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合集下载

驾驶员操作规范

驾驶员操作规范

营运驾驶员安全操作规范一、驾驶员安全操作职责1、认真学习并自觉遵守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本地区、本单位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依法经营。

2、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强烈的安全行车意识和驾驶员责任感,积极参加安全技术培训和各项安全活动,不断提高安全、业务和机务知识,养成良好的驾驶作风和守法习惯。

3、认真钻研业务,精心保管和爱护车辆,熟悉车辆的安全技术性能,掌握车辆的常规维护、修理技能,确保车辆的转向、制动、灯光等综合安全技术状况良好和各项安全设施齐备有效。

4、严格执行出车前、行驶中、收车后的“三检”制度和例保制度,自觉配合车站的安全门检工作,不得驾驶安全设施不全或者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等具有安全隐患的车辆,确保行车安全。

5、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车辆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车辆。

6、按驾驶证、从业资格证载明的准驾车型驾驶车辆,出车携带好各种证件,认真执行运行作业计划,按调度规定线路、时间正点运行,严格遵守运输纪律,服从交警、运管和车站管理,安全、优质、低耗地完成运输任务。

7、行车前检查行包、货物是否装捆牢固,载客量、载质量及货物长、宽、高是否符合规定;注意装载物品安全,严禁超载及客货混装,严禁旅客携带危险品上车。

8、车辆在任何情况下起步必须先关好车门,站内起步须服从站务人员旗笛指挥,无站点起步前须仔细观察车辆周围情况确认安全方可起步,车未停稳严禁上下客。

9、以人为本,旅客至上,文明服务,热情待客,遇有危急病人和伤员,应救死扶伤,全力相助。

为保护企业和旅客、货主的合法权益,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见义勇为,弘扬正气。

10、发生较大交通事故时,必须保护好现场,积极抢救伤者和财产,按规定放臵警告标志,并迅速向当地交警部门、车属单位(车主)报告,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夜间及特殊天气条件下的行车安全规范

夜间及特殊天气条件下的行车安全规范
停车前清理积雪
在停车前清理掉车身和车轮上的积雪,确保车辆稳定停放。
使用手刹和挡位
在冰雪路面停车时,应拉上手刹并选择合适的挡位,防止车辆滑 动。
04 雾天行车安全规范
雾灯的使用
开启雾灯
在雾天行驶时,应开启前后雾灯 ,以提高车辆的被辨识度,减少 追尾事故的风险。
选择合适的灯光
根据雾的浓度和能见度,选择合 适的灯光,如前雾灯、后雾灯或 危险报警闪光灯,以确保其他车 辆能够清晰地看到您的车辆。
02
注意横穿行人
夜间行人较少,但仍有可能遇到横穿马路的行人,驾驶 员应时刻保持警惕,提前减速避让。
03
观察路面标志
注意观察路面标志和标线,确保车辆在正确车道行驶, 避免偏离道路。
夜间行车速度控制
01
02
03
降低行驶速度
夜间视线较差,驾驶员应 适当降低行驶速度,以便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有足 够的时间做出反应。
尽量避免在雾天进行超车操作,如需超车,应提前鸣笛、闪烁灯光示意,确保对向车道无 来车后再进行超车。
停车等待
当雾天能见度极低,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时,应选择安全区域停车等待,待雾气消散或能见 度改善后再继续行驶。在停车等待时,应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车后放置警示标志, 提醒其他车辆注意。
1.谢谢聆 听
近光灯,避免远光灯刺眼影响对方车辆驾 驶员的视线。
远光灯使用
1.C 在无路灯照明或者光线较暗的道路上,可以 使用远光灯,但遇到对向有来车时应切换为 近光灯,避免相互灯工作正常,以便后车
能够清晰看到您的车辆位置和行驶状态。
夜间视线注意事项
01
保持视线清晰
夜间行车时,驾驶员应保持视线清晰,避免疲劳驾驶, 及时擦拭车窗玻璃上的雾气或污渍。

8第八章 制动系统

8第八章  制动系统

第八章制动系统欧曼中、重型载货汽车制动系统采用双回路气制动系统,是目前中、重型汽车较先进的典型结构系统。

气路各阀件采用德国瓦博克(W ABCO)公司的产品。

欧曼中、重型汽车目前选用重庆卡福公司(原四川重庆汽车配件厂)和山东威明公司的产品,它们都是引进W ABCO公司的技术,两厂家的各阀件结构相同,因而在修理选用和订货时应与注意。

8.1制动系统结构欧曼中、重型载货汽车采用双回路制动的主制动系统、弹簧储能放气驻车制动(兼应急制动系统)以及排气制动的辅助制动系统。

制动系统如图8-1、图8-2所示。

为了更清晰地表示制动气路系统的关系,图8-3给出了气路流程方框图。

所谓“双回路”主制动系统即是将前桥与(中)后桥分成既相关联又相独立的两个回路,当其中任一回路出现故障时,不影响另一回路的正常工作,以确保制动的可靠。

以欧曼6×4型载货汽车制动系统为例简要予以说明:如图8-3所示,空气压缩机压缩的空气经过空气干燥器通向四回路保护阀,从而使全车气路分成既相关联又相独立的四个回路。

8.1.1 前桥制动回路通过四回路保护阀的21出口向前制动储气筒充气。

再由储气筒通向主制动阀的下腔12接口。

当踩下制动踏板时,主制动阀打开,空气将由22接口通向前制动气室。

制动中制动气室气压与主制动阀踏板行程成正比。

8.1.2 (中)后桥制动回路由四回路保护阀的22出口向(中)后制动储气筒充气。

再由储气筒向主制动阀的上腔11接口供气。

经主制动阀21出口通向主制动继动阀。

继动阀由储气筒直接供气,当主制动阀动作时,继动阀打开后分别向(中)后桥主制动气室提供与制动踏板行程成比例的制动气压。

继动阀的作用是缩短制动反应时间,起“快充”和“快放”的作用。

(中)后桥制动气室是行车制动与驻车制动为一体的复合式气室。

双针气压表跨接在前、(中)后制动储气筒之间,因而它分别指示两个储气筒的气压值。

8.1.3 驻车制动回路由四回路保护阀24出口一路通向驻车制动储气筒、一路为驻车制动阀和为应急制动继动阀供气。

中职教育-《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第二版课件:第八章 汽车的制动性(二).ppt

中职教育-《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第二版课件:第八章  汽车的制动性(二).ppt

• 二、制动侧滑
• 三、前轮失去转向能力

结论:
4/22
制动跑偏
定义:制动时汽车自动向左或向右偏驶称为制 动跑偏。
原因:
• 1.汽车左、右车轮,特别是前轴左、右车轮制 动器制动力不等;
• 原因:制造、装配误差造成。
• 2.制动时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系拉杆发生运动 干涉。
• 原因:设计造成,制动时汽车总向左(或向右)
• 一、前后轮抱死次序 • 二、制动时前、后轮的地面法向反作用力 • 三、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 • 四、实际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
12/22
前后轮抱死次序
在制动过程中,前、后轮抱死次序分三种情况: 即前轮先于后轮抱死、后轮先于前轮抱死及前、 后轮同时抱死。
前、后轮的抱死次序对制动系工作效率和制动 方向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第八章 汽车的制动性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制动力的产生 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 提高制动性的措施
3/22
第三节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

• 在制动过程中,汽车维持直线行驶能力或按预 定弯道行驶的能力,称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 性。
• 一、制动跑偏
17/22
理想的制动器制动力分配
前、后车轮同时抱死的条件是:前、后制动器
制动力之和等于附着力,并且前、后制动器制
F动1 F力2 分 G别;等F1于 Z各1;自F的2 附Z2着;力。即
由于 F1 F 2
Z1 ;而 Z1
Z2
Z2
b a
hg hg
;由F1
F
2
G
F1 F 2 ; G

汽车走合期的使用

汽车走合期的使用
➢ 限速行驶是指各挡都要限速,通常各挡位的 最大车速应下降25%~30%。
➢ 不同类型汽车,可根据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确定最高走合期行驶速度。
第一节 汽车走合期的使用
首页 前页 后页 末页 18/22
汽车运用工程
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三、汽车走合期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3.正确驾驶 ➢ 在走合期内,驾驶员必须严格执行驾驶操作规程。 ➢ 起动时,预热温度应升至50~60℃; ➢ 汽车行驶中的冷却系统水温不应低于80℃; ➢ 起步、加速应平稳;换挡应平稳、及时; ➢ 汽车行驶中要注意选择路面,尽量不在凹凸不平路
汽车运用工程
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第七章 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第一节 汽车走合期的使用 第二节 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 第三节 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 第四节 汽车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 第五节 汽一 二车、 、在汽汽车车坏的在路走走和合合无期期路的条使件用特下点的使用
三、汽车走合期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调整和润滑,特别注意日常维护工作。
➢ 经常检查、紧固各部外露螺栓、螺母,注意 各总成在运行中的声响和温度变化,及时进 行调整。
第一节 汽车走合期的使用
首页 前页 后页 末页 21/22
汽车运用工程
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三、汽车走合期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 走合期满后,应进行一次走合维护,结合一级 维护对汽车进行全面的检查、紧固、调整和润 滑作业(更换润滑油) 。
➢ 配合零件的磨损规律分为 初期磨损阶段A、正常工 作阶段B和逐渐加剧磨损 阶段C共3个阶段。
第一节 汽车走合期的使用
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配合零件的磨损规律 L-里程,km
T-汽车工作时间,h

第八章 特殊环境条件下的施工措施

第八章  特殊环境条件下的施工措施

第八章特殊环境条件下的施工措施第一节雨季、汛期施工措施1、密切与气象部门联系,注意天气预报信息,掌握中、短期天气演变过程;2、在雨季来临前,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编制实施性的雨季施工计划,并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3、雨施前,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对现场雨施准备工作做全面检查,以保证雨季路通、水通、电通以及机电设备、生产、生活设施的完好,保证雨季现场施工顺利进行;4、刚浇好的混凝土若遇雨,采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以免影响混凝土表面及内在质量。

混凝土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天,若浇筑进行而不能中断时,商品混凝土在运输时应有防雨措施,浇筑作业部位应搭设棚盖防护,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应调整混凝土配合比的骨料含水量;5、雨雾天或湿度大于85%时,停止露天施焊工作;6、基坑应设排水沟、集水坑排水和做挡水堤,防止地表水流如;7、路基填筑基底、坡角、填筑层面均不得积水。

路基填筑应在雨季之前集中力量分段突击,每日将已填筑的土方碾压密实,为了使填料保持刚挖下的天然含水量,不为地面水、雨水所渗入,要随挖随运,随铺随压,避免运来的填料放置不用;每一碾压层面作成2—3%的横坡排水,不允许路基表面高低不平。

路堤边坡随时保持平整,不留凹坑。

如土质过湿、不能填筑时,将填料晾晒、风干后再进行填筑,在粘性土的地面上,雨季中如土壤的含水量接近或超过塑限时,严禁机械运行,以免增加雨后排水晾干的困难;8、路面上、下基层雨天不安排施工,如施工中遇雨,要将已上路堤的填料摊铺完并稳压后方可收工,表面用塑料薄膜覆盖;9、增加材料的储备数量,防止因雨水过大而停工待料的情况发生;10、随时检查材料库、水泥库的封闭状态,对漏雨破损之处及时修补;11、经常对用电设备及线路进行检查,并做好防雨护罩,防止漏电事故发生。

12、降雨时停止高空作业。

第二节夏季高温季节施工措施炎热高温季节对混凝土施工不利,对高温会造成新拌混凝土失水、塔落度损失、假凝等不利影响,对养护期的混凝土会使水分蒸发迅速、造成养护湿度不够,最终对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尤其对本桥的桥面施工,其施工会在夏季高温季节,由于高温,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桥面的开裂;在预应力钢束张拉、压浆时,由于箱内净空较小,在高温季节,施工人员容易产生窒息,而且,施工人员的健康、工作效率在炎热季节也要受到影响,为保证施工质量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应采取以下的施工措施:1、做好施工人员的保健工作a、工地配备足够的防暑降温设施,如临时医疗点、防暑降温药等;b、适当的调整作息时间,中午高温时段多休息,早、晚温度较底时抓紧时间施工;c、安排好职工的饮食,备好消暑降温的食品和饮品;d、在钢箱内张拉、压浆时,在钢箱两端安置小型鼓风机,以改善张拉、压浆时工人的作业环境;2、混凝土施工a 、调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炎热季节专用配合比;要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在炎热季节来临前,模拟现场施工环境,进行专用配合比的设计,以适应炎热季节对混凝土的要求;b、调整混凝土浇筑时间尽量将混凝土浇筑时间调整至夜间温度较底的时段进行;c、采取降温措施浇筑前的混凝土温度不能超过32度,否则应要求搅拌站给原材料加棚盖或喷水冷却等降温措施降低混凝土温度,与混凝土接触的模板、钢筋等表面,在浇筑前应采取撒水等方法降温;d、加强混凝土养护对桥面大面积混凝土,在其表面拉毛后,即进行塑料薄膜的养护。

特殊气象条件下的防御性驾驶

特殊气象条件下的防御性驾驶

特殊气象条件下的防御性驾驶行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气象条件,如雨、冰雪、雾、大风、沙尘及高温天气等。

气象条件对交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天气变化对车辆本身、路面状况、驾驶员行车过程中的判断和反应及司乘人员乘车环境等都有影响,不同的天气条件对交通的影响程度不同。

因此,掌握特殊气象条件下的防御性驾驶技巧,对保障行车安全非常重要。

一•雨天(1)主动减低车速,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2)结合路面情况,合理控制车速,提前采取措施避让行人、车辆,必要时停车让行。

(3)集中精神驾驶,密切注意前车动态和道路两旁行人、单车动态;注意对行人和单车的避让,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强行通过。

(4)检查车辆刹车是否正常,检查车辆左右前轮肽印花磨损程度相差是否太大;检查车辆左右前轮肽气压是否一致。

(5)玻璃出现雾气现象,可采用肥皂水或洗洁精水涂抹玻璃,降低玻璃的雾气。

(6)通过水浸路段后,注意车辆的刹车效能出现短暂失效现象。

可采用低速档并轻轻地拖着刹车行驶,待恢复刹车效能后再正常行驶。

(7)雨天行车要确保车辆雨刮工作正常。

(8)雨、雾天行车必须打开大灯和雾灯,提示行人和后车注意。

(9)雨、雾天行车尽量避免变线和超车雨天防御性驾驶要点时刻注意道路前方是否有堵车和交通事故等紧急情况,提前做好防范准备;雨天应及时打开近光灯和雾灯,适时开启示廓灯和后位灯,必要时使用喇叭,以便看清别人也让别人注意自己。

客货车辆雨天应低速行驶,驾驶员要双手握住转向盘,保持直线低速行驶。

需要转弯时,缓踩制动,以防轮胎抱死造成车辆侧滑。

避免急加速、急减速,禁止急制动。

雨天出车前对刮水器胶条、轮胎及照明、制动、转向系统等进行安全检查。

在行车中,缓踩制动,检查制动效能;缓打转向盘,检查转向性能。

雷雨天气车内更安全,但要收起收音机天线,关闭门窗。

狂风暴雨天气,最好选择安全的地点停车,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待雨势变小后再继续行驶。

雨天行车,要注意路基是否有疏松和坍塌的情况,防止车辆陷入。

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教案)

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教案)

第七章 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第三节 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高原和山区条件指高海拔地区和山区复杂道路条件。

高原山区条件对汽车的使用性能有不利影响,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汽车的技术状况和正常运行。

一、高原和山区条件对汽车使用的影响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行驶时,由于海拔高、气压低、空气稀薄,导致发动机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下降;汽车低挡上长大坡时,发动机易过热;同时,在山区复杂道路条件下行驶时,换挡、制动和转弯的次数多,底盘特别是行驶系的载荷大,轮胎磨损大,其制动系的负荷也增大。

1.海拔高度对发动机动力性的影响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逐渐降低,空气密度减小(表7-3)。

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m ,大气压力下降约11.5%,空气密度约减小9%。

海拔升高致使发动机的进气量减少,平均指示压力下降。

海拔高度、大气压力、密度及温度的关系 表7-3海拔高度(m )大气压力(kPa )气压比例空气温度(℃)空气密度(kg/m 3)相对密度010002000300040005000101.389.979.570.161.354.010.8870.78450.69180.60420.533158.52-4.5-11-17.5 1.22251.11201.0060.90940.81930.706310.90740.83150.74210.66850.6008 对于四冲程发动机而言,平均指示压力与发动机功率成正比,即:3i h i 10120pV n P -=ᄡ式中:i P -发动机指示功率,kW ;h V -发动机总工作容积,L ;i p -平均指示压力,kPa ;n -曲轴转速,r/min 。

平均指示压力随海拔高度升高而下降,同样发动机功率也随着海拔升高而下降。

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m ,发动机功率和转矩分别下降12%和11%左右,见图7-11所示。

其主要原因为:①由于气压降低,外界与缸内的压差减小;又因空气密度小,使发动机充气量下降;②大气压力降低,使进气管真空度相应减小,点火推迟;③压缩终了的压力和温度降低,混合气的燃烧速度缓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传动系各总成严重磨损的原因
低温条件下,传动系润滑油粘度增 加,使运动阻力相应增大,传动系各 总成在起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负荷 较大,使传动零件磨损加剧。
低温条件下,油温升速很慢,齿轮 和轴承得不到充分润滑,从而使零件 磨损增大。
三、 改善汽车低温使用性能的主要措施
1 在寒冷地区,汽车起步前应预热。 预热方法可采用热水、热蒸汽、热空气、 电热器和红外辐射加热装置等。
2 低温起动困难的原因
(1)曲轴旋转阻力增加,气温低,机油的 内摩擦力增加,使发动机的旋转阻力矩增加, 使发动机的起动转速下降,当发动机起动转 速低于必要的起动转速,造成发动机起动困 难。
(2)燃料气化、雾化不良 1)对于汽油,气器油道中的 流动性变坏,在喉管中的雾化也因表面张力 的增大而恶化。
1)温度低,使蓄电池电解液粘度 增加,向极板的渗透能力下降,内阻 增加,导致蓄电池的容量和端电压下 降,蓄电池的输出功率下降,满足不 了起动时对蓄电池功率的要求,使起 动机无力拖动发动机或不能达到最低 的起动转速。
2)低温起动时,由于蓄电池端电 压低,火花塞的跳火能量小,使发 动机起动困难;此外,冷的可燃混 合气密度大使火花塞电极电阻增大、 火花塞电极间有油、水及氧化物等, 均可能造成电火花弱,使火花塞跳 火能量下降,也会造成发动机起动 困难。
二.低温对汽车总成磨损的影响
1.气缸壁磨损的原因(图8-2)
(1)在起动过程中,气缸壁润滑条件差。
(2)冷起动时,大部分燃料以液态进入气缸, 冲刷了气缸壁的油膜。
(3)汽油的含硫量对气缸壁磨损的影响也很 大,这是由于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氧化硫 与凝结在气缸壁上的水滴化合成酸引起腐蚀磨 损所致。为此,在低温条件下使用的汽油含硫 量不应大于0.1%。
第三节 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
一、海拔高度对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
1 动力性下降
(1)海拔高度增加,气压逐渐降低,空气 密度减小致使发动机进气量减小,平均指示 压力下降,使发动机动力性下降。
(2)随海拔高度增加,大气压力降低,进 气管真空度下降,使发动机转速下降;同时 由于可燃混合气过浓,发动机怠速稳定性下
课前英语补习
AFS:空气流量计 CKP: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CPS:曲轴位置传感器 TPS: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ISC:怠速马达 WTS:水温传感器 ATS:进气温度传感器
课前英语补习
PCV:曲轴箱串气循环 SRS:安全气囊 ABS:刹车防抱死系统 CVT:无级变速箱 TCS:防滑驱动 EBD:刹车制动力分配
第八章 汽车在特殊 条件下的使用
第八章 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第一节 汽车走合期的使用 第二节 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 第三节 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 第四节 汽车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 第五节 汽车在坏路和无路条件下的使用
第一节 汽车走合期的使用
一、走合期定义
新车在开始投入使用阶段,汽车各部机构 中的零件正处于磨合状态,还不能全负荷运行, 我们把这个使用阶段称为汽车的走合期。
二、为什么要有走合期
新车或大修好的汽车,尽管经过了生产磨 合,但零件的加工表面仍存在着微观和宏观的 几何形状偏差(粗糙度、圆度、圆柱度、直线 度等);此外,总成及部件的装配也有一定的 允许误差。
因此,新配合件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 比计算面积小的多(按加工质量不同,实 际接触面积小,新配合件表面的实际单位 压力要比理论计算值大的多)。在这种情 况下,汽车若以全负荷运行,零件摩擦表 面的单位压力会很大,将导致润滑油膜被 破坏和局部温度升高,使零件迅速磨损和 破坏。
三、走合期采取的主要措施
减轻车重,限制车速; 预热保温; 认真做好日常维护; 走合期满,进行一次走合维护; 好路行驶。
第二节 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的 使用
一、发动机的低温起动
1 起动预热四个阶段
(1)预热; (2)起动; (3)平滑运转时期; (4)升温;
发动机起动与起动转速有很 大关系,而起动转速主要受起动 阻力的影响。曲轴起动时的旋转 阻力包括:被压缩的气缸内的可 燃混合气(或空气)的反作用力; 运动部件的惯性力;各摩擦副的 摩擦阻力等。
2 在严寒地区,应采用保温措施。如 对发动机采用发动机罩,将蓄电池放在具 有夹层的保温箱内。发动机油底壳采用双 层油底壳等。
3 合理使用燃料与润滑油。 某些国家 有专门牌号的汽油和柴油供给汽车在严 寒地区使用。
4 采用专门的起动燃料—起动液。
5 冬季,发动机冷却系可使用防冻液。
6 驾驶室和车厢装有取暖设备。
(3)由于大气压力降低,燃料蒸发 性提高,燃料系易产生气阻及渗漏,致 使油耗增大。
3 机油变质
(1)由于在高原地区行驶的汽车动力性下降, 使发动机长时间满负荷工作发动机易过热,使 机油变稀;
(2)过浓的可燃混合气燃烧不完全,窜入曲 轴箱,冲淡机油、润滑作用下降,加剧机件磨 损。
降,如图8-3所示。
发动机怠速转速/(r·min 1)
600 550 500 450 400 350 300
0
1000
2000
3000
海拔高度/m
4000
图8-3 海拔高度与发动机怠速转速的关系
2 燃料经济性变坏
(1)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空燃比 变小,可燃混合气变浓,油耗增加;
(2)海拔高度增加,使汽车动力性 下降,迫使汽车低档行驶引起油耗增加;
低温时,发动机机件的吸热作用增强, 使可燃混合气的温度下降,大部分燃料以 液态进入气缸,造成可燃混合气过稀,发 动机不易起动。
2)在低温条件下使用的柴油,由于气
温低,其粘度增加(图8-1),引起柴油
雾化不良,使其燃烧过程变坏。
当温度进一步降低时,柴油中的石蜡 沉淀析出,使柴油的流动性逐渐丧失。
(3)蓄电池工作能力下降
2. 轴和轴瓦磨损严重的原因
(1)低温起动时,润滑油粘度大,流 动性差,机油泵不能及时地将润滑油压入 曲轴轴颈的工作表面,使润滑条件恶化。
(2)润滑油被窜入曲轴箱中的燃料稀 释;燃料不完全燃烧而形成的碳化物也会 同废气一起窜入曲轴箱污染润滑油。
(3)在低温条件下,由于轴瓦的合金、 瓦背与轴颈的膨胀系数不同,使配合间隙 变小,而且很不均匀,加速了轴颈与轴瓦 的磨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