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经典名句赏析

合集下载

古代经典诗词赏析

古代经典诗词赏析

古代经典诗词赏析古代经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凝聚着古人智慧与文化精髓。

通过赏析这些经典的诗词作品,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下面将为大家带来几首经典诗词的赏析。

一、《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经典之作。

诗人通过描绘床前明月光的美景,表达了对乡愁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字字珠玑,意境深远,流露出对故乡的痛切思念之情。

二、《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

诗人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借喻登上高楼可以拓宽视野,表达了追求进取、超越自我的精神。

整首诗内容简洁,气势磅礴,意境深远。

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杨洪基夜行黄沙道中,身去身来,如梦似幻。

断肠红印愁桥酒,等闲提起。

这是现代歌曲《西江月》的歌词,词曲兼美。

通过描绘夜行黄沙道中的情景,表达对红尘世界的迷茫和思索。

歌词意境唯美,流畅动人,给人以深深的思考与抚慰。

四、《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力作。

诗人以登高远望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局动荡和自身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篇磅礴壮丽,意境深远,展现出坚强勇敢、不屈不挠的气概。

五、《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家昌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是民歌《浪淘沙》的歌词。

通过描绘黄河的浩渺壮阔和与牵牛织女的联结,表达了平凡人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歌词旋律悠扬,寓意深刻,引人回味。

以上是对几首经典诗词的简单赏析。

这些古代经典诗词不仅展示了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更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生活、人情的深刻感悟。

通过赏析这些诗词,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墨客的智慧和情感,更加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让我们从古诗词中汲取灵感,传承古代文化的瑰宝。

古诗加解析摘抄

古诗加解析摘抄

古诗加解析摘抄
1.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解析: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诗人通过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

其中,“远上寒山石径斜”描绘了山路曲折蜿蜒的景象,“白云深处有人家”则暗示了山间隐居生活的美好,“停车坐爱枫林晚”表达了诗人对枫林的喜爱和留恋,“霜叶红于二月花”则通过对霜叶和二月的花朵的对比,突出了霜叶的红艳和美丽。

整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表现了诗人高雅的艺术品味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2.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解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通过描绘夕阳、江水、露珠、弯月等
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其中,“一道残阳铺水中”描绘了夕阳斜照在水面上的美景,“半江瑟瑟半江红”则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江水在夕阳下分外艳丽的景象,“可怜九月初三夜”表达了作者对九月初三这个特殊日子的喜爱,“露似真珠月似弓”则通过对露珠和弯月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整首诗语言简练优美,比喻形象生动,情景交融,是一首优秀的写景抒情诗。

十首最有名的唐诗名句

十首最有名的唐诗名句

十首最有名的唐诗名句NO.1:李白《静夜思》静夜思李白〔唐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简析《静夜思》是一首五言诗,此诗描写了旅居在外的诗人于秋日夜晚在屋内抬头望月而思念家乡的感受,表达了诗人漂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前两句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后两句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NO.2:孟浩然《过故人庄》过故人庄孟浩然〔唐代〕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简析《过故人庄》是一首五言律诗,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主客举杯饮酒,坐话家常,充满生活气息和闲适情。

这首诗初看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NO.3:李商隐《夜雨寄北》夜雨寄北李商隐〔唐代〕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还没有确定日期,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简析《夜雨寄北》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因孤独、寂寞而产生的淡淡的忧愁。

此诗前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诗人孤寂的情怀和深切的思念;后两句则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情景,反衬出今夜的孤寂。

NO.4: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代〕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经典唐诗名句赏析

经典唐诗名句赏析

经典唐诗名句赏析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解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2、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3、衣冠:指当时名门世族。

4、成古丘:意谓这些人物今已剩下一堆古墓了。

5、三山:山名。

在南京西南长江边上。

因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名。

6、半落青天外:形容其远,看不大清楚。

7、二水:一作“一水”。

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白鹭洲横其间,乃分为二支。

8、白鹭洲:古代长江中沙洲,在南京水西门外,因多聚白鹭而得名。

9、浮云蔽日:喻奸邪之障蔽贤良。

赏析李白极少写律诗,而他的这首诗,却是唐代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

诗虽属咏古迹,然而字里行间隐寓着伤时的感慨。

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点明了凤去台空,六朝繁华,一去不返。

三、四句就“凤凰台”进一步发挥,东吴、东晋的一代风流也进入坟墓,灰飞烟灭。

五、六句写大自然的壮美。

对仗工整,气象万千。

最后两句,面向唐都长安现实,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自身报国无门,十分沉痛。

此诗与崔颢《登黄鹤楼》相较,可谓“工力悉敌”。

其中二联,虽是感事写景,意义比之崔诗中二联深刻得多。

结句寄寓爱君之忱,抒发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但李诗就气魄而言,却远不及崔诗的宏伟。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解1、本以两句:古人误以为蝉是餐风饮露的。

这里是说,既欲栖高处,自难以饱腹,虽带恨声,实也徒然。

2、一树句:意谓蝉虽哀鸣,树却自呈苍润,像是无情相待。

实是隐喻受人冷落。

3、薄宦:官卑职微。

4、梗犹泛:这里是自伤沦落意。

5、芜已平:荒芜到了没胫地步。

赏析这首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

前半首闻蝉而兴,重在咏蝉;它餐风饮露,居高清雅,然而声嘶力竭地鸣叫,却难求一饱。

后半首直抒己意,他乡薄宦,梗枝漂流,故园荒芜,胡不归去?因而闻蝉以自警,同病相怜。

经典古诗词名句带解释

经典古诗词名句带解释

经典古诗词名句带解释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流传至今,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艺术享受和思考。

其中,许多经典名句具有深邃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下面,将介绍几首经典古诗词名句,并解释其中的涵义。

1.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

诗人登上鹳雀楼,远眺美景,感叹自然景色的壮丽与辽阔。

诗句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日月移动和江河奔流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世界的向往和探索的精神。

最后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人们,只有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追求和探索,才能感受到更加广阔的世界。

2. "春望" - 杜甫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杜甫的这首诗写了春天到来时,红豆开花的情景。

红豆是一种象征爱情的植物,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诗中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表达了对待在南国生长的红豆花的羡慕和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人以红豆自喻,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摘取红豆(寻求真爱)的期盼。

3. "登高" -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是杜甫的另一首名篇。

诗人在登高时,感叹天高风急,听到了猿猴咆哮的悲鸣声。

下一句“渚清沙白鸟飞回”形象地描绘了河岸的景象,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接下来的两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则描绘了枯叶飘落和大江滔滔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

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和思考。

4.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李白的名篇之一,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美景象。

诗人以皓月、夜空中的繁星比喻日光照射下的瀑布,形象地表达了瀑布的流动之美。

接下来的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则形象地描绘了瀑布从高山峡谷中奔腾而下的景象。

古代诗词经典名句赏析

古代诗词经典名句赏析

古代诗词经典名句赏析小钱给大家谈谈古诗词经典名句赏析,以及100句经典古诗词名句及解释鉴赏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所遇到的问题有所帮助。

古诗词名句经典加赏析01.励学篇宋·赵恒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经典评析〗字里行间给我们的启示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

02.集杭州俗语诗清·黄增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

〖经典评析〗有缘千里来相会是经典名句,形容两个有缘分的人,不管相隔多远,都会相遇的。

最早出自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14出:“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03.题桃花扇传奇清·陈于王玉树歌残迹已陈,南朝宫殿柳条新。

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

〖经典评析〗诗人有感于短命昏君朱由崧重蹈南朝陈后主覆辙的历史,激愤难抑,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怀古名篇。

04.杂感清·黄景仁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经典评析〗“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是该诗的名句,道出了古往今来读书人的辛酸,此句在自嘲的同时,亦寄寓了极大的悲愤力量。

现在多用来形容虽有满腹学问,可惜有志难伸的困境。

05.夜坐·其二清·龚自珍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经典评析〗所谓“美人如玉”,即用秦女弄玉吹箫引凤的典故,象征着诗人为艺术锲而不舍的审美追求;所谓“剑如虹”,即用荆轲入秦的典故,象征着诗人为祖国不惜献身的伟大襟怀。

[注]砉然【某rán】:砉然是属于象声词,多形容破裂声、折断声、开启声、高呼声。

唐诗三百首译文及赏析

唐诗三百首译文及赏析

唐诗三百首译文及赏析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时期,也是中华诗歌的黄金时代。

唐诗三百首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是对唐代文化艺术的最好诠释。

这些诗歌以其深邃的思想、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以下是部分唐诗三百首的译文及赏析。

1.《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及赏析:太阳落山山已无,黄河水入大海流。

想要看尽万里情,高登一楼更精神。

这首诗以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沧桑和壮丽的自然景色,通过登楼望远的景象,揭示了人的奋发向上的精神追求。

2.《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及赏析:春天醒来不知天,到处听到鸟哭声。

昨夜风雨吹门外,花儿落下多少情。

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早晨,通过描绘春天的醒来与大自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内心的思考。

3.《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及赏析:窗前明亮月如光,怀疑地上覆霜霜。

举头望见高悬月,低头怀念故乡乡。

这首诗以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夜晚思乡的心情。

通过描绘明亮的月光和冷冽的寒霜,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译文及赏析:花间一壶酒,独自喝,无同伴。

举杯邀明月,与影成三人。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人在花前独自饮酒,借喻着人与自然的交流和思考。

酒、明月和影子成为了作者与自然对话的桥梁。

5.《白日依山尽》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及赏析:太阳落山山已幕,黄河水流进大海。

想看尽万里情况,再爬登一楼更开怀。

这首诗通过描绘日落山幕,河水流入大海的景象,表现了人们对广阔世界的探索和追求的精神。

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这些诗歌不仅是对唐代社会生活、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反映,更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巅峰之作。

这些诗歌以其深厚的思想内涵、卓越的艺术价值以及优美的语言形式,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著名的古诗及赏析

著名的古诗及赏析

著名的古诗及赏析导语:我国的古诗非常多,那你都知道哪些著名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著名的古诗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著名的古诗及赏析101、《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点评赏析】《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

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

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

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

《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02、《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点评赏析】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北宋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经典名句赏析导读:时光的流逝早已使繁荣大唐纷灰湮灭,但记忆却抹杀不了盛唐那魅怪绚丽的唐代文学,一词一句咀嚼更新,如痴如醉为它倾狂,陶醉整个身心于它的意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唐诗经典名句赏析,欢迎阅读。

1、赏析“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年轻时离开家乡年老才回来,一口乡音未改两鬓已是疏落苍白。

“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

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2、赏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的日期,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水。

前句写你问我什么时候会回去,我却没有准确的时间可以告诉你,“期”字两次出现,友人问询归期,促其早归,盼归之情十分真切;诗人回答,没有准确日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

这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归的愁苦跃然纸上。

次句写出了极富形象性的原因:因为巴山下了大雨,这雨几夜没停,所以江河湖泊池塘都水满为患了!也就是说,洪水泛滥,阻断交通,让人有家不得归呀!让想念我的你失望了!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又表现了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

3、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何当”一词表愿望,“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由当前的苦况所激发出来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

此联跨越上联郁闷、孤寂之心境,而去设想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

未来的乐,反衬出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重聚时的乐。

诗句明白如话,却又曲折、深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4、赏析“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长江边上杨柳依依,那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江的游子。

此联先交代握别的时间和地点,次写彼此分别,愁上心头的况味。

地点是扬子江边的渡口,时间是春天,正是杨柳依依的季节。

在这大好的春天,朋友之间却要分手,心中的离情别绪,恰好与这大好的春光形成鲜明的反差。

那依依袅袅的柳丝,那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

在写景中,深寓着别情离绪,故有“杨花愁杀渡江人”。

“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极致。

这里只写“渡江人”,然而彼此羁旅漂泊,君愁我亦愁的内心波动,跃然纸端。

这一联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结合。

5、赏析“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声,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湘大地,而我要去京城长安。

此联即景生情,扬子江头,已是愁绪万千,离亭宴上,更是难舍难分,欲言又止。

“风笛”“离亭”都具有特殊意蕴,烘托了离人的特殊心境,实在是信手拈来,妙手天成。

6、赏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三秦大地环绕护卫着都城长安,举目望去,烟雾弥漫,怎么也看不见岷江上的五大渡口。

前句写关中地区环绕护卫着都城长安。

“城阙”即城墙和宫殿,这里指当时的都城长安。

“辅”即护卫,“三秦”指长安周围的关中地区,点出送别之地。

次句写举目望去,烟雾弥漫,怎么也看不见巴蜀的五大渡口。

“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

四川的岷江上的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等五大渡口,称“五津”。

长安是诗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宫阙,气象雄伟,历历在目。

杜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恋不舍。

而将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怅。

这两句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送行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

这一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其壮阔精整。

7、赏析“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典故一(“闻笛赋”):指晋代向秀的《思旧赋》。

向秀与嵇康、吕安是好友,嵇康、吕安为司马氏杀害,向秀经过两人旧居时,听到邻人吹笛子,其声“慷慨”激昂,向秀感音而叹,写了《思旧赋》来表示对嵇康、吕安的怀念。

典故二(“烂柯人”):据《述异记》所载,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二童子对弈,棋还没终局,发现手中的“柯”(斧头的木柄)已经朽烂了。

王质下山,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经一百年过去了,同时代的人都已死尽。

在外面,我怀念老朋友的时候,只能徒然地吟诵《思旧赋》;我回到故乡,恍如隔世,正像传说中的烂柯人。

前句用向秀的典故,表示对被贬被害朋友的怀念,其中隐含有对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

后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暗示贬谪时间的长久。

两句通过用典,表现了诗人十分复杂的心情。

阔别正久,今朝归来,人事全非,抒发了无限怅惘的心怀。

旧:老朋友。

8、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枯树的前头万木逢春。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自喻,诗人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眼看别人纷纷志得意满,奔赴前程。

诗意固然不无惆怅,却也颇为豁达。

诗人用这样异常达观的态度来应对世变,劝诫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遭遇而感到寂寞、蹉跎、忧伤。

这一联,突然振起,一变忧伤低沉的情调,尾联便乘势而下,表现了诗人振作的精神。

9、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在柳絮落光杜鹃啼叫的季节,(我)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县。

前句兼写时令。

写景则专取杨花,寓意为“漂泊无定“;而子规鸣叫,是用其“不如归去”的谐音。

这种写法,既合事理,又能表现出李白当时的心情:对王昌龄被贬一事的悲哀和同情。

后句直书原因,“五溪”,即雄溪、蒲溪、酉溪、沅溪和辰溪,均在湖南境内。

两句虽未写悲痛之情,而悲痛之情自见。

10、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我把我的思念托付给明月,随风一直送到夜郎西。

此联意境犹为深远。

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愁思,无可倾诉,无人理解,只好将这种愁思托之于月;二是说唯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到;三是说,只有依靠它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通过诗人的丰富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娈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心的知心人,它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了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被贬的朋友。

通过诗人的想象,使明月人格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具有人的行为动作,是此诗的一大特点。

11、赏析“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辽阔的江南春天大地上,黄莺欢快地歌唱,绿树丛丛,映衬着盛开的红花,无论是傍水的村庄,还是依山的城郭,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描写的江南春景,所见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这媚人的春色,铺洒在江南的千里大地上,更显出它的深邃,它的广阔,它的无边无际。

12、赏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夜风送来阵阵稻花的清香,远近一片蛙声,仿佛在预告丰收在望。

扑面而来的稻花香,使词人联想到丰收的景象,他竟有些掩饰不住心头的喜悦——常人耳朵里喧嚷的蛙鸣,在他听来,俨然是蛙儿们在“说丰年”。

这里,词人把自己的感受转移到蛙身上,构思奇妙,话语清新,将作者的欢快之情和自然之景交织,融为一体,真是词人的匠心独运。

13、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我不害怕飘浮的云把眼遮住,当然是因为我身处最高处。

从自然角度说,站得越高,就愈加不会被浮云遮住视线,可以看得清、看得远。

面在古代诗歌中,“浮云”常被用来比喻谗佞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

王安石此时还没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击,应该说他的心境是积极的。

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一是来自经验,即从书本上得到历史经验,他感到不站得高;就不能扫荡“浮云”,就会贻误自己的大事。

这句是带有自警、自策的意味的,说明王安石在后来的变法中之所以能够抵住保守势力的种种打击,不是偶然的。

14、赏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有多大?从齐到鲁都可望见。

首句设问,总括泰山的全貌,而突出其雄伟高大的山势。

作者怎样突出其山势的呢?他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致在齐、鲁两佃都可以望见泰山。

作者是以距离之广远烘托出泰山之高峻。

这既是作者的亲身体验,也是他“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高超诗才的体现。

15、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朝一日一定要登上峰顶,看到众多的山都显得低矮渺小。

这两句诗,是写出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愿望。

“会当”是唐人的口语,意思是“一定要”。

这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6、赏析“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秋风刮过,平静的海面顿时化作汹涌的怒涛。

“洪波涌起”,大海有着掀起揭天巨浪的无穷威力,这句诗句有着明显的旬征意义。

这两句,体物形象,场景壮大,格调激扬亢奋,表现了一世枭雄的广大胸襟。

17、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仿佛是从大海里出来的;灿烂的银河,仿佛也是从海里出来的!在大海的怀抱中,巨大的日、月、星辰只是它的宠儿而已。

这四句浅显明白,但意境阔大,气势豪迈。

真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仿佛大海孕育了宇宙天地,缔造了世界万物,生发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豪迈气概。

所以沈德潜说:“有吞吐宇宙气象”。

此评确当,洵非过誉。

18、赏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羁旅天涯的漫漫征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逐浪向前。

此两句写旅途所见的大江两岸景色。

“青山”“绿水”互文见义。

19、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此联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美景中虽有缺憾,却能表现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20、赏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此句写被蒙蒙春雨滋润着的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

看似平淡的诗句,向人们透露了春悄悄来了的消息,小草就是春的使者。

21、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此句引用典故,写出了官军全体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豪情。

既表明了作者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的政治立场,又反映了那个动荡时代的最强音。

22、赏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名词列出深秋的九种景物,构成一幅深秋晚景图,把漂泊游子的凄苦愁楚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浓重的深秋色彩,烘托得淋漓尽致。

(此诗表现手法:寄情于物,被称为“秋思之祖”)23、赏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夕阳”一句点出时间,并照应上文的“昏”字。

“断肠”一句直抒胸臆:游子远离家乡,孤独漂泊,秋景苍凉,时近黄昏,怎不叫人痛断肝肠呢?24、赏析“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银河相隔,情意相通。

脉脉的眼神传达着千丝万缕的情意,此时胜过千言万语。

“语”作动词,意为谈话。

此句看上去好像有叙事意味,但仍然是紧扣织女的形象和现实的景物来描写的,仔细玩味,又确实写景,织女的离愁却在这里被轻轻点染出来,可谓情景相生。

25、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者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借花鸟的心惊落泪来抒发有感时的急剧变化,恨与家人分别所产生的特殊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