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咏柳》课文及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咏柳》的教案设计【精选3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咏柳》的教案设计【精选3篇】一2、教学目标:3、4、1. 掌握并识别"咏、柳、碧、垂、似、剪"这六个汉字。
5、2. 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体验诗歌的韵律美。
6、3. 通过观察图片,理解古诗的基本含义,提升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7、8、教学关键点:9、10、1. 字词掌握:认识并理解"咏、柳、碧、垂、似、剪"。
11、2. 朗诵与背诵:确保诗歌的正确发音和流畅性。
12、3. 意境感知:借助画面理解诗歌描绘的春天景象。
13、14、教学时间分配:15、16、一节课17、18、教学步骤:19、20、1. 导入新课:21、教师引入话题,询问学生们春天的变化,然后播放春天的音乐,引导学生联想春天的画面,进而引入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关于柳树的诗作。
22、23、2. 初步阅读:24、-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氛围。
25、-学生个人尝试阅读,标注生字。
26、-同桌互读,检查字音。
27、-出示生字卡片,进行集体识读。
28、29、3. 精读理解:30、-学生自由朗读诗句,提出自己的感受或想象。
31、-指名学生朗读,并配合图片或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32、-男女同学比赛朗读,激发学习热情。
33、34、4. 朗诵与背诵:35、-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情感,指导背诵。
36、-学生自主尝试背诵,然后在小组内分享。
37、-集体背诵,加强记忆。
38、39、5. 课外拓展:40、-提供机会分享春天相关的故事或诗歌。
41、-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创作自己的春天诗句。
42、43、通过这样的教学流程,学生不仅能学习新的汉字,还能深入理解和欣赏诗歌,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审美情趣。
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咏柳》的教案设计【精选3篇】二3.教材概述:4.5.本课是一首描绘春天柳树生机盎然景象的唐代诗篇,作者为贺知章。
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悟诗情,借助情境模拟感受诗境,同时培养他们观察自然和审美欣赏的能力。
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咏柳》教学设计(通用5篇)

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咏柳》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咏柳》教学设计(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下册古诗《咏柳》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咏柳》这是一首咏早春杨柳的诗。
“碧玉”,本是美女的通称,首句便将嫩柳比喻成美人。
“一树高”,有亭亭玉立之意,言其姿态美好。
万条柳丝,自然就是她的裙带了。
一个“高”字,一个“垂”字,状写了她动人的风姿。
转向设问,显得自然,全句是形象化的回答,把这不可捉摸的春风比作能工巧匠手中的剪刀,是它裁出了杨柳的新叶。
全诗构思新颖,语言清婉,形象鲜明,读来饶有趣味。
学情分析:本班同学在课外阅读中多次接触古诗文,已经有较浓厚的古诗阅读兴趣,因此对这首古诗感觉并不陌生,学习起来并不会很困难。
只是要体会诗中的意境还要能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护、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目标:1、会写“咏、碧、妆、裁、剪”5个生字,会写“咏、绦”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等词语。
2、背诵古诗。
3、能够根据注释理解词句,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背诵古诗,能够根据注释理解词句,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注释理解词句,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春天的图片,在大自然中寻找春天的足迹。
2、(教师)写关于嫩柳的一段文字。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和方法:一、导入。
小学二年级下册《咏柳》优秀教案(精选

小学二年级下册《咏柳》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咏柳》。
文章通过对柳树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
教学内容包括: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柳树的喜爱之情。
2. 学习生字词:咏、柳、碧、妆、裁、绦、舒、嫩、绿、符。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柳树的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柳树的赞美之情。
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景色,引入课文。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义,掌握书写。
4. 精讲课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柳树的喜爱之情。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柳树。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咏柳》2. 内容:生字词:咏、柳、碧、妆、裁、绦、舒、嫩、绿、符修辞手法:拟人、比喻课文内容:春天、柳树、喜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抄写生字词,并解释其词义。
(3)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柳树的美,尝试运用修辞手法。
2. 答案:(1)见课本。
(2)见课本。
(3)示例:春天来了,柳树姑娘披上了嫩绿的衣裳,她在春风中翩翩起舞,仿佛在向我们展示她那优美的身姿。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咏柳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咏柳课程背景《咏柳》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所写的一首诗,全诗描写了春天柳枝从冰雪中钻出的景象,诗歌优美、丰富多彩,被誉为“豪迈、雄壮、灵通、潇洒、韵俊、近于白话之诗”,也成为了中国课程中广为传诵的古文。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以《咏柳》为教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深刻的意境和精神内涵。
通过阅读和分析一篇文学作品,学习者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认识到语言中艺术和美的价值,同时也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作能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中心教学,引导学生从情感、知识和实践三个方面深入理解《咏柳》这首古诗。
教学目标•通过朗读、模仿、背诵和解析诗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咏柳》中所表达的情感、意义和价值,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调动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为今后写作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1.导入课程(10分钟)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程主题。
例如:“大家是否有看过柳树?柳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柳树的古诗,谁知道是哪首古诗呢?”2.诵读学习(20分钟)老师指导学生模仿老师的语调韵律,朗读和背诵诗歌。
并通过点拨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例如:“贺知章在诗歌中写了哪些关于柳枝的词句?柳枝从哪些地方钻出来?《咏柳》这首诗表达了哪些情感和意义?”3.分析练习(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和练习,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例如,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朗读诗歌,并加以评析和点评:哪些朗读有感染力,哪些朗读需要加强语感和表达能力等。
4.拓展应用(20分钟)通过小组展示和个人创作等形式,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例如:“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写诗、画画、拍照等方式来表达对柳树的欣赏和赞美。
请你们创作一幅有关柳树的美术作品或者写一篇诗歌,来展示你们对柳树的理解和认识。
”5.总结回顾(10分钟)老师总结和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咏柳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咏柳一、教材解析《咏柳》是二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春天到来时,垂柳将枝头抖落下的繁花招展,其姿态优美、斑斓的景色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观赏,教育学生懂得欣赏大自然,从中领悟人生哲理。
二、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咏柳》的基本情节。
2.感受咏柳诗所表达出的美妙情感。
3.感悟课文中寄托的真情感受,提高性情感悟和文艺体验水平。
4.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咏柳》的基本情节,体验其中所蕴含的美妙情感。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手法,进行深入的文学鉴赏。
四、教学准备录音机、教具盒五、教学过程1.导入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课文《咏柳》的学习,如果抱着一个感性的态度去学习这篇课文,相信每位同学都会被其中美妙的情感所打动并体会到其中颇具哲理的内涵。
2.预读播放课文的录音,引领学生读一读课文,然后请问道:“大家都读到什么内容了?”学生回答后,提醒他们细品课文中的字句、意境、比喻,让课文的感觉深入心中。
然后再让全班一起集体朗读。
3.重点词汇理解婆娑:閉合悠悠:深远、广阔陌上:田埂边上衰草:病弱、干瘪的草翠烟:新芽的颜色,像翠色的烟雾4.课文学习请学生跟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理解筛选重要的句子,点出课文中丰富多彩的比喻手法。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深入地领会诗中所表达出的美妙情感以及所蕴含的哲理意义。
5.文学鉴赏教师要引导学生定期鉴赏名篇、发扬学习好诗词的优良传统并通过精心的教学呈现给学生,这样可以增强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6.课后练习1)请学生自由发挥,说一说自己在春天看到最美的景象,并用所学习过的词语进行描述。
2)让学生带上朗读口音与诗歌的抑扬顿挫,朗读一段自己喜欢的诗歌、或者是自创诗歌。
七、课堂总结课后布置作业:“找出自己班级所有同学想到的咏柳诗,自主选择其中的两三篇向同学发表。
”八、课后反思这节课主要使用了“引例”,“点拨”,“鉴赏”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的反应非常积极,自由发挥的练习翔实且生动有趣。
西师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案

西师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案XXX《咏柳》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2个生字,会写5个字。
正确读出碧玉、妆成、裁出、剪刀“4个词语。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引入课题,介绍诗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想象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品味诗歌的意境,想象古诗描绘的美丽景色。
难点:通过想象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生字卡片,柳树的图片。
学生准备:课前预,理解诗意。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虽然春天悄悄地走了,但春天的美景总让我们挥之不去,请看:(出示春景图)看了这美丽的春色,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春天吗?你最喜欢春天的什么?1师:今天我们研究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板书诗题)介绍作者。
2.谁来读课题?齐读课题。
(1)研究咏(读准字音:指名读、齐读;识忆字形)(2)理解咏师:咏字是口字旁,用嘴的那么咏就是(生尝试说:歌唱、赞美的意义),就是(生说歌唱、赞美柳树)师:我们再来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春天的景色图,引出柳树课题。
又通过讲解咏字来让学生理解题意,有助于下文研究诗文内容以及背诵古诗。
二、朗诵全诗,初知大意墨客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让我们在诗中寻觅吧!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自由读诗,留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2)指名分行读(四人一人一句,开火车读)(3)了解似的两种读音(4)研究绦:正音、识忆字形、理解绦的意思(绦是绞丝旁,那么就是与丝织有关,那绦的意思就是)生说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看注释是读懂古诗最好的方法。
读XXX理解XXX。
(5)上面我们来读读古诗,看谁读得精确通顺。
齐读古诗2.读出节奏,听了你们读,老师也想读,听出了老师与你们读得有什么分歧吗?好,请你们也用2这种节奏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领读齐读古诗。
中国《咏柳》西师大版二年级原文及教案

中国《咏柳》西师大版二年级原文及教案是的,教材不能随意改动。
但是,教案是活的,怎么教取决于老师的智慧和才能。
虽然写教案需要学习大量的参考资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听取名师建议,吸收同行经验。
下面小编将为大家带来西施师范大学版二年级语文《咏柳》的原文和教案,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03010原件li刘墉[唐]何b yzhung chng ySHGo贾斯珀造了一棵树高,lso万挂绿丝挂毯。
贝日谢舍伊卡契奇我不知道是谁剪的好叶子,r YuCHN f ng s Jin do二月的春风就像剪刀。
注意:碧玉:翡翠。
这里比喻春天的绿柳叶。
化妆:装饰,打扮。
树:长满了树。
一:满了,满了。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量词不一定表示使用中的确切数量。
“万”的下一句意义重大。
带状物:一种由丝绸制成的绳子。
这是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停:停。
喜欢:喜欢,喜欢。
翻译:高大的柳树长满了绿色的新叶,柔软的柳树垂下,像一万根绿色的丝带轻轻飘动。
这薄薄的嫩叶是谁巧手剪出来的?那是二月温暖的春风。
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咏柳》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他们爱护树木、保护自然、热爱生命的思想。
2.学习新单词,理解单词,读古诗。
3.带着感情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
4.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并谈论诗的意思。
准备:一盒灯光,与诗歌和谐的音乐。
教学过程:第一,学旧迎新,激发兴趣。
现在是春天盛开的季节。
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歌颂春天的诗歌。
谁能给大家背诵?第二,通过解决问题认识人,感受美。
出示灯,观察图片,告诉我是什么。
解决问题:诗人何和他的同学一样喜欢春天的柳树。
他用诗赞美柳树(介绍作者)。
第三,逐句讲解,理解美。
1.范读了整首诗。
2.学生尝试阅读,边阅读边思考,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3.教师和学生对单词的解释4.句子分析作者在第一句和第二句中使用了什么方法?整棵树和树枝分别有什么特点?诗人看到这么嫩的柳叶是怎么想的?你把《春风进行曲》比作什么?5.让学生谈论这首诗的意思。
小学二年级下册《咏柳》优秀教案精选

小学二年级下册《咏柳》优秀教案精选教案主题:小学二年级下册《咏柳》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全诗如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咏柳》。
2. 理解《咏柳》的内容,体会诗人对柳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 学习生字词,掌握“碧、玉、妆、垂、绿、丝、绦、知、细、叶、剪”等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咏柳》,理解诗文内容。
难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诗句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2. 《咏柳》诗文打印稿3. 生字词卡片4. 画有柳树的图片或视频五、教学过程1. 引入:上课之初,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柳树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柳树的特点,引发学生对柳树的兴趣。
2. 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咏柳》诗文,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讲解:教师逐句讲解诗文内容,解释生字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4. 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填空、选择等方式巩固所学内容。
5. 背诵: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咏柳》,可以分句背诵,也可以整首背诵。
6.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歌,进行朗读和讲解,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七、作业设计1. 抄写《咏柳》诗文两遍。
2. 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并用这些生字词造句。
3. 画一幅柳树的画,并在旁边写上《咏柳》的诗句。
答案:1. 碧玉:绿色的玉石。
2. 妆:装饰,打扮。
3. 垂:垂直向下。
4. 绿丝绦:绿色的丝带。
5. 裁:剪裁。
6. 春风:春天的风。
7. 剪刀:一种剪裁工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讲解、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学习了《咏柳》这首诗歌,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文,对诗文内容有了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西师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咏柳》课文及教学设计
【课文】
保护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
2、学会生词,理解字词,读懂古诗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
4、掌握学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三、逐句解释,理解美
1、范读全诗
2、学生试读,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地方
3、师生释词
4、析句
第一、二句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分别表现了整棵树与树枝的什么特点?诗人看到这么细嫩的柳叶,是怎么想的?把“三月春风”比作什么?
课堂教学中,能运用灯片图画配乐朗读等各种形式与手段,多感官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结束时的作业布置非常好,能使学生的这一思想感情付诸于笔端,在文章中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