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京剧 (类文)(4)

合集下载

关于京剧的一些资料

关于京剧的一些资料

关于京剧的一些资料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国粹之一。

下面是关于京剧的一些资料:
1. 起源和发展:京剧起源于北京地区,起初是清朝宫廷的娱乐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形式。

京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达到鼎盛时期,并在20世纪中叶经历了一段低谷后得到复兴。

2. 剧种和剧目:京剧包括武戏、文戏、近代戏等多种剧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四大名旦(梅派、花派、青衣派、老生派)和四大名旦(程派、高派、孟派、沈派)。

著名的京剧剧目包括《霸王别姬》、《赵氏孤儿》、《白蛇传》等。

3. 表演特点:京剧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方式,注重唱腔、身段、表情和化妆等方面的表现。

其独特的唱腔包括“二黄”、“三黄”、“四黄”等不同音调和音色的唱法。

4. 服装和化妆:京剧的服装和化妆非常精美,角色的服饰和妆容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不同角色的服饰和妆容可以反映出其身份、性格和社会地位。

5. 演出形式:京剧的演出通常在舞台上进行,舞台背景以绢幕和道
具为主,利用灯光、音乐和动作来营造气氛。

京剧也常常在戏曲剧院、剧场和节庆活动中演出。

6. 保护与传承:京剧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国家的保护和重视。

同时,为了推广和传承京剧,许多京剧学校和培训机构也积极开展教育和培训工作。

以上是关于京剧的一些基本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魅力,欢迎你进一步了解和欣赏京剧的表演艺术。

京剧作文(10篇)

京剧作文(10篇)

京剧作文(10篇)现在的年轻朋友不太喜欢京剧,但我对京剧很感兴趣。

我对京剧的兴趣是受爷爷奶奶影响的。

他们爱京剧,只要电视上有京剧节目,比如九州剧场,他们就一直想看。

久而久之,我也被感染了。

我发现京剧中有很多传统文化的精髓。

说实话,我对京剧了解很少,只知道京剧讲究“唱、读、演”,京剧分“生、净、末丑”五个行业。

我经常把“郑丹”和“花旦”混淆,有时甚至统称为“肖丹”。

我只看过三部完整的剧:秦香莲、九江口、九道本。

现在艺术节目或者综艺节目里演的京剧,大部分都是名剧,我看过很多这样的小段子。

我喜欢锁林胶囊里的那段《春秋亭外》,徐策润城的那段《战战青天》,玉堂春的那段《苏三离开洪洞县》。

有人认为京剧慢,不耐烦听。

其实京剧节奏感很强,速度有快有慢,但要看剧情。

快,快得连你都听不到。

不知什么意思,已经唱过了。

就像秦香莲里的那段“徐烨长相读书近”,多快啊!电视屏幕不放字幕,根本听不清楚。

为什么这么快?这是为了表达包公的愤怒之情和让陈世美认出秦香莲的渴望。

慢,慢到可以拖半分钟一个字。

比如《醉醺醺》里杨贵妃的歌词写得那么慢,就是为了体现杨贵妃优雅的气质和失落的心情。

总之,京剧的艺术是很有魅力的,仔细欣赏就会发现无穷的美。

我会继续观看和学习京剧,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朋友了解和热爱京剧。

我喜欢鲁剧你可能想不到,作为一个中学生,唯一吸引我的剧是鲁剧,让人觉得很诧异。

然而,这没什么不寻常的。

我喜欢鲁剧,因为我们村里有很多鲁剧迷,他们每年都唱歌。

时间主要在正月初五到初十六之间,地点在我们村的老校。

舞台后面是教室,现在变成了更衣室。

我上小学的时候,总是跑去看。

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同样的剧。

当时虽然看不懂表演是什么,但被豪华的场景和鲜艳的服装深深吸引。

好像每次去都是主要看衣服和头饰去看热闹,而不是去看歌剧。

现在我是一名中学生,去剧院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看场景和衣服,主要还是为了去看歌剧。

你看,窗帘一拉开,我就看到一个女孩轻盈地走着,绕着她的丁咚转圈。

京剧说课稿(精选4篇)

京剧说课稿(精选4篇)

京剧说课稿(精选4篇)京剧说课稿1教学目标1,感受我国京剧音乐的艺术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从戏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历史故事中汲取精神营养。

2,通过学唱京歌《唱脸谱》的引入,了解京剧的起源,脸谱等音乐文化知识。

3,赏析传统京剧《猛志在胸催解缆》,能够辨析京剧的行当,唱腔等,根据学生嗓音情况学唱片断。

4,结合所学的京剧知识请同学在流行音乐中寻找京剧音乐的元素及代表作品。

教材分析中国的戏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是世界独一无二的音乐艺术宝库。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以京歌《唱脸谱》作为导入,巧妙地把京剧音乐与通俗音乐演唱风格融为一体,意在让学生从陌生到理解,逐步接受感受和热爱祖国的京剧文化,京剧藏戏《猛志在胸催解缆》是根据历史故事文成公主为原型而创作的,在了解京剧的脸谱行当唱腔的同时,京剧中鲜活的历史人物也唱出了拥有灿烂文化传统的民族自豪感,结合京剧音乐的唱腔乐器伴奏,请同学在流行音乐中寻找京剧音乐的元素及代表作品。

(例周杰伦《霍元甲》零点乐队《粉墨人生》等)教学重点学唱京歌《唱脸谱》,了解京剧的起源京剧的脸谱行当腔等知识。

教学难点根据学生的嗓音条件学唱京剧藏戏《猛志在胸催解缆》片断。

教学过程1,老师清唱一段《唱脸谱》请同学听听这唱的是什么音乐同学们立即能答出是京剧(课件展示今天的课题内容京剧在音乐中的传承与发扬)2,请同学完整的欣赏《唱脸谱》并寻找里面的京剧元素。

3,京剧的起源历史(展示课件)4,学唱京歌《唱脸谱》,仔细体会曲中唱到的脸谱人物及刻画的性格形象。

(播放视频《唱脸谱》)5,辨析《唱脸谱》中所表现的历史人物形象及刻画的性格形象6,在演唱《唱脸谱》中,导入京剧的花脸唱腔正是脸谱所刻画的个性形象7,京剧的四大唱腔生旦净丑,引入京剧藏戏《猛志在胸催解缆》播放视频,辨别是那种唱腔8,结合所学的唱腔再来分乐段唱腔演唱《唱脸谱》(展示课件曲谱)9,让学生在现代的流行音乐中找寻有京剧音乐元素的作品,老师展示周杰伦《霍元甲》零点乐队《粉墨人生》10,在京剧音乐与通俗音乐结合的京歌《唱脸谱》演唱中,让同学们在音乐中用新的眼光审视京剧音乐,懂得在全球化的潮流中维护文化生态多样性的重要。

《京剧》阅读答案

《京剧》阅读答案

《京剧》阅读答案篇一:西师大三年级语文上册《一次感人的京剧表演》课后练习题一次感人的京剧表演课后练习题一、给下面带点的字注音。

擅长()讲述()报仇()保持( ) ....二、用― \ ‖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京剧艺术(jīn jīng) 腿骨折了(zhé shé) ..别摘花骨朵(gǔ gū) 他是英雄(yīn yīng) ..三、加减部首组新字。

戏——()+()=()持——()+()=()情——()+()=()楼——()+()=()忙——()+()=()叫——()+()=()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急忙——()剧烈——()仍然——()著名——()五、照样子,写词语。

活灵活现(ABAC式) 干干净净(AABB式)六、照样子连线。

国画侯宝林京剧常香玉豫剧红线女粤剧齐白石京剧梅兰芳相声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观众没发现这一情况,仍然()地看戏。

盖叫天就一直(),直到()落下来,他才倒在地上。

2. 由于盖叫天的表演__,人们都叫他―()‖。

八、选词填空。

剧烈激烈热烈1. 中队长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了()的掌声。

2. 在左小腿骨折的情况下,盖叫天忍着()的疼痛,仍然保持着武松英武的形象。

3. 班会课上,同学们展开了()的讨论。

九、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按顺序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 )我便到小水湾去钓鱼。

( )到干旱的季节,小河断流了,形成了一泓泓的小水湾。

( )每次到那里去,我都能钓回满满的一网兜鱼。

( )小水湾的鱼可多了,柳条鱼、麦穗鱼,还有金鱗红尾巴的鲤拐子。

(( )鱼可爱咬钓了,我那浸在水中的网兜里的鱼越来越多。

)我们村外有一条小河。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棵大树,枝叶繁茂,四面八方来的飞禽走兽都愿意在树上树下休息。

他们聚在一起,经常讲些世界各地的新闻趣事。

大树也想到外国去参观参观,便请飞禽带他去。

但他没有翅膀,被拒绝了。

大树又请走兽带他去,但他没有腿,也被拒绝了。

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精选(含答案)

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精选(含答案)

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精选(含答案)1. (2023·北京市市辖区·模拟题)阅读《京剧大师梅兰芳》,完成文后的问题。

京剧大师梅兰芳①舞台上,“她”的眼波万般含蓄,“她”的身段万般撩人,“她”的唱腔又清又醇,“她”的手一抹一挑,尽显妖娆。

“她”却是一个风骨卓然的男子汉——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

②在最初拜师学艺的时候,师父说梅兰芳没有天资,生着一双死鱼眼睛,灰暗、呆滞,认为他根本不是学戏的材料,所以不肯收留。

虽然被拒之门外,但梅兰芳并没有为此灰心丧气,师父的话反而促使他更加勤奋。

于是,梅兰芳每天仰望天空,双眼紧盯着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

通过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梅兰芳那双眼睛渐渐变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脉脉含情。

③1930 年,梅兰芳开始出国巡演,在西方戏剧界掀起了一股“梅旋风”。

行前,为了让西方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京剧中的生旦净丑、唱念做打、美服道化,梅兰芳专门做了手绘图谱。

这本图谱包含了京剧的服饰、脸谱、切末①、乐器、戏楼、舞蹈造型等内容,以中英文对照的方式作注解说明,共有1987 幅绘画。

因为外国人不懂中国的工尺②谱,梅兰芳还请民乐专家刘天华将其翻成五线谱,并对中国的传统记谱方式做了介绍。

④1935 年,梅兰芳应邀率剧团赴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外国城市演出访问,盛况空前。

此次异国巡演,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标志性事件,确立了梅氏京剧艺术的国际地位。

当时领导世界戏剧潮流的两位西方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在与梅兰芳交流之后,认为梅氏的京剧表演艺术自成体系,代表了中国传统戏剧的美学理想。

尤其是京剧借助舞台表演来模仿现实的虚拟性,更令其大开眼界。

有人说,梅兰芳的艺术无疑超越了东西方之间所存在的障碍。

的确,这一系列的出访,不仅创造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而且将国粹京剧推向了国际舞台。

⑤赞美之辞,多为梅兰芳的那一双手而发。

外国不少戏剧评论家对梅兰芳的各种手势津津乐道,惊呼“醉人的美”。

京剧知识讲座(4)京剧的念白

京剧知识讲座(4)京剧的念白

京剧知识讲座(4)京剧的念白京剧的念白我想凡是对京剧有一些了解的观众都知道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千金话白四两唱”。

显然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之所以要这样说,无外乎就是强调念白的重要性。

京剧的念白有京白、韵白、苏白,我的老师荀慧生还发明了一种在京白与韵白之间的念白,既嗲又俏,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谐白。

京白,就是按北京方音念的京字京味的念白,多用于花旦、架子花脸、小花脸。

小生有时也在韵白中穿插几句京白,例如《打严嵩》中的常保童,带有诙谐调侃之意。

有人说青衣和老生就不念京白,其实也不然,比如《四郎探母》的公主,《苏武牧羊》中的胡阿云,都是青衣应工的戏,都念京白,张君秋先生的京白尤其好听,跟他的唱腔一样耐人寻味。

老生戏主要是清装戏,比如《洪母骂畴》中的洪承畴在投降清廷以后改换补服、顶带,同时改念京白,与他母亲念的韵白形成对照,充分地讽刺了这个叛徒数典忘祖的嘴脸。

花旦戏最典型的是《十三妹》中的何玉凤,据说是王瑶卿先生的经典剧目,主要是京白念得好,具有独创性。

后来的花旦念京白都是受王先生的影响。

小花脸念京白的戏多,听着很随便,其实也很要功夫。

比如数板时也要合辙压韵,一板一眼的,跟唱一样。

还有一种叫“贯口白”,好像是一口气念一大段,还越念越快,神采飞扬。

最后拉一个长音,跟唱腔的嘎调一样,在观众中也能获得喝彩声。

这是很要嘴皮子功夫的,偷气换气处理不好也念不下来。

尤其是武丑戏,像《连环套》中的朱光祖,《九龙杯》中的杨香武的京白都是难度很大的。

我听叶盛章和张春华的念白,就跟炒蹦豆一样,干脆、利落、爽快。

韵白,和京剧的唱腔一样,都是用湖广韵。

也就是说,都是200年前徽班进京时的产物。

您听现在的武汉人说话,尤其是他们学北京话,就真跟京剧舞台上的韵白一样。

其实把韵白再拉点长音,加点花,就是京剧的唱腔。

由此可见,韵白的旋律就是简化的皮黄腔。

有人说:“我就不信,没有湖广韵就唱不了京剧。

”其实他不明白,京剧的唱腔旋律就是从湖广的方言四声调值演化而来,你怎么能用北京话的四声说出湖广话的韵味来呢?有的剧作家不熟悉湖广韵,把京白和韵白写的台词完全一样,演员说念不出来,他还挺不服气。

2023北京清华附中初三4月月考语文(教师版)

2023北京清华附中初三4月月考语文(教师版)

2023北京清华附中初三4月月考语文一、基础与运用。

1. 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视为中国国粹。

学校京剧社团近期组织京剧爱好者去戏楼观看专场演出。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享誉海内外,有“国剧”之称。

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

它是由徽调(安徽的地方曲调)、汉调(武汉一带的曲调)为主,溶合昆曲、秦腔(陕西的地方曲调)和其他民间曲调特点发展而成的,_____。

京剧唱腔以徽调的二黄和汉调的西皮为主,所以京剧过去也称为“皮黄”。

京剧舞台艺术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治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

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

当然,同时也相应地使它的民间乡土气息减弱,纯朴、粗犷.的风格特色相对淡薄.。

(1)观看演出前,社团团长为同学们介绍有关京剧方面的知识,下面的介绍文字中横线处应填写的语句是()A. 因此京剧历史悠久,分布地域广泛B. 因此京剧并不姓京,不是北京地方戏(2)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

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 “溶合”应写作“融合”B. “治约”应写作“制约”C. “犷”应读为“guǎng”D. “薄”应读为“báo”2. 同学们观看传统京剧专场演出后,纷纷写下了观后感,下面是王同学写的一段观后感,其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个句子是()A. 京剧已有200年历史,被称为是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B. 演员们的一招一式,行云流水,让我们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C. 京剧唱腔悠扬婉转,声情并茂;表演精彩绝伦,韵味十足;武戏文唱,引人入胜……D. 我在深深地思考这些传统的戏曲家是怎么做到的呢?3. 京剧形成于清代,清代文学艺术集封建时代文学艺术发展之大成。

我们学过的《范进中举》就选自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_________》。

京剧的作文(精彩10篇)

京剧的作文(精彩10篇)

京剧的作文(精彩10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朋友们带来的京剧的作文(精彩10篇),希望能够给朋友们的写作带来一定的启发。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古国。

它历史悠久、文化精深!在众多中华儿女的努力下,中华文化以多样的姿态逐步走向世界舞台。

但让我沉醉的便是那京剧文化!时间倒退到2023年的春晚,李玉刚用一首《新贵妃醉酒》将人们带进了热爱京剧的狂潮,这首将中国古典文化和现代流行音乐完美结合的歌,配上李玉刚的“双声”唱法,一时传遍了大街小巷。

而这首家喻户晓的歌,其前身却是出自梅兰芳的《贵妃醉酒》。

一提到梅兰芳,脑海里不觉浮现出“京剧大师”的美誉。

是他,带中国京剧面向世界走向世界;是他,倾尽此生心血创办“梅派”,让京剧文化世代传承;更是他,创作了《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巨作,给予中国京剧以国粹的美称。

著名学者钱穆曾说:“西方戏剧求逼真,说白动作,完全要逼近真实,要使戏剧与人生不间隔,中国戏剧则是游戏三味。

其中,中国京剧则为要抽离现实,把人生事相绘画化、舞蹈化、音乐化。

”的确,京剧之所以称为国粹,深得人心,是因为它给人以不同的绘画美、音乐美和形体美。

人们常言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这看似平常的一句,却有着丰富的意蕴。

京剧,以它各色的人物形象将人生事相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是由于它的出现,把真善美带给了人们,教人们忠诚贞贤,鞭挞奸贪丑恶。

就拿我们最熟悉的京剧脸谱来说吧!蓝脸的窦尔敦展示着他的桀骜不驯、刚强爽快;红脸的关公更是尽显忠诚耿直、热情吉祥;还有那奸诈多疑的白脸的曹操;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的黑脸的张飞。

一并在舞台上,就连外国人也纷纷拍手叫好,一个劲地来称赞。

那么,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是不是也该为祖国悠久的京剧文化而感到自豪呢?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我们是不是也该为文化传承尽一份力呢?是的,作为一名中华儿女,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我们不仅要多看京剧,了解京剧,更要学唱京剧,让这一传统世代相传,让这一文明的艺术之花常开不败!“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每当我唱起这首《唱脸谱》选段时,一种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戏
叶君健
时间是晚上8点。

太阳虽然早已下落,但暑气并没有收敛。

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子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

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

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

每个角落里都是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

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

他们所散发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

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法走到脚灯前面来了。

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

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

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

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

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了出来。

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她开始唱了。

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

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
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他们看得入了神。

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

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

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

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

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

戏就在这时候到达顶点。

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

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的面前。

观众和他打成一片。

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的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

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