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制取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报告1刘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
学校----------- 班级姓名
实验目的:
1.练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2、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
锥形瓶、双孔橡胶塞、长颈漏斗、烧杯、集气瓶、量筒、玻璃导管、胶皮管、单孔橡胶塞、铁架台(带铁夹)、试管、试管夹、玻璃片、酒精灯。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1:2)、澄清的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
蜡烛、木条、蒸馏水、火柴。
实验步骤:
步骤和方法
现象得分
(可用图示)
二氧化碳的制取
1、按下图连接好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并
检查气密性。
气密性检查操作:打开止气夹,从长颈
.
漏斗中向锥形瓶内加水至浸没长颈漏斗
下端管口,再关闭止气夹,继续从长颈
漏斗口向锥形瓶内加水。
2、取下带导管的塞子,向锥形瓶里放入
几小块大理石,然后将塞子塞紧。
从长
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
3、取一个干燥的集气瓶
.........,用向上排空气
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并用燃着的小木
条检验是否已集满,瓶内如果集满气体,
用玻璃片盖好,留作下面实验用。
老师评价:
燃烧的条件实验报告
学校---------班级---------姓名----------
实验目的:
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学习对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及归纳总结的科学方法实验用品:
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角架、薄铜片。
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工、蜡烛
实验内容:
老师评价:。
二氧化碳的实验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时间
班级
组别
合作者
实验目的
1.练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2.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
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蜡烛,木条,蒸馏水,火柴。烧杯,集气瓶,药匙,长颈漏斗,橡皮管,双孔橡胶塞,锥形瓶,玻璃片,酒精灯等。
③检验:取一只试管倒入2-3mL澄清石灰水,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两瓶二氧化碳,步骤④中使用,收集过程中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ຫໍສະໝຸດ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
可以用收集。
②在饮料瓶中收集一瓶二氧化碳,瓶内加入约1/3的水,盖紧瓶盖振荡。再滴入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步骤和方法
现象
结论与解释
制取与收集二氧化碳
1检查装置气密性:
连接锥形瓶、橡皮塞、和导管,夹紧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观察现象。
如果长颈漏斗中的水漏下去了;
如果
说明,
应重新塞紧或更换;
说明可以使用。
②向锥形瓶中先加入几块石灰石,塞好带导管的橡皮塞,再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使漏斗下端浸没在溶液中。
化学方程式:
振荡后的现象是:;
滴入石蕊后的现象是:。
结论:
。
③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中,观察现象。将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进行加热。
二氧化碳通入后
;
试管加热后
。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④把一支短蜡烛固定在烧杯内,点燃,向烧杯内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
结论:
。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目的:1.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2.观察和验证二氧化碳的一些性质。
实验原理:二氧化碳(CO2)是一种由一份碳原子和两份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我们可以通过碳酸与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中通常使用的碳酸酸是碳酸氢钠(NaHCO3),它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烧杯,将适量的NaHCO3固体盛入其中。
2.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然后将盐酸溶液倒入烧杯中,注意盛放NaHCO3的烧杯应放置在实验室通风的台子上。
3.观察实验现象,用一根湿润的玻璃棒盖住烧杯口,然后将玻璃棒插入瓶中的一小段蜡烛或火柴,将蜡烛火焰放在瓶中,火烧完时再重新点火试验。
4.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及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在烧杯中可以发现有气泡产生,这是由于盐酸与NaHCO3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当我们用湿润的玻璃棒盖住烧杯口时,二氧化碳气体无法逸出,导致了气体在烧杯中聚集。
当我们将蜡烛火焰放在瓶中时,火焰会熄灭,这是由于二氧化碳气体对火焰的氧气供应造成了阻碍。
实验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气味的气体。
这意味着我们无法仅通过观察气体本身来判断是否存在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气体在空气中较重,因此可以安全地将它装在干燥的瓶中,并使用盖子封闭。
3.二氧化碳气体会对火焰熄灭起到抑制作用。
这是由于二氧化碳具有较高的密度,会排挤空气中的氧气,造成火焰领域的氧气不足。
实验安全提示:1.在进行实验时应保持实验室良好的通风环境。
2.盐酸(HCI)为强酸,具有刺激性腐蚀性,应佩戴实验室安全护目镜和手套。
3.实验过程中使用的烧杯、玻璃棒等实验用具应放置平稳,避免翻倒,以及注意火的使用安全。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取了二氧化碳气体,并观察到了它对火焰的熄灭作用。
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并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如无足够氧气时,会抑制火焰的燃烧。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采集与处理实验报告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采集与处理实验报告篇一:空气中二氧化碳的采集与处理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和处理方法。
通过对空气采样和分析,得出了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肺部呼吸,其次为燃烧和工业生产。
针对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清洁能源和加强排放控制等。
关键词:空气中二氧化碳;采集;处理方法;排放控制;能源利用正文:一、实验目的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和处理方法,并提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为优化生态环境和改善空气质量做出贡献。
二、实验原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肺部呼吸,其次是燃烧和工业生产。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空气采样仪器采集一定量的空气样本,然后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同时,我们还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对比不同条件下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三、实验方法1. 空气采样我们通过空气采样仪器采集一定体积的空气样本,然后通过气相色谱法进行二氧化碳含量的分析。
2. 化学分析方法我们通过气相色谱法检测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同时对比不同条件下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3.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肺部呼吸,其次为燃烧和工业生产。
针对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清洁能源和加强排放控制等。
四、实验结果1. 空气采样在实验中,我们采集了一定量的空气样本,其中二氧化碳含量为100毫克/立方米。
在实验中,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与采集时间和地点无关。
2. 化学分析方法我们使用气相色谱法对空气样本进行了二氧化碳含量的分析,结果显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为100毫克/立方米。
3.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肺部呼吸,其次为燃烧和工业生产。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采集与处理实验报告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采集与处理实验报告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采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进行处理,以探究二氧化碳的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实验原理:二氧化碳(CO2)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存在于地球的大气中。
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森林砍伐以及其他人为活动,它是一种温室气体,对地球的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采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我们可以利用吸管和试管的原理。
首先,将一个试管倒立放入一杯水中,确保试管的开口完全浸入水中。
然后,用一根吸管将空气吸入试管中,保持试管封闭。
由于二氧化碳比氧气更重,它会逐渐上升填满试管。
当试管中的气体达到一定压力时,我们可以通过松开试管下方的水封以让气体逸出。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试管、吸管、杯子、水。
2. 将一个试管倒立放入杯子中,确保试管的开口完全浸入水中。
3. 用吸管将空气吸入试管中,保持试管封闭。
4. 观察试管中气体的变化,当试管中的气体达到一定压力时,可以通过松开试管下方的水封以让气体逸出。
5. 重复实验多次以获得准确的数据。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采集到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在试管中观察到气体的变化,当试管中的气体达到一定压力时,我们松开试管下方的水封,二氧化碳逸出。
实验讨论与分析:本实验成功采集到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简单的处理方法使其逸出。
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它的排放对地球的气候产生影响。
探究二氧化碳的特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对于研究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本实验只是简单地展示了二氧化碳的采集与处理方法,实际上,对于大规模采集和处理二氧化碳,还需要更复杂的设备和技术。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各种方法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并寻找利用和转化二氧化碳的途径,以减轻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到了二氧化碳的采集与处理方法,并认识到二氧化碳对环境的重要影响。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
2. 研究二氧化碳的物理与化学性质。
实验原理: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不易燃的气体,化学式为CO2。
1. 碳酸盐与酸反应: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
2. 金属碳酸盐与热分解:
3. 烧烤火炭和燃烧烟草、木材等:
C + O2 → CO2
实验步骤:
1. 实验器材:测量瓶、反应瓶、分液漏斗、橡皮塞、直管、导管一套。
2. 取一些小木屑放进反应瓶中,再用一些浓盐酸溶液稀释后,缓缓地加入反应瓶中。
观察到有气体析出,从反应瓶口采集气体到测量瓶中。
3. 重复2的步骤,但这次是放一些鸡蛋壳碎片进反应瓶中与稀盐酸反应。
4. 观察在刚收集到的气体上方放一盏火后,火苗熄灭了,表示气体是二氧化碳。
实验结果:
1. 第一次实验用木屑与稀盐酸反应,发现有气体释放出来。
将气体收集到测量瓶中,发现体积逐渐增大,并升到了100ml。
1. 稀盐酸与木屑或鸡蛋壳碎片反应可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 用火测试所收集到的气体,结果表明是二氧化碳气体。
3.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抑制燃烧作用。
实验分析:
本实验使用稀盐酸与木屑或鸡蛋壳碎片反应,制取了二氧化碳气体,并通过火测试使我们了解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抑制燃烧作用。
总之,本次实验让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和了解了二氧化碳气体的物理与化学性质。
实验活动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活动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
质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研究其性质,加深对二氧化碳的了解。
实验材料和仪器
- 葡萄糖
- 酵母
- 烧杯
- 水槽
- 收集瓶
- 试管
- 滴管
- pH试纸
- 镊子
- 灯泡
实验过程
1. 将100ml水倒入烧杯中,并加入适量的葡萄糖溶液。
2. 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酵母并搅拌均匀。
3. 将烧杯浸入水槽中,再将水槽放入一些热水进行加热。
4. 在烧杯口上放置一个试管,并用滴管将试管中的气体取出。
5. 将收集到的气体通过水槽排出,以保证只收集到二氧化碳。
6. 将试管中的气体用pH试纸进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7. 用镊子夹住灯泡的两根引线,将其中一根引线插入试管中的气体。
8. 另一根引线插入烧杯中,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
实验结果和分析
我们成功地制取到了二氧化碳,并通过pH试纸测试确认了气体的酸性。
通过将灯泡接入实验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我们观察到灯泡的亮度变暗,这表明二氧化碳是一种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研究到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和其性质。
二氧化碳是一种酸性气体,且不能支持燃烧。
对二氧化碳的
制取与性质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大气中的成分以及环境保护有着重
要的意义。
思考题
1. 为什么使用酵母可以制取二氧化碳?
2. 除了pH试纸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测试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报告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2)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
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制取实验报告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药品和反应原理;
(2)探究实验室中制备CO2的装置;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操作步骤;
2.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理解及运用的科学方法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互相交流,勇于实践的良好习惯。
二、课前预习:
认真阅读课本P113-115内容,类比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方法线和知识线,边看边思考:
(1)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药品和反应原理是什么?
(2)实验室中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如何选择?
(3)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操作步骤?
三.课内探究:
1、药品及原理
我认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理想的药品是: 。
反应原理:(文字表达式)。
2、实验装置
发生:型
收集:法
思考:a.如果要制取较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把试管换成哪些仪器?
b.如果想在制气的过程中补充酸液,或控制酸液的加入量,可设计怎样的装置?
c.如果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还可怎样设计装置呢?
3、实验步骤:
四.课堂演练:
1.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不到的仪器是()。
A.长颈漏斗
B.广口瓶
C.酒精灯
D.集气瓶
2.实验室选择制取气体的装置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A.反应物的性质和状态 B.反应条件
C.所制气体的性质 D.所制气体的颜色
3.小强在化学课上知道了蛋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决定制作一个无壳鸡蛋送给妈妈。
他应该从厨房中选择鸡蛋和下列物质中的()
A.味精 B.白酒 C. 酱油 D.食醋
4. 请你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H 、I ;
(2)用D装置收集某种气体时,如何判断气体已收集满:;(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可以选用的收集装置是;用该发生装置制取气体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
若选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应从(选填“a”或“b”)通入。
(4)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某课外兴趣小组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他们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