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幼儿互相投诉-社会福利署共33页

合集下载

如何处理幼儿互相投诉

如何处理幼儿互相投诉

高壓教養模式的影響
減弱子女前額葉的重要功能,如思考後果、 控制衝動及產生同感等
建立壓力網絡,大腦容易被腦幹主導,子 女傾向採取反擊及逃避的反應
增加壓力激素-皮質醇的分泌,子女容易 發怒及拒絕合作
增加腎上腺素分泌,形成子女侵略及衝動 的行為習慣
杏仁核受刺激,增加負面情緒記憶
鏡面神經細胞受刺激,子女模仿高壓式行 為,影響與同輩人際關係
看電視對幼兒發展的影響
看電視時大腦的α腦波增加,β腦波減少,腦 部活動力大減,人進入半催眠狀態
電視節目以閃爍的色彩、快速的換畫及大分貝 的聲音吸引注意,讓幼兒毫無思考的空間
電視以色彩畫面為主要的傳播方式,使左腦不 能與右腦同步發展
看電視時眼球很少運動,影響眼球搜尋及對焦 的能力發展,使閱讀習慣及主動思維難於培養
容讓孩子面對挫敗
錦囊三:糾正好勝心態
行為表現
輸唔起 倔強 不妥協 「認叻」 不聽取意見 不肯認錯
根源
情緒:嫉妒,敵意,憤怒 思想:爭競,對抗,怕失敗 性格:完美主義,偏執倔強 生活經驗
過分嚴厲的管教 過份比較或著重成績表現 親子權力戰(尊嚴,面子) 同胞爭寵 同輩的欺凌或挑釁 大眾傳媒(殘酷一叮)
教育統籌局 家長教育推行小組
親職學習多面體(學前篇) 37
乎合大腦運作定律的紀律模式
1. 運用情緒輔導技巧提升孩子情緒 智能
2. 培養孩子處理生活的挫敗經驗 3. 以良好溝通及親子關係為基礎 4. 提升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從而
達致自律
情緒輔導提升EQ
錦囊一:“我的訊息”
• 當…的時候,我覺得…,因為…
錦囊四:建設性批評 技巧一
持續性(悲觀)

幼儿园家长投诉解决技巧与经验分享

幼儿园家长投诉解决技巧与经验分享

幼儿园家长投诉解决技巧与经验共享一、投诉的背景作为幼儿园的家长,我们都是希望孩子在一个和谐、温馨的环境中成长。

然而,有时候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或者不满,需要向幼儿园提出投诉。

幼儿园家长投诉的背景,可能是老师的教育方式、幼儿园的管理制度、孩子受到不公平待遇等等。

无论投诉的原因是什么,我们需要掌握一些解决技巧和经验,以便能够妥善地解决问题,保障孩子在幼儿园的权益。

二、投诉之前在投诉之前,我们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

要明确自己的投诉原因,尽量客观地描述问题的出现和影响。

找出问题的根源,看看是不是个别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

确定投诉的对象和方式。

可以是班主任、园长,或者是幼教团队。

在确定投诉对象之后,还要想好投诉的方式,是书面投诉还是当面沟通。

三、投诉的技巧当我们进行投诉的时候,要注重投诉的技巧。

要注意言辞的委婉,不要使用过分激烈的措辞,以免引发对方的抵触情绪。

要坚持表达真实的态度和看法,不要掩饰或者夸大问题的影响。

还要注重时机,并且选择合适的环境进行投诉。

四、投诉之后当我们进行完投诉之后,要及时跟进处理结果。

如果投诉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我们需要表示感谢并且配合相关措施。

但如果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我们可以考虑进一步寻求解决途径或者提出申诉。

无论投诉之后的结果如何,我们都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总结投诉的经验教训,以便日后遇到类似问题做出更加合适的选择。

五、个人观点和经验共享在我个人的观点中,投诉只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不是唯一的途径。

在和幼儿园进行投诉的我们也应该思考如何更好地和幼儿园沟通,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建设中。

在处理投诉的过程中,我们查漏补缺,互相沟通,达到和解。

总结回顾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详细地探讨了幼儿园家长投诉的解决技巧和经验共享。

从投诉的背景、投诉之前的准备、投诉的技巧、投诉之后的处理,再到个人观点和经验共享,一步步深入探讨了这一主题。

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们都要坚持积极、理性、客观地解决,保障孩子在幼儿园的权益,促进学校和家庭的和谐共处。

幼儿园投诉管理制度

幼儿园投诉管理制度

幼儿园投诉管理制度一、前言投诉是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常见的一种情况,及时妥善处理好家长和幼儿的投诉事项,对于保持幼儿园的良好声誉和稳定的发展大局是非常重要的。

为此,制定一套完善的投诉管理制度,有利于及时解决投诉事件,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家长和幼儿对幼儿园的信任和满意度。

二、投诉管理的原则1.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投诉管理应当公开、公平、公正,所有投诉均应当依法合规处理,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得违背社会公共道德。

2. 及时性原则:投诉应当及时处理,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处理、及时答复”。

3. 保密性原则:处理投诉事件时,对处理的结果和处理的过程要保密,不得将投诉事件泄露给无关人员知晓。

4. 依法权益保障原则:对投诉人的合法权益要进行保障,不得损害投诉人的合法权益。

三、投诉管理程序1. 投诉受理(1)受理方式:对于家长和幼儿的投诉,可以通过口头、书面、电话、电子邮件等途径进行受理。

(2)受理时间:对于家长和幼儿的投诉,应当立即受理,在接到投诉后24小时内做出答复。

2. 投诉登记(1)对于接到的投诉,必须立即登记,并建立投诉登记表,详细记录投诉内容、时间、投诉人信息以及处理情况等。

(2)将投诉登记表备份存档,以备查阅。

3. 投诉调查(1)投诉调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对投诉的事实进行详细了解,尤其是要听取家长和幼儿的意见和主张,了解情况原委。

(2)对于需调查的投诉事项,应当由专人负责调查,并及时向幼儿园管理层和有关部门反馈情况。

(1)对于属实的投诉,必须及时处理,采取一切合理措施解决投诉事件,满足家长和幼儿的合理要求。

(2)对于不属实的投诉,必须及时向家长和幼儿做出答复,并做好解释工作。

5. 投诉答复(1)对于投诉受理后,应当做出书面答复,并告知家长和幼儿处理结果,尊重家长和幼儿的合法权益。

(2)对于不满意处理结果的家长和幼儿,应当进一步开展调解工作,寻求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案。

6. 投诉跟踪(1)对于已经处理的投诉,应当进行投诉跟踪,了解投诉处理的后续情况,并根据情况对处理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幼儿园教师如何处理幼儿之间的纠纷

幼儿园教师如何处理幼儿之间的纠纷

幼儿园教师如何处理幼儿之间的纠纷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幼儿之间的纠纷。

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到玩具的共享、在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情绪管理等多种因素。

例如,一个孩子可能会不高兴因为他认为他的同伴没有跟他分享自己的玩具。

另外,又或者孩子会出现悲伤的情绪,可能是因为他们感到自己在游戏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

当我们面对这样的情境时,作为教师我们不但需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倾诉,还要及时的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一些我们可以考虑采取的策略:1、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可能还不具备完全理解共享和合作的概念。

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需要帮助孩子们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共同利益的关系,并且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与其他人相处的方式。

这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营造积极的氛围,在儿童的日常活动中注重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的培养。

例如,我们可以经常组织孩子们一起完成某些任务,鼓励他们思考、合作、建议和推荐等,让他们懂得,在团队中相互协作是多么重要。

2、借助幼儿之间的交流促进解决。

当幼儿之间的纠纷冲突发生时,我们不妨采用询问、观察等各种方式促进对话交流。

例如,当一个孩子向我们抱怨他的同伴不与他分享玩具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一起分享。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问个问题:“那个玩具是不是大家都喜欢的呢?那我们会怎样来分享呢?“ 这样的问话会帮助孩子们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并产生彼此的认同。

3、鼓励适当的借鉴或者取长补短。

孩子们天生就有模仿和学习的天性,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鼓励孩子们适当地借鉴或者是取长补短的方式,来产生良好的合作。

在幼儿中间可能有某些孩子特别擅长某些活动(例如绘画),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当众表现并将他们的作品张贴在班级的墙上。

在业余时间,总有一些孩子会前往共同学习和探讨,由此建立新的友誼和共享经验。

4、通过示范和引导来传授情绪管理技巧。

当孩子们由于各种原因感到情绪上的失控时,我们作为教师就要在行动和语言上进行适当的示范和引导。

正确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

正确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

正确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幼儿园的保育和管理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改进,但是幼儿园过程中出现的纠纷和问题并不能完全避免。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之间的争吵和冲突也时有发生。

这时,幼儿可能会向幼儿园的老师或家长进行告状,正确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显得至关重要。

一、鼓励孩子勇敢说出来幼儿园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场所,幼儿们在这里度过了大部分的时间。

如果幼儿存在不愉快的事情,他会很不开心,甚至带来心理负担。

因此,鼓励孩子勇敢地说出来非常重要。

告诉孩子:“不要怕告诉老师或家长,他们会帮助你解决问题,使你过得更快乐。

”二、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向老师或家长告状,是因为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而这种关心不能只是嘴上说说。

老师或家长在听到孩子的告状之后,首先要做的是倾听,认真听取他们的心声,体会他们的感受。

这样做,既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问题。

三、不要轻信和袒护虽然孩子向老师或家长告状是正常的,但不是所有的告诉都是真实的,所以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能轻信孩子的话。

如果孩子的话是真实的,也不要轻易护短,而是要理性分析事情的经过和原因,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

四、给予适当的关注和帮助给孩子适当的关注和帮助可以让孩子更加放心。

如果孩子只是需要倾诉,给他们一个安静的环境,让他们适当倾诉一下,然后鼓励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如果孩子需要帮助,家长和老师应该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五、影响面极大的孩子的举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影响面极大的孩子的举报,这种情况在幼儿园里也同样存在。

当一件事情成为影响面极大的话题时,即使孩子的举报是不真实的,也很容易引起大面积的困扰。

因此,处理幼儿之间的问题时,家长和老师应该尽可能地控制和缩小敏感度,避免事情被无中生有地放大。

在幼儿园和家庭中,正确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自信和自尊心。

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坚持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目标,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和愉快的成长环境。

幼儿教师公平公正解决幼儿纠纷的方法与策略

幼儿教师公平公正解决幼儿纠纷的方法与策略

幼儿教师公平公正解决幼儿纠纷的方法与策略作为幼儿教师,解决幼儿之间的纠纷是我们重要的职责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尽可能避免偏袒某一方,让所有幼儿都感到被尊重和受到关注。

第一步,我们需要了解纠纷的原因和背景。

在听取幼儿的陈述时,我们需要保持中立,不要过早表达自己的看法。

听完后,我们可以让他们分别陈述对方的说法,以此了解双方的想法和情感。

第二步,我们需要明确问题的性质和程度。

如果是小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自行解决,比如通过互相道歉或者分享玩具。

如果是较大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更加严肃的措施,比如和家长沟通、做出惩罚等。

第三步,我们需要尽可能地为每一个幼儿发声。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需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不偏袒任何一方。

我们可以让每个幼儿分别说出自己的需求和感受,然后协助他们达成共识。

第四步,我们需要引导幼儿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尝试理解他们的想法和行为。

我们可以提醒幼儿想象自己处于对方的位置,尝试体验他们的感受和想法,以此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

总之,公平公正地解决幼儿纠纷需要我们具备平衡和沟通的能力,让每个幼儿都感到被关注和尊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一支高素质、有责任感的幼儿教师队伍。

解读幼儿的告状行为及处理对策

解读幼儿的告状行为及处理对策

解读幼儿的告状行为及处理对策幼儿的告状行为是指幼儿在遇到不满或者受到冤枉时,向成年人或其他儿童告发他人的行为。

这种行为常见于幼儿园或学校等集体环境中,是幼儿在与他人相处中表达自己需求和维护自己权益的一种方式。

幼儿告状行为的产生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幼儿自身因为年龄小,自我调节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限,容易产生不满和冲突;二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习得了告状行为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

在处理幼儿告状行为时,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对策:1. 倾听幼儿的诉求:无论是幼儿自己之间的冲突,还是幼儿与成年人之间的问题,我们都应该耐心倾听幼儿的诉求。

通过倾听,我们可以了解幼儿的内心感受和需要,并与幼儿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教育幼儿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告状行为往往源于幼儿与他人之间的冲突,培养幼儿的合作与沟通能力是解决这种行为的关键。

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和故事等方式,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观点,积极解决冲突。

3. 引导幼儿正确处理冲突:幼儿的告状行为往往是因为他们还不懂得如何处理冲突。

我们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学会与他人进行合理的争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导他们学会妥协、包容和理解他人的角度。

4. 鼓励幼儿自我解决问题:当幼儿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尝试自己寻找解决办法。

通过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可以提升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幼儿在告状行为中往往需要得到成人的支持和指导。

教育工作者应该与家长密切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情况,共同帮助幼儿改善问题解决的方式。

幼儿的告状行为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表达方式,对于这种行为的处理,我们应该采取倾听、教育、引导和鼓励的策略,以帮助幼儿发展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

幼儿园投诉处理制度和流程

幼儿园投诉处理制度和流程

幼儿园投诉处理制度和流程一、投诉处理制度1. 幼儿园应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制度,以保障家长和幼儿的合法权益,促进幼儿园的和谐发展。

2. 投诉处理制度应包括投诉的渠道、投诉的受理、投诉的处理、投诉的反馈等环节。

3. 幼儿园应设立投诉电话、投诉邮箱等渠道,方便家长和幼儿提出投诉。

4. 幼儿园应设立专门的投诉受理部门,负责接收、登记、分类和整理投诉信息。

5. 投诉受理部门应在收到投诉后,及时进行调查和核实,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投诉人。

6. 幼儿园应制定明确的投诉处理流程,包括投诉的受理、调查、处理、反馈等环节。

7. 投诉处理流程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投诉处理的高效和公正。

8. 幼儿园应定期对投诉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不断完善投诉处理制度。

二、投诉处理流程1. 投诉受理(1) 投诉人可以通过电话、邮件、现场等方式提出投诉。

(2) 投诉受理部门应在收到投诉后,及时进行登记和分类。

(3) 投诉受理部门应与投诉人进行沟通,了解投诉的具体情况。

2. 投诉调查(1) 投诉受理部门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调查和核实。

(2) 调查人员应与投诉人进行沟通,了解投诉的具体情况。

(3) 调查人员应收集相关证据,如视频、照片、文字记录等。

3. 投诉处理(1) 投诉受理部门应在调查结束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处理。

(2) 处理结果应包括对投诉人的回复和对相关人员的处理。

(3) 处理结果应告知投诉人,并征得投诉人的同意。

4. 投诉反馈(1) 投诉受理部门应在处理结束后,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投诉人。

(2) 投诉受理部门应定期对投诉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不断完善投诉处理制度。

(3) 投诉受理部门应定期向幼儿园领导汇报投诉处理情况,确保幼儿园的和谐发展。

三、投诉处理制度的意义1. 投诉处理制度有助于保障家长和幼儿的合法权益,提高幼儿园的服务质量。

2. 投诉处理制度有助于幼儿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

3. 投诉处理制度有助于幼儿园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促进幼儿园的和谐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