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严以用权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严以用权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权力本身就具有导致腐败的潜质,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只有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才能做到阳光用权。
严以用权就是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人民的批评和监督。
由于受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约束,群众的思想被束缚,在以前总习惯接受“被”管理,从来就不知道拥有“管”政府的权利。
一些地方官员,也就对群众颐指气使,对他们的疾苦冷淡漠视。
其实这是位置的颠倒。
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想的多元化,人们的思想理念与时俱进,群众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渠道批评和监督政府的权力。
只有监督,才能让权力守规矩;只有不留死角的全面监督,才能让权力不折不扣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当前,我们各级只有通过加强监管和完善追责制度,管住权力触角,才能倒逼领导干部勤于干事、勇于担责。
严以用权就是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面杜绝权力被私人所利用。
如何才能让权力在正常的轨道上行使,笔者认为,一方面必须加强党内的严格管理,着力提高领导干部思想觉悟,对他们从严要求,对他们的违纪行为从严治理。
在此基础上,要科学化完善党内制度,让权力之间相互制衡,并认真将制度执行下去,党员干部的权力受到监督和被监督,使党员干部对制度产生敬畏。
另一方面必须完善各项法规,尤其是行政法,将党员干部的权力关进笼子里,并通过多种方式,要让大多数的老百姓大胆监督、善于监督、参与监督,通过群众监督,使权力得到约束,让权力合法使用。
最重要的就是对于群众监督发现的问题,要能引起领导干部的足够重视和认真对待,这样才能形成良性互动,使权力在阳关下运行。
严以用权就是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防止违法乱纪、权力寻租等。
近年来“表哥”等腐败案件的查处,正是滥权越权“见光死”的例证。
用公开透明的实际行动,坦诚接受群众目光的检视,私欲贪念就会望而却步,滥权越权行为就会被阻止在萌芽之前。
领导干部必须时刻自我提醒权力越大、责任越大,避免因位高权重而忘乎所以。
唯有牢记为民谋利的责任使命,以戒慎戒惧的心态行使权力,才能真正做到用权为民、造福于民。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的人在寻求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实施 农机 购 置 补 贴 , 需要 让
得 到公 示 , 受 舆 论 和 社 会 的监 权 力 在 阳 光 下 接
据 悉 , 多 家企 业 先 后 通 过 督 ? 览会 、 场 演示 会 、 品推 运 行 !一 有 展 现 产 多种 渠 道 将 农 机 购 置 补 贴 在 实 介 会等是 否是 企业 自愿参加 , 管 施 过 程 中 出现 的 问 题 和 存 在 的 理 部 门的领 导是 不是 不再 亲 自
: I●】 丫 ■ I
-】■ 一 ●l:
让权 力在 阳光下运 行 !
“ 让权 力在 阳光 下 运行 ” 。这 弊 端 , 上报 中央 , 望进 一步 改进 出 面 或 者 打 电 话 让 企 业 参 加 这
是 温 家 宝 总 理 在 3 月 5 日的 政 和 完善农机补贴政 策 ,农 业部 、 样 那样 的 活动 和 会 议 , 者 那 些 或
让 权 力 在 阳光 下 运 行 , 需要
音 。当然 , 些声音 并不是 否定 后 , 业 竞 相 拍 手 称 快 , 多 人 国 家 出 台 更 为 完 善 的 政 策 和 科 这 企 很
政 策本 身不 好 , 而是 对一 些政 策 认 为是农机 购 置补 贴政 策 完善 学的 实施 办法 , 需要政府 管理部 的执 行 者 , 实施 的过 程 中采 取 和 优化 的一 大进 步 。 在 了有 失 公 平 、 开 、 正 的 违 规 公 公
农 机 行 业 的 健 康 发 展 。 成 了极 造
为 恶 劣 的影 响 。
的 审核 批 准 。
间 的 差距 ; 能 为 真 正 实现 我 国 才
温总理撰文“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告诫谁

温总理撰文“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告诫谁
作者:暂无
来源:《红广角》 2012年第6期
4月16日出版的今年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重要文章《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文章指出,只有在广泛有效的监督之下,政府才不会懈怠,才能有效遏制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
(据4月16日《人民日报》)
应该说,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
温总理在这篇文章中,鲜明地提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论断,就是要建立健全监督体系,让政府行为在“玻璃房”内进行,促使各级干部做到廉洁从政。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温总理撰文“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自觉地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和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使之不敢懈怠、不敢腐败、不敢专权、不敢失责,真正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摘自人民网)。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建立廉洁政府,保证公共权力在正常的轨道上运作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追求的目标。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建设公开透明政府的信心与决心。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2011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中央各部门公开“三公”经费账单,这不仅是反腐倡廉建设新形势下打造阳光政府的重要一步,也是民主政治建设新条件下构建法治政府的必由之路。
如何将温家宝同志所提出的“公开透明”、“民主监督”切实落到实处,是打造廉洁政府的关键所在。
要加大廉政立法和执法力度,建立完善的廉政法律体系。
廉政法律的内容要全面,各种廉政法规要相互配套,且具有时效性、预见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
严格依法办事,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反腐败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要剔除官员本身的官本位意识和特权思想。
“三公”消费的居高不下,有很大的原因是特权思想在作祟,铲除特权思想对于“三公”经费而言,有重要意义。
从人这一根本因素上遏制腐败,让政府权力重现光明。
要加强完善监督机制,政府与社会公众舆论齐监督。
要充分发动群众,把“三公”消费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引入第三方监督,进行社会舆论监督、媒体监督和公众监督。
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反映、意见及建议,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阳光时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是最佳的消毒液。
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新成效服务于民、回馈于民、取信于民。
让权力在阳光下透明运行

让权力在阳光下透明运行作者:矫林昌来源:《新长征》 2011年第4期■矫林昌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强调:“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权力是广大人民群众赋予的,是国家机构和公职人员代表人民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职能,权力是具有公众性的。
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权力交换的特性和权力使用的具体性。
虽然这种权力不是掌控在少数人手中的私有物,但权力的行使是在具体的环境中,由具体的人掌控,并交予具体的人来执行的。
如果某些人把它当作私有物来谋取个人利益最大化,必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
因此,对权力的有效监督是国家法治文明、繁荣昌盛的关键所在。
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享有监督权,党和政府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建立了各种监督机构,制定了各种监督制度,而且在实践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目前,我国的监督体制正在不断完善,包括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等,其中群众监督是最广泛、最基本的监督。
实践证明,反腐倡廉必须依靠党、政府和人民群众一起携手,与各类腐败分子做长期持久的斗争,才能保持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健康有序的科学发展。
腐败犯罪不仅是侵蚀政党和国家健康发展的毒瘤,而且是影响社会良性发展的世界共性问题。
提起腐败犯罪现象,广大人民群众无不痛斥之。
人民群众是腐败的直接受害者,积极参与反腐倡廉来捍卫自己的利益是人民群众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从我国多年的反腐倡廉的实际经验来看,强化人民的监督,完善群众监督机制,让最广大的群众参加到反腐倡廉建设中来,是成本最低、最有成效的办法。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如果由全体人民共同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在操作上是不现实的。
于是就产生了一种办法,由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代表来代替人民行使管理职能。
国家公职人员所行使的权力是人民委托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来代替他们行使管理国家的职能。
由人民委托产生的公共权力理应是维护人民权益的保障。
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感

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感权应为国谋利,应为民而行。
温家宝总理所写的《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一文中指出:“一个政府要让人民满意,必须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反腐倡廉的建设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对国家的满意度,使国家机关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作为一个央行干部,对于反腐倡廉的建设也有所感想。
国家机关单位的权力是广大人民群众所赋予的,权力就应该在人民群众看得见的情况下运行,并用于服务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对权力的运行应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只有使权力运行公开化、透明化才能够控制好权力的,使之回到正途。
权力的腐化就是在其运行时不公开、不透明,使得一些贪官污吏有机可乘,滋生出各种腐败现象。
反腐倡廉的建设并不能单纯的喊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使之实行。
贪污腐败都是在钻规则制度的空子。
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是反腐倡廉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
树立制度防腐的理念,围绕宣传教育制度、监督制度、惩罚制度等各项相关的规章制度,努力构建科学、完善、规范的反腐倡廉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机关单位,必须坚持依法行政,提高央行行政透明度,公开可公示的业务统计信息,公开各部门的行政经费,对“三公”消费进行严格把关,努力建立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
国家机关单位行政人员手中的权力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更需如此。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历史,既然人民选择了由共产党领导中国,那就不能有愧于人民。
中国人民银行具有保障金融安全与稳定的职能,在国家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人民银行的反腐廉政建设的成败更关系到中国整体经济发展。
确保反腐倡廉各项工作落实放在首位,作为人民银行纪检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员领导应该把自己置于广大职工的监督之下,保持党员的纯洁性以及进一步加强党性的修养,做到自重、自警、自励,遵纪守法,清正廉明,让自己手中的权力在阳光下行使,保持职务行为的健康廉洁。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思考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思考汇报人:日期:•引言•权力阳光运行的基础•权力阳光运行的实践目录•权力阳光运行的挑战与对策•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深化思考•结论01引言权力运行透明度不高当前权力运行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透明度不高的问题,导致权力滥用、腐败现象时有发生。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通过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可以增强公众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有效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促进社会公正与稳定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有助于促进社会公正与稳定,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背景与意义目的与任务目的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增强公众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任务研究如何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包括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02权力阳光运行的基础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都应向公众公开,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效果等。
公开内容通过新闻媒体、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公开,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广泛性。
公开方式应尽可能详细地公开权力运行的过程和结果,以便公众了解和监督。
公开程度公开透明参与方式通过问卷调查、听证会、座谈会等方式,邀请公众参与决策制定和监督。
参与范围涉及公众利益的领域都应邀请公众参与,确保公众的意见得到充分反映。
参与效果对公众参与的结果应认真分析研究,充分吸纳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公众参与030201监督内容对权力运行的合法性、公正性、透明度等进行全面监督。
问责机制对违反法律法规、不履行职责或不当行使权力的行为,应依法追究责任,确保权力的合法有效运行。
监督主体政府内部监督、媒体监督、公众监督等多元化的监督主体应共同发挥作用。
监督问责03权力阳光运行的实践公开内容全面政务公开的内容应涵盖政府决策、政策法规、行政审批、财政预决算等各个方面,以便公众监督。
创新公开方式采用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等多种方式,使政务公开更加便捷、直观。
政务公开制度化建立完善的政务公开制度,明确公开的内容、方式和时间等,确保公众的知情权。
如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一文库()/论文其他/政治法律〔如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如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旗帜鲜明地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事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是对人民群众知情权的尊重,有利于消除人民群众怀疑的空间,更是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建立廉洁、透明、诚信的责任政府、法治政府。
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是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也是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
俗话说:遮丑丑更丑,不从行为上、制度上践行国家要求,一味的“遮”、“掩”反而会适得其反。
如何真正做到阳光公示,笔者认为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提高认识。
加强国家工作人员廉洁、法制观念、制度的学习,让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从思想上提高对信息公开的认识,信息公开是为了保证群众及时了解政府信息、工作,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同时也要主动学习,让廉洁、公正、法制等观念入心入脑,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办事,以至于在信息公开时才敢大大方方、阳光公示。
而不是绞尽脑汁的去盘算自己心中的如意算盘,缩水变样式的公开,愚人更自愚,以为上级不懂、群众不懂,敷衍了事,到时愚的只会是自己。
二是加强宣传。
信息公开的背后是公民权利的提升,是信息自由的伸张,更是全面监督政府的开始。
但是只有公民的有效监督,党政工作人员才会时刻绷紧廉洁、法制这根弦,促进政府工作更公开、透明、公正,才能保护每一位政府工作人员不踩到纪律的高压线。
因为必须加强廉政、法制观念、制度的宣传,让群众更了解阳光党务政务,积极、主动、多渠道、全方位地接受群众监督,群众关注地及时回应、做错的及时改正,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营造一种不敢腐、不想腐、风清气正的环境氛围。
三是加大问责。
不少干部还存在“死脑筋”思想,总认为“高压线”离自己很远,因此作风问题依旧,只有全面加强制度建设,加大对相关工作的督查以及问责力度,及时通报,以身边事告诫身边人: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身要正,不正必会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公管101班1022310166 胡兆明近年来,我国的公共权力运行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究其原因,是公权运用存在着诸多违法现象,权力运行没有受到应有的约束,从而出现腐败现象,导致社会公平失去平衡。
我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国家的主人,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但近年来我国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腐败现象。
仅在2010年,中国就有16名省部级的高官落马: 2010年4月3日据中央纪委有关负责人证实,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家盟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6月13日据中央纪委有关负责人证实,国家药监局副局长张敬礼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2010年7月11日据中央纪委有关负责人证实,江西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宋晨光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刘卓志也在2010年12月15日被调查;另还有黄松有、陈绍基、王华元等12名省部级官员也在今年领刑。
可见中国公共权力运行缺少约束导致的腐败现象是多么的严重。
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其他党派必须听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所以其他民主党派只是起到了参政议政的作用。
这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人民的领导,但权力过度的集中也导致了腐败现象的产生,公共权力大都集中在少数共产党人手中,而且缺乏有效地监督,人民应享受的权力正在被这种集中的权力弱化,人民的当家作主地位没有很好的得到保证。
权力的不透明化所导致的腐败,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国家的正常发展,因此权力的使用问题已经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要充分认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立法宗旨,进一步保障而不是限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提高而不是降低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而不是弱化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
其次,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从公共利益出发而不是从官员、机关或局部利益出发决定信息公开的内容,强调全面性和及时性,防止一些官员和机关擅自缩小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拖延公开的时间,直接或间接地限制公众获得政府信息的方式。
要实行“司法透明”。
首先,要通过深入开展以“依法治国、司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进一步提高对司法公开重要性的认识。
其次,司法公开不仅是保证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的必要条件,而且是保障政务公开,化解公众与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发生的争议的最后途径。
要有效发挥传媒的作用。
传媒是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人心,增强政治透明度的重要途径。
舆论监督的主体不是传媒机构而是人民群众。
邓小平也曾指出:“党要受监督,党员要受监督。
”互联网在贪官落马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能够把一个事件放大,进而将民众和政府聚焦到一起,从而推动腐败现象的发掘。
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共同努力,推进舆论监督的法治化进程,使传媒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营造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良好氛围。
要解决权力滥用的现象,减少腐败的滋生,就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不但政府权力要在阳光下运行,人大对政府的监督权也要在阳光下运行,这样将有助于推动人大对政府进行更加有力、有效的监督,进而推动政府更加自觉地转变职能、提高效能、依法行政,形成“人民监督人大、人大监督政府、政府服务人民”的良性循环。
阳光不仅是最好的消毒剂,可以防治权力腐败,而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催化剂,可以激发
政治的活力。
努力打造阳光政府、透明司法和富有活力的大众传媒,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实现我们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的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