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期末复习
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单项选择:1.以《经济学原理》一书问世为标志,建立微观经济学的是BA.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
B.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
C.法国经济学家萨伊.D.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
2.比较下列四种商品中哪一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比较大DA.面粉。
B.大白菜。
C.点心。
D.金项链。
3.在下列条件中,只有一种不是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你认为它是BA.消费者收入变化B.商品自身价格变化。
C.消费者偏好变化。
D.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变化。
4.当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此时预算线A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C.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D.不移动。
5.收支相抵点是指CA.MC曲线与AVC曲线的交点。
B.AC曲线与AR曲线的交点。
C.MC曲线与AC曲线的交点。
D.TC曲线与TR曲线的交点。
6.完全垄断厂商在控制供给的前提下,通过实行价格歧视剥夺了全部消费者剩余,这种价格歧视被称为A A.一级价格歧视。
B.二级价格歧视。
C.三级价格歧视。
D.一级和二级价格歧视。
7.在家用电器市场上,垄断竞争的厂商凭借着产品差别进行竞争,这种差别可以是AA.LG电视机与长虹电视机的差别。
B.LG电视机与健伍音响的差别。
C.LG电视机与熊猫VCD的差别.D.LG电视机与海尔冰箱的差别.8.从整个社会看,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CA.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B.与横轴平行的线。
C.与横轴垂直的线。
D.向左下方倾斜的线。
9.如果有一种物品可以使每个人都同时进行消费,而且不能将一个人排除在外,那么这种物品一定是D A.社会物品。
B.公益物品。
C.集体物品.D.公共物品。
10.在市场经济中,阻碍资源有效配置的原因是BA.竞争和垄断。
B.垄断和寻租。
C.寻租和腐败。
D.腐败和竞争。
11.国民生产总值不能用于下面哪一种方法测度BA.所生产的用于最终需求的产品流量。
B.用于这些产品流量的购买支出。
C.经济中所有货币交易的加总D.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的价值总和。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1.供给和需求: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供给是指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是指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变动会影响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2.市场均衡:当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市场就达到了均衡状态。
在市场均衡状态下,供给的数量等于需求的数量,商品的价格也会稳定下来。
价格向市场均衡价调整的过程被称为价格机制。
3.弹性: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是衡量价格变动对供求关系影响程度的指标。
需求弹性高意味着消费者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供给弹性高意味着生产者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
弹性的概念对于决策制定者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他们预测市场的反应。
4.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做出其中一种经济决策时所放弃的最有价值的替代品。
在决策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机会成本,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不能同时选择所有的选项。
5.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效益或成本。
边际效益是决策制定过程中重要的考量因素,当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时,最优决策达到。
6.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显示了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体在其中一时期内可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稀缺性带来的限制。
7.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对除买卖双方之外的第三方产生的影响。
外部性可能是正向的,如环境保护、教育等,也可能是负向的,如污染、噪音等。
外部性在经济决策中往往被忽视,但它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8.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意味着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非排他性意味着无法阻止其他人的使用。
公共物品的供应往往需要政府的干预。
9.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实物生产总值的增加。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来实现。
经济增长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国家开放大学《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 A. 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B. 导致了人口减少- C. 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D. 加大了农民的收入答案:C2. 政府实施财政政策的目标是:- A. 促进经济增长- B. 控制通货膨胀- C. 减轻贫困- D. 提高生活水平答案:A二、填空题1. 经济增长通常被衡量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经济增长通常被衡量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2. 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供应商或卖方。
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供应商或卖方。
3. 投资是指购买用于生产的资本货物或开展新项目。
投资是指购买用于生产的资本货物或开展新项目。
三、简答题1. 解释供求关系是什么?供求关系是什么?答:供求关系是指在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供给指卖方愿意以某种价格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指买方愿意以某种价格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影响市场价格和商品数量的变化。
2. 举例说明机会成本是什么?机会成本是什么?答:机会成本是指当做出选择时所放弃的最佳替代选择的价值。
例如,如果一个人选择去追求高薪工作而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他的机会成本就是他可能获得的更高学历和更好工作机会的价值。
四、论述题请根据你对经济学的理解,以400字左右的篇幅,阐述经济学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论述内容】(此处写下你的论述内容)【论述结尾】(此处写下你的结尾部分)以上是国家开放大学《经济学》期末考试复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的复有所帮助。
祝你考试顺利!【参考资料】- 经济学教材《经济学导论》- 经济学教材《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教材《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考试题型:名词解释5个简答6个计算作业论述题(在18章)分析题一、名词解释:1、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人们对稀缺性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一门科学。
2、稀缺性:人的欲望和需求是无穷无尽的,而满足这些需要的经济资源(包括它们生产的产品)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有限的,这就是稀缺性。
3、生产可能性边界(PPF):(结合图来解释)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体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最大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4、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
5、帕累托最优(改进):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不可能再有更多的帕累托改进的余地;换句话说,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
●6、均衡价格:(结合图解释E点)一个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7、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8、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量所得到的效用的增加量。
9、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效用总和。
10、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与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11、需求价格:商品的需求价格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12、垄断: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13、市场失灵: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
这种情况被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情况包括:不完全竞争、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以及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含答案)

1.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D=350-3P ,供给函数为S=-250+5P.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P46公式) 解:(1)因为D =S所以:350-3P=-250+5P 350+250=5P+3P 600=8P P=8600=75(2)把P=75代入D函数和S的函数 D=350-(3×75)=125 S=-250+(5×75)=125 答:均衡价格为75;均衡数量为125。
2.某种商品在价格由100元下降为60元时,需求量由200单位增加为400单位。
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
(P62公式)解:已知:Q1=200 Q2=400 P1=100 P2=60代入公式:Ed=1212P P Q Q --×2/)21(2/)21(Q Q P P ++,Ed=10060200400--×2/)400200(2/)60100(++Ed=34,Ed=1.33答:需求弹性是1.33,因为需求弹性大于1,所以,需求是富有弹性。
3.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当价格为每公斤15元时,销售量为1500公斤,该商品出现的销售量增加到3500公斤,问该商品现在的价格是下降还是提高了,变动了多少?(P60公式) 解:根据公式:Ed=P P Q Q //∆∆,,,代入公式:2=15/1500/)15003500(P ∆-,,,2=15/1500/2000P ∆,2=15/3/4P ∆,2×15P ∆=34,2×△P=34×152×△P=360,2×△P=20,, △P=10 答:价格下降了10元。
4.根据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定义填写下表中的空格部分。
(P86原理) 某物品消费量 总效用 边际效用 1 100(100-0=100) 2 (100+50=150) 503 180(180-150=30) 4 (180+20=200) 205 210(210-200=10)7.社会原始收入水平2000亿元,消费为1200亿元,当收入增至2800亿元时,消费增加到1500亿元,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以及乘数。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I、实证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时超脱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2、规范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3、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
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就是消费者剩余。
5、基尼系数:、是根据劳伦斯曲线计算出的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6、外部性又称外部效应: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的影响,这就是说,这些活动会产生一些不由生产者或消费者承担的成本(称为负外部性),或不由生产者或消费者获得的利益(称为正外部性)。
7、国内生产总值:(英文缩写GDP)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8、自然失业率:是指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自然失业率是衡量自然失业状况的指数,可以用自然失业人数与劳动力总数之比来表示9、内在稳定器: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地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被称为内在稳定器,或者自动稳定器。
10、GDP平减指数的一篮子固定物品包括经济中所有的物品与劳务,是某一年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
二、简答题1、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答:包括价格(商品本身的价格和相关商品的价格)、收入、消费者嗜好及预期等。
相关商品有两种。
一种是互补品,另一种是替代品。
互补品是指共同满足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的。
两种互补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
替代品是指可以互相代替来满足同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两种替代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及练习题.

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导言1、经济学的定义(资源稀缺性与人的欲望无限性理解P22、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P8第二章需求与供给1、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及如何变动?P172、需求定理及例外 P213、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及如何变动?P234、均衡价格的决定模型,会通过画图利用该模型对均衡价格和数量进行分析。
P25第三章弹性理论1、需求价格弹性利用36页定义进行简单计算2、价格弹性5种类型及举例。
P383、“薄利多销”解释P39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1、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并用实例说明。
P522、无差异曲线特征。
P593、消费者均衡(相切点。
P63第五章生产理论1、生产要素包括?P712、等产量线特征?P77第六章成本理论1、机会成本定义P862、会计算和比较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P863、收支相抵点和停止营业点,会利用92页图形对不同价格水平下的决策分析。
4、总收益、平均收益的简单计算。
5、利润最大化条件。
P96第七八章市场结构1、市场结构分类2、完全竞争市场下不同价格水平下的决策。
P105-107(联系第六章第3题3、纳什均衡(补充知识4、四种市场结构关于经济效率和利润的比较。
P119第十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1、市场失灵的定义及原因P1362、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P1363、外部性(分类及举例第十一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1、国内生产总值定义及理解P1522、GDP支出法的核算项目3、国民生产总值定义P156第十三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总需求的形状P1742、总供给的形状P1763、总需求变得对价格水平的影响P1804、滞胀定义P181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P2082、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及运用原则。
P2103、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及运用原则。
P213第十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1、失业的类型P2232、通货膨胀定义P2263、菲利普斯曲线含义及短期描述失业与通货膨胀的负相关P233 练习题一、选择题1.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卖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应该(A.适当降低价格B. 保持价格不变C.适当提高价格D.加大销售量2.某位消费者把他的所有收入都花在方便面和饼干上。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复习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复习绪论1、国际经济学是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
它的研究目的是解释各个经济社会之间经济联系的内在机制及其政策含义。
2、通常把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划分为两个层次:资源配置问题;资源的利用及积累问题3、国际经济学的两大特征:国际交易不同于国内交易;国际经济关系是发生在各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之间的。
第一章1、国际贸易:是指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在广义上,国际贸易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要素贸易。
2、各种贸易理论模型大都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2*2*2)。
3、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和劳务的最优产量组合。
4、机会成本:指为生产一单位的某一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
5、封闭状况下,决定一国经济一般均衡的条件有三个:生产达到均衡、消费达到均衡、市场出清6、国际贸易的起因:1)生产技术差异2)相对要素禀赋差异3)需求方面的差异4)在规模收益递增或不完全竞争条件下。
第二章1、论述古典贸易理论1)绝对优势: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他认为贸易之所以发生,其基础在于各国生产成本上存在绝对差异。
所谓绝对优势是指一国在某一产品的生产上比其他国家劳动投入更低或劳动生产率更高。
比较优势: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如果(alx/aLY)<bLX/bLY,则说A国相对于B国在X部门具有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实际上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水平。
从劳动生产率角度讲,一国在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的部门或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2)用图形分析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以上a、b两图分别表示A、B两过一般均衡。
从a图的A国的贸易三角形DA’C,DA’表示A国X的出口量,DC 表示A国Y的进口量;从b图的B国的贸易三角形FBC,FB表示B国Y的出口量,FC表示B国X的进口量。
由贸易平衡条件可看出DA’=FC,DC=FB。
由此可得,一国完全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其劳动率相对较高的产品,进口劳动率相对较低的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边际效用是指( b )。
• A 总效用除以消费数量• B 消费量的变动引起的效用的变动• C 消费物品的增量• D 效用的变动引起的自变量的变动•2、如果MUx/Px>MUy/Py ,则( a )。
•A、增加x的购买B、增加y的购买•C、减少x的购买,增加y的购买D、消费者总效用达到最大化•3、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1.5元,商品Y的价格为1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得到最大效用的时候,商品Y的边际效用是30,那么商品X的边际效用应该是( c )•A 20 B30•C 45 D50•4、右图中消费者可能线由AB移到AB1,说明( b )。
•A 收入发生变化•B 收入不变,Y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C 收入不变,X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D 收入和价格都发生同比例变化••5、如右图中的无差异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A,B,C的效用不同•B 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是A<B<C •C A,B,C表示的三种商品组合满足的顺序和程度相同•D A,B,C各商品组合表示的顺序不同,程度相同••6.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c )•A.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 B.取决于它的价格•C.不可比较 D.可以比较•7、消费者剩余是(d)•A.实际所得•B.主观感受•C.没有购买的部分•D.消费剩余的部分•8.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b )•A.可以替代的•B.完全替代的•C.互补的•D.互不相关的••9.若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为-1/4,这意味着消费者愿意放弃几个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d•A.5•B.1•C.1/4•D.4•1、下列符合边际效用含义的正确说法是(bc )。
•A 李君吃第五个面包时所获得的总满足程度•B 李君每吃掉一个面包所增加的满足程度•C 消费量的变动所引起的效用的变动•D 消费一定量面包所得到的平均满足程度•2、同一平面的无数条无差异曲线表明(ab )。
•A 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B 无差异曲线的效用与其离开原点的距离成正向变化•C 无差异曲线的效用与其离开原点的距离成反向变化•D 存在两条相交的无差异曲线•3、预算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可能是由于(ab )。
•A 其他条件不变时,消费者的收入提高了•B 收入不变时,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下降•C 收入增加时,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增加•D 收入增加时,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下降•1 已知消费者的收入为50元,商品x 的价格为5元,商品y的价格为4元。
假定该消费者计划购买6单位x商品和5单位y商品,x和y商品的边际效用分别为60元和30元。
如要得到最大效用,他应该:b•A.增购x和减少y的购买量•B.增购y和减少x的购买量•C.同时减少x和y的购买量•2 人们在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至达到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c)•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B.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1、经济学可定义为(c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C.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学科D.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2、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b )A.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B.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是有限的D.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是有限的❖3、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点说明:bA.通货膨胀B.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D.目前的资源和技术水平难以达到❖4、以下哪一项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b)❖A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关系;❖B美国烟草歉收对烟草价格的影响;❖C贸易差额;❖D预算赤字对价格水平的影响.❖5题?b❖A.199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1991年失业率超过9%❖C.美国政府救市行为对于纳税者是不公平的❖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已超过30000美元❖1、充分就业问题是属于资源配置问题。
❖2、若有20万元本金,投资A产品可获利5万,投资B产品可获利8万,投资C产品可获利10万,则投资A产品的机会成本是10万。
对❖3、人们收入差距是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是属于实证经济学。
错❖4、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错❖5、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错,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才是价格理论❖填空题:❖1)。
❖2经济体制。
❖3、选择包括(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这样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4么做什么)。
❖5经济中,(价格)机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假定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P=100-4Q,供给函数为P=40+2Q,则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应为( a )。
❖A、P=60,Q=10 B、P=160,Q=6❖C、P=40,Q=6 D、P=20,Q=20❖1、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的情况下:b ❖A、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都将上升❖B量将增加。
❖C、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都将下降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长期是指( d )❖A一年之上❖B❖C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不能调整的时期❖D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调整的时期❖在下列行业中,:( b )❖A.服装业❖B.钢铁业❖C.饮食业❖判断题:、如果边际产量递减,那么平均产量、短期可变成本达到最小时,短期总❖3、短期平均成本呈U型,是因为规模经济。
错。
长期❖4、规模经济规律是在生产中同比例增加全部生产要素时发生的。
(对)❖5、在总收益等于总成本时,厂商的会计利润为零.错❖6、一般来说,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交点称为停止营业点。
,与可变成本才是停止营业点)❖7、一般说来,平均可变成本总是小于平均成本。
错❖1、当产量增加时,——通常是减少的。
b❖A 总成本❖B 平均不变成本❖C 边际成本❖D 平均可变成本❖2、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a❖A 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B 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C 平均成本曲线上的任何一点❖D 边际成本曲线的最高点❖3、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d )。
❖A 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B 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C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D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4、当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相交时❖A 总产量最大 B 总产量最小❖C 平均产量最大 D 边际产量最大❖5、某先生辞去月薪1,000元的工作,取出自有存款100,000元(月息1%),办一独资企业,如果不考虑商业风险,则该先生自办企业按月计算的机会成本是( a )❖A 2,000元B 100,000元❖C 1,000元D 101,000元❖6、下面哪个最可能是可变成本d❖A.财产税❖B.未到期债券的利息❖C.保险费❖D.工资支付❖7边际成本的说法是正确的:b❖A.开始递增,后来递减❖B.递增❖C.开始递减,后来递增❖D.递减多项选择题:❖1、长期成本可划分为:acd❖A 长期总成本 B 长期可变成本❖C 长期平均成本D 长期边际成本❖2cd❖A 半年以内的成本B 一年以内的成本❖C 固定成本 D 可变成本❖3、长期平均总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的关系是(abc )。
❖A 长期平均成本下降时大于长期边际成本❖B 长期平均成本上升时小于长期边际成本❖C 长期平均成本处于最低点时等于长期边际成本❖D长期平均成本最大时长期边际成本最小❖4、根据长期总成本的解释,下列正确说法的有(ab )。
❖A 长期中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的成本总和❖B 长期总成本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C 没有产量就没有总成本❖D 长期中没有固定成本❖5bc❖A.设备、厂房❖B.工人的工资❖C.原材料、燃料❖D.管理人员的工资❖6、经济成本是指:ac❖A.显成本+隐成本❖B.显成本❖C.会计成本+隐成本❖D.隐成本❖7、收支相抵点的正确含义有(cd )。
❖A 价格只能弥补平均可变成本❖B 厂商的成本等于收益❖C 价格能弥补平均成本❖D 厂商能获得正常利润❖即问即答❖生产总值的是:(a)❖❖B、居民买来自己食用的面粉❖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下列产品中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是:(b)❖A、当年生产的货车❖❖C、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手给他人的货车❖根据IS-LM模型( bc )❖A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B率上升❖C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D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例题:根据充分就业的含义,下列命题的有正确( c )。
❖A 充分就业是指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B 充分就业是指消灭了自然失业时的就业状态❖C的就业状态❖D 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1、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
错❖2、若商品的需求曲线越平坦,则需求价格弹性越小。
错❖3、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一般表达式是△P∕△Q·P/Q。
错❖4、若商品的需求曲线比供给曲线陡峭,则税负更多的落在消费者一方。
对❖5、通常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比奢侈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6、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通过提价可以增加总收益。
(对)❖7、生产技术提高所引起的某种商品产量的增加称为供给量的增加。
(错)❖8、需求的减少会引起均衡价格的上升和均衡数量的减少。
(错)、对农产品实行的最低限价是高于其❖10、当汽车的价格上升时,汽油的需求量就会增加。
(错)❖1、在一定时期内,假定大米的供给不变,面粉供给减少,这将导致( d )。
❖A 大米降价 B 面粉的需求曲线左移❖C 面粉的需求曲线右移❖D 大米的需求曲线右移❖2、下列商品中可以采取“薄利多销”方法通过降价来增加总收益的商品是( d )。
❖A 大米 B 面粉❖C.药品 D 化妆品❖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肥皂价格升高时,对洗衣粉的需求将( a )。
❖A 增加 B 不变❖C 减少 D 没有影响❖4 d )。
❖A 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B 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C 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D 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5、一般说来,商品A价格下降了,商品B的供给增加了,这两种商品是( a )。
❖A 替代商品 B 互补商品❖C 关联商品 D 弹性商品❖6、整个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表明( a )❖A 需求增加 B 需求减少❖C 价格提高 D 价格下降❖7、均衡价格是( b )。
❖A 管制价格 B 供求相等时的价格❖C 支持价格 D 限制价格❖8( c )。
❖A 需求曲线的斜率❖B 收入变化对需求的影响程度❖C 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D 以上说法都正确❖9、某种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6,该厂商应采用( b )策略,来增加总收益。
❖A 降价 B 提价❖C 保持价格不变 D 以上三种❖10因素是(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