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专题明清史参考书目
《明清史料丛书八种》共8册

《明清史料丛书八种》共8册明清史料丛书八种共8册·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页码:5176页·出版日期:2005年12月·ISBN:7501328358·条形码:9787501328352·版本:第1版·装帧:精装·开本:32·正文语种:中文·套装数量:8内容简介明、清易代是古代中国的最后一次政权转移,也是最后一次民族斗争与融合的大演绎,影响极其广泛与深远。
对这段历史的认识,自清季学术近代化以来,已历百年之久。
从最初充满民族主义情绪的史料发掘和史事钩沉,到直接针对内忧外患危局的史学时政化,总的说来,带有相当程度的工具色彩,由此在方法论上也表现为一种拘谨的实证主义。
另一方面,在与西方文明作横向比较当中,产生了将明末清初的思想拔高为"启蒙思想"的倾向。
一九四九年以后,国内史学界对这一时段的研究多集中在明末农民战争的问题上,此外当推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实就明、清之际历史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明末清初史研究逐渐活跃起来。
举凡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可喜的成果。
与此同时,海内外学术界的交流互动,使一些新方法、新思路不断涌现,明、清易代已在世界史的视野下,被视为中国近世史的一大枢纽,特别在有关近代化的讨论上,它由于提供了诸多可能性而引起学界的强烈关注。
目录第一册序言王天有明季稗史汇编(清)留云居士辑烈皇小识(明)文秉撰圣安本纪(清)顾炎武撰行在阳秋(明)刘湘客撰嘉定屠城纪略(清)朱子素撰幸存录(明)夏允彝撰续幸存录(明)夏完淳撰求野录(明)客溪樵隐编也是录(明)自非逸史编江南闻见录(清)佚名粤游见闻(清)瞿其美撰赐姓始末(清)黄宗羲撰两广纪略(清)华复蠡撰东明闻见录(清)佚名青磷屑(明)应廷吉撰吴耿尚孔四王合传(清)佚名扬州十日记(清)王秀楚撰明季稗史续编商务印书馆辑明季遗闻(清)邹漪辑第二册明季稗史续编商务印书馆辑明季实录(清)顾炎武辑蜀难叙略(清)沈荀蔚撰记福王之立佚名东林事略佚名东林纪事本末佚名史料丛刊初编罗振玉辑史序库书楼记太宗文皇帝日录残卷太宗文皇帝致朝鲜国王书一卷太宗文皇帝招抚皮岛诸将谕帖一卷天聪朝臣工奏议三卷圣祖仁皇帝起居注卷一--卷六第三册史料丛刊初编圣祖仁皇帝起居注卷七--卷十54钦定服色肩舆永例一卷礼曹章奏日录一卷工曹章奏一卷洪文襄公呈报吴胜兆叛案揭贴一卷投顺提督张天禄呈报功绩册一卷北直河南山东山西职官名籍一卷苏松常镇总兵将领清册一卷徽宁池太安庆广德总兵将领清册一卷内翰林弘文院职官录一卷内弘文院职官录一卷豫通亲王事实册一卷平南敬亲王尚可喜事实册一卷奋威将军左都督王忠勇公事实一卷振武将军陕甘提督孙公思克行述一卷广西巡抚谥文毅马雄镇事实册一卷果毅亲王恩荣录一卷东瀛纪事一卷第四册明季辽事丛刊罗振玉辑序陶中丞遗集二卷附录一卷(明)陶郎先撰毕少保传一卷(明)蒋平阶撰海运摘钞卷一--卷四(明)佚名撰第五册明季辽事丛刊海运摘钞卷五--卷八(明)佚名撰东江遗事二卷(清)吴骞辑明季史料零拾罗福颐校录赐都纲锁南坚参敕赐巡按浙江监察御史敕兵部武选司给旗丁邱懋先号票赐琉球国王世子尚丰敕东江总兵黄龙咨朝鲜国文礼部堂稿第六册清初史料四种谢国桢辑序目次东夷记一卷(明)马文升撰东夷考略不分卷(明)苕上愚公(茅瑞徵)撰辽夷略一卷(明)张鼐撰建州私志三卷(清)海滨野史撰清开国史料考叙论订补编一卷谢国桢撰痛史乐天居士辑福王登极实录一卷(明)文震亨撰过江七事一卷(明)陈贞慧著金陵纪略一卷(清)佚名撰哭庙记略一卷(清)佚名撰丁酉北闱大狱记略一卷(清)信天翁撰庄氏史案一卷(清)佚名撰秋思草堂遗集一卷(清)陆莘行撰研堂见闻杂记一卷(清)王家桢撰思文大纪八卷(清)佚名撰第七册痛史乐天居士辑弘光实录钞四卷(清)黄宗羲撰淮城纪事一卷(明)佚名撰扬州变略一卷(明)佚名撰京口变略一卷(明)佚名撰崇祯长编二卷(明)佚名撰浙东纪略一卷(清)徐芳烈著嘉定县乙酉纪事一卷(清)朱子素撰江上孤忠录一卷(明)赵曦明辑孤忠后录一卷(清)祝纯嘏编启祯记闻录八卷(明)叶绍袁撰第八册痛史乐天居士辑海上见闻录二卷(清)梦葊辑蜀记一卷(清)佚名撰鹿樵纪闻三卷(清)吴伟业撰隆武遗事一卷(清)佚名撰客滇述一卷(明)顾山贞撰守郧纪略一卷(清)高斗枢撰大梁守城记一卷(清)周在浚撰国变难臣钞一卷(明)佚名撰崇祯甲申燕都纪变实录一卷(明)钱邦芑撰甲申三月忠逆诸臣纪事一卷(明)钱邦芑撰纪钱牧斋遗事一卷(清)佚名撰纪载汇编(清)佚名辑燕都日记一卷(明)冯梦龙撰;(清)莫厘山人增补董心葵事记一卷(明)佚名撰东塘日札一卷(清)朱子素撰江上遗闻一卷(清)沈涛撰闽事纪略一卷(明)华廷献撰安龙纪事一卷(明)江之春撰戴重事录一卷(清)章学诚撰过墟志一卷(清)墅西逸叟撰金坛狱案一卷(清)计六奇撰辛丑纪闻一卷(清)佚名撰…。
元明清文学阅读书目

阅读书目
(一)
1.臧懋循《元曲选》
2.隋树森《元曲选外编》
3.王季思《全元戏曲》
4.徐沁君《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
5.《全明散曲》、《全清散曲》
(二)
1.夏廷芝《青楼集》、周德清《中原音韵》
2.钟嗣成《录鬼簿》、无名氏《录鬼簿续编》
3.朱权《太和正音谱》、徐渭《南词叙录》
4.《武林旧事》、《东京梦华录》、
4.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5.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四卷本)
6.《王季思全集》
7.《董每戡文集》
(三)
1.《古本戏曲丛刊》
2.《善本戏曲丛刊》
3.已出版的明清戏剧家作品集
4.《缀白裘》
(四)
1.周贻白《中国戏剧史》
2.卢前《曲学四种》
3.吴梅《中国戏曲概论》
4.徐朔方《徐朔方说戏曲》
5.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
6.田仲一成《中国戏剧史》
7.《中国京剧史》
8.王芷章《中国京剧编年史》
9.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
10.王安祈《明代戏剧五论》
11.幺书仪《晚清戏曲的变革》
12.左鹏军《晚清民国传奇杂剧考索》
(五)
1.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明清传奇史》
2.吴晓铃《吴晓铃文集》
3.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
4.黄天骥、康保成《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
5.黄竹三《中国戏曲文物通论》
6.俞为民《南戏通论》
7.钱南扬《南戏概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
■元明清史参考书目(本科生写读书笔记用)

元明清史参考书目元史参考书目:1.[明]宋濂等撰:元史,1370年。
201卷2.[元]佚名:大元圣政国朝典章,1322年,60卷3.[元]孛求鲁翀:大元通制条格,22卷,原本88卷4.[元]赵承福:宪台通纪,1316年,1卷,原本24卷5.[元]唐惟明:宪台通纪续,1352年,1卷,原本15卷6.[元]刘孟琛:南台备要,史料截止1353年。
1卷7.[元]佚名:吏学指南,收入居家必要事类全集。
8.[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1331年,15卷。
9.[南宋]彭大雅:黑鞑事略,1237年。
10.[明]陶宗仪:辍耕录,1366年,30卷。
11.[明]叶子奇:草木子,1516年,4卷。
12.[元]孛兰肸:大元一统志,10卷。
1285-130313.[元]王祯:农书,36卷。
14.[元]司农司编:农桑辑要,7卷,1270年刊行。
15.蔡美彪:元代白话碑集录,科学出版社1955版16.新编事文类要启札青钱,51卷,1324年刊行。
17.[元]苏天爵:元文类,73卷。
周南瑞:天下同文集18.[元]王恽:秋涧先生大全集,100卷,附录1卷19.[元]虞集:道园学古录,50卷20.[意大利]马可·波罗:东方闻见录21.和德理:和德理中国旅行记。
22.内蒙古大学图书馆编著:蒙古学论文资料索引(1945-1985)23.蔡美彪、周良宵、周清澍:中国通史,第七卷24.陈高华:中国史稿,第五册。
25.韩儒林:元朝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6.陈得芝:中国通史,第八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7.周良宵、顾菊英:元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明史参考书目:1.李小林、李晟文主编,南炳文审定:《明史研究备览》,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南炳文:《辉煌、曲折与启示:20世纪中国明史研究回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徐泓:《六十年来明史研究》(收录于《六十年之国学》(三),台北:正中书局,1974年,页379-452),该文评述1969年以前中国学者在政治史、社会经济史研究上的成果,然不包括1949年以后大陆明史学界的论著。
中国明清史书目

明清史书目: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K248/ZT22刘晓东等点校:《明书》齐鲁书社,2000。
K204/LX4《明实录》, 民国二十九年影,江苏国学图书馆传抄本。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1983年,K248.6/ZY22明·申时行等重修《明会典》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5年[1936] 960.857/GX64明·王圻:《续文献通考》明万历刊本,见《元明史料丛编》,第一辑,11,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K247.6-51/WH3清·龙文彬:《明会要》,广雅书局校刊本。
北京:中华书局,1956.. D691.5/LW2《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版。
K249/ZE21《清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
贺长龄编:《皇朝经世文编》,见《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七十四辑.731,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73,K250.6-51/SY11。
葛士浚编:《皇朝经世文续编》见《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七十五辑.741,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73,K250.6-51/SY11。
曹仁虎等纂:《皇朝文献通考》沈师徐、席裕福辑:《皇朝政典类纂》见《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集》,第八十八辑,871—,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K250.6-51/SY11 。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 中华书局1958年版。
嵇璜、曹仁虎等撰《钦定续通典》见《四库》第39——641册。
《唐熙起居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四部丛刊本徐家斡《洋防说略》,光绪年间刊本严如熠《洋防辑要》,道光刻本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光绪年间刊本魏源:《海国图志》,光绪二年刊本《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大型类书、丛书。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比之《清史稿》更为丰富、全面。
《清会典》与《明会典》不同之处是将事例另列一编。
清代重要的一些官修史籍,如《续三通》、《清三通》、《清会典》、《大清一统志》、《大清律例》、《八旗通志》、《赋役全书》、《吏部则例》、《户部则例》、《礼部则例》、《八旗则例》、《军需则例》、《学政全书》、《皇清奏议》、《皇清开国方略》、《平定三逆方略》。
研读明清史的主要书目

纲鉴易知录,[清]吴乘权,中华书局,1960
明鉴纲目,印鸾章,岳麓书社,1987
【清史】
纪传类正史:
清史稿,赵尔巽,中华书局,1976-77
纪传类别史:
清史列传,佚名,中华书局,1987
纪年类:
东华录,蒋良骐,中华书局,1980 或 齐鲁书社,2000
清鉴纲目,印鸾章,岳麓书社,1987
民国和当代影印图书为断句本,其他均为点校本。
明通鉴,[清]夏燮,中华书局,1959 或 岳麓书社,1999
国榷,[明]谈迁,中华书局,1958
明纪,[清]陈鹤,世界书局,1935
纪事本末类:
明史纪事本末,[清]谷应泰,中华书局,1977
明季北略,[清]计六奇,中华书局,1984
明季南略,[清]计六奇,中华书局,1984
清通鉴,戴逸,山西人民,2000
清通鉴,章开沅,岳麓书社,2000
清史编年,李文海,人民大学,2000
纪事本末类:
三藩纪事本末,[清]杨陆荣,中华书局,1985
清史纪事本末,黄鸿寿,上海书店,1986影印
纲鉴类:
清鉴易知录,许国英,北京古籍,1987影印
研读明清史的主要书目
【明史】
纪传类正史:
明史,[清]张廷玉,中华书局,1974
纪传类别史:
罪惟录,[清]查继佐,浙江古籍,1986 或 明书,[清]查继佐,齐鲁书社,2000,(二十五别史)
明书,[清]傅维鳞,商务印书馆,1936,(丛书集成初编)
《明清史》 教学大纲

《明清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编号:(与专业培养计划一致)
课程名称:《明清史》
课程类别:选修
学分:2
学时:32
课堂讲授:32
上机实验:0
适用范围:0
预修课程:0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明清史》是为非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选修通识课。
本课程内容包括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以及社会文化。
目的是使学生深入了解明清历史各个方面的特点及研究状况,特别是明清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所以的阶段以及在世界历史上所处的地位。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1、孟森:《明清史讲义》、《明清史论著集刊》、《续编》等,中华书局2005年版。
2、商鸿逵:《明清史论著合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郑天挺:《清史探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王钟翰:《清史杂考》、《清史新考》、《清史续考》,中华书局1963年版等。
5、韦庆远:《明清史新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6、谢国祯:《明清史丛谈》,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五、授课方式
讲授
六、考核办法
1.平时成绩:100分择合为总成绩的40%;
2.期末成绩:100分择合为总成绩的60%;
3.考试方式:大作业
4.成绩评定:通过P、不通过F
修订日期
编写人:
审核人:。
明清史总书目

明清史总书目(一)白寿彝《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南炳文汤刚《明史》(上中下)上海人民出版社樊树志《晚明史》(上下)复旦大学出版社张显清《明代政治史》(上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万明《万名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商务印书馆袁琨《清代前史》沈阳出版社冯尔康《清人生活漫步》中国社会出版社刘凤云刘文鹏《清朝的国家认同》人民大学出版社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出版社(二)黄仁宇《现代中国的历程》中华书局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孔飞力《叫魂》上海三联出版社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张仲礼《中国绅士》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社会出版社魏婓德《洪业清朝开过史》江苏人民出版社艾尔曼《从里学到朴学——中华帝国的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江苏人民出版社彭慕兰《大分流》江苏人民出版社高彦颐《闺塾师》江苏人民出版社卜正民《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三联出版社卜正民《明代的社会与国家》黄山书社司徒琳《南明史1644-1662》上海书店(三)柏桦《明代州县官群体》天津人民出版社柏桦《明代州县政治体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三联出版社吴仁安《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河北教育出版社冯贤良《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上海人民出版社李伯重《伦理、方法、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清华大学出版社杨念群《何处是“江南”》三联出版社杨念群《新史学》三联出版社杨念群《再造病人》三联出版社明清史研究的趋势性特点1、断代史的淡化2、从国家到社会3、全球视野4、多学科交叉研究5、史料全面拓展。
元明清文学参考书目

元明清文学参考书目:小说类(一)基本书目类1.《京本通俗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2.《清平山堂话本》(明)洪梗编;谭正璧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3.《三国志演义》(明)罗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4.《水浒传》(明)施耐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5.《西游记》(明)吴承恩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6.《封神演义》(明)许仲琳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7.《警世通言》(明)冯梦龙岳麓书社2003年版8.《醒世恒言》(明)冯梦龙岳麓书社2003年版9.《喻世明言》(明)冯梦龙岳麓书社2003年版10.《初刻拍案惊奇》(明)凌濛初岳麓书社2003年版11.《二刻拍案惊奇》(明)凌濛初岳麓书社2003年版12.《剪灯新话》(明)瞿祐周楞伽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13.《水浒后传》(清)陈忱中华书局2004年版14.《十二楼》(清)李渔著;杜濬评;杜维沫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15.《无声戏》(清)李渔著;李忠良点校中华书局2004年版16.《醒世姻缘传》(明)西周生辑著;李国庆校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17.《聊斋志异》(清)蒲松龄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18.《阅微草堂笔记》(清)纪昀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19.《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20.《红楼梦》(清)曹雪芹,(清)高鹗著;俞平伯校;启功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21.《镜花缘》(清)李汝珍著;傅成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22.《七侠五义》(清)石玉昆编;穆公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23.《儿女英雄传》(清)文康著;松颐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24.《花月痕》(清)魏秀仁著;杜维沫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25.《海上花列传》(清)韩邦庆著;典耀整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26.《官场现形记》(清)李伯元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27.《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清)吴趼人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28.《孽海花》(清) 曾朴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29.《老残游记》(清)刘鹗著;陈翔鹤校;戴鸿森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二)资料类1.《三言二拍传播资料》谭正壁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2.《三国演义资料汇编》朱一玄、刘毓忱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水浒传资料汇编》朱一玄、刘毓忱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4.《西游记资料汇编》朱一玄、刘毓忱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金瓶梅资料汇编》朱一玄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6.《聊斋志异资料汇编》朱一玄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7.《儒林外史研究资料》李汉秋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8.《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一粟编中华书局1963年版9.《红楼梦书录》一粟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10.《李伯元研究资料》魏绍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11.《吴趼人研究资料》魏绍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12.《孽海花研究资料》魏绍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13.《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刘德隆等编上海三联书店1985年版(三)理论研究类:1.《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2.《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齐裕焜主编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3.《话本小说概论》胡士莹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4.《明代小说史》陈大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0月版5.《中国小说理论史》陈洪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增订本6.《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俄)李福清(B.Riftin)著;尹锡康,田大畏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7.《水浒争鸣》1-5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8.《冯梦龙研究》陆树仑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9.《才子佳人小说史话》苗壮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10.《才子佳人小说述林》春风文艺出版社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11.《聊斋志异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编12.《儒林外史研究论文集》李汉秋中华书局1987年13.《《儒林外史》研究》李汉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4.《红学探索:刘世德论红楼梦》刘世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15.《论红楼梦及其研究》郭豫适著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16.《晚清小说史》阿英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戏曲类(一)作品集臧懋循编、隋树森校《元曲选》,北京:中华书局, 1979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史参考书目
1、孟森《明清史讲义》,中华书局。
2、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5年。
5、戴逸《简明清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
8、王其榘《明代内阁制度史》,中华书局,1989年。
10、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F129.48/5
11、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D691.9/6
12、栾成显《明代黄册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F812.948/3
13、粱方仲《明代粮长制度》。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956]。
F812.948/1
17、傅衣凌《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F129.48/1
18、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人民出版社,1956年。
F729.49/1
19、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
F129.4/2 21、Elvin, Mark. 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22、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
F327.2/1
26、常建华《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K820.9/34 28、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索介然、龚颖译。
中华书局,1997年。
B248.05/4
30、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
31、粱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B249/11
32、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
B249.05/1
33、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
C092/1/1
34、艾尔曼(Benjamin Elman):《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35、刘凤云、刘文鹏编《清朝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研究与争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3、Faure, David. Emperor and Ancestor(皇帝与宗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4、王天有《明代国家机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6、张显清、林金树《明代政治史》,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
7、李治亭《清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9、李龙潜《明清经济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14、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役制度研究》。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
15、刘志伟编《粱方仲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16、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葛剑雄译,三联书店,2000年。
20、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刘北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23、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1350-1988》,中华书局,2000年。
24、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25、郑振满《明清福建的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27、郭松义、定宜庄《清代民间婚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
29、沟口雄三《中国的思想》,赵士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