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诫子书》阅读训练(含答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诫子书》阅读训练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5题。
(18分)【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⒅,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告俨、俟、份、佚、佟:天地赋命,生必有死。
自古贤圣,谁能独免?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
性刚才拙,与物多忤。
黾勉⑴辞世⑵,使汝等幼而饥寒……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
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
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⑶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⑷将有限也。
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
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
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
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
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
兄弟同居,至于没齿。
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
《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尔,至心尚之。
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陶渊明《与子俨等疏》节选)【注】⑴黾勉:勉力⑵辞世:指弃官隐居⑶缅求:远求⑷大分:自然的分限,指寿命。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⑴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 ⑵年与时驰.,意与日去:_______________⑶每以家弊.:_______________ ⑷至心尚.之:_______________2.下列句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患病以.来,渐就衰损。
B.虽.不能尔。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夜航船》《松窗梦语》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河北省中考题)

《夜航船》《松窗梦语》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河北省中考题)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8-11题。
(共13分)[甲]蔡元定①八岁能诗。
及长,登泰山绝顶。
日惟啖②荠③。
于书无不读。
朱熹扣④其学,大惊曰:“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列。
” (节选自《夜航船》)[乙]王公廷相⑤,道艺纯备⑥,为时名臣。
余谒公私第⑦。
公延入坐,语之日:“昨雨后出街衢⑧,一舆人⑨蹑⑩新履,自灰厂历(11)“长安街,皆择地而蹈,兢兢(12)恐污其履,转入京城,渐多泥泞,偶一沾濡(13),更不复顾惜。
居(14)身之道,亦犹是耳。
傥(15)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余退而佩服公言,终身不敢忘。
(节选自《松窗梦语》)①蔡元定:南宋律学家、理学家。
朱熹弟子。
②啖:吃。
③荠:荠菜。
④扣:探问。
⑤王公廷相:王廷相,明代哲学家、文学家。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⑥道艺纯备:学说和才能纯正完备。
⑦第:官僚和贵族的大住宅。
⑧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⑨舆人:古代职位低微的吏卒。
⑩蹑:穿(鞋)。
(11)历:经过。
(12)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
(13)沾濡:浸湿。
(14)居:守持。
(15)傥:倘若,假如。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每小题1分,共3分)(1)日惟啖荠日:(2)余谒公私第谒:(3)更不复顾惜复: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1)及长,登泰山绝顶。
(2)居身之道,亦犹是耳。
10.[甲]文中,朱熹为什么说蔡元定“此吾老友也”? (3 分)11.[忆]文中,王廷相对“我”的教导方式有什么妙处? (3分)答案:二、8、(1)每天(2)拜访(3)再9、(1)等到他长大后,登上泰山顶峰。
(2)为人处世之道,也还是这样了。
10、因为蔡元定“于书无不读”,学识渊博,其成绩不于朱熹,因此朱熹说蔡元定为“吾老友”。
11、以事喻理,从身边小事谈及,更易被“我”接受。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三)文言文阅读(12分)张友正自少学书,常居一小阁上,杜门不治他事,积三十年不辍.。
有别馆,直三百万,尽鬻①以买纸。
其书笔迹高简,有晋宋人风味。
故庐在甜水巷,一日忽弃去,赁小屋于.水柜街,与染工为邻。
众人异.之,或问其故。
友正答曰:“吾欲假.其素绢学书耳。
”与染工约: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一端②酬二百金。
如是日书数端,笔未尝停。
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至尽乃已。
素与苏子瞻相善。
元祐末,子瞻自扬州召还,友正乃具饭遨之。
既至,则对设长案,各以精笔、佳墨、纸三百列其上,而置肴其旁。
子瞻见之,大笑。
就坐,二人每酒一巡,即展纸挥毫。
一二小僮磨墨,几不能供。
饮酒终,纸亦尽,俱自以为平日书莫及也。
友正未尝仕。
其性直,恐为名声所累,少与人交,故知其书者少。
(选自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有删改)注:①鬻(yù),卖。
②端,长度单位。
布帛二丈(或六丈)为一端。
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积三十年不辍.辍:收拾B.众人异.之异:认为……奇怪C.吾欲假.其素绢学书耳假:借D.凡有欲染皂.者皂:黑色12.下列句中,加点“于”的含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赁小屋于.水柜街A.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B.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C.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D.荀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B.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C.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D.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1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张友正从小学习书法,并专心练习。
为了购买纸张,他卖掉了价值三百万钱的别馆。
B.张友正搬离旧居,与染工为邻,是因为染坊里有染过的绢,可以用来练习书法。
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法复习《文言文阅读》基础练习(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法复习《文言文阅读》基础练习(含答案)中考语文基础运用《文言文阅读》基础练习1.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咸通中,京兆左军有张季弘,勇而多力。
尝经胜业坊,遇泥泞深溢,有村人驱驴负薪而至,适当其道。
季弘怒之,因提驴四足,掷过水渠数步,观者无不惊骇。
后供奉襄州,暮泊商山逆旅。
逆旅有媪①,谓其子曰:“恶人归矣,速令备办茶馔,勿令喧噪。
”既而愁愤呼叹,咸有所惧。
季弘问媪,媪曰:“有新妇悖逆,制之不可。
”季弘曰:“见母忧恐,谓有何事,若是新妇,岂不能其语耶?”媪曰:“客未知,新妇壮勇无敌,人皆畏惧,遂至於此。
”弘笑曰:“其他即非某所知,若言壮勇,当为主人除之。
”母与子遽叩头曰:“若此,母子无患矣,虽穷困,当力为酬赠。
”顷之,邻伍乡社悉来观视。
曰暮,妇人荷束薪而归,状貌亦无他异。
逆旅后园有磐石,季弘坐其上,置鞭于侧,召而谓曰:“汝是主人新妇,我在长安即闻汝倚有气力,不伏事阿家②,岂敢如此?”新妇谓季弘曰:“乞押衙不草草,新妇分雪③,新妇不敢不承事阿家,自是大人憎嫌新妇。
”其媪曰:“汝勿向客前妄有词理。
”新妇因而言曰:“只如某月曰,如某事,岂是新妇不是,”每言一事,引手于季弘石上,以中指画之,随手作痕,深可数寸。
季弘流汗神骇,但言道理不错,阖扉假寐,伺④晨而发。
(选自宋·调露子《角力记》,有删改)【注释】①媪:对老年妇女的敬称。
②阿家:丈夫的母亲。
③分雪:辩白。
④伺:等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既而愁愤呼叹()②咸有所惧()③母与子遽叩头()④荷束薪而归()(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有村人驱驴负薪而至,适当其道。
②季弘流汗神骇,但言道理不错,阖扉假寐,伺晨而发。
(3)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新妇壮勇无敌”。
(4)结合选文简要概括,张季弘除了“勇而多力”外,还有哪些特点?2.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何也?”司空①房玄龄曰:“此为幼主生长深宫,少居富贵,未尝识人间情伪,治国安危,所以为政多乱。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第01期)-2021年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原卷版)

专题12:文言文阅读〔课外〕一、【2021年中考吉林卷】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小题。
造白糖凡闽、广南方经冬老蔗,用车同前法。
榨汁入缸,看水花为火色。
其花煎至细嫩,如煮羹沸,以手捻试,粘手那么信来矣①。
此时尚黄黑色,将桶盛贮,凝成黑沙。
然后以瓦溜②置缸上。
共溜上宽下尖,底有一小孔,将草塞住,倾桶中黑沙于内。
待黑沙结定,然后去孔中塞草,用黄泥水③淋下。
其中黑滓入缸内,溜内尽成白霜。
最上一层厚五寸许,洁白异常,名曰西洋糖,下者稍黄褐。
〔节选自?天工开物?上海古籍出版社〕〔注释〕①粘手那么信来矣:如果粘手就说明火候到了。
②瓦溜:用糖膏重力别离糖蜜以取得砂糖的陶制工具,类似过滤漏斗。
③黄泥水:取黄泥水上层溶液,起脱色、除蜜作用。
1.“量上一层厚五寸许〞中“许〞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时尚黄黑色,将桶盛贮,凝成黑沙。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二、【2021年中考四川内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①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
〞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木一也,忽病②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
〞乃尽湿③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
〞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
〞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节选自吕坤?呻吟录?〔注〕①僮:未成年的仆人。
②病:担忧,忧虑。
③湿:名词活用作动词,淋湿。
4.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人有馈.一木者〔______〕〔2〕木小不堪.也〔______〕〔3〕为余.生炭满炉〔______〕〔4〕乃.尽湿之〔______〕5.翻译下面句子。
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6.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常常为此担忧。
请你从小明的角度,结合这篇文言文内容,给妈妈说几句话,加以劝慰。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五 课外文言文阅读(共83张PPT)

五、 大公无私 伦①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
遗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 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②。然 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 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 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 退而安寝; 吾子有疾虽 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 是者岂可谓 无私乎?”
二、 教育劝学 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
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 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 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①,莅事惟烦。’不 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墙面:处处碰壁。
(选自《吴子兵法·图国》) 【注释】①起:指吴起。②同“悦”,喜悦,高兴。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昔楚庄王尝谋.事(商议) B. 得其友者霸.(霸王) C. 今寡人不才.(才能) D. 于是武侯有惭.色(惭愧)
【解析】句意:能与他们交朋友就可以称霸。 霸:称霸。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
1. (改 编 ) 下 列句 子 中 加点 词 语解 释不.正.确.的 一项 是
(D)
A. 有告其阴.通河东刘继元(私下) B. 不止赎.尔死(赦免) C. 赏不可得.也(得到) D. 使臣失信.(信心)
【解析】句意:如果皇上让我失信于人。信:信 用。
2. (改编)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太 祖 大 怒/以 其 诬 害 忠 臣 /命 缚 其 人 予 进/使 自 处 置
3. 结合文章,谈谈长孙道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
(共8分)李衡于武陵龙阳泛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树。
临死敕儿日:“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矣。
”吴末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
恒称太史公所谓“江陵千树橘,与千户候等”者也。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
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威求假焉。
此种殖之不可以已也。
谚日:“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此之谓也。
(选自《齐民要术》)【注释】责:要求。
殖:同“植”。
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画两处)(2分)吴末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答案】吴末,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
【答案】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返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
11.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本文阐述了怎样的道理。
(3分)【答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早作准备,有长远打算。
(或答:积累的知识,必然能有用/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要好好学习,积累知识和技能/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意思对即可)(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
(共8分)郑子产①有疾。
谓子太叔②曰:“我死,子必为政。
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
水懦弱,民狎③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
郑国多盗,取④人于萑苻之泽。
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
”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故曰:“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注释】①子产:即公孙侨,春秋时郑国正卿。
字子产,为郑执政,有政绩。
②子太叔:即游吉,春秋时郑国正卿继子产后执政。
③狎(xiá):轻视,轻悔。
④取:同“聚”。
⑤萑苻(huán fú):湖泊名。
2020-2021中考语文—文言文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题文)阅读《醉翁亭记》,完成小题。
(13分)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3分)(1)名之者谁?名:(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开:(3)杂然而前陈者。
杂:2.(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⑵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小题3)第二段中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绘了琅琊山的美丽景色?(2分)4.(小题4)《醉翁亭记》中极力渲染“乐”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5.(小题5)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乐,这给你怎样的启示?(2分)【答案】1.374.(1)取名,命名(2)消散(3)纷繁杂乱3.376.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罢了。
⑵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①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桃花源记》)
【乙】晏子为齐相,出。
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②,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③深矣,常有以自下④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卿,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⑤.②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晏子荐以为大夫⑥。
(《晏子春秋》)【注】①御:马夫。
②大盖:大伞篷。
③志念:志向和思考。
④自下:谦虚。
⑤损抑:克制。
⑥大夫:官名。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便要.还家
②来此绝.境.
③从门间而窥.其夫
④身相
..齐国
(2)翻译两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3)乙文中“其妻”为什么要“请去”?
(4)选出对【甲】【乙】两文的解读与分析错误的一项
A.甲文中“不复得路”与乙文中“甚自得也”的两个“得”意思是不一样的。
B.甲文的“咸来问讯”“皆出酒食”写出了桃源村人纯朴热情中的一丝恐惧。
C.乙文中的晏子是一位志向深远、温良谦逊、礼贤下士以及很看重人才的相国。
第1页共1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