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钱币的特征
北宋钱币大全

宋代钱币大全北宋1北宋时的钱币存在着三大特点。
一,钱文中出现了年号,先后铸行的年号有四十五种,版别之多为历代所罕见。
二,货币流通具有地方性,有些区域铜铁钱兼用,显示了一种割据的局面。
三,钱币的形态、钱文书体以及币材呈现多多样性,南宋孝宗淳熙七年起我背开始添铸纪年和监名且书体渐趋单一,咸淳年间为了应付通货膨胀产生的财政因难铸行了地方上的代有币“钱牌”。
详细介绍名称书体币型特征参考价文字说明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星8元公元前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捡赵匡胤于今陈桥(河南开封县东北40里)兵变,黄袍加身,代后周称帝,定都东京(开封)建元建隆,是为宋太祖,废周帝为郑王。
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但也是历史上国力最弱的朝代,终宋一代(960-1279)无一位明君能治国安邦平天下。
宋元通宝即铸行建隆元年,乃宋代开朝钱,钱文仿唐开元钱,隶书直读。
径2.5厘米。
重3.6克左右,背有星、月纹,有铜铁两种,传世以广穿铁母、元字右挑稀有。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月6元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双星100元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星月150元宋元通宝隶书小平右桃元800元宋元通宝隶书小平铁母3000元宋元通宝隶书小平广穿700元宋元通宝隶书小平普品2元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光背3元太宗太平兴国年间(676--983年)铸,宋年号钱由此始,有铜铁两种,径2.4厘米,重3.4克左右。
钱文隶,真二体,背有星、月纹,以铁母,广穿钱为稀有。
太平通宝录书小平背星20元太平通宝隶书小平背月15元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合背300元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广穿铁母3500元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广穿600元太平通宝隶书折十大样背巨星22000元淳化元宝行书小平光背0.50元太宗淳化元年(990)始铸,有铜,铁两种,太宗亲书真,行,草,三体钱文,开御书钱之先河,亦草书入钱文之始。
旋读光背,径2.4厘米。
重3.8克左右,以缩小淳化为稀有。
淳化元宝隶书小平光背0.5元淳化元宝行书小平背星80元淳化元宝行书小平铁母6000元淳化元宝隶书小平缩水1500元至道元宝行书小平光背0.50元太宗至道年间(995-997)铸,有铜,铁两种。
宋钱的特点与版别划分

宋钱的特点与版别划分内容提要:宋代钱币,无论钱名数量、钱币艺术,还是钱币种类,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
本文总结了宋代钱币的7大特点:年号钱、多书体、对钱、铁钱、配料合理、数量巨大、钱监多。
同时论述了宋代钱币版别的形成与划分的原理,即不同的钱监、不同的书体产生了版别。
版别划分主要是实践活动,每一种划分方法都要经受实践的检验。
同时,版别划分是一门科学,与研究者的身份、国籍没关系。
最后指出单纯的宋钱图谱往往使初学者无法入门,需要对图谱进行必要的注解。
提起宋代,人们会用“积贫积弱”来形容。
其实,在两宋320年的时间里,从军事上,最后没有打败辽、金、元,但在经济文化领域,是超过汉唐的。
从钱币方面看,无论钱名数量、钱币艺术,还是钱币种类,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
年号为文、书体多样、铜铁并用、纸币出现、银铤定型,构成了这一时期的特点。
一、宋代钱币的特点:1.年号钱: 从成汉李寿铸“汉兴”(338)开始,年号钱不时出现过。
到了宋代,年号钱几乎成了定制。
两宋建国共320年,历18帝,改元57次。
48个年号铸有新钱,9个年号没有铸钱;48种新钱中,43种年号钱,5种非年号钱。
没有铸钱的9个年号是:太祖的乾德、开宝,太宗的雍熙、端拱,真宗的乾兴,仁宗的皇祐,前幼帝的德祐,端宗的景炎,后幼帝的祥兴。
现在所见到的皇祐钱皆伪,祥兴钱为安南所铸。
五种非年号钱是:太祖建隆年间的宋元通宝,仁宗宝元年间的皇宋通宝,徽宗建中靖国年间的圣宋元宝、通宝和建国通宝,宁宗嘉定年间的圣宋重宝,理宗宝庆年间的大宋元宝、通宝,理宗宝祐年间的皇宋元宝。
皇宋、圣宋南北宋相重,因此只有5种。
2.多书体:中国钱币只有文字,没有图案。
所以中国钱币的艺术主要表现在钱文书法上。
宋代钱币书法艺术水平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书体有真、草、隶、篆、行,并且有瘦金体、宋体、九叠篆等新出现的书体。
宋钱书法艺术可分为三个时期:(1):从建隆元年到淳化四年(960—993)为仿古期。
宋辽金元的钞法

宋辽金元的钞法宋辽金元,这四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都曾实行过不同的钞法。
以下将分别介绍宋辽金元四个朝代的钞法情况。
一、宋朝的钞法:宋朝时期,由于统治者对纸币的发行和使用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因此出现了中国史上最早的纸币系统。
宋朝纸币主要有两种形式:交子和官票。
1. 交子:宋代的交子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之一。
交子是由官府发行的,用于支付军饷和军需开支。
交子上印有政府的官方印章和发行日期,并规定了金额和有效期限。
持有交子的人可以在指定地点和时间内按面值兑换实物或铜钱。
交子的发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宋代的货币短缺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 官票:除了交子,宋朝还发行了一种名为官票的纸币。
官票是由官府签发的,用于缴纳税款和官府收入。
官票上印有政府的官方印章和发行日期,并规定了金额和有效期限。
官票可以在政府指定的地点和时间内兑换实物或其他货币。
二、辽朝的钞法:辽朝时期,辽统治者实行了一种称为“纳贡布”的钞法。
纳贡布是一种由官府签发的纸币,用于支付给外国使节作为贡品。
纳贡布上印有官方印章和纳贡日期,并规定了金额和有效期限。
使节持有纳贡布可以在辽朝境内的指定地点和时间内兑换特定的商品或货币。
纳贡布的发行促进了辽朝与外邦的贸易往来,扩大了辽朝的影响力。
三、金朝的钞法:金朝时期,金统治者实行了一种称为“交子”的纸币系统。
交子是由官府签发的,用于支付军饷和军需开支。
交子上印有政府的官方印章和发行日期,并规定了金额和有效期限。
持有交子的人可以在指定地点和时间内按面值兑换实物或其他货币。
金朝的交子发行规模较大,流通范围广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四、元朝的钞法:元朝时期,元统治者实行了一种称为“宝券”的纸币系统。
宝券是由官府签发的,用于支付官员和军队的薪水和开支。
宝券上印有政府的官方印章和发行日期,并规定了金额和有效期限。
宝券的发行受到了严格的控制,发行量有限,以保持其价值稳定。
元朝的宝券不仅在中国境内流通,还用于与外国商人进行贸易往来。
宋代部分古钱解析

宋代部分古钱小解析宋初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宋朝钱币作为宋代最主要的货币,铸币量超出唐代20倍。
宋朝第二帝太宗于端拱三年改元淳化,淳化元年五月改铸发行淳化元宝钱。
皇帝亲书隶、行、草三种字体钱文,这成为皇帝亲书钱文之始,也是行体、草体作为钱文之始。
两宋300余年凡18帝(末代三帝名存实亡),改年号57次,铸年号宝文钱43种(不包括大小和书法等版别变化)之多。
所以宋代的钱币非常不好鉴别,非功力深厚的行家不可,若有想要了解这方面的藏友,一定要谨慎并且多学习,下面我将了解到的知识做一下小结。
崇宁通宝铜钱北宋崇宁年间铸。
崇宁通宝有小平、折十两种。
折二折三多属私铸后铸。
钱文为宋徽宗手书手瘦金体,版别较多,精美异常,并有铁钱。
崇宁重宝有铜铁隶书大钱,背有十字者罕见,薄小型铜钱出于私铸。
崇宁元宝小平极罕,隶书折二有铁钱、铁母,存世亦罕。
宣和通宝、宣和元宝铜钱宣和是宋徽宗的年号。
宋钱中,徽宗钱从制作、书法来看,都是中国古钱币的杰出代表。
宣和元宝小钱,分隶书、篆书两种,有很多版式但存世较少。
同时所出宣和通宝有小平、折二、折三等同、铁钱,版别复杂。
另有瘦金体宣和通宝小平铜铁钱,背有陕字。
靖康元宝铜钱宋钦宗靖康年间所铸靖康通宝和靖康元宝是北宋最后的铸钱。
靖康元宝钱文有隶书、篆书、真书三体,有小平、折二两种。
两者皆有铜、铁钱。
靖康钱因铸行时间短,今皆少见,其中靖康元宝小平钱仅有数枚存世。
绍兴元宝铜钱南宋绍兴年间铸。
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种,钱文楷书篆书成对。
传世的小平钱较少。
淳熙元宝铜钱南宋淳熙年间铸,有小平、折二、折三等铜铁钱多种版式,钱文篆书、隶书、楷书三体。
该钱背泉。
嘉定万宝、嘉定永宝、嘉定真宝铁钱南宋嘉定年间铸,嘉定铁钱除通宝、元宝、重宝外还有崇宝、全宝。
永宝、安宝等。
名目众多,居历朝历代之首。
宋代母钱特征详解

宋代母钱特征详解
宋代母钱是宋代流通的一种货币,也是中国古钱币中的一种代表。
其
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宋代母钱的形状特征。
宋代母钱的形状一般为圆形,中间有一
个方孔。
方孔的存在是方便钱币串成串钱使用,也方便了后来的流通,可
以用绳子或者丝线穿过孔口而串起来。
这一特征也是中国古代货币的共同
特点,紧扣中国古代货币的文化传统。
其次,宋代母钱的铸造特征。
宋代母钱广泛流通于北方和南方,各地
方政权都有铸造母钱的权力。
因此,宋代母钱的铸造数量众多,品种丰富,不同地方的母钱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宋代母钱的铸造材料多为铜,但也有
一些地方使用了铁等其他材料。
再次,宋代母钱的文化特征。
宋代母钱在钱币的正面和背面都有文字
和图案的刻制。
正面一般刻有“丁、仄、甲、有、中、さ、み、う、に、よ”等字样,表示钱币的铸造年份、地点、价值等信息;背面则刻有各种
图案,如双鱼、双龙、双凤、双狮、蛟龙、五福等。
这些图案寓意吉祥、
丰收、幸运等寓意,既有实用性,又具有装饰性和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
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
古钱币五十珍之第三十四珍——大宋通宝

古钱币五十珍之第三十四珍——大宋通宝
中国古钱币之一,有小平钱和当十大钱两种,其中大宋通宝当十钱位列古泉五十名珍之列,为宋钱中之大名誉品,美品。
小平钱只有铁质,当十钱为铜质。
大宋通宝当十大钱为南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七月后所铸。
当时行“大宋元宝”钱,而“大宋通宝”只有铁质小平钱。
铜质者仅见背“当拾”大钱一种。
制作精整,传世绝少。
“当拾”大钱径一寸六分(5.2厘米),重30至35克不等。
钱文楷书直读,书法秀丽,拾字从入,是其特征。
据云出自宋代大书法家蔡京手笔。
按钱文字形又分为瘦书小字及笔划粗壮的大字两种,其中以瘦书者为佳。
当拾大钱铸于西川地区,与嘉定折十同监。
铸量究竟有多少,则无从查考。
流传至今已成为世上罕见的钱币珍品。
币海遗珍异彩纷呈——河北博物院藏北宋钱币赏析

AppreciatION 鉴赏北宋(公元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9位皇帝,享国167年。
北宋是中国货币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
由于较长时间的相对统一和社会安定,农业、手工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科技、文化、经济等方面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大都市出现繁荣景象,中小城镇星罗棋布,乡村贸易活跃,市场挣脱了旧有模式的束缚,商品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在此基础上,货币经济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钱币铸造量令人咂舌。
北宋钱币极具特色,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钱币上铸以年号作钱文,基本上成为定制,为以后各朝所相继采用,成为中国货币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宋代以前的货币,春秋战国的刀币、布币还留有以物易物的痕迹,秦汉流通的半两、五铢钱还以重量作货币的名称,唐代高祖废五铢钱,铸行开元通宝钱,取其“开辟新纪元通行宝货”之吉意,“开元”并非年号。
到了北宋,除太祖开国时所铸宋元通宝钱仍沿用唐制外,剩余8位皇帝都用年号作钱文,在中国货币史上,为以前所没有的进步。
其二,把同一币海遗珍 异彩纷呈——河北博物院藏北宋钱币赏析吴晓静图1:宋元通宝图2:太平通宝编辑|屈梦夏820481337@AppreciatION 鉴赏年号钱的钱文铸成两种或三种不同书体,俗称“对子钱”或“三书体钱”。
同一年号三种书体的钱币,在中国货币史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创举。
所谓“对子钱”和“三书体钱”,就是钱币的大小、厚度、质地完全相同,钱币的面、背、穿、肉、郭等造型上完全一致,仅采用两种或三种不同书体共花钱文,成为相同钱文一对或一套的钱币。
其三,钱文讲究书法,不少钱文书体都出于名家,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宋太宗赵炅喜欢收藏历代帝王和名家墨本,曾命翰林侍书王著编辑过《淳化阁帖》,自己也善书法,“淳化元宝”和“至道元宝”的钱文都由宋太宗用楷、行、草三体亲书,人称“御书钱”。
在中国绘画史上有一定地位的宋徽宗赵佶,不仅常在收藏的书画上用小楷题签,而且不少钱文亦留下他的笔迹,如“崇宁通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宣和通宝”等钱文,都是宋徽宗御笔,特别是崇宁钱、大观钱最为著名,用笔细长挺拔如铁画银钩,笔势劲逸隽美,人称“瘦金体”“铁钱书”,历来为广大泉友及书法爱好者所追捧。
宋母钱特征

宋母钱特征
宋母钱是宋代(960年-1279年)的货币,也称为“秣母钱”。
宋母钱的特征包括:
1. 材质:宋母钱主要以铜为材质,有时带有一些铁质成分。
2. 形状:宋母钱为圆形,中间有一个方孔,用于穿线以便悬挂和使用。
3. 厚度:宋母钱相对较厚实,一般厚度在2-4毫米之间。
4. 图案:宋母钱的正面一般有文字记载,标明发行年号或铸造地区。
背面则多为纹饰图案,如印章、花纹等。
5. 尺寸:宋母钱的尺寸较大,直径一般在2.4-3.2厘米之间。
6. 重量:宋母钱的重量平均在5-10克之间,也有超过10克的
大钱币。
7. 雕工:宋母钱的雕工一般精细,文字和纹饰清晰可见。
8. 铸造时期:宋母钱使用的时期长达300多年,铸造数量众多,多为地方政权或商家私自铸造。
总的来说,宋母钱是宋代的主要货币之一,其特征体现了当时的铸币技术和货币制度的发展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宋的钱币制度,仍是以钱为主。
但这时白银已大大地重要起来,纸币的产生和推行是该朝币制最大的特点。
两宋的钱币是中国钱币史上最复杂的。
它不仅是币材多样,而且流通受地方限制,钱币面额又多,钱名称也多。
宋代最流行年号钱,两宋的铁钱是长期的币制,四川一带就是专用铁钱的。
北宋九个皇帝就改了三十五次年号,铸了二十七种年号钱和三种非年号钱(宋元、圣宋、皇宋);南宋七帝,改二十次年号,铸了十八种年号钱和三种非年号钱(大宋、宋圣、皇宋)。
在北宋,大约开封府、荆湖南路、京西路、江北路、淮南路、两浙路、福建路、江南东西两路等十三路用铜钱;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等四路专用铁钱;陕府路和河东路则铜铁钱都用。
在南宋,铜钱限于东南,四川用铁钱。
但实际上那时各地用纸币的很多,因为金属货币根本不够。
这就在货币经济方面造成了割据局面。
宋钱币一般有小平、折二、折五、当十大小五种,南宋又往往有当百钱,又有临安铜钱牌。
南宋的宝文很杂,嘉定铁钱宝文最杂,在中国钱币宝文中是最多的,至于钱文书法,就有多种多样,有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楷书及宋体,大观、崇宁钱就是宋徽宗的御笔瘦金体。
铸造精良的瘦金体宋币,常常使伪品立即暴露。
宋钱的版别也特别多,比如宣和、政和共有数百种版别。
背文把纪地、纪值都区分开了,普通宋钱,无人伪造。
但象靖康通宝之类价值千元以上的古币就有伪造的了。
宋朝的钱制,南北宋大不相同。
北宋以铜钱为主,南宋以铁钱为主;北宋以小平钱为主,南宋则以折二钱为主。
宋太祖在建隆元年铸宋元通宝。
这是赵宋第一种钱,这不是年号钱。
宋太祖在位没有铸过年号钱。
乾德钱是十国钱,不是宋太祖乾德年间所铸。
太宗铸太平通宝。
这是宋朝第一种年号钱,背面有星月,牌别比宋元钱少。
淳化五年铸淳化元宝。
宋元钱和太平钱都用的是隶书,到了淳化时发生了变化,正式确立了宋朝多种书体裁的钱制。
淳化钱也有真、行、草三种书体。
淳化钱也有铁钱,但流传后世的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