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钢铁企业信息化框架体系
钢铁企业信息化整体架构备份体系建设

171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钢铁企业信息化整体架构备份体系建设龚 鑫(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唐山 063200)摘 要:钢铁企业在经过信息化改革和发展之后,已经逐渐形成了信息化整体架构,为了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企业有必要建设备份体系,以此来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和数据平台,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钢铁企业备份体系建设需求,其次分析了钢铁企业备份体系建设技术,再次分析了钢铁企业备份体系建设方案,以期为钢铁企业备份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钢铁企业;信息化整体架构;备份体系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17-0171-2收稿日期:2021-09作者简介:龚鑫,男,研究生,工程师,生于1984年,汉族,黑龙江鹤岗人,研究方向:机电工程。
当前,钢铁企业已经进入到了信息化发展建设阶段,各种信息技术在企业运营及业务工作中的应用在不断强化,各种信息系统建设在不断完善,备份系统便是其中的一种,其建设效果直接关系到了企业数据的安全储存和有效备份。
由此可见,钢铁企业需要基于业务需发展需求和信息系统建设要求,合理应用备份体系建设技术,构建属于企业的特色化备份体系。
1 钢铁企业备份体系建设需求1.1 满足企业业务需求钢铁企业备份体系建设需要充分考虑业务对于数据传输规模和时效性的需求,主要包括钢铁产品设计、制造、运输、销售等业务,在此基础上通过先进备份技术来切实满足企业业务需求,同时降低各个业务系统出现数据传输故障的频率。
具体来讲,钢铁企业备份体系需要尽量避免数据实时同步传输导致的系统压力较大问题,需要通过科学的分析设计来降低备份体系出现数据丢失、泄漏等问题的概率,从而降低数据储存备份风险,避免业务系统出现应用性能下降、应用功能不全面等情况。
此外,随着钢铁企业的运营发展,部分业务可能会发生流程和标准上的变化,进而导致了数据变化,这需要备份体系随之进行针对性调整。
集团公司建设信息化五级架构

X10高级别石油制管线钢作为国内外钢铁行业中的尖端产品,其高强度 、高韧性 、低 0
温耐寒等理化指标要求十分严格 。目前 , 世界钢铁行业生产该类产品的工艺标准模糊 。 受热
轧 带 钢轧 机装 备水 平 的限制 ,可 以生产 这类 产 品 的国 内外企 业较 少 。
冷轧加磷高强钢,到 10 H冷轧烧烤硬化高强钢等高档汽车板产品,对钢铁企业的生产技 8B 术实力及汽车板生产经验有较高要求 ,目前 , 国内仅有极少数钢铁企业可以生产 。 奇瑞公司 在批量应用前 , 对本钢产品进行了力学性能、冲压试验 、 焊接试验等全面评估 。在不到一年
的时 间 内 ,本 钢汽 车板 即通 过 了奇瑞 A1 云轿 车 的整车 认证 ,这 表 明本钢 已稳 步进 入 国 5旗
由于 X10 0 螺旋焊管钢没有钢铁行业及石油行业标准 , 中石油 3 个单位和部门在对本钢 高级别石油管线 X10 0 螺旋焊管钢进行制管理化性能检验后, 将试验结果起草制订成为中石
油此类产品的行业标准。 这在本钢新产品研发史上 尚属首次 , 成为本钢新产品研发史上的里 程 碑 ,标志 着 本钢 高级 别石 油管 线钢 研 制 已位居 国内领先 水 平 。
于长 江 中下游 地 区的奇 瑞公 司是 我 国知名 汽 车生产 厂 , 附 近有 3家 国 内知名 钢铁企 业 。 其 本
钢与奇瑞公司地域间隔较远 , 但奇瑞公司仍是本钢冷轧汽车板较大用户之一。自去年下半年 起, 本钢供奇瑞汽车板品种及数量均迅速增加汽车板产 品均满足了该厂要求 ,以优质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奇瑞公 司的认可 。 奇 瑞公 司 A1 5旗 云轿 车整 车认证 书 上 ,从 DC 4 0 、DC 6冷轧 深 冲钢 ,B10 0 7P、B 1P 20
钢铁信息化--五级系统

钢铁企业信息化五级系统方法论中国钢铁制造企业面临的难题,在于如何真正将信息技术与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效地结合起来,并结合国际经验,设计出信息化战略总体规划,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既不对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影响,又能追赶国际水平,通过信息化培养出全球竞争能力,让信息化技术为企业带来真金白银。
德国钢铁工业巨人蒂森克虏伯集团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钢铁主体企业的整体信息化建设。
通过实施SAP钢铁行业解决方案,蒂森克虏伯的企业信息系统发生了质变:形成了以SAP为统一平台、辅以精干的自开发三级系统的先进架构,有效地控制了IT方面的投入及IT队伍的不断扩大。
随着SAP技术平台的不断升级,蒂森克虏伯也实现了与世界IT技术的同步发展。
五级系统形成有机整体首先,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是仅仅实施一套ERP系统。
一个完整的企业信息化体系,应该由横向、纵向两个方面组成。
横向要覆盖供、产、销,以及财务、人事、设备维护、项目管理等环节,纵向从最底层的生产设备、生产线及物料控制系统,一直向上延伸到企业的最高决策层。
一个真正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必须是一个全面、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对于一个钢铁企业来说,一个五层系统的技术架构是企业信息化体系的较好选择。
这五级系统分别为:一级设备控制系统、二级过程控制系统、三级车间级制造执行系统(MES)、四级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和五级企业间管理系统及决策支持系统。
字串3这五层系统相互集成、相互协调。
一般来说,四级系统根据市场需求形成综合的生产和管理计划,三级系统根据这些计划产生详细生产排序和最优调度安排,最后启动生产设备完成全部的生产过程,同时,生产过程的实际信息,汇总到三级系统,反馈到四级,形成信息的交互。
这样,各层次功能衔接紧密,信息实时沟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而基于四级系统的第五级系统,将使企业对供应及销售两个市场的反应速度大大提高,并能同供应链上、下游的伙伴协同工作,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实现真正的协同电子商务。
河钢唐钢智能制造信息系统架构(交流版-无备注)

革新智能亮点回顾展望河钢唐钢信息化历程回顾2002-20072008-20132014-201520162017——•千兆光纤主干网•办公自动化系统•一钢轧产销一体化管理系统•公司ERP系统•铁前/钢后DSS、 一钢/冷轧/不锈钢MES系统•铁路运输系统、计质量系统、物流管控平台•能源管控系统、设备点检系统•商务智能系统、电子商务平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公司级高级计划排程系统(APS)•公司级订单设计系统(ODS)•公司级质量管控系统(QMS)•高强汽车板一期整体信息自动化项目•热轧/不锈钢炼钢动态调度系统(MSCC)•热轧/不锈钢MES系统改造•工厂数据库(MDS)•中厚板信息自动化改造•支持新产品研发的ODS •项目管理系统•OA系统升级及审批流功能扩展•人力资源系统改造•设备全生命周期及状态在线诊断系统•高强汽车板二期信息自动化项目•一冷轧信息自动化改造•APS、QMS功能扩展•LIMS实验室管理系统•订单评审系统•不锈钢&高强板智能工厂建设传统架构应用时期智能制造信息系统架构调整L5L4L3ERP 系统生产执行管理系统辅助信息系统L2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系统L1IT 基础设施(网络、服务器、安全体系等)河钢唐钢信息系统传统架构传统架构之痛点革新智能亮点回顾展望内外部环境变化河钢唐钢新型信息系统架构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L5L3.5L4L3L2.5L2L1图例:河钢唐钢新型信息系统架构设计创新L5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L4L3L2L1图例:L3.5L2.5中国制造2025三条主线推进:生产管控一体化、全产业供应链系统一体化、工厂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一体化一个目标:工厂卓越运营1两个支撑体系:技术支持体系、标准化体系23四项能力提升:全面感知、优化协同、预测预警、科学决策4五化特征:数字化、集成化、模型化、可视化、自动化5六大核心业务域:生产管控、供应链管理、设备管理、能源管理、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战略管理6《中国制造2025》中智能工厂核心内容“123456”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系统架构层级自下而上分为五层:§设备层级:包括传感器、仪器仪表、条码、射频识别、机器、机械和装置等,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控制层级: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SCADA)、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等;§车间层级:实现面向工厂/车间的生产管理,包括制造执行系统(MES)等;§企业层级:实现面向企业的经营管理,包括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等;§协同层级:由产业链上不同企业通过互联网络共享信息实现协同研发、智能生产、精准物流和智能服务等。
某钢铁公司信息化规划全案

某钢铁公司信息化规划全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某钢铁公司的信息化规划提供全面的规划方案。
信息化规划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信息技术部署和系统建设,提高钢铁公司的管理水平、运营效率和竞争力,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文档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公司背景与现状分析2.信息化规划目标与原则3.信息化规划的关键任务4.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方案5.信息化规划的实施步骤与时间安排6.信息化规划的评估与监控通过本次信息化规划的实施,希望能够使某钢铁公司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公司背景与现状分析某钢铁公司是一家拥有多年历史的钢铁制造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钢材产品。
由于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业务变革的挑战,公司决定进行信息化规划,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目前,某钢铁公司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运营数据化程度低:公司大量的运营数据尚未实现数字化管理,导致数据采集和分析效率低下,无法及时获取准确的数据信息。
2.决策速度慢:公司决策流程繁琐,需要经过多个层级的审核和批准,导致决策速度缓慢,无法及时响应市场变化。
3.经营范围广泛:公司的经营范围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销售分销等,各个领域之间缺乏协同与信息共享,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4.信息系统落后:公司现有的信息系统老化且功能有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和管理要求。
3. 信息化规划目标与原则基于公司背景与现状的分析,我们制定了以下几个信息化规划目标:1.提高运营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运营数据的采集、分析和管理能力,提升运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且能够及时响应市场需求。
2.加强决策支持:建立科学的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准确、可靠、实时的数据信息,加快决策速度,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促进公司各个领域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钢铁企业信息化架构及发展方向

470 0.21% 429635 2121.06 49.37 327889
200 0.95% 407985 2067.5 50.68 317452
538 1.26% 373137 2076.77 55.66 316513
472 1.08% 392997 2013.7 51.40 328786.6
用量 吨钢耗氮
1977年投产出第一块钢板, 1983年配套轧制程控电脑系统及自动厚度控制系统,并于同年年底 钢板全线追踪系统;1987年增设钢板平面板型控制系统; 1988年增设薄板标记设备并更新r射线测厚仪; 1990年增设在线超声波检测系统; 1993年增设加速冷却设备、预平整设备并把热平整机更新为3600 吨强力热平整机; 1994年更新正常化炉以具备回火功能; 2003年更新钢板4HI轧机并增设边轧机; 2007年增设轧延宽度计;2008年增设剪切线钢板激光测厚仪; 2009年增设CNC磨床。
三、唐钢的信息化
三、唐钢的信息化
三、唐钢的信息化
2500.00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00
当日成本
北区高炉成本
累计成本
9月1日 9月2日 9月3日 9月4日 9月5日 9月6日 9月7日 9月8日 9月9日 9月10日 9月11日 9月12日 9月13日 9月14日 9月15日 9月16日 9月17日 9月18日 9月19日 9月20日 9月21日 9月22日 9月23日 9月24日 9月25日 9月26日 9月27日 9月28日 9月29日 9月30日
6.50% 8.72% 4.21% 3.85% 3.15% 2.77% 2.40% 1.92% 5.91% 3.70% 5.01% 4.04% 4.35%
浅析信息化五级体系架构在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浅析信息化五级体系架构在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摘要】我国钢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近十年的信息化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信息化绩效已经逐渐显现,部分先进典型企业已经向决策支持、市场创新开拓、综合节能减排等深度应用方向拓展。
但许多钢企的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整体规划,信息孤岛问题严重。
借鉴成熟、先进的信息化五级体系架构,将可为钢铁企业带来支持企业发展战略、财务业绩、业务流程改善等方面的显著绩效。
【关键词】钢铁企业;信息化;五级体系架构一、我国钢企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问题中国钢铁行业从2000年起,开始了新一轮信息化建设。
宝钢等先进典型企业,信息化的目标明确,技术路线清晰,经过自主创新、消化引进再创新以及近十年的信息化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信息化绩效已经逐渐显现,这些重点企业已经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营销及物流的全过程,使钢铁工业整体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改善。
部分先进企业已经向决策支持、市场创新开拓、综合节能减排等深度应用方向拓展,钢铁行业信息化将加快与企业战略融合、与管理业务融合、与生产制造融合,提高企业的管控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但是,中国钢铁企业的大多数,还远未达到上述先进企业的水平。
由于国内钢铁企业数量众多,各企业的战略、规模、工艺各异,信息化建设起步早晚不一,因而带来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也是相当明显的。
根据《中国钢铁行业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11年度)》,在71家样板企业中,信息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单项应用阶段的多达34家。
笔者调查了不少处于一、二阶段的钢铁企业,他们在信息化建设上存在的问题是共同的,即都缺乏信息的整体架构与综合应用,具体表现为:(1)信息系统对核心业务的支撑度不高,业务之间的衔接全部人工进行;现有信息化系统比较零散,尚未形成完整的整体架构。
(2)现有绝大部分系统是为满足单个部门业务管理需要建设的,缺乏整体规划,绝大部分系统为独立系统,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钢铁企业产销一体信息化的构建与实施

钢铁企业产销一体信息化的构建与实施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逐渐迈入了商业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下,更多的客户增添了对钢铁产品的需求,并且对这种产品的质量、规格、交货时间都有了极为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求品质提升,还要求效率的提升。
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的是ERP与MES为一体的生产和管理的经营模式,这种先进的模式有非常大的用途,在钢铁管理时代下,提高对钢铁产品的重视度是关键。
关键词:钢铁企业;产销一体;信息化;构建实施引言为了做好钢铁企业的产销一体模式,前提是了解这种模式的特点,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加强对钢铁企业的管理,关于产销一体模式的构建必须要加强对信息的作用。
钢铁企业非常重视产品结构和产品质量,因此,从质量和数量方面来对产品进行分析,才是正确的商业化模式,有效推动产品的效率,打开产品销路。
一、钢铁企业一般产销模式分析(一)工作流程建立产销一体化的管理架构,要真正实现“以销带产”、同时从公司整体效益的立场进行产销管理,销售、生产管控、质量管控的工作必须拉到公司一级来进行集成管理,各工厂则负责在总体的调度指挥下执行工作。
具体分为生产计划与管理、物料管理、销售与分销、财务管理和质量管理,这是经常用到的几个生产和管理模式,而MES为七大功能和模块,分别为作业计划、生产调度、物料跟踪、设备管理、质量管理、工艺管理和库存管理。
ERP与MES之间是合作与生产的关系,由销售部门下达和接收订单为准,在生产部门内完成订单的制造,生产钢铁产品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而是在具体的生产过程当中出现的订单要从生产到销售为一体的管理模式,为了完成对钢铁产品订单的销售,前提是做好ERP 与MES之间的关系,在ERP形成销售订单,而在MES阶段完成对订单的生产,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的生产与销售成为了钢铁产品的主要经营方式,也成为了当下最常见的一种产销一体化的模式。
以上所有的生产和销售方式制约了钢铁产品的发展,使得产品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模式,这样的工作流程使得整个生产和销售过程变得越来越繁琐,并且在产品的生产过程当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型钢铁集团公司信息化框架体系
对于大型钢铁企业来说,由于规模庞大,其信息化体系也比较
庞大。
根据国内外钢铁企业的实践,一般包括如下几个层次的内容:
L6级
企业门户网站,与外部供应链、客户连接
L5级集团的战略分析,规划,投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技术管理、采购、销售、物流平台
L4级
___________ 子公司级经营分析、调度、投资、设备备件、财务、人
事、存货、出厂、合同、计划、销售、质量
L2级
___________ 生产线级计划、调度、设备、工艺、成本、质量、存货、
出厂、人事
L0-L1 级
设备级的计划、诊断、成本、质量、运行控制、备件
功能说明:
1、在企业门户级,需要有一个门户网站,供全社会所有人员登录查看,主要是企业的推销和脸面。
其中包括企业的文化、产品、介绍,以及企业的招标、推销、合作等内容。
如果用户需要产品,则可以在其中转入销售页面,进行定制化购买和提生产需求。
也可以向本企业推销产品。
员工也可以登陆进去操作。
门户网站中应该有销售、采购、招标等基本内容。
2、企业管理级。
主要是企业的战略决策分析、行业分析、供应链分析、产品决策分析、产品定价分析、技术方向分析、投资分析、融资分析等宏观决策分析功能,然后是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生产调度、投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管理、企业文化管理、企业改革管理等管理功能,统一管理集团的资源。
这是集团公司统一管理整个集团公司的所有资源。
3、生产管理级。
这是集团企业下属的各个具有独立法人的子公司。
这些子公司可以有多个层级,分属不同的地域,从事一类产品的完整生产过程。
子公司下属可能还有更下一级的子公司。
这些子公司,不再有独立的销售、采购业务信息系统,也没有独立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但是,他们有一个专门的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其主要的功能,是进行生产经营管理。
这个系统内部,包含有财务成本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设备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质量管理等模块,与集团的多个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有接口连接。
这个系统的核心功能,就是进行生产经营管理,高效
组织产品生产,对生产线进行有
效管理。
4、生产线(成本中心)的自动控制系统。
也就是MES系统,用于一条生产线的生产控制。
其管理的重点是生产线的成本控制和设备控制,确保产品或半成品能够按生产计划要求高质量生产。
这些生产线,可以逐步采用全自动化的机器人生产线,尽量做到安全高效生产。
5、最底层的,就是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
针对单台设备,或者设备的某个单元,进行自动监测和自动控制,做到生产的自动化。
可以是一台机器人,也可以是一个机器手臂,或者是一个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的设备,也可以是人工操作的一个设备。
这是智能制造的基础和前提。
今后的企业,都是采用大数据和互联网基础下的智能制造体系。
上面的是大数据分析,互联网模式下的企业门户销售,中间是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底层的是智能制造的全自动化设施,并逐步形成无人工厂的管理模式。
做企业信息化和自动化,就必须按此思路,逐步去研究,去改进。
可以以攀钢或者鞍钢作为样本,形成完整的信息化体系。
建立企业门户网站,然后再建立企业私有云,建立企业的数据计算中心。
形成存储、计算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为企业的各个信息系统提供云存储、计算资源。
考虑到网络的稳定性不足,可以在当地设置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和生产线控制系统的机房,进行本地化管理,以便及时相应,确保生产组织和自动控制的安全。
今后,逐步统一平台,统一资源,统一系统,并进行统一管理,
建设智能高效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控制系统,为攀钢、为鞍钢提升生产经营水平和竞争力服务。
下一步,则逐步走出去,向别的钢厂或企业行业的企业提供信息化和自动化服务支撑。
陈铭庚
2017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