安身立命。
第三、读书还可以使我们明白各种做人的道理,我们不能糊里糊涂的做人;读书可以启发我们的智慧,越学越明白道理,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益的人。
现在,我们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了,但是,怎么样去读书呢?读书有什么样好的做法呢?3、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展示。
4、教师点拨几种读书建议。
第一、培养爱读书的兴趣;第二、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不论哪一种类型,有一个评价的标准:当你拿到一本书阅读时,能够很快进入文字,并产生联想、想象甚至创作的冲动欲,就可以断言:这书是适合于你的佳作);第三、学会多种阅读方法;第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5、讲授阅读方法:(1)品读法品读,就是在阅读中对文章的某一点深入下去,这里的“一点”必须是文章的神韵所在。
如《春》、《繁星春水》的语言美。
(2)摘读法、圈点法把读书过程中精彩的文章、片段、句子等加以摘录、圈点。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要求学生:1、根据文本理解文中的主旨和含义;2、通过阅读学习新的语言知识,如生词、惯用语等;3、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讲述的是一篇《青蛙的生活》,它主要描述了青蛙们的生存环境以及贯穿他们一生的变形过程。
三、教学步骤1、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a.给学生展示一张有关青蛙的图片或小视频,让他们对青蛙形成初步了解;b.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我们知道青蛙在自然界中有哪些重要作用?”或“你们知道青蛙生存的环境是怎样的吗?”2、阅读文本让学生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文章,帮助他们理解并记住故事中的每一个细节和要点。
a.鼓励学生在心中进行阅读,以帮助他们理解文章中的含义;b.教导学生在阅读时做好笔记,在遇到生词或不理解的句子时互相帮助。
3、阅读理解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检验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了文章的主题和含义。
a.可以通过多种提问方式来完成阅读理解练习,如问答、填空、选项匹配等;b.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有难度的问题来让学生思考,例如:“你认为青蛙会对自己生活环境起到什么作用?”或“青蛙变形的过程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启示?”4、语言学习在故事中会出现一些比较生僻的语言或惯用语,在这个环节中教导学生如何学会这些新知识。
a.老师可以先简单介绍这些生词或惯用语的含义;b.再和学生一起思考如何把这些语言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5、作文通过阅读,学生必须对文本有所理解,并且能够把这些理解反映在自己的文字中,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技能。
a.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提纲或指导,以帮助他们构思和写出一篇作文;b.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并涵盖一些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及时态,使作文看起来更加智慧。
四、总结在这个环节中,需要老师总结教学过程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a.建议学生把新学的生词和语言加入到自己的词汇记录本中,以便日后巩固;b.回顾教学过程,对于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言能力等方面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阅读指导课教案范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语文阅读指导课教案范文一活动目标:1、指导学生抓住细节描写,走进桑桑的内心世界,为整本书的阅读打开一扇窗。
2、指导学生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提高阅读的能力。
3、引导学生阅读时学会把握人物形象特点、关注人物内心。
4、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写《童话大王》的大作家和小朋友曾经有这样一段对话,我请两位同学来读一下:“叔叔,你希望有人敲门吗?”“希望。
”“那我去敲门,你会开门吗?”“当然开门。
”“我要是晚上敲门呢?”“我讲故事给你听,你讲故事给我听。
”“那-----我怎么才能找到你呢?”同学们猜,怎么回答的?“我就在书中等你。
”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
是啊,“我就在书中等你。
”这是作者与读者的心灵约定,作家永远静静地守候在他的书中,等待着我们,当我们展开书页,其实我们就是走进了作家的心田,去赴一个不见不散的约会。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曹文轩叔叔的《草房子》。
二、走近《草房子》1、大家已经读完了《草房子》,那你对《草房子》有了哪些了解?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
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2、你还查阅了哪些相关的资料?学生交流,出示:(1)曹文轩简介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
主要经历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9卷)。
《红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
获省部级学术奖、文学奖30余种。
其中有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金鸡奖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等奖项。
近作《细米》获第六届(2001-2003)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2)《草房子》(长篇小说)曾获:国家图书奖、冰心文学奖大奖、台湾“好书大家读”少年儿童读物奖、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五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
《草房子》(电影)曾获:第十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剧本奖、第八届中国电影童牛奖优秀剧本奖、第十四届德黑兰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意大利第十三届Giffoni电影节“铜狮”奖。
三、走进《草房子》,聚焦主人公1、《草房子》是一个美好的所在,她让我们想起温馨、遥远,想起浪漫的童话。
当我们走进曹文轩为我们搭的《草房子》时,很快就被他那优美的文笔、感人的情节深深吸引而在书中流连忘返,尤其让我们感动的是主人公桑桑。
你也许能一口气说出他的好几件光荣事迹,现在请打开《草房子》,阅读桑桑的相关内容,然后小组交流。
教师总结出示:桑桑为了让自己养的鸽子有个像样的家,就把自己家里用的碗柜改制成一所鸽舍;他看到渔船上的人用网捕鱼,就把家里的蚊帐剪开制成一张渔网,还真捕到了鱼;他在夏天里想到城里卖冰棍的人总将冰棍裹在棉套里,就突发奇想地在大热天里穿上棉衣棉裤……从中你能看出桑桑是个怎样的孩子?桑桑是个喜欢“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行为”的孩子,他的怪念头和行为,都表现了他聪明好奇、敢想敢作、爱自我表现。
他特别渴望被关注,具有一切孩子所具有的嫉妒、调皮,但桑桑有一般调皮孩子所没有的善良品质。
2、同学们的汇报真精彩,读书的收获真不少。
有不少同学还抓住了故事中的细节,如人物的动作、言行、外貌、心理谈体会,有理有据,非常深刻。
在我们眼中,童年的桑桑淘气得可爱,六年后的桑桑又有了哪些变化?大屏幕出示:桑桑带着柳柳来到城墙下时,已近黄昏了。
桑桑仰望着这堵高得似乎要碰到了天的城墙,心里很激动。
他要带着柳柳沿着台阶登到城墙顶上,但柳柳走不动了。
他让柳柳坐在了台阶上,然后脱掉了柳柳脚上的鞋。
他看到柳柳的脚板底打了两个豆粒大的血泡。
他轻轻地揉了揉她的脚,给她穿上鞋,蹲下来,对她说:”哥哥背你上去。
”柳柳不肯。
因为母亲几次对她说,哥哥病了不能让哥哥用力气。
但桑桑硬把柳柳拉到了背上。
他吃力地背起柳柳,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地爬上去。
不一会冷汗就大滴大滴地从他额上滚了下来。
柳柳用胳膊搂着哥哥的脖子,她觉得哥哥的脖子里尽是汗水,就挣扎着要下来,但桑桑紧紧地搂着她的腿不让她下来。
那首无词歌的旋律在他脑海里盘旋着嘴一张几就流了出来:咿呀……呀咿呀……呀咿呀……哟哟……哟哟,哟哟……咿呀咿呀哟……登完一百多级台阶,桑桑终于将柳柳背到了城墙顶上了。
往外看,是大河,是无边无际的田野;往里看,是无穷无尽的房屋,是大大小小的街。
城墙顶上有那么大的风,却吹不干桑桑的汗。
他把脑袋伏在城墙的空隙里,一边让自己休息,一边望着远方:太阳正在遥远的天边一点一点地落下去……默读,思考:(1)请说说完整的故事情节。
(2)抓住最让你感动的细节反复读,联系上下文谈体会。
(3)“太阳正在遥远的天边一点一点地落下去……”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对话:“妈妈为什么总哭?”“因为我要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儿”“就你一个人去吗?”“就我一个人向”“我和你一起去了你带我吗?”“那个地方只有我能去”“那你能把你的鸽子带去吗?”“我带不走它们。
”“那你给细马哥哥了?”“我和他已经说好了。
”“那我能去看你吗?”“不能。
”“长大了也不能吗?”“长大了也不能。
”“那个地方好吗?”“我不知道。
”“那个地方也有城吗?”“可能有的。
”“城是什么样子?”“城……城也是一个地方了,这地方密密麻麻地有很多很多房子,有一条一条的街,没有田野,只有房子和街……”桑桑的话意味着什么?“死亡”还让桑桑懂得了什么?小组交流。
分角色朗读。
3、如果说桑桑选择了草房子,那么草房子则决定了桑桑的成长。
想一想桑桑身边的哪些人给了桑桑宝贵的成长经验和对于生活之美的体悟。
自由选择研究的人物,然后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谈谈他(她)的什么行为或者言行影响了桑桑。
四、总结延伸1、总结:在大家读这本书之前中国已有大约15多万儿童在阅读《草房子》,除此还有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很多儿童都在读这本书,之所以大家都爱看这本书是因为这是本好书。
所以大家好好品读它的话,一定可以受益非浅。
2、教师深情诵读小诗:等你带着渴望带着梦想带着追寻走到书里来这里有世间最迷人的景致这里有人间最动人的情感这里有的朋友在书中等你“我就在书中等你!”让它成为我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也希望它成为我们班阅读的口头禅,让我们真诚的对自己、对同学、对老师说:我就在书中等你!语文阅读指导课教案范文二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对书本人物的评价。
2、通过重要情节的提炼,引导学生体会夏洛和威尔伯之间关于生命、友情、爱与忠诚的赞歌。
3、享受读书乐趣,激发读书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提炼书本中重要的情节、语言,引导学生朗读、想象,体会“爱”的主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夏洛的网》这本书大约有10万多字,你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这本书的内容?2、用概括的语言叙述一篇课文、一本书,要抓住重要的人物和重要的事情来说。
3、每本书的封底,都会有一段话,这段话用了较多的语言叙述了故事的内容。
以后在选择书本阅读的时候可以通过这段话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阅读第一章1、威尔伯的存在和小姑娘弗恩有很大的关系,这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2、爸爸一开始打算杀掉“落脚猪”威尔伯,最后决定不杀死它,因为弗恩的话,弗恩说了什么呢?指名学生读一读弗恩的语言。
“请不要杀它!”她眼泪汪汪地说,“这不公平。
”阿拉布尔先生停下了脚步。
“弗恩,”他温和地说,“你得学会控制自己。
”“控制自己?”弗恩叫道,“这是生死攸关的事,你还说什么控制自己。
”泪珠滚滚流下她的脸蛋,她一把抓住斧子,打算把它从爸爸手里抢下来。
“弗恩,” 阿拉布尔先生说,“养小猪的事我比你懂。
落脚猪麻烦大着呢。
现在让开吧!”“可是这不公平,”弗恩叫道,“小猪生下来小,它自己也没办法,对不对?要是我生下来的时候很小很小,你也把我给杀了吗?”阿拉布尔先生微笑了。
“当然不会,”他说着,疼爱地低头看着女儿,“不过这是两码事。
女孩小是一回事,落脚猪小又是一回事。
”“我看不出有什么两样,”弗恩回答说,仍旧抓住斧头不放,“我听到过那么多不公平的事,这件事是最最不公平的。
”阿拉布尔先生脸上掠过一种古怪的表情。
他觉得自己也要哭出来了。
“好吧好吧,”他说,“你先回去,我回家的时候把这落脚猪带回来,让你用奶瓶喂它奶,像喂小宝宝似的。
这下子你就会看到,对付一只小猪有多么麻烦了。
”3、你觉得弗恩说这段话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从哪个词语中看出来的?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读出“又急又气又伤心又愤怒”的心情。
4、这段文字让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弗恩?5、小结:在弗恩眼中,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人类,生命都是一样的。
弗恩爱护小猪,保护小猪的行为感动了爸爸,爸爸不再杀小猪,从此弗恩就开始用奶瓶喂养起小猪,并为它取名“威尔伯”。
威尔伯和弗恩在一起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日子,后来小猪长大了被放到了她舅舅朱克曼家的农场饲养。
于是威尔伯遇到了它生命中另外一个恩人:一只蜘蛛“夏洛”。
(三)阅读21章1、夏洛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在威尔伯的面前?(威尔伯孤独的时候)2、出示句子:你要一个朋友吗?威尔伯?我可以做你的朋友。
指名学生朗读这句话。
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真诚。
3、当孤独的威尔伯听到了这句话的时候,感受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