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临床药物学-考试必过

合集下载

口腔医学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口腔医学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口腔医学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治疗带状疤疹可采用( )。

A、口服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B、注射干扰素或转移因子,口服镇痛药物C、注射链霉素每日0.5g,或异烟肼每日0.1g局部封闭。

每日或隔日1次D、酮康唑;成人剂量为每日1次口服200mg,2~4周1个疗程E、口服磺胺类药物正确答案:B2、具有应力中断作用的卡环是( )。

A、I型卡环B、反回力卡C、圈型卡环D、倒钩卡环E、对半卡环正确答案:B3、某少儿出生于低氟地区,为其补充氟化物的最佳时间是出生后( )。

A、6个月B、9个月C、3个月D、1个月E、12个月正确答案:A4、常见酶催化基团有( )。

A、羟基、羰基、羧基、醛基B、亚氨基、羧基、巯基、羟基C、羧基、羰基、醛基、酮基D、羧基、羰基、酮基、酰基E、羧基、羟基、氨基、巯基正确答案:E5、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 )。

A、红细胞B、巨噬细胞C、白细胞D、T辅助淋巴细胞E、浆细胞正确答案:B6、只有T细胞才具有的表面标记为( )。

A、TCRB、C3受体C、细胞因子受体D、CD3分子E、有丝分裂原受体正确答案:A7、女性,25岁,无意中发现甲状腺肿块7d,近3d肿块迅速增长,伴有胀痛,甲状腺SPECT检查甲状腺右叶冷结节,应初步诊断为( )。

A、单纯性甲状腺肿B、结节性甲状腺肿C、甲状腺腺瘤D、甲状腺癌E、甲状腺囊腺瘤并发囊内出血正确答案:E8、乳牙萌出的顺序为( )。

A、Ⅰ、Ⅱ、Ⅴ、Ⅲ、ⅣB、Ⅰ、Ⅱ、Ⅲ、Ⅴ、ⅣC、Ⅰ、Ⅱ、Ⅴ、Ⅳ、ⅢD、Ⅴ、Ⅰ、Ⅱ、Ⅲ、ⅣE、Ⅰ、Ⅱ、Ⅳ、Ⅲ、Ⅴ正确答案:E9、上颌磨牙桩冠修复时最可能利用的根管是( )。

A、近中舌侧根管B、近中颊侧根管+远中颊侧根管C、近中颊侧根管D、远中颊侧根管E、腭侧根正确答案:E10、患者,男,67岁,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

血气分析:pH 7.25,PaC029.3kPa(70mmHg),HC0 -30mmol/L;对其酸碱失衡的治疗措施应为( )。

口腔临床药物学知识点总结

口腔临床药物学知识点总结

口腔临床药物学内容总结第一章口腔临床药物学:是现代药学与口腔临床医学相结合的产物,主要研究在口腔疾病预防、诊治和康复中应用药物的药理学、药剂学及治疗学的特点及规律,以便平安、有效地使用药物,并为医务人员及患者合理使用药物进展指导药物:是指引入机体后能调节机体生理功能,影响病理过程,用以诊断、治疗、预防疾病,增强机体及精神功能,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根本药物:能够满足根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保证供应、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平安、必需、有效、价廉。

〔百度〕合理用药的标准:1、用药对象适当〔无禁忌症〕2、用药指征适当3、药物的疗效、平安性满意,价格适当4、发放药物正确无误5、剂量、用法、疗程妥当6、调配无误〔包括提供适宜的用药信息〕7、患者依从性好第二章首过消除:口服药物吸收后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有些药物首次通过肝脏就发生转化,减少进入体循环的药量,这一现象称为首关消除生物转化:在体内酶系统或肠道菌从作用下,药物发生构造变化的过程成为代谢,也可以称为生物转化肝药酶: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是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又称肝药酶生物利用度:经血管外给药后,测得所给药物达血液循环的速率和程度治疗药物监测:是通过灵敏可靠的方法,检测病人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获取有关药动力学参数,应用药动力学理论,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以及药物中毒的诊断和治疗,以保证药物治疗的平安性和有效性排泄:是药物的原形及其代谢产物通过排泄器官排除体外的过程。

表观分布容积:是指药物进入机体后,在理论上应占有的体液溶剂量〔以L或L/KG为单位〕,并非指药物在体内所实际占有的体液真正容积影响药物吸收的主要因素有药物物理化学性质、剂型及给药途径等。

给药途径对药物吸收的影响最为重要。

舌下给药可经舌下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无首过消除。

挥发性药物及气体由肺随呼吸排出;非挥发性药物主要由肾脏经尿液排出;也有少局部药物可随胆汁经肠道排出,以及经乳汁、汗液、唾液、泪液等排出。

口腔药物学考试题_共5页

口腔药物学考试题_共5页

口腔临床药物学填空1.常用根管冲洗剂(P171):次氯酸钠溶液、过氧化氢溶液、乙二胺四乙酸钠等螯合剂2.糖皮质激素的三个作用(P114):抗炎作用、抗过敏、免疫抑制作用3.口腔黏膜常用含漱剂(P197):氯已定含漱液、碳酸氢钠含漱液、复方硼砂含漱液、环孢素含漱液、人工唾液4.局部牙周袋内缓释和控释剂(P186):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多西环素凝胶、四环素纤维、氯已定薄片5.常用膜剂(P200):复方维生素膜、复方庆大霉素膜6.常用牙周手术根面处理药物有:枸橼酸溶液、乙二胺四乙酸钠、四环素类名解盖髓剂(pulp capping agent):用于覆盖牙髓保存其活力的药物称为盖髓剂,其主要作用是隔绝外界理化因素对牙髓的刺激,保护牙髓健康,提供牙髓修复的微环境,激发诱导牙髓细胞的分化,从而形成修复性牙本质,促进牙髓组织愈合。

牙髓失活剂(pulp devitalization agent):指用化学药物封于生活的牙髓创面上,使其失去活力,发生化学性坏死,达到无痛性拔出牙髓,这种使牙髓失去活力的药物称为牙髓失活剂。

牙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库欣征):是指长期应用超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所致糖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的后果,其主要表现有:满月脸,向心性肥胖,肌无力及肌萎缩,皮肤变薄,痤疮,多毛,水肿,低血钾,糖尿,易感染等。

停药后症状可自行消失。

简答1.牙着色的分类,漂白治疗常见分类,常见漂白药物有哪些。

165牙着色分为外源性着色和内源性着色。

外源性着色是指牙体或修复体外表面着色。

内源性着色是指牙结构内部的着色或釉质缺损,活髓牙、无髓牙均可受累。

根据牙髓情况分为活髓牙漂白术和无髓牙漂白术。

根据是否在诊室内完成分为诊室内漂白术和家庭漂白术。

常见的漂白药物有过氧化氢,过氧化脲。

过硼酸钠。

2、根管冲洗的目的和根管冲洗液的作用。

171根管预备前进行根管冲洗的目的是将松散的坏死感染物质从根管内清除,防止根管预备时将其推入根尖部甚至根尖组织内。

口腔临床药物学重点整理

口腔临床药物学重点整理

【药物(drug)】引入机体后能调节机体生理功能,影响病理过程,用以诊断、治疗、预防疾病,增强机体及精神功能,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国家的药物政策:是健康和保健政策的基本要素,是政府对公众的承诺基本目标:向人民群众供应买得起的基本药物,保证提供优质、安全和有效的药物,组织医护人员和公众共同推动合理用药●医药卫生事业的宗旨:保障人民健康,应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国到2020年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战略任务是: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的体系,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

●2011年:已经初步建立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正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为在全国范围内向民众提供合格药品,推动合理用药建立良好的组织基础。

【目标】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研究药物在体内运转及代谢变化的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和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的科学。

吸收(absorption)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二)分布(distribution)药物随血液循环输送至个器官、组织,并通过转运进入细胞间液及细胞内的过程。

(三)代谢(metabolism)或生物转化;在体内酶系统或肠道菌丛作用下,药物在体内发生结构变化的过程。

(四)排泄(excretion) ;药物的原型及其代谢物通过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表观分布容积(V d)】【生物利用度(F)】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通过监测病人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获取有关药动学参数,应用药动学理论,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以及药物中毒的诊断和治疗,以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口腔临床药物学(考试最终版,辛苦整理)

口腔临床药物学(考试最终版,辛苦整理)

口腔临床药物学第一章【口腔医学用药特点】1、局部用药使用多2、消毒防腐使用广泛3、药物剂型多样化第二章【药物体内过程】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排泄(excretion)①吸收: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首过消除:药物吸收后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有些药物首次通过肝脏就发生转化,减少进入体循环的药量,这一现象称为“首过消除”。

②分布:药物随血液循环输送至各个器官、组织,并通过转运进入细胞间液及细胞内的过程。

③生物转化:在体内酶系统或肠道菌丛作用下,药物发生结构变化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④排泄:药物的原形及其代谢物通过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

半衰期:血药浓度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意义:1、给药间隙时间2、血药浓度达稳定需要5个半衰期3、治愈后体内药物浓度。

药物代谢动力学(PK):简称药动学,他是研究药物在体内转运及代谢变化的过程和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的科学。

从广义上讲,泛指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即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

【药动学模型(一室、二室)】药动学常见参数(P9)1、表观分布容积:表观分布容积是给药剂量或体内药量与血浆药物浓度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通常以升或公斤表示。

2、消除半衰期3、清除率4、生物利用度:是指经血管外给药后,测得所给药物达血液循环的速率及程度。

第三章剂型与处方【常用制剂(见书P16)】第六章药物不良反应(10点)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在药物以正常用量和用法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所发生的意外的、与防治目的无关的、不利或有害的反应。

包括:1、副作用:使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令人感到不适的药理反应2、毒性作用:药物对靶器官、组织、细胞的直接损害及由此产生的临床表现,对病人的危害性较大3、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但生物效应仍存在4、变态反应:药物刺激机体而发生的免疫反应5、继发反应:由于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6、特异质反应:由于先天性遗传异常,病人即使应用少量药物,仍发生与药物本身药理作用以及用量无关的严重反应。

口腔临床药物学(考试最终版-认真整理)

口腔临床药物学(考试最终版-认真整理)

口腔临床药物学(考试最终版-认真整理)
简介
口腔临床药物学是牙医学生和从事口腔医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必备的学科之一。

本文档旨在为口腔临床药物学的研究和考试提供有用的参考资料和整理。

目的
本文档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整理并熟悉口腔临床药物学的关键知识点和概念,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它涵盖了口腔临床药物学的基本概念、常用口腔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用药原则等内容。

内容
本文档包括以下内容:
1. 口腔临床药物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常见口腔药物的分类
- 口腔抗菌药物
- 口腔消炎药物
- 口腔镇痛药物
- 口腔局麻药物
3. 口腔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用药原则
4. 常见口腔临床病例的药物治疗方案
5. 口腔临床药物学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使用说明
本文档可以作为口腔临床药物学课程的研究参考资料,也适用
于口腔医学专业人员进行复和提高。

学生和专业人员可以根据自身
需求,选择阅读相应章节以加强对口腔临床药物学的理解。

结论
口腔临床药物学是口腔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学科之一。

希望本
文档能对学生和专业人员在口腔临床药物学的研究和考试中有所帮助。

请注意,本文档的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官方观点和准确性。

请在使用时确认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和最新性。

口腔临床药物学

口腔临床药物学

2.中效 对除芽孢外的一切病原微生物都有 杀灭作用。 例: 酚类、含碘消毒剂(碘伏、碘酊 等)、醇类、醇类和氯己定的复方、 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等。
3.低效 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 不能杀灭结核杆菌和细菌芽孢。 例: 氯己定、季铵盐类等。
小结
一.概念 二.化学分类 三.作用机制 四.药效学分类
酚类小结
• 构效关系; • 代表性药物:苯酚、甲酚、对氯苯 酚、麝香草酚、木馏油、丁香酚、 间苯二酚
二、醛
• 结构通式

• R是脂肪族或芳香族基团,醛基在链 的末端。 • 具有消毒防腐作用的醛类药物,有 甲醛、多聚甲醛、戊二醛等。
甲醛
戊二醛
多聚甲醛
• 作用机理: 能与病原微生物菌体蛋白质中的氨 基迅速结合,使之变性、凝固与沉 淀,对各种病原微生物都有杀灭作 用,同时对黏膜刺激性亦大。
3.苯环上引进卤原子(通常为氯原 子),抗菌力增强 ; 杀菌作用:
4. 苯环上-OH增多,抗菌性和毒性 均降低;间苯二酚基本无毒性,可 作内服; 杀菌作用:
5. 苯环上的烃基侧链:抗菌力正烃基> 异烃基。
• 口腔应用: 口腔科制剂中,约1/3为酚类药物。 酚类药物包括酚、酚制剂及酚的衍 生物等三类。
(七)间苯二酚(Resorcinol)
• 结构式:
• 又称雷琐辛或树脂酚,水 溶液易氧化,可加抗坏血 酸或焦亚硫酸钠作稳定剂。 对石蕊试纸呈中性或微酸 性反应。
• 药理作用: 本品结构中含有2个羟基,增加 了水溶性,使抗菌作用与刺激性、 毒性随之减低,抗菌力约为苯酚的 1/3,酚系数为0.4。
• 口腔临床应用: 利用间苯二酚与甲醛在碱性条 件缩合形成酚醛树脂,作根管充填 和抗牙本质敏感等。

口腔临床药物学

口腔临床药物学

【试题】2009-11-8/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2005级/七年制/口腔临床药物学填空:1,局麻药应用后感觉消失的顺序2,处方中下列拉丁字母的意义i.m. p.r.n3,铁缺乏导致的贫血为vit B12,叶酸缺乏导致的贫血为内因子缺乏导致的贫血为4,常用的扁平苔藓治疗药物5,细菌耐药性分为6,四环素不良反应7,皮质激素治疗天疱疮分为哪四个阶段8,联合用药的指征9.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名解1,growth fraction2,ADR3,化疗指数4,抗菌谱5,MIC,MBC,防腐药物简答1,镇痛药物治疗原则2,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原则3,写出两种治疗DLE的药物,写出其注意事项4,糖皮质激素应用的注意事项5,我国抗生素应用存在那些问题,应该怎么样合理应用抗生素,应遵循哪些原则【试题】2010-11-13/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2006级/口腔医学(七年制)/口腔临床药物学名解:浸润麻醉处方药MIC MBC抗生素EBM简答:1我国抗生素应用存在那些问题,合理应用抗生素应遵循哪些原则2盐酸左旋咪唑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3影响消毒防腐药作用的因素4促凝血药的机制5抗肿瘤药合理应用的原则6糖皮质激素应用注意事项【试题】2013-1-11/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2008级/口腔医学(七年制)/口腔临床药物学名解(20分英文):控释药、抗菌谱、化疗指数、消毒药填空(20分):制剂吸收速率静注>__>__>__>__>__>贴皮缺铁导致的贫血__ VB12、叶酸缺乏导致的贫血为__内因子缺乏导致的贫血为____导致药物性叶酸缺乏__缺少儿童会出现厌食__缺乏导致克山病__法制龋齿儿童切断牙髓用的药物是__年轻恒牙切断牙髓用的药物是__推介的根管冲洗药__根管消毒药有__ __根尖渗出较多用__(还有俩实在记不起了)问答(60分):1、不良反应各类型及特点2、各类头孢的特点及代表药3、天疱疮首选药极其注意事项4、Ca(OH)2的药理作用有哪些?临床应用有哪些?5、列举2种与血红蛋白形成有关的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简述其药理作用6、口腔局部麻醉的注意事项2010年口腔临床药物学答案2010年口腔临床药物学答案(A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 共30分)1、痛觉、温觉、触觉、深部感觉、运动觉2、肌肉注射、必要时用3、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4、肾上腺皮质激素、反应停、环磷硒胺5、起始、控制、减量、维持6、天然耐药、获得性耐药7、病原菌未知但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单一用药不能控制和缓解的严重或混合感染、单一用药不能控制的感染性心膜炎或败血症、长期用药可能产生的耐药性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临床药物学一:名词解释(2分×10)1.治疗药物监测:2.t1/2:3.ADR4.药物代谢动力学:5.控释剂型:6.癌痛三阶梯疗法:7.生物利用度:8.药源性疾病:9.循证医学:10.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二:选择题(2分×10)1.环磷酰胺抗肿瘤作用特点是()A.在体内外均有活性B.在体内代谢为醛磷酰胺后有抗肿瘤作用C.在体外有抑杀癌细胞作用D.干扰转录过程E.干扰有丝分裂2.下述何种镇痛药为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A.钠洛酮B.芬太尼C.安那度D.喷他佐辛E.美沙酮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有()A.过敏反应B.耳毒性C.神经肌肉阻断作用D.肝毒性E.肾毒性4.镇痛作用最强的是()A.吗啡B.哌替啶C.美沙酮D.曲马多E.芬太尼5.氨苄青霉素对何种菌的抗菌力弱于青霉素()A.肠球菌B.伤寒杆菌C.大肠杆菌D.变形杆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6.阻止微管解聚的抗癌药有()A紫杉醇B长春碱C紫杉碱D L-门冬酰胺酶E喜树碱7.药物吸收后可以()A经肾脏排出B经肺排出C经肠道排出D经胆囊排出E经乳汁排出8.可待因的临床应用()A适用于伴胸痛的干咳B长期应用易引起便秘C对痰多者禁用D镇痛的同时有镇咳的作用E长期应用可产生成瘾性9.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机制是()A.增加对药物具有拮抗作用的底物PABAB.改变细菌体内原始靶位结构C.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D.抑制DNA合成E.产生水解酶10.以下抗菌药物的临床价值主要衡量的指标是()A.化疗指数B.最低杀菌浓度C.抗菌谱D.抗菌活性E.最低抑菌浓度1.《赫尔辛基宣言》的宗旨及实施原则2.GCP的定义、伦理学的要求及各期临床试验要点3.简述氟化钠的药理作用及注意事项4.简述处方书写要求四论述题(10分×2)1.论述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2.局部麻醉药与镇痛药物的作用机理分别是什么?对口腔疼痛治疗如何使用?1.治疗药物监测:是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在药物治疗学中的具体应用。

2.t1/2:即消除半衰期,是药动学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定义为血液浓度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它反应了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

3.药品不良反应:是在按规定剂量正常应用药品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害而非所期望的、与药品应用有因果关系的反应。

4.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运转及代谢变化的过程和药物代谢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的科学。

5.控释剂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药物能持久缓慢的从制剂中释放出来,维持有效药物浓度。

6.癌痛三阶梯疗法:对于癌症止痛,WHO指于2010年“使癌症病人无痛”的目标,即在对病人的病因和疼痛做出诊断后根据疼痛的性质和程度,对轻度疼痛采用解热镇痛类药物止痛,对中度疼痛用可待因等弱阿片类类药物止痛,对重度疼痛采用吗啡等强阿片类药物止痛。

7.生物利用度:是指经血管外给药后,测得所给药物达血液循环的速度及程度。

9.循证医学:就是遵循科学研究证据指导医学实践。

即临床医务人员将个人的专业技能和经验、病人的喜好和需求与当前最好的科学依据结合起来制定医疗决策。

10.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指仅对增殖周期的某些期敏感,对G0期不敏感的药物。

二:选择题1.BDE2.BDE3.ABCE4.A5.E6.AC7.ABCDE8.ABCDE9.E10.A三简答题1.《赫尔辛基宣言》的宗旨人体生物试验指导原则。

人是健康是第一位的,人的权益是不可侵犯的。

《赫尔辛基宣言》的实施原则:(1)伦理委员会我国GCP要求伦理委员会由医药学专业人员、伦理学或法律专业人员、非临床研究单位人员的参入。

伦理委员会主要职责是:①审核药物临床试验方案及在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相关修正方案。

②审核研究者手册、知情同意书样稿。

③审核受试者的入选方法及获取知情同意书的方式。

④审查对受试药物所致受试者伤害的救治及补偿措施。

⑤审核研究者的资格、经验及参加该项试验的时间保证等。

伦理委员会应相对独立,不受任何参与试验者的影响,以充分保证受试者权益。

(2)受试者权益和知情同意书受试者权益主要内容是:知情权、自愿加入权和退出权、参加试验和试验中的隐私权、对试验药和对照药的免费使用权、医疗救治权。

研究者必须用知情同意书的形式向受试者说明有关临床试验的详细情况,包括:试验目的、试验的过程与期限、检查操作、预期可能的受益和可能发生的风险与不便,告知可能被分配到试验的不同组别。

参加试验是自愿的,试验中的个人资料均属保密。

如发生与试验相关的损害时,受试者有获得治疗和适当补偿的权利。

在试验的任何阶段有权退出试验,其医疗待遇与权益不受影响。

研究者应回答受试者提出的问题,受试者充分理解并且同意参加试验受试者后签署试验知情同意书。

2.GCP的定义是指中国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是其简称。

GCP的伦理学的要求:保证药品临床试验的全过程规范化,结果可靠,保护受试者的权益;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和《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道德指南》的伦理学原则;伦理委员会相对独立,不受任何参与试验者的影响;签署知情同意书。

GCP的各期临床试验要点:Ⅰ期:为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验。

主要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应包括依次进行的三部分,即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连续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

Ⅱ期:①药物是否安全有效;②确定适应证;③确定治疗剂量、给药途径与方法;④对受试药物危险性作出评价及提供防治办法。

Ⅲ期:多中心临床试验,临床试验单位不少于3个;随机对照原则;进一步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试验组病例数≥300例,受试对象要更加多样化,以增加其代表性。

Ⅳ期:考察试生产期新药的疗效、不良反应和适应证,有时也指药品上市后监测。

通过Ⅳ期临床更加贴近临床实际的设计方案、延长的试验期限及扩大规模的受试样本,可全面细致地综合评价新药的临床应用价值。

3.简述氟化钠的药理作用及注意事项(1)降低釉质溶解度:与羟基磷灰石起作用形成氟磷灰石而增强釉质的抗酸能力。

氟磷灰石中氟化钙能再度沉积在釉质晶体表面,降低氢离子移入晶体的速度,减慢了晶体溶解。

氟磷灰石晶体较大,表面积减少,晶格较稳定,这种釉质中的碳酸盐含量较少,溶解性降低。

(2)促进釉质再矿化(3)对口腔细菌的影响:抑制细菌的生长,抑制细菌的糖酵解过程,抑制产酸;抑制细胞内和细胞外多糖的合成,抑制菌斑的形成。

注意事项①使用氟化钠应严格控制每日摄氟量,防止氟中毒的发生。

②氟化钠溶液或凝胶应放置于塑料容器内。

4.简述处方书写要求(1)处方书写时采用中文或英文书写,字迹工整清晰、切勿潦草(2)用英文书写时,药名的第一个字母应大写。

有些药名可用缩写,但应准确。

毒性药品和麻醉药品不采用缩写。

(3)剂量单位一律采用药典法定单位。

(4)药物剂量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应排列整齐。

(5)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应采用规定的处方笺书写。

(6)医师处方书写完毕后,应仔细核查,确认无误后签名。

四论述题1.论述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1).按适应证选药;(2).按药动学特点制定给药方案和疗程:剂量要适当,疗程应足够;(3).针对患者的情况合理用药:肝脏功能减退时,避免或慎用氯霉素、林可霉素、红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类等。

早产和新生儿氯霉素列为禁用。

肾功能减退时,慎用或避免磺胺类、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及氨基苷类等。

(4).避免预防或局部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应用: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可用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需进行口腔、尿路、心脏手术之前;对用于预防昏迷、休克等患者并发感染,或清洁手术预防术后感染则往往徒劳无益;避免粘膜、皮肤等局部应用;(5).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病毒性疾病,发病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菌药。

2.局部麻醉药与镇痛药物的作用机理分别是什么?对口腔疼痛治疗如何使用?局部麻醉药的作用机理:(1)可逆性地封闭钠通路、抑制神经细胞膜去极化:神经接受刺激时,神经细胞膜微孔开大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强,钠离子大量流入细胞内,出现去极化。

局部麻醉药脂溶性芳香环部分可透入神经细胞膜,与膜的钠通道内口某个(些)位点形成可逆性的结合,堵塞微孔,影响钠离子流入细胞内,从而阻断去极化,影响了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2)麻醉效果与理化性质有关:脂溶性强的容易通过高度脂化的神经纤维,麻醉效果及作用时间增强。

蛋白结合率高者作用时间长,酸性强度接近组织pH者则作用起效快。

镇痛药物的作用机理:(1)麻醉性镇痛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地解除或缓解各种疼痛,而不影响意识、触觉、听觉等其他感觉(2)非麻醉性镇痛药:通过抑制局部前列腺素合成起到镇痛作用对口腔疼痛治疗:吗啡:慢性疼痛使用吗啡控释片。

口腔疼痛治疗应选用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表面麻醉、浸润麻醉、传导麻醉用于口腔疼痛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