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荣《世上唯一在等你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中考语文模拟预测题含解析

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中考语文模拟预测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在较长一段稔熟地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
这是另一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
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
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奢华/浮华)的意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
因此,我断定,这又是一户新入位的人家,很没经验地,也将管子接进了烟道,又恰逢顺时顺风,于是,来到我家厨房(凑/瞧)热闹了。
这一路的风格显然要温和、光滑一些,比较具有装饰感,唤起人的瑕想..。
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不大有定规,显得有些孱.弱似的。
而那先来的,从来一顿不落.,转眼间,油烟全面铺开,又转眼间,油烟席卷而去,总是(风起云涌/叱咤风云)的气势。
但是,有时候,夜已经很深了,那新来的,悄然而至。
咖啡的微苦的香味,弥蔓..开来。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稔.熟(niǎn)不速之客B.炸.锅(zhà)大相径庭C.孱.弱(cán)瑕想D.不落.(là)弥蔓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奢华凑风起云涌B.奢华瞧叱咤风云C.浮华瞧风起云涌D.浮华凑叱咤风云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组是()A.褴褛.(lǚ)逞.能(chéng)翘.首(qiáo)戛.然而止(jiá)B.瑰.丽(guī)洗涤.(dí)寥廓.(kuò) 奄.奄一息(yān)C.追溯.(sù)俯瞰.(kàn)蓦.然(mù) 惟妙惟肖.(xiào)D.绯.红(fēi)忏.悔(chàn)休憩.(qì)忍俊不禁.(jīn)3.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偶题朱熹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①终日面崔嵬②。
《中等生》阅读附答案

《中等生》阅读附答案阅读《中等生》,完成文后题目.中等生刘继荣①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二十三号”。
她的班里总共有五十个人,而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二十三。
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
②我们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
丈夫发愁地说,一碰到公司活动,或者老同学聚会,别人都对自家的“小超人”赞不绝口,他却只能扮深沉。
人家的孩子,不仅成绩出类拔萃,而且特长多多。
唯有我们家的“二十三号女生”,没有一样值得炫耀的地方。
③有时,他一看到娱乐节目里那些才艺非凡的孩子,就羡慕得两眼放光。
后来,看到一则九岁孩子上大学的报道,他很受伤地问女儿:“孩子,你怎么就不是个神童呢?”女儿说:“因为你不是神父啊。
”丈夫无言以对,我不禁笑出声来。
④中秋节,亲友相聚,坐满了一个宽大的包厢。
众人的话题,也渐渐转向各家的儿女。
趁着酒兴,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
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们毫不怯场,连那个四岁半的女孩,也说将来要做央视的主持人,赢得一阵赞叹。
⑤十二岁的女儿,正为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剥虾,盛汤揩嘴,忙得不亦乐乎。
人们忽然想起,只剩她没说了。
在众人的催促下,她认真地回答:“长大了,我的第一志愿是,当幼儿园老师,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
”众人礼貌地表示赞许,紧接着追问她的第二志愿。
她大大方方地说:“我想做妈妈,穿上印着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
”亲友愕然,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丈夫的神情极为尴尬。
⑥周末,一群同事结伴郊游。
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带着老公和孩子去野餐。
一路上笑语盈盈,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
女儿没什么看家本领,只是不时跑到后面,照看着那些食物。
把倾斜的饭盒摆好,松了的瓶盖拧紧,流出的菜汁擦净。
忙忙碌碌,像个细心的小管家。
⑦野餐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两个小男孩,一个奥数尖子,一个英语高手,同时夹住盘子里的一块糯米饼,谁也不肯放手,更不愿平分。
记叙文小说阅读-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全通关(部编版)(解析版)

阅读通关01 记叙文——小说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相关问题。
请工友吃饭①七根请七八个工友吃晚饭,散席前,他去前台买单,收银员告诉他:“不用了,已经付过了。
”七根一阵愕然,怎么也料不到会出现这事。
他这次可是准备了半个月的工资。
②约工友们吃个饭这想法由来已久,七根担心工友们不领情,实在不好意思开口。
这次他暗自下了决心,不能再拖了,七根要报答刚出来找工作时他们的帮助。
那时七根因家里穷,进城寻工时只带了路费,可城里太大了,怎样也找不到工作。
这天傍晚刚下过雨,冷飕飕的风卷着湿漉漉的落叶打在七根的裤脚,他又冷又累又饿,终于忍不住,屁股朝人行道的隔离墩上一靠,甩起了大鼻涕。
③这时,一个骑着电动车的年轻人停在七根的身旁,主动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忙。
年轻人说:“不嫌弃的话来我们工地做吧,工作是辛苦一些,但总算有个住的地方,工钱也会正常发放。
”七根听了,看到对方那身沾满泥水的衣装,没有多想,跟着他去了附近的一个工地。
这个年轻人大家都叫他阿三。
④七根在建筑工地干活,都是苦力工,收入不是很高,天刚亮就出门,到晚上已过了9点半才回住的工棚,一天的劳累,稍微吃点东西,洗洗弄弄,就赶紧睡了。
为了多省下一点钱寄回老家,鞋子破了也舍不得买。
入冬的一天,阿三来到七根住的工棚,发现七根盖的是一床破棉被,阿三转头走出去,过了半小时就回来了,拎着一床新棉被放到他的床上,对他说:“破的这床垫在下面,新的盖在上面,这样会很暖和。
”感动得七根直流泪。
还有一次七根可能是饿坏了胃,夜里突然胃大出血,也是工友们发现早及时通知阿三把七根送到医院抢救。
七根贫困的家庭状况,除了自己知道,工友们也知道,肯定有过无数个夏热握火,冬寒抱冰的晨昏,七根不说,大家也不问,只是尽每个人所能,默默关心,不露声色地帮助。
⑤这天发了工钱,七根兴冲冲地拨打阿三的电话:“晚上我们一起到老地方吃一顿吧,好几次想请你们,你们都不答应。
”“好,正好晚上有空,天天在工地辛苦干活,我们正想吃频好饭呢。
03 现代文阅读Ⅱ(小说阅读)+名篇名句默写-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现代文阅读解析版

【2024高考二轮复习考点精准突破提升训练】提升训练三 现代文阅读Ⅱ+名篇名句默写(小说阅读提升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瓦猫(节选)葛 亮宁怀远从蒙自刚来到昆明时,在翠湖边上看到一株梨花。
很大,风吹过来,就落了一地,好像雪一样。
后来,他无数次对荣瑞红说起这株梨花树。
荣瑞红说,我们龙泉镇①,什么花都有,就是没有梨花。
后来,宁怀远在滇池边上,听一个拉胡琴的唱,“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
他又想起这株梨花,想起满天飞的白,却怎么也记不起树的样子了。
荣瑞红倒记得清清楚楚。
那年夏天,蓝花楹开得正盛。
黄昏时候,村里头来了一个人,敲开他们家的门。
荣瑞红应了门,见是高个儿中年人,穿着青布衫子。
蜡黄脸,满脸胡须。
这人操官话,有两湖口音,口气温和,问荣瑞红家里头有没有要出租的屋子。
荣瑞红就喊她爷爷。
荣昌德老汉走出来,敲着烟袋锅,眯眼看来人胳膊底下夹着两本书,就问,先生,你是昆明城里来的教授吧?那人点点头,说,小姓闻。
荣老爹回,我们家的耳房刚租了出去。
最近来我们镇上问的,都是昆明城里的教授和学生。
日本人的飞机把读书人都折腾坏了。
全城都在跑警报。
走,我陪你去问一问。
荣老爹带着这个先生,顺着金汁河畔的小路,挨家挨户一路问过来。
天擦黑了,这先生在一户人家门口停下,抬头看看说,这房子好,“三间两耳倒八尺”。
荣老爹说,可不,正正经经的“一颗印”②。
敲开了门,一看,小院干净开阔,房子也通透。
用的石材、木料都考究得很,楼板和隔墙板还未装完,眼见是新起的房子。
闻先生怕人家不舍得,但还是说了来意。
屋主说,好。
钱不打紧,您看着给。
这屋子刚建好,您不嫌弃,下周就能住进来。
闻先生看他爽快,也很高兴。
屋主说,都说昆明城里造了新大学,来了许多教授。
北方来的。
要是不打仗,我们请也请不来你们。
荣瑞红才知道,这个闻先生,就是大名鼎鼎的闻一多先生。
他不是替自己找房子,是要替他们大学找个地方,盖个研究所。
要装修这个房子,镇上不缺人手。
2024届高三语文备考专题复习之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

2024届高三语文备考专题复习之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附答案解析)★题组一小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魔鬼(节选)莫泊桑这个农民面对大夫,站在临终女人的床前。
床上的老太婆很平静,她认命了,但神志还清醒,望着两个男人,听他们交谈。
她快要死了,但并不抗争,她已经活到九十二岁了,她的寿数已尽。
七月的阳光,从敞开的门窗投射进来。
田野的气味,也随着灼热的熏风涌进屋里。
大夫提高嗓门说道:“奥诺雷,您不能丢下您母亲一个人,她这种状态,随时都可能过去!”这农民愁眉苦脸,反复说道:“可我还得把麦子收回来,撂在地里的时间太长了。
现在正逢好天气。
你说呢,妈妈?”可是,大夫却火了,跺着脚说道:“你真是个畜生,你给我听着,我不准你这么干,明白吧!如果今天,你非得收回小麦不可,那就请拉佩太太来……”这个农民又高又瘦,动作迟缓,心里正七上八下,拿不定主意,他既害怕大夫,又酷爱节俭,因而犹豫再三,反复盘算……拉佩太太是个老太婆,专给人熨衣服,还为本村和周围一带人家看守死者或临终的人。
她像头年的苹果,满脸皱纹,而生性狠毒。
奥诺雷•本唐走进她家,见她正在调靛蓝水,好为村里的妇女染细布皱领。
他招呼一声:“嘿!您好,拉佩大妈,一切都如意吧?”大妈朝他转过头去,答道:“还可以吧。
您家呢,都好吧?”“唔!我嘛,倒挺顺心的,可是我母亲,快要不行了。
”“您母亲不行了?”“对,我母亲不行了。
”“您母亲怎么啦?”“她快翻白眼儿了!”她突然以同情的语气问道:“怎么到了这一步了?”“大夫说她挺不过下午。
”“那她肯定就不行了!”奥诺雷还犹豫不决,他想不出要说什么,就干脆开门见山:“您去守护我母亲,一直到咽气,您向我要多少钱?您也清楚,我根本不是有钱的主儿,连一个女佣的工钱都付不起。
正因为这样,我那可怜的母亲太操劳,太累了,才卧床不起。
别看她九十二岁了,干起活儿来还像个十岁的孩子。
她那身子骨,谁也比不了!……”拉佩太太一本正经地解释:“有两种价钱:若是有钱人家,那就白天四十苏,夜晚三法郎(一法郎等于二十苏);其他人家,白天二十苏,夜晚四十苏。
2025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过关检测文学类文本阅读(A)(含解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A)——2025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过关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万物带来你的消息徐海蛟然离开后的二十六年里,另一个你却在我心里疯狂生长,像夏天野地里的藤本植物,枝蔓横生,根系探伸至每一个时间的角落。
十三岁,你离开后第一年,我需要一个父亲。
在小学毕业的各种履历表中,我偷偷摸摸将你的名字仍然填在那些栏目里,我故作平静地想让别人知道,我的父亲还在。
但字写得要比其他表格的小,落笔很轻,我知道那是因为不自信。
十七岁,你离开后第五年,我第一次离家远行,我需要一个父亲。
你应该走在我前面,我像你一样以右手的手指梳理头发,以左脚迈出门去。
一个男人的远行要始于父亲,而归于母亲。
二十三岁,你离开后第十一年,一场痛彻肺腑的失恋击中我。
我在自己的执念里难以自拔。
这件事固然没有任何地方可以求医问药,只有父亲能告诉儿子爱的真相何在。
我想会有那样一个时刻,我们静默地坐于灯下,在彼此面前倒上一盅老白干,就着一盘水煮花生,一碗青豆炒肉。
依然不是促膝长谈,只在昏黄的灯下,说一句或两句话,但每一句话都是有响声的。
二十九岁,你离开后第十七年,我结婚了。
我需要一个父亲。
新屋里敬神,红烛燃着,香烟缭绕,世界蒙上夜色。
那一刻,我需要一个父亲。
我们一道站在窗前,父亲会说出一盏灯火的意义,那也是世俗之于一个男人的意义,我们才殷切地守护一个家国的梦想,就像守护寒夜里最后一团火光。
三十岁,你离开后第十八年,我守在产房门口,女儿于夏日的一个中午降临人世,在阳光最盛的时刻,生命完成了一个分支。
我期望你能和我同在,我们一道迎接这个夏天里最奇妙的一朵蓓蕾。
这是生命的交接,由你的臂弯到我的臂弯,由你的寄望到我的寄望。
三十三岁,你离开后第二十一年,我躺在手术台上,那一刻,手术室里的冷几乎一下子夺走了我积攒三十三年的热量。
我闭紧双眼,我需要一个父亲。
我需要一个不说话的父亲,需要他坚定的眼神,需要他和我一起走到手术室门口时毫不犹豫的步履。
父亲,更多时候只剩下寂然。
专题19 文学类阅读中补写结尾题-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上海专用)(解析版)

专题19 文学类阅读中补写结尾题【典例示例】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再黑的夜也要有自己的灯卜进善①我爷爷是席匠,敏爷爷是开银铺的。
敏爷爷跟我爷爷一样,也就四十多岁,但他看起来比我爷爷年轻。
他清瘦,腰板直,衣衫干净。
爷爷说他学问大着呢,请他教我识文断字。
②常有骑马人过来找敏爷爷,嘚嘚嘚的马蹄声由低到高,急促得像在热锅里炒黄豆。
每次骑马人来,敏爷爷就弯腰迎着他。
给我当老师的敏爷爷,怎么就给骑马人低头哈腰了呢。
有一回我瞧见骑马人偷偷塞了一张麻纸给敏爷爷,上面的字有几个我不认得:**须征求党员,扩大本党组织,望各党部**事勿**,*尽所能完成之。
国民党省党部③我不懂麻纸上的字和敏爷爷有啥关系,但看到敏爷爷老是跟着我爷爷。
这不,有人来喊我爷爷:“聂席匠,老刘家的让我给你捎话,去河口补席。
”敏爷爷就说:“我一起去吧,搭把手!”我爷爷瞪了他一眼,带上我牵着驴就出发了。
回来的时候,看到敏爷爷跌在一个小沟岔里,他的马卧在一旁。
爷爷忙去沟岔里摇敏爷爷。
④敏爷爷醒后看一眼我爷爷,“今天这事,本不该我管。
但县大队的人也去了……我想马比驴快吧,我总赶得上你,谁知马失前蹄……没想到你能从容回来。
”敏爷爷感觉哪里特别疼的样子,龇着牙说。
⑤“这不好好的嘛,可你……”⑥“又欠你一条命。
”敏爷爷说,“但我不能死。
你也知道,我还想发展你哩。
”⑦“我说,你就省点心吧。
”⑧他俩有一句没一句说着我不太懂的话。
⑨敏爷爷在他的铺子里养伤时,我和爷爷一块儿出了四次门。
一次去河口,一次去杨家河,还有一次去任家河湾。
每一次,爷爷都问渡口能不能一下子过几百人甚至几千人的事。
被爷爷问的人总是愁眉苦脸。
过杨家河没有桥,只有一条小渡船,最多能坐九人。
爷爷叹气说这里离镇上最近啊。
⑩第四次走得不远,就在交河镇的东头。
那天晌午,爷爷又带我去补席,这家人的炕席怎么老坏!走进黑暗的屋子,我适应了一会儿,才看清屋里大炕的炕席上,坐着几个人。
爷爷上炕,用手指拾起席上的竖竹片,将新竹片置入下边,横茬接好接竖茬。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作者由登山引发诸多思考,文章题目可否改为“登山”?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语言运用。
下面是2023年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特别报道。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科幻会,成都办
甲_________。成都①_________成功承办了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②_________将再次迎来世界级盛会。本届世界科幻大会以“共生纪元”为主题,持续至10月22日。③_________开闭幕式和雨果奖颁奖典礼三大盛典以外,期间④_________将举行200多场主题沙龙、主题展览。
⑤雾终于散了,此时我才发现自己已到达山顶。可是我却兴奋不起来,一点也没有所谓的“一览众山小”的喜悦。不错,我是到达了峰顶,到达了这座不算太高的山之峰顶,到达了这个平凡早晨的峰顶。然而,在一块岩石上坐下来,我脱下鞋,察看鞋底,不禁一阵心惊:貌似无辜、辛苦的鞋底上,沾着斑斑伤痛,沾着被踩碎的蛋清蛋黄,沾着被踩死的蚂蚁蚯蚓,沾着被踩断的蝴蝶,沾着被踩烂的蟋蟀、瓢虫和蜗牛……我不敢细看也不敢细想下去了,我真想就地埋了这双劣迹斑斑的鞋!
二、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丙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③云雾已开始减少,视野仍然朦胧。狗尾巴草、马鞭草、车前草在微风里轻颤着,又很快静止了,它们各自的手里都握着足够的礼物,我似乎能看见它们欢喜又有些着急的神情——满手满身的珍珠钻石,不知该送给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上唯一在等你的人
刘继荣
①母亲真的老了,变得孩子般缠人,每次打电话来,总是满怀热忱地问:“你什么时候回家?”
②且不说相隔一千多里路,要转三次车,光是工作、孩子已经让我分身无术,哪里还抽得出时间回家。
母亲的耳朵不好,我解释了半天,她仍旧热切地问:“你什么时候能回来?”③几次三番,我终于没有了耐心,在电话里大声嚷嚷,她终于听明白,默默挂了电话。
隔几
天,母亲又问同样的问题,只是那语调怯怯
..地,没有了底气,像个不甘心的孩子,明知问了也是白问,可就是忍不住。
我心一软,沉吟了一下。
④母亲见我没有烦,立刻开心起来。
她欣喜地向我描述:“后院的石榴都开花了,西瓜快熟了,你回来吧。
”
⑤我为难地说:“那么忙,怎么能请得上假呢!”她急急地说:“你就说妈妈得了癌,只有半年的活头了!”我立刻责怪她胡说,她呵呵地笑了。
⑥不久,我接到姨妈的电话:“你妈妈病了,你快回来吧。
”我急得眼前发黑,泪眼婆娑地奔到车站,赶上了末班车。
此时,我才知道,人活到八十岁也是需要母亲的。
⑦车子终于到了村口,母亲小跑着过来,满脸的笑。
我抱住她,又想哭又想笑,嗔怪道:“你说什么不好,说自己有病,亏你想得出!”受了责备的母亲,仍然无限地欢喜。
母亲乐呵呵地忙进忙出,摆了一桌子好吃的东西,等着我的夸奖。
⑧没待几天,我就急着要回去,母亲苦苦央求我再住一天。
她说,今早已托人到城里去买菜了,一会儿准能回来,她一定要好好给我做顿饭。
⑨下午,母亲精心准备的菜肴,终于端上了桌,我不禁惊异——鱼鳞没有刮净、鸡块上是细密的鸡毛、香油金针菇竟然有头发丝。
母亲年轻时那么爱干净,如今老了竟邋遢得这样。
母亲见我挑来挑去就是不吃,她心疼地妥协了,送我去坐夜班车。
⑩这一回,母亲仿佛满足了,她竟没有再催过我回家,只是不断地对我说些开心的事:“家里添了只很乖的小牛犊;明年开春,我要在院子里种好多的花。
”听着听着,我心里一片温暖。
⑾到年底,我又接到姨妈的电话。
她说:“你妈妈病了,快回来吧。
”我哪里相信,我们前天才通的话,母亲说自己很好,叫我不要挂念。
⑿姨妈只是不住地催我,半信半疑的我还是回去了,并且买了一大袋母亲爱吃的油糕。
⒀车到村头的时候,我伸长脖子张望着,母亲没来接我,我心里颤颤地就有了种不祥的预感。
⒁姨妈告诉我,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母亲就已经不在了,她走得很安详。
半年前,母亲就被诊断出了癌症,只是她没有告诉任何人,仍和平常一样乐呵呵地忙到闭上眼睛。
姨妈还告诉我,母亲老早就患了眼疾,看东西很费劲。
⒂我紧紧地把那袋油糕抱在胸前,一颗心仿佛被人挖走。
原来,母亲知道自己剩下的日子不多了,才不住地打电话叫我回家,她想再多看我几眼,再和我多说几句话。
原来,我挑剔着不肯下筷的饭菜,是她在视力模糊的情况下做的,我是多么的粗心!
⒃母亲,在生命最后的时刻还快乐地告诉我,牵牛花爬满了旧烟囱,扁豆花开得像我小时候穿的紫衣裳。
你留下所有的爱,所有的温暖,然后安静地离开。
⒄我知道,你是这世上唯一不会生我气的人,唯一肯永远等着我的人,也就是仗着这份宠爱,我才敢让你等了那么久。
⒅可是,母亲啊,我真的有那么忙吗?
摘自《中学生语文报》有删改
46.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7.文章真真假假,处处谎言,处处又是事实,处处饱含深情。
请在文章中找出至少两处这种写法的内容,并说说她们用“真实的谎言”的目的是什么。
48.结合内容,分析母亲性格特点。
49.按要求分析下列词句的表达效果。
(1)“隔几天,母亲又问同样的问题,只是那语调怯怯
..地,没有了底气,像个不甘心的孩子,明知问了也是白问,可就是忍不住。
”一句中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
(2)“车子终于到了村口,母亲小跑着过来,满脸的笑。
……母亲乐呵呵地忙进忙出,摆了一桌子好吃的东西,等着我的夸奖。
”从描写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50.文中说“人活到八十岁也是需要母亲的。
”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46.答案参考示例:文章主要写了我以工作忙为由,母亲数次催促回家而没回,姨妈称母亲生病我才回去了两次,第二次回家时母亲却因癌症已不幸去世了。
(合理即可)47.答案参考示例:A.我第一次回家是因为姨妈说母亲病了,回家看好像是撒谎,实际是母亲真的病了。
这样做的目的是母亲怕影响我工作和怕我担心,故意装着没病的样子,让我感觉是母亲想我回家与姨妈合唱一出让我回家的计谋。
B.母亲叫我请假回家理由时说“你就说妈妈得了癌,只有半年的活头了!”看似假话,我也认为是谎言,实则是真实的,目的
是母亲真得了癌症,急于想多看我几眼,又怕我担心,不予直说,故意用玩笑式的方式告知。
C.我第二次回家仍是因为姨妈说母亲病了,我认为是谎言,实际上是母亲因病已经去世,目的是怕我提前知道消息过于难过伤心。
48.答案参考示例:十分挂念子女,总想我回家,多看我一眼,一说回家就特别高兴;把所有的爱给了子女,总是给我准备好吃的大餐,处处替我着想,生病不告诉我,怕我担心,光告诉我一些温暖开心的事;乐观的生活态度,总是乐呵呵地对待生活,连生病到去世都还是如此。
49.(1)答案参考示例:“怯怯”本指胆小畏惧,这里指母亲谨慎小心,准确地写出了母亲总是忍不住想我,想我回家,又怕打扰和影响我的矛盾心理。
(2)答案参考示例:动作和神态描写,生动准确写出了母亲见我回家时的高兴欣慰,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牵挂和无尽的爱。
50.答题角度参考:这句话是说人需要母亲,不仅是因为人需要母亲的养育,还因为人需要母爱,即使老了,母爱同样重要。
表达了“我”对母亲病情的牵挂,也说明了母爱的伟大和永恒。
(言之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