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明清史史料

合集下载

高三明清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三明清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三明清历史知识点总结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分别跨越了明朝和清朝两个朝代。

本文将对高三明清历史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理清相关内容,以便更好地备考。

一、明朝概述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统治的朝代,它从1368年始,至1644年终。

明朝的建立标志着蒙古人在中国的统治终结,明朝王朝以其社会变革、政治制度改革和文化繁荣等方面的特点而广受瞩目。

1. 中兴与中衰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中国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实现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明成祖时期,国力进一步恢复和发展,达到了明朝的巅峰。

然而,随着明代后期的吏治日益腐败、军队日渐衰弱,加上外族的威胁增大,明朝逐渐走向衰败。

2. 明代科技与文化明初出现了众多重要科技发明,如活字印刷术、火药等,这些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

文学方面,明代以“四大家”(汉赋、品笺、杂剧和小说)为代表,文化繁荣。

3. 明代海上贸易与航海活动明朝时期,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海外贸易和航海活动,成就了郑和下西洋等伟大航海事业,促进了海外交流。

二、清朝概述清朝是满洲人建立的统治中国的朝代,它从1644年开始,至1912年终。

清朝在政治、军事、文化和经济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发展和变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1. 清朝的建立和国家治理清朝是由满洲人建立的,在代代相传的统治下,逐渐融入了中国社会。

清朝通过“满汉和”政策,实现了对中国的统治,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措施,巩固了统治地位。

2. 清朝的边疆拓展与统一清朝进行了一系列的边疆拓展,扩大了疆域。

同时,清朝在内地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统一政策,提升了国家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3. 清代的文化发展清朝在文化发展方面积极倡导“满文化”和“汉文化”的融合,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发展。

诗词、戏曲、绘画、科学技术等领域都有重要成就。

4. 封建制度与社会等级清朝采用封建制度,实行四等人制度,加剧了社会等级分化。

第六章明清时期ppt课件

第六章明清时期ppt课件

历史背景
4、文学艺术大发展。
文学作品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兰陵笑笑 生的《金瓶梅》、蒲松龄的(1640——1715)《聊斋志异》、吴敬梓 (1701——1754)的《儒林外史》、曹雪芹(1715——1763)的《红 楼梦》;戏剧作品有明代汤显祖(1550——1616)《牡丹亭》、清初 洪 昇 ( 1645——1704 ) 的 《 长 生 殿 》 、 孔 尚 任 ( 1648——1718 ) 的 《桃花扇》;
历史背景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是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中央 集权制度更加强化、完善、成熟的时期,也是商品货币经济空前发达 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特殊时期。
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明太祖设三司(承宣布政使司主民政、财政; 提刑按察使司主司法;都指挥使司主军事;)、设通政使司行“敷奏 封驳”之事;废中书省、废丞相“关白”之权、分相权于六部;掌控 军权(兵部、都指挥使司、都督府)立严刑峻法、三法司(刑部、都 察院、给事中)协同断案;改科举(三甲,一甲状元、榜眼、探花, 赐进士及第;二甲、三甲赐进士出身或同进士出身)、兴文字狱、设 特务机构“厂卫”(明太祖朱元璋设“东缉事厂”、明成祖朱棣设 “锦衣卫”、明宪宗设“西厂” )、大力削藩(二十五王与宁、晋、 燕三王);
第一节 概述[3]
1840年帝国主义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人民饱受帝国 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如火如荼,历年不 断,加速了封建制度的没落和崩溃。中国在西方炮舰的威胁下被迫接 受西方商品的同时,也接受了西方文化。欧洲音乐的理论、乐器、技 法输入我国。清末民初,学堂乐歌蓬勃兴起,它对我国新音乐的形成 具有启蒙意义。
历史背景
1、科学技术成就突出。李时珍(1518年—1593年)的《本草纲目》、 徐光启(1562年——1633年)的《农政全书》、宋应星(1587年— 1661年)的《天工开物》、徐宏祖(1586年——1641年)的《徐霞客 游记》。数学发展、测绘技术、明长城6000多公里、明清宫殿群、天 坛等。

历史一轮通史复习:第六单元明清时期

历史一轮通史复习:第六单元明清时期
思考: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
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宰相制 内阁制
相同(相似) 地位 不 同 职权 对皇权 作用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法定,制度赋权
非法定,咨询机构
参与决策 制约皇权
无决策权 不能制约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三)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过程
坐着的大臣
站着的大臣
跪着的大臣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贾谊和汉文 帝谈话,不觉膝之前席。唐初的裴监甚至和高祖 共坐御榻,十八学士在唐太宗面前也都还有坐处。 到宋朝,从太祖以后,大臣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 坐群站、三公群卿立而论政。到明清,大臣得跪 着奏事了,清朝大臣上朝得穿特制的护膝。 请思考:君臣关系变化说明了什么?
阅读材料分析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
材料1:‚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 丞相始也。‛——黄宗羲 材料2:‚君权和相权合二为一,最终 变成独裁的权力。有好处也有很大的问题, 好处是防止权臣专政,巩固了统治;问题 是君主专制独裁,加大了社会的风险 性。‛——《政治文明历程》 结合材料,从丞相的职能和作用角度 评价明太祖的废相举动?
Y(程度)
Y(程度)
0

明清
x( t )
0

x (t) 明清
图1:中国封建社会君 图2:中国封建社会 发展趋势 主专制发展趋势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影响
1、君主专制与当时世界潮流背道而驰 2、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 3、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 4、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贪 污腐化 5、皇权的极度膨胀,成为阻碍社会进步 的重要因素 6、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 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第6课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第6课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第6课八年级历史课程第6课通常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和事件。

以下是可能包含的一些知识点:1.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明清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政治制度相对成熟。

明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设立东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加强对权力的控制。

清朝则在继承明朝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2. 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农业技术的进步,如轮作制度的推广,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3. 明清时期的文化成就:明清时期,文化成就丰富,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

如明代的《永乐大典》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清代的《四库全书》则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

4. 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明朝初期,郑和七次下西洋,展示了中国的强大国力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清两代逐渐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交往减少。

5. 明清时期的社会矛盾: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农民起义不断,如明末的李自成起义和清朝的太平天国运动,都是社会矛盾激化的表现。

6. 明清时期的边疆问题:明清两代都面临着边疆问题,如明朝的蒙古问题,清朝的西藏、新疆问题等。

这些边疆问题对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构成了挑战。

7.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教育:明清时期,科技有所发展,如天文学、数学、医学等领域。

教育方面,科举制度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但也存在诸多弊端。

8. 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明清时期,民族关系复杂。

清朝作为一个由满族建立的王朝,如何处理与汉族等其他民族的关系,成为其统治的重要问题。

9. 明清时期的宗教与哲学:宗教方面,佛教、道教和儒教继续发展,同时西方宗教如基督教开始传入中国。

哲学上,儒家思想继续占据主导地位,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哲学流派。

10. 明清时期的艺术与建筑:艺术方面,绘画、书法、戏剧等都有很高的成就。

建筑上,故宫、长城等都是明清时期的代表性建筑。

七年级上册历史明清时期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明清时期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明清时期知识点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涵盖了明朝和清朝这两个朝代。

在这个时期中,中国发生了很多的重大事件,考生们需要深入了解这段历史,掌握其中的重要知识点。

下面是七年级上册历史明清时期知识点的总结。

一、明朝1.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是一种农民起义以后兴起的一种儒家学派,它首先被朱熹发扬光大。

宋明理学在道德上提倡“君子爱人”,并主张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和追求圣贤之道。

2. 明朝的海上贸易明朝是一个向外延伸的国家,所以它对海上贸易比较重视。

明代时期,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其营商制度和商业活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海上贸易和对外贸易也是一个亮点。

3. 明代的科技发展明代是一个伟大的中国科技史上的时期,中国在农业、手工业、医学、军事、藏书、文学、天文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如研究天体现象的谢稚柳、制治官方药品的李时中、发明放大镜及改进眼睛病诊断法的李蘅、制造钟表并用机械原理制造自动化陀螺仪的沈括等。

4. 明朝的文化繁荣明朝是中国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

明朝的文化特点是文学和绘画的蓬勃发展,以及文化多元性的发展。

明朝时期有很多著名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如杨慎、唐寅、董其昌等。

二、清朝1. 雍正变法雍正是清朝的一位皇帝,他在位的时期,深刻意识到跟上时代步伐的必要性,推出了一系列的变法措施,具有扫除昏庸的贵族、加强官员管理和天灾不断下降的作用。

2.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间发生在中国的一场战争。

英国侵略者借口亚洲市场对外出口鸦片,并强制并以武力威胁中国政府,迫使中国签订《南京条约》,迫使中国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并向英国支付了大量的赔款。

3. 台湾的并入和建省清朝统治时期,在明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台湾的治理。

后来,清政府决定将台湾设为省辖行政区,并進行開發。

4. 清政府的科举制度清政府实行科举制度,根据不同级别的考试分层次对人才进行选拔,政府官员的选拔中举人、进士、状元等级别的选择是科举制中最重要的考核标准。

七年级明清时期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明清时期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明清时期历史知识点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有很多有趣的历史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以下是七年级明清时期历史知识点:一、朱元璋与洪武年号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他在1368年建立了这个朝代。

朱元璋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他年轻时就在陈友谅的军队里当兵,后来他自己起兵反抗元朝统治,终于成功了。

他还自创了一个洪武年号,在他执政期间,明朝国力大增,军队强大,经济繁荣。

二、甲午的海战清朝是明朝的后续朝代,它继承了明朝的疆域,并有所扩张。

但是,到了19世纪末,晚清时期,清朝的政治腐败和国力下降。

1894年,中国和日本爆发了一场战争,史称甲午战争。

这场战争是以海战为主,日本舰队对中国北洋舰队打了一场大胜仗,导致中国的军事和政治危机加深。

三、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是清朝的皇家园林,被称为“万园之园”。

但是,在19世纪中叶,英法联军侵入北京,他们烧毁了圆明园,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这件事对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创伤,也成为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事件。

四、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是晚清时期的一个民间组织,他们主张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和亲西方的清政府。

义和团运动期间,他们烧杀掳掠,对外国人和基督教徒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

这个事件造成了严重的外交危机,也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五、庚子赔款庚子赔款是清朝在甲午战争后,被迫签订的一项不平等条约。

根据这个条约,中国需要支付大量的赔偿金和战争赔款给日本等国家,这个赔款数额高达4500万两白银,让中国陷入了财政困境。

六、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中国的一次改革运动,它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国的国家实力和进步。

这个运动的领导者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政策,包括开民主政治,兴学校,军队改革等。

然而,这个运动没有成功,主要原因是清政府和外国列强的反对,这也表明了当时中国的政治和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和危机。

以上就是七年级明清时期历史知识点的介绍,这个时期有着丰富的历史事件和文化遗产,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和现代社会。

6明清复习

6明清复习

第六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回顾历史
时期 与西藏地区的联系与管辖
唐朝
元朝 清朝
吐蕃首领联姻文成公主
设置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 册封领袖,设置驻藏大臣
第六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回顾历史
时期 与台湾的联系与管辖
三国
元朝 清朝
卫温船队到达夷洲(台湾)
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台湾) 设置台湾府
亚洲东部最大国家,奠定现代中国版图基础!
巴尔喀什 湖北岸 抵西伯利 亚
至外兴安 岭,库页 岛
跨葱岭
清 朝
及西沙, 南沙
达太平洋
喜马拉雅 山为界
包台湾, 附属岛
第六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回顾历史
时期 西汉 唐朝 清朝 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设置 西域都护 设置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设置 伊犁将军
(四):对外关系 由开放到闭关锁国
(五):文化成果
第六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 清 朝 周 边 形 势 》
第六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清朝面临怎样的危机? 国际:侵略——已经临界。 国内:专制——制约发展, 闭关——疏离世界。
各族共同创造历史,中央对地方管辖有传承与发展。
第六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四):对外关系
郑成功收 复台湾
1644年
戚继光抗倭
明朝
1368年
雅克萨反 击沙俄
清朝
1840年
郑和下西洋
闭关锁国
第六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第六章 明清史

第六章 明清史

作者: 盘亭
出版物刊名: 历史教学问题
页码: 46-50页
主题词: 资本主义萌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明清史;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多民族国家;朱元璋;明清时期;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封建统治
摘要: <正> 明清(鸦片战争以前)时代,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最后阶段,因此这一时期有许多为前几个历史时期所不具有的时代新特点。

最突出地表现为一方面在旧的封建社会母体内逐渐孕育着新的生产关系的幼芽——资本主义萌芽至少在明代中期终于破土而出了,预示着封建社会的衰败与终将被取代的历史趋势;另一方面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又十分顽强,仍然到处施行着扼杀新生事物的淫威,特别是专制主义皇权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封建统治空前强化,这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延续、资本主义的难产,起着极其恶劣的作用。

另外,明清时期,特别是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第四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民族间的交往和联系得到空前未有的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从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明史史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基本史料 1.《明实录》:明历朝编年体史书,3045卷 辑录的专门史料 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年版,正文133册,校勘 记、附录40册。 谢贵安《明实录研究》 2.《国榷》108卷谈迁 敢于直书、善于评论、考订详实、叙事简单 3.《明通鉴》90卷夏燮 4.《明史纪事本末》80卷谷应泰
5.《古今图书集成》:又名《古今图书汇编》,清康
熙年间陈梦雷原编,雍正年间蒋廷锡奉旨校勘重编, 是中国古代规模仅次于《永乐大典》的一部类书。全 书分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6汇编,32 典,共6109部。每部录汇考、总论、图表、列传等9事, 多将原书整部、整篇、全段抄入,并注明出处,方便 查核。
5.《明史》336卷张廷玉等
修撰时间最长,95年 郑天挺先生的评介:《及时学人谈丛》
6.《明史稿》310卷王鸿绪(万斯同)
7.有关明史的编纂和考订书籍 黄云眉《明史考证》1-8册 8.正德《明会典》(180卷)与万历《明会典》(228
卷) 王圻《续文献通考》
9.王世贞《弇州史料》(100卷)、《弇山堂别集》(100卷) (二)其他史料 1.纪传体:郑晓《吾学编》、张萱《西园见闻录》、何乔远

4.《四库全书》及《四库全书总目》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四库全书》的总目录,由清代永瑢、纪昀等编纂, 成书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全书著录收入《四库》 的古籍和存目,按经、史、子、集分为四大类,每一 大类又分若干小类。每一部书都有提要,内容包括版 本源流、著者事迹、内容概括、文字异同、价值大小 等,对古籍的参考和使用带来很大便利。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吴士勇
第六讲 明清史史料 一、概况 二、明史史料 三、清史史料
一、概况
1.明史史料概况
私人著述多
史学著作数量浩繁
体裁完备 内容丰富 讹误多
一、概况
2.清史史料概况
史料极其宏富
原始档案保存完整
外文资料相当丰富 方志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史料学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史料与史料学、《淮南子》、《竹书纪年》、甲骨四
堂、三通、《水经注》、明清实录、蒋氏《东华录》、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古今图书集成》 2、简答 如何正确引用和鉴别史料? 史料散佚的原因有哪些?
列举二十四史及其作者 汉· 司马迁《史记》;汉· 班固《汉书》;南朝宋· 范晔《后
汉书》 晋· 陈寿《三国志》 唐· 房玄龄等《晋书》南朝梁· 沈约《宋 书》 南朝梁· 萧子显《南齐书》;唐· 姚思廉《梁书》;唐· 姚思 廉《陈书》 北齐· 魏收《魏书》;唐· 李百药《北齐书》;唐· 令狐德棻 等《周书》 唐· 魏征等《隋书》;唐· 李延寿《南史》;唐· 李延寿《北 史》 后晋· 刘昫等《旧唐书》;宋·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 宋· 薛居正等《旧五代史》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 ;元· 脱脱等《宋史》;元· 脱脱 等《辽史》 元· 脱脱等《金史》;明· 宋濂等《元史》;清· 张廷玉等 《明史》
三、清史史料
1.档案史料 一史馆、辽宁省档案馆、四川巴县档案、曲阜孔府档案 2.《清实录》 3.《东华录》 蒋氏《东华录》:清初编年体断代史,共三十二卷,由清 朝蒋良骐编撰。起自清太祖发祥长白,迄于雍正十三年, 前后六朝(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雍正),故 又称《六朝东华录》,内容按年月日顺序排次,此书编纂 成于乾隆年间。该书资料以《清实录》为主,还吸收了其 他各种史籍,并作出了大量的考订工作。 王氏《东华录》:王先谦,续补乾隆以后的事迹,且叙事 详尽。
列举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史料特点。 列举十本宋史、明史基本史料及其作者。
3.阅读:《汉书· 司马迁传》、《史记· 太史公自序》、
《报任安书》、《文史通义· 史德》、《明史· 奸臣传序》 等文献。


《名山藏》、孙承泽《春明梦余录》、査继佐《罪惟录》、 傅维麟《明书》 2.编年体:薛应旂《宪章录》、朱国桢《皇明大政记》等 3.各种专题类史料:《奉天靖难记注》、《明季南略》、 《明季北略》等 民变、农民起义、明清关系、少数民族、中外关系 家谱、传记、年谱、奏议、文集、笔记、地志、档案、契约、 思想文化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