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马的世界
《马的世界》综合性学习

房兵曹胡马
【唐】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 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盛 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称 为“诗圣”,
紫骝马
【唐】卢照邻 骝马照金鞍,转战入皋兰。 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 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 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干。
马的风姿
一、汉语汉字中的马 二、艺术作品中的马 三、历史传说中的马 四、文学作品中的马
汉语汉字中的马
历史传说中的马
艺 术 作 品 中 的 马
昭陵六骏
徐悲鸿《马》
文学作品中的马
作文:
马的风姿
马和人类同生死,共荣辱,经历了 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成为我们忠诚的朋 友。昨天,马展现了它驰骋沙场的雄姿 风采,演绎了一曲曲动人的故事;而明 天,马的命运将是如何?现在,就让我 们拿起手中的笔,请以“马”为话题写 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 数不限。预设题目《像风一样自由 》。
三点建议:
1、找准角度,确立方向。
2、多层表达,丰富修辞。 3、以小见大,大寄于小。
谢谢!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 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 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 唐代“三李”。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字千里, 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 汉族,大都(今北京)人
综合性学习 马的世界

综合性学习六《马的世界》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认识马与人类的亲密关系,激发和培养善待动物,关爱生命的情感。
2.探寻“马的世界”,了解马的有关知识,拓宽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培养多角度探究问题的意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能力。
重点:指导学生以小组为活动单位,进行探究性活动,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提前一周布置学生查找、收集“马”的知识,有关“马”的传说、故事,关于“马”的成语,与“马”有关的文学作品、艺术品等信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多媒体展示三个问题)1、哪种动物可以参加人类的奥林匹克运动会?(马)2、中国旅游局将哪一件艺术作品定为中国旅游标志?(甘肃出土的东汉时代的雕塑作品“马踏飞燕”。
)3、国际标准的铁路轨距是1、435米,你知道这个数字从何而来?是古罗马两匹拉战车的马屁股的宽度,也就是说马屁股的宽度是国际标准铁路轨距的“祖先”。
这三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却在告诉我们同一件事情:有一种动物和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者,这种动物就是——马。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马的世界。
二、活动开始1、从图片中欣赏马的雄美(多媒体展示)提问:欣赏图片后能说说马的特征及用途吗?(培养学生观察、表达能力)多媒体展示:马: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鬃,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
2、从成语中寻找“马”的足迹(多媒体展示)提问:现在开展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收集的带“马”的成语多?快马加鞭一马平川汗马功劳龙马精神一马当先马不停蹄天马行空单枪匹马提问:同学们结合这些成语的意思思考,这些成语它们有相同的特点吗?(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小结:这些成语都是褒义词,都在赞扬人的风格、精神。
人们把所崇尚的品格、精神赋予了马,足可以看出人们对马的喜爱,对马的感情。
综合性学习 马的世界

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 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 出山谷。”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 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 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 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 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拓展延伸
张飞骑白马——黑白分明。
相逢不下马——各奔前程。
云端里跑马——露出马脚。
牛缰绳拴到马背上——乱了套。 城墙上跑马——兜圈子。……
名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老马识途: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 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 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 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 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 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 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 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 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 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 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
了解了这么多有关马的知识,那么请大家说说, 假如你是一匹马,你愿意做一匹怎样的马? 我想做一匹战马,杀敌立功, 实现我的价值。 我想做一匹赛马,在 赛场上尽展所长。
我想做一只野马,因为野马 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森林里过着无 忧无虑的生活,不受约束。
马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些许微妙的变化, 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你想对马说些什么呢?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马的世界

布置作业
1、从你收集到与马有关的资料中选取一则自己最感兴趣的,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力求把事情发展的经过叙述清楚。
2、以“马,人类无言的朋友”或“马,我为你哭泣”为题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在这次活动中的感想,恰当引用自己收集的资料。
教后反思
难点
培养学生多角度研究问题的意识。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综合性学习课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
1.教师提前一周准备好下列内容:
a.设计好此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方案。(重点:活动内容、时间安排、活动方式)。
b.帮助学生自主寻求合作伙伴,成立小组。
1.学生准备:(提前一周)
一组:收集有关马字的书法演变历史,课上板书;收集古车马知识、名马知识,并派代表讲述。
二、马的故事,你说我演
师: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军事活动中,马都起到过重要的作用。我国古代流传着许多与马有关的历史故事,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畅开心怀说故事,看谁说的最精彩。
三、马的艺术,创作熏陶
师:人们因爱马而赞马,并以各种艺术形式托马寄情,托马言志——书法、绘画,更是写尽了、画尽了马的风骨,马的精神,下面请同学们进行马的艺术创作,画一画,写一写,做一做,让我们用灵巧的双手,再现马的英姿,得到艺术的熏陶。
二组:收集有关马的成语、俗语,并每人解说其一.三组:小组代表读教材中收录的有关马的文艺作品,每人围绕任一作品对其中的马的形象说一句话。四组:收集有关马的故事,课上讲述这些故事。
明确任务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马,是人类忠实的朋友。马禀性温驯,有令则行,有禁则止;行走灵活,善于奔跑,适应性强。不但能耕、挽,而且能乘、运。因而千百年来成为人们可靠的运输工具。在现代生活中,尽管马的作用越来越小,但是我们不该淡忘了这个曾在人类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伙伴。现在,让我们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走进马的世界,去了解马的历史、马的艺术、马的文学,与马共舞。
综合性学习 马的世界

属于家马的是 2 3 6 7 10
属于野马的是 1 4 5 8 9
老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932.4
探究一
养人 的工 马驯
?
谁 更
天 野 然 马 的
人工驯养的马
天然野生的马
人类驯养的马
天然野生的马
天然野生的马
下面是课文有关两类马的行为或性格的 描写,请你分类:
1.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
3.它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 5.它们只是豪迈而犷野 7.它听惯了兵器搏击的声音 9.它们经常成群结队而行
2.它知道克制它的动作
4.它们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 6.它们在劳动中经常是披着鞍辔的 8.它们从不为追捕一只小兽打斗 10.它的动作只是为了满足主人的愿望
• 马》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的一篇自读 课文,这篇课文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 体现本单元的一个“关爱动物世界”的学习重 点,课文内容与环保联系紧密,可指导学生进 行“保护野生动物”的选材非常好,有如下特 点: • (1) 课文体现了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文章关 注动物世界,也就是关注人类本身,有利于环 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 (2) 课文适应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创新合作精神
布封《天鹅》节选
天鹅的面目优雅,形状妍美,与它那种温和的天性正 好相称。它叫谁看了都顺眼。凡是它所到之处,它都成了 这地方的点缀品,使这地方美化,人人喜爱它,人人欢迎 它,人人欣赏它。任何禽类都不配这样地受人钟爱:原来 大自然对于任何禽类都没有赋予这样多的高贵而柔和的优 美,使我们意识到它创造物类竟能达到这样妍丽的程度。 那俊秀的身段、圆润的形貌、优美的线条、皎洁的白色, 婉转的、传神的动作,忽而兴致勃发、忽而悠然忘形的姿 态,总之,天鹅身上的一切都散布着我们欣赏优雅与妍美 时所感到的那种舒畅,那种陶醉,一切都使人觉得它不同 凡俗,一切都描绘出它是爱情之鸟在古希腊传说里,美女 海伦是勒达和一只天鹅孕育的,那只天鹅是宙斯的幻形。
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

【天马行空——说一说“马”的故事】 3.(1)有关“马”的历史传说、历史故事你一定知道很多,请你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 示例:老马识途;田忌赛马;千金市马;指鹿为马;按图索骥;塞翁失马。 (2)下面有关“马”的传说、故事,请你填写相关的人名、马名、作品名。 ①我国历史上的“的卢马”是刘备的坐骑。 ②唐太宗李世民当年南征北战驰骋沙场,统一全国的六匹战马被称为昭陵六骏。 ③著名的雕刻作品马踏飞燕刻画了马的神骏、行动如风。
马同人类同生死,共荣辱,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成为我们忠实的朋友。今天,让 我们说马话马,走进马的世界,与马共舞。 【老马识途——看一看“马”的习性】 1.马为六畜之首,对人类的作用巨大。在农业生产中,马替人耕田;在日常生活中,马 为人运输; 在行军打仗中, 马为人征战。为此, 希望中学七(3)班准备编写一份 《说马》 小报, 并邀请你参与编写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在《说马》小报的资料里,编录了同学们搜集到的几则资料,请你根据这些资料,把 “编者按”拟写完整。 材料一 马,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 蹄,善跑,尾生有长毛。它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 材料二 马是一种团结的动物。 每当它们遇到天敌——草原狼时, 它们总会团结在一起, 将老、弱、幼放在队形中间,而强壮的中年马则在外围组成防御圈,用坚硬的马蹄将狼的头 踢碎,骨头踩断。 材料三 马的胸骨粗壮,四肢修长,腿部肌肉发达,奔跑的时速约 20 公里,最快时速可 达 60 公里,可连续奔跑 100 公里,具有名副其实的“马力”。
【走马观花——赏一赏“马”的艺术作品】 4. 下面这幅图是徐悲鸿的 《奔马》 , 你看到的是一匹怎样的马?你联想或想象到了什么?
我看到的是一匹剽悍、精神抖擞的野马,它豪气勃发,非常勇猛;它像一个正在向终点 冲刺的运动员,怀着必胜的信念,浑身散发着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老将出马——辩一辩“马”的话题】 5.某校学生在开展“马的世界”综合性实践活动时,设计了一个辩论环节,辩论的话题 是“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 正方观点: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反方观点: 世有千里马, 然后有伯乐。假如你是辩论的一方,请写一段 30 字以内的辩词。 我选择反__方;我的辩词: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千里马,伯乐怎么能相出 千里马呢?
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doc

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3一、教材分析《马的世界》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课,包括四项内容:“汉语汉字中的马、历史传说中的马、艺术作品中的马、文学作品中的马”,是关于“马”的四个层面的“文化研究”或曰“文化追踪”。
由于上课的时间有限,学生的积累有限,我们主要侧重于“汉语汉字中的马、历史传说中的马”两项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其他的问题可以留给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再进行探讨。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设想1.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认识马与人类的亲密关系,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了解“马的世界”的精彩博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交谈、说讲、论辩)训练,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尊重别人的习惯,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①首先要教会学生“倾听”,这是口语交际教学的第一步。
会听:要认真听,能抓住对方说话的关键,了解别人的意图,这样才能积极应对,更好的与别人交流认真、耐心的听:养成尊重、关心别人的习惯,才能更好的与人交际。
②其次是教会学生说。
敢说: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
为了使学生饶有兴趣、主动地投入到口语交际中去,通过展示图片、教师亲切的语言为学生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积极主动参与交际活动。
会说:通过讲故事、看图说话,培养学生描述的能力,力求语言生动,感情充沛。
通过辩论、互评、师生互动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到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
③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其基本特点是听说双向互动,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
“双向互动”体现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真正交流起来,在口语交际过程中互相补充、互相支持,才能使口语交际活动不断深入地进行下去。
本堂课想通过小组合作看图说话、辩论、互评等形式实现课堂教学的双向互动。
3、通过讲名马的故事,了解名马的成语,学习马勤劳、忠诚、勇往直前的精神。
【综合性学习指导】 马的世界

综合性学习指导马的世界一、口语交际1、介绍自己了解的动物世界的知识2、讲一则与带“马”字的成语故事或典故3、完成一份所在地保护野生动物的调查报告。
二、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主题:马的世界1.分成四个活动小组,对“汉语汉字中的马”“历史传说中的马”“艺术作品中的马”“文学作品中的马”这四个课题各有侧重地进行研究或开展活动。
2.自主活动。
学生利用网络、报刊、书籍、博物馆查找资料,每人收集两篇与课题相关的文章或资料。
并进行加工处理,做成汇报材料。
3.合作活动。
整理汇报的材料,讨论研究成果,确定汇报形式。
4.全班交流。
每小组以手抄报、幻灯片、绘制图画,舞蹈表演,小论文等形式做成研究成果展示台,在全班交流、评价。
三、写作实践实践内容:本单元我们走进了动物的世界,感受到了动物的喜怒哀乐。
请同学们改写一则与动物有关的历史资料,想一想古人是怎样看待动物的。
然后依据前面的活动写一篇感想类的文章,探讨今天的人类在对待动物上又应该持怎样的观点。
技法指导:本次作文就体裁而言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改写故事”凭借已有的历史故事改写一则小故事。
学生对历史问题、历史事件的接收总要经过一个由感性到理性到反思到最后认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总是会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喜恶等独立地加以取舍扬弃,最终形成自己的基本看法。
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对史料再加工再整理、对历史故事再编创的过程中受到积极健康的文化熏陶,清除故事中的糟粕,提炼新的主题。
这类作文,一是要注意展开适当的想像,使历史故事中的“筋骨”变得血肉丰满。
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积累的事物和知识经验等),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
想象是把改写类作文写得生动、写得实在的重要方法,所以我们在行文时要抓住资料中的关键信息,抓住事物之间的合理的联系进行合理想象,处理好篇章结构、详写略写,要使用好语言,运用好描写。
二是要把自己的情感倾向融进历史故事,这样写出来才会感人。
资料与故事的不同之处在于资料是简单的、生硬的文字符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 的 谚 语
好马不吃回头草。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人有错手,马有失蹄。 人在衣裳马在鞍。 见鞍思马,睹物思人。 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牛头不对马嘴。
马——歇后语对对碰
(1)马鞍套在驴背上--- 对不上号 (2)马背上打电话---- 奇(骑)闻
与"旗开得胜"连用。 马不停蹄:比喻一刻也不停留地前进。 马翻人仰:又作"人仰马翻",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惨败 的狼狈相。也比喻乱得不可收拾。 马革裹尸:指在战场上被打死以后,没有棺木盛殓,用马皮 把尸体包裹起来。形容英勇作战,死在战场上。 马工枚速:马其实是司马相如简称,指西汉时期两位著名的 辞赋作家司马相如和枚皋二人写文章,一个写得工稳而标准, 一个写得快速。用以称赞各有所长。
文学作品中的马
天净沙
秋 思
马致远
断 肠 人 在 天 涯
夕 阳 西 下
古 道 西 风 瘦 马
小 桥 流 水 人 家
枯 藤 老 树 昏 鸦
马 致 远
天 净 沙 秋 思
·
由深圳野生动物园最新编撰的《说马说不休》 一书已日前出版,这本全面诠释马文化的书推出后受到 读者的喜爱。 该书旨在“献给属马、姓马、爱马和像马一样奋 进的人们”全书分一百个“栏目”,分为“野马动态”、 “马年说马”、“马字文化”、“马的娱乐”、“马的 文艺”、“马的故事”、“马的秘密”、“与马有约”、 “马的经济”、“马与战争”、“马与运动”、“马的 星相”等。 从一百多个角度详细描述了“马”的方方面面, 如“马字成语”、“马字地名”、“带马的字”、“马 字谚语”、“属马名人”、“咏马名句”、“马的赏 析”、“马字春联”、“马与明星”、“茶马古道”、 “马的幽默”、“马的漫画”、“都市牧马”、“剪马 奇人”、“马放南山”、“马的生肖”、“马年运 势”......等等。
牧 马 图(韩幹)
双 骑 图(韦 偃)
唐太宗昭陵的"昭陵六骏"浮雕,是 李世民建立唐王朝屡立奇功的六匹骏马; 拳马、飒露紫、什发赤、青骓、持勒骠 和白蹄乌。唐王李世民念念不忘它们, 于公元636年把它们雕刻在石上,六匹马 姿势各异,雄劲有力。美国侵略者垂涎" 昭陵六骏",不惜将它们打成碎块,企图 盗回美国,激起当地农民强烈反抗,他 们仅揄偷掠去了两座,至今,这两座中 国国宝还陈列在美国博物馆。
一马平川:形容地势平坦而开阔。
人困马乏:人马都困乏了,带动别的人或事情,起带头作用。 人欢马叫:形容农村中热气腾腾、繁荣兴旺的影象。 牛头马面:出自佛教经典,原指地狱里鬼卒,常形容那些面 目狰狞,恐怖可憎之人。 香车宝马:车是用檀木制的,马是名贵的骏马。形容生浩的豪 华和仪仗排场的气派。 风樯陈马:惯于骑马的人常常会掉下马来。比喻擅长某一事物 的人,往往容易疏忽大意,反而失败。 骑马找马:比喻一面占着现有的位置,一面另找较好的工作。 也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老马识途:老马能够认识路。比喻富于经验的人在办事时熟悉 情况,容易做好。 车水马龙:形容心事不定,就象猿猴跳跃、快马奔驰一样。
群马
六骏图
八骏图
历 史 传 说 中 的,
比喻做事拘泥于成法,不能灵活变通。 现在也用于按照线索去寻找人 或事物。
指鹿为马:赵高故意将鹿说成
是马,迫使大臣们承认,对不承认 的就暗中加以迫害。比喻歪曲事实, 颠倒是非。
毛主席坐骑--小青马的故事
马的风姿
善待动物
关爱生命
马的风姿
马的风姿
马的风姿
出题(蹄) 自由自在 (5)矮子骑大马----上下为难 (6)马尾巴栓豆腐---- 提不起来 (7)马戏团的猴子---- 随人耍 ( 8 )马嚼子戴一牛嘴上--- 胡来
(3)马儿伸腿--(4)马散笼头---
艺 术 作 品 中 的 马
照 夜 白 图 ( 韩 幹 )
韩幹(gàn)是唐朝著名的画马名家,《照夜白 图》是他存世的作品。“照夜白”是匹名马,它是 唐朝皇帝玄宗李隆基特别喜爱的坐骑。从它的名称 就可以知道,这是一匹浑身雪白的骏马。画面构图 比较简单,一匹马和一根木桩。但是画幅却非常有 气势。这匹“照夜白”被栓在木桩上,马首高高昂 起,马的鬃毛飞扬,双耳直立,两目圆瞪,鼻孔张 得大大的,裂着嘴在嘶叫,四只马蹄腾跃踢踏,好 一匹性子刚烈志在千里的“千里驹”。画家韩幹用 并不很多的笔墨就将这匹烈马的形和神,描绘得恰 如其分,给观者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这幅《照夜 白图》现在收藏于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汉语汉字中的马
(图1)甲骨文的写法,横过来看像一匹马。(图2)为春 秋战国时金文的写法。秦始皇制定规范字——秦篆马字 (图3)隶字。(图4)把鬣毛变为三横,四足简化为四点。 (图5)楷体继承隶字结构。如今的简化字“马”。(图6) 王羲之《澄清堂帖》中草书“马”。(图7)楷化而来。
马到成功:战马一到就胜利了。形容迅速地取得胜利。往往
含“马”的成语:
马不解鞍 一马一鞍 马到成功 万马奔腾 龙马精神 马失前蹄 马尘不及 一马当先 马耳春风 人仰马翻 马革裹尸 马放南山 车水马龙 马鹿易形 马马虎虎 牛头马面 走马观花 墙头马上 马首是瞻 鞍马劳困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车马盈门 肥马轻裘 金马玉堂 快马加鞭 老马识途 快马加鞭 招兵买马 单枪匹马 骑马找马 驷马难追 天马行空 万马齐喑 五马分尸 信马由缰 走马上任 走马章台 兵荒马乱 驴唇马嘴 犬马之劳 斗鸡走马 害群之马 横戈跃马 千军万马 溜须拍马 青梅竹马 塞翁失马 牛头不对马嘴 风马牛不相及 马上得天下 人强马壮 一马平川 蛛丝马迹 马如游龙 宝马香车 汗马功劳 厉兵秣马 金戈铁马 心猿意马 牛高马大 临崖勒马 指鹿为马
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 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 (布封)
马的世界
馬
中国马的形象最早见于甲骨文, 它“画”得完全是马的样子;头朝 上、背朝后、尾朝下。 我国东汉著名文字学家许慎在 《说文解字》中对“马”的注释是: “马,怒也,武也。像马头髦尾四 足之形。”是说繁体字的“马”是 个头尾四足都像马的象形字。而它 的最基本意义就是当人们勃然而怒、 兵戎相见时,是付诸武力的最重要 物具。 “马”字从古至今写法不尽相同, 以下是几种较有代表性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