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历史
中国股市历史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全流通股票
1985年、北京的天桥公司、开始发行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大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
■第六次大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
这次的牛市俗称"5·19"行情,多数的投资者都记忆犹新,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将上证指数推高到2000点以上,并创出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伴随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证券投资基金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发展。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1992年7月7日,深圳原野股票停牌。
1992年8月5日,深圳市邮局收到一个17.5公斤重的包裹,其中居然是2800张身份证
1992年8月10日,深圳发售1992年新股认购抽签表 发生震惊全国的“8.10风波”。
“8?10”之后3天,上海股市也受影响猛跌22.2%。上证指数暴跌400余点 与5月25日的1420点相比,净跌640点,两个半月内跌幅达到45%。
"5·19"行情过后,市场最关注的就是股权分置的问题。投资者普遍认为这是利空因素,解决股权分置也成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经过这轮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轮行情也在悄然酝酿当中。
中国股市发展行情回顾

中国股市发展行情回顾摘要:一、中国股市的历史背景二、中国股市的行情回顾1.1990 年代初的股市行情2.2000 年代初的股市行情3.2010 年代的股市行情三、中国股市的未来展望1.政策影响2.经济发展趋势3.投资策略正文:中国股市发展行情回顾中国股市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间的行情也是波澜壮阔,不少投资者在这片汪洋大海中收获了财富,也有不少人在其中沉浮。
回顾中国股市的发展行情,对于理解中国股市的现状和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股市的历史背景中国股市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80 年代末和1990 年代初,当时正值改革开放的深化阶段,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传统的银行融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这种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股市应运而生,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
1990 年12 月19 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标志着中国股市的诞生。
二、中国股市的行情回顾1.1990 年代初的股市行情1990 年代初,中国股市刚刚起步,市场规模较小,投资者主要是国有企业。
由于市场供求关系失衡,股价普遍偏高,导致股市行情波动较大。
此外,由于相关法规和监管制度不完善,股市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现象。
2.2000 年代初的股市行情2000 年代初,中国股市逐步走向成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投资者结构逐渐多元化。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企业盈利水平提高,股市行情也逐步走高。
2007 年,中国股市迎来了历史最高点,上证综指达到了6124 点。
然而,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全球股市陷入恐慌,中国股市也受到影响,出现了大幅下跌。
3.2010 年代的股市行情2010 年代,中国股市进入了震荡调整期,市场波动幅度加大。
一方面,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盈利能力减弱;另一方面,股市制度不断完善,监管力度加大。
在这种情况下,股市行情呈现出区间波动的特点。
2015 年,中国股市再次出现剧烈波动,上证综指在短时间内大幅上涨,然后又迅速下跌,市场风险暴露无遗。
中国股市大事年表1989--2007[整理版]
![中国股市大事年表1989--2007[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4036c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6.png)
中国股市大事年表1989--20071989年,深股开市,中国在1949年之后终于有了第一代股民。
1991年,沪市老八股登场。
1992年5月21日,沪指从616点蹿至1265点,随后几天又登顶1420点。
监管层赶忙悬崖勒马,并加快新股上市速度。
到了11月,沪市创出393点新低。
1994年7月30日,“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同时出台,沪指从333.92点一路涨至1052.94点。
1995年,指数又在政策指挥下玩了一把过山车:先是5月18日证监会下发紧急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沪指当天涨幅40%多;但仅过两天,国务院证券委宣布当年新股发行规模将在二季度下达,沪指瞬间跌去16.39%。
1999年5月19日,沪市上涨51点,深市上涨129点。
空前的大牛市在9月9日最终奠定。
当天,三类企业获准入市,沪指大涨103.52点。
2001年6月14日,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股市随后一路暴跌至1514点。
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发布通知宣布启动股改试点。
10天后,4家上市公司被迅速圈定进入股改首批试点程序。
2005年12月6日,上证指数开始了长达一年的逼空行情,2006年12月14日以16年新高2249点收盘。
2007年2月,节后行情并未因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而下挫,盘中多个板块全线扬升,个股行情更是演绎疯狂,沪指昂首站上了3000点,并刷新了历史新高。
2007年3月18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2007年5月9日,中国股市演绎诡谲行情,历经午间黑色25分钟的惊险一跳之后,上证综指收盘顽强站稳4000点整数关口,收于4013.09点,全天上涨63.07点。
2007年5月15日,沪深股市由于交通银行的上市,沪指直接高开,但之后走弱,银行股成为盘中跳水的最大动力。
午后大盘又出现一波快速跳水,截至收盘,上证综指跌破3900点关口。
2007年5月19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中国股市发展行情回顾

中国股市发展行情回顾【原创实用版】目录1.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2.中国股市的行情回顾3.中国股市的前景与挑战正文中国股市发展行情回顾中国股市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可追溯至改革开放以来。
自 1986 年 9 月 26 日第一个证券柜台交易点成立,到 1990 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正式成立,中国股市经历了多年的发展。
从最初的尝试阶段到如今的成熟市场,中国股市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为我国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1.1986 年,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成立第一个证券柜台交易点。
2.1987 年,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
3.1990 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成立。
4.1990 年代末至 2000 年代初,中国股市经历了一轮牛市,吸引了大量投资者。
5.2007 年,中国股市达到历史高点,随后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市场大幅回调。
6.2010 年代,中国股市在政策调整和市场改革的推动下,逐渐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二、中国股市的行情回顾1.2000 年代初,中国股市迎来一轮牛市,上证指数从 1000 点上涨至 6000 点。
2.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股市受到重创,市场大幅回调。
3.2010 年代,中国股市呈现震荡走势,市场在 3000 点附近波动。
4.2015 年,市场再次出现大幅波动,上证指数从 5000 点跌至 3000 点。
5.2019 年至今,中国股市呈现震荡上行走势,市场在 3000 点至4000 点之间波动。
三、中国股市的前景与挑战1.前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股市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未来,中国股市将继续发展,发挥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等方面的作用。
2.挑战:股市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国内政策调整、市场投资者结构等。
此外,股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提高市场透明度,加强监管,以保障投资者权益。
股市的发展史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1、1990年-1991年是股市的初创阶段。
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沪、深证券交易所的相继挂牌营业,股票集中交易市场正式宣布成立,中国股市由此第一次具备了资源配置的功能。
这一阶段是中国股份制改革起步初期,各项基本制度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资本市场大多处于自我演进发展状态,资本市场体系初步搭建,整个市场规模较小,并以分隔的区域性试点为主,股票市场的发行和交易缺乏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缺乏统一规范和集中监管。
同时,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2、1992年-1997年是股市的试验阶段。
此时股市能否长期存在仍然受到所有制问题的困扰,姓资还是姓社,成为影响股市存活最重要的话题。
1992年1、2月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
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
”[1]此后,中国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股份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更多的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并开始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
1993年,股票发行试点正式由上海、深圳推广至全国,打开了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由此中国股市也于1996年5月迎来了大牛市行情。
由于尚未形成完善的供求机制和市场监控机制,高速发展的股市立即出现了许多问题,股市价格暴涨暴跌,投资者尚未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投机之风盛行,黑市行为大量滋生等。
打压整顿股市也因此成为接下来的宏观调控的内容之一。
从证券监管的角度来看,1992-1997年是由中央与地方、中央各部门共同参与管理向集中统一管理的过渡阶段。
股市的监管机制开始形成,监管体系初具雏形,并规定了涨跌幅及交易量限制。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第一次从宪法的层次上承认“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个特殊形式”,至此,股票市场的地位正式确立。
中国股市发展史

中国股市发展A股市场自从1990年成立以来,产生过8次较大行情:1、1991年5月17日上证综指104点到1429点5月17日,上证综指探底104点。
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营业通金魔方软件。
1992年1月19日起,邓小平视察深圳四天,指出:“有人说股票是资本主义的,我们在上海、深圳先试验了一下,结果证明是成功的,看来资本主义有些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也可以拿过来用,即使错了也不要紧嘛!错了关闭就是,以后再开,哪有百分之百正确的事情。
”1992年5月26日,通金魔方软件上证综指涨到1429点。
2、1994年7月29日上证综指325点到1052点2月22日,深交所宣布暂停新股。
3月14日,证监会主席刘鸿儒宣布“四不”政策:55亿新股上半年不上市,今年不征股票转让所得税,公股个人股年内不并轨,上市公司不得乱配股。
5月9日,深圳投资公司通过二级市场购入深发展普通股2.02%。
7月29日,上证综指探底325点。
8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三大救市政策”:一、停发新股,二、试办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三、有选择地对资信和管理好的证券机构进行融资。
9月13日,通金魔方软件上证综指涨到1052点。
3、1996年1月19日上证综指512点到1510点1月19日,上证综指探底512点。
当年,国务院证券委下发文件要求大规模开展股份制改造,发展证券市场,希望通过募集资金来改造国企。
5月1日,降息。
存款利率平均降低0.98个百分点。
8月22日,央行第2次降息。
存款利率平均降低1.5个百分点。
1997年5月12日,上证综指涨到1510点。
4、1999年5月17日上证综指1047点到2245点5月17日,通金魔方软件上证综指探底1047点。
5月24日,证券公司增资扩股正式启动,湘财证券获批注册资本从1亿元增资到10亿元。
6月1日,国务院决定降低B股交易印花税,由4‰降至3‰。
6月10日,降息。
同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
中国股市大事记

中国大陆股市大事记1984年11月14日,飞乐音响成为第一支公开发行的股票。
1987年9月27日,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
1988年4月11日,深发展普通股挂牌上市买卖。
1990年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
1990年12月19日:上证指数诞生的第一天。
基点为100点,当天开盘96.05点,最低95.79点,这也成为一个永远看不见的点位,当日收于最高99.98点之后在年前的最后几个交易里,整个市场无量空涨,90年收于127.61点1991年在整个91年里,由于是股票市场成立的初期,基本呈现一路单边暴涨或单边回调的特征,结果91年再次收在最高点292.75点,全年涨幅129.41%1991年10月31日:首家B股深南玻B公开招股。
这是中国股份制企业首次发行B股1992年1992年注定是中国证券市场大幅波动的一年,这一年让许多新股民品尝了暴涨的兴奋,也体验到暴跌的痛苦。
1992年1月,一种叫“股票认购证”的票证首次出现在上海街头,向市民发售,谁会想到,就是一张售价仅30元的认购证,改变了很多人一生的命运。
股票认购证的发行象征我国股份制改革的一个开端,证券市场从此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
1992年1月13日,兴业房产上市交易,它是上交所开业后第一家新上市的股票。
1992年1月19日,邓小平同志开始南巡,在深圳视察4天,了解了深圳股市情况后,他说:“有人说股票是资本主义的,我们在上海深圳先试验了一下,结果证明是成功的。
看来资本主义有些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也可以拿过来用,即使错了也不要紧嘛!错了关闭就是,以后再开,哪有百分之百正确的事情。
”小平同志的肯定,造就了一轮大行情1992年2月21日,真空B股和深南玻B股先后在沪深两地上市。
1992年3月2日:1992股票认购证首次摇号,宣告中国股市进入快速成长期至4月下询,上证指数一改平缓上扬走势,至5月上旬更是出现放量大涨的走势。
中国股市发展史—

(五)、第四阶段中国股市波动情况概述 (1995.05-1996.01) (六)、第五阶段中国股市波动情况概述 (1996.01-1997.05) (七)、第六阶段中国股市波动情况概述 (1999.05-2001.06) (八)、第七阶段中国股市波动情况概述 (2005.06-??)
定不要忘记进入股市你就要会玩投机游戏, 所以学会看K线图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有社 会心理学的基础。不然也建行去买彩票还 不浪费时间和进股市差不多。那我们如何 来判断热钱对哪些股票的态度呢?很复杂 收集所有信息,当某一个方面有利好出现 时,挑一个大家看起都不怎么起眼的成交 量放大就上吧,大到10%就跑吧,这样个 人感觉很保险。这个真的不好说,相关联 系太多了看经验吧。对了热钱的方向大多 时间还是要看老大政府的的枪向哪儿指。
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 月13日 。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 月17日 。 第四次大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 月22日 。 第四次大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 月19日 。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 19日 。
牛市熊市,能赚钱才是硬道理。个人要有 个人对进入股市的定义才能擦亮眼睛。所 以在看待股市走势上第一要看的是政府, 政府怎么看?要密切跟进政府每天相关的 公告如政监局统计局的信息,了解政府对 现在股市是持什么态度,是打压,是托盘, 还是观望。只有了解了政府这个大老爷的 态度你才能进入股市,不然建议你去买彩 票中奖的机率和入股市赚钱的机率其实是 相差不了多少的。
六、以历史为鉴,看我国近期股市
2010股市先抑后扬
09年的股市先扬后抑,决定于政策的 转变,从开始为了面对经济危机中央采用 非常手段,先是汇金入市救市到2316点开 始一个小的调整,2037开始止跌基金开始 大量加仓,股市开始上扬,直到2556点, 基金的仓位已经近90%,本应股市调整, 可以银行的超级信贷起了作用。大浪资金 开始进入股市使得股市达到3478点09年的 高位,而这个出现为10年埋下两个隐患, 一是银行的信贷09年发行过多,对于今年 银行的信贷产生问题,一是银行要增加储 备金,二是今年的信贷是否还可以过多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股市历史“牛熊”
第一次大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96——1429)
上海证券交易所1990年底正式开业,最初挂牌股票仅有豫园商场、凤凰化工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
当时交易制度实施1%涨跌停板(后改为0.5%)限制,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时2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1992年5月21日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1429——386)
1992年8月发生在深圳的“8•10风波”,加大了市场回调力度。
上证指数暴跌400余点,两个半月内跌幅达到45%。
第二次大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386——1558)
不过,当时市场投机气氛很浓,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
从1992年11月17日的386点开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只用了3个月时间,大盘涨幅高达303%。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1558——325)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就开始了。
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低。
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点,但这次熊市带来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地膨胀。
1992年深沪两地市场的A、B股上市公司仅有54家,1993年快速增至177家,到1994年已经有287家上市。
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325——1052)
证券市场一片萧条,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政策救市。
1994年8月1日,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新股上市,同时还建议建立共同基金和中外合资基金公司。
股市再度亢奋,1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200%,最高达1052点。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1052——577)
不过,“三大政策”治标不治本,不久两地市场再度暴跌。
另外,当时国债市场火爆,分流了大量投机资金。
到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第四次大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582——926)
1995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引发一轮短暂的大反弹行情。
三个交易日内股指从582点上涨到926点。
第四次大熊市: 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926——512)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
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轮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大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512——1464)
炒作绩优股开始成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深发展成为深市的龙头,之后,四川长虹在上海市场上也扮演了类似的角色,在这些股票的带领
下,市场再度活跃。
1996年国庆节后,股市全线飘红。
但这时证监会坐不住了,连续吹冷风,被称为连下“十二道金牌”,警告市场方方面面不要从事融资,严禁操纵市场,查处机构违规事件,人民日报社更在1996年12月16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指出,“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则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引发市场大跌。
不过,上升趋势直到1997年5月才真正发生逆转。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1510——1047)
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市场自身展开调整。
1997年6月13日,《人民日报》又发表文章,严查券商操纵股价及银行向券商融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机气氛。
再加上融资再融资的扩容节奏很快,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到1999年5月18日,上证综指已经从1510点跌至1047点。
第六次大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1047——2245)
1999年5月8日,美国导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5月10日深沪两市跳空下挫,形成了较大的“导弹缺口”。
但1999年5月19日起,在网络概念股的强劲推动下,市场出现强劲反弹。
这次的牛
市俗称"5•19"行情,上证指数被进一步推高到2000点以上,并创出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
第六次大熊市: 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2245——998)
2001年6月14日,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原来不能流通的国有股将按照新股发行价格减持。
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时,股市终于暴跌。
到2001年的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2005年6月上证指数一度下跌到998点。
第七次大牛市:2005年6月6日至2007年10月16日(998——6124)
在股市持续四年大熊市期间,中国的实体经济欣欣向荣,GDP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高增长。
股权分置改革成为扭转股市与实体经济严重背离的契机。
2005年4月底,中国证监会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
2005年6月6日,上证综指破1000点的重要心理底限后,市场终于开始一轮基于价值回归的反转行情,至2007年10月16日,上证综指最高已升至6124点。
第七次大熊市: 2007年10月16日至?
(6124——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