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110kV氧化锌避雷器运行故障的分析及对策
110kV氧化锌避雷器运行异常分析及对策

【 文章编号 】 1 0 0 6 — 4 2 2 2 ( 2 0 1 7 ) 1 5 — 0 1 7 5 — 0 2 烘干 4 h后 的 测 试 数 据 有 明显 的改 善 。 这表 明 了原 来 的 芯 组 受 潮严重 , 水 分 随 着 温 度 升 高 蒸发 。 再 将 芯 组 烘 干 常值 .说 明 了芯 纽 内的 水 分 已经 完 全 蒸发 . 由 此 可 以判 断 该避 雷 器 泄 露 电 流偏 大 的 原 因 是 受
潮严重。
前 言
1 1 0 k V 氧 化 锌 避 雷 器是 常 用 的过 电压 保 护 设 备 之 一 , 它
台账 。 重 点针 对 Y1 0 W一1 O o , 2 6 0 W 型 号 以及 运 行 时 间较 长 尤
对 测 试 数据 进行 分析 。 避 雷器 的局 放 、 全 电流 均 合 格 . 7 5 U
2 0 1 7牟 8月上
电力 讯 息 1 7 S
1 1 0 k V氧化锌避雷器运行异常分析及对策
邱艺峰 ( 广东电网 有限 责任公司 江门 供电 局, 广东江门5 2 9 0 0 0 )
【 摘 要 】 介绍 了~起 1 1 0 k V氧化锌 避雷器 异常运行 的隐患, 并对此展开 分析 , 进行 避雷器解体试验发现 异常的原 因。 针 对问题症结 , 提 出一系
设 备 编 号 直流 Ul mA 参 O . 7 5 Ul mA 泄 工 频 l mA参 全 电 流 阻 性 电 流
( 2 ) 氧 化 锌 避 雷 器 的 密封 胶 圈 发 生 形 变 指 标 , 达 不到 设 计
要 求 。氧 化 锌 避 雷 器 受 潮后 , 绝缘 电 阻 降低 , 带 电测 试 数 据 中
通 过 解体 试 验 分析 情 况 , 氧 化锌 避 雷 器 受 潮 的 主要 原 因 是 出厂 时 安装 密封 不 良 . 在 长 期 的 运 行 电压 作 用 下 , 阀 片 电 阻 绝 缘 电 阻降 低 , 潮 湿 空 气黏 连 在 避 雷 器 芯 组 的表 靠 性 。 因此 , 如何 对 1 1 0 k V 氧 化 锌 避 雷器 展 开 运 行 异 常 分 析 , 会 变得 老化 , 并 且 提 出相 应 的 对 策 成 为 电力 管 理 部 门亟待 解 决 的 问 题 。 面. 导致避 雷器的直流 l m A参考 电压显著 下降 , 泄 漏 电 流 变 大 . 阻性 泄 漏 电 流 明 显超 过 标 准值 。 避 雷 器运 行 异 常 形成 安全 1 运行异常氧化锌避 雷器解体试验
一起110kV氧化锌避雷器泄露电流表显示异常的故障分析

一起110kV氧化锌避雷器泄露电流表显示异常的故障分析摘要:本文对一起110kV氧化锌避雷器泄露电流异常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故障原因为泄露电流监测仪硬连接安装缺陷导致泄露电流表故障。
针对此次故障,提出了安装避雷器泄露电流表的方法和改进措施,有效防止泄露电流表故障而影响氧化锌避雷器的正常运行,防止误判和对真正设备故障的疏忽导致事故扩大,影响电网安全运行。
关键词:金属氧化锌避雷器;泄露电流表;故障分析;带电检测Abstract:In this paper,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leakage current anomaly of the 110kV MOA. It was found that the fault was due to the defect of hard connection installation of the leakage current monitor,Cause leakage ammeter failure. The method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installing lightning arrester leakage ammeter are put forward. I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leakage current meter fault and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zinc oxide arrester is influenced.To prevent miscalculation and negligence of genuine equipment failures from causing the accident to expand,It affects 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power grid.Key words:MOA;Leakage ammeter;fault analysis;online detection引言氧化锌避雷器MOA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泄露电流较小,当有异常过电压侵入电力系统,能有效将过电流泄入大地,其优异的电气性能逐渐取代了其他型号避雷器[1-3]。
一起氧化锌避雷器爆炸事故分析

一起氧化锌避雷器爆炸事故分析摘要:避雷器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护设备之一,而氧化锌避雷器(metal oxide arrester,MOA)以其优异的电气性能逐渐代替其他类型的避雷器,成为电力系统的换代保护设备。
文中介绍了一起典型的MOA故障情况,并对造成MOA故障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同时,结合解体和运行工况详述了该次MOA发生爆炸击穿的原因,MOA自身设备的不良受潮是导致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最后,提出了一些反事故措施及合理化建议,确保及时掌握避雷器的运行状况,预防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关键词:MOA;故障;电击穿;绝缘受潮0.引言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经常遭受各种内部过电压或大气过电压的侵害,如果过电压值超过电气设备的耐压水平,就会造成电气设备事故,甚至使供电中断,影响电力系统的可靠供电。
为了减少过电压对电气设备的损害,都要在电力系统中装设避雷器,以确保电气设备稳定运行[1]。
本文对一起110kVMOA故障事故进行诊断分析,并结合变电站实际运行情况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1.事故简况某110kV某变电站110kV某线路差动保护动作,该线开关跳闸,重合闸动作不成功,2号主变三侧开关跳闸,2号主变失电。
同一时间35kV备自投,10kV备自投动作,35kV分段、10kV分段合闸成功,未对外甩负荷。
现场检查发现该线路A相避雷器爆炸,防爆孔已动作。
2.避雷器解体检查2.1外观检查事故发生后,对故障相避雷器拆卸和外观检查。
发现在避雷器端盖处有电弧烧伤痕迹,复合外套外表面多处出现击穿爆炸孔洞,击穿爆炸孔洞与环氧树脂绝缘套筒上防爆孔的位置一致,通过爆炸后孔洞可以清晰地看见内部环氧树脂绝缘套筒,避雷器伞裙上出现大面积放电后炭黑痕迹。
2.2解体检查分析事故后对避雷器进行了解体检查,发现端盖附近的环氧树脂绝缘套筒外表面有电弧击穿发展通道。
对端盖进行了拆除,取出压紧弹簧和氧化锌阀片。
观察发现,整个压紧弹簧和阀片外表面以及环氧树脂绝缘套筒的内壁在放电作用下已经完全被熏黑。
氧化锌避雷器的运行监视及故障处理

氧化锌避雷器的运行监视及故障处理摘要:避雷器作为电气设备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其性能的好坏关系到供电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所以对避雷器在线运行状态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主要从氧化锌避雷器的运行监视、故障分析以及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希望本文能对相关专业人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氧化锌避雷器;运行监视;故障分析第一章前言目前我国能源分布处于西多东缺的状态,西电东送项目正在高速实施,电网线路和变电站快速增加,这对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输配电系统设备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工作电压和接地故障、雷击电压、运行过电压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故障跳闸,其中雷电过电压和运行过电压是最常见的故障。
在中压电网中,避雷器是保护电力设备绝缘系统的基础,是最有效的过电压保护措施。
本论文结合本地区供配电系统特点,总结了氧化锌避雷器的运行监视的原则和方式,分析探讨了避雷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故障等情况及其处理方法。
希望此文能成为一次与变配电同行交流互助的机会,使氧化锌避雷器在实际运行中保持较高的安全稳定性。
第二章氧化锌避雷器的运行监测系统由于氧化锌避雷器的阀片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会出现热稳定性低和老化等缺陷。
避雷器如果发生异常,将对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极大的隐患和危害。
目前一般采用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来实现避雷器故障的早期发现。
所以在运行工作中,要定期对避雷器监测装置进行监视并抄录数据,再对数据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及时发现避雷器的异常和缺陷。
我单位为更好的利用氧化锌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在主控室安装了基于Windows 系统平台的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
该系统在硬件安装的基础上通过通信软件实现信息传输、人机交互和数据处理等相关功能,配合监测人员进行数据的重现和分析。
在线带电监测系统可以在不停电的情况下随时了解氧化锌避雷器的运行性能,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和事故隐患,以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或扩大。
目前,高压设备在线绝缘监测系统正向多功能、自动化方向发展。
110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故障的判断及分析

110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故障的判断及分析文章介绍了一起110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泄漏电流表读数三相不平衡的故障情况。
通过对该避雷器进行带电测量、红外测温及停电试验,对故障的原因进行了逐步的排查,判断该避雷器故障是由受潮或阀片老化引起。
后经对故障避雷器解体检查确认故障原因为上封板密封不良,引起避雷器进水受潮。
针对此现象,提出了及早发现故障、防止电网事故发生的相应建议。
标签:避雷器;带电测量;红外测温引言:避雷器是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的过电压保护设备。
当电力系统中出现由于雷电引起的雷电过电压,避雷器立即動作并放电,将雷电流泄入大地,限制被保护设备上的过电压幅值。
及早发现避雷器可能出现的缺陷,保证避雷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对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 故障现象2 故障判断1)由避雷器带电测量发现:C相避雷器全电流和阻性电流与A、B相比较有明显增大,与上次检测结果比较也有明显增长,泄漏电流带电测量检测数据与泄漏电流表数据基本一致。
正常情况下影响避雷器试验结果的原因有:高压连接导线的影响,湿度的影响,仪器仪表之间误差的影响。
对避雷器在各种条件下进行多次试验,采取了如下措施:增加导线对地距离,采用带屏蔽的连接导线,对试品外表面进行擦拭,用标准表进行仪器比对试验。
通过试验发现试验结果没有较大的变化,可以排除上述原因的影响。
初步判断为避雷器阀片劣化或避雷器内部受潮,导致阻性电流及全电流增大。
2)通过对该组避雷器进行红外测温发现:C相上下温差为1.47K。
超过DL /T 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中0.5-1K的标准要求。
3)通过停电试验对该组避雷器进行交直流参数的试验发现:C相的直流1mA 参考电压比交接时下降2%,75%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较交接时增长165%,较上次试验时的泄漏电流增长105%。
持续运行电压下的阻性电流较交接时增长27.3%和全电流较交接时增大24.9%,且两者的比值为25.9%,超过规程规定的25%。
利用红外检测设备发现110KV金属氧化锌雷器热缺陷及处理分析

利用红外检测设备发现110KV金属氧化锌雷器热缺陷及处理分析摘要:无间隙金属氧化锌避雷器的安全运行是电力系统可靠运行的保证。
本文介绍一例110KV金属氧化锌避雷器红外热缺陷:在检测避雷器A相与其它相最高温差为2.2K,根据DL/T644---2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和停电试验结果超出Q/GDW ---2013(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要求,确定了故障的存在,通过解体发现故障原因:分析指出金属氧化锌避雷器内部电阻片整体受潮、电阻片老化等,伴随局部温差,红外热像仪能快速,有效的发现此类故障,能使带电工作人员发现诊断氧化锌避雷器故障的重要手段,保障了输电电力电缆安全可靠运行。
关键词:MOA特性;红外成像;故障诊断;状态检修;解体分析引言-----金属氧化锌避雷器(MOA)利用了氧化锌阀片理想的伏安特性(非线性极高,即在大电流时呈低阻特性,限制了避雷的电压,在正常工频电压下呈高阻特性)具有无间隙、无续流残压低等优点,也能限制内部过电压,成为系统保护电网,保护输电电力电缆防护的主要设备,MOA能否可靠运行,是关系到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MOA电阻老化、电阻受潮及其它原因造成的避雷器缺陷隐患的诊断技术和方法,是避雷器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
近年来,在电力系统广泛应用的热红外成像技术,是避雷器在线诊断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和重要方法,它具有不停电、不取样、不接触、直观准确、灵敏度高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可快速查出避雷器热缺陷。
通过金属氧化锌避雷器红外热缺陷及处理解体分析,证明了红外热像技术在金属氧化锌避雷器故障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一、避雷器热缺陷情况邯郸某电力班组所管辖区域内的110KV团杜线(T接明芳、广村)192电力电缆终端避雷器型号为HY10WZ--108/281,2014年7月出厂并投运,2016年11月10日,红外检测人员在对该电力电缆线路避雷器设备进行红外热像检测时,发现A相避雷器有明显发热现象,其温度显示为18.2℃。
基于110kV氧化锌避雷器缺陷原因及处理对策探讨

基于110kV氧化锌避雷器缺陷原因及处理对策探讨摘要:文章介绍了一起110kV氧化锌避雷器异常运行的隐患,并对此展开分析,进行避雷器解体试验发现异常的原因。
针对问题症结,提出一系列防范氧化锌避雷器异常运行的措施,旨在为电力运行部门提供一些思路,确保110kV氧化锌避雷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氧化锌避雷器;红外测温;带电测量;停电测试引言110kV 氧化锌避雷器是常用的过电压保护设备之一,它的功能稳定,可以限制约束操作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广东地区,空气湿度大,加上其他环境因素,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吸收潮湿空气,110kV 氧化锌避雷器在过度受潮后,其绝缘功能急速下降,导致对其他电气设备的过电压保护作用降低,同时自身可能会发生严重的电力事故,危害到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影响了供电可靠性。
因此,如何对 110kV 氧化锌避雷器展开运行异常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成为电力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1避雷器带电测量的缺陷对 110 kV 某变电站进行带电测量,发现110 kV04 间隔 B 相避雷器全电流、阻性电流异常,与历史值相比增大一倍,均为同组 A、C相避雷器的 2 倍左右。
设备运行中普遍采用全电流作为避雷器运行状态监测参量。
避雷器无缺陷时,其泄漏电流主要为容性电流,阻性电流占比很小;发生缺陷时,容性电流变化不多,阻性电流却大大增加;所以对避雷器带电测量异常都要引起重视。
该避雷器数据较往年有较大的变化。
B 相全电流明显超出同组避雷器的 1倍左右,阻性电流 Irp达127μA,占 Ix全电流的约 12%,与交接及以往值比变化大于 100%,增长率显著;而功率损耗 P1 的涨幅也比较明显,超过 100%,避雷器 B 相可能存在内部绝缘缺陷。
2避雷器红外热像检测对该组避雷器进行了红外热像检测,避雷器是电压致热型设备,产生过热缺陷后,因热量有限,且由于绝缘层热传导系数的影响,反应到设备外部的温度变化量较小,可能没有特征显著的过热点,而只是整体温度微量上升,不利于缺陷的发现。
浅析110 kV 避雷器故障原因及处理措施

浅析110 kV 避雷器故障原因及处理措施摘要:文章通过一起110 kV避雷器故障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故障原因为避雷器密封结构不良,运行中内部受潮,最终导致避雷器热击穿,并提出处理措施。
关键词:110 kV;避雷器;运行;故障;措施引言避雷器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对运行的环境要求比较高。
例如当避雷器表面受到污染或内部受潮时,会改变避雷器内部的特性,从而影响通过的电流大小。
当某一次通过避雷器的电流较强时,就会加剧避雷器的损坏速度,从而对避雷器造成无法修复的损坏。
下文通过一起110 kV 避雷器故障案例分析故障原因及处理措施。
1 变电站运行概况2016 年 2 月 27 日某供电局 220 kV 某变电站110 kV某线路开关过流零序I段动作跳闸,检查发现线路对侧110 kV变电站该线路B相入口避雷器绝缘击穿炸毁。
故障避雷器型号为HY10WZ-108/281,额定电压 108 kV,持续运行电压 84 kV,为某公司2012年7月产品,2013年投运。
故障前该110 kV线路220 kV变电站侧接110 kV II母运行,110 kV变电站侧线路开关热备用。
故障发生时该地区小雨转阴,查询雷电定位系统,故障发生前后该线路走廊无雷电活动,线路无异常、无操作。
2 现场检查试验及解体情况2.1 故障现场检查情况故障发生后,现场检查发现B相避雷器内部绝缘击穿,复合绝缘外套破损,外部可见明显烧灼痕迹,且避雷器顶部接线断开,顶部电极及部分阀片迸出。
2.2 故障前后试验情况该组避雷器在2014年5月进行首检,U1mA(直流1 mA电压)、75%U1mA下的泄漏电流、底座绝缘电阻检测、放电计数器功能检查结果均合格,且与初始值比较无明显偏差;2015年3月进行了运行中持续电流检测,检测结果合格;2013年1月1日红外检测也未发现异常。
故障后2月28日对该线路入口避雷器进行及在75%U1mA下的泄漏电流测量、绝缘电阻测量、放电计数器功能检查,A、C相试验结果合格,B相绝缘已击穿,且放电计数器不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处理对策及建议
4.1 处理对策 (1)对该型 设 备 和 运 行 时 间 超 过 10 年 的 35
kV 及以上避雷器进行统计, 进行带电和红外普 查, 必要时停电试验, 有条件的应尽早更换。
(2)对运行中的避雷器加强日常巡检, 跟踪避 雷器泄漏电流数值的变化。 避雷器每半年进行一 次红外测温及带电测试, 在带电测试时, 应注意 其泄漏电流波形。 对红外测温及带电测试中发现 的数据及误差变化应引起重视, 将各类数据汇总 进行综合分析, 当各项数据均有向注意值变化的 趋势时, 应考虑利用合适时机进行停电检查。
(3)做 好 避 雷 器 测 试 结 束 后 的 状 态 评 估 工 作 , 必 要 时 可 缩 短 试 验 周 期 , 测 量 避 雷 器 的 U1mA 和 0.75U1mA 下的泄漏电流, 从而有效发现避雷器是 否劣化、 受潮, 以便及早处理。 4.2 建议
(1)对于运行时间较长, 尤其是超过 10 年的 避雷器, 应按正常周期执行。 由于设备已老旧, 有些缺陷发展较快, 可能一年不到就由微小的缺 陷发展为故障。 目前执行的是输变电设备状态检 修策略, 按照 Q/GDW-11-120-2007《浙江省电力 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中关 于 避 雷 器 的 规 定 , 直 流 1mA 电 压 (U1mA) 及 在 0.75U1mA 下的泄漏电流测量周期为 4.5 年, 对于目前运行 超过 10 年的避雷器, 应按 4.5 年周期要求, 超过
浙江电力
82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2012 年第 8 期
经验交流
一起 110 kV 氧化锌避雷器运行故障的分析及对策
马丽军, 赖靖胤, 金鑫磊 (宁波电业局, 浙江 宁波 315016)
摘 要: 介绍一起 110 kV 线路氧化锌避雷器故障, 通过对停电试验数据、 带电检测数据、 波形、 红外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 operation fault of 110 kV line metal oxide arrester (MOA). It identifies the fault reasons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outage test data, live detection data, waveform, infrared detection data and equipment disassembly and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on prevention of such faults and utilization of a variety of data for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enriching testing methods. Key words: 110 kV; zinc oxide; arrester; fault;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相别
Hale Waihona Puke 全电流阻性电流A相
0.610
0.085
B相
0.592
0.067
C相
0.536
0.061
升至 12.77%; 阻性电流较 2008 年增长了9%, 变 化均不大, 符合常规测试数据要求。 但三相误差 从 22.12%上升至 33.8%, 虽有些偏大, 但仍无法 判断是否有故障存在。 考虑到 2 次测量的仪器及 条件的差别, B 相和 C 相的数据较上次有所下 降, 而 A 相阻性电流却有所升高, 因此, 三相间 的误差应引起注意。
相别
A相 B相 C相
直流 1mA 参考 75%U1mA 时泄漏 U1mA 历史变化
电 压/kV
电 流 /μA
率/%
147.5
16.0
-1.01
147.9
17.0
-0.47
148.0
10.7
-0.54
泄漏电流也略有下降, 但考虑仪器误差和温度误 差, 认为试验数据均符合要求, 无异常。
2.2 带电测试分析 避雷器最近 2 年的带电测试数据见表 3、 表4。 从带电测试数据分析可知, 2009 年全电流测
检测数据及设备解体情况的综合分析, 找出故障的原因, 并对如何预防和避免该类故障及如何利用多
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丰富检测手段提出建议。
关键词: 110 kV; 氧化锌; 避雷器; 故障; 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 TM862+.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7-1881(2012)08-0082-03
周期的, 应立即安排停电试验计划。 (2)红外检测时注 意不同 类型避 雷器 的灵敏
程度。 无间隙金属氧化锌避雷器的外绝缘有瓷外 套和复合外套两种。 瓷外套的热传导系数低于复 合外套, 绝缘材料与阀片间的介质会阻碍热量传 导。 当电压类过热缺陷产生后, 通常为局部发 热, 热量有限, 外加瓷外套避雷器由于绝缘层的 热传导系数的影响, 运行电压下反馈到设备外部 的温度变化较小。 因此, 运行电压下采用红外检 测技术检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过热缺陷时, 瓷外 套避雷器不如复合外套避雷器灵敏、 有效。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Operation Fault of 110 kV Metal Oxide Arrester
MA Li-jun, LAI Jing-yin, JIN Xin-lei (Ningbo Electric Power Bureau, Ningbo Zhejiang 315016, China)
2 避雷器各项数据分析
故 障 避 雷 器 型 号 为 Y10W-100/260W, 南 阳 氧 化 锌 避 雷 器 厂 生 产 , 出 厂 时 间 为 1995 年 11 月, 投运时间为 1995 年 11 月 22 日。 2.1 停电试验分析
避雷器最近 2 次试验数据见表 1、 表 2。 从 预 防 性 试 验 数 据 分 析 可 知 , 2005 年 直 流 1mA 参 考 电 压 较 2002 年 略 有 下 降 , 75%U1mA 时
试数据较 2008 年略有下降, 三相误差从 3.11%上
2012 年第 8 期
浙江电力
83
表 3 2008 年 7 月带电测试数据(温度: 28℃) mA
相别
全电流
阻性电流
A相
0.620
0.078
B相
0.610
0.077
C相
0.601
0.062
表 4 2009 年 5 月带电测试数据(温度: 24℃) mA
表 1 2002 年 6 月预防性试验数据(温度:25℃)
相别
A相 B相 C相
直流 1mA 参考 75%U1mA 时泄漏 U1mA 历史变化
电 压/kV
电 流 /μA
率/%
149.0
20.0
0.21
148.6
17.0
0.33
148.8
18.0
-0.21
表 2 2005 年 11 月预防性试验数据(温度:16℃)
1 事故经过
2010 年 4 月 30 日, 某 110 kV 变电站进线线 路避雷器 A 相发生故障, 避雷器引下线断开, 头 部炸裂, 底部有明显电弧喷射烧黑的痕迹, 动作 计数器烧毁破裂。 B 相避雷器顶部也有放电痕 迹, 但相关保护动作正确, 其他设备无异常。 故 障发生时, 所在区域无打雷现象, 也没有进行操 作, 可以排除雷击和操作过电压的可能。
或者跟踪监测, 进行其他试验。 如果作相间互 比, 则当温升相差一倍以上时, 可判定为危险故 障, 应 尽快安 排处理 。 该 线 路 避 雷 器 2009 年 的 红外测温如图 1 所示, A 相数据比 B 相、 C 相温 度稍高, 并不能判断有故障存在。
热图信息
辐射率 0.95
距离
4m
A(ARO1) 24.6℃
(3)在避 雷 器 的 带 电 测 试 中 , 应 引 入 局 部 放 电检测。 常规的带电检测主要检测阻性电流及全 电流, 一般很少关注泄漏电流波形。 应该尽量使 用能够检测避雷器泄露电流原始波形的测试仪 器。 即便如此, 在局部放电的初期也很难检测出 避雷器内部是否有局部放电信号存在, 因为局部 放电初期的放电频率往往小于仪器采样频率。 但 当局部放电发展到一定程度, 在大于仪器采样频 率或者产生持续局部放电时, 仪器测到的泄漏电 流原始波形将有所反映, 如本文提到的波形测试 结果, 在全电流的整个波形上都有干扰波存在, 此时应该已经有持续放电存在。 因此, 在带电测 试时应密切关注泄漏电流原始波形的变化, 再结 合其他检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由于该避雷器发生故障时头部被炸裂, 估计 头部已有裂纹或漏孔存在, 从而使顶部受潮。 避 雷器局部受潮后导致电压分布不均, 在套筒头部 产生局部放电, 即在阀片柱上部出现侧闪。 由于
84
马丽军, 等: 一起 110 kV 氧化锌避雷器运行故障的分析及对策
2012 年第 8 期
局部放电长时间存在(在 2009 年的带电测试波形 中已有所反应), 导致套筒绝缘下降, 从而发生 了贯穿放电。 综合分析对比带电测试数据、 波形 及红外测温数据, 认为 A 相避雷器近几年的带电 测试数据、 波形及红外测温中, 与 B 相和 C 相均 存在差异, 虽然单个数据指标均未超标, 但此 3 项数据同时有变化, 应该有缺陷存在。 因为局部 受潮及放电对阻性泄漏电流的影响不明显, 且测 试人员对波形了解不深, 所以未能及时发现。 由 于故障发生在套筒与阀片之间, 温度升高不明 显, 红外测温也不能有效发现。 最终, 本次事故 判断为避雷器因使用年限长、 头部密封不严而造 成内部环氧树脂套筒头部受潮, 并产生局部放 电, 破坏套筒绝缘, 最终导致套筒击穿, 避雷器 发生爆炸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