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电极规范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CNC电极作业规范1

CNC电极作业规范1
3.3拆公前需和刀路工程师、制模师傅认真沟通,确认哪些部位由电脑锣精光到数、哪些部位由磨床加工到数、哪些地方由制模师傅自己加工、小行位镶件是否有必要上电脑锣加。
3.4拆公应该按一定的顺序进行:
3.5拆公原则:拆公需考虑节约成本,整体性、不同性、一致性、可加工性。
3.5.1考虑成本:电脑锣能精光到数的尽量不拆铜公(一般钢料用到3MM刀),铜公组合尽量合理,铜公能平移旋转放电的尽量做到平移旋转放电。
3.5.5可加工性:铜工组合各部位组合要合理,需要考虑到具体用刀,骨位铜公正常情况下避空0.5MM,四周拔模以保证加工不变形,如骨位比较深且有条件,骨位尽可能做加强。
3.6一套模具尽量少拆铜公,减少加工和电火花的时间,但也不能拆得太密,难以编程加工。
(尽量控制在间距3mm以上)。
3.7铜公拆完后,认真反复检查有无漏公、有无铜公过切。
3.5.2整体性:考虑产品外观,确定哪些部位可以分开拆,哪些不能分开拆,而必须采用线割或铜打铜以保证外观。(后模一般不线割)。
3.5.3不同性:胶位铜公一般情况下不和非胶位部位组合在一起。
3.5.4一致性:铜公组合尽量把形状相同近似、镜像对称,高矮相差不多、厚薄相差不大的部位组合在一起。如有按类型连在一起拆的电极高度须差不多,不能相差很远
C拆公规范培训
2.适用范围:
适用于CNC电极组3D图、模具结构设计是否合理,有无倒扣,是否有超薄骨位或产品中存在问题的位置。用颜色区分哪些部位是封胶、枕位、碰穿位、插穿位。
3.2弄清产品表面工艺(喷涂、电镀等)弄清模具表面工艺(抛光、火花纹等),了解产品外观要求,确认有没有必要拆立体公。拆大身公的原则是注重外观清晰,棱角分明,R相接处或同一个面的位置尽量不要分公拆,以免分公放电产生接痕,有明显棱线处可分公拆,同时有利于大身公的加工。大身公避空位为3—4 MM。

UG拆电极

UG拆电极

总则:为了使模仁零件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加工出来,减少加工成本,提高加工效率,所以需要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用NC,线割等加工方式,以提高效率,在NC,线割等加工不到或工件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才选用电极放电加工。

一.拆解前的准备1. 了解产品与模具结构的关系。

大概了解模具的胶位,插破位,靠破位和模仁与入子间是否要组装放电。

2. 打开要拆解的模仁零件,根据图纸的零点基准确立好,做好基准线,及标示好基准角;3. 设置参考集Format-Reference Sets,把模仁零件,基准线,基准角都设为同一参考集.二. 拆解过程:1. 新建一个模仁名后缀-E(如TY3001M001的电极拆解组立档就为TY3001-M001E)的电极组立档。

2. Assemblies-Components—Add Existing,将出现一对话框,指的是加入一个己存在的文件作为组立档的一部分,出现的对话框点击Choose Part File选择你所要电极拆解的文件名,OK确认好,工件Part零点与组立零点的相对值(一般三轴都为零);如果有其他模仁与入子要组装放电,按上述过程加入到组装主力档中.使之和主要模仁零件为同一级的组件.3. 把要拆解的模仁零件设置为局部着色。

4. 确认好模仁的哪些部位需要放电加工,在需要放电加工的部位,点击Insert一From Feature —Block,出现对话框,对话框有三种建立方块的方法,分别是:A确认方块右下角点坐标,及X、Y、Z轴的高度;B确立在两对角点及Z轴的高度确定方块大小;C确立好Z轴最低最高两对角点的坐标确立方块大小。

5. 当方块建得不足够大时,点击Insert一Feature-Operation一Offset Face将方块长到与所要放电的部位相同大小(或稍大一点);6. 点击Insert一Feature-Operation一Subtract先选择刚建好的方块,再选择模仁做布尔运算一直确认OK后,将相减出一块材料;7. 通过Insert一Fenture Operation一Trim先选择刚相减出来的那块材料,确认好后,通过定义平面define-Plane将多余的部分剪除掉,注意:出现后箭头所指方向是料的去除方向,Insert一Fenture-Operation一Split Body操作与上面相同,不同的就是己操作完后是断开面不是剪除;8. 假若还有多余的面也可以通过Offset Face去除,去除不了的Insert—Feature Operation—Simplify简化操作,先选择好需要简化实体上的一个不动的面,(指的是简化后不动)按中键确认,再确认,在需要简化特征的根部选择一个封闭的边界,按Apply完成操作;9. 因要考虑NC清角及测量的方便性,所以拉伸出一直壁出来,原则上在放电区域最高点,向上0.5mm后即又拉伸出一直壁,可跟据电极的高矮来考虑直壁的大小(用最小的R刀能清到基准面时,R值+0.5)。

电极制作要点

电极制作要点

一. 拆电极原则
1. 能够直接加工的要直接加工出来(特殊外观要求除外)
2. 要考虑电极的用料,平移、旋转、组合(从节约材料成本方面考虑)
3. 要考虑电极加工的可行性与方便性(从电极的加工方面考虑)
4. 插穿面、碰穿面、枕位要与胶位分开拆(留置余量不同,避免产生圆角)
二. 拆电极注意事项
1. 形体需要偏置再拉伸
形体是曲面或者斜面时(直身除外)需要偏置后再拉伸
2. 电极拉伸直身位时候要注意垂直
拉伸截面不水平时,拉伸体是倾斜的
拉伸时注意指定方向,避免拉伸引起倒勾造成不能正常编程加工
3. 倒勾电极要注意处理
遇到倒勾面要与工程师沟通修改档案或者以减胶方式处理(即电极留少点,工件钢料留多点)
4. 两电极相接处需要延伸重合
由于电极需要放火花间隙(火花位),两电极相接处需要延伸重合
5. 电极区域需要适当延伸
6. 电极面工件面避免断差
7. 拆电极要注意加工的方便性
8. 侧打电极图纸表示方法
本帖隐藏的内容
9. 深度过深是可以考虑分开拆
整体电极——深度过高,电极难加工(骨位易变形),EDM放电时间久
分拆电极——更显灵活性,第一个电极可以侧打提高效率,第二个电极竖立打,电极深度不高EDM时间短
10. 骨位电极防止变形
骨位电极避开边需要做加强筋
加强部分需要拔模,电极加工避免刀柄与工件产生摩擦。

拆电极的注意事项

拆电极的注意事项

1 2
硬质金属电极
对于硬质金属电极,可以使用机械工具如切割机 或砂轮机进行拆解,但需注意安全防护措施。
高温电极
对于高温电极,需要先进行冷却处理,再使用适 当的工具进行拆解,以避免热损伤。
3
有机物电极
对于由有机物制成的电极,可以使用化学溶剂或 生物酶进行分解,但需遵循相关安全操作规范。
05
拆电极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严重损坏的更换
如果电极损坏严重,如断 裂或严重变形,应立即更 换新的电极。
选择合适的电极
根据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 电极,确保其性能和安全 性。
储存和保养电极的注意事项
正确的存储环境
01
确保电极存放在干燥、清洁、阴凉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
高温。
定期检查和维护
02
定期检查电极的外观和性能,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如涂层
保护等。
遵循使用说明书
03
遵循电极的使用说明书,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
和维护。
04
特殊情况下的拆电极
电极粘连的处理方法
轻微粘连
如果电极仅是轻微粘连,可以使 用适当的工具或手动轻轻分离。
强力胶粘合
如果电极使用强力胶粘合,需要使 用专业的解胶剂或溶剂来软化胶水, 以便顺利拆解。
电极热熔
某些电极可能通过热熔方式连接, 需要使用热源如热风枪或烙铁加热, 使电极熔化后分离。
检查设备
在拆下电极后,检查设备是否 有任何损坏或异常。
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伤害
穿戴防护装备
在进行拆电极操作时,应穿戴适当的 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以防 止意外伤害。
避免使用不适当的工具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
确保工作区域整洁,没有杂物,以减 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拆电极规范及注意事项 共17页

拆电极规范及注意事项 共17页

G IN + (1~99)X E + (01~99)
G IN + (1~99)K E + (01~99)
ST + (1~99)E + (01~99)
ST + (1~99)B E + (01~99)
ST + (1~99)X E + (01~99)
ST + (1~99)K E + (01~99)
注:电极命名可按下面公式推算 由 C N C 加工的新模电极: 工件代号+ 工件编号+ E + 电极编号 由 C N C 加工的修模电极: 工件代号+ 工件编号+ B E + 电极编号 由铣床、线割加工的新模电极: 工件代号+ 工件编号+ X E + 电极编号 由铣床、线割加工的修模电极: 工件代号+ 工件编号+ K E + 电极编号
电极由铣床、线割加工
新模电极名称
修模电极名称
新模电极名称
修模电极名称
F E + (01~99)
F B E + (01~99)
F X E + (01~99)
F K E + (01~99)
M E + (01~99)
M B E + (01~99)
M X E + (01~99)
M K E + (01~99)
直身避空有两个作用
1、防止电极与工件干涉。 2、有利于对电极加工。
下面我们来举个例:
图a
图b
有直身避空
有直身避空
没有直身避空 (红线处干涉)
没有直身避空 (根部有残料)

拆电极

拆电极

拆电极一、检查3D,先看后做1、3D是否是实体,爛面,變形,倒扣,完整,2、3D設計是否合理,可不可以优化3、靠插破位置,设计是否预留,模具是否有交涉处4. 模具材質,產品要求,客戶二、编程者与钳工检讨模具工艺,确定加工方案三、拆1、工作摆放基础2、电极模仁基准角一致3、电极避空是否合理(考虑用刀)4、形体组成电极是否合理(考虑电极的加工效率)5、电极归层正确四、电极检查1、电极模仁干涉检查2、电极形体是否合并3、不同电极是否同层4、是否有遗漏的形体未拆(vceicut)热处理前开粗1、背面需加工时,正面开粗需预留2、模仁中间较空时,中间连接起来,两端也连接起来3、模仁较长且较窄时,开粗余量多预留4、根据模具大小、材料,确定合理参数,选择合理刀具电极加工1、电极干涉检查2、电极摆放与出图加工一致3、检查刀路是否漏铣或扣错间隙程式单1、程式单贴图清晰,数据正确2、基本信息(模具、路径、零件名、程式名、日期、编程者、机台、坐标抓取方式)3、特殊说明(如需:避空、侧放、是否装入子)4、刀具信息正确修模1、找钳工检讨,了解模具状况,确定加工方案2、确定烧焊大小3、根据各部门实际状况工艺微调铣模仁1、确定模仁加工工艺(如一次加工、二次加工、装入子等)2、对比开粗前的3D与精修3D差异3、查看开粗后模仁状况,以备精修参考4、检查模仁是否过切、漏铣電極拆解:1.打開圖層看所有電極2.電極模仁干涉檢查3.電極形體是否合併4.不同電極是否同層模具組立結構:1.靠插破位置,是否設計預留2.瞭解膠位與模具位置,是否可以減少電極3.3d是否合理,可不可以優化熱處理后開粗刀路是否合理1.與上一工序作比對,看是否燒焊或變化較大要單獨加刀路2.用上次開粗刀路做此次毛坯或看開粗是否有殘料3.根據不同材質調整合理參數4.抬刀過多是否可優化修模是否合理1.燒焊處刀路是否都有加工到2.是否入子干涉,是否拆裝入子3.與鉗工檢討是否可以別的工藝代替4.瞭解模具進度,是否多次設變一起加工5.根據各部門實際狀況工藝微調1.檢查3D,先看後做2.考慮工件裝夾A.背面需加工時正面開粗預留B.正方形電極出圖于加工是否一致,不一返修就會裝錯c.座標取數勿取掛臺D.工件加工要注意座標抓取方式3.刀路檢查a.加工最高面降低后刀路從此面開始而非0點,造成第一刀撞到B。

UG拆铜公(电极)注意事项

UG拆铜公(电极)注意事项

UG拆铜公(电极)注意事项我们在拆电极前首先要考虑电极的方向性问题,所以事前必做的步骤是选一大平面为Z轴的基准面,写上DATUM英文,另倒一斜角作X Y轴的方向角。

我们在拆电极前首先要解公司用料情况,尽量做到物尽其材,进口铜较一般标准单边减1mm至1.5mm已足够,国产锻打铜做得较不标准建议单边减2mm较妥, 还有最重要的较表位,如公司条件较好的话XY轴较表位预设单边8mm左右,最少不能低于5mm,方便较表通过。

电极的基座相当重要,很多拆组合电极的同袍应该遇到利用线切割清除刀具不能加工的地方(下右上图属典型须用线切割清角的电极),这时须要用基座进行分中碰数,还有利用线割铜丝(慢走丝EDW)和基座调节电极的垂直度,这时基座重要性离就突现出来了!以三角形(勾股定理)为例:如股和弦的夹角(tan)设一小小角度,将弦越拉长,勾的长度亦跟随变化大家可以随便摆个工件在机床做个试验,用较表移动2mm可看到表针移动很少,移到50mm时表针变化很大,证明角度和长度关系重要吧,从这一实验可以证明电极的基座多么重要!基座越厚调节电极的垂直度越准,建议设置15mm以上,当然有些山寨厂要省铜料的话我无话可说。

EDM冲水位高度的预设也要注意,在工件最高处加5mm以上较妥,这样方便火花机加工时冲走残渣,大家不要小看这环,EDM放电加工时会产生残渣,如果不能及时冲走碳粉的话会,EDM的二次放电会损伤电极,更致命的是积碳造成工件损坏!!!特别是加工深骨位(加强筋之类),由于积碳造成大肚倒扣,注塑时会出现粘模现象,本人就有切肤之痛(由于偶做模由底层学徒做起),当然前模影响就更不用说了,相信做过模具的同袍应有深刻的体会!!!所以冲水位也不能勿视。

拆电极X.Y.Z三轴偏移尺寸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以电极边沿最大点均匀放大,结果是出现小数点,第二种方法三轴预设整数不考虑电极边沿均匀放大问题,好处是EDM加工时不会因有小数点移错尺寸,减少出错机会所以推荐第二种方法。

塑胶模具_拆电极规范

塑胶模具_拆电极规范

拆电极规范
修模烧焊处电极要加工两件; 当骨位电极的放电深度超过3MM时必须加工两件; 骨位宽度小于0.3mm不拆电极; 能够拆成一个电极就尽量避免拆成多个,以提高放电速度; 拆电极时要考虑到加工电极时刀长的避空问题,一般刀长避空不要超过刀 具直径的五倍,超过刀具直径五倍时则要考虑是否要分开拆电极或用铜打 铜; 除母模、滑块外观要求外,电极尽量不要做铜打铜; 夹口电极的夹口位置需要单边缩小0.1mm。 电极订料尺寸的长宽要比基准单边大5mm,电极高度(H)在35mm以内的 订料高度为50mm,在35 mm以上的订料高度为 H + 20mm(H要是5的倍 数)。
拆电极规范
电极尖角的处理。
合理做法,电极尖角处切少许平位或包R角!
不合理做法,电极尖角处容易崩角!
作者:孟庆杰 邮箱:jiemould@
拆电极规范
如图示:一开始没有装上行位放电,试 模后夹口段差明显。需补电极装上行位 一起放电!有行位的模具都要考虑是否 要装行位加工!
作者:孟庆杰 邮箱:jiemould@
作者:孟庆杰 邮箱:jiemould@
拆电极规范-图档文件管理
1.在个人电脑的E盘下建立UG-WORK文件夹作为工作目录; 2.在UG-WORK文件中建立NEW文件夹,NEW文件夹中放置新模文件,新模电极拆 好后要放到L盘的UG-EDM文件夹中;修模文件放在UG-WORK文件夹中,做完后剪 切放到L盘中;个人电脑中不保留修模文件; 3.修模文件存放在L 盘时在模号文件夹内建立曰期作为修模文件夹,如:2009-07-05; 4.修模时原则上只调入要修改的PRAT档,以利于提高电脑运算速度及节省L 盘存储 空间; 5.修模电极取名之前必须要在L盘中的UG-NC文件夹里查对最后一个电极的名字后再 往下接着取电极名,以避免电极重名; 6.当钳工要求补电极时,一定要从设计文件夹中拿最新图档,以避免用错旧图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1~9)IN + (1~9)E + (01~99) S+ (1~9)IN + (1~9)B E + (01~99) S+ (1~9)IN + (1~9)X E + (01~99)
注:电极命名可按下面公式推算 由 C N C 加工的新模电极: 工件代号+ 工件编号+ E + 电极编号 由 C N C 加工的修模电极: 工件代号+ 工件编号+ B E + 电极编号 由铣床、线割加工的新模电极: 工件代号+ 工件编号+ X E + 电极编号 由铣床、线割加工的修模电极: 工件代号+ 工件编号+ K E + 电极编号
电极由 C N C 加工
新模电极名称 F E + (01~99) M E + (01~99) S+ (1~9)E + (01~99) C + (1~99)E + (01~99) C B A + (1~99)E + (01~99) IN + (1~99)E + (01~99) IN A + (1~99)E + (01~99) G IN + (1~99)E + (01~99) ST + (1~99)E + (01~99) 修模电极名称 F B E + (01~99) M B E + (01~99) S+ (1~9)B E + (01~99) C + (1~99)B E + (01~99) C B A + (1~99)B E + (01~99) IN + (1~99)B E + (01~99) IN A + (1~99)B E + (01~99) G IN + (1~99)B E + (01~99) ST + (1~99)B E + (01~99)
当遇有母模大电极、滑块大电极、网孔较多的电极,订料时要订 台湾红铜。有特殊的要按要求订料,没有的就订国产红铜。
二 拆电极守则
1、电极比较单薄或容易变形的时候要做加强; 如图a所示 图a
2、拆LCD大电极时,要求中间要避空;如图b所示
图b
3、以50mm为参考距离,能连起来拆的电极尽量连起;
如图c所示
图c
4、成品位与枕位尽量不要连在同一电极上 ;如图d所示
5、电极清角太多或不易清角的,在不影响外观前提下要分开拆 ;
如图e所示

图e
+
6、电极成品部份高低落差或形状大小相差太大不能連在一起拆;
如图f所示
图f
7、如果图形允许,要将电极做成可旋转电极或可对多处不同位置放电;
如图g所示
图g
8、残料过多的位置要做开粗电极;如图h所示
电极由铣床、线割加工
新模电极名称 F X E + (01~99) M X E + (01~99) S+ (1~9)X E + (01~99) C + (1~99)X E + (01~99) C B A + (1~99)X E + (01~99) IN + (1~99)X E + (01~99) IN A + (1~99)X E + (01~99) G IN + (1~99)X E + (01~99) ST + (1~99)X E + (01~99) 修模电极名称 F K E + (01~99) M K E + (01~99) S+ (1~9)K E + (01~99) C + (1~99)K E + (01~99) C B A + (1~99)K E + (01~99) IN + (1~99)K E + (01~99) IN A + (1~99)K E + (01~99) S+ (1~9)IN + (1~9)K E + (01~99) G IN + (1~99)K E + (01~99) ST + (1~99)K E + (01~99)
5、我们为什么要拆电极?
A、工件有些位置用刀具加工不到,必须要放电加工; 如图d所示 图d
B、成品表面要求放电效果的时候; C、工件抛光有困难时候;(拆电极对工件镜面放电) 如图e所示
图e
D、当工件数量较多,电极放电效率比刀具加工效率高的时候。
6、电极如何命名?
对不同的工件,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命名方法; 请查阅下面表格
拆电极规范及流程
序 言
为了提高模具品质,减短模具制造周 期。我们必须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统筹 生产。因此我们有必要制定出一套适合公 司发展的规则来指导拆电极者更好的完成 工作。下面让我们来了解拆电极的规范及 注意事项。
注:此规范为实施原形,如有错漏欢迎各位同仁指正。


一、拆电极规范 二、拆电极守则
3、直身避空的作用:
直身避空有两个作用
1、防止电极与工件干涉。 2、有利于对电极加工。
下面我们来举个例:
图a
有直身避
没有直身避空 (根部有残料)
4、基准台的作用:
基准台有两个作用
1、在火花机上调整水平度与垂直度。 2、定位电极相对于工件的位置。
下面我们来举个例: 图c
三、拆电极注意事项 四、拆电极流程 五、放电图及检测图流程
一 拆电极规范
1 、电极分三部分:成品部分、直身避空、基准台。
A、基准台离工件的最短距离要在1~5mm之间。 B、基准台大小要比成品部份大7~10mm,而且尺寸要是5的倍数。基准 台高10mm。 C、基准台有四个角,其中一个要做45°倒(C)角其余三个要倒圓(R)角。 C角及R角设为2 mm、3 mm、5 mm三级。C角对工件基准角,同一电极C 角及R角必须大小相同 。
工件名称
C A V (母模仁) C O R E (公模仁) SL (滑块) C B (公模斜梢) C B A (母模斜梢) IN (公模入子) IN A (母模入子) SIN (滑块入子) G IN (潜藏式流道) ST (直梢)
工件代号
F M S C CBA IN INA S+(编号)IN GIN ST
7、电极名称重要吗?
重要!如果电极名字取错或重名,会导致CNC编程、火花机放电和 品管检测混乱。后果非常严重,所以电极取名之前必须要查对最后 一个电极的名字再往下接。
8、电极一般采用那些材料?
电极一般采用红铜、铬铜和石墨三种。 目前我们厂主要采用红铜加工。
9、电极如何订料?
电极订料尺寸长宽要比基准大5mm,高度(H)在35mm以内定50mm, 在35 mm以上的高度为H+20mm(H为5的倍数)。
图h
9、除骨位电极外,其他电极要求做直身避空; 如图i所示
D、电极的成品部份在不干涉工件的前提下,单边要超出工件0.3~0.5mm。 E、直身避空高度应在1~4mm之间。如果不够可加高。电极做直身避空的 时候必须遵循前面”A”的内容。
2、成品部份的作用:
成品部份是对工件进行有效放电加工的部 份,其形状与该处成品的形状相近。
下面我们来举个例:
成品
工件
电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