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中国记忆传统节日】端午节

合集下载

端午节的故事绘本ppt

端午节的故事绘本ppt
突如其来的;非典;得以端控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
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
蒲节,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与春节、中秋等
节日同属东亚文化圈的大中华地区及日本、朝鲜、韩国、
越南的重要传统节日。
制。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点燃一盏灯,在照亮自 己的同时也照亮了他人,自己的平凡也会造就出无数的 不平凡。"一只蝴蝶眼中的春景作文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 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 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 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 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 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 “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 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 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 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 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 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在端午节人们把菖蒲、艾叶插于 门庭、悬于堂中,用以驱瘴避邪。在 传统的端午对联或帖子亦有“绿艾悬 门添藻彩,青蒲注酒益芬芳。菖华泛 酒尧樽绿,菰叶萦丝楚粽香”等句。 可知艾蒿与菖蒲均为端午节习俗中普 遍使用的两种植物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 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 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 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
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 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 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 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 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绘本课件

《端午节》绘本课件
《端午节 》
2023/11/12
1
2023/11/12
2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战国时代,有很多国家。其中有两个最大、最强盛的,一个是楚国,一个是秦国。 这两个国家,谁也不服谁,它们不停地打仗,都想把对方打败了,自己做天下的霸主。
2023/11/12
3
屈原是楚国的一个大臣,做着“大夫”的官职,他很有才华。 为了帮助楚国强大起来,屈原出了不少好主意。
15
屈原走了,可是楚国的人民都把他记在了心里,从那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也就是屈 原投江的这一天,人们就会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直到今天,我们在端午节这一天,仍然会包粽子、煮鸡
2023/11/12 蛋,赛龙舟呢!
16
2023/11/12
端午节的习俗
赛龙丹 赛龙舟是端午节一项重要活边。传说,爱国诗
人屈原跳江后,许多人都划着船、你追我赶地想救 他,可是一直追到了洞庭湖,也没有找到他。后来, 人们就在端午节这天,赛龙舟来纪念他。
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的必备食物,家家户户都会泡糯
米、洗粽叶、包粽子。粽子的表皮是绿色的,里面 包着香香的糯米,还有各种馅儿料,非常美味。
戴香囊 香囊用彩色的丝线和碎布缝成,里面装着由多
种中草药混合而成的香料。端午节时,很多人都喜 欢佩戴香囊,香囊不仅很漂亮,据说还能驱瘟辟邪, 防病健身。
挂艾草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草药.端
午节时,人们会把艾草挂在家门口。借此赶跑灾病、 驱除蚊蝇。
17
thanks
2023/11/12
18
他们对江里的鱼说:“鱼啊,鱼呀,你们吃这个吧,千万不要伤害屈大夫的身体呀!”
2023/11/12

幼儿园绘本端午节读后感

幼儿园绘本端午节读后感

幼儿园绘本端午节读后感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很喜欢在班级里给孩子们讲故事。

我为孩子们选择的故事,要求不仅寓教于乐,同时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今天我要说的故事是一本关于端午节的绘本,读后让我感受很深,希望与大家分享。

这本绘本的名字叫《端午节里的故事》,主角是一只小蝌蚪。

小蝌蚪一直觉得端午节只是个好吃的节日,但当它遇到了一个冷漠的大妈妈后,才了解到了端午节的真正含义。

这个大妈妈做了一只纸鹤送给小蝌蚪,告诉它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而纸鹤是队伍中的信使。

小蝌蚪虽然不太理解,但它认真传递了这份信物。

在一次鉴赏诗歌的课程上,小蝌蚪通过诗歌了解了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为国捐躯的事迹,终于明白了端午节的深刻意义。

阅读这本书时,我深深感受到原来故事里的端午节,是那么富有文化底蕴,也很值得我们去了解。

书中通过小蝌蚪的角度,让孩子们从开心吃粽子到感受中华民族的好传统,真正意识到端午节文化的重要性。

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介绍了端午节的历史和传统,还通过小蝌蚪的情感变化,告诉孩子们学习是一个慢慢领悟的过程,不能因为没看懂就轻易放弃,也要有勇气去追寻自己的兴趣和想要了解的知识。

总体而言,这本绘本不仅是孩子阅读端午节相关故事的好材料,更是让孩子们情感体验、认知拓展的好帮手。

通过对主角的生动刻画和线索的引导,故事不失深度,同时还兼顾了阅读的趣味性,很好的满足了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

对我而言,这本书也给我启发,做为一名“讲故事”的老师,绘本这种阅读的方式是很重要的一个教学手段,能够在短期内调动起孩子们的情感,提高阅读兴趣。

拓展幼儿园绘本教育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在构建有社会责任感的社区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而言之,这本绘本不仅能够有效传承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更是孩子阅读、成长、体验的一本好书。

对于孩子来说,阅读这本书,不仅是了解一个传统节日,更是让他们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

对于大人来说,这本书也是一个告诫,提醒我们不要忘记我们的传统文化,并且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要尽可能多的普及端午节这样的传统文化,让孩子在玩乐之余,也能不断感悟人生的重要和学到更多的知识。

端午节绘本ppt

端午节绘本ppt

Jìnián qú yuán
纪念屈原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 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 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 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 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 爱国诗人屈原。
Jìnián wú zǐ xù
自己,得到的答案依旧是;不;!不可能!不可以轻言放
弃!于是,不知道在哪个泛着零星的夜M晚ù ,lù我默默下定
目录 01. 了决心!一个轻飘飘的小本子承载着一个女孩最初的
梦;;我开始重新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书山题海我发疯 似的;啃食;,古诗,文言文难懂,我也像一头狮作文子
02. 一样去;攻克;,那些书页泛黄的历史书我也没有放过,
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 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 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 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 杀父兄之仇。
Jìnián cáo é
纪念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 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 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 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 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竞渡诗
-唐·卢肇
果向跃冲兽鼙馆石 然道浪波头鼓驿溪 夺是争突凌动楼久 得龙先出处时前住 锦刚鸟人雪雷看思 标不退齐微隐发端 归信飞譀微隐机午
,。,。,。,
把但锦章水越
酒夸绣施底人

端午节绘本ppt

端午节绘本ppt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 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 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 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中国人的做法,组织鬼佬队, 进行竞赛活动。
三餐吃的好一点。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含,详眼细看内就容要,上班学会堂/课件专用,含字体包
了,爷爷整天都在着想着让我上学,正因为这样爷爷一 天天的变老。头发花白
,加上每天的劳累过度,留下了风湿性关节炎,显得他 的手脚一天天的不便,一天天的变老。村里知道了我和
节日简介 爷爷生活的困难,所以村委会王阿姨给我和爷爷带来了
纪念孝女曹娥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 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 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迎涛神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 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 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 浙一带流传很广。(详情见备注)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六幺令•天中节
(宋•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传承中华文化儿童作品

传承中华文化儿童作品

以下是一些传承中华文化的儿童作品:
1.《中国记忆·传统节日》:这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儿童绘本,通过生动有趣的文字和插图,介绍了春节、元宵节、龙抬头、社日节、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下元节等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习俗和文化内涵。

2.《写给儿童的中华成语故事》:这是一本成语故事书,选取了适合儿童阅读的成语,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解释了成语的含义和出处,并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故事情节,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应用。

3.《中国神话故事》:这是一本介绍中国神话故事的书,包括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经典的神话故事,通过生动的插图和简洁的语言,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神话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4.《中国寓言故事》:这是一本介绍中国寓言故事的书,选取了适合儿童阅读的寓言故事,包括狐假虎威、井底之蛙、守株待兔等经典寓言,通过简洁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插图,让孩子们了解寓言的含义和应用。

5.《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是一本介绍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书,通过生动有趣的文字和插图,介绍了中国从古代到近
代的历史和文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这些儿童作品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端午节儿童绘本

端午节儿童绘本

端午节儿童绘本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节日。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这个节日,许多端午节绘本也被创作出来。

这些绘本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内容丰富多彩,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端午节文化,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本文将介绍几本经典的端午节儿童绘本。

一本经典的端午节儿童绘本是《屈原》。

这本绘本以屈原的英雄故事为主线,通过故事来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历史。

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底蕴和中华民族的英雄主义精神。

绘本里的插画色彩丰富,明快鲜艳,一派节日气息。

而屈原英雄自杀投江的故事也启发孩子们珍爱生命,抵制邪恶。

另外一本经典的端午节儿童绘本是《粽粽飘香》。

这本绘本主要介绍端午节相关文化。

孩子们可以从绘本中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粽子的历史。

绘本传达了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之情,让孩子们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传统。

这本绘本的插图形象生动,画风甜美可爱,让人愉悦,让孩子们感受到端午节特有的节日氛围。

还有一本经典的端午节儿童绘本是《儿童经典读物-龙舟赛》。

这本绘本以传统的龙舟赛为主题,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舟文化,并通过龙舟赛引导孩子们珍爱集体、团结友爱、勇往直前、不怕艰险的品质。

绘本的插画形象逼真,让人身临其境,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体验龙舟文化带给人们的感受。

总之,这几本经典的端午节儿童绘本,不仅引导孩子们懂得了端午节的由来和含义,更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加了孩子们民族自豪感,培养了他们的传统文化认同感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同时也帮助了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坚强的意志,成为一个有担当、有爱心、勇敢直率的中华儿女。

端午节的绘本ppt

端午节的绘本ppt

纪念屈原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 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 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 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 驱蛟龙。
纪念屈原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 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 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 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 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 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
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 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 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戴 香 包
长 命 缕
禳解、祛除及避五毒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 毒(蝎、蛇、蜈蚣、蜘蛛、 蟾蜍)出没之时,民间要 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 之害。
端午节的诗词 点击此处输入副标题
五月五日
纪念孝女曹娥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 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 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迎涛神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 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 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 浙一带流传很广。(详情见备注)
端午节的绘本ppt
原因而不能参与军训,甚至在军训过程中晕倒。)除此 之外,还要懂得坚持。军训结束后,教官们又回到了自 己的部队。在和教官相处的四天半里,我们也增加了些 感情,在教官走的时候,心里难免一酸,会有不舍,毕 竟曾经相处中有过汗水,有过欢笑。这次军训我收获了 很多,也让我成长许多,谢谢了谢教官,谢谢了老师们。 "军训心得作文800字
端午节的来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本【中国记忆·传统节日】端午节
阅读1292 收藏65 点赞7 分享40 在杜鹃“算黄算割”的叫声中,一年中最美妙的初夏来临了。

在这清爽怡人的季节,紫薇和巴豆最喜欢去地里摘豌豆角吃;喜欢在菜园里捉菜虫;喜欢用端午花贴在脸上玩。

喜欢在早熟的麦田边追蝴蝶……还喜欢——跟着奶奶去药铺买香料。

“做端午香包啊?”药铺老板笑眯眯地从抽屉里取出一味味中药,用小秤称了,又用小石臼捣成细面。

“今年天热,多放点藿香。

”哦?为什么呢?紫薇和巴豆不太懂,但药铺老板说的,总归没有错。

盼啊盼,终于,离端午节还有一天了。

一大早,奶奶,妈妈和婶婶就搬出藤椅,拿出香料,开始做香包。

阳光暖暖地透过树梢照下来,枣花像碎雪一样洒下来。

紫薇和巴豆的心里充满了喜悦。

让紫薇来教你做香包吧!1.准备藿香、薄荷、甘松、艾叶、佩兰、檀香、香菊、雄黄、香樟果、和在一起捣碎。

2.将香料末装入布袋中,缝合。

3.下面开始做香包的外包了。

(1)在花布上画出香包的形状,对叠下,绣上图案。

(2)将两片剪好的布缝上,留出小口。

(3)穿上挂绳。

(4)装入盛有香料的小袋子,拉紧挂绳。

(5)穿上五彩线和彩珠,一个香气扑鼻的心形香包就做好了!还可以做其他样子的香包哦!清凉如水的夜晚到了,奶奶把糯米、红枣、栗子、莲子泡上水,把粽叶和马莲草泡进廊下的大水缸里,
“这些都要泡上一夜的。

”看着奶奶忙,紫薇很兴奋,巴豆更是雀跃不已,不停地跑过去看粽叶泡好了没有。

星星升起时,奶奶才闲下来,紫薇和巴豆就安静地围坐在奶奶身旁,听她讲端午节的故事。

端午节的来历:按照老年间的说法,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午时,是三“五”相重,所以又叫“重五之日”。

这是魔鬼的时辰,这个时候所有妖魔鬼怪、毒虫毒兽都会跑出出来活动。

在这一天,大家都会都会将毒物惧怕的雄黄涂在身上,佩戴药包、香包来辟邪,悬挂莒蒲和艾草来避毒病,俗称“压午”。

在古代,龙的力量非常强大,人们就在这一天通过赛龙舟等仪式,祈求龙王保佑大家不受毒魔的侵害。

所以,端午也叫“祭龙日”“五毒日”,是驱邪避毒的节日。

端午节的发展: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

他上书请求联合齐国抵抗秦国,却遭到反对,被迫害和流放。

在流放中,屈原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哥》等诗篇。

后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初五投进汨罗江。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哀痛,纷纷到汨罗江边凭吊。

人们把粽子丢进江中,希望鱼龙虾蟹吃饱后,不再去咬屈原。

所以,端午节也成了人们纪念屈原的节日。

听着奶奶的故事,紫薇和巴豆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清晨,他们在满院枣花香中睁开了双眼,端午节到了。

转载自:沪江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