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722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

722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来测量分光光度的仪器,它可以通过测量样品溶液的吸收或透射来确定其浓度。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如下:1.准备工作在使用分光光度计之前,需要先确认仪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电源是否接好,并保证其电压稳定。
检查仪器的光源是否正常发光,镜头是否干净。
如有需要,归零仪器以确保准确测量。
2.样品制备准备需要测量的样品溶液。
根据测量目的和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浓度。
注意,在测量之前应将样品与溶剂充分混合,并去除其中的任何颗粒物或杂质。
3.装填样品将样品溶液装填到装有双液槽的光度池中。
确保样品装填均匀且不会波动。
4.设置测量条件使用仪器上的操作界面或旋钮设置测量条件,例如选择透射模式或吸光模式、选择特定的波长等。
根据测量的目的,选择一个适合的波长进行测量。
5.正确对准确保样品装置被正确对准到测量池中。
有些分光光度计需要手动对准,要确保样品池的位置与光路对准。
6.进行测量根据所使用的分光光度计,可以通过按下一个测量按钮或者在仪器上的操作界面上点击开始测量来进行。
7.记录数据在仪器完成测量后,读取测量结果。
根据需要,可以记录下吸光度或透射率的数值,以供后续分析使用。
8.清洗仪器在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清洗仪器,以防止样品残留在仪器内对下次测量造成干扰。
使用相应的溶剂来清洗仪器,轻轻搅拌并将其倒出。
确保仪器干燥后,可放回仪器存储的位置。
总结起来,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包括准备工作、样品制备、装填样品、设置测量条件、正确对准、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和清洗仪器等步骤。
通过按照以上步骤正确操作,可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一、测量原理分光光度法测量的理论依据是伯郎—比耳定律:当容液中的物质在光的照射和激发下,产生了对光吸收的效应。
但物质对光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各种不同的物质都有其各自的吸收光谱。
所以根据定律当一束单色光通过一定浓度范围的稀有色溶液时,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A与溶液的浓度c(g/l)或液层厚度b(cm)成正比。
其定律表达式A=abc (a是比例系数)。
当c的单位为mol/l时,比例系数用ε表示,则A=εbc称为摩尔吸光系数。
其单位为L·mol-1·cm-1它是有色物质在一定波长下的特征常数。
二、光线的波长200nm-400nm 紫外线()400-750nm可见光()>750nm 红外线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1、开启电源,指示灯亮,选择开关置于“T”,波长调至到测试用波长。
仪器预热20分钟。
2、打开试样室(光门自动关闭),调节透光率零点旋钮,使数字显示为000.0。
(调节100%T旋钮)3、盖上试样室盖,将比色皿架处于蒸馏水校正位置,使光电管受光,调节透光率100%旋钮使数字显示100.0。
如显示不到100.0,则可再次调节透光率100%旋钮。
4、预热后,按(3)连续几次调整透光率的“0”位和“100%”的位置,待稳定后仪器可进行测定工作。
定性分析利用不同波长(如200 230 260 290 320 350 380 410)的单色光照射同一浓度的某一溶液时,找出最大的波长。
先做空白校正将选择开关置于A 。
调节吸光度调零旋钮,使得数字显示为零,第一个做参比,在第二第三第四个比色皿中依次倒入蒸馏水,做空白校正。
测量不同波长的吸光度将选择开关置于A 。
调节吸光度调零旋钮,使得数字显示为零,然后将被某一浓度的标准样液移入光路,依次测得不同波长的吸光度。
绘图。
绘图后,找出最大吸光度下的波长,此波长及此待测物的最大吸收波长。
定量分析将选择开关置于A 。
调节吸光度调零旋钮,使得数字显示为零,依次测得不同浓度下的标准样液,然后将被测样品移入光路,显示值即为被测样品的吸光度值。
722型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及原理

722型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及原理使用方法:1.开机和准备:a.先确保光度计所在的实验室环境干净整洁,并确保供电充足。
b.接通电源并预热仪器,一般需要预热5-10分钟。
c.打开仪器上的机箱盖,检查反射镜的干净程度并进行清洁,避免影响测量的精确性。
d.在清洁的试管中放入纯溶剂(不含待测物质),用来校准仪器。
2.校准仪器:a.将试管放入样品槽,选择纯溶剂模式,并进行光谱扫描,记录吸收峰的波长。
b.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校准操作,校准出零点和全光程值。
3.测量样品:a.取出清洁的试管,注入含待测物质的溶液。
确保试管的颜色清晰明亮,无二次反射或浑浊现象。
b.将试管放入样品槽,选择显示模式,并设置波长。
c.调节样品槽底座的位置,使其与光路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以确保光线穿过样品槽时的路径一致。
d.打开光速调节按钮,调节光速,使得显示屏上的光强度到达合适的范围。
e.用样品代替纯溶剂模式,进行吸光度测量,并记录结果。
f.根据需要可以选择进行连续测量或单点测量。
4.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a.读取测量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和计算。
b.根据测量结果,进行相关的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并绘制出相应的图表。
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分光光度计是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束具有吸收、透射或散射作用的原理进行测量的仪器。
其主要原理包括:光源、光栅、检测器和信号处理部分。
1.光源:光度计中的光源通常是选用的是钨丝灯或者氘灯,用以产生大范围的可见和近紫外区域的光。
2.光栅:光度计中的光栅是一个多个垂直于光路方向、反射率不同的平面镜排成的光栅片组成的。
当入射光束通过光栅时,会发生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从而可以分解出各个波长的光束,实现波长选择的功能。
3.检测器:光度计中的检测器可以选用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光电敏感器或者光电转换器等。
其作用是将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并进行放大和增强。
4.信号处理:光度计中的信号处理部分是将检测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标定和处理,最终得到吸光度的结果。
722型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及原理

722型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及原理
1.打开分光光度计,保持适当的时间来使仪器达到恒定的工作状态。
2.调节波长选择器,选择所需的测量波长。
波长选择器一般位于仪器
的侧面或顶部,并带有一个刻度盘,可选择波长。
3.使用清洁、无痕的玻璃池在试样槽内加入适量的溶液样品。
4.将试样槽插入仪器中,确保样品与光路垂直平行,并调节样品槽位置,使光线通过清晰射入。
5.调节光强,使示值器上的指针或数字读数尽量接近标度的最大量程。
6.在光强调整好后,将样品残留物擦拭干净,然后逐渐向样品槽中加
入标准溶液,同时观察示值器的变化。
7.在示值器读数稳定后,记录下示值器的读数,此时该读数即为溶液
的吸光度。
8.根据已知标准曲线,可以通过吸光度值计算出溶质的浓度。
A=εlc
其中,A为吸光度,ε为摩尔吸光系数(与物质的特性有关),l为光
程长度,c为溶质的浓度。
1.分光:通过波长选择器选择不同的波长,使特定波长的光线通过样
品和参考溶液。
2.光路:根据特定波长的光线所通过的路径,将光线引导到样品槽中
的溶液中。
3.吸光度测量:光线通过样品和参考溶液后,经过光电二极管或光电
倍增管等光电转换器件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放大、滤波等电子系统处理,最终显示在示值器上。
总结起来,722型分光光度计利用比尔定律,通过测量样品吸收特定
波长的光线后的光强,计算出样品的吸光度,并通过与已知标准曲线或参
考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从而测量出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722型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用于测量样品溶液的吸收光谱,并根据光谱图中的吸收峰值对样品的化学组分和浓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本文将详细介绍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设置仪器参数、校准仪器、测量样品吸光度、绘制吸收光谱图等步骤。
1.设置仪器参数首先,打开分光光度计的电源开关,待仪器完成启动后,进入参数设置界面。
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波长范围、波长步长、扫描速度、光强范围等参数。
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和步长,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选择适当的扫描速度,以平衡测量时间和分辨率。
如果样品浓度较高或光强较弱,应相应调整光强范围。
2.校准仪器在进行样品测量前,需要进行仪器的校准。
校准波长通常选择一种已知浓度的标准品,如硫酸铜溶液。
先将分光光度计调至所选校准波长,然后使用合适的比色皿装入标准品溶液。
将比色皿放入仪器样品架中,点击校准按钮进行校准。
校准完成后,仪器会自动调整光强和零点,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3.准备样品溶液根据需要分析的样品,制备相应浓度的溶液。
如果需要测量多个波长,可选择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进行测量,以便绘制吸收光谱图。
在制备溶液时,注意保持溶液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并遵循相应的实验安全操作规范。
4.测量样品吸光度将调整好的样品溶液倒入比色皿中,放入样品架中。
注意避免比色皿的划痕、气泡等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选择所需的测量波长,点击开始测量按钮,仪器会自动扫描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值,并记录在数据中。
重复测量多个不同波长的吸光度值,以获得完整的吸收光谱图。
5.绘制吸收光谱图以所测得的吸光度数据为基础,使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光谱图的绘制。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坐标轴、曲线类型、线条颜色等参数进行设置,并添加标题和图例。
绘制完成后,可以进一步进行光谱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6.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测得的样品吸光度数据,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根据比色法原理,可根据吸光度与溶液浓度的线性关系,计算样品溶液中一些组分的浓度。
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一、仪器的构成和特点二、仪器的准备工作1.打开电源开关,预热10-15分钟。
2.调节光源强度,使其稳定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3.清洁样品室和检测器,确保无尘和积水。
三、基本操作步骤1.使用准直镜盖住样品室窗口。
2.调节样品室平台高度,使准直镜在样品室中垂直位置上居中。
3.使用十字准直具,调节样品室平台水平位置,使十字准直具在样品室中水平位置上居中。
4.将测量物溶液倒入透明的光学玻璃池中,注意池内无气泡和杂质。
5.将准直镜从样品室中移开,确保样品室窗口干净。
6.将光学玻璃池放入样品室,确保它放置在样品室底座上,并旋紧螺丝。
7.转动波长选择旋钮,选择所需波长,并将光强调节旋钮调至合适的位置。
8.使用电源开关打开探测器电源开关。
9.将样品室调节旋钮调至零位。
10.按下“0ABS”按钮,调零并显示为0吸光度。
11.阅读当前波长的吸光度,并记录。
12.将光源开关打开。
13.根据实际要测量的情况,选择所需的波长范围,并将其调至合适位置。
14.测量所需物质浓度时,可选择“K”按钮,测量吸光度,并记录。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1.光源不亮:检查电源开关和电缆连接情况,确保光源电源正常供电。
2.吸光度为负数:检查样品室窗口是否干净和光学玻璃池是否正常放置。
3.波长不准确:检查波长选择旋钮和光谱宽度选择旋钮是否调整正确。
4.吸光度不稳定:检查光源和检测器是否正常工作。
以上就是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还应注意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持仪器的清洁和稳定,并及时校验和维护仪器的性能,以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722N 型 分光光度计 操作说明

722N 型分光光度计操作说明
1.打开样品盖,打开仪器开关(仪器后方),预热30分钟。
2.调节所需波长。
3.用洗瓶把比色皿洗涤干净,注意手要拿毛面的两侧;比色皿
表面的水用滤纸轻轻吸干,不可用力擦拭。
4.取参比容量瓶(1号容量瓶)中的溶液少量,润洗比色皿3次
后,在比色皿中加入大约2/3体积的参比溶液。
吸干比色皿外壁水分,并置于样品室的第一个槽内;取2号容量瓶中的试液少量,润洗比色皿3次后在比色皿中加入大约2/3体积的2号溶液。
并把这个比色皿放到样品室的第二槽内,依次类推其他号容量瓶中的试液.(注:一定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测定)5.关闭样品室盖(注:操作要慢、轻),按A/t/C/F 键使A指示
灯亮(测定吸光度状态)。
6.按Δ/100% 键,调吸光度为0.000。
此时光路要正对准参比溶
液。
7.拉样品杆(要慢拉)第一档测量1号试液,读数,记录数据
A.,再拉第二档,第三档。
8.测量完毕。
立即打开样品室盖;再依次测量其他试液及未知
液。
9.全部测完后,先关闭电源,再盖好样品室盖。
10.洗净比色皿,吸干外壁水分,放入比色皿盒中,盖好仪器罩;
填写使用记录。
722型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

722型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一、准备工作1.打开仪器电源,等待仪器启动。
2.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包括检查光源是否亮起、光束是否正常传输等。
3.准备测量样品溶液,要求样品溶液必须与仪器所使用的溶剂相溶。
二、调整光源1.打开光源控制开关,使得光源正常工作。
2.调节光源强度,一般应使光源强度在合适范围内,以避免过强的光可能会损伤样品。
三、选择检测波长1.找到样品所吸光的波长范围,将选波选择钮旋转到对应的波长位置。
2.选择合适的波长来进行光谱扫描,一般要选择吸光峰最明显的波长。
可以先进行粗略扫描,然后再选择具体的波长进行测量。
四、测量样品1.将样品溶液注入光池中,并使用样品盖或者透明玻璃片覆盖光池。
2.调节样品室室温控制旋钮,将样品温度调整到合适范围。
对于敏感的样品,应尽量控制样品温度不发生变化。
3.按下"开始"按钮,启动光谱扫描仪进行测量。
五、记录和保存数据1.在完成测量后,仪器会自动显示吸光度-波长曲线。
2.可以通过内置的打印机将数据直接打印出来,也可以将数据通过USB接口导出到电脑上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
3.如果需要保存光谱数据,可以选择导出为TXT或者其他格式的文件。
六、清洁和维护1.测量结束后,及时将样品残留物清理干净,避免样品的残留影响下次测量结果。
2.注意保持光池的清洁,可以用纯水或者其他适当溶剂清洗光池,防止污染和残留影响测量精度。
3.定期检查仪器的灯泡和光路,如有灯泡损坏或光路不正常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总结:722型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相对简单。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准备工作的完成,光源的调整,选择合适的检测波长,准确测量样品并记录数据,以及实验后的清洁和维护工作。
正确使用分光光度计可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并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一、测量原理
分光光度法测量的理论依据是伯郎—比耳定律:当容液中的物质在光的照射和激发下,产生了对光吸收的效应。
但物质对光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各种不同的物质都有其各自的吸收光谱。
所以根据定律当一束单色光通过一定浓度范围的稀有色溶液时,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A 与溶液的浓度c(g/l)或液层厚度b(cm)成正比。
其定律表达式A=abc
(a是比例系数)。
当c的单位为mol/l时,比例系数用ε表示,则A=εbc称为摩尔吸光系数。
其单位为L•mol-1•cm-1它是有色物质在一定波长下的特征常数。
T(透光率)=I/I0 A(吸光度)= -lgT 或A=K•C•L(比色皿的厚度)
测定时,入射光I,
吸光系数和溶液的光径长度不变时,透过光是根据溶液的浓度而变化的,即“K”为常数。
比色皿厚度一定,“L”、“I0”也一定。
只要测出A即可算出“C”。
二、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1、将灵敏度旋钮调至“1”档(信号放大倍率最小)。
2、开启电源,指示灯亮,选择开关置于“T”,波长调至到测试用波长。
仪器预热20分钟。
3、打开试样室(光门自动关闭),调节透光率零点旋钮,使数字显示为000.0。
(调节100%T旋钮),盖上试样室盖,将比色皿
架处于蒸馏水校正位置,使光电管受光,调节透光率100%旋钮使数字显示100.0。
如显示不到100.0,则可适当增加微电流放大的倍数。
(增加灵敏度
的档数同时应重复(3)调节仪器透光率的“0”位)但尽量使倍率置于低档使用。
这样仪器会有更高的稳定性。
4、预热后,按(3)连续几次调整透光率的“0”位和“100%”的位置,待稳定后仪器可进行测定工作。
三、吸光度“A”的测量
将选择开关置于A 。
调节吸光度调零旋钮,使得数字显示为零,然后将被测样品移入光路,显示值即为被测样品的吸光度值。
四、浓度c的测量
将选择开关由“A”旋至“C”将已标定浓度的样品放入光路,调节浓度旋钮,使得数字显示为标定值,将被测样品放入光路即可读出被测样品的浓度值。
注意事项:
1、测量完毕,速将暗盒盖打开,关闭电源开关,将灵敏度旋钮调至最低档,取出比色皿,将装有硅胶的干燥剂袋放入暗盒内,关上盖子,将比色皿中的溶液倒入烧杯中,用蒸馏水洗净后放回比色皿盒内。
2、每台仪器所配套的比色皿不可与其它仪器上的表面皿单个调换。
使用方法
(1)预热仪器将选择开关置于“T”,打开电源开关,使仪器预热20分钟。
为了防止光电管疲劳,不要连续光照,预热仪器时和不测定时应将试样室盖打开,使光路切断。
(2)选定波长根据实验要求,转动波长手轮,调至所需要的单色波长。
(3)固定灵敏度档在能使空白溶液很好地调到“100%”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灵敏度较低的挡,使用时,首先调到“1”挡,灵敏度不够时再逐渐升高。
但换挡改变灵敏度后,须重新校正“0%”和“100%”。
选好的灵敏度,实验过程中不要再变动。
(4)调节T=0% 轻轻旋动“0%”旋钮,使数字显示为“00.0”,(此时试样室是打开的)。
(5)调节T=100% 将盛蒸馏水(或空白溶液,或纯溶剂)的比色皿放入比色皿座架中的第一格内,并对准光路,把试样室盖子轻轻盖上,调节透过率“100%”旋钮,使数字显示正好为“100.0”。
(6)吸光度的测定将选择开关置于“A”,盖上试样室盖子,将空白液置于光路中,调节吸光度调节旋钮,使数字显示为“.000”。
将盛有待测溶液的比色皿放入比色皿座架中的其它格内,盖上试样室盖,轻轻拉动试样架拉手,使待测溶液进入光路,此时数字显示值即为该待测溶液的吸光度值。
读数后,打开试样室盖,切断光路。
重复上述测定操作1-2次,读取相应的吸光度值,取平均值。
(7)浓度的测定选择开关由“A”旋置“C”,将已标定浓度的样品放入光路,调节浓度旋钮,使得数字显示为标定值,将被测样品放入光路,此时数字显示值即为该待测溶液的浓度值。
(8)关机实验完毕,切断电源,将比色皿取出洗净,并将比色皿座架用软纸擦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