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五节
合集下载
第三章_第五节_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不平衡性。
• 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 • 具有自身的规定性,这一规定性具是指教 • 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教
• 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的思想、制度 、内容和方法,尽管受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 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但同时又是从以往的 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传统的教育有着渊源关 系,都带有自己发展历程中的烙印。
正因为如此,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 平相同或相近的国家,却有着不同特色的教育; 而不同国家往往也具有一些共同的教育特点。
3、教育具有与政治、制度和生产力 发展的不平衡性。两者并非完全同步。 这有两种情况: 一是教育的思想和内容落后与政 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 当旧的政治经济制度消亡之后,与之适 应的教育思想和内容,并不立即随之而 消亡,还会残存一个时期。如在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社会里,还残存有剥削阶 级的教育思想。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他除了与上述 的各种社会现象密切联系外,还具有它自身的特点, 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谓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 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政治经济和生产力等能动 作用。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育具有与政治、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
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认识到了社会发展的 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到教育 大众的方向,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 可能出现新的思想。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也就是说 教育可能超前或滞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 产力等其他社会子系统,从而体现其相对 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明,不能仅仅从社会 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去考察教育,还必须 从教育内在的、特有的规律性去考察教育, 更不能简单地照搬解决政治、经济等方面 的方法去解决教育问题。因此,第一,教 育必须坚持自己独立的品格。教育就是教 育,不能混同与其他社会活动要坚持、 坚守“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培养人”。
第三章第五节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例2:如图3-19所示的电路,已知:US1 = 12 V,US2 = 6 V,R1 = 3,R2 = 6,R3 = 10,试应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电阻R3中的电流。
五、电源等效变换及化简原则
1.注意点(3)
注意:
(1)IS与US的方向一致。
(2)等效变换对外电路等效,对电源内部不等效。
(3)恒压源和恒流源之间不能等效。
I
电流源
IIS
对外等效
IS
3.结论
四、举例
教学(学习)
反思
学习过程
备注
(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
课前复习:
戴维宁定理的内容。
新授:
一、电压源
1.电压源:为电路提供一定电压的电源。
2.恒压源:电源内阻为零,电源提供恒定不变的电压。
3.恒压源的特点
(1)它的电压恒定不变。
(2)通过它的电流可以是任意的,且决定于与它连接的外电路负载的大小。
4.符号
二、电流源
1.电流源:为电路提供一定电流的电源。
2.两个并联的电压源不能直接合并成一个电压源,但两个并联的电流源可以直接合并成一个电流源。
3.两个串联的电流源不能直接合并成一个电流源,但两个串联的电压源可以直接合并成一个电压源。
4.与恒压源并联的电流源或电阻均可去除;与恒流源串联的电压源或电阻均可去除。
练习:
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1.是否题(9)、(10)。
2.恒流源:电源内阻为无穷大,电源将提供恒定不变的电流。
3.恒流源的特点
(1)它提供的电流恒定不变,不随外电路而改变。
(2)电源端电压是任意的,且决定于外电路。
4.符号
三、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五、电源等效变换及化简原则
1.注意点(3)
注意:
(1)IS与US的方向一致。
(2)等效变换对外电路等效,对电源内部不等效。
(3)恒压源和恒流源之间不能等效。
I
电流源
IIS
对外等效
IS
3.结论
四、举例
教学(学习)
反思
学习过程
备注
(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
课前复习:
戴维宁定理的内容。
新授:
一、电压源
1.电压源:为电路提供一定电压的电源。
2.恒压源:电源内阻为零,电源提供恒定不变的电压。
3.恒压源的特点
(1)它的电压恒定不变。
(2)通过它的电流可以是任意的,且决定于与它连接的外电路负载的大小。
4.符号
二、电流源
1.电流源:为电路提供一定电流的电源。
2.两个并联的电压源不能直接合并成一个电压源,但两个并联的电流源可以直接合并成一个电流源。
3.两个串联的电流源不能直接合并成一个电流源,但两个串联的电压源可以直接合并成一个电压源。
4.与恒压源并联的电流源或电阻均可去除;与恒流源串联的电压源或电阻均可去除。
练习:
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1.是否题(9)、(10)。
2.恒流源:电源内阻为无穷大,电源将提供恒定不变的电流。
3.恒流源的特点
(1)它提供的电流恒定不变,不随外电路而改变。
(2)电源端电压是任意的,且决定于外电路。
4.符号
三、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第三章第五节变质岩

作业1:
地球内部圈层是如何划分的?地壳的结 构和特征如何?什么叫地质作用?举例说 明内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
作业2:
1 试用鲍文反应系列说明火成岩的矿物组 合关系
2 岩浆岩(火成岩)中深成岩和浅成岩的 结构构造各有什么特征?它们与生成条件之 间有什么关系?火成岩的分类依据及基本类 型是什么?
变 质 岩 的 形 成 及 其 与 其 它 岩 石 的 关 系
变质岩与火成岩、沉积岩的比较
变质岩
含典型的变质矿物,常具片理构造
都具有结晶结构
火成岩
无典型的变质矿物,无片理构造
沉积岩 变质岩
具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无层理构造,不含有化石
判断:火成岩和变质岩都具有结晶结构,而 沉积岩不具有结晶结构,但沉积岩具层理 构造,常含有化石。
1、变质岩的矿物
继承矿物
标志矿物 如石榴子石、蓝闪石、阳起石等
片麻构造 粗 变
片状构造
质
(一) 片理构造 千枚构造
程
(最常见、最典型) 板状构造 细 度
条带状构造
(二) 块状构造
(三) 变余构造 (残留构造):岩石经变质 后,仍保持原岩的构造特征称为变余构造。
变余构造是恢复原岩性质的重要标志。 思考:
在变余层理构造、变余气孔构造,变余杏 仁构造,变余波痕构造中,哪些是正变质岩 中变余构造 哪些是 副变质岩中变余构造?
2、变质岩的结构(五种)
(一)变晶结构 粒状 斑状—与基质相比,变斑晶结晶时间长 (注意与火成岩比) 鳞片状 角岩
(二)碎裂结构 (脆性变形,矿物发生碎裂) (三)变余结构 (四)交代结构 (五)糜棱结构(塑性变形,矿物的粒内滑
移和扭折)
3、变质岩的构造 是指岩石组分在空间上的排列和分布所
第三章 第5节 洛伦兹力

洛伦兹力
电场力
仅在运动电荷的速度方
产生
带电粒子只要处在电场
向与B不平行时,运动
条件
中,一定受到电场力
电荷才受到洛伦兹力
F=qvBsinθ,方向与B
大小
F=qE,F的方向与E
垂直,与v垂直,用左
方向
同向或反向
手定则判断
返回
洛伦兹力
电场力
特点 洛伦兹力永不做功
电场力可做正功、负功或 不做功
相同 点
反映了电场和磁场都具有力的性质
需要注意的是,负电荷以速度 v 也可匀速通过这个选择器。但
是,若粒子从右-11 所示的正交电场和磁场
中,有一粒子沿垂直于电场和磁场的方
向飞入其中,并沿直线运动(不考虑重力
作用),则此粒子
()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可能带正电或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D.一定不带电
图 3-5-11
返回
解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电场力,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 而带电粒子做直线运动,根据电场力方向及洛伦兹力方向判 定,可知两力必反向且与运动速度垂直,故无法判断是何种 带电粒子,即正电、负电、不带电粒子都满足题设条件,故 正确答案为 C。
答案: C
返回
返回
[例 1] 在图 3-5-12 所示的各图中,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均为 B,带电粒子的速率均为 v,带电荷量均为 q。试求出图中带 电粒子所受洛伦兹力的大小,并指出洛伦兹力的方向。
答案: 6.4×10-17 N
返回
1.结构 如图 3-5-4 所示为电视显像管的原理示意图(俯视图)。没有磁 场时,电子束打在荧光屏正中的 O 点,为使电子束偏转,由安装在管
第三章-第五节__胶体溶液

- - -
团结构示意图及胶团结构
的简式:
K+
K+
K+ K+ K+
{(AgI)m · nI- · (n-x)K+}x- · xK+
K
+
- I- I I I -I -
K
+
K+
K+
NO3-
用AgNO3和KI制备AgI 溶胶,AgNO3过量时,
NO3-
NO3-
N
NO3-
{(AgI)m · nAg+ · (n-x)NO3-}x+ · xNO3-
第五节 胶体溶液
胶体溶液是分散相粒子直径在1-100nm范围内的 一种分散体系。 溶胶 高分子溶液
一、溶胶
分散相粒子:一定量原子、离子或分子组成的集合体
特点:多相系统,高度分散,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根据分散介质分类: 液溶胶: Fe(OH)3溶胶 气溶胶: 云、烟、雾等
固溶胶: 有色玻 璃
溶胶的制备
分为有限溶胀和无限溶胀 离浆:新制的弹性凝胶放置一段时间后,部 分液体会自动从凝胶分离出来,使凝胶本身的 体积缩小的现象。 高分子化合物之间进一步的交联作用将溶 液从网状结构中排出。 触变作用
目标测试答案
1、高分子溶液与溶胶的共同点为:①分散相颗粒的 直径都在1~10nm之间;②不能透过半透膜; 它们的不同点为:①高分子溶液中的分散相为单个 的高分子,而溶胶颗粒为分子聚集体;②高分子溶 液为均相体系,而溶胶为非均相体系;③高分子溶 液为稳定体系,而溶胶的稳定性较差。 2、不同型号的墨水,由于生产流程、原料、操作 不同而带上了不同的电荷,混合使用时,互相中 和而聚沉,会使钢笔堵塞而写不出来。
第三章 第五节 Romberg方法

两个相邻的近似公式(其中一个公式是由另一个公式的分
半得到的)的Rom线be性rg组合而得到的更好的近似公式的方法就
是所谓的
求积方法(逐次分半加速法)。形如
(5.2)的公式称为逐次分半加速公式。
二、加速公式的一般形式
令
b
I a f (x)dx
由复化梯形公式的余项
EnT f I Tn
关系式
41 Sn 3 T2n 3 Tn
(5.2)
得出一个新序列 Sn, n 1, 2, , 称为 Simpson 值序列。
这个序列是用 T2n 和 Tn 作适当的线性组合而得到的。 显
然,它要比“老序列”Tn 的收敛速度快。同样,用Sn
和S2n
作适当的线性组合又可以得到更好的求积公式,这种用
42
1
C1 42 1 S2 42 1 S1 0.69317.
(4) 将 [1, 2] 八等分
1 9 11 13 15
H4
[ 4
f
( )8
f
(
8
)
f
(
8
)
f
(
8
)]
0.69122,
1 T8 2 (T4 H4 ) 0.69412,
41 S4 3 T8 3 T4 0.69315,
这就是复化 Simpson 公式(5.2).
同样,由复化 Simpson 公式的误差表达式
EnS f I Sn
(b a)5 2880n4
f (4) (),
E2Sn f I S2n
(b a)5 2880(2n)4
f (4) ( ).
第三章-第五节-演化博弈模型解读

设:群体比例的动态变化速度为
dx x U Y U dt
dx 则: x 2 x3 dt
当x=0时,稳定;
复制动态方程
当x>0时,最终稳定于x*=1
dx/dt
dx x 2 x3 dt
乙 Y 甲 Y N 1,1 0, 0 N 0 ,0 0,0
0
1
图1 签协议博弈的复制动态相位图 x*=0,x*=1为稳定状态,此时,dx/dt=0 但x*=1为ESS,即最终所有人都将选择“Y”
在方法论上,它不同于博弈论将重点放在静态均衡
和比较静态均衡上,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均衡。演 化博弈理论源于生物进化论。
为什么将演化思想引入到博弈论中?
(1)博弈论对生物学的影响。博弈论的策略对应生
物学中的基因 ,博弈论的收益对应生物学中的 适应度。在生物学中应用的博弈论与经济学中的 传统博弈论最大区别就是非完全理性的选择。 (2)演化化思想对社会科学的影响。例如,在市场 竞争中,我们不必要去理性的想那个策略才是最 优的,最后能够在市场存活下来的企业,一定是
若x<x*,为使x→x*,应满足F(x)>0;
若x>x*,为使x→x*,应满足F(x)<0.
F(x)=dx/dt,t↑,则x↓
F(x)
这意味着:
x* 0 x
当F'(x*)<0,x*为ESS
(三)协调博弈的复制动态和ESS
复制动态方程F(x):
甲 A B
乙 A 50,50 0,49 B 49,0 60,60
x
(二)一般两人对称博弈
甲 S1 S2
乙 S1 a,a c, b S2 b ,c d,d
群体中采用S1的比例为x,S2的比例为1-x,对于甲
dx x U Y U dt
dx 则: x 2 x3 dt
当x=0时,稳定;
复制动态方程
当x>0时,最终稳定于x*=1
dx/dt
dx x 2 x3 dt
乙 Y 甲 Y N 1,1 0, 0 N 0 ,0 0,0
0
1
图1 签协议博弈的复制动态相位图 x*=0,x*=1为稳定状态,此时,dx/dt=0 但x*=1为ESS,即最终所有人都将选择“Y”
在方法论上,它不同于博弈论将重点放在静态均衡
和比较静态均衡上,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均衡。演 化博弈理论源于生物进化论。
为什么将演化思想引入到博弈论中?
(1)博弈论对生物学的影响。博弈论的策略对应生
物学中的基因 ,博弈论的收益对应生物学中的 适应度。在生物学中应用的博弈论与经济学中的 传统博弈论最大区别就是非完全理性的选择。 (2)演化化思想对社会科学的影响。例如,在市场 竞争中,我们不必要去理性的想那个策略才是最 优的,最后能够在市场存活下来的企业,一定是
若x<x*,为使x→x*,应满足F(x)>0;
若x>x*,为使x→x*,应满足F(x)<0.
F(x)=dx/dt,t↑,则x↓
F(x)
这意味着:
x* 0 x
当F'(x*)<0,x*为ESS
(三)协调博弈的复制动态和ESS
复制动态方程F(x):
甲 A B
乙 A 50,50 0,49 B 49,0 60,60
x
(二)一般两人对称博弈
甲 S1 S2
乙 S1 a,a c, b S2 b ,c d,d
群体中采用S1的比例为x,S2的比例为1-x,对于甲
第三章 第5节 多普勒效应

在同一车道上的一辆轿车发出一束已知频率的电磁波,结果该电磁波被此辆轿车
反射回来时,巡警车接收到的电磁波频率比发出时低。
(1)此现象属于( )
A.波的衍射
B.波的干涉
C.多普勒效应
D.波的反射
(2)若该路段限速为 100 km/h,则轿车是否超速?
(3)若轿车以 20 m/s 的速度行进,反射回的电磁波频率应怎样变化?
1.了解多普勒效应,初步理解多普勒效应的产 生原因。
2.能运用多普勒效应解释一些物理现象,了解多 普勒效应的应用。
课后课时作业
1.(多普勒效应的理解)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发生多普勒效应时波源的频率保持不变 B.要发生多普勒效应,波源和观察者间必须有相对运动 C.只有声波会发生多普勒效应 D.机械波、电磁波和光波都会发生多普勒效应
[完美答案] (1)C (2)超速 (3)变大
[规范解答] (1)巡警车接收到的电磁波频率比发出时低,此现象为多普勒效 应,故选 C。
(2)因巡警车接收到的电磁波频率比发出时低,由多普勒效应知巡警车与轿 车在相互远离,而巡警车车速恒定又在后面,可判断轿车车速比巡警车车速大, 故轿车超速。
(3)若轿车以 20 m/s 的速度行进,此时巡警车与轿车在相互靠近,由多普勒 效应知反射回的电磁波频率应变大。
5.多普勒效应
1.了解多普勒效应,初步理解多普勒效应的产 生原因。
2.能运用多普勒效应解释一些物理现象,了解多 普勒效应的应用。
仔细听急救车的鸣笛声,你 会发现一个现象:当车从你 身边疾驰而过的时候,鸣笛 的音调会由高变低。这到底
是怎么回事呢?
一、多普勒效应
定义: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发现,当波源与 观察者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时,接收到的波的 频率都会发生变化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滞留船舶 (1)PSC检查的根本目.均是为了消灭低标准船在海上航行,而 消灭低标准船在海上航行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旦发现这 样的船舶,则不允许它开航,将其滞留,直到它纠正自己的 缺陷为止。 (2)对于低标准船舶,在决定船舶存在的缺陷是否严重到需要 对其实施滞留时,PSCO将首先评估:该船是否具有有效的相 关文件;船舶是否配有最低安全配员证书所要求的船员。
2)对低标准船的反应行动 (1)当PSCO经过详细检查,确认一船为低标准船时,应确保该 船在开航前采取措施纠正缺陷,以保五E船舶、旅客、船员 的安全,并消除对一海洋环境的威胁。
(2)在收到有关某船低于标准或具有污染危险的信息后,TSCO 应立刻开展调查和采取行动。
(3)如果缺陷不能在检查港纠正,PSCO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允 许该船开往另一港口,但PSCO应确保通知下一港口的主管机 关和船旗国。
(3)对于低标准船舶,在决定船舶存在的缺陷是否严重到需要 对其实施滞留时,PSCO还将进一步评估:船舶和(或)船员,在 未来的整个航行中是否能够安全的航行;是否能够安全的装卿 、运输货物;是否能够安全地进行机舱操作;是否能够维持正常 的航行、操舵;是否能够保持足够的稳性和保持完整水密;遇险
时是否能够有效应急和进行必要13勺通信;是否能够防止环境污染等。
(4)对于存在缺陷的低标准船,如果对其进行评估所得出的结 论也是否定的(即评估的结论是,在未来的整个航行中该船不 能够安全的航行、操作和防止海洋环境污染等),PSCO将综 合考虑发现的所有缺陷,决定是否对该船实施滞留。
(5)对于涉及最低配员标准和证书的滞留,PSCO在决定滞留 船舶前应考虑:计划航线或服务的长短和性质;存在的缺陷是否 对船舶、船上人员或环境构成危险;船员是否能得到适当的休 息时间;船舶的尺度和船型及配备的设备;货物特点。 (6)某些不太严重的缺陷,组合起来也可能构成对船舶的滞留 ,即如果PSCO在检查中发现大量的小缺陷,也可能考虑对该 船实施滞留。
第l章 总论
内容包括该程序的目的、适用的公约、引言、港口国监督的 公约依据、对非公约缔约方的方nl3自和低于公约尺度的船舶 的不优惠政策,以及给出了有关定义。
第2章 港口国检查。 内容包括概述、检查、明显依据、港口国监督的检查官 (PSCO)的专业标准、资格和培训及其一般程序指南。 第3章 更详细检查。 内容包括更详细检查的总原则、明显依据、关于船舶结构和 设备要求的指南、关于MAI3POL 73/78公约附则I和附则II的 排放要求的指南、关于对操作性要求进行监督的指南以及最 低配员标准和发证。
二、检查程序 港口国监督检查官(PSCO )在登船之前,一般要观察船舶外观的 总体状况,获得对船舶的最初印象。登船后,首先是检查证书 ,然后巡视各层甲板及有关舱室、设备等,从而获得对船舶的 实际总体印象。如果未发现明显依据,检查结束。如果PSC 0发 现明显依据,怀疑船舶可能存在严重缺陷,则进行详细检查。 如在详细检查中发现严重缺陷,足以构成滞留,船舶将被滞留 。当然,在初步检查过程也可能发现严重的可滞留缺陷,从而 滞留船舶。船舶纠正缺陷后,申请复查,经PSCO复查合格后, 解除船舶滞留。对于一般缺陷,PSCO给出处理意见,如需复查 ,经复查合格后,船舶可以开航。
三、检查内容
1.初步检查 (1) PSCO在登船前和登船后对受检船舶进行外观观察,观察 其油漆状况、腐蚀、凹陷、未修理的损伤和装卸情况等,获 得对该船保养情况的初步印象。 (2)在前往船长房间的途中,ISCO通常会进一步观察诸如甲板 上的消防和救生器材的情况、防火控制图和应急部署表的保 存情况以及水密门等的情况。
(11)收到内容
(1)船舶构造和设备要求的检查
( 2) MARPOL 73/78附则I、附则II排放要求的检查
(3)操作性要求的检查
(4)最低配员标准和证书的检查 (5)ISM规则符合性检查
四、缺陷处理
1.缺陷处理方式 1)原则上,所有被发现的船舶缺陷都应在开航前纠正。但是 ,根据缺陷的性质和严重程度,PSCO可以给出不同的处理意 见或决定,这些处理意见或决定包括:
第4章违反和滞留。 内容包括低于标准船舶的识别、关于缺陷资料的提交、针对 低标准船舶的港口国行动、港口国采取补救行动的责任、船 舶滞留指南等。
第5章报告。 内容包括港口国报告、船旗国报告、根据ARPOL 73/78的陈 述报告等。 第6章审核程序。 阐述了工MO对有关缺陷及缺陷纠正报告的评价及指导。
2.备忘录组织与国家介绍 1)巴黎备忘录组织 黎备忘录( Paris NIOU )组织是最早成立的地区性PSC检查合作 组织,目前有27个成员国. 自1982年7月以来,巴黎备忘录组织根据 IMO新的要求和欧盟 关于海上安全的指令进行了多次修改,现行有效的Paris MOU(33rd,Amendment于2011年7月1日生效,共有9章,12个 附件。
(7)当船舶和船员实质上不符合适用公约要求时,PSCO为保 证该船在开航后不会对船舶和船上人员构成威胁或对海洋环 境构成不合理的威胁,应采取必要的行动,而不考虑这种行 动是否会影响到船舶的正常离港计划。 (8)如果导致滞留的原因是船舶在驶往某一港口的途中的意外 损伤,在船舶进人港口之前,船长或船公司已经向港口国当 局报告,并已通知了船旗国,通知了负责签发证书的验船师 或机构,则PSCO不应向船舶签发滞留通知。 (9)如果决定滞留某船,PSCO应在PSC检查报告中予以记载, 并通过港口国海事主管机关通知船旗国海事主管机关。
2)亚太地区备忘录组织 亚太地区(东京)备忘录(Tokyo MOU)于]993年I2月1日在东京由 16个国家和地区的海事主管当局共同签订,并于1994年4月1 日正式生效。目前,亚太地区备忘录组织共有18个成员,我 国是亚太地区备忘录组织成员国。现行有效的Tokyo MOU( 11 th Amendment)于2009年7月19日生效,共有8章,l个附件。 按照各忘录总则中的要求,亚太地区各忘录组织的目标是在 其所覆盖区域内检查的船舶总量达到本区域内营达船舶总星 的80%一股情沉船舶接受了Tokyo MOU成员检查后的6个月内 ,其他Tokyo MOU成员不会对这艘船舶进行检查。
五、港口国检查备忘录组织 1. 世界上主要PSC检查合作组织与国家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主要有9个备忘录组织在运作 (1)巴黎谅解备忘录(Paris MOU ,1982年7月1日签署); (2)拉丁美洲协定(Vina del Mar Agreement,1992年11月5日签署); (3)亚太地区备忘录(Tokyo MOU ,1993年12月1日签署); (4)加勒比备忘录( Caribbean MOU ,1996年2月9 日签署);
(3)如果不是根据举报或应另一缔约国的请求进行的PSCO检查 ,则初步检查主要集中在船舶保养情况的外观检查和查验船 舶的有关证书和文件。 (4)如经查验该船应配备的船舶证书均有效,且根据PSCO的总 体印象和目测观察,确认船舶维护保养良好,PSCO通常仅将 此次检查限制在被举报或被观察到的缺陷(如有的话)。
(7)当船舶和船员实质上不符合适用公约要求时,PSCO为保 证该船在开航后不会对船舶和船上人员构成威胁或对海洋环 境构成不合理的威胁,应采取必要的行动,而不考虑这种行 动是否会影响到船舶的正常离港计划。 (8)如果导致滞留的原因是船舶在驶往某一港口的途中的意外 损伤,在船舶进人港口之前,船长或船公司已经向港口国当 局报告,并已通知了船旗国,通知了负责签发证书的验船师 或机构,则PSCO不应向船舶签发滞留通知。 (9)如果决定滞留某船,PSCO应在PSC检查报告中予以记载, 并通过港口国海事主管机关通知船旗国海事主管机关。
2.详细检查
1)实施详细检查的明显依据 当PSCO根据总的印象和在船土的观察有明显依据认为该船 、其设备或船员实质上不符合要求,PSCO将考虑进行更详细 的或扩大的检查。
(1)船舶存在明显不符合ISM规则要求的缺陷;
(2)缺少公约要求的主要设备或布臵;
(3)查验表明一个或几个船舶证书明显失效; (4)发现日志、手册或其他要求的文件不在船上或这些文件未 能保持或保持有误; (5)根据PSCO总的印象和观察,发现船舶存在船体或结构上的 严重变形或缺陷,危及船舶结构、水密或风雨密的完整性;
第五节 港口国监督程序
港口国监督( Port State Control, PSC) ,是指港口当局根据有关国 际公约规定的标准,对进人其港口的外国籍船舶实施的一种 监督与控制,以确保船舶及其一、设备符合国际公约要求,
船员配备和操作符合适用的国际标准。通过PSC,纠正与消除
受检船舶所存在不符合标准的缺陷,以确保船舶航行、人身 财产的安全以及保护海洋环境,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不符合 航运经营水平的提高。
3)美国海岸警卫队
(1)美国不是任何一个PSC检查合作组织的成员,只是作为观 察员参加巴黎备忘录组织和亚太地区备忘录组织的活动。
(2)实施PSC检查的主管机关是美国海岸警卫队(USCG) 。 (3)实施PSC检查的法律依据是美国本国(甚至是各州)的有关法 律与规定。
(1)开航前纠止:适用于质严重的缺陷。 (2) 14天内纠正:适用于小缺陷,船舶带着该缺陷航行,不会对 船舶安全、船员健康和海洋环境构成威胁。 (3)下一港纠正适用于在检查港不能解决的缺陷,但应限制船 舶的航行条件。
(4)3个月纠正:主要适用干ISM规则不符合项目。 (5)中止检查:在特殊情况下,PSCO从详细检查中,井综合 考虑船员的情况,发现船舶及其设备的总体情况明显低于标 准时,可以中止检查:中止检查可以持续至船方已采取必要{ 昔施并保证船舶符合有关公约的要求时为止。对于中止检查 的船舶不应让其开航。由于中止检查而造成的船期延误,责 任由船方自负。 (6)滞留:适用于缺陷已严重到如果让船舶带着该缺陷航行,将 威胁到船上人员的安全、船舶的安全以及海洋环境时。
(6)根据PSCO的印象和观察,发现船舶的安全、防污染和航行设 备存在严重缺陷: (7)船长或有关船员不熟悉涉及船舶安全或防止污染的推本操作 ,或未执行这些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