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内化与外化视域下的学校榜样教育机制】德育的研究视域

合集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中学德育教育研究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中学德育教育研究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中学德育教育研究作者:朱金娥来源:《教育·名师在线》2021年第05期立德树人是当今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立德”是核心,“树人”是目标。

中学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教学时,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制订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中寻找答案,在寻找答案中探究问题,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让他们在集体中共同成长要想更好地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教师要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意识,有效利用竞赛或集体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帮助他们快速融入班集体,促使学生积极交流沟通,增进友谊。

教师还可以在集体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树立学生的道德观,激发其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心理和为人处世的方式,告知他们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例如,在举办团体操活动时,很多学生认为团体活动很累,而不愿意参加。

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对集体活动产生逃避心理,有的学生会以身体不舒服为由请假,拒绝参加集体活动。

这时教师不能一味地批评,首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正确地引导学生,可以先让所有学生一起休息,过后再鼓励大家继续训练。

在训练结束后,要进行归纳和总结,表扬那些起初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但最终又加入进来的学生。

鼓励式的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动力,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缺点,使其认识到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重要性。

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其责任心,这对其以后快速地融入社会大有裨益。

二、关注学生的心灵,在细微处用心呵护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青春期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教师要格外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

为了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教师要密切观察学生的行为,正确地引导帮助学生,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归纳,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管理班级的办法。

“德”“得”相通视域下榜样教育优化探析

“德”“得”相通视域下榜样教育优化探析

第44卷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44第2期Journal of Hu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No.2,2024“德”“得”相通视域下榜样教育优化探析储成君(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蚌埠 233000)〔摘 要〕 榜样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德育方法历来备受重视。

但是,当前榜样遭遇“好人没好报”“英雄流血又流泪”的质疑之声使榜样教育面临现实困境,“德”“得”关系疏离扰乱了道德生活的正常生态。

中国传统伦理“德”“得”相通的价值取向启发我们超越道义论与功利论的二元对立,在榜样问题上寻求“得者有德”同“德者有得”的内在贯通与相对平衡。

据此,需要将“德”视作榜样存在的首要前提,强调榜样人物“德”之内功修养和长久保持,同时亦不能忽视榜样功利层面之“得”,在鼓励榜样以追求“利他之得”为首要目的的同时,也需要建立保障机制和报偿机制以维护榜样的“自利之得”。

〔关键词〕 “德”“得”相通;德福矛盾;榜样教育;道德回报〔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3130(2024)02⁃0091⁃06doi:10.3969/j.issn.2096-3130.2024.02.012O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Model Education underthe View of“Virtue”and“Gain”CHU Chengjun(College of Marxism,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ngbu233000,China)Abstract:Model education,as an important method of moral education,has always been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academic circle.However,current model education faces an embarrassed situation as some questions are raised,such as“ba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heroes bleed and weep for others”,which blurs the relationship of“virtue”and“gain”and disturb the normal moral life.As a pair of mutual valu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thic,“virtue”and“gain”inspire us to go beyond morality and utilitarian binary opposition and seek the internal penetration and balance,achieving the results of“the virtuous have the gain”and“the gainers have the virtue”.Thus,we need to take the“virtue”as the premise of role model, emphasize the internal work accomplishment and keep it for a long time.At the same time,we should not ignore the function of“gain”in the utility level.When encouraging role models to pursue altruism as the primary purpose,we also need to establish guarantee mechanism and the reward mechanism to ensure“self⁃interest”for role model.Key words:th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virtue”and“gain”;the contradicthron between virtue and fame;role model educa⁃tion 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涌现出了大量榜样人物,他们的榜样人格对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态产生了深远影响,榜样所代表的理想追求和道德境界早已融入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

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榜样作用

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榜样作用

谈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榜样作用一、榜样的价值榜样是一定社会道德的人格化,它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能够增强道德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实效性。

榜样作用在中小学校德育中的有着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信息化的时代,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学生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和来自全世界各种文化的影响。

如何引导学生免受不良影响、勇敢拒绝不良诱惑,成为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教育是一种形象化的示范教育,中小学生处在一个善于模仿的年龄,我们可以通过不断推出适宜他们学习的正面榜样人物,使他们自觉矫正自己的不良习惯,进而达到正面教育的目的。

因此,我们的时代仍然是一个需要榜样的时代。

事实上,在不同的革命时期和建设阶段都少不了鼓舞人们前进的榜样,因为这种榜样教育是进行思想教育和政治鼓动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十多年前学习雷锋的活动,曾经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成长;今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更需要大批有雷锋精神的“四有”人才。

我们说榜样是时代的产物,榜样的价值就在于时代的需要。

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同志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出了培育“四有”人才这一战略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又对当代少年儿童提出了新要求——争当“四好少年”。

二、榜样的树立在学校德育中,树立的榜样主要有: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伟大人物;现实中公认的先进模范人物;学生家长或教师;学生中的先进分子。

基于人有这种向理想人格前进的可能性,邓小平同志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需要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而且还要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

因为没有理想和纪律,我国人民就不能团结起来和组织起来,就会像旧中国那样呈现一盘散沙,现代化建设就不能成功。

“四有”人才的四个方面,理想和纪律最重要。

但是只有建设社会主义的愿望,没有真才实学,还是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因而还必须做到有文化。

可以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对人才的“四有”标准高度概括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全部内容,而且为改革开放条件下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发挥榜样力量,助推德育工作

发挥榜样力量,助推德育工作

发挥榜样力量,助推德育工作榜样力量是推动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之一,它通过积极的示范行为和充满魅力的个人品质,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引领作用。

在德育工作中,发挥榜样力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他们的道德成长和品格培养。

本文将就如何发挥榜样力量,助推德育工作进行探讨。

榜样力量在德育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水平。

榜样力量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通过他们的示范效应,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榜样力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为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发挥榜样力量需要榜样具备一定的条件。

榜样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示范。

他们要为人诚实守信,关心他人,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

榜样还应该有优秀的工作作风,勤奋刻苦,积极进取。

榜样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能够在学校和社会中产生广泛的影响。

榜样还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和亲和力,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学生能够接受他们的引领和带动。

然后,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发挥榜样力量。

学校可以邀请一些有影响力的人士来学校演讲或做报告,向学生展示他们的榜样形象和成功经验。

这样既能够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校可以组织榜样人物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交流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榜样,从他们身上学习和汲取力量。

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模范表彰和评选活动,鼓励各类优秀榜样的出现,并通过宣传他们的事迹,让更多的学生受到他们的影响,不断追求进步和卓越。

发挥榜样力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榜样力量的最大效应。

家庭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应该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给予他们正确的教育引导。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注重德育工作的开展和完善。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德法共育”的研究综述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德法共育”的研究综述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德法共育”的研究综述作者:张锋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3年第19期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立德树人进行各领域研究已经成为热点。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外学界有关道德教育或法治教育的研究成果丰硕,但有关“德法共育”的成果相对较少,高校思政课“德法共育”的相关研究更是处于起步阶段。

针对研究内容片面、实证研究缺乏等问题,提出深化理论研究和强化实证研究,希冀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思政课;德法共育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23.19.0780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提及“德法兼修”的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重申了“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高校是大学生“德法共育”的主阵地,思政课“德法共育”有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提升。

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德法共育”研究,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法兼修”时代新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国内研究现状及主要观点截至2022年12月,通过知网检索分析发现,以“道德教育”为关键词进行“篇名”检索,找到20136条结果;以“法治教育”为关键词进行“篇名”检索,找到7632条结果;以“德法共育”为关键词进行“篇名”检索,找到8篇文献;以“高校德法共育”为关键词进行“篇名”检索,仅找到5篇文献。

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的研究成果丰硕,但有关“德法共育”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对于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关系的探讨,是从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提出后,学术界的研究才初见端倪。

有学者开始对“德法共育”问题进行研究思考,探究思政课“德法共育”,并提出新的见解。

五育融合视域下普通高中德育特色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五育融合视域下普通高中德育特色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五育融合视域下普通高中德育特色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五育融合视域下普通高中德育特色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五育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普通高中德育特色课程中,如何将五育融合,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德育是五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品德、人格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在德育特色课程开发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加强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培养。

例如,可以开设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课程,通过课堂讲解、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智育是五育的基础,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德育特色课程开发中,应注重将德育与智育相结合,通过学科德育渗透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例如,可以开设科技制作、社会实践等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力量和价值。

第三,体育是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德育特色课程开发中,应注重将德育与体育相结合,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意志品质和纪律意识。

例如,可以开设体育竞赛、户外拓展等课程,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磨练意志、增强体质。

第四,美育是五育的升华,是学生审美情趣、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

在德育特色课程开发中,应注重将德育与美育相结合,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例如,可以开设音乐、美术等课程,让学生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感受美的力量和价值。

最后,劳动教育是五育的实践环节,是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和增强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德育特色课程开发中,应注重将德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职业素养。

例如,可以开设职业技能培训、志愿服务等课程,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了解社会需求和职业发展方向。

《内化师德:当代德育新坐标的支撑点》师德讲座学习心得

《内化师德:当代德育新坐标的支撑点》师德讲座学习心得

《内化师德:当代德育新坐标的支撑点》师德讲座学习心得《内化师德:当代德育新坐标的支撑点》师德讲座学习心得3月11日有幸听了李晓凡老师的《内化师德当代德育新坐标的支撑点》讲座,李老师以其亲身经历和自己孩子成功的实例,深入浅出,声情并茂,给以我心灵深处一次深深的颤动和感悟。

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道德。

医生有医师,商人有商德,老师有师德。

不管是哪个行业,我们都得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

作为教师,我们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当然也有家长等等。

我们的教育应是用心而不是用手段”;的教育,其实,做任何事,只要用心且坚持去做,肯定能做出一番天地。

外化要转为内化,才能成为真正的师德。

理论上:什么是师德?李老师讲道,内化师德,要注重三力合一”;,即内在有张力,潜在有魅力,外在有活力”;。

三力合一”;内化师德法的内涵,李老师概括为四点,即启迪自我心灵;完善人格素质;追求人性完美;把真、善、美与品行情操、境界有机整合;通过锤炼自我、修养自我、超越自我”;来提升三力”;。

教师要启迪学生的心灵,先得启迪自己的心灵;教师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先得主动完善自身的人格素质;教师要实施好人性化教育,自己先得主动追求人性完美。

现代教育倡导建立双向主体和谐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育过程就是一个交心的过程。

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居高临下,处处以师威压之,亦不能只求学生发展而忽视老师自己的成长,我们应与学生一同成长。

教师是心灵感知的输出者,学生是敞开心扉的接受者,老师教育学生应该是两颗心灵愉快的碰撞,实现感情的交流、融合、升华。

李老师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其中必须要渗透一个爱”;字。

爱是需要力量的,是需要相应能力支持的,爱必须得之于心寓之于行。

实践上:李老师举了很多实例,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她在以专家身份造访一所学校时,恰巧遇到一个学生由于上学没遵守纪律被老师在外罚站,李老师既没惊动陪同领导,也没打扰那位老师的上课,巧妙真诚的与犯错学生谈话,让学生自己总结自己五个优点三个缺点的方式,委婉的指出了他的错误,过后那个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真诚的向老师道了歉。

发挥榜样力量,助推德育工作

发挥榜样力量,助推德育工作

发挥榜样力量,助推德育工作【摘要】在德育工作中,发挥榜样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榜样的影响力、对学生的塑造作用、对教师的激励作用以及对社会的示范效应,探讨了榜样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榜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向上情感,还能激励教师的进取心,并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

文章还总结了发挥榜样力量的策略,包括建立榜样库、提升榜样的影响力和加强榜样的引导作用等。

通过发挥榜样力量,德育工作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

榜样在德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推动力量,应该充分利用其力量,助推德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果。

【关键词】榜样力量、德育工作、影响力、塑造作用、激励作用、示范效应、策略、推动力量、成效。

1. 引言1.1 榜样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向往和追求。

榜样是一种身体力行的表现,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影响他人,让他人产生认同和尊敬。

榜样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能够引领他人前行。

榜样的力量在德育工作中尤为重要,因为德育工作需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成为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好公民。

榜样的力量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人,塑造他人的品格和思想,激发他人积极向上的动力。

榜样的力量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却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德育工作中,要善于发挥榜样的力量,让正能量传递,让良好品德成为学生们的榜样,助推德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1.2 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德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正确态度、健康心理和积极行为,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新时代公民。

德育工作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通过德育工作,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必须充分重视和加强,以推动学生全面成长和社会和谐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内化与外化视域下的学校榜样教育机制】德育的研究
视域
榜样教育作为传统德育的一种形式,广泛运用于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当中。

我国教育家历来重视榜样教育,孔子常举尧、舜、禹、周公、子产等人作为榜样,教育弟子们“见贤思齐”,强调以身作则,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朱熹教育弟子“学习圣贤”,诸葛亮要求晚辈“慕先贤等”。

外国教育家同样重视榜样教育,夸美纽斯强调“要用良好的榜样教育学生”,洛克认为,“对儿童行为发生最大影响的依然是他周围的同伴,是他的监护人的行为的榜样”等[1]。

一、榜样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
1.榜样具有较强的群体效仿效应
榜样比一般人具有更强烈的道德情感、更坚定的道德立场和意志,并能最好地表现他所处时代的道德。

但榜样又源于生活,因此榜样的人格是现实的,而不是天生的。

榜样之所以成为榜样是因为他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习得了“德行经验”和“行为技巧”。

由此可见普通人经过努力也可能达到榜样的境界,只要以培育公民道德素质为中心,充分发挥榜样的表率作用,榜样就可能有较强的群体效仿效应。

2.榜样是构建隐性德育的重要载体
隐性德育是指广泛地存在于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通过校园环境等物质形态、校园文化活动等精神形态、学校规章制度等制度形态,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教育者无意识的、潜在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德育因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也是一种有效的隐性德育,它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尤其在人的精神层面上,其影响无法估量。

通过榜样力量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生既能看到奋斗的目标又能从自身做起,强化自己的道德行为。

3.教师榜样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力量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行、言谈举止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教师高尚的人格包括思想、道德、气质、行为、知识和能力等多种因素,是一面生活的镜子,从这面镜子中学生可以看到生活中的是非、善恶、美丑。

教师的人格完美与否,不仅影响到教师的威信,影响师生关系,影响说服效果,而且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教师人格高尚、完美,就对学生有感染力、辐射力,让学生不自觉地产生认同和效仿。

4.榜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
榜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本质上的同一性,榜样是社会主导价值的实践形态,也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形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格化、现实化、具体化,是实践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范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通过一系列榜样个例在社会生活中得到阐释、印证和实践。

二、当前学校德育中榜样教育面临的挑战
1.偶像崇拜导致榜样力量的弱化
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作为一种亚文化普遍存在于青少年学生中,是青少年时期的必然需求,具有自发性、情感性和认同性等特点。

学生处于心理逐渐独立的成长阶段,在自我认识过程中常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困惑和矛盾,在心理困惑和矛盾中,他们会逐渐转移对亲人的依恋。

而当今的明星偶像,与学生年龄差距不大,时代感很强。

学生将这些明星偶像当作一种真实人物进行情感认知,最终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心理认同。

由此传统的榜样教育逐渐由中心主流趋于边缘化,而偶像崇拜则逐渐趋于主流。

2.榜样教育不注重内化导致效率低下
传统的学校榜样教育一般采用课堂讲授、举办报告会和主题活动、课外参观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形式多样,收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

但从总体上讲,对榜样事迹内涵的挖掘仍然不足,许多榜样教育往往流于对榜样事迹的简单知识表述和说教式的口号鼓动。

甚至有些榜样学习的道德实践,也往往局限于在公益活动、慰问老人或为弱势群体捐款等,最重要的是在学生还没有真正进行内化时,学习榜样活动已经结束。

这样的榜样教育在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或改变其行为认知等方面效果并不明显,无法对学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更谈不上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3.榜样教育的功利化影响到教育的效果
榜样教育的功利化是学校榜样教育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之一。

学校在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榜样教育以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同时,也呈现出比较普遍的为应付检查而教育形式化的现象。

而作为实践主体的学生,为了能够在师生面前好好表现,在榜样教育中草率应付,严重影响到榜样教育的效果。

三、学校德育中榜样教育的内化机制
学校德育的教育过程包含着内化与外化两个阶段。

内化是将外在的社会意识、思想转化为学生的思想意识,外化是在此基础上将学
生的思想动机转变为外在的行为。

内化与外化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榜样作为一种外在力量,只有通过学生的认同和内在选择,其激励和调整等功能才有可能实现。

因此,学校榜样教育应该从德育内化入手,从而为外化过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德育内化的机制的形成对于榜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关键的作用。

德育内化是一个感受、分析、选择的过程。

1.榜样典型的选取是德育内化的首要因素
在当今价值观多元化、思想多样化的背景下,树立一个榜样,就是树立一面旗帜、一个标杆、一个导向,直接引导受教育者确立怎样的价值取向、做出怎样的价值选择、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作为学校德育中学生学习榜样的选取应该注意选择切实可行的先进典型,不能一味追求令人望而生畏的“高、大、全”的典型,更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树立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榜样。

要尽量选取一些同龄人中的榜样,由于学生榜样具有人生经历与广大学生基本相似、榜样形象直观贴近、其先进性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并产生效仿效应等特点,所以树立学生榜样对于提高榜样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榜样教育的内化要坚持深刻性
榜样教育的内化要坚持深刻性就是指一方面作为榜样的人物的
思想行为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另一方面应宣传榜样的高尚的思想品德,使榜样的先进事迹先进思想深刻印刻在学生的心灵中,引导他们学习榜样的思想品德。

在进行榜样教育时,要对先进人物作具体生动的介绍,也可以组织受教育者进行参观或观看有关的电影和戏剧等活动,指导受教育者认真思考,充分讨论,明确向榜样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沿着榜样成长的道路前进。

3.运用榜样的激励价值促进学生的榜样内化
在进行榜样教育时应正确运用榜样的激励价值,避免功利主义,防止以功利主义作为出发点或成为榜样教育效果的评判标准。

教师和学生都要端正对榜样教育的道德意识,教师要以学生群体和学生个人的道德提升为基本目标,在教育形式、评价标准和群体认同等方面给予引导,引领榜样教育走上正常轨道,从而使学生自身道德成长成为学习的内在需要和动力。

四、学校教育中榜样教育的外化途径
1.通过榜样人格的示范和感染,实现从品德认识到行为的转化
学校榜样教育的外化是促进学生的品德认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等心理要素保持方向上的一致并获得均衡发展,从而实现从思想政治品德认识到思想政治品德行为的转化。

由认知到行为的转化是榜样教育中最基本也是最困难的一环。

由于榜样人格是理性、情感、意志的统一结构,人格的这种全面统一具有多方面的感染力、感召力和说服力。

榜样既作为知、情、意统一的理想人格,也作为社会规范的人化,从多方面影响个体对社会规范的接受,促使学生把外在的规范转化为内在的德性。

教师应挖掘榜样人物的崇高精神和高尚人格,使学生的情绪情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冲击,使其在内心深处产生对榜样敬佩、信服、信赖等的心理体验和对崇高精神的向往和追求,并逐渐从对榜样的情感认同并内化为自己行动的意志和决心。

2.榜样的选取上要注重真实感、多层次、多样化
学校榜样教育中榜样的选取应当是真实的、多层次的、能够被学生接受和认同的。

所谓真实,即榜样的事迹应当是基于生活真实的。

当今的学生具有高度的批判意识,他们不再相信完美无缺的榜样,更无法接受纯粹高尚、抽象空洞的典型。

所谓多层次、多样化的榜样,是指榜样的选定应当尊重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层次特点,选定的榜样既可以是学生身边的优秀分子,也可以是平日教学生活中循循善诱的教师,还可以是全国范围内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同时由于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榜样的选取要经得起学生日益强烈的批判精神的考验,
要在新的呈现方式下发挥更加有效的激励作用,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在德育内化基础上将所获的道德体验转化为行动,实现德育的外化。

3.营造氛围,加强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榜样教育的外化本身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因此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一些学生道德认识还不坚定,道德情感也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容易出现“说到做不到”的言行脱节的现象,需要强化他们的行为训练。

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道德情境,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力,提高其道德行为水平,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__
[1] 李琳.试论榜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xx(8).
(杨子)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