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在中国的起源
保险的起源及发展历史

精心整理保险公司是专卖店我们是高端定制保险的起源1、埃及(人身)2、海上保险(意外)3、中国保险的起源同治年间民国中国4、保险中介的产生劳合社5、中国保险的三次改革意外伤害:普通100-120高管300(新光海航)(一)海上保险?海上保险在各类保险中起源最早。
正是海上保险的发展,带动了整个保险业的繁荣与发展。
人类在长期的航海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由多数人分摊海上不测事故所致损失的方式——共同海损分摊。
在公元前916年罗地安海立法中规定:“为了全体利益,减轻船只载重而抛弃船上货物,其损失由全体受益方来分摊。
”?现代海上保险是由古代的巴比伦和腓尼基的船货抵押借款思想逐渐演化而来的。
1384年,在佛罗伦萨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份具有现代意义的保险单。
这张保单承保一批货物从法国南部阿尔兹安全运抵意大利的比萨。
在这张保单中有明确的保险标的、明确的保险责任,如“海难事故,其中包括船舶破损、搁浅、火灾或沉没造成的损失16务。
(二公司——汉堡火灾保险局由几个协会合并宣告成立。
但真正意义上的火灾保险是在伦敦大火之后发展起来的。
1666年9月2日,伦敦城被大火整整烧了五天,财产损失1200多万英镑,20多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在这种状况下,聪明的牙医巴蓬l667年独资设立营业处,办理住宅火险,1705年更名为菲尼克斯即凤凰火灾保险公司。
1710年,波凡创立了伦敦保险人公司,后改称太阳保险公司,接受不动产以外的动产保险,营业范围遍及全国。
进入19世纪,在欧洲和美洲,火灾保险公司大量出现,保险公司的形式以股份公司为主,承保能力有很大提高。
随着人们的需要,火灾保险所承保的风险也日益扩展,承保责任由单一的火灾扩展到地震、洪水、风暴等非火灾危险,保险标的也从房屋扩大到各种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
19世纪后期,随着帝国主义的对外扩张,火”,并于”世界各国有关保险的渊源众说纷纭。
据古史文稿的引证和推论,远自奴隶社会起,已有互助救济的群体方法和活动。
保险的历史发展史

保险的历史发展史
保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公元前 2000 年左右,中国的夏朝就出现了类似保险的互助组织。
但是,现代保险的发展则可以追溯到 14 世纪的欧洲。
1347 年,意大利出现了第一张海上保险单,标志着现代保险的诞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保险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为人们提供了风险保障和财务规划的手段。
在 17 世纪和 18 世纪,保险在欧洲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出现了人寿保险、火灾保险、海上保险等多种类型的保险。
同时,保险公司也开始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专业和全面的保险服务。
19 世纪和 20 世纪是保险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保险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保险产品也不断创新,出现了汽车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多种类型的保险。
同时,保险行业也开始规范化和专业化,出现了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等专业人员。
21 世纪以来,保险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随着全球化和科技的发展,保险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同时,保险公司也在不断创新,推出了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的保险产品,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
保险的历史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
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为人们提供了风险保障和财务规划的手段,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保险的起源及其发展

保险的起源及其发展1. 保险的起源保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也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保险最早的形态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海上贸易。
在那个时期,商人们往往要冒着巨大风险进行远洋航行,一旦船只遭遇海难,他们的财产就会受到巨大损失。
为了规避这种巨大的风险,商人们开始相互合作,建立起一种相互保障的机制。
在中国,保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民合作社以及行会组织。
在农民合作社中,农民们相互合作,将各自的农作物放在一个公共堆放区,以防止受到天灾的损失。
在行会组织中,人们相互合作,建立起一种互助关系,以保证每个人在生病或者意外事故发生时都能得到赔偿。
2. 保险的发展保险业作为一种专门的经济活动,开始出现于17世纪的欧洲。
最早的保险公司可以追溯到伦敦的一家咖啡店,这家咖啡店的老板和经营者们开始以固定的费用为商人们提供保险服务,一旦商人遭受损失,他们将获得相应的赔偿。
这家咖啡店就是现在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劳埃德保险市场的前身。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保险业开始迅速发展。
工业革命给人们带来了新的风险,必须有一种新的机制来应对这些风险。
于是,各种各样的保险公司开始出现,提供各种不同的保险产品,包括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和意外保险等。
20世纪初,保险业开始迅速扩展到全球范围。
保险公司不仅提供传统的保险产品,还开始推出新的保险产品,如健康保险、汽车保险和旅行保险等。
同时,保险业也逐渐规范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以保障保险业的稳定和发展。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保险业也逐渐转型到线上。
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始推出线上保险产品,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保险,并实现了在线理赔、在线查询等服务。
这种线上保险业务的发展,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保险购买和理赔体验,同时也为保险公司带来了更高效的销售和服务方式。
3. 保险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保险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保险发展简史

然人,可以自由组合,组成承保组合。 ③投保人不能与保险人直接接触,必须由
保险经纪人分业务出单。 ④劳合社个人保险人负无限责任,但成员
之间不负连带责任。
三、我国保险发展概况
(一)我国第一家保险公司产生于1805年 广州 谏当保安行(广州保险会社)
(三)保险深度——一国保费收入总额占 该国GDP的比重
98年 南非 南韩 瑞士 20.63% 13.87% 12.61%
(四)寿险保费收入与非寿险保费收入的 对比
第二章 我国保险发展简史
一、保险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二、保险的起源和发展 三、我国保险发展概况 四、衡量一国保险业水平发达与否的四个
标准
一、保险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1.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的客观存在是保险产生 的先决条件。
2.剩余产品的产生和增多是保险产生的物质条 件。
3.商品经济形式是保险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4.互助共济意识的普及是确定保险关系的社会
三、我国保险发展概况
2.地区性中资公司(5家) ①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②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③永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④华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⑤新疆建设兵团保险公司
三、我国保险发展概况
3.外资保险(10家) ①友邦:深圳分公司、上海分公司、广州分公司 ②美亚:上海分公司、广州分公司 ③日本东京海上保险公司 ④瑞士丰泰保险公司 ⑤英国皇家太阳联合保险公司 ⑥香港民安:深圳分公司、海口分公司
三、我国保险发展概况
3.1988年,交行成立保险部,人保一统天 下的局面被打破。 1991年4月26日,太平洋保险公司成立。
4.1988年3月21日,深圳平安保险公司成立。 1992年9月,升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
《保险发展简史》课件

保险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早期引进
19世纪末,外国保险公司开始 在中国落地生根。
中国保险产业兴起
20世纪中叶,中国保险公司快 速崛起,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 行业。
法律制度建设
中国政府逐步建立了完善的保 险法律法规体系,推动了保险 业的发展与规范。
中国保险市场的现状与前景
快速增长
中国保险市场规模持续扩 大,发展迅猛,成为全球 最大的保险市场之一。
创新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模式的出现,正在改变传 统保险业务的运作方式。
巨大潜力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 保险意识增强,中国保险 市场的潜力十分巨大。
保险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1 风险管理
保险能够有效分散和转 移风险,为个人和企业 提供安全保障,促进经 济稳定发展。
2 投资支持
3 就业机会
保险资金的运作和投资, 可以为经济提供稳定的 长期资金支持,推动产 业发展。
保险业的发展创造了大 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 社会就业水平。
保险发展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竞争
保险市场竞争加剧,降低了保 险企业的盈利能力。
数字化转型
随着科技的进步,保险业需要 积极转型,拥抱数字化创新, 提升服务水平。
可持续发展
保险业应注重环境和社会责任, 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业务 中的应用。
总结
通过探索《保险发展简史》,我们了解了保险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认识到保 险对经济的重要影响,同时也看到了保险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保险发展简史》PPT课 件
探索保险起源和发展历史,了解保险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并探讨保险业在全 球范围内的发展状况。
保险的起源与发展
1
悠久历史
第二章:保险的起源与发展

五、大力发展责任保险,健全安全生产保障和 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六、推进自主创新,提升服务水平 七、提高保险资金运用水平,支持国民经济建 设 八、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开放水平,增强可持 续发展能力 九、加强和改善监管,防范化解风险 十、进一步完善法规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2007年是近年来保险业发展形势最好的一年,全 年实现保费收入7035.8亿元,同比增长25%。 目前,中国保费收入在世界排名居第9位。并且, 五年来,中国保险业保持年均18.2%的增长速度。 其中,2007年,全国保费收入7035.8亿元,是 2002年的2.3倍;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2.9万亿元, 是2002年的4.5倍。
(五)信用与保证保险
1901年,美国合同担保保险 1919英国成立出口信用担保局 1934年伯尔尼联盟
三、中国保险的历史演变
(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旧中国 民族保险业创立期(1885 ~1914) 民族保险业发展期(1914 ~1937)
民族保险业创立期(1885 ~1914) 1805年东印度公司鸦片部在广州设立谏 当保险行。 1885年轮船招商局独资在上海创办“仁 和”和“济和”保险公司。 1905年黎元洪与海外华侨合资兴办的 “华安合群人寿保险公司”
中国保监会成立
1998年1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 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挂牌成 立,作为全国商业保险公司的主管部门, 集中统一地监督管理全国保险市场。
保险基金入市
1999年10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保险公司可 以通过购买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股票市场。 但是,入市比率由中国保监会核定。 中国保监会批准平安保险、新华人寿保险和中 宏人寿保险的投资基金的比例分别是15%、12 %和10%。 2001年,中国保监会宣布,将平安保险、新华 人寿保险和中宏人寿保险三家保险公司的投资 连结类保险在证券投资基金上的投资比例从30 %放宽至100%,此举将为保险资金入市进一步 拓宽渠道。
中国保险学起源的故事

中国保险学起源的故事保险学是研究保险制度和保险业的学科,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古代中国并没有独立的保险机构,但可以找到一些关于保险的蛛丝马迹。
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商代时期,中国就有了类似保险的制度。
商代的君主在进行商业交易时,为了保证货物的安全,会将货物分散存放在不同的商家仓库中,以减少风险。
同时,商代还有一种称为“捐社”的制度,在自然灾害等灾难发生时,人们会捐款来帮助受灾民众,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相互保障的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保险概念逐渐发展起来。
宋代时期,商业船只在海上进行贸易时存在一定风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商人们经常组织起来,共同分担风险。
他们会向每艘船只缴纳一定的费用,以满足船只遇到意外的情况时向损失进行赔偿。
这种形式可以看作是早期的海上保险。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的保险制度进一步发展。
在明代,江南地区的一些商人会自发组织成为一家,各自出资,以相互帮助来分担风险。
而清代时期,中国的保险业又迎来了一次重要的发展。
清政府为了解决洪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设立了类似保险的制度,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然而,直到19世纪末,中国的保险行业才真正开始建立起来。
当时,一些外国保险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现代保险的理念和技术。
中国的保险学也因此开始了现代化的发展。
今天,中国保险学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许多大学都设有相关专业。
中国的保险公司也蓬勃发展,为国民提供了广泛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保险学的研究范围也逐渐扩大,如寿险、财险、健康保险等。
总体而言,中国保险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商代。
虽然在传统文化中没有独立的保险机构,但古代的商业和社会制度中存在着一些具有保险性质的制度和实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保险学逐渐发展,并且在现代化的浪潮中迎来了重要的发展。
中国保险的起源范畴

中国保险的起源范畴
中国保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商业贸易活动。
在贸易过程中,商人们需要面对种种风险,如海盗袭击、货物损失、天灾等。
为了规避这些风险,商人们开始相互合作,对彼此的交易进行保障,从而形成了保险的雏形。
在中国,最早的保险形式可以追溯到明朝,当时一些富有的商人和船主会相互合作,承担彼此的风险。
这种保险形式被称为“互保”,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现代保险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保险业在中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805年,东印度公司在广州设立了谏当保安行,这是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目的是为了方便水路运输鸦片。
后来,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遍地开花,如伦敦保险公司、于任洋面保安行等。
同时,中国人也开始奋发图强,1865年建立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保险公司:上海华商义和保险行,这是我国第一家民族保险企业。
后来清朝大臣李鸿章亲自带头于1875年创办了保险招商局,向社会公开募股,相继创建了“仁和保险”等保险公司,也渐渐拉开了中国民族保险业发展的历史序幕。
总的来说,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起源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现代阶段。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之一,保险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自《保险:为你插上隐形的翅膀》作者:陈冬梅
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保险的发展史。
在我国,最早将保险一词引入中国的是清末著名思想家魏源,他把英国的近代保险史向中国读者进行了介绍,并把“Insurance”一词翻译成“担保”。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接触到“保险”这一新鲜事物。
随着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保险这一舶来品同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
所谓保险,简单地说,即依据科学计算收取保险费建立基金,用多数人的集体力量补偿少数社会成员因为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或因死亡、伤残给付保险金的一种经济制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接管各地的官僚资本保险公司,同时整顿改造私营保险公司。
1949年10月20日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国有保险公司。
1949年前,外国保险公司凭借政治特权以及自身雄厚的资金实力,控制了中国的保险市场。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废除其特权并加强监管,到1952年底,外国在华保险公司陆续申请停业,退出中国保险市场。
50年代初,保险公司主要依靠行政命令开展业务,内部管理比较混乱。
在思想认识上,大家认为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调剂方式对国
有企业各种灾害损失进行补偿,而在农村,人民公社的财力和物力也已具备较大的抗灾能力和补偿能力,保险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因此,在1958年12月召开的全国财政会议上做出“立即停办国内保险业务”的决定。
上海、广州、哈尔滨等地的国内保险业务并没有完全停办。
但在1966年到1976年十年“文革”期间,国内保险业务彻底停办。
1979年4月,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会议纪要》,做出了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的重大决策;1979年11月,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停办20多年的国内保险业务重获新生;1980年底,除西藏以外的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恢复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1982年,香港民安保险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深圳设立了分公司;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交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设立保险部;1988年,深圳蛇口工业区招商局、中国工商银行等单位合资创建了我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一平安保险公司,1992年9月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1992年9月,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经批准在上海设立分公司,标志着我国保险市场跨出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199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正式实施,我国保
险业走上了法制化发展道路;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对保险业做出“高水平、宽领域、分阶段开放”的承诺;2002年、2003年,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顺利完成重组改制,在纽约和香港成功上市;2003年底开始,外国非寿险公司在华设立公司取消限制。
同时,除有关法定保险业务外,向外资非寿险公司放开所有业务限制。
2004年底开始,对外资保险公司取消地域限制。
同时,除有关法定保险业务外,向外资寿险公司放开所有业务限制,至此,我国保险业全面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