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安全感的现状的调查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一步分析导致安全感 的主, 客体 因素 , 寻求提高人民安 全感 的途径和策
略
我们认为可以从 以下几个 方面搞好社会治安提 高公 民的社会安全感
(一 ) 小 区方 面 加强小区社会治安管理 , 小 区全封闭式管理 , 设立 门 卫制度 , 加强
二 调查背景及 目的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 , 社会治安虽有显著改善公众 安全感 , 实现社会 安定和谐 , 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 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 我 们将通过本 次调查 了解不 同地 区人 民对社会安全的主观感受 , 再根据感 受的倾向性 和特征 , 进一步分析导致安全感欠缺的主 客观 因素, 寻求 提高人民社 会安全感 的途径和策略 三 调查结果及基本数据显示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 40 份 , 每个地 区 10 份 , 共收 回40 份 , 其 0 0 0 中有效问卷 38 份 , 有效率 % % 4 内容设计了 1 个选择题 , 其 中 1 个 6 5 单选 , l 个多选 , 地区治安状况 和几年 前相 比社会安 全感 如何 变化 , 影响被调查者安全感 的原因 治安问题 , 搞好安全措施应该从 哪些方面 人手等 被调查 者 男女 比例 基 本符合 1 : 1, 年龄在 2 一 之 间的 占 4 . 6 5 3 5 3% , 16 一 占4 % , 36 一 占 1 % , 50 以上 的占2 . 6 % , 认为所在 5 2 0 50 2 7 地区治安状况一般的最多 占6 % , 不好 的占 2 . 7% , 而很好 和很差的 4 一样各 占6 . 6 % , 而在最能影 响被调查者 安全感 的原 因中媒体报道 高 7 居首位 占到 了4 . 7 % , 自己受 到伤害和 家人和亲朋好 友受到伤 害大致 6 相当 , 分别为 1 % 和 1 . 7% , 在社会安全感变化方面没多大变 化的 占 6 8 到 45 . 3% , 降低的占到 3 . 7 % , 提高 的占到 2 % , 影响被调查者 的 0 4 治安问题中与人身安全有关 的社会 事件 占到 了 4 % , 而食品安全 ( 如
参考社会安全感现状与原因调查分析

我国对安全感的界定也存在不同的观点, 但有三点是一致的:“第
,认为安全感是一种主观感受,而非客观实体;第二,其感受的客 体是社会治安秩序与公共安全的现状; 第三,其感受的主体应是称作 为‘公众'的一定范围的居民群众,而不是某一居民个体。 ”
虽然这里所说的 “社会安全感”是人们的主观感受,带有极大的 主观性和变异性, 但由于它是对一定时期内社会现实的反映, 因此具 有一定的客观性;同时,和个体安全感的易变性不同, 在一定时期内, 社会安全感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些都构成了测量的前提。
影响社会安全的原因有如下:
在最后一个问题中,有12.3%的人愿意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并付诸行 动,有32.4%的人愿意但缺乏渠道,其余则不愿意。
由调查结果可看出, 人们社会安全感的变化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 会转型期有着密切的关系。 社会转型期间, 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被 激化出来, 导致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力下降, 一些不法分子 便趁机制造混乱,扰乱社会治安。因此,我们的党和政府还有很多的 工作要做,我们也相信党和政府会做到最好的。
向司法机关反应意见等。
安全的占21.7%,在此问题上,这次的调查结果与1998年“体制转 换时期的社会安全感”的调查数据进行比较,人们认为社会安全的比 例明显高于上述调查,而认为不安全的比例相对低许多。 在对于安全 感的测量方面,对于问题“晚上您是否敢一个人独自外出行走?”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关于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一、社会实践的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我国进入了经济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人民的社会安全感问题日益突出。
安全是国家和政府为公民提供的保障,群众安全感则是一种群体心理。
社会安全感是人们对社会安全与否的认识的整体的反映,它是由社会中个体的安全感来体现的,安全感是反映社会治安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社会运行机制和人们生活安定程度的标志。
安全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一项重要课题。
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五种基本需求的塔形层次图。
其中安全感的需要居于层次图的底层是实现人类更高层次需求的基础。
在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时,潜意识里要求基本的安全感。
他认为安全的需要是人类最重要的需要,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
“第一,认为安全感是我国对安全感的界定也存在不同的观点,但有三点是一致的:一种主观感受,而非客观实体;第二,其感受的客体是社会治安秩序与公共安全的现状;第三,其感受的主体应是称作为公众的一定范围的居民群众,而不是某一居民个体。
”居民的社会安全感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与其本身的社会设施和管理制度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正确地了解到居民们的安全感显得尤为重要。
二、社会实践内容1、调查的目的:了解人们对其生活社区及其周边地区治安状况的感受、对治安状况的基本评价、影响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及对提升安全感的问题的建议。
2、调查的对象:均安镇各村委的居民3、调查的时间:2013年7月24日至8月 17日4、调查的地点:山东省聊城市冠县5、调查的方法:主要采取电话访问形式,辅以走访调查。
6、被访者基本情况从调查对象性别看:男性占21%,女性占79%从调查对象年龄看:年龄在12-80岁之间。
其中:12-30岁占65%,31-55岁占28%,56-70岁占7%。
三、社会实践结果1、调查概况关于所在社区治安状况的总体评价,在对问题“您举得您所在小区的社会治安状况如何?”“您觉得您所在地区的社会秩序如何?”的回答中,认为小区治安“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分别是22.6%和45.5%,认为“比较差”和“很差”的分别只有4.5% 和0.9%,另有26.1%的人认为“一般”。
社区居民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区居民安全感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居民的安全感对于社区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解社区居民对于安全感的感受和需求,本次进行了一项社区居民安全感调查。
二、调查方法1.问卷设计:设计一份包括个人信息、居住环境、治安状况、社区管理、公共设施等方面的问卷,以多项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为主。
2.调查对象:在社区内随机选择的居民。
3.数据收集: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到500份有效问卷。
三、调查结果1.个人信息调查结果:在调查对象中,男性占比45%,女性占比55%。
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5-55岁之间。
受教育程度方面,本科及以上占比40%以上,中学及以下占比25%。
2.居住环境调查结果:大部分居民对社区的整体环境满意,认为社区干净整洁,道路宽敞通畅。
然而,约有15%的居民表示对社区周边交通状况不满意,提出了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的建议。
3.治安状况调查结果:近半数居民表示对社区的治安状况满意,认为社区存在安保人员,治安良好。
然而,约有30%的居民对社区内的盗窃案件担忧较大,建议增加巡逻频次和完善社区监控设施。
4.社区管理调查结果:大部分居民对社区管理工作较满意,认为居民委员会尽职尽责。
但也有部分居民提出了对物业管理的一些不满意,认为物业维修响应速度有待提升。
5.公共设施调查结果:大部分居民对社区的公共设施较为满意,认为设备齐全,包括公园、健身器材、儿童乐园等。
但也有居民表示希望能增加更多的娱乐设施和文化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四、结论与建议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需要加强社区周边交通管理,改善交通状况,提高居民出行便利度。
2. 应加大力度打击盗窃案件,加强巡逻措施和完善社区监控设施,提升居民的安全感。
3. 物业管理方面应加强维修响应速度,解决居民的维修需求,提高物业服务质量。
4. 考虑增加更多娱乐设施和文化活动,满足居民的娱乐需求,促进社区居民的交流与融合。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全球抗疫成为了焦点话题。
在此背景下,对于社会安全感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什么是社会安全感?简单来说,它是指人们的生活环境、社交网络、政治氛围等因素所引发的对其自身生命财产安全的预期感受。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社会安全感的现状和原因,同时探讨如何提升我们的社会安全感。
一、社会安全感现状分析目前,许多国家的社会安全感普遍偏低。
以中国为例,2019年中国社会安全感指数为69.83分。
据搜狐新闻报道,此前世界对中国的安全评估仅为39分,相比之下中国民众对自己的安全感有明显提升。
然而,如今全球新冠疫情的爆发却进一步降低了中国民众的安全感。
疫情带来的生命和财产的双重威胁,让不少人对未来充满担忧。
二、社会安全感原因分析1.犯罪率上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犯罪率逐步上升。
高发区是一些困惑着城市居民的问题,如商场偷窃、街头抢劫、网络黑产等。
2.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无论在什么地方(例如洪水、地震、飓风)都会对人们造成威胁,增加民众的不安。
3. 政治稳定性:国家的政治稳定性对人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如果一国政治环境不稳定,人们会面临种种不确定性,这将使人们对自己所在的社会感到不安。
4. 经济压力:经济“裤腰带”收紧,工作的艰难和不确定性可能会对人们产生担忧和不安。
5. 微观环境:家庭、工作、学校等人们所处的微观环境也会对个人的安全产生影响。
例如,夫妻关系不好、工作环境不友好等都会影响个人的安全感。
三、如何提升社会安全感?1.心理干预: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如地震后的心理干预,可以帮助人们摆脱困境并增强信心。
2. 应急处理意识: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需要保持冷静应对,同时加强应急处理意识,包括掌握一些急救知识。
3.警察和相关部门的工作:政府需要加强公安力量,在监管和打击违法犯罪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防止犯罪袭击。
4. 公共服务意识:改善城市治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公共服务意识,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一种宽广、平稳、舒适的生活环境。
群众安全感调查报告

群众安全感调查报告群众安全感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安全感的需求日益增强。
为了了解当前社会群众的安全感状况,我们进行了一项群众安全感调查。
本报告将对调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
一、调查背景为了确保调查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我们从全国范围内随机抽取了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包括城市居民、农村居民以及特定职业人群。
调查内容涵盖了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网络安全、食品安全等多个方面。
二、人身安全在人身安全方面,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对自身的人身安全感到较为满意。
然而,仍有一部分受访者表示在公共场所的人身安全感较低,尤其是在夜间。
这一现象与犯罪率的上升有一定关系,相关部门应加强治安巡逻和加强公共场所的安保力度,以提升群众的人身安全感。
三、财产安全在财产安全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自身的财产安全感到较为满意。
然而,也有一些受访者表示对家庭财产的安全感较低,主要是因为盗窃、诈骗等犯罪行为的存在。
社会各界应加强对财产安全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警惕性,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犯罪行为,维护群众的财产安全。
四、网络安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个人的网络安全感到担忧。
其中,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问题成为群众最为关注的焦点。
相关部门应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加强对网络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提供更加安全的网络环境,保障群众的网络安全。
五、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一直是广大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对食品安全问题表示担忧。
其中,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假冒伪劣食品等问题成为群众最为关注的焦点。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六、结语通过此次群众安全感调查,我们发现人民群众对安全感的需求与日俱增。
为了满足群众的安全需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治安巡逻、提高警务水平,加强对财产安全、网络安全和食品安全等问题的监管,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报告现在的社会,大家的安全感似乎越来越成问题了。
别看现在街上人来人往,热闹得像过年似的,实际上很多人心里是空落落的,觉得自己好像随时可能被生活中的某些变故给打个措手不及。
你看啊,前几天新闻上报道说某个地方发生了暴力事件,几天后又有个小区发生了火灾,搞得大家都不敢轻易走夜路,甚至连在家待着都得小心翼翼。
你说这可怎么办?是不是有点像那个俗话说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一年到头,大家的生活质量虽然在提高,但安全感呢,似乎是越来越薄弱了。
我有个朋友,每次晚上回家,都会打电话给家里确认门锁好了没,说好像一不小心就能出点事。
你看,这种“过度警觉”的心态真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色。
你想,咱们平时看到什么新闻热点,不就是这类有些震撼的事件一发生,大家就开始讨论“哪里哪里又不安全了”?有时候感觉社会安全感的丧失,就像是冬天的冷风,悄悄地渗透进来,先是从心底开始冻得发凉,然后就开始让人不敢放松警惕。
你说,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真正把“安心”这两个字好好放在心上,不用每天提心吊胆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
说到现在的社会,最大的变数就是变化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以前大家觉得自己和周围的环境相对稳定,不管是工作、家庭,还是社交,大家基本上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应该和谁交往,可现在不同了。
咱们说个简单的,今天这儿发生了个地震,明天那儿又出了个金融危机,接着就是一大堆科技公司被收购,行业变化飞快,许多传统的职业面临淘汰,甚至连自己身边的一些老朋友,今天好好的,明天就变得陌生了。
人心一变,社会安全感自然也不再那么稳固。
犯罪率也是其中一个大头儿。
虽然现在治安比以前好多了,但总有那么一些让人毛骨悚然的新闻刷屏。
就比如说那种连环盗窃案,或者是突如其来的校园暴力,真是让人看得心惊胆战。
很多时候,你也不能指望周围的人都能随时保护你。
毕竟,咱们平民百姓不是那些大明星和富豪,身边的保镖随时待命。
你说,出门不带几分心眼,不是傻子又是什么呢?总不能因为怕事儿就宅在家里,结果这安全感就被困死在了自己的小窝里。
安全感满意度调查问卷

安全感满意度调查问卷主体内容Q1、请问:在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下(指居住地本区/县/市的社会治安状况),您感觉安全吗?(单选题)⑴安全<跳至Q3>⑵比较安全<跳至Q3>⑶不太安全⑷不安全Q2、(您感觉不太安全或不安全),您认为当地(居住地本区/县/市)存在哪些社会治安问题?(多选题)⑴盗窃/抢劫/拐骗⑵流氓黑恶团伙⑶非法枪支弹药⑷卖淫嫖娼⑸吸毒/贩毒⑹赌博⑺电信网络诈骗⑻危害食品药品环境安全⑼非法集资/网络传销⑽其他(请注明:)Q3、夜间在居住地附近单独出行,您担心自己的财产或者人身安全吗?(单选题)⑴担心⑵比较担心⑶不太担心⑷不担心Q4、您对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取得的成效是否满意?(单选题)⑴满意⑵比较满意⑶不太满意⑷不满意⑸不了解/不清楚(不读出)Q5、您认为您身边还存在哪类黑恶势力?(多选题)⑴把持基层政权⑵利用家族宗族势力横行乡里⑶煽动闹事⑷强揽工程⑸欺行霸市⑹操纵经营黄赌毒⑺非法高利放贷⑻插手民间纠纷⑼利用网络进行黑恶犯罪⑽车霸路霸⑾沙霸⑿矿霸⒀无(不读出)⒁其他(请注明:)Q6、您认为您身边哪些行业领域的规范整治效果比较明显?(多选题)⑴金融放贷⑵工程建设⑶交通运输⑷市场流通⑸自然资源⑹生态环境⑺文化旅游⑻教育卫生⑼信息网络⑽乡村治理⑾其他(请注明:)⑿不了解/不清楚(不读出)— 8 —Q7、您对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是否满意?(单选题)⑴满意⑵比较满意⑶不太满意⑷不满意⑸不了解/不清楚(不读出)<跳至Q9>Q8、您对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有什么切身感受?(多选题)⑴打掉了一批养老诈骗团伙⑵识骗防骗的宣传增多了⑶身边受害者损失得到挽回⑷身边没有养老诈骗新发案件了⑸养老领域经营活动乱象减少了⑹涉养老诈骗信息、广告减少了⑺其他(请注明:)⑻不了解/不清楚(不读出)Q9、您认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还应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加强?(多选题)⑴加大打击力度⑵加快案件办理⑶整治规范乱象⑷加强追赃、挽回损失⑸强化对老年人的宣传教育⑹其他(请注明:)Q10、在您家附近出现的矛盾纠纷、社会治安问题能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单选题)⑴反映了,没人管⑵有人管,但效果一般⑶能得到有效处理⑷不知道向谁反映⑸不了解/不清楚(请注明以下a—d选项)a.无矛盾纠纷/社会治安问题b.不了解是否存在矛盾纠纷/社会治安问题c.有矛盾纠纷/社会治安问题,但不了解处理情况d.不愿意评价(不读出)Q11、您对政法机关或政法队伍(包括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部门)的执法工作是否满意?(单选题)⑴满意⑵比较满意⑶不太满意⑷不满意⑸不了解/不清楚(不读出)— 9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社会安全感的现状的调查
尊敬的同学:您好!为了解大学生校园安全感状况,我们进行此次调查。
非常感谢您能够作为学校大学生的代表参加调查,提供您的看法和意见,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大力支持和合作。
能倾听您的意见,我们感到十分荣幸。
谢谢!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使用在线问卷调查系统答卷,感谢您参与我们的问卷,您的反馈我们将用于调研分析。
谢谢您的支持! Q1. 性别(单选题) Q2. 你是几年级的学生:(单选题)
Q3. 您的年龄是?(单选题)
Q4. 您认为学校内及学校附近的治安状况如何:(单选题)
较好
一般
较差
Q5. 您对维护校园治安的人员的工作是否满意:(单选题)
非常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Q6. 在自动取款机取钱时,您是否会警惕旁边人的行为:(单选题)会
不会
Q7. 您离开寝室会收拾好贵重物品吗:(单选题)
每次都会
偶尔
从来不会
Q8. 您们寝室丢失或被盗过贵重物品吗:(单选题)
没有
有
Q9. 当有陌生人向您问路,您会:(单选题)
毫不犹豫,帮助他
委婉拒绝
先观察对方的相貌、举止,再做打算
置之不理
Q10. 您对寝室内使用大功率用电器的看法是:(单选题)
没遇到事,没什么大问题
从来不用
出了问题也会很快解决,照用
偶尔偷用,不被学校发现就没问题
Q11. 您在上当受骗后做出的反应:(单选题)
自认倒霉
报案
告诫其他同学防止类似情况发生
找其他方式宣泄
Q12. 针对常有外面的推销员进来校内推销的现象,您认为学校需不
需要凭证出入?(如学生证或其他相关证明):(单选题)
需要
不需要
Q13. 您认为在校大学生发生安全事件的原因是什么?(可多选)(多选题)
社会治安秩序不全
学校保卫工作做得不够
自身的不重视
其他
Q14. 与以前相比,您感觉治安的变化?(可多选)(多选题)
警卫人员增多
电子眼、监控设备增多
偷窃等行为增多
网络犯罪增多
Q15. 下列哪类措施增加你的安全感:(单选题)
安保工作到位
完善治安防范设施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遇害时及时得到帮助
Q16. 您认为有必要专门学习一些防身技能吗?(单选题)
有必要,且正在学习
有必要,但没有学
没有必要,但学过一些
没有必要,没学过
Q17. 哪类问题最影响您的安全感?(单选题)
刑事犯罪(偷窃,抢劫)
意外事故(车祸,火灾)
公共持续紊乱,缺乏社会保障
体制腐败(食品安全)
Q18. .你觉得你和室友、同学交往中,存在一些矛盾吗?(单选题)经常
偶尔
从不
Q19. 要是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你一般是如何处理的:(单选题)找老师亲人朋友咨询
彼此沟通
自己蒙在心里
Q20. 你觉得哪种途径交到朋友,安全感较强?(单选题)
现实生活中的人
交流很多的网友
其他
感谢您百忙中抽空填写我们的问卷,此问卷只作数据调查,我们会保留您的个人信息。
最后祝您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