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玄参清热解凉血止血抗过敏

玄参清热解凉血止血抗过敏玄参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抗过敏等功效。
它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对于治疗多种疾病有着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玄参的药理作用、适应症和用法用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玄参。
一、药理作用玄参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主要成分包括不同类型的皂苷、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生物碱等。
这些成分赋予了玄参抗炎、抗氧化、降温、镇痛等作用。
1. 清热解毒玄参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由于内火旺盛引起的口腔溃疡、牙龈炎等疾病。
其活性成分具有抗菌作用,能有效抑制致病菌的繁殖,帮助消炎和杀菌。
2. 凉血止血玄参具有凉血止血的作用,对于热性病变所导致的出血性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
例如,对于痢疾、咯血、吐血等病症,玄参能够通过凉血、止血的功效起到显著的治疗作用。
3. 抗过敏玄参具有抗过敏的作用,对于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具有显著的疗效。
其活性成分能够抑制过敏反应的发生,减轻组织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二、适应症玄参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主要适用于以下疾病:1. 内火上炎玄参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口腔溃疡、牙龈炎等内火上炎症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 出血性疾病玄参的凉血止血作用对于热性出血疾病,如痢疾、咯血、吐血等有明显的疗效。
3. 过敏性疾病玄参的抗过敏作用适用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过敏症状,能够缓解病情,减轻症状。
三、用法用量根据疾病的不同,玄参的用法用量也有所差异。
1. 内火上炎煎服玄参,每次3-5克,每日2次。
2. 出血性疾病煎服玄参,每次5-10克,每日3次。
3. 过敏性疾病煎服玄参,每次5-8克,每日2-3次。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用法用量还需进一步调整。
总结:玄参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抗过敏等多种功效。
它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对于治疗口腔溃疡、牙龈炎、痢疾、咯血、吐血、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具有显著的疗效。
在使用玄参时,需要根据病情合理确定用法和用量,遵医嘱使用。
玄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玄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玄参(学名: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为玄参科玄参属植物,常见于我国各地,具有药用价值。
玄参主要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最重要的是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
玄参的药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抗氧化作用:玄参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害。
2. 抗炎作用:玄参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和疼痛。
此外,玄参中的多糖类化合物也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3. 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玄参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4. 免疫调节作用:玄参中的多糖类化合物具有增强免疫力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预防和治疗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
5. 抗菌作用:玄参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可以抑制多种致病菌的生长和繁殖,对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6. 降血糖作用:玄参中的多糖类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糖水平的作用,可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和提高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对糖尿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根据以上的药理作用,玄参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1. 抗炎和镇痛:玄参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如扁桃体炎、喉咙炎、牙龈炎等。
同时,玄参还可以缓解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关节疼痛。
2. 抗肿瘤治疗:玄参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可以作为辅助药物使用,可以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3. 提高免疫力:玄参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如感冒、肺炎等。
4. 降血糖:玄参可以辅助治疗糖尿病,通过降低血糖水平,减轻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5. 抗菌治疗:玄参可以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可以有效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中药玄参的研究进展

表 2 玄参环烯醚萜类部分化学成分结构
R
6 —0一甲j 梓醇 [ } ]
6—O— m t laap l — — eh c t o y l
士可玄参苷 A[ 5 3
Pl r s n S u i ’ e si t dy ng Chi s ud ug Fi wo tr o og ne e Cr e Dr g r o t
黄雄 , 黄嫖
( 嘉兴 学院 医学 院 , 浙江
嘉兴
34 0 ) 1 0 1
[ 摘要] 文章综述 了玄参近年来在 化学成分、 药理 活性、 质量评价等 方面的研 究进展 , 学成分主要含 有环 烯醚萜、 丙 化 苯
u e t i lme t a p gd n ap g sd st e c nr l a g tfrt e p e a ai n o r g s si ma n ee n sh r a ie a d h r a o i e a h o t re h r p r t rd u s ot o o
玄 参 来 源 玄 参 科 植 物 玄 参 ( c pu f i pes Sr hl an go i o a i n ns H m 1) e s 的干燥根 , . 为常用 中药 , 具有 凉血滋 、 泻火 解毒之 功效, 于热病 伤 阴、 用 津伤便秘 、 目赤 、 咽痛等 … 。笔 者就玄 参的化学成分 、 药理 活提供参考。
素苷、 有机 酸及挥发 油等 ; 药理研 究显示玄参具有保 肝、 抗血 小极聚集、 抗缺血 、 抗氧化 等作 用; 其质量控制 方法主要 以所含主 要 成分哈 帕苷和喻帕俄 苷等作为药材和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 [ 关键词 ] 玄参 ; 化学成分 ; 药理 活性 ; 质量评价 ; 综述
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2 4 . 2 6.
[ 8 ] 靳 小 中, 陈勇 伟. 洋 金花 在 戒 毒 中的作用 [ J ] . 海 军 医学 杂 志, 2 0 0 3 ,
2 4 ( 1 ) : 3 6 - 3 7 .
【 1 9 ] 王秋 红 , 肖 洪彬, 杨 炳友 , 等. 洋 金花治 疗银 屑 病有 效 部位 的药 理 作用研 究( Ⅱ ) 一 —对 免疫 功 能、 上 皮细 胞有丝分 裂及 皮肤 角化 的影响 [ J ] . 中国实验 方剂学 杂志, 2 0 0 8 , 1 4 ( 1 1 ) : 3 2 — 3 4 .
[ 1 8 ] 王秋 红 洪 彬 , 杨炳 友 , 等l 洋金 花治 疗 银屑 病有 效 部位 的 药理 、 作用研 究( I ) 一 抗 炎、 抗瘙 痒及抗 过敏 作用[ J ] . 中国实 验方 剂学
杂, 2 0 0 8 , 1 4 (  ̄: 4 9 — 5 1 .
[ 7 ] 刘燕 , 张显 强. 戒 毒药 物洋 金花研 究进 展 [ J ] 贵 州化 工 , 2 0 1 0 , 4 ( 2 ) :
分有 明显 的抗 炎、保 肝 、抗 氧化 、抗 血 小板 聚集 等作 用 。因此 ,应 该重视 苯 丙素苷 类成 分 ,才 能更好地 反映 玄参 的 内在 质量 。
【 关 键词 】 玄参 ;化 学成 分 ;药理作 用
中药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中药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谢小艳;夏春森【摘要】目的:对中药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有效、合理地开发玄参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玄参是临床上用于清热解毒的传统中药,主要含有环烯醚萜类、苯丙素苷、黄酮、脂肪酸、挥发油等化学成分,均是玄参发挥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具有抗茵消炎、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抗疲劳、降血糖、保肝、抗氧化的作用;另外,对心脑血管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如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抗血小板聚集、影响心室重构和心肌肥厚等作用.结论:近年来玄参的临床应用研究较为广泛,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期刊名称】《亚太传统医药》【年(卷),期】2010(006)005【总页数】5页(P121-125)【关键词】玄参;植物来源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作者】谢小艳;夏春森【作者单位】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3;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R285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干燥根,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现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1],主产于浙江、四川、湖北、安徽、江苏等地[2]。
玄参在民间常用为清热解毒用药,临床主要应用于热病烦渴、发斑、齿龈炎、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淋巴结炎等,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肿瘤等作用。
国内外学者对玄参的研究比较深入,笔者就近年来对玄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化学成分玄参主要含环烯醚萜类、苯丙素苷类,尚含有植物甾醇、有机酸类、黄酮类、三萜皂苷、挥发油、糖类、生物碱及微量的单萜和二萜等成分。
1.1 环烯醚萜类该类成分在玄参的叶、果实、种子、幼嫩枝、树皮和根中均有分布,其含量以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顺序排列,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其含量也不同。
药学毕业论文范文

论苦玄参化学成分和定量分析研究进展苦玄参为玄参科(scrophulariacea) 植物苦玄参picria felterrae lour.的干燥全草,为广西常用中药,系玄参科苦玄参属唯一的一种植物,为一年生草本,其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能。
用于感冒风热、咽喉肿痛、痄腮、胃热腹痛、痢疾、跌打损伤、疖痈、毒蛇咬伤〔1,2〕等证。
在广西民间传统应用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收载于广西中药材标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现将其近年来在化学成分和质量分析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化学成分迄今为止,苦玄参中的化学成分主要集中在葫芦苦素(cucurbitacin)三萜成分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报道,国内外对苦玄参进行研究,发现其有效成分主要为四环三萜苷类。
三萜成分是苦玄参中最早被报道的一类化学成分,由于它们与葫芦科植物中的苦味素结构相似,所以也有文献将其称为葫芦苦素(cucurbitacin)〔3〕。
成桂仁等自苦玄参药材中共分离鉴定了 6 个葫芦苦素类苷元、1 个皂酮、10 个皂苷〔4~17〕和 3 个黄酮〔18〕。
王力生等〔19〕从苦玄参乙醇提取物的较低极性部位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即n-benzoylphenylalanyl-l-phenylalaninol acetate①,1-羟基-7羟甲基蒽醌②,9,16-二羟基-10,12,14-三烯-十八碳酸③,5,7,4'-三羟基黄酮④,β-谷甾醇⑤和胡萝卜苷⑥。
化合物①~③的13c-nmr数据为首次提供。
邹节明等〔20〕用硅胶和mci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2个不含呋喃环的葫芦苦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1,24-二酮-5,21-二烯葫芦素-3α-o-β-d-吡喃木糖基-16α-o-α-l-吡喃鼠李糖苷(脱氢拜俄尼苷)和己降葫芦苦素f,其中前者为新化合物,后者首次从苦玄参中分离得到。
此外,他们还用采用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纯化得到一个新的三萜皂苷—11,22-三羰基-16α-羟基-(20s,24)- 环氧苦味素-5,23-二烯-2β-o-β-d-吡喃葡糖苷(苦玄参苷xi)〔21〕。
玄参功效与作用

玄参功效与作用玄参是一种珍贵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是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的根茎,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这里将以玄参的药理成分、功效与作用、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玄参的药理成分玄参的主要药理成分是皂苷类物质,包括五龙脂苷、堇菜苷、参苷、玄参苷等。
此外,玄参中还含有多种生物碱、多糖、萜类化合物等。
1. 皂苷类物质:玄参中的皂苷类物质具有镇静、抗炎、抗氧化等药理作用。
五龙脂苷是玄参的主要皂苷成分,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可以起到抗炎、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
2. 生物碱:玄参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包括长蛇碱、玄参碱、玄参二碱等。
这些生物碱具有镇静、抗菌、解热、止痛等作用。
3. 多糖:玄参中的多糖具有增加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肿瘤等作用。
研究表明,玄参多糖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
4. 萜类化合物:玄参中还含有多种萜类化合物,如庚烯醇、玄没风毛菇素醇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疾病、降血脂等作用。
二、玄参的功效与作用1. 清热解毒:玄参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
在传统中医中,常用玄参来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如高热、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
2. 抗炎止痛:玄参具有明显的抗炎止痛作用。
研究发现,玄参中的五龙脂苷能够抑制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
3. 改善免疫功能:玄参中的多糖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
研究表明,玄参多糖可以促进巨噬细胞的活化,增加白细胞的数量,提升免疫效应等。
4. 抗氧化:玄参中的萜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预防疾病。
研究发现,玄参中的庚烯醇和玄没风毛菇素醇具有抗氧化活性。
5. 保护肝脏:玄参对于保护肝脏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研究表明,玄参中的皂苷类物质能够减轻肝细胞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降低肝脏炎症反应。
6. 抗肿瘤:玄参中的多糖和皂苷类物质具有抗肿瘤作用。
研究发现,玄参多糖可以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中药“清热凉血药”——玄参

中药“清热凉血药”——玄参本品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
主产于浙江。
冬季茎叶枯时采挖,除去根茎、幼芽、须根及泥沙,晒或烘至半干,堆放3~6天,反复数次至干燥。
本品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
以切面黑色者为佳。
生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甘、苦、咸,微寒。
归肺、胃、肾经。
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9~15g。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服用。
不宜与藜芦同用。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玄参苦寒,清无根火,消肿骨蒸,补肾亦可。
三、临床应用1.热入营血,温毒发斑本品寒入血分,既能清热凉血,又能泻火解毒。
治温病热入营分,身热夜甚、心烦口渴、舌绛脉数者,常配生地黄、丹参、连翘等约,如温病条辨》);若治温病热陷心包,神昏谵语,可配伍连翘心、竹叶卷心、连心发,如宫汤(《温病条辨》);若治温热病,气血两烯,发斑发疹,可与石膏、知母、升麻等约向用,如化斑汤《温病条辨》)。
2.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本品甘寒质润,能清热生津、滋阴润燥。
用治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常与生地黄、天冬等药配伍;治疗阴虚津伤、肠燥便秘,常与生地黄、麦冬等同用,如增液汤(《温病条辨》);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骨蒸劳嗽,可配白合、生地黄、麦冬等药,如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
3.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白喉,瘰疬,痈肿疮毒本品既能泻火解毒,又可滋阴降火。
用治肝经热盛,目赤肿痛,可配羚羊角、栀子、大黄等药;治热毒内盛,咽喉肿痛,白喉,常与黄芩、连翘、板蓝根等药同用,如普济消毒饮(《试效方》);若阴虚火旺,咽喉疼痛,可与生地黄、麦冬,川贝母等同用,如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治痈肿疮毒,常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药;若用治热毒炽盛之脱疽,常与金银花、当归、甘草同用,如四妙勇安汤(《验方新编》);取本品咸寒,有泻火解毒、软坚散结之功,配伍浙贝母、牡蛎等,可用治痰火郁结之瘰疬,如消瘰丸(《医学心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2008
【摘要】就近年来国内外玄参研究相关文献,对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环烯醚萜类、苯丙素苷类;具有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和镇痛、抗炎、抑菌、增强免疫等药理作用。
【关键词】玄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Abstract:The sums summed up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of Radix Scrophulariae referring to the internal and overseas pertinent literatures published in recent years.The majority of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re iridoid glycosides and phenylpropanoid glycosides,which have effects on cardiovascular system,analgesia,antiinflammatory,bacteriostasis,immunoenhancement and so on.The paper is written in order to offer some information for its further study and exploitation afterwards.
Key words:Radix Scrophulariae;chemical 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 effects
《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玄参(Radix Scrophulariae)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干燥根,别名元参、黑参、浙玄参、乌元参等。
玄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其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有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的作用;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玄参,本文就其化学成分、质量标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1 化学成分
玄参主要含环烯醚萜类、苯丙素苷类,尚含植物甾醇,有机酸类,黄酮类,三萜皂苷,挥发油,糖类,生物碱及微量的单萜和二萜成分等。
1.1
玄参的环烯醚萜成分分成4类:九碳骨架的环戊烷型、7,8-环戊烯型和7,8-环氧环戊烷型和变异环烯醚萜。
八碳骨架、十碳骨架环烯醚萜苷以及裂环烯醚萜苷、双环烯醚萜苷在玄参属都未发现。
环戊烷型:母核结构为A,主要为哈巴苷的衍生物,5,6位可有β-OH,8位β-OH可进一步与乙酰基、肉桂酰基,对羟基肉桂酰基成酯。
7,8-环戊烯型:母核结构为B,取代情况变化较大,规律不强。
7,8-环氧环戊烷型:母核结构为C,其骨架特征是在7,8位形成环氧结构,取代位置较为固定。
变异环烯醚萜:母核结构为D。
1.2
从玄参中分离得到11个苯丙素苷类化合物:斩龙剑苷A(即6-O-反式肉桂酰基-1-O-α-D-果糖基-β-D-葡萄糖,sibirioside A,XS-4)、赛斯坦苷F(即4-O-咖啡酰基-3-O-α-L-鼠李糖基-D-葡萄糖,cistanoside F,XS-5)、安格洛苷C(angoroside C,XS-8)、赛斯坦苷D(cistanoside D,XS-9)、毛蕊花糖苷(acteoside,XS-10)、去咖啡酰毛蕊花糖苷(decaffeoylacteoside,XS-11)、3-O-乙酰基-2-O-阿魏酰基-α-L-鼠李糖(ningposide A,XS-12)、4-O-乙酰基-2-O-阿魏酰基-α-L-鼠李糖(ningposide B,XS-13)、3-O-乙酰基-2-O-对羟基肉桂酰基-α-L-鼠李糖(ningposide C,XS-14)、4-O-(对甲氧基肉桂酰基)-α-L-鼠李糖和3-O-乙酰基-2-0-对甲氧基肉桂酰基-a-L-鼠李糖(ningposide D)。
其中XS-4,XS-5,XS-9,XS-10,XS-11为浙玄参中首次分得。
1.3
玄参含有甾醇及其苷类如β-谷甾醇、胡萝卜甙等。
1.4
玄参还含有有机酸类肉桂酸、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阿魏酸、对甲氧基肉桂酸、琥珀酸;5-羟甲基糖醛;二萜类柳杉醇;三萜类熊果酸及天冬酰胺、果糖、蔗糖、葡萄糖、三萜皂苷、黄酮苷元、生物碱及挥发油等。
2 药理活性研究
2.1
(1)扩张冠状动脉作用:龚维桂等[2]发现玄参醇浸膏水溶液能显著增加离体兔心冠脉流量,同时对心率、心收缩力有轻度抑制;玄参能明显增加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并对小鼠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冠脉收缩有明显对抗作用。
(2)降血压作用:药理学研究表明玄参水浸液、醇提液和煎剂均有降血压作用。
玄参醇提液静脉注射可使麻醉猫的血压随即下降,血压平均下降40.5%;煎剂对肾性高血压犬的降压作用更明显。
降压作用初步分析玄参无对抗α-肾上腺素能受体作用,对阻断颈动脉血流所致的升压反射无明显影响,降压机理可
能与扩张血管有关,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李医明等[3]研究发现苯丙素苷XS-8,XS-10和环烯醚萜苷XS-6,XS-7在0.5mmol/L下都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但苯丙素苷作用较强。
黄才国等[4]进一步研究发现苯丙素苷XS-8对血浆中的TXB2和6-keto-PGF10均有降低作用,但对TXB2的降低作用更明显,可能都是其抗血小板聚集的机制。
另有报道指出玄参的亲脂性成分亦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相同剂量条件下玄参醚提取、醇提物、水提物的抑制率分别为55.5%、40.5%、51.9%,三者都有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
(4)促进纤溶作用:倪正等[5]观察了玄参醚、醇、水提取物对PAI-1都有显著降低作用,其中玄参石油醚提取物作用最强,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同剂量的丹参水提取液对照组比较有均显著差异,与阿司匹林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
(5)改善血液流变性:玄参醚、醇、水提液对大鼠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细胞比容均无显著影响,但黄前等[6]发现玄参提取液可明显改善缺血2h后皮层CBF(P<0.05),其中5mg/kg剂量组对于缺血各时间点的血流改善均有显著作用(P<0.05)。
(6)抗脑缺血损伤作用:玄参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尾静脉注射玄参提取物可明显减少缺血24h后大鼠的脑梗死体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此作用可能与提高脑血流量有关。
2.2
翁东明等[7]研究了发现玄参口服液给药1h后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作用与剂量有一定的依赖关系。
2.3
玄参有抗炎作用,临床可用于齿龈炎、扁桃体炎、咽喉炎等。
药理实验结果表明玄参对巴豆油致炎引起小鼠耳壳肿胀,蛋清、角叉菜胶和眼镜蛇毒诱导引起大鼠足趾肿胀,小鼠肉芽肿的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7]。
目前,玄参的抗炎活性成分尚有争议,一般认为是环烯醚萜类物质哈帕酯苷和哈帕苷,然而环烯醚萜类物质单用的有效剂量远大于原生药中的相应含量,根据实验证明苯丙素苷类抗氧活性明显比环烯醚萜类强,提示玄参的抗炎活性可能与其苯丙素苷类成分的抗氧化作用有密切关系[8]。
2.4
玄参根和叶的杀菌作用比较弱,其最低杀菌浓度均需每1ml含药量在50mg以上。
玄参叶的抑菌效力较根强,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对白喉、伤寒杆菌次之,对乙型链球菌等作用差,但弱于黄连[9]。
2.5
谢丽华等[10]研究发现哈帕酯苷皮下注射能使阴虚小鼠抑制的免疫功能恢复;哈帕苷和哈帕酯苷均能促进阴虚小鼠体外脾淋巴细胞增殖。
毛小平等[11]报道了在生理条件及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抑制条件下玄参、黄芪均能升高白细胞数和胸腺指数。
2.6
玄参中苯丙素苷有保肝作用。
研究发现苯丙素苷XS-10对D-氨基半乳糖造成的肝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12]且能抑制肝细胞凋亡。
抗肝损伤细胞凋亡可能与其调控肝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有关。
2.7
玄参中苯丙素苷类抗氧活性明显比环烯醚萜类强。
苯丙素苷XS-8与XS-10对脱氧核苷酸羟基加成自由基产生显著的修复作用,而环烯醚萜苷XS-6与XS-7在相同条件下作用不明显[13]。
对红细胞氧化性溶血四者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前两者明显强于后两者[8]。
2.8
玄参叶较玄参毒性小。
玄参叶LD50的95%可信限为19.35~24.63g/kg体重,最小致死量为15.4g/kg;玄参LD50的95%可信限为15.99~19.81g/kg体重,最小致死量为10.8g/kg。
两者均无明显的蓄积作用。
小白鼠中毒表现为安静、消瘦、反应迟钝、腹泻、黑稀便,尸检未发现对肝、脾、心、肺和肾脏等器官造成病理改变[9]。
3 结语
玄参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材,资源丰富,历史悠久。
其主要成分含环烯醚萜类和苯丙素苷类,这些成分的药理活性和临床作用是一致的,可以作为玄参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
然而对玄参的质量评价往往着重于环烯醚萜苷类,药典中对玄参质量标准制定中仅限于哈帕酯苷,忽视了苯丙素苷类成分。
如上所述苯丙素苷成分在抗炎、保肝、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方面都证实有明显的作用,甚至比环烯醚萜苷类强,尤其是安格洛苷C,因此为了更全面、客观地反映玄参的质量,应该重视苯丙素苷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