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议书范本
农业产业园 项目建议书

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在当前农业产业发展日益重要的背景下,我公司决定启动一个农业产业园项目。
本项目旨在利用新兴技术与现代农业理念相结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二、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农业产业园2. 项目地点:选择具备良好自然环境和资源、交通便利的地区,如广东省A市。
3. 项目目标: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4. 项目规模:占地面积约1000亩,包括设施农业区、特色种植区、养殖区以及农产品加工区等。
5. 项目内容:种植与养殖业务、设施农业技术研发、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等。
6. 项目投资:预计总投资约5000万元,其中包括场地建设、设施购置、技术引进等方面的费用。
三、项目优势与市场需求1. 地理优势:项目地处广东省A市,交通便利,离主城区较近,便于物流配送。
2. 自然资源丰富:该地区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水资源充足,适宜发展农业产业。
3. 农产品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关注度提高,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4. 政策支持:国家和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各种扶持政策和资金,为项目的成功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项目运营与管理1. 运营理念:通过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 项目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农业生产流程,实行统一的计划与管理,确保各项农业活动有序进行。
3. 市场推广:通过市场调研和品牌建设,将农产品打造成有竞争力的品牌,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4. 人才培养:注重农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推动农业产业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五、项目收益与风险分析1. 收益分析:农业产业园将带动当地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税收贡献,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 风险分析:项目运营中可能面临气候灾害、市场波动、生产管理困难等风险,需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农业产业园 项目建议书

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议书一、项目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对优质农产品需求的增加,农业产业园成为了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项目拟打造一个现代化、高效率的农业产业园,旨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
二、项目背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土地资源闲置、农产品供给过剩、农业规模小、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等。
同时,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落后和管理不规范也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建设农业产业园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集中优势资源,整合产业链条,提升生产效益和农产品附加值,农业产业园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综合性的农业产业园,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利用现代化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2. 建立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进行;3. 促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的发展,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4. 培育和推广高效农业种植模式,增加农民收入。
四、项目内容本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推广示范高效农业种植模式,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2. 改造和升级农田水利设施,修建灌溉设备和水库,保障农田的灌溉供水,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
3. 建设农产品加工厂,提供包括蔬菜、水果、畜禽养殖等在内的农产品的初加工和包装服务,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4. 建设农业生态旅游区,通过规划景区、农庄、农家乐等,将农业生产与旅游业相结合,推动农民就业增收。
五、项目实施计划本项目的实施计划包括准备阶段、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
1. 准备阶段: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争取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和资金。
2. 建设阶段:按照实施方案进行土地开垦、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园的规划布局。
3. 运营阶段:农业产业园建成后,组织培训农民技术,提供市场推广服务,确保农产品的销售和市场需求的满足。
生态农业项目合理化建议书

生态农业项目合理化建议书关于生态农业项目合理化建议书生态农业简称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在项目进行的时候,我们可以听取他人的建议来完善工作。
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生态农业项目建议书,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生态农业项目建议书篇一一、基本情况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是一项农业产业,农作物的生长和加工过程可以用于体验观看具有了商品价值,农业的性质发生改变,成为具有多功能性的产业,形成体验经济的主导产业。
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就要发展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精细农业。
高科技可以获得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创造出极高的劳动生产率,产生很高的经济效益。
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也是现代发达的科技型农业,高投入、高科技、高品质、高效益是其显著特色。
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和旅游业交叉的载体,是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创新,除生产功能外,也具有旅游观光功能,它将成为发展的一种方向。
二、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规划建设8600亩的农业生态园,其中划分露地果蔬菜种植区、设施温室种植区、新品种新技术实验示范区、观光旅游农业采摘区。
该项目将建设成为复合型地产业态,集生态农业、旅游、居住、休闲娱乐、商务为一体的项目,弥补乌海无复合地产业的空白。
三、资金估算及使用计划投资2.4亿元,开辟8600亩农业生态园,资金用于土地征用,生态观光果园建设,引进新技术经济蔬菜培育种植,温室建造,旅游设施和休闲娱乐场所。
四、项目编制依据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21号)文件第十六条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设施农业和都市观光农业。
五、效益分析若该项目得以实施,可以推动乌海市在城市建设中打造一个集观光、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农业生态园,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转型升级、城市品味提升和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生态农业项目建议书篇二问题一:经济规模从规模来说,生态农业建设可以是以户、村、乡和县为发展单位。
一直以来,中国的生态建设多集中于户、村的层次发展,例如,由小型的桑基鱼塘到大型的生态农场,都是强调个别的农户或乡村在这些系统上担当的角色。
农业生态循环产业园项目建议书写作参考范文 (一)

农业生态循环产业园项目建议书写作参考范文 (一)农业生态循环产业园是指通过有效的资源利用和循环利用,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模式。
为了推动农业生态循环产业园在当地的发展,现提出以下建议:一、项目概述农业生态循环产业园项目旨在通过整合和利用当地资源,构建一条符合生态文明发展方向和节约资源环保理念的农业生态循环产业链,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和农产品的多元化生产,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主要内容建议(一)、园区规划和设计初步确定项目可行性,包括用地分析、资源利用分析和环境评估等,在确定项目建设的前提下,进行园区规划和设计工作,包括组织机构、园区地貌、道路设计、绿化等方面考虑从整体规划,塑造整个园区的品质,达到循环,可持续性等要求(二)、种植产业农业生态循环产业园以农业生产为主导,主要分为农田种植、果业种植、休闲草莓、高原蔬菜、天然药材、养殖业等。
针对每一种业务特别是作物作业,进行科学规划和定位,保障农业生产各个方面的高效,环保,可持续性,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益。
(三)、生态绿化提倡“绿色环保,生态循环”的理念,毁法采取多种绿化措施,包括创建景观林、果林、防护林、红枫林等,推进森林果蔬的种植,配套领先的绿化设施,优化园区绿化质量和效果,为环保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四)、农产品加工在农作物和畜林流通和产业链的基础上,发展初步加工和深加工业务,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通过农业成果的优良性筛选,研制出深加工产品,提高对客户的与其他优势。
(五)、废弃物处置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要进行严格的分类处理,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采取可持续循环的处理方式,取得很好的环保效果。
三、预期收益1.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刺激农民的就业。
2.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实现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排放和资源浪费等不良影响。
结语:农业生态循环产业园项目是一项新的农业业态,对于现有的农业模式来说是一种提升,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来说是一种创新,也是当下农业最具发展潜力的项目之一。
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议书范本

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议书范本尊敬的XXX领导:您好!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阅读我们的项目建议书。
本文旨在向您提出有关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的详细计划,并就项目的可行性和潜在利益进行分析。
希望这份建议书能够帮助您对该项目作出决策。
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人口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农业发展面临重大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项目提出了建设一座生态农业产业园的构想。
该园将集农业生产、创意农业、农业观光为一体,旨在通过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和增加附加值的产品,吸引农民留在家乡,并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项目目标1.创建一个以生态农业为主导的产业园,通过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
2.发挥创意农业的特色,培育特色农产品,提高产品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3.建设农业观光基地,吸引游客前来参观、购买产品,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地方知名度。
4.促进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经济互动和资源共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项目计划1.地点选择:优先选择生态环境好、农业基础设施完备的区域。
并与当地政府达成合作,利用土地优势和政策支持。
2.建设规模:初步规划占地面积XXX亩,包括生产区、创意农业展示区、观光区和配套设施。
3.生态农业生产:引进现代农业技术,提供农业生产培训和技术指导,组织农民合作社,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4.创意农业:鼓励农民创新,培育特色农产品,加工出口级产品,提高农产品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5.农业观光:建设农田景区、休闲农庄、农业科普教育基地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参观、购买产品,并举办特色农田节庆活动。
6.配套设施: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中心、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等,提供良好的市场营销和物流服务,提高农民收入。
四、市场分析1.农业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生态农产品的日益重视,有机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农产品加工和农业观光市场也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农业生态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农业生态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简介
农业生态产业园项目建设于厦门市,位于厦门市村,总占地面积122亩,其中用地78.3亩。
本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利用微生物、植物天然分
解有机物的科学知识,并把农业有机废弃物有效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
促进循环经济。
二、产业定位
本项目的定位是以农业生态技术为支撑开展生态产业,以科研为基础、以绿色产业为特色,实现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打造“绿色生产,环保经营”的农业生态科技产业园,推动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新农业发展;
2.加强农业生态技术研发,推动农业技术从传统走向现代化,提高农
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3.构建完善的农业生态科技产业技术和产品开发、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
4.推进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新农业全生态发展,实现循环经济、可
持续发展。
四、主要建设内容
1.植物生态电极废水处理设施:设计建设一套植物生态电极废水处理
设施,通过废水及污水处理设备的设置,实现废水深度处理、再生利用;
2.农产品加工车间:建设一座规模较大的农产品加工厂,从而满足农业生态产业的发展需求;。
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建议书

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建议书建议书: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面临着诸多挑战。
传统农业模式的问题日益突出,如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等,已经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建设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将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方向。
二、项目概述项目名称: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项目地址:xxxxxx项目规模:土地面积10000亩(约666.67公顷)三、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创建一座现代化的、环境友好的示范农业园区,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探索和推广新型农业模式:通过引进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理念,积极探索和推广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 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和推行循环农业,提高土壤质量,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风险,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
3. 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培训农民,提高他们的农业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4. 推动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在示范园区内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厂和农家乐,将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旅游业紧密结合,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四、项目内容1.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源供应系统、灌溉系统、排水系统、道路网络、电力供应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
2. 种植结构优化: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结构调整,降低耕地面积,提高产出效益,在保证农产品供应的同时,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3. 引进技术和培训:引进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理念,开展农民培训,提高他们的农业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
4. 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旅游开发:在示范园区内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厂和农家乐,将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旅游业紧密结合,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
五、项目效益1. 经济效益: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销售价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生态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农业生态产业园项目建议书尊敬的领导:我写此项目建议书,以农业生态产业园项目为主题,旨在打造一个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示范园区。
以下是本项目的详细介绍及建议。
1.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加剧,人们对绿色健康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这种背景下,发展农业生态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我们提出了建设农业生态产业园的项目,以遵循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农业现代化。
2.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集农业科技研发、生产加工、展示交流和农业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农业生态产业园。
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并以此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3.项目内容3.1科技研发中心:建立一支由农业专家和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致力于农业科技的研发和创新。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加强对农业病虫害的防治研究,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3.2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加工基地,引进先进的农机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开展农产品的加工和包装,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建立冷链物流系统,确保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3.3展示交流中心:建设农业展示交流中心,为农民提供农业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
定期举办农业科技展览和交流活动,为农业企业和专家学者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通过分享先进经验和技术,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3.4农业旅游:利用农业生态产业园的独特生态环境和农村风貌,开展农业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和观光。
提供农田体验、采摘、农家乐等丰富的旅游活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4.项目实施方案4.1地点选择:选择土地贫瘠但交通便利的地区,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2资金筹措:通过政府拨款、吸引投资和银行贷款等多种方式筹措项目资金。
4.3产业链整合:通过与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实现产业链的整合,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4.4市场拓展:通过与各大酒店、超市和餐厅等进行合作,推广农业生态产业园的农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农业产业观光园项目建议书我村适龄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田大面积闲置、荒芜,造成优质耕地的退化,为了扼制该现象的进一步加剧,有效利用好耕地、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对传统的农业经济形态进行调整,深化改革传统农业经济的道路是致力于生态农业、绿色养殖业、旅游观光,农产品深加工的推广与发展。
我村本着自身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劳动力情况,经一段时间的市场调查,反复研究特编制了发展生态农业项目的建议书。
一、项目内容1、项目背景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农业产业空心化,农村经济愈发萧条,上至国务院,下到我区我乡均要求发展好农村经济,深化农业经济形态的改革,保证13 亿人口以食为天的根本,从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项目名称石佛村生态农业产业观光园3、项目承办单位兴隆场乡石佛村以村委会组织、统筹、村民出耕地,即村民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对外招商引资,具体承办单位待定。
4、项目主管部门兴隆场乡石佛村(暂定)5、项目拟建地兴隆场乡石佛村一社和二社,即从杨家湾到祝家扁6、项目建设单位待定7、项目建设周期三年二、项目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4-11-214、《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农发[ 2015]2 号)5、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实施办法2011-03-096、《巴中市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办法》2011-11-23三、项目规划1、项目规模本村约三千亩土地整体规划,打造成集生态农业、绿色养殖、系列农产品深加工、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新型优美乡村,总投资约5 亿元。
2、建设内容○1 生态农业○2 绿色养殖业○3 农副产品深加工工厂○4 乡村农家风味美食街,以当地农户自建,统一规划,特色经营的农家乐为主要业态。
○5 生鲜农产品采购基地○6 年货特供基地○7 农业、畜牧体验式旅游及品鲜基地○8 野炊基地○9 户外拓展基地四、项目的区位优势1、地理优势石佛村紧邻兴隆场乡场镇西侧,距镇中心仅1 公里,到恩阳新区约10 公里。
省道恩玉路从我村境内通过,距恩阳机场仅三公里。
南下巴渝、巴南高速,东进亦有巴万、巴陕高速,西与巴唐高速相连,北与巴广高速相邻,到以上高速路入口均不超过15 公里,交通四通八达,物流快捷方便。
2、经济优势我村位于成都、重庆、西安三大城市区域中心,到此三地均约300 公里路程,三小时即到达我地。
辐射该三地消费人口约1.5亿人,在西部大开发之下,此区域经济较发达,是优质的生态农副产品消费区。
3、环境优势我村全境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7.5℃,无霜期291 天,平均日照1460小时,年均降雨量1050mm,水资源丰富。
农作物常年以种植果蔬、小麦、水稻、玉米、红苕为主,养殖以牛、羊、鸡、鸭、鱼为主体。
耕地面积1650 亩,林地面积3850 亩,土地肥沃,适宜耕种。
4、劳动力优势我村由于距场镇较近,本村村民978 人,适龄劳动力500 余人,4 个农业合作社,262 户人口。
因此我村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毗邻农副产品主要的城市消费群,适宜生鲜、优质的农副产品集中上市。
五、项目的必要性农业产业的空心化急需改变,这也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三申五令强调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向机械化、规模化、集体化方向发展。
生态农业结合观光旅游业农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一方面拓宽了我地旅游业的广度,为旅游活动增添了新景观,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使环境恢复魅力,永保秀丽,另一方面深化了传统农业的产业结构,使农业发展内容元素多样化,充满活力。
开拓了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增加了农副产品的农业附加值,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的转变,是振兴农村经济,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措施。
围绕建设优美乡村,面向旅游大市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通过生态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引导和推动了我村乃至我乡农业结构的调整。
六、项目的前景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
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功能。
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优美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回归自然。
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界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回归田野,回归自然,体验生鲜食品是现代社会人们理想的追求。
生态农业观光园只要是以发展养殖、种植为最主要的经营项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奇、特。
在养殖品种中,可引入市场销售情况好、品质优良的特色品种。
种植项目应引进速生,抗病高产,好看,好吃或外观奇特的稀有产品。
在生态观光农业园游客不但与自然亲近,还可吃到各种生鲜的山珍野味,品尝到珍奇水果、蔬菜,还能自娱自乐体验到农村田园式的生活。
烧烤、野炊、垂钓、采果、制作栩栩如生的标本,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中就地消费,利润和效益是普通农业的5 倍以上。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
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吃穿住行以外追求增多,游乐是消费支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趋多样化,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
与此同时,节假日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
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近郊游,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是周末游的重要发展趋势。
而现实中,这样美丽的,人文相结合的生态农业园就应运而生。
七、项目建设的意义1、观光农业旅游项目的出现是后工业文明社会渴望已久的回归自然的需要今天,已拥有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却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熙熙攘攘的城市,钢筋水泥的森林,忙碌穿梭的人流,人与人的距离拉远,紧张、烦躁压迫着他们的神经,于是生态业、休闲游应运而生。
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与花香,一望无垠的大地,错落有致的沟壑,恬静的畜群,纯朴的农民,新鲜的绿色有机食品则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
2、优美乡村的建设需要我市是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新农村的发展不仅是漂亮的新居建设,其重要内涵是新居配以优美环境,并以新的农业生产形态为支撑,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为手段的新的农业经济体。
3、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改变传统农业低效、低产、低收益的传统形态。
高效的农业观光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其把农业纯生产的形态扩大到观赏、体验、采鲜、养生的社会需求中,拓展了传统农村发展的路径,给传统的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
社会资金及财政资金投入的必然需要在当前房地产业低迷,汽车产业增长乏力的转型时刻,观光农业是从第二产业衍生出的服务形态,是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
这是我国经济转型期社会资金及国家财政资金投入支持的方向;也是十八大后党和政府特别强调的农业发展方向。
八、项目的特点及形态生态农业园是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体验式旅游活动。
结合我村地形地貌,劳动力等情况拟建成如下形态:1、农业教育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即利用农园中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以及配备的设施如特色植物、热带植物、农耕设施、栽培技术、传统农具展示等,进行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传授农业知识。
2、农业观光根据我村地貌、地形把农业建成以休闲观光、放松身心、回归自然的场所。
3、农业体验让游客深入园区观赏了解的同时,可现采现卖,游客与村民互动,体验收获乐趣。
4、品鲜农副产品游客自行采摘,村民现场销售,可携带回家,可现场尝鲜,亦可赠与亲朋好友。
以一定的服务设施,必要的景观建筑,可设狩猎场、垂钓区、野炊区等,是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旅游的理想场所。
6、拓展训练基地我村地貌落差大,且依山傍水,可建成拓展训练基地,为巴中市户外运动,户外能力拓展,体育运动——自行车山地赛的活动基地。
7、农副产品年货基地我村农业观光园的农副产品应盯准年货消费群体,以提供生态的猪、牛、羊等农副产品为主要业态,并辅以初加工手段加工,使其成为我地巴中市城市人口年货的主要提供者。
集种、养、宰杀、加工、送货上门,各环节消费者亦可参加与体验、监督的一条龙式年货服务基地。
8、农家乐美食体验以我村自产的农福产品为主要食材,以农家菜、特色风味食品为主的农家生活体验。
九、项目的环保理念1、建设上尽量不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和乡村风味农业观光园的建设上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理念,使农业观光园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因此建设上将尽量尊重本来的自然景观及森林,同时保留发扬川北民俗、民居的风采。
2、兼取景观性娱乐与环保性对养殖区实地规划时将通过合理布局,采取并、种,观光娱乐区分开,果树中间农作物等措施,即丰富了植物景观群落,又增加观光采摘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且对农作物不会产生第二次人为破坏。
3、生态有机对农作物均使用有机肥料,拒绝化学肥料的使用。
4、服务设施的环保性在办公区、服务区、生态农业园林展示区、停车场均采用较严格的环保措施,让生活垃圾、餐厨垃圾、人畜粪便等严格处理,不得产生对原土质、地下水、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十、项目的总体方案1、新农村聚居点川北民居风貌、农家乐风味美食、住宿服务、年货展示、销售街区2、服务区工作人员住宿、停车场、接待厅、厕所等3、景观区经济作物、花卉观赏区,占地50 亩。
4、种植区生态有机农作物种植区、游客现采、村民现卖,占地500 亩5、养殖区农畜养殖及观赏,养殖1000头大型农畜以上,占地150 亩。
6、狩猎区游客现场在山林中抓鸡点杀、体验生鲜生态美食,使用山林荒地,不影响原貌,不用耕地。
7、户外拓展区集体育锻炼,户外能力拓展培训、娱乐于一体的活动锻炼基地,在山林中就地生态搭建,不破坏原貌。
8、野炊区巴中城市人现采、现烹的野炊基地,利用荒地5 亩建设。
9、农副产品加工区对本地消化不完的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以有机生态食品为主加工外销,占地20 亩,年加工食品2000吨以上。
十一、项目的实施的保障1、村民支持我村村民的大力支持,热情度高,在恩阳区及兴隆场乡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我村村委员会组织专人做了大量的调研,此项目符合我村实际,既改善环境又提高了收入,村民大力支持。
2、组织保障我村将成立项目推进小组,专人负责项目的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的协调。
3、政策及项目资金支持○1交通专项资金对村道路建设的支持○2 土地整理资金的支持○3 农田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倾斜○4 农产品的农业补助资金○5 养殖畜牧的专项补助资金○6 新农村建设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资金支持4、资金保障与来源我村以村委会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成立了项目筹备委员会,下设项目推进小组专人负责招商引资,严格考查有意向、有实力、有养殖经验、有销售渠道的个人和企业投资建设(注:具体投资企业待定),以及村民、外出务工人员中的成功人士自筹捐款推进项目的建设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