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叶胆

合集下载

青叶胆种子萌发的研究

青叶胆种子萌发的研究
摘 要 [ ] 叶胆 种子的保存及人 工驯化栽培提 供技 术依据 。[ 法 ] 云 南弥勒 山采 集青叶胆 种 子 , 目的 为青 方 从 自然风 干 2 后测 其千 粒 0d 重; 不 同温度 ( 、 、 、 、 、 在 1 2 2 3 34 5 0 5 o 5 0℃ ) 及光 照( 黄、 、 、 红、 蓝 绿 白光及 黑暗 ) 件下培 养 3 后 , 录发 芽种子 数 ; 别将种子 在 G 310 条 0d 记 分 A(0 和 20n/ ) 0 L溶液 、% K 0 溶液及 蒸馏水 (K 中浸 泡 3h在 (5-)℃、  ̄ 3 N3 c) , 2 - 1 1 自然光照 下培 养 3 , 0d 计算种子发 芽率 。[ 结果 ]青叶胆种 子 发 芽的适 宜温度为 2 ~ 0 ; o 3 ℃ 光照对种子发 芽有促进作用 ; 自然状 态下贮藏 4个 月的种 子发芽率最 高; 子寿命约为 7个月 , 低 温 在 种 4 冷藏可延 长种 子寿命 ; 、N G K 浸种可打破种 子休眠 , 显著提 高种子发 芽率。[ 结论 ] 该试验结 果与大 多数相 关研 究结果一致 。
df rn iu iai rd ylw,legen w i n ak .Iese emi tntl w scl l e frt ed e sae 0 30h i GA ieetl mn tn(e ,el bu ,r , ht addr) r1 edgr n i e a ac a dat esesb崦 okdfr . 3 l o o e e 1 ao a ut e h n ( 0 20 e LG 3o tn ,% K S u o dd t e a r C ) n i c l a df dr 5 ) ad a r lh . R s t 1 , - A l i ) 3 N O tna ii dW i ( K ad e ut t o 3 du e( ±1 ℃ n t a i t [ e l 0 0 n/ suo l i n sl l L e b i e r0 n 2 v nu lg u]

青叶胆化学成分研究

青叶胆化学成分研究
[关键词 ] 青叶胆 ; 酮 ;木脂素 ;三萜 [中图分类号 ] R 284.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25302 (2008) 2322790204
青叶胆是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青叶胆 Sw ertia m ileensis T. N. Ho et W. L. Shih和的干燥全草 ,主 要分布于云南红河州 。青叶胆味苦 、甘 ,性寒 。有清 肝利胆 , 清热利湿的功效 , 用于黄疸尿赤 , 热淋涩 痛 [ 1 ] 。民间用于治疗肝炎等疾病已有较悠久历史 。 青叶胆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 , 酮 ,三萜 ,环烯醚 萜苷等化合物 。本实验从青叶胆 50%乙醇提取物 的氯仿部分中分离到 12 个化合物 ,其中化合物 1, 3, 7~9, 11, 12为首次从青叶胆中分离得到 。 1 仪器与材料
- 20氯仿 2甲醇 (1∶1)纯化得到化合物 8 ( 113 mg) , 11 (690 mg) , 12 (35 m g) 。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 1 黄色粉末 ,难溶于氯仿 ,易溶于热甲
第 33卷第 23期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Vol. 33, Issue 23
6) , 11013 (C27) , 15313 (C28) , 10814 (C28a) , 10310 (C2 8b) , 18511 (C29) , 5610 (OMe) 。以上数据与文献 [ 2 ] 对照一致 ,鉴定该化合物为 1, 5, 82三羟基 232甲氧基 酮 (1, 5, 82 trihydroxy232methoxyxanthone) 。
(1H, d, J = 213 Hz, H24) , 6120 ( 1H, d, J = 213 Hz, H2 2) , 3165 (3H , s, OMe) 。13 C2NMR (C5 D5 N , 100 MHz)δ:

滇产青叶胆类药材的品种整理及生药学初步研究

滇产青叶胆类药材的品种整理及生药学初步研究

滇产青叶胆类药材的品种整理及生药学初步研究目的:整理滇产青叶胆类药材品种,对云南省常用青叶胆类药材进行生药学研究,初步构建青叶胆类药材的生药学数据库,为正确使用和评价药材质量,制定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为寻找和扩大新的药源奠定基础。

方法:本课题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实地走访调查药材原植物资源分布,对云南青叶胆类药材进行品种整理;运用生药学方法对12种云南常用的青叶胆类药材进行研究,鉴定其基原,观察并描述药材性状特征,于显微镜下观察茎、叶组织结构特征、粉末特征及花粉粒形态特征,利用显微数量分析技术和统计学方法,计算青叶胆药材原植物叶表皮气孔指数范围;通过对比薄层色谱,初步明确不同来源云南常用青叶胆药材的成分特征。

结果:综合比较药材的性状及显微组织特征,初步建立了青叶胆类药材的种间检索表;通过薄层对比可知各种滇产青叶胆类药材所含有效成分的差异,但其具体含量有待进一步测定。

结论:本课题通过对云南青叶胆类药材原植物资源调查,大致掌握了云南省常用青叶胆药材的种类、资源分布及使用情况,对常用的12种药材原植物进行较为全面的生药鉴别研究,初步构建了滇产青叶胆类药材的生药学数据库,为指导临床用药和民族药青叶胆中抗肝炎有效成分的种源筛选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彝族草药——精选推荐

彝族草药——精选推荐

彝族草药苦荞麦:用于小儿热病、腹泻、骨折、牙痛、胃痛、肚腹内绞痛、食积。

大黄:用于胎盘不下,打摆子,消暑防病,烧伤烫伤,冻伤,跌打伤,腹泻,出血。

牛膝:用于无头疮,风湿,外伤肿痛、劳伤腰痛,咽喉肿痛,胎衣不下,月经不通。

龙芽草:用于皮肤瘙痒,腹泻,腹痛小儿腹泻。

余甘子:用于体弱、有风不散,杨梅疮,小便不通,心烦、头昏、夏日中暑。

川续断:用于冷寒身痛,哮喘,体虚,骨折,风湿,腰膝酸痛,外伤肿痛。

射干:用于胃痛,肺热、咳痰,痰为铁锈色。

雄黄:临床用于药物中毒、毒蛇咬伤、红斑疮、秃顶、霍乱、疯狗咬伤。

石膏:用于烫伤、咳嗽、痄腮。

瓦楞子:用于痞块。

瓦楞子20克,鳖甲20克,鸡内金10克,研末加入红糖、蜂蜜各30克,开水冲服。

伏龙肝:用于腹疖,咽痛,腹泻,大出血休克,痈疽。

海浮石:用于淋巴结核。

海浮石10克,昆布10克,海螵蛸10克,木香10克,海藻5克,桔梗10克,赤芍10克,元参15克,柴胡15克,夏枯草10克,煅牡蛎20克,象贝母20克,研末蜜炼为丸,每丸10克,早晚各服一次。

夏枯草:用于伤风,外伤流血,烧烫伤,肝痛,腹痛,火眼,头痛,腹泻,疯狗咬伤等。

曼陀罗:用于牙痛、牙齿生虫,牙痛,疯狗咬伤,风寒咳喘,胃痛,跌打伤,疮肿,风湿疼痛。

苦瓜:用于蛇咬伤,肿痛,腹泻,牙痛,疮肿,肠疮,热疮。

大花金钱豹:用于产后无乳,咳嗽,身体虚弱。

姜:用于冷寒腹痛、腹泻,咳、喘病,风寒外感,久咳不止,解半夏、南星之毒。

四川凉山发掘的彝药"木谷补底",经原植物研究,确认为虫草属一新种:凉山虫草Cordycepsliangshanensis,具有产地海拔低、虫体大(是冬虫夏草的3倍)、资源丰富三大优点,经实验室研究证实其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均与冬虫夏草一致,已批准供销试用,为我国珍贵药材虫草开辟了一个很有前途的新药源。

云南发掘的彝"一妹姑班"系卫矛科植物昆明山海棠,凉山又称"牛牯史",经实验室提取分离,从中得到一萜三萜和生物碱等成分。

青叶胆不同部位总黄酮提取及其抑菌作用

青叶胆不同部位总黄酮提取及其抑菌作用
酸铝 溶 液 1 m L , 摇匀 , 放置 6 m i n 。加 4 %N a O H溶液 1 0 m L , 加5 0 % 乙醇 或 甲 醇 定 容 至 刻 度 , 摇匀, 放置 1 5 m i n 。同时 以
乙醇对青叶胆中的总黄酮进行提取 , 并研究 了其抑菌作 用 , 旨
中 图分 类 号 : R 2 8 2 . 7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1 3 0 2 ( 2 0 1 3 ) 0 9— 0 2 2 4— 0 2
青 叶胆 ( S w e r t i a m f e e 瑚 T . N .H o e t W. L . S h i h ) 为 龙 胆
0 . 9 9 9 6。
新鲜青叶胆全草购于红河州蒙 自草药市场。 供试菌种包括枯草芽孢杆菌( B a c i l l u s s u b t i l i s ) 、 大肠杆菌 ( E s c h e r i c h i a c o l i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S t a p h y l o c o c c u s a t t r e s) u , 由
在 为青叶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
1 材 料 与方 法
1 . 1 材料
试剂 空白作参 比。在 5 1 0 a m波长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以吸光度值 D为纵坐标 , 浓度 c ( g / m E ) 为横坐标 , 绘制 标准曲线 , 得到线 性 回归方 程 为 D:0 . 0 0 9 C一 0 . 0 0 1 1 , T 2 =
清热利湿 , 是治疗肝炎 的特效药 一 。本研究采 用不 同浓 度
分别吸取标准品溶液 0 、 0 . 5 、 1 、 2 、 3 、 4 、 5 m L, 置于 2 5 m L 容量瓶 中。在每个容量瓶 中加入 5 0 % 乙醇约 5 m L , 摇匀。分 别加 5 %亚硝酸钠溶液 1 mL , 摇匀 , 放置 6 a r i n 。再加 1 0 %硝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青叶胆中的生物碱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青叶胆中的生物碱

2 结 果 与 讨 论
本 方法 的最 大优 点是 每次进样 量大 , 但分离 的关键 是 溶剂系统 的选 择 和优化 , 且溶 剂 系统在静 止 而
时要 求 能 明显地分 成 两相 , 样品在 两相 中要有台适 的分配 系数值 , 且 固定相 能实现 较高 的保 留 。为 了 并 达 到很 好 的分离 效果 . 者用硅 胶薄层 色谱将 各种溶 剂 系统对青 叶胆 中生物 碱的影 响进行 了初选 . 作 根据 薄层层 析 的分 离结 果 , 用高 速逆流 色谱进 一步对 初选 的溶剂 系统 进行测试 . 再 最后 得到满 意 的溶 剂系统 氰仿 : 甲醇 : i P 冲液 ( :. :) Na 2 O 缓 l 32 5 1 。 用 注 射器 一次进 样 2 g 开始 流 出移动相 , 0n , a 接着在 色谱 图上 出现 了分 离较好 的 5个 峰 ( 1 所 示 。 图 ) 按照 图示 在 每个 色谱 峰 的最 大值处 收集 一定 量 的分离 物 。将所 收集 的各个 组 分在 硅胶 薄层 板上 点样 .
红 河 青 叶 胆 生 物碱 中分 得 5个 成 分 . 中 3 成 丹 与 碘化 铋钾 试 剂 反 应 显 砖 红 色 , 用 硅胶 薄 层 板 验 证 了分 其 个 还 离 效 果 , 用 光 谱 法 证 实 了 其 中 一个 生物 碱 为 龙 胆 碱 . 量 3 % 。 井 含 0
关键词 : 生物碱 ;3 HS C 溶剂 系统及 分离 操作 . C C 溶剂 系 统为氯 仿: 甲醇: a O 缓 冲液 ( :. :) 上 相为 固定 相 , NH P , 32 51 , 下相 为移 动相 。每 次取 总生 物碱
收 稿 日期 :0 1- 6—1 20 0 4
基盒项 目 : 云南省教委基金资助项 目( 82 6 ) 94 0 2 作者简介 : 敏( 93一)女 ( 字 16 , 白族) 云南昆明人 , , 副教 授, 硕士生 , 事天然产物化学研究。 从

青叶胆愈伤组织的诱导与液体继代培养

青叶胆愈伤组织的诱导与液体继代培养
A t ac bs r t:Th ou g la e fSwe t le i, se pln s we e c lu e n M S c lu eme i m ey n v so e ri mi nss a x a t , r u t r d 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ut r d u a e
生物学研究 ,特别是以组织培养为手段的人工繁殖研究 。
1 材 料 与 方法
11材料 .
青叶胆种子由云南生物谷弥勒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
1 . 法 2方
1. . 1愈伤组织诱导 将青叶胆种子用 10 g A 浸泡 1 ,然后置于发芽床上 ,在 2 2 0 / m LG 3 5 h 8℃、自然光 照条件下萌发 。 。 取萌发后 的第一对幼叶为外植体 , 自 ’ 引 用 来水冲洗后 , 0 酒精浸泡 2 i, 7% n 无菌水漂 m 洗 3 ;再用 2 次氯酸钠浸泡 1 i,无菌水漂洗 3 4 次 % 5m n ~ 次。最后分别接种于添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生 长调节剂的 MS 培养基 ( 1 上 ,2  ̄ ,2 光照培养 。 表 ) 5C 4 h
ltr ae .
K y r e wo ds: S ri le ss ts u u t r ; al s l i u t r we t mie n i; is e c lu e c lu ;i d c lu e a qu
青 叶胆 (w ra l ni) S et e s 是龙胆 科獐 牙菜属 一 年生小 草本 植 物 ,分布 于云南 弥勒 、开远 县等地 。 imie s 青 叶胆具 有清肝 利 胆 、清 热 除湿 的功 效 。 民间多用 于治 疗急 性 黄疸 型肝 炎 ,具 有退 黄 快 、降谷丙 转氨 酶及缩 小肝 肿大 的作用 。然 而 ,青 叶胆 由于采 挖过度 ,加 之其 生态 环境 破坏 ,野生 居群 已不 多见 , 且 目前 尚无 人工 引种栽 培成 功 的报 道 。为有 效保 护 和利用 我 国这 一特 有 的类群 ,有 必要对 其进 行繁 殖

青叶胆的功效与作用

青叶胆的功效与作用

青叶胆的功效与作用青叶胆又称苦笋胆,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也是中国传统草药中的一种。

“青叶”指的是胆叶的颜色呈青绿色,而“胆”则指的是其具有胆汁的苦味。

青叶胆的主要功效与作用在于清热解毒、润燥滑肠、退黄止痒等方面。

它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青叶酮、青叶酮内酯、青叶胆糖苷等,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菌、抗氧化、抗病毒等作用,并且对肝脏、胆囊、胃肠等多个脏器具有保护作用。

青叶胆的清热解毒作用主要体现在肝、胆、胃肠等脏器的保护和祛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上。

它可以促进肝脏的排毒功能,增加胆囊的收缩力,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有害物质。

同时,它也可以增加胃液的分泌,促进胃肠蠕动,改善食欲。

青叶胆还有抗病毒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多种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包括乙肝病毒、流感病毒等,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有一定的效果。

青叶胆的润燥滑肠作用主要体现在调节肠道功能、缓解便秘等方面。

它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胆汁酸,可以增加肠腔内的水分含量,软化粪便,促进肠道蠕动,从而有效地缓解便秘问题。

同时,青叶胆还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的平衡和增加益生菌的数量,保护肠道健康。

青叶胆的退黄止痒作用主要是针对与肝胆相关的黄疸、瘙痒等症状。

黄疸是由于肝脏功能损伤导致胆红素排除障碍,导致皮肤和黏膜出现黄疸症状。

青叶胆可以通过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增加肝脏的排毒功能,从而有助于减轻黄疸症状。

同时,它还可以改善肝脏的营养供给,促进肝细胞的新陈代谢,加速损伤组织的修复。

青叶胆的止痒作用则是通过改善肝胆功能,减少胆汁的淤积,调节肝胆火热等因素来实现的。

除了上述主要功效与作用之外,青叶胆还具有其他一些辅助作用。

例如,它可以改善皮肤状况,保持皮肤的水分平衡,减少皮肤炎症和过敏反应。

它还可以增加抗氧化物质的含量,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伤害,减缓衰老过程。

此外,青叶胆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总而言之,青叶胆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的中草药。

它在清热解毒、润燥滑肠、退黄止痒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对肝脏、胆囊、胃肠等脏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6·
青叶胆
Qingyedan
HERBA SWERTIAE MILEENSIS
本品为龙胆科植物青叶胆Swertia mileensis T.N.Ho et w.L.Shih的干燥全草。

秋季花果期采收,除去泥沙,晒干。

【性状】本品长15~45cm。

根长圆锥形,长2~7cm,直径约0.2cm,有的有分枝;表面黄色或黄棕色。

茎四棱形,棱角具极狭的翅,直径0.1~0.2cm;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下部常显红紫色,断面中空。

叶对生,无柄;叶片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条形或狭披针形,长1~4cm,宽0.2~0.7cm。

圆锥状聚伞花序,萼片4,条形,黄绿色;花冠4,深裂,黄色,裂片卵状披针形,内侧基部具2腺窝;雄蕊4。

蒴果狭卵形,种子多数,细小,棕褐色。

气微,味苦。

【鉴别】(1)本品粉末绿色或黄绿色。

石细胞类圆形、类长方形、长条形或长梭形,有的有突起或一端延长,长100~120µm,直径40~50µm,木化,壁厚5~10µm,孔沟明显。

纤维长梭形,长180~220µm,直径8~10µm,木化,壁厚约2.5µm,孔沟明显。

叶的上表皮细胞壁波状;下表皮细胞角质纹理不甚明显,气孔多数,不等式或不定式。

草酸钙结晶呈杆状、针状或片状,多存在于叶肉细胞中。

花粉粒圆形,直径30~37µm,具3孔沟,表面有细网状纹理。

(2)取本品粉末5g,加甲醇45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取滤液1滴,点于滤纸上,烘干,加三氯化铝试液l滴,待干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绿黄色荧光。

(3)取〔鉴别〕(2)项下的滤液2ml,加7%盐酸羟胺甲醇溶液2~3滴,再加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2~3滴,置水浴上微热,冷却后,加稀盐酸调节pH值至3~4,滤过,滤液加三氯化铁试液l~2滴,显紫色。

(4)取〔鉴别〕(2)项下的剩余滤液浓缩至约10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µ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12:4: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

(5)取〔鉴别〕(4)项下的供试品溶液1ml ,加于中性氧化铝柱(100~120目,1g,内径约5mm)上,用甲醇约2ml洗脱,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獐牙菜苦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8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除去杂质,喷淋清水,稍润,切段,晾干。

【性味与归经】苦、甘,寒。

归肝、胆、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清肝利胆,清热利湿。

用于黄疸尿赤,热淋涩痛。

【用法与用量】10~15g。

【注意】虚寒者慎服。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制剂】青叶胆片
性状鉴别
全株长15~45cm。

根圆柱形,长2~7cm,有时分枝,须根少,表面黄色或黄棕色。

茎四棱形,棱角具极狭的翅,中空,直径1~2mm,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下部常带红紫色。

单叶对生,多皱缩或略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线形或披针形,长1~4cm,宽1~7mm,无柄。

圆锥状聚伞花序。

蒴果狭卵形。

种子多数。

细小,棕褐色,卵形至类圆形。

气微,味苦。

以色绿、花多、味苦者为佳。

显微鉴别
茎(直径约1.8mm)横切面:类方形,角隅处具棱翅。

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

皮层及韧皮部均狭窄。

形成层不明显。

木质部由导管、木纤维、木薄壁细胞组成,均木化。

髓部中空,边缘有厚壁细胞,木化。

左:青叶胆茎横切面简图(×27)右:青叶胆茎横切面详图(×175)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粗粉10g,加甲醇50ml,在60℃水浴中温浸1小时(或冷浸振摇4小时),滤过,滤液供下列试验:
1.取滤液1ml,在水浴上蒸干,残留物用醋酐1ml溶解,滴加浓硫酸2~3滴,溶液由黄色渐变为红色、紫色、青色、污绿色。

(检查三萜类)
2.取滤液1~2滴点于滤纸上,干后置紫外光灯下观察,呈现弱棕色荧光斑点。

⑴喷三氯化铝试剂后呈现黄绿色荧光斑点;⑵喷4%硝酸锆稀盐酸溶液后呈现强黄色荧光斑点。

(检查5-羟基黄酮类、1-羟基山酮类)
3.取滤液1ml,加1%三氯化铁甲醇溶液1~2滴,产生绿色。

(检查酚羟基、1-羟基山酮类)
4.取滤液1ml,加浓盐酸4~5滴及少量镁或锌粉,在水浴上加热数分钟,产生桃红色。

(检查黄酮、山酮类)
5.取滤液5ml,在水浴(80℃)上蒸干,残留物用水溶解并稀释成50ml,滤过,取滤液1ml用无水乙醇稀释成50ml,在235.5±1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6.薄层层析样品制备:同上,取滤液10ml点样。

以齐
墩果酸、山酮、当药甙为对照品。

吸附剂:硅胶G(青岛)
用0.5%碳酸钾水溶液湿法铺板,105℃活化1小时。

展开剂:
正丁醇-乙酸乙酯-水(4:1:5)。

展距:10cm。

显色剂:醋酐
-硫酸-乙醇(12:1:20)喷雾后,于105℃烘烤显色。

青叶胆薄层层析图谱
S:a.当药甙 b.1-羟基-3,7,8-甲氧基山酮 c.齐墩果酸 1.青叶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