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流行音乐发展脉络
流行音乐中中西方音乐风格的碰撞与融合

流行音乐中中西方音乐风格的碰撞与融合流行音乐是一种充满活力和创新的艺术形式,它不断受到不同文化音乐风格的影响和融合。
在中西方音乐风格的碰撞与融合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的音乐流派和风格,为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将从中西方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音乐风格的融合方式、以及碰撞与融合带来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西方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我们来看一下中西方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
西方流行音乐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受到非洲音乐、民间音乐、爵士乐和布鲁斯音乐的影响,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摇滚乐、流行乐、电子乐等多种音乐风格。
而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则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受到了外国摇滚乐、流行乐的影响,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创新,中国流行音乐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中西方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表明,流行音乐是一种不断变化和创新的艺术形式,无论是西方的摇滚乐、流行乐,还是中国的流行音乐,都在不断吸收、融合和创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
二、中西方音乐风格的融合方式在中西方音乐风格的碰撞与融合过程中,往往以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
首先是歌曲演绎的融合。
中国歌手经常会翻唱西方流行歌曲,而西方歌手也会尝试翻唱中国流行歌曲。
通过歌曲的演绎,中西方音乐风格得以交流和融合,产生了许多新的音乐作品。
其次是乐器演奏的融合。
中西方音乐风格在乐器演奏上也进行了大量的融合。
西方流行乐队常常会使用中国传统乐器来演奏他们的作品,而中国流行音乐团体也会引入西方乐器,如吉他、贝斯、鼓等,来丰富他们的音乐风格。
再次是音乐元素的融合。
中西方音乐风格还通过对音乐元素的融合来实现混搭。
在编曲风格上,中西方音乐往往会以不同的方式融合和创新,产生新的音乐形式。
在歌词创作上,中西方音乐也经常会借鉴对方的创作手法和表达方式,来实现文化和音乐风格的融合。
三、碰撞与融合带来的影响中西方音乐风格的碰撞与融合不仅使音乐艺术本身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更为全球音乐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

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第一发展阶段:1917-1936年(上海时期)从中国流行音乐先躯黎锦晖先生从事音乐活动算起,中间以其反封建的明月歌剧社为线索,先以儿童歌舞剧如《三蝴蝶》、《麻雀与小孩》歌舞表演《可怜的秋香》、《寒衣曲》等开始,继而创作了中国第一批家庭爱情歌曲,即流行歌曲《毛毛雨》、《妹妹我爱你》、《桃花江》、《特别快车》等。
本期终止于明月歌剧社音乐团体的解散,众歌星大都进入电影界为止。
第二发展阶段:前期:1937-1949年(上海时期)本期从周璇进入电影界后,在影片《马路天使》中所演唱的两首插曲,《天涯歌女》和《四季歌》传遍全国。
由她开创一代歌风影响整个中国歌坛。
此期歌坛整个情况是没有歌舞表演团体表演。
专门靠灌唱片和电台播音来演唱的歌星是少数,大多数歌星都以拍电影为主,演唱电影插曲的影歌双栖形式出现。
本期到共和国成立后,大部分主要代表歌星都转移到香港发展为止。
后期:1950-1969年(香港时期)本期从姚敏、姚莉兄妹为首,很多主要代表歌星都转移到香港发展开始。
最初还是以影歌双栖为主,随时间推移,靠演唱和录制唱片的歌星比例有所增高。
影片中不是由演员本人唱插曲,请专业歌星配唱的情况也多起来,但仍无明显有影响的歌舞团体表演。
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国语流行歌曲在香港渐趋衰落,粤语歌曲中兴,在歌坛上占据主导位置。
主要代表人物是许冠杰。
第三发展阶段:1970-1981(台湾时期)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台湾的流行音乐逐步发展起来。
取代了国语流行歌曲渐趋衰落的香港歌坛的位置。
其标志是谢雷的《曼丽》红遍东南亚,奠定了台湾流行歌坛的领先地位。
之前,台湾歌坛所演唱的歌曲有汉族及各少数民族民歌(包括闽南语歌曲);上海时期和香港时期的国语流行歌曲;以及受日本影响的创作歌曲。
后来逐步创作出处于上海时期流行歌曲与现代城市流行歌曲之间具有自己特点的时代曲。
这种风格的歌曲,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才渐趋衰落,而被新城市流行歌曲所取代。
浅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一)

浅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一)【摘要】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受相应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索的制约,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
本文以我国流行音乐近30年的发展为线索,回顾了我国流行音乐30年的发展概况,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流行音乐发展历程问题流行音乐(PopularMusic,简称PopMusic)起源于美国的爵士音乐,基于其广泛传唱、流行一时甚至流传后世的“流行性”传播特性,流行音乐亦可称之为“大众音乐”。
流行音乐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从上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历经30年发展,流行音乐的广泛传播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流行音乐在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是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音乐商品化、国际化,传播手段现代化、表现方式多元化的过程,对繁荣社会音乐生活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近观30年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复苏开拓期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特别是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国策提出为触发,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引发了巨大变革。
在音乐文化领域,从意识形态方面政治主导、高度一致下的革命歌曲一统天下,逐步发生了向抒情歌曲、娱乐性流行歌曲的转换。
在大陆,原创音乐方面,如施光南的《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王酩的《边赣泉水清又纯》、《妹妹找哥泪花流》;王立平的《太阳岛上》、《大海啊故乡》、《红楼梦》;谷建芬的《校园的早晨》、《年轻朋友来相会》。
还有《牡丹之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十五的月亮》、《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时代主流音乐。
此外港台、欧美音乐也成为国内流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邓丽君、山口百惠、刘文正、谭咏麟及披头士等,国内流行音乐文化市场空前活跃,流行音乐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2.高速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末期,流行音乐文化市场逐步发展和繁荣。
课题研究论文:中国流行音乐现状及发展趋势

140382 音乐论文中国流行音乐现状及发展趋势由于经济全球化,世界音乐的传播,中国流行音乐在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有问题也有坎坷,甚至中国音乐市场上出现鱼龙混杂的场面。
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相关材料的收集,自己也针对流行音乐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总结了几个特征和问题。
一、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特征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之下,市场竞争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快节奏的生活条件之下。
人们需要通过音乐来愉悦自己,这种音乐应该具有娱乐文化的性质。
这便是流行音乐的大众化特点,在大街上走着,不论是商店还是酒吧,都会放着一定的音乐,来吸引人们去商店购物。
这些商店所放的音乐大都是流行音乐,这边是流行音乐的大众性。
从古至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流行音乐的传播媒介也从“留声机”到磁盘到MP3的转变,传播媒介使人们与接触流行音乐的方式越来越便利。
这便是流行音乐的传媒性,人们接触流行音乐的方式方便快捷、时尚。
另一个特点便是时尚性,有的流行音乐前卫,时髦,这个特点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人们通过交流自己所听的流行音乐,来判断一个人是否紧随时尚的潮流。
二、流行音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流行音乐从古至今发展了很长的时间,在各个方面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难得可贵的。
在各国文化相互传播的今天,中国流行音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存在了很多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一)在作品的创新性上:经济全球化,各国文化相互传播的今天。
各国音乐文化对中国的流行音乐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其中中国的流行音乐作品中也在抄袭西方流行音乐的作品,在西方流行音乐在中国流传的过程中,咱们如何正确地看待西方的音乐文明,将外国的音乐文化通过创新的手法运用到中国流行音乐中,而不是在没有思考的前提下照抄外来文化,形成没有个性的中国流行音乐。
(二)在作品的文化性上:创作一篇好的流行音乐作品,需要创作人具有开阔的视野,在表达上能够回归音乐的本源,其创作的音乐能够旋律动听、流畅、感人。
流行音乐

六十年代
这一期间的歌曲多数都是歌颂社会主 义,歌颂毛主席。 流行的歌曲有《社会主义好》《毛主 席的话儿记心上》《唱支山歌给党听》 《大海航行靠舵手》等。
欣赏:《社会主义好》
歌词: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 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 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 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 潮,建设高潮。
21世纪流行音乐的多元化在改革开放 的推进中深化 ,互联网的发展导致网 络歌曲的兴起,选秀节目的涌现,如 “超女”、“快女”,大力推进了流 行音乐的发展。
音乐风格的多元化:
以周杰伦为代表的Rap说唱音乐、 R&B音乐; 风格清新的民谣类流行歌曲; 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融合; 旧时风格与现代流行元素风格的结合, 或是其他音乐形式与流行音乐结合 。 等等等
比如雪村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就 将曲艺和流行音乐完美结合,王力宏 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将老歌新唱, 加入R&B和RAP等多种曲风,耳目一新, 就是流行音乐借用传统典故的形式, 还包括臧天朔的《化蝶》,还有陶吉 吉的《苏三说》、周笔畅《浏阳河》 等等。
课堂小结:
流行音乐的曲风与内涵,从开始的单 一与羞涩,到后来的多元蓬勃发展, 再到后来带上强烈情感和社会意识的 歌曲,到现在的老歌新唱,她走过的 路在我们心中的印记从不曾磨灭。
欣赏:《恭喜 恭喜》
每条大街小巷 每个人的嘴里 见面第一句话 就是恭喜恭喜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恭喜恭喜恭喜你 冬天一到尽头 真是好的消息 温暖的春风 吹醒了大地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恭喜恭喜恭喜你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恭喜恭喜恭喜你 皓皓冰雪溶解 眼看梅花吐蕊 慢慢花也活络 听到一声鸡啼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恭喜恭喜恭喜你 经过多少困难 经历多少磨练 多少心儿盼望 春天的消息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恭喜恭喜恭喜你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恭喜恭喜恭喜你
流行音乐的发展史

流行音乐.古典音乐. 流行音乐.古典音乐.民间音乐三者的区别 区别之一
产生时间
区别之二
传承方式
区别之三
社会存在方式
流行音乐的主要分支 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
民间音乐:最为古老,可以上溯至远古时期的原始社会. 民间音乐:最为古老,可以上溯至远古时期的原始社会.在人类 已进入工业文明的今天, 已进入工业文明的今天,所谓的民间音乐通常特指那些产生并 流行于农业地带的音乐或由此类音乐演变发展而来的音乐. 流行于农业地带的音乐或由此类音乐演变发展而来的音乐. 古典音乐:萌芽于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音乐, 古典音乐:萌芽于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音乐,又经过文艺复兴的 洗礼,王公贵族的扶植,中产阶级市民的参与, 18、19世纪 洗礼,王公贵族的扶植,中产阶级市民的参与,在18、19世纪 中达到全盛. 中达到全盛. 流行音乐:的出现则要晚得多,是在19世纪上半叶随着近代工 流行音乐:的出现则要晚得多,是在19世纪上半叶随着近代工 19 业文明和工业化城市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 业文明和工业化城市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流行音乐史中的两 爵士乐和摇滚乐分别出现于本世纪初和50 次飞跃 ————爵士乐和摇滚乐分别出现于本世纪初和50年 爵士乐和摇滚乐分别出现于本世纪初和50年 恰好于现代工业中的“电力革命” 电力能源的广泛应用) 代,恰好于现代工业中的“电力革命”(电力能源的广泛应用) 电子革命” 电子计算机的开发应用)相同步. 和“电子革命”(电子计算机的开发应用)相同步.
HOUSE是於八十年代沿自 DISCO发展出来的跳舞音乐. 这是芝 是於八十年代沿自 发展出来的跳舞音乐. 发展出来的跳舞音乐 加哥的DJ玩出的音乐, 他们将德国电子乐团Kraftwerk的一张 DJ玩出的音乐 加哥的DJ玩出的音乐, 他们将德国电子乐团 的一张 唱片和电子鼓(Drum Machine)规律的节奏 及黑人蓝调歌声混音 唱片和电子鼓 规律的节奏 在一,House就产生啦~ 一般翻译为"浩室"舞曲,为电子舞曲最基 就产生啦~ 在一 就产生啦 一般翻译为"浩室"舞曲, 本的型式,4/4拍的节奏, 一拍一个鼓声,配上简单的旋律, ,4/4拍的节奏 本的型式,4/4拍的节奏, 一拍一个鼓声,配上简单的旋律,常有高 亢的女声歌唱. 流行后, 将它改变, 亢的女声歌唱. DISCO流行后,一些 将它改变,有心将 流行后 一些DJ将它改变 有心将DISCO 变得较为不商业化, 和鼓变得更深沈, 变得较为不商业化, BASS和鼓变得更深沈, 很多时变成了纯 和鼓变得更深沈 音乐作品, 音乐作品,即使有歌唱部分也多数是由跳舞女歌手唱的简短句 往往没有明确歌词. 渐渐的,有人加入了LATIN(拉丁)、 子,往往没有明确歌词. 渐渐的,有人加入了 (拉丁) REGGAE(瑞格源在西印度群岛)、 RAP(说唱)或 JAZZ(爵士)等元 (瑞格源在西印度群岛) (说唱) (爵士) 至八十年代后期, 冲出地下范围, 素, 至八十年代后期, HOUSE冲出地下范围,成为芝加哥、 冲出地下范围 成为芝加哥、 纽约及伦敦流行榜的宠儿. 纽约及伦敦流行榜的宠儿. 为什么会叫" 为什么会叫"House"呢?就是说只要你有简单的录音设备,在 " 就是说只要你有简单的录音设备, 家里都做得出这种音乐~House也是电子乐中 最容易被大家所 家里都做得出这种音乐 也是电子乐中 接受的. 接受的. Cher唱的 唱的Believe 就是个好例子.而M-People可说是 就是个好例子. 可说是House代表 唱的 可说是 代表 团体.House舞曲在1986年开始流行后,可说是取代了 舞曲在1986年开始流行后, 音乐. 团体 舞曲在1986年开始流行后 可说是取代了Disco音乐. 音乐
流行音乐发展史资料

世界流行音乐种类:1、爵士乐爵士乐是19世纪末在新奥尔良首先发展起来的。
爵士乐形成的主要来源是布鲁斯和拉格泰姆。
布鲁斯的原意是哀怨、忧郁之意,是从黑人的劳动号子演变而来,大部分的布鲁斯的歌词内容是以反映黑人的生活为主。
代表作《兰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2、廷潘胡同歌曲19世纪末在美国纽约市第28街(第5大道与百老汇之间)集中了许多音乐出版公司,各公司都有推销员整天在那里弹琴吸引顾客,琴声就像敲击洋铁盘子似的,“廷潘”胡同由此而得名。
廷潘胡同在美国一度成了流行音乐的集中地,也形成了流行音乐兴盛的一个时代,一种音乐风格的象征。
代表作《白色圣诞》(White Christmas);科尔·波特(Cole Porter,1891~1964),代表作品有《白天与黑夜》(Night and Day)3、乡村音乐乡村音乐最早叫山区音乐,这种音乐形式的形成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南方各州农业地区。
它是英国移民流传下来的,自然也就带有许多英国民歌的风格。
后来又受到其他民族音乐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开始流行全美国,被称作为乡村音乐。
代表作外文歌曲- 美国乡村音乐- 草帽歌美国乡村音乐(经典)- 外文歌曲- 欧美经典篇- 昨日重现-yesterday once more美国乡村音乐-love is blue(爱是忧郁)4、摇滚乐50年代开始流行音乐呈现一种多元化的趋势。
摇滚乐的主要音乐风格是黑人音乐与南方白人的乡村音乐的融合。
其形式以歌唱为主,音乐用电吉它、萨克斯、电贝司、键盘乐以及爵士鼓伴奏代表作The Beatles披头士--From Me to YouThe Beatles披头士--Ob-La-Di, Ob-La-DaAC DC乐队--You Shook Me All Night LongAnti-Flag乐队--Punks in vegas5.Hip-Hop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创于纽约的穷困工薪阶级的黑人民族中。
浅谈中国之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

浅谈中国之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国流行音乐走向商品化的30年宿迁学院五系音乐教师---陈锐文章摘要:中国的流行音乐在每个时代的环境中,都经历了赞叹与批判,风风雨雨中走过了30年,使大众接受了这股文化潮流的冲刷和洗礼。
流行音乐正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以这种特有艺术形式随着经济的变革和发展走上了商品化的发展道路。
这也注定这股文化存在特有的两面性。
关键词:流行音乐文化发展历程价值体现商品化两面性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在中国大地上吹起。
流行音乐文化也随之迅速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的中国人不仅看到了经济的腾飞,也看到了流行音乐以它时代气息的律动节奏给人们的心理烙上了深深的印记。
这股文化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冲刷着、洗礼着中国大众。
使之欣然接受了这股文化。
一、回顾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流行音乐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风风雨雨的走过了30年。
1977年开始,少量的港台歌曲传入内地,打破了之前的中国大陆音乐传统性。
这一时期主要是指刘文正、邓丽君等歌手的磁带音乐传入内地,中国大众欣然追捧。
80年代后,台湾校园民谣风靡内地,内地的流行音1乐开始进入了一个开拓时期。
随之影音公司成立。
唱片公司的格局被打破。
媒体、学术界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引起强烈的争论,对流行音乐的批判也随之而来,传统的左翼文艺理论以他们的基本框架去抨击流行音乐,视为等同于历史上的“时代曲”“黄色歌曲”判定流行音乐的低俗性质。
但是流行音乐的崛起是随着经济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巨大的经济利润使这股新生力量迅猛的发展起来,经过五年的发展,全国音像出版单位有300多家,大量的内地歌手开始翻唱港台作品。
邓丽君等港台歌手是所有歌手学唱的样板。
随着对流行音乐的争论慢慢的淡化,流行音乐开始迎来了它最美的春天。
84年春晚邀请了香港歌手张明敏等参与演出,这已经表明了在国家级的层次上已经开始接纳认同流行音乐了。
继而《我的中国心》,《阿里山的姑娘》等歌曲传遍大街小巷,1986年,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首次设立“通俗唱法”,这使中国内地的一些原创作品,例如《让世界充满爱》和《一无所有》等作品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而宣告了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开始崛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流行音乐的发展脉络
民歌音乐源于大众,来源于群众之中,不管它如何改变,发展,其最基本的音调仍是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的,它是扎根于我们心中的代表中华民族最本源的乐音。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流行音乐从各个方面学习、模仿、借鉴着民族音乐的某些因素使自己得到发展,并已经成为一个势不可当的趋势。
而民族音乐紧跟时代步伐,在创新中存活。
“民乐流行化”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模式。
在对中国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的探索中,我们发现:长期以来我国的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在很大程度上都处于一种相互排斥的状态,而随着各自的生存空间的扩大需要,它们又不可避免地走到了一起,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已经慢慢建立起来。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流行音乐从各个方面学习、模仿、借鉴着民族音乐的某些因素使自己得到发展,并已经成为一个势不可当的趋势。
而民族音乐紧跟时代步伐,在创新中存活。
“民乐流行化”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模式。
民歌因素与流行音乐相结合已有一段历史。
纵观中国流行音乐歌坛,第一高峰时期的“西北风”,其音乐风格便是民歌风。
随着崔健的一首《一无所有》的流传,整个中国都刮起一股强劲的西北风,《黄土高坡》《信天游》等一大批以西北民族音乐为素材的流行歌曲到处传唱、家喻户晓。
而邓丽君演唱的大多也是以民间小调为素材创作的歌曲,如《小城故事》《路边的野花不要采》等,给了音
乐制作人很多启示。
如果说这些都还是一种追求所谓流行、纯粹为获得某种利益的思想使然的话,那么“北方歌王”腾格尔一直坚持把自己的音乐创作扎根在蒙古民族音乐的基础上,从而使自己能一直保持在中国流行乐坛拥有一席之地。
上海着名二胡演奏家马晓晖与电声乐队的完美合作;还有离我们最近的,在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非常惹眼的那首蒙古族民谣《吉祥三宝》等等无一不说明:中国民族音乐正在逐渐完成一次新的质变,而流行音乐也正在积极地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当代的音乐文化必然带有当代特征,音乐文化随着时代和这个时代的人的需要而变化发展,这本身便是一种创造,一种不脱离民族传统并以现代生活为根本的创造。
马克思曾经说过“越具有民族性的就越具有世界性”。
第十一届“孔雀奖”全国少数民族声乐大赛在南宁举行,许多外国音乐人也来到南宁,来听我们的民歌。
我国着名歌手韩红,音乐制作人臧天朔以及因翻唱《山歌好比春江水》等经典民歌而走红的斯琴格日乐也来到南宁。
按他们的话说就是“非常非常得好”,可以在南宁的歌海里好好充电。
看得出民族音乐元素越来越被流行歌手所重视,正如他们所说“尊重原创风格的改变,附以当今年轻人所接受的音乐形式,不仅能让更多人重新认识并喜爱古老民歌,也是传统民歌古老生命力的一种延续。
”反过来说,对流行音乐的创作也是一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宝藏。
我国古老的民族音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积淀,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中国民族音乐
语言能够最为准确地反映中国人的思维状态,中国的流行音乐只有扎根在本民族的音乐土壤里才能获得更为顽强的生命力。
其原因就是民歌来源于大众,来源于群众之中,不管它如何改变、发展,其最基本的音调仍是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的,它是扎根于我们心中的代表中华民族最本源的乐音。
当代社会,全球的政治正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而经济也日益趋于全球一体化。
在对待特殊意识形态的音乐文化方面,持开放性文化心态的人们坚持的是一种融合的方向,却不可能使音乐的内在完全一致。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不同阶层的人们对精神生活的不同需求使得各种音乐形态的并存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白领阶层喜欢在工作之余静坐在钢琴酒吧欣赏爵士、蓝调;年轻人喜欢在狂热的摇滚乐中尽情叫喊、宣泄;文人们则大多喜欢在交响乐中去体验一番古典情怀。
对于这些现象我觉得应该用辩证的方法去分析和对待。
有关着名指挥家卞祖善与以一曲《卧虎藏龙》而享誉世界乐坛的着名作曲家谭盾在电视台直播节目中所引发的争论被大肆宣传,随之全国各大媒体也相应发表评论,见解不尽相同。
倒是随后谭盾自己的一番话颇有意思,值得我们深思:“不在同一水平上”的含义不是指水平上下和左右的区别,而是指两代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冲突。
确实是这样,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生活背景,音乐作为一种表现形式肯定会有所不同。
不管谭盾的音乐以怎样的形式存在,从《九歌》到《永恒的水》或者说到他的无声音乐,他至少一直在
努力表现自己,阐述自己的思想和对艺术的见解,他的音乐艺术是以实现个性特征为目的,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
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来形容文化事业的欣欣向荣,我们决不希望乐坛中只有一种声音,也决不会只有一种声音。
总之,我们的流行音乐应该具有中国特色,我们的民族音乐更应该具有时代精神,只有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积极拓展各自的生存空间,我们的音乐才能在世界乐坛绽放出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