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次风韵之李群玉
唐.李群玉诗选

唐.李群玉诗选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
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
《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
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
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
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
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
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新荷》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
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
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
增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初月》二首之一滟滟流光浅,娟娟泛露轻。
云间龙爪落,帘上玉钩明。
桂树枝犹小,仙人影未成。
欲为千里别,倚幌独含情。
《初月》二首之二凝颦立户前,细魄向娟娟。
破镜徒相问,刀头恐隔年。
轻轻摇远水,脉脉下春烟。
别后春江上,随人何处圆。
《石潴》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
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
迥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
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
《云安》滩恶黄牛吼,城孤白帝秋。
水寒巴字急,歌迥竹枝愁。
树暗荆王馆,云昏蜀客舟。
瑶姬不可见,行雨在高丘。
《石头城》伯业随流水,寒芜上古城。
长空横海色,断岸落潮声。
八极悲扶拄,五湖来止倾。
东南天子气,扫地入函京。
《湖阔》楚色笼青草,秋风洗洞庭。
夕霏生水寺,初月尽云汀。
棹响来空阔,渔歌发杳冥。
欲浮阑下艇,一到斗牛星。
《失鹤》瑶台烟雾外,一去不回心。
清海蓬壶远,秋风碧落深。
堕翎留片雪,雅操入孤琴。
岂是笼中物,云萝莫更寻。
《寄江陵副使杜中丞》月华临霁雪,皓彩射貂裘。
桂酒寒无醉,银笙冻不流。
怀哉梁苑客,思作剡溪游。
竟夕吟琼树,川途恨阻修。
《长沙陪裴大夫登北楼》岩嶂随高步,琴尊奉胜游。
金风吹绿簟,湘水入朱楼。
李群玉《黄陵庙》全诗赏析

李群玉《黄陵庙》全诗赏析李群玉《黄陵庙》全诗赏析李群玉是晚唐诗人中有特点的一个。
字文山,湖南澧州(今澧县)人。
《唐才子传》称他“清才旷逸,不乐仕进,专以吟咏自适。
诗笔遒丽,文体丰妍。
好吹笙,美翰墨,如王谢子弟,别有一种风流。
”又说亲友敦促他入京应进士试,落第之后,就不再去。
裴休为湖南观察使,厚礼聘请他佐理郡中事务。
曾劝勉他说:“处士被褐怀玉,浮云富贵。
名高而身不知。
神宝宁久弃荒途,子其行矣。
”这大约是裴休罢任的时候,劝他入京求仕的话。
大中八年(公元八五四年),裴休为宰相执政。
使李群玉进呈诗三百篇,同时为他上表举荐,因而得授宏文馆校书郎。
但他还是不乐为官,不久即告假回家,二年后逝世。
《唐诗纪事》说:“群玉好吹笙,善急就章,喜食鹅。
及授校书郎东归,卢肇赠诗云:‘妙吹应谐风,工书定得鹅。
”他的诗今存三卷,五言为多,颇有清新古雅之作。
生平事迹,大概如此。
《唐才子传》有一段评论云:“夫澧浦古骚人之国。
屈平仕遭谮毁,不知所诉,心烦意乱,赋为《离骚》。
骚,愁也。
‘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也,又何怀乎故都?’委身鱼腹,魂招兮不来。
芳草萎尔,萧艾参天,奚独一时而然也。
群玉继禀修能,翱翔大化,人不知而不恤,禄不及而不言。
望涔阳之无极,挹兰杜之绪馨。
款君门以披怀,沾一命而潜退。
风景满目,宁无愧于古人。
故其格调清越,而多登山临水、怀人送归之制。
如‘远客坐长夜,声孤寺秋’。
‘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等句,己曲尽羁旅坎壈之情。
壮心千里,于方寸不扰,亦大难矣。
”这一段文字,前段以李群玉比之为屈平,中段叙说李群玉的品德,后段评其诗格。
我以为李群玉与屈平不同,他并非因不见用于朝廷而感到穷愁,也没有象屈平那样的叫苍天,叩帝阍。
他根本是心甘淡泊,敝屣荣名的人,恐怕只能比之为陶渊明一流。
不过评论中说他曾“款君门以披怀”,方干《经李群玉故居》诗中也说他:“讦直上书难遇主,衔冤下世未成翁。
”似乎李群玉曾向朝廷上书论政而未被采录,但现有的资料中却没有记载。
唐朝诗人李群玉生平简介

唐朝诗人李群玉生平简介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
《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唐朝诗人李群玉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唐代诗人李群玉唐代诗人李群玉生于公元808年,卒于公元862年,是澧州人。
在诗人辈出的唐代年间,唐代诗人李群玉仍在诗歌领域占有一席很重要的地位,足以看出李群玉的诗情文采。
在《湖南通志》一书中,记载了李群玉的生平经历和诗歌成就,原话是“诗笔妍丽,才力遒健”。
虽然只有简短的八个字,但是从中体现了世人对李群玉诗歌才能的赞赏。
早年间,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曾到澧州游玩,得知李群玉有很高的才情后,杜牧劝告李群玉让他参加科举考试,得以入朝为官,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后来,宰相裴休在湖南一带巡查时,让李群玉给自己赠送诗词一首。
后来,李群玉进京将自己曾写的三百首诗歌送给唐宣宗,唐宣宗看后,称赞李群玉的诗歌高雅有内涵,并封李群玉为弘文馆教书郎一职,还赐给了李群玉大量的锦缎器物。
李群玉喜欢郊游,所以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并结识了很多朋友。
在《全唐诗》中,共收录了李群玉263首诗歌,是晚唐时期著名的代表诗人。
除此之外,李群玉也被称为唐代湖南三大诗人之一。
在李群玉诗歌中,可以看出晚唐时期的人文风貌。
唐代诗人李群玉曾作一首《石渚》诗歌,记录了长沙窑烧制瓷器的生动场面,因此后人认为李群玉是记载长沙窑的第一人。
《秋怨》、《感春》、《山中秋夕》等诗歌都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代表诗作。
李群玉绿腰李群玉绿腰是诗歌作品《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中的一个意象,写出了著名诗人李群玉观赏绿腰舞的场景。
说到这里,绿腰是什么意思呢?绿腰是唐代的一种舞蹈,是汉人发明的,舞姿优美柔软,配合着由慢到快的乐曲节奏,极具美感。
那么,李群玉绿腰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想要了解李群玉眼中的绿腰,首先要赏析这首诗歌。
这首诗歌全文为:“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
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
唐朝李群玉的诗

唐朝李群玉的诗
唐朝李群玉的诗如下:
1.《赠人》唐·李群玉
曾留宋玉旧衣裳,惹得巫山梦里香。
云雨无情难管领,任他别嫁楚襄王。
2.《书院二小松》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3.《长沙元门寺张璪员外壁画》唐·李群玉
片石长松倚素楹,翛然云壑见高情。
世人只爱凡花鸟,无处不知梁广名。
4.《九子坡闻鹧鸪》唐·李群玉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正穿诘曲崎岖路,更听钩輈格磔声。
曾泊桂江深岸雨,亦于梅岭阻归程。
此时为尔肠千断,乞放今宵白发生。
5.《送唐侍御福建省兄》唐·李群玉
桂枝攀尽贾家才,霄汉春风棣萼开。
世掌纶言传大笔,官分鸿序压霜台。
闽山翠卉迎飞旆,越水清纹散落梅。
到日池塘春草绿,谢公应梦惠连来。
《黄陵庙·李群玉》原文与赏析

《黄陵庙·李群玉》原文与赏析李群玉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茜裙新。
轻舟短棹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
李群玉以“黄陵庙”为题的诗,一共有两首,另一首是七律。
这是一首七言古体,作者一作李远。
二李是诗友,作品有可能相混。
但从行踪来看,不见李远有去过黄陵庙的记载,诗作中也没有同类题材的作品。
李群玉家在澧州(今湖南澧县),北去南来都要行经黄陵庙(在今湖南省湘阴县北洞庭湖畔)。
除了七律《黄陵庙》外,他还写有一首七言古诗《题二妃庙》和一首七言绝句《湘妃庙》。
看来把七古《黄陵庙》判为李群玉所作比较近是。
黄陵庙是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的纪念祠庙,又叫湘妃祠。
庙内有两妃的塑像,神态悲凄,栩栩如生(七律《黄陵庙》:“二女啼妆自俨然。
”)。
这首诗虽然以“黄陵庙”为题,所写内容却与二妃故事并不相干。
诗中描画的是一位当地的船家姑娘,同时也流露了诗人自己对这位姑娘喜悦爱慕的感情。
“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庙前,春光明媚,绿草如茵——这是黄陵女儿即将出现的具体环境。
“莎草”,是多年生草,长条形的叶片上闪耀着清亮的绿色。
莎草碧绿,正好衬出即将来到的船家姑娘的动人形象。
“黄陵女儿茜裙新”,一位穿着红裙的年轻女子翩然来到。
“茜”是一种红色染料,也用以指染成的红色。
“茜裙”本已够艳的了,何况又是“新”的。
在莎草闪亮的绿叶映衬下,不难想见这位身穿红裙的女公主妩媚动人的体态。
这位姑娘经过绿草地以后,继续向前。
“轻舟短棹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看她走向河边,登上轻舟,熟练地拿起短桨,船就象箭一般向前驶去,船后飘散着她的一串歌声。
小船顺着逶迤不绝的山下河道渐去渐远,直至消失。
黄陵女儿行其所当行,绿草红裙的形象,登舟举桨的动作,清亮动听的歌声,却把诗人的心绪给搞乱了,她突然出现时,诗人深心喜悦,她转眼消逝,诗人又感到无限惆怅。
末句中的“水远山长”,是上句中“去”字的引申发挥,形象地写出黄陵女儿划着短桨消失在远水长山尽头的情景。
《黄陵庙》在艺术上的成功,主要在于采用了写意的白描手法。
李群玉的最有名的诗

李群玉的最有名的诗
哎呀呀,说到李群玉,那他可有不少超棒的诗呢!比如说那首,“雷奔电逝三千儿,彩舟画楫射初晖。
喧江雷鼓鳞甲动,三十六龙衔浪飞。
”哇塞,你想想看,那场面,就好像千军万马在奔腾,龙舟就像那
飞龙一样在江上飞驰,是不是超级震撼?还有,“一条寒玉走秋泉,引
出深萝洞口烟。
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
”这描写得多生动啊,那寒玉般的泉水在秋天流淌,引出深萝洞口的烟雾,仿佛能让人
亲眼看到那场景一样。
李群玉的诗就像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把我们带到了一个个不同的
世界里。
就好比他的,“山空天籁寂,水榭延轻凉。
浪定一浦月,藕花
闲自香。
”在寂静的山中,听着那自然的声音,在水榭边感受着那轻轻
的凉意,那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月亮,荷花自顾自地散发着香气,这
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呀!
他的诗有时候能让你感到心旷神怡,有时候又能让你感受到深深的
情感。
就像里写的,“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啼妆自俨然。
野庙向江春
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
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鹃。
犹似含
颦望巡狩,九疑如黛隔湘川。
”那两位女子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那寂
静的氛围,那古老的石碑,那风中的芳草,那月下山中的杜鹃啼叫,
真的能让人感同身受。
李群玉的诗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能把我们带入到他所描绘的世界里,让我们感受到他的情感和思绪。
他的诗是那么独特,那么让人难以忘
怀。
我觉得他的诗真的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呀,难道不是吗?我们真应该好好去欣赏和品味他的这些美妙的诗作,去感受那其中的魅力和韵味。
李群玉诗句

李群玉诗句
1、十年侣龟鱼,垂头在沅湘。
——唐·李群玉《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
2、朗抱云开月,高情鹤见秋。
——唐·李群玉《长沙陪裴大夫登北楼》
3、草色绿溪晚,梅香生縠文。
——唐·李群玉《同张明府游溇水亭》
4、大雅无忧怨,宵民有爱憎。
——唐·李群玉《宵民》
5、愿回凌潮楫,且著登山屐。
——唐·李群玉《广州重别方处士之封川(久约同游罗浮期素秋而行)》
6、宾馆尽开徐孺榻,客帆空恋李膺舟。
——唐·李群玉《将欲南行陪崔八宴海榴亭》
7、穆满不再活,无人昆阆骑。
——唐·李群玉《骢马》
8、谢公云岑兴,可以蹑高迹。
——唐·李群玉《将游罗浮登广陵楞伽台别羽客》
9、嬴女停吹降浦箫,嫦娥净掩空波瑟。
——唐·李群玉《王内人琵琶引》
10、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唐·李群玉《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李群玉诗词诗词大全.doc

李群玉诗词诗词大全醉后傍晚歌舞促筵,台西小。
二寸横波回慢水,一双手香弦。
桂形浅拂梁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
愿托襄王云雨梦,露台今晚降神仙。
自遣翻覆升沉百中,前程一半已成空。
浮生寄梦中梦,世事如里。
修竹万竿寂,古千卷要通。
一酒暄和景,会陶然失翁。
自澧浦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外⋯⋯短翮后者,前攀翔。
力微万里,首空。
昔探花源,考槃西岳阳。
高商洛,皓无馨香。
一朝下蒲,清照岩廊。
孤醒立众醉,古道何由昌。
震浮,国梁。
文襟即玄圃,笔下成琳琅。
霞水散吟,松筠奉琴。
冰避皎,武羞。
小子代耕,束自。
哉水投石,壮志空摧藏。
十年,垂在沅湘。
巴歌掩白雪,肆埋芳。
雅道未,何名不彰。
寒束困厄,默塞星霜。
百志不行一,东波掷年光。
尘生脱粟甑,万里违高堂。
中夜恨火来,燃烧九回肠。
平明梁山泪,缘枕沾匡床。
依泊洞庭波,木叶忽已黄。
哀砧捣秋景,晓月啼寒螀。
复此棹孤舟,云涛浩茫茫。
朱门待媒势,短褐谁揄扬。
仰羡野陂凫,没心忧稻粱。
不如天边雁,南北皆成行。
男儿白天间,变化未可量。
所希困辱地,剪拂成腾骧。
咋笔话肝肺,咏兹枯鱼章。
何由首西路,目断白云乡。
紫极宫斋后紫府空歌碧落寒,晓星寥亮月光残。
一群白鹤高飞上,惟有松风吹石坛。
昼寐筠桂晚萧疏,任人嘲宰予。
鸟惊林下梦,风展枕前书。
正作庄生蝶,谁知惠子鱼。
人间无乐事,直拟到华胥。
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难过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中秋越台看月海雨洗灰尘,月从空碧来。
水光笼草树,练影挂楼台。
皓曜迷鲸目,晶荧失蚌胎。
宵分凭槛望,应合见蓬莱。
中秋夜南楼寄友人海月出银浪,湖光射高楼。
朗吟无渌酒,贱价买清秋。
气冷鱼龙寂,轮高星汉幽。
异乡此夜客,对景饯多愁。
中秋维舟君山看月二首汗漫铺澄碧,模糊吐玉盘。
雨师清滓秽,川后扫波涛。
气射繁星灭,光笼八表寒。
来从云涨迥,路上碧霄宽。
熠耀游哪处,蟾蜍食渐残。
棹翻银浪急,林映白虹攒。
练彩连河晓,冰晖压树干。
夜深高不动,天下仰头看。
中秋寄南海梁侍御海静天高景气殊,鲸睛失彩蚌潜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次风韵之李群玉代表句:凭高送春目,流恨伤千古。
卷568_3【雨夜呈长官】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
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愁穷重于山,终年压人头。
朱颜与芳景,暗赴东波流。
鳞翼思风水,青云方阻修。
孤灯冷素艳,虫响寒房幽。
借问陶渊明,何物号忘忧。
无因一酩酊,高枕万情休。
卷568_6【秋怨】*瑟瑟凉海气,西来送愁容。
金风死绿蕙,玉露生寒松。
所思在溟碧,无因一相逢。
登楼睇去翼,目尽沧波重。
虚窗度流萤,斜月啼幽蛩。
疏红落残艳,冷水凋芙蓉。
岁暮空太息,年华逐遗踪。
凝情耿不寐,揽涕起疏慵。
卷568_9【将游罗浮登广陵楞伽台别羽客】清远登高台,晃朗纵览历。
濯泉唤仙风,于此荡灵魄。
冷光邀远目,百里见海色。
送云归蓬壶,望鹤灭秋碧。
波澜收日气,天自回澄寂。
百越落掌中,十洲点空白。
身居飞鸟上,口咏玄元籍。
飘如出尘笼,想望吹箫客。
冥冥人间世,歌笑不足惜。
朅来罗浮巅,披云炼琼液。
谢公云岑兴,可以蹑高迹。
吾将抱瑶琴,绝境纵所适。
卷568_17【将之吴越留别坐中文酒诸侣】*秋色满水国,江湖兴萧然。
氛埃敛八极,万里净澄鲜。
涔浦纵孤棹,吴门渺三千。
回随衡阳雁,南入洞庭天。
早闻陆士龙,矫掌跨山川。
非思鲈鱼脍,且弄五湖船。
暝泊远浦霞,晓饭芦洲烟。
风流访王谢,佳境恣洄沿。
霜剪别岸柳,香枯北池莲。
岁华坐摇落,寂寂感流年。
明朝即漂萍,离憾无由宣。
相思空江上,何处金波圆。
卷568_18 【大云池泛舟】九月莲花死,萍枯霜水清。
船浮天光远,棹拂翠澜轻。
古木□□□,了无烟霭生。
游鳞泳皎洁,洞见逍遥情。
渔父一曲歌,沧浪遂知名。
未知斯水上,可以濯吾缨。
卷568_21【江楼独酌怀从叔】水国发爽气,川光静高秋。
酣歌金尊醁,送此清风愁。
楚色忽满目,滩声落西楼。
云翻天边叶,月弄波上钩。
芳意长摇落,蘅兰谢汀洲。
长吟碧云合,怅望江之幽。
卷568_22【登章华楼】楚子故宫地,苍然云水秋。
我来览从事,落景空生愁。
伯业没荆棘,雄图成古丘。
沉吟问鼎语,但见东波流。
征鸿引乡心,一去何悠悠。
晴湖碧云晚,暝色空高楼。
迢递趋远峤,微茫入孤舟。
空路不堪望,西风白浪稠。
卷568_25【湘西寺霁夜】雨过琉璃宫,佳兴浩清绝。
松风冷晴滩,竹路踏碎月。
月波荡如水,气爽星朗灭。
皓夜千树寒,峥嵘万岩雪。
后山鹤唳断,前池荷香发。
境寂凉夜深,神思空飞越。
卷568_33【送郑子宽弃官东游便归女几】八月湖浸天,扬帆入秋色。
岷峨雪气来,寒涨潇湘碧。
子真冥鸿志,不逐笼下翼。
九女叠云屏,于焉恣栖息。
新诗山水思,静入陶谢格。
困醉松花春,追攀紫烟客。
相逢十年旧,嚬笑等欢慽。
一饭玉露蔬,中肠展堆积。
停食不尽意,倾意怅可惜。
云水一分飞,离忧洞庭侧。
回车三乡路,仙菊正堪摘。
寄谢杜兰香,何年别张硕。
卷568_43【赠回雪(舞妓)】回雪舞萦盈,萦盈若回雪。
腰肢一把玉,只恐风吹折。
如能买一笑,满斗量明月。
安得金莲花,步步承罗袜。
卷568_52【醒起独酌怀友】西风静夜吹莲塘,芙蓉破红金粉香。
摘花把酒弄秋芳,吴云楚水愁茫茫。
美人此夕不入梦,独宿高楼明月凉。
卷568_53【竞渡时在湖外偶为成章】雷奔电逝三千儿,彩舟画楫射初晖。
喧江雷鼓鳞甲动,三十六龙衔浪飞。
灵均昔日投湘死,千古沉魂在湘水。
绿草斜烟日暮时,笛声幽远愁江鬼。
卷569_2【初月】滟滟流光浅,娟娟泛露轻。
云间龙爪落,帘上玉钩明。
桂树枝犹小,仙人影未成。
欲为千里别,倚幌独含情。
卷569_6【湖阁】楚色笼青草,秋风洗洞庭。
夕霏生水寺,初月尽云汀。
棹响来空阔,渔歌发杳冥。
欲浮阑下艇,一到斗牛星。
卷569_26【送秦炼师】紫府静沈沈,松轩思别琴。
水流宁有意,云泛本无心。
锦洞桃花远,青山竹叶深。
不因时卖药,何路更相寻。
卷569_42【东湖】雨气消残暑,苍苍月欲升。
林间风卷簟,栏下水摇灯。
迥野垂银镜,层峦挂玉绳。
重期浮小楫,来摘半湖菱。
卷569_53【自遣】翻覆升沉百岁中,前途一半已成空。
浮生暂寄梦中梦,世事如闻风里风。
修竹万竿资阒寂,古书千卷要穷通。
一壶浊酒暄和景,谁会陶然失马翁。
卷569_60【重经巴丘追感】昔年高接李膺欢,日泛仙舟醉碧澜。
诗句乱随青草发,酒肠俱逐洞庭宽。
浮生聚散云相似,往事微茫梦一般。
今日片帆城下去,秋风回首泪阑干。
卷569_61【湘阴江亭却寄友人】湘岸初晴淑景迟,风光正是客愁时。
幽花暮落骚人浦,芳草春深帝子祠。
往事隔年如过梦,旧游回首谩劳思。
烟波自此扁舟去,小酌文园杳未期。
卷569_68【望月怀友】浮云卷尽看朣胧,直出沧溟上碧空。
盈手水光寒不湿,流天素彩静无风。
酒花荡漾金尊里,棹影飘飖玉浪中。
川路正长难可越,美人千里思何穷。
卷569_71【九子坡闻鹧鸪】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正穿诘曲崎岖路,更听钩輈格磔声。
曾泊桂江深岸雨,亦于梅岭阻归程。
此时为尔肠千断,乞放今宵白发生。
卷569_73【长沙紫极宫雨夜愁坐】独坐高斋寒拥衾,洞宫台殿窅沉沉。
春灯含思静相伴,夜雨滴愁更向深。
穷达未知他日事,是非皆到此时心。
羁栖摧剪平生志,抱膝时为梁甫吟。
卷569_74【卢逸人隐居】棋局茅亭幽涧滨,竹寒江静远无人。
村梅尚敛风前笑,沙草初偷雪后春。
鹏鷃喻中消日月,沧浪歌里放心神。
平生自有烟霞志,久欲抛身狎隐沦。
卷569_75【江楼闲望怀关中亲故】摇落江天欲尽秋,远鸿高送一行愁。
音书寂绝秦云外,身世蹉跎楚水头。
年貌暗随黄叶去,时情深付碧波流。
风凄日冷江湖晚,驻目寒空独倚楼。
卷569_87【九日】年年羞见菊花开,十度悲秋上楚台。
半岭残阳衔树落,一行斜雁向人来。
行云永绝襄王梦,野水偏伤宋玉怀。
丝管阑珊归客尽,黄昏独自咏诗回。
卷569_88【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
风格只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
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
不是相如怜赋客,争教容易见文君。
卷569_90【黄陵庙】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容华自俨然。
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
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鹃。
犹似含颦望巡狩,九疑愁断隔湘川。
卷570_1【静夜相思】山空天籁寂,水榭延轻凉。
浪定一浦月,藕花闲自香。
卷570_2【桂州经佳人故居】桂水依旧绿,佳人本不还。
只应随暮雨,飞入九疑山。
卷570_3【放鱼】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漫游。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
卷570_5【客愁】客愁看柳色,日日逐春深。
荡漾春风起,谁知历乱心。
卷570_8【火炉前坐】孤灯照不寐,风雨满西林。
多少关心事,书灰到夜深。
卷570_9【古词】一合相思泪,临江洒素秋。
碧波如会意,却与向西流。
卷570_13【池塘晚景】风荷珠露倾,惊起睡 。
月落池塘静,金刀剪一声。
卷570_15【恼自澄】常闻天女会,玉指散天花。
莫遣春风里,红芳点袈裟。
卷570_17【寄人】寄语双莲子,须知用意深。
莫嫌一点苦,便拟弃莲心。
卷570_22【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团团明月面,冉冉柳枝腰。
未入鸳鸯被,心长似火烧。
卷570_24【题二妃庙】黄陵庙前春已空,子规啼血滴松风。
不知精爽归何处,疑是行云秋色中。
卷570_31【醴陵道中】别酒离亭十里强,半醒半醉引愁长。
无端寂寂春山路,雪打溪梅狼藉香。
卷570_34【酬崔表仁】昨日朱门一见君,忽惊野鹤在鸡群。
不应长啄潢污水,早晚归飞碧落云。
卷570_38【引水行】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
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
卷570_42【北亭】斜雨飞丝织晓空,疏帘半卷野亭风。
荷花向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
卷570_45【江南】鳞鳞别浦起微波,泛泛轻舟桃叶歌。
斜雪北风何处宿,江南一路酒旗多。
卷570_47【峡山寺上方】满院泉声水殿凉,疏帘微雨野松香。
东峰下视南溟月,笑踏金波看海光。
卷570_48【秋登涔阳城二首】万户砧声水国秋,凉风吹起故乡愁。
行人望远偏伤思,白浪青枫满北楼。
穿针楼上闭秋烟,织女佳期又隔年。
斜笛夜深吹不落,一条银汉挂秋天。
卷570_49【钓鱼】七尺青竿一丈丝,菰浦叶里逐风吹。
几回举手抛芳饵,惊起沙滩水鸭儿。
卷570_53【赠人】曾留宋玉旧衣裳,惹得巫山梦里香。
云雨无情难管领,任他别嫁楚襄王。
卷570_54【赠妓人】谁家少女字千金,省向人间逐处寻。
今日分明花里见,一双红脸动春心。
卷570_56【鸂鶒】锦羽相呼暮沙曲,波上双声戛哀玉。
霞明川静极望中,一时飞灭青山绿。
卷570_57【沅江渔者】倚棹汀洲沙日晚,江鲜野菜桃花饭。
长歌一曲烟霭深,归去沧江绿波远。
卷570_61【宿巫山庙二首】寂寞高堂别楚君,玉人天上逐行云。
停舟十二峰峦下,幽佩仙香半夜闻。
庙闭春山晓月光,波声回合树苍苍。
自从一别襄王梦,云雨空飞巫峡长。
卷570_65【紫极宫斋后】紫府空歌碧落寒,晓星寥亮月光残。
一群白鹤高飞上,唯有松风吹石坛。
卷570_71【书院二小松】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卷570_73【言怀】白鹤高飞不逐群,嵇康琴酒鲍昭文。
此身未有栖归处,天下人间一片云。
卷570_83【文殊院避暑】赤日黄埃满世间,松声入耳即心闲。
愿寻五百仙人去,一世清凉住雪山。
卷570_84【南庄春晚二首】连云草映一条陂,鸂鶒双双带水飞。
南村小路桃花落,细雨斜风独自归。
句法:金风吹绿簟,湘水入朱楼。
花月三江水,琴尊一叶舟。
片云盘鹤影,孤磬杂松声。
遐想鱼鹏化,开襟九万风。
越水吴山任兴行,五湖云月挂高情。
浪翻新月金波浅,风损轻云玉叶疏。
黄叶黄花古城路,秋风秋雨别家人。
四面雨声笼笑语,满堂香气泛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