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
山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
17
G
18]
其中总黄酮和有机酸 是 山 楂 中 含 量 最 多 的 化 学 成 分,总 黄 酮
和低聚原花青素是 山 楂 中 的 两 大 类 生 物 活 性 成 分
,许 多
[
19
G
20]
山楂制剂都根据其总黄酮和低聚原花青素的含 量 进 行 了 标 准
化 [21].
1.
1 黄酮类化合物 类黄酮是山楂中含量 最 多、作 用 最 广 的
2.
4 抗菌抗炎作用 山 楂 中 梭 状 芽 孢 杆 菌 的 提 取 物 可 以 抑
制各种杆菌和球菌,例如连翘杆菌、宋氏杆 菌、炭 疽 杆 菌、白 喉
1.
6 类 固 醇 迄 今 为 止,从 山 楂 中 共 分 离 出 了 4 种 类 固
i
ne
s
e Ma
t
e
r
i
a
j
Med
i
c
a,
Xi
anyang712046,
Ch
i
na)
Ab
s
t
r
a
c
t:
Ob
e
c
t
i
veTosumma
r
hechemi
c
a
lc
ons
t
i
t
uen
t
sandpha
rma
c
o
l
og
i
c
a
le
f
f
e
c
t
so
fhawt
ho
r
n,
s
oa
st
op
r
ov
_山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述

HDL - C 1. 34 ± 0. 31 1. 30 ± 0. 30 1. 87 ± 0. 41* # 1. 30 ± 0. 29 2. 25 ± 0. 26* # 1. 31 ± 0. 33 LDL - C 3. 30 ± 0. 77 3. 28 ± 0. 69 2. 43 ± 0. 65* # 3. 20 ± 0. 64 2. 04 ± 0. 47* # 3. 18 ± 0. 84 IMT 值 0. 23 ± 0. 10 0. 21 ± 0. 11 0. 18 ± 0. 11* # 0. 22 ± 0. 09 0. 14 ± 0. 11* # 0. 22 ± 0. 10
· 综述报告 · Synthesis R eports
China Pharmaceuticals
2014 年 2 月 5 日 第 23 卷第 3 期 Vol. 23,No. 3,February 5,2014
山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述
楼陆军, 罗洁霞, 高 云
510602)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458 医院, 广东 广州
表1 指标 TC TG 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 X ± s, mmol / L) 治疗 6 个月 治疗组 对照组 治疗 12 个月 治疗组 对照组
综上所述, 阿托伐他汀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稳定和 稳定和逆转斑块是减少血管事件 、 预防卒中的重要 逆转的作用 。 因素, 故阿托伐他汀可在预防心脑血管事件中发挥巨大作用 。 作者简介: 张玲娣 ( 1986 - ) , 女, 药师, 从事临床药学工作, ( 电话 ) 0571 - 83865938 ( 电子信箱 ) zhanglingdi@ zjxsh. com。 参考文献:
连结 而 成的 一 系 列 C6 - C3 - C6 化 合 物 , 绝 大 多数 为 羟 基 衍生 物, 有的还有甲氧基或萜类侧链等其他取代基 。 糖和苷元大多以 以芹菜素为苷元的苷类有牡 C - C 键直接相连成碳苷类化合物, 荆素 ( vitexin) 、 异牡荆素 ( isovitexin) 等, 木犀草素的碳苷类则主要 为荭草素 ( orientin) 和异荭草素 ( isoorientin) 。山楂还含有一定量 还含有山柰酚 的黄酮醇及苷类, 其中以槲皮素 ( quercetin) 为主, ( kaempferol) 、 草质素 ( herbacetin) 衍生物及它们的苷等 。 糖和苷元 槲皮素的 氧苷类 有芦丁 大多以 C - O 键相 连成氧苷 类化合 物 。 ( rutin) 和金丝桃苷 ( hyperin) 等 [ 2 ] 。 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类: Kowalewski 等 [3] 从 C. phaenopyrum 叶 中 分 离 得 到 柚 皮 素 - 5, 7 - 双 - 葡 萄 糖 苷 ( naringenin - 5 , 7- 北 美 圣 草素 - 5 , di - glucoside) 、 3 - 双 - 葡 萄 糖苷 ( eriodictyol - 5 ,3 - diglucoside) 和 北 美 圣 草 素 - 7 ,3 - 双 葡 萄 糖 苷 ( eriodictyol - 7 , 从 3 - diglucoside) [ 4 ] ; 此 后 Shahat 等 [ 5 ] 报 道 , 花旗松 3 - O - C. sinaica 中分离得到花旗松素 ( ( + ) - taxifolin) 、 β - 阿拉伯吡喃糖苷 ( ( + ) - taxifolin 3 - O - β - arabinopyranoside) 和 花 旗 松 3 - O - β - 吡 喃 木 糖 苷 ( ( + ) - taxifolin 3 - O - β - xylopyranoside) [ 6 ] 。 1. 2 黄烷及其聚合物 这类化合物在山楂中含量也比较高, 基本单元为儿茶素 [ ( + ) - catechin ] 、 表 儿 茶 素 [ ( - ) - epicatechin ] 和 白 矢 车 菊 素 ( leucocyanidin) , 聚合物则是以这三者相互聚合的一系列化合物 。 二 聚 体 如 前 花 靛 A2 ( proanthocyanidin A2 ) 、 前 花 青 素 B2 , B4 , B5 ( procyanidin B2 , ) ( 二 聚 白 矢 车 菊 素 dimericleucocyanidin) B4 , B5 、 等, 三聚体如前花青素 C1( procyanidin C1) 等, 四聚体如前花青素 D1 ( procyanidin D1 ) 等, 五聚体如前花青素 E1 ( procyanidin E1 ) 等 。 1. 3 三萜类化合物 山楂中三萜类化合物有乌苏烷型 、 环阿屯烷型 、 齐墩果烷型 、 羊毛脂烷型和羽扇豆烷型 5 种 。 乌苏烷型有熊果酸 ( ursolic acid) 、 科罗索酸 ( corosolic acid) ; 环阿屯烷型有环阿屯 ( cycloartenol) ; 齐 墩 果 烷 型 有 β - 香 树 脂 ( β - amyrin) 、 熊 果 醇 ( uvaol) 、 齐墩果酸 ( oleanolic acid) 、 山楂酸 ( crataegolic acid) ; 羊毛脂烷型有牛油树醇 ( Butyrospermol) 、 24 - 亚甲基 - 24 - 二氢羊毛脂甾醇 ( 24 - Methylene - 24 - dihydrolanosterol) ; 羽扇豆烷型有白桦醇 ( betulin) 。 1. 4 甾体类化合物 甾体类化合物主要有 β - 谷甾醇 ( β - sitosterol) 、 β - 胡萝卜 苷 ( β - daucosterol) 、 豆甾醇 ( stigma - sterol) 等 [ 2 ] 。 1. 5 有机酸 山楂果中的有机酸主要有柠檬酸及甲酸 、 山植酸 、 齐墩果酸 、 酒石酸 、 棕榈酸 、 枸橼酸 、 绿原酸 、 熊果酸 、 草酸 、 苹果酸 、 油酸 、 亚 油酸 、 亚麻酸和琥珀酸等, 总酸含量为 2. 2% ~ 4. 6% , 其中大部 分为不饱和脂肪酸 。 山楂富含多种有机酸, 能保持山楂中的维生 素 C 在加热情况下也不致被破坏, 它们在调节血脂 、 预防肿瘤及 改善记忆力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 7 ] 。 1. 6 其他含氮化合物 从山 楂 叶 分 离 得 到 的 有 机 胺 类 包 括 邻 甲 氧 基 苯 乙 胺 ( O - methoxyphen - ethylamine) 、酪 胺 ( tyramine) 、异 丁 胺 ( isobutyla乙 胺 ( ethylamine) 、 二甲胺 mine) 、- 苯 乙 胺 ( - phenylethylamine) 、 ( dimethylamine) 、 三甲 胺 ( trimethylamine) 、 异戊 胺 ( isoamylamine) 、 胆胺 ( ethanolamine) 、 胆碱 ( choline) 、 乙酰胆碱 ( acetylcholine) 和聚 胺类 ( polyamines) 如亚精胺 ( spermindine) [ 6 ] 。
山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标志物预测一好文

山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标志物预测一好文摘要:山楂是我国传统的药材,具有健胃消食、行气散瘀、化浊调脂的功效。
其主要化学成分类型为黄酮类、萜类、有机酸类、多糖类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楂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及软化心脑血管方面的作用。
此外,还具有调节免疫、抗氧化、抗肿瘤、抑菌等作用。
因山楂具有多基原、多功效、多炮制品的特点,而《中国药典》中指标成分仅为枸橼酸,故对山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了总结概括,并根据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概念从植物化学成分专有性、化学成分与有效成分、化学成分可测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有机酸类和黄酮类中的槲皮素、金丝桃苷、芦丁、山柰酚、牡荆素-4′-鼠李糖苷、牡荆素、牡荆素鼠李糖苷可作为Q-Marker成分,为山楂的质量评价研究提供依据。
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or N.E.Br.或山楂C. pinnatifi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实. 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等地,资源丰富。
而入药用的除以上品种外,野山楂、云南山楂、湖北山楂在部分地区也做药用。
国外山楂属植物药用的主要有锐刺山楂C. oxyaeatha L.、平滑山楂C. laevigata (Poir) D.C.、单子山楂C. monogyna Jaeq.、五子山楂C.pentagyna Waldst.等[3]。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
归脾、胃、肝经。
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调脂。
用于治疗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
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
用于治疗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山楂有多个炮制品种分为净山楂、炒山楂、焦山楂。
临床常用的含山楂的中成药有健胃消食功效的保和丸、山楂丸;化浊调脂的脂必妥、血脂灵片等。
在保健品领域,山楂因其口感好、资源丰富、降脂消食的功效备受欢迎。
山楂的药理作用研究

山楂的药理作用研究摘要:目的:对山楂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方法:全面检索和查阅有关山楂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综述。
结果:山楂属于药食同源的传统中药材,常用于治疗肉食积滞、胃脘胀满等消化系统疾病。
现代研究表明,山楂还具有保护心脏、大脑和肝脏、降血脂、抗脂质过氧化、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结论:可将山楂作为药品开发且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山楂;药理作用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楂、山里红及野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微温,味酸、甘,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等功能。
山楂中含有熊果酸、黄酮类、皂苷、糖类、有机酸类、色素等多种活性成分[1],近几年来对山楂的研究着重于降血压、降血脂、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胆固醇、抗脂质过氧化等方面,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将山楂的药理作用概述如下。
1 对脑的保护作用大鼠结扎两侧颈总动脉造成急性全脑缺血,脑组织中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有明显的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降低。
灌喂山楂叶总黄酮后,LDH降低,MDA和NO的产生明显减少,说明山楂叶总黄酮可能通过降低自由基产生,减少膜脂质破坏,降低NO生成等来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神经元的保护作用[2]。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注射山楂叶总黄酮,可使大鼠的行为学评分及生化指标有明显改善,显著降低血清中肌酸激酶(CK)、LDH的活性,证实山楂叶总黄酮可减轻细胞膜的损伤程度,降低细胞膜通透性,减轻脑缺血所造成的损伤,改善脑功能[3]。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给予山楂叶总黄酮后,可减轻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和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显示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明显降低,并随着剂量的增加作用越明显,提示山楂叶总黄酮通过下调MMP-9表达,可增强脑缺血再灌汁后神经保护作用[4]。
2 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山楂叶总黄酮对冠脉结扎致心肌梗死的麻醉家犬静脉注射,可明显增加冠脉流量,扩张冠脉血管,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和心搏出量,提高左室做功能力,降低动脉血氧含量,增加冠状静脉窦血氧含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和心肌氧利用率,改善心肌的血氧供应,并能降低外周阻力,对心血管系统起到调整和改善作用[5]。
山楂的药用价值

2.4
抗氧化作用
山楂中抗氧化作用的活性物质是其中的主要成 分黄酮,这是公认的最具抗氧化潜力的一类化合物 。山楂醇提物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有清除和 生成抑制作用,作用强度随提取物的质量浓度增加 而增加。山楂水煎剂可提高D-半乳糖致衰小鼠血 清总抗氧化能力(TAA)、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及红细胞膜Na+-K+-ATP 酶活性,并能 降低脑组织中Ca2+和MDA 的量;实验结果还显示, 脑组织中MDA 水平与Ca2+存在一定相关性,证明 脑细胞内Ca2+水平上升可以作为衰老的一个指标, 山楂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化合物,以芹菜素为苷元的苷类有牡荆素(vitexin) 、异牡荆素(isovitexin)等,
O
木犀草素的碳苷类则主要为荭草素(orientin)和异荭草素(isoorientin) 。
山楂还含有一定量的黄酮醇及苷类,其中以槲皮素( quercetin )为主,还含有山 柰酚(kaempferol)、草质素(herbacetin)衍生物及它们的苷等。糖和苷元大多 以 C-O键相连成氧苷类化合物。槲皮素的氧苷类有芦丁(rutin)和金丝桃苷 (hyperin)等。
& 2.1.3 强心作用
山楂具有增加心肌收缩力、 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律的 作用;可扩张冠状动脉血管、 增加冠状动脉流量、降低心 肌耗氧量和心肌氧利用率, 改善心肌的血氧供应,并能 降低外周阻力,对心血管系 统起到调整和改善效果。山 楂黄酮能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山楂的扩冠机制与其 β-肾上 腺素受体激动作用有关。山 楂黄酮提取物有良好的药理、 临床试验结果预示着它将作 为合成药物的代用品,成为 慢性心衰植物药治疗的新选 择。
山楂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

综述【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72161);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640163)【收稿日期】2008-06-09;【修回日期】2008-11-03【作者简介】江爱龙(1965-),男,籍贯江西省进贤县,本科,主管药师,主要从事药物分析工作。
【通讯作者】刘荣华(1964-),男,籍贯江西省永新县,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药活性物质基础及中药质量评价。
E -mail :rhliu @1631com 。
山楂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Pharmacology and clinical study on Crataegus L江爱龙1,刘荣华2,陈兰英2,唐慧英2,邵 峰2,马志林2(11武警江西总队医院医学工程科,江西南昌330030;21江西中医学院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04)关键词:山楂;药理作用;临床研究;不良反应【文章编号】 100825041(2009)022******* 【中图分类号】 R73513 【文献标识码】 B 山楂(Crataegus L 1)为蔷薇科(R osaceae )山楂属植物,落叶稀半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全球大约有250种[1]。
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大约在北纬30度到50度之间的东亚、欧洲和北美洲等地[2]。
我国约有16种,其中山里红Crataegus pin 2natifida Bge var 1major N 1E 1Br 1、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及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 S ieb 1&Zucc 1最为常见。
前两种习称“北山楂”,后者习称“南山楂”。
此外,尚的云南山楂(Crataegus scabrifolia (Franch 1)Rehd 1)、湖北山楂(Cra 2taegus hupehensis Sarg 1)和辽宁山楂(Crataegus sanguineaPall 1)等果实均作药用。
山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山楂的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山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王春雷,芦柏震,侯桂兰浙江省肿瘤医院杭州摘要:对近年来研究山楂的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分析,主要就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运用进行了总结,发现该药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山撞;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 .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卜 ..中药山楂为蔷薇科山楂属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个,其中就有熊果酸、桦皮醇、熊果醇一一一 , 一 ?,等三萜类化合物;宋少江等对山果实。
味酸、甘微温,入脾胃、肝经。
用于肉食积滞、胃腕胀满、泻痢腹痛、淤血经闭、产后於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楂叶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提取分离,得到了“,症等【“。
山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一三羟基熊果酸, ,。
陈龙胜等以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山楂果中成分临床使用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进展。
,山楂主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个三萜类成分:山楂酸 .. 黄酮类董英杰等从大果山楂叶中分离出两种黄酮 ,科罗索酸, ,齐墩果酸,成分 , , ,一三羟基黄酮. ,一葡萄糖基一 ? 一 . .葡萄Ⅲ ,熊果酸, 。
糖甙。
, , ,一三羟基黄酮一一萄糖甙,即牡荆素;孙敬 . 其他类时岩鹏等【从山里红中用石油醚萃取、硅胶柱勇等从山里红成熟果实中分离鉴定了个化合物,其中黄层析、石油醚一丙酮、石油醚一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分离得到正三酮类化合物为: , , 一三羟基黄酮一一 ? ? 一吡喃鼠十一烷、十六烷酸二十八烷醇 ?李糖基一? 一 ? 一吡喃葡萄糖苷 ,即牡荆素鼠李 . 、二十烷酸三十八烷醇酯 ,糖苷? ,金丝桃苷 , 。
牡荆、二十九烷醇一一 ,.素 , ,槲皮素 , ;张培成【对山楂叶谷甾醇。
用氯仿萃取、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一丙酮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从中分得个黄酮苷:山楂素 , 梯度洗脱分离得到双一一甲酰基一糠基一 .槲皮素 , .【吡喃葡糖基槲皮素 , 一 ??吡喃半? ,胡萝卜苷 , 。
山楂功能性成分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山楂功能性成分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山楂,一种在我国具有悠久食用历史的果实,不仅因其独特的酸甜口感受到人们的喜爱,更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潜在的药用功能而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山楂的功能性成分及其开发利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综述山楂的主要功能性成分,包括其营养价值、药用成分等,同时探讨这些成分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以期为未来山楂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了解山楂的功能性成分及其开发利用现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挖掘山楂的潜在价值,也能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更多选择和可能。
二、山楂功能性成分分析山楂作为一种天然植物资源,其功能性成分丰富多样,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这些功能性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有机酸、维生素C、多酚类化合物以及微量元素等。
黄酮类化合物是山楂中最主要的一类功能性成分,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山楂黄酮。
这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抗癌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降低血压、调节血脂、抗炎等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山楂中的有机酸主要包括柠檬酸、苹果酸等,这些有机酸赋予了山楂特有的酸甜口感。
同时,它们也是山楂发挥药理作用的重要成分之一。
有机酸能够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强食欲,帮助消化;它们还具有抗菌、抗炎等作用,对于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免疫力等方面有一定效果。
维生素C是山楂中含量较高的水溶性维生素,它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性,能够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同时,维生素C还能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维护皮肤、骨骼、牙齿等组织的健康。
在山楂的开发利用中,维生素C的保留和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多酚类化合物是山楂中的另一类重要功能性成分,它们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抗癌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多酚类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多样,包括黄酮类、花青素类、酚酸类等,这些化合物在山楂中的含量和种类因品种、产地等因素而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楂,也称红果,蔷薇科山楂属植物,是起源于我国的特产果树,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山楂性酸、甘、味温,归脾、胃、肝经,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为药食同源植物,具有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的功效。
主产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者,习称“北山楂”,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湖北等者地,习称“南山楂”。
山楂片含多种维生素、山楂酸、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等,还含有黄酮类、内酯、糖类、
蛋白质、脂肪和钙、磷、铁等矿物质,所含的解脂酶能促进脂肪类食物的消化,促进胃液分泌和
增加胃内酶素等功能。
中医认为,山楂具有消积化滞、收敛止痢、活血化淤等功效,主治饮食积滞、胸膈脾满、疝气血淤闭经等症。
山楂中含有三萜类及黄酮类等药物成分,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及降压作用,有增强心肌、抗心律不齐、调节血脂及胆固醇含量的功能。
适应范围:一般人皆可食用。
儿童、老年人、消化不良尤其适合食用;伤风感冒、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儿童软骨缺钙症、儿童缺铁性贫血者可多食山楂片。
黄酮类物质
山楂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类物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药理作用。
目前,从山楂中分离
得到60余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主要苷元为:芹菜素( Apigenin )、山奈酚类(Kaempferol )、木
犀草素(Luteolin )、牡荆素(Vitexin )、槲皮素类(Quercetin )及二氢黄酮类(Bi- hydroflav ono ids 、等。
有机酸类
草酸(Oxalic acid 、、苹果酸(Malic acid 、、枸橼酸(citricacid) 、柠檬酸(Citric acid )
及其甲酯、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酒石酸(Tartar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 )、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 、等。
三萜类化合物
三萜类物质有强心、增加冠脉血流、改善血流循环等重要作用。
包含有山楂酸(Masli nic
acid . I)、科罗索酸(Corosolic acid , II)、齐墩果酸(oleanlic acid , in)、熊果酸(ursolic acid ,
1V)
山楂中原花青素
原花青素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能力,且对DNA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他活性成分
含多种微量元素(K、Ca、P、Mg Fe、A1等)、氨基酸、维生素B族类、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尼克酸等成分。
从山楂中提取分离的黄酮类、三萜类、有机酸等物质均已证明有多种药理活性。
降血脂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活性的动态平衡,保证了血液在血管内的正常流动。
血液流变学的异常与高血脂症的发生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TC TG的升高及HD—C勺降低会使红
细胞膜的流动性降低,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从而造成微循环障碍,血液黏稠度增大,出现全血黏度增高,血浆黏度变大。
山楂中黄酮提取物可显著降低全血比黏度,明显降低血清TC LDL—G 相对应的作用,说明山楂提取物的化瘀作用是通过降低血脂而实现的。
山楂提取物对血浆黏度无影响,说明山楂有效成分主要通过改善红细胞的流变性而发挥作用。
降压作用
山楂降血压作用较持久,有明显降血压作用。
临床用山楂糖浆治疗高血压疗效达90%以上。
山楂黄酮、山楂水解物、山楂三萜酸分别给狗以静脉、腹腔和十二指肠给药,均显示不同程度的
降血压作用。
从山楂中分离出的山楂总黄酮和山楂原花青素对麻醉犬静脉给药,显示都有一定的
降血压作用,山楂总黄酮还可使其心率减慢。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强心、抗心绞痛作用山楂具有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律的作用,山楂及
其叶的提取物可浓度相关地增加心肌收缩力,不影响心脏自动节律,缩短房室传导时间,可
浓度相关地延长有效不应期。
抗心绞痛作用山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作用。
山楂浸膏、水解物对家兔离体血管均有明显解痉作用。
北山楂提取物在大鼠和家兔中均有预防和减轻
实验性心肌缺血缺氧和心肌坏死作用。
山楂黄酮还能缩小心肌梗塞范围。
山楂的扩冠机理与其
B-肾上腺能受体激动作用有关。
其标准提取物良好的药理、临床试验结果预示着它将作为合成药物的代用品, 成为慢性心衰植物治疗的新选择。
抗心律失常作用。
山楂提取物有对抗静脉注射乌头碱引起的心律不齐, 且作用较强, 起主要作用的是山楂黄酮和皂苷。
静脉注射山楂提取物可对抗家兔因注射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律失常。
山楂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近代研究表明,山楂含Vc、Vb 、胡萝卜素及多种有机酸,口服能增加胃中消化酶的分泌,并能增强酶的活性,促进消化。
山楂中同时含有胃蛋白酶激动剂,能使蛋白酶活动性增强;另外还含有淀粉酶,能增强胰脂肪酶活性,促进肠蠕动,有助于机械性和化学性消化,达到消食开胃、增进食欲的作用。
抗菌由山楂榨取的原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临床上用作植物消毒剂,用鲜品或熟品外敷治疗冻伤感染及溃疡,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抗癌、防癌作用药物学家研究发现山楂中所含黄酮类药效成分牡荆素具有抗癌作用。
抗氧化作用实验证明,山楂原花青素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能力,而且胜于VE。
此外,山楂中所含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物质能阻断并减少自由基的生成,增强机体的
免疫力,有抗氧化、防衰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