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6140数控机床毕业设计论文

CA6140数控机床毕业设计论文
CA6140数控机床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2)

第1章绪论 (3)

1.1 工程背景与意义 (3)

1.2 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3)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4)

1.3.1 CA6140普通卧式车床知识简介 (4)

1.3.2 设计重点 (6)

第2章传动方案设计 (7)

2.1 确定结构方案 (7)

2.2 确定基本参数 (7)

2.3 主运动链转速图的拟定 (8)

2.3.1 传动组和传动副数目得确定 (8)

2.3.2 结构网各种方案的选择 (8)

2.3.3 绘制转速图 (9)

2.4 齿轮齿数的确定 (11)

2.5 绘制传动系统图 (12)

2.6 确定各轴转速 (12)

2.6.1 确定主轴计算转速 (12)

2.6.2 各传动轴的计算转速 (13)

2.6.3 各齿轮的计算转速 (13)

2.7 验算主轴转速误差 (13)

第3章传动原件设计 (14)

3.1 带传动设计 (14)

3.2 齿轮设计 (15)

3.2.1 齿轮材料选择 (15)

3.2.2 模数计算 (16)

3.2.3 齿轮的几何尺寸 (17)

3.2.4 齿轮的结构设计和布局 (18)

3.3 各轴径的设计 (19)

3.3.1 选材 (19)

3.3.2 轴上零件的定位 (19)

3.3.3 各轴最小直径 (19)

3.3.4 各轴几何尺寸的确定 (20)

3.4 键的设计 (20)

3.5 其他零部件的选取 (21)

第4章结构设计 (22)

第5章传动件的校核 (23)

5.1 齿轮的校核 (23)

5.2 轴承的校核 (25)

5.3 键的校核 (25)

5.4 轴的校核 (26)

5.4.1 传动轴的校核 (26)

5.4.2 主轴的校核 (26)

第6章结论 (28)

总结 (29)

致谢 (30)

参考文献 (31)

附录 (32)

摘要

作为主要的车削加工机床,CA6140机床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行业中,适用于车削内外圆柱面,圆锥面及其它旋转面,车削各种公制、英制、模数和径节螺纹,并能进行钻孔,铰孔和拉油槽等工作。

其主要部件有:主轴箱、刀架、尾座、进给箱、溜板箱以及床身等。本设计主要针对CA6140机床的主轴箱设计。机床主轴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传动部件。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确定机床的主要参数,拟定传动方案和传动系统图,计算和校核了主要零部件,并且利用专业制图软件进行了零件的设计和处理。

关键词:CA6140机床;主轴箱;传动

Abstract

As the main turning processing machine tool, the CA6140 machine tool was widespread used in the machine-finishing profession, it is used in turning inside and outside the turning the round cylinder, taper and gyre, turning each kind of metric system, the British system, the modulus and the diameter festival thread, and can carry on the drill hole and pulls work and so on fuel tank.

The CA6140 machin e tool’s major component includes: headstock, tool slide, tailstock, feedbox, apron and bed. This design mainly aims at the headstock of the CA6140 machine tool .The headstock of machine tool is a quite complex transmission part. The design content mainly includes determines the machine tool’s main parameter, Draws up the transmission plan and the transmission scheme, Calculated and examined the main spare part,And used specialized charting software to carry on the components design and processing.

Keywords: CA6140 machine tool; headstock;transimssion

第1章绪论

1.1 工程背景与意义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机床工业在技术上、产量上发展迅猛。用户遍布各行各业的同时还陆续出口。由于经济稳定发展、科技不断提升、机床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在2001年—2010年的10年间,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倍增;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产量,增长速度更是惊人。在世界四大国际机床展览会上,都有展出,特别是在中国国际机床展上,新品种更是琳琅满目,彰显出中国机床工业的欣欣向荣而且越来越国际化。

如果说机床的发展是整个机械工业发展的基础,那么车床的发展对整个机械工业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贡献和影响。机床中最普遍的是车床,约占整个机床产量的1/4以上。

就中国机械业的发展来看,普通车床立下了不朽的功劳,车床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CA6140型普通卧式车床。

CA6140型普通卧式车床为目前最常见的型号之一,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机床。该机床通用性好,适用于加工各种轴类,套筒类,轮盘类零件的回转面。

1.2 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20世纪中叶数控技术出现以来,数控机床给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数控加工技术具有柔性好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的优点。数控机床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的重要设备。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与世界全面接轨,机械业也受世界的影响,数控技术迅猛发展,传统的机械制造业受到很大的冲击,各种数控设备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出现,进入各种制造领域,很多普通机械设备被陆续的取代。

但就中国的机械制造业应用现状来说,普通机床在未来的几年乃至10年内还不会被数控及全自动化的机械取代。普通机床仍有其存在的价值,就CA6140来说,它没有数控车床精度高,生产效率高,它靠齿轮和丝杆螺母副传动,再加上运动副间存在间隙,手工操作不准确,重复精度较低。测量时需停车后手工测量,测量误差较大。但是它适合批量较小,精度要求不高,零活类零件,加工范围很广,通用性好。它的投资较数控车床来看低很多很多,因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比如说,一家机械厂生产一套组装设备,那些件数少的零件就可以用CA6140这类型的普通车床来加工。再比如说当一套设备生产并组装好后,发现还缺少一个小法兰盘之类的小零件,这是就是CA6140显示其本事的时候,如果这时动用数控车床,就像是杀鸡用牛刀,大材小用,费钱费神。而且数控车床的维护保养和维修费用和普通车床比高很多。所以就此情况再结合中国现在的机械业发展情况来说,普通机床还暂时不会被完全淘汰,仍然有其生存之道。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此次毕业设计的内容是完成CA6140变速级数为12级的机床主传动系统主轴变速箱设计。

1.3.1 CA6140普通卧式车床知识简介

CA6140型普通卧式车床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进给箱、溜板箱、主轴箱、刀架、尾座、和床身等。如图1-1所示:

图1-1 CA6140型普通车床外形

1.进给箱进给箱又称走刀箱,进给箱中装有进给运动的换置机构,包括变换螺纹导程和进给量的变速机构,变换公制螺纹与英制螺纹路线的移换机构,丝杆和光杠的转换机构,操纵机构以及润滑系统。

2.溜板箱溜板箱是车床进给运动的操纵箱,内装有将光杠和丝杠的旋转运动变成刀架直线运动的机构,通过光杠传动实现刀架的纵向进给运动、横向进给运动和快速移动,通过主轴箱丝杠带动刀架作纵向直线运动,以便车削螺纹。

3.丝杠与光杠丝杠与光杆用以联接进给箱与溜板箱,并把进给箱的运动和动力传给溜板箱,使溜板箱获得纵向直线运动。丝杠是专门用来车削各种螺纹而设置的,在进行工件的其他表面车削时,只用光杠,不用丝杠。要结合溜板箱的内容区分光杠与丝杠。

4.主轴箱主轴箱又称床头箱,它的主要任务是将主电机传来的旋转运动经过一系列的变速机构使主轴得到所需的正反两种转向不同的转速,同时主轴箱分出部分动力将运动传给进给箱。主轴箱中主轴是车床的关键零件。主轴在轴承上运转的平稳性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一旦主轴的旋转精度降低,则机床的使用价值就会降低。

主轴箱的功用是支撑主轴并使其实现启动、停止、旋转、变速和换向等。因

此,主轴箱中通常包含有主轴及其轴承、传动机构、启动、停止以及换向装置、制动装置、操纵机构和润滑装置等。

(1)主轴及其轴承主轴及其轴承是主轴箱最重要的部分。主轴前端可装卡盘,用于夹持工件,并由其带动旋转。主轴的旋转精度、刚度、抗振性和热变形等对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对主轴及其轴承要求较高。

卧式车床的主轴大多数采用滚动轴承,一般为前后两点支承。例如,CA6140型普通卧式车床的主轴部件,前支承为固定端,由带锥孔的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固定,承受径向载荷,可以借锥孔在轴颈上移动,以调整轴承的径向游隙,并可以实现轴向预紧,以提高主轴的刚度。根据前轴径,后支承也选用带锥孔的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借助内圈和滚子相对外圈的移动,来适应轴的热胀伸长,并可以调整游隙和进行预紧。中支撑采用单系列的圆柱滚子轴承。前轴承的间隙,可由螺母通过套筒进行调整,并由螺母固定调好的轴向位置。后轴承及推力球轴承的间隙由螺母来调整。主轴的轴承由液压泵供给润滑油进行充分的润滑。为防止润滑油外漏,前、后支承处都有油沟式密封装置。在螺母和套筒的外圆上有锯齿形环槽,主轴旋转时,依靠离心力的作用,把经过轴承向外流出的润滑油甩到前、后轴承端盖的接油槽里,然后经过油孔流回主轴箱。卧式车床的主轴是空心阶梯轴。其内孔用于通过长棒料以及气动、液压等夹紧驱动装置(装在主轴后端)的传动杆,也用于穿入钢棒卸下顶尖。主轴的前端有精密的莫氏锥孔,供安装顶尖及心轴之用。主轴前端安装卡盘、拨盘或其他夹具。CA6140型普通卧式车床主轴前端为短锥法兰式结构,它以短锥和轴肩端面作定位面。卡盘、拨盘等夹具通过卡盘座,用螺栓固定在主轴上,由装在主轴轴肩端面上的圆柱形端面键传递转矩。按装卡盘时,只需将预先拧紧在卡盘座上的螺栓连同螺母一起从主轴肩和锁紧盘上的孔中穿过,然后将锁紧盘转过一个角度,使螺栓进入锁紧盘上宽度较窄的圆弧槽内,把螺母卡住,接着再把螺母拧紧,就可以把卡盘等夹具紧固在主轴上。这种主轴轴端结构的定心精度高,连接刚度好,卡盘悬伸长度小,装卸卡盘也比较方便,在新型号的车床上应用很普遍。

(2)开停和换向装置开停装置用于控制主轴的启动和停止。中型车床多用机械式摩擦离合器实现,少数机床也采用电磁离合器或液压离合器。尺寸较小的车床,由于电动机功率较小,为简化结构,常直接由电动机开停来实现。

换向装置用于改变主轴旋转方向。若主轴的开停由电动机直接控制,则主轴换向通常采用改变电动机转向来实现。若开停采用摩擦离合器,则换向装置由同一离合器和圆柱齿轮组成,大部分中型卧式车床都采用这种换向装置。

CA6140型普通卧式车床采用的控制主轴开停和换向的双向多片式摩擦离合器机构。它由机构相同的左、右离合器组成。均不接合时主轴停止转动。下面以左离合器为例来说明其结构原理。多个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相间安装,内摩擦片以花键与轴相连接,外摩擦片以其4个凹齿与空套双联齿轮相连接。内、外摩擦片未被压紧时,彼此互不联系,轴不能带动双联齿轮转动。当用操纵机构拨动滑套至右边位置时,滑套将羊角摆块的右角压下,使它绕轴顺时针摆动,其下端凸起部分推动拉杆向左,通过固定在拉杆左端的圆销,带动压套和螺母将左离合器内、外摩擦片压紧在止推片上,通过摩擦片间的摩擦力,使轴和双联齿轮连接,于是主轴沿正向旋转。右离合器的机构和工作原理同左离合器一样,只是内、外

摩擦片数量少一些。当拨动滑套至右边位置时,右离合器接合,主轴反向旋转。滑套处于中间位置时,左、右两离合器的摩擦片都松开,断开主轴的旋转,同时制动装置作用,主轴迅速停转。摩擦片间的压紧力可用拧在压套上的螺母来调整。压下弹簧销,然后转动螺母,使其相对压套做小量轴向位移,即可改变摩擦片间的压紧力,从而也调整了离合器所能传递转矩的大小,调妥后弹簧复位,插入螺母的槽口中,使螺母在运转中不能自行松开。

(3)制动装置制动装置的功用是在车床停车过程中克服主轴箱中各运动件的惯性,使主轴迅速停止转动,以缩短辅助时间。卧式车床主轴箱中常用的制动装置有闸带式制动器和片式制动器。当直接由电动机控制主轴开停时,也可以采用电动机制动方式,如反接制动、能耗制动等。

CA6140型普通卧式车床上采用的闸带式制动器,它由制动轮、制动带和杠杆等组成。制动轮是一个钢制圆盘,与传动轴用花键连接。制动带为一钢带,其内侧固定着一层铜丝石棉,以增加摩擦面的摩擦系数。制动带绕在制动轮上,它的一端通过调节螺钉与主轴箱体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杠杆的上端。杠杆可绕轴摆动,当它的下端与齿条轴上的圆弧形凹部接触时,制动带处于放松状态,制动器不起作用;移动齿条轴,其上凸起部分与杠杆下端接触时,杠杆绕轴逆时针摆动,使制动带抱紧制动轮,产生摩擦制动力矩,轴通过传动齿轮使主轴迅速停止摆动。制动时制动带的拉紧程度,可用螺钉进行调整,使停车的主轴能迅速停转,开车时制动带能完全松开。

片式制动器分为多片式和单片式两种。多片式制动器的结构与摩擦离合器类似,只是其中的外摩擦片与机床的禁止部分连接。

(4)操作机构主轴箱中的操作机构用于控制主轴启动、停止、制动、变速、换向以及变换左、右螺纹等。为使操纵方便,常采用集中操纵方式,即用用一个手柄操纵几个传动件,以控制几个动作。

CA6140型普通卧式车床控制主轴开停、换向和制动操纵机构。为了便于操作,在操纵杆上装有两个手柄,一个在进给箱右侧;另一个在溜板箱右侧。向上扳动手柄时,通过由曲柄组成的杠杆机构,使轴和齿扇顺时针转动,传动齿条轴及固定在其左端的拔叉右移,带动滑套右移,使双向多片式摩擦离合器的左离合器结合,使主轴正转。当手柄扳至下面时,主轴反转;当手柄扳到中间位置时,主轴停转。此时,齿条轴的凸起部分压着制动器杠杆的下端,将制动带拉紧,导致主轴制动。当齿条轴移向左端位置时,离合器结合,主轴启动旋转。此时齿条轴上圆弧形凹入部分与杠杆接触,制动带松开,主轴不受制动。

1.3.2 设计重点

此设计最难和最关键的部分是主传动系统运动的设计。首先要选择最佳的传动副组合,由于12级的主轴转速变化的传动系统可以写成多种传动副组合,就要进行比较选择,当确定传动副组合后,其传动组的扩大顺序又有多种形式,还需要进行比较。绘制转速图,再查表确定各传动组齿轮的齿数。估算传动件参数,确定其结构尺寸,包括主轴、各传动轴、各齿轮,估算传动轴直径,估算传动齿轮模数,离合器的选择,轴承的选取,键的设计,V带的选择与计算,换向机构的设计。

第2章 传动方案设计

传动方案的是设计的第一步,它将确定出整个设计的大体结构,和相关的基本参数,进而做出传动链的设计,确定出齿轮齿数和各轴转速。

2.1 确定结构方案

1.主传动系统采用V带和齿轮传动; 2.传动形式采用集中式传动;

3.主轴换向采用双向片式摩擦离合器; 4.变数系统采用多联滑移齿轮变速。

2.2 确定基本参数

1.尺寸参数

主参数[11]D-床身上最大加工直径(mm ),根据经验值选取车床的最大回转直径为:400mm 。

刀架上最大工件回转直径 :

()D

d mm D d 21

800D 326.1831.0=≤?=或时 所以d =200mm 。

通过主轴孔最大奉料直径:4010

1

==D d ;

床身上最大回转直径: 400mm ; 刀架上的最大回转直径: 200mm ; 主轴通孔直径: 40mm ; 主轴前锥孔: 莫式6号; 最大加工工件长度: 1000mm 。 2.运动参数

以回转为主运动的机床,主运动参数是主轴转速。转速(r/min)与切削速度(m/min)的关系是:

()min //1000r d v n π=

式中 n- 转速(r/min);

V- 切削速度(m/min);

d- 工件或刀具直径(mm),D d 2.0m in = D d 5.0m ax =。 切削速度主要与刀具和工件的材料有关,常用的刀具材料有高速钢和合金钢等,工件材料有钢,铸铁以及铜铝等有色金属。

根据CA6140的一般工作情况,确定主轴最高转速[11]由采用YT15硬质合金刀车削碳钢工件获得,主轴最低转速[11]由采用W 16Cr 4V 高速钢刀车削铸铁件获得。

min /1403min 1000m ax m ax r d v n ==π min /3.31max

min 1000m in r d v n ==π

根据[11]表7-1选择标准数列数值,选择机床的最高转速为1400r/min,最低转速为31.5/min。

公比[9]?取1.41,转速级数Z=12。当确定了最高和最低转速后,就应选取公比?,从使用性能方面考虑,公比?最好选的小一些,以减少相对转速损失,但公比越小级数就越多,将使机床的结构越复杂,对于一般生产要求的普通机床,减少相对转速损失是主要的,所以公比?取得较小。结合CA6140实际常用的公比,选取公比。

41

.1

=

?

2.3 主运动链转速图的拟定

2.3.1 传动组和传动副数目得确定

实现12级主轴转速变化的传动系统可以写成多种传动副组合:

A.12=3*4 B. 12=4*3 C. 12=3*2*2

D.12=2*3*2 E. 12=2*2*3

以上方案中,A和B方案可以省掉一根轴。缺点是其中一个传动组内有4个传动副。如果用一个四联滑移齿轮,则会增加轴向尺寸;如果采用2个双联滑移齿轮,则操纵机构必须互锁以防止2个滑移齿轮同时啮合。所以一般不采用。C、D、E方案根据“前多后少”原则比较:从电机到主轴,一般为降速传动。接近电动机的零件转速较高,从而转矩较小,尺寸也就较小。如果是传动副较多的传动组合在接近电动机处,则可使小尺寸的零件多些,大尺寸的零件少些,就节省材料了。所以选择C方案:12=3*2*2 。

2.3.2 结构网各种方案的选择

在上述的C方案12=3*2*2 中,又因基本组和扩大顺序排列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方案。可能的六种方案,其结构式和结构网如图2-1所示:

A.12=3

1*2

3

*2

6

C.12=3

2

*2

1

*2

6

E.12=3

2

*2

6

*2

1

B.12=3

1*2

6

*2

3

D.12=3

4

*2

1

*2

2

F.12=3

4

*2

2

*2

1

图2-1 结构网络方案

在降速传动中,防止齿轮直径过大而使径向尺寸增大,常限制最小传动比4

1

min

≥i ;在升速时为防止产生过大的噪音和震动常限制最大转速比2max ≤i 。

在主传动链任一传动组的最大变速范围()10~8m in m ax m ax ≤=i i R 。检查传动组的变速范围时,只检查最后一个扩大组,即第二扩大组,因为其他传动组的变速范围都比他小。根据式(2-1)应为:

10~8max X )

1(=≤=-R R n P n

n ?

(2-1)

方案A 、B 、C 、E 的第二扩大组6222R ,2,6?===则p x 。

m ax 6841.141.12R R ====,?,是可行的。 方案D 和F ,max 82216342R R p x >====?,,,是不可行的。

在设计时必须保证中间传动轴的变速范围最小, 因为如果各方案同号传动轴的最高转速相同,则变速范围小的,最低转速较高,转矩较小,传动件的尺寸也就可以小些。在可行的四种方案中,A 的中间传动轴变速范围最小,故A 方案最好。

根据中间传动轴变速范围小的原则选择结构网。从而确定结构网如图2-2所示:

图2-2 结构网络图

2.3.3 绘制转速图

1.选择电动机

一般车床若无特殊要求,多采用Y 系列封闭式三相异步电动机[10],根据选择原则和使用条件选择Y-132M-4型Y 系列笼式三相异步电动机。额定功率为7.5KW ,同步转速为1440r/min 。

2.分配总降速传动比

总降速传动比 :02.01400

5

.31m ax m in ==

=n n i 。 3.确定传动轴轴数

本次设计,结构式共有三个传动组,变速机构共需4轴,加上电动机轴一共

5根轴。

4.确定各级转速并绘制转速图

由12Z 41.1min /1400min /5.31m ax ====,,,?r n r n mim ,确定各级转速。 查表7-1,得到12级的转速值: 31.5、45、63、90、125、180、250、355、500、710、1000、1400 r/min 。

在五根轴中,除去电动机轴,其余四轴按传动顺序依次设为轴Ⅰ、轴Ⅱ、轴Ⅲ、轴Ⅳ。Ⅰ与Ⅱ、Ⅱ与Ⅲ、Ⅲ与Ⅳ之间的传动组分别设为a 、b 、c 。现由Ⅳ(主轴)开始,确定轴Ⅰ、Ⅱ、Ⅲ的转速。 (1)确定轴Ⅲ的转速

在传动组c 中,它的变速范围为]10,8[841.1m ax 66∈===R ?,根据结式:

 

411

41?

==c i 11222?==c i 确定Ⅲ轴的转速只有一和可能:125、180、250、355、500、710r/min 。 (2)确定轴Ⅱ的转速

传动组b 的级比指数为3,在传动比极限值的范围内,轴Ⅱ转速最高可为500、710、1000r/min,最低可为180、250、355r/min.希望中间轴转速较小,为了避免升速,又不致传动比太小,可取

8.21131==?b i 1

1

2=b i 轴Ⅱ的转速确定为:355、500、710r/min 。 (3)确定轴Ⅰ的转速

对于轴Ⅰ,其级比指数为1,可取:

21121==?a i 41.1112==?a i 1

13=a i

确定轴Ⅰ转速为710r/min 。由此也可确定加在电动机与主轴之间的定传动比

211400710≈=i 。由此绘制出转速图(电动机转速与主轴最高转速相近)如图2-3所示:

图2-3 转速图

2.4 齿轮齿数的确定

传动比i 采用的是标准公比的整数次方,齿数和z S 以及小齿轮齿数查[9]表8-1。

1.传动组a

21121==?a i 41.1112=

=?a i 1

1

3=a i 21

121==?a i 时:=z S ……60、63、66、69、72、75、78……

41.11

12=

=?a i 时:=z S ......60、63、65、67、68、70、72、73 (1)

1

3=a i 时:=z S ……60、62、64、66、68、70、72、74、76……

可取=z S 72,则可从表中查出轴Ⅰ上小齿轮齿数分别为:24、30、36。于是48/241=a i ,42/302=a i ,36/363=a i 。

可得轴Ⅱ上的齿轮齿数分别为:48、42、36。

在此传动组中,轴Ⅱ上将采用三联滑移齿轮。当轴Ⅰ、Ⅱ上的齿数为36/36的齿轮啮合时,三联滑移齿轮左移。齿数为42的齿轮将从轴Ⅰ的齿数为24的齿轮旁边滑移过去。要使这两个齿轮外圆不相碰,这两个齿轮的齿顶圆半径之和应等于或小于中心距。对于不变位的标准齿,三联滑移齿轮的最大和次大齿轮之间的齿数差,应大于或等于4。此设计中,48-42=6>4.满足要求。

2.传动组b

8.21131==?b i 1

1

2=b i 查[9]表8-1

8.21

131==?b i 时:=z S ......69、72、73、76、77、80、81、84、87 (1)

1

2=b i 时:=z S ……70、72、74、76、78、80、82、84、86……

可取 84=z S ,于是可得轴Ⅱ上两联齿轮的齿数分别为:22、42

于是 62/221=i b ,42/422=i b ,得轴Ⅲ上两齿轮的齿数分别为62、42。

3. 传动组c

411

41?==c i 1

1222?==c i 查[9]表8-1

411

41?

==c i 时:=z S ……84、85、89、90、94、95……

1

1222

?==c i 时: =z S ……72、75、78、81、84、87、89、90……

可取 =z S 90。

4/11=c i 为降速传动,取轴Ⅲ齿轮齿数为18;22=c i 为升速传动,取轴Ⅳ齿轮齿数为30。

于是得72/181=i c ,30/602=c i 得轴Ⅲ两联动齿轮的齿数分别为18,60;得轴Ⅳ两齿轮齿数分别为72,30。

各传动组齿数如下表2-1所示:

2.5 绘制传动系统图

根据轴数,齿轮副,电动机等已知条件,可画出系统图,如图2-4所示。

2-4 传动系统图

2.6 确定各轴转速

2.6.1 确定主轴计算转速

主轴的计算转速[9]为:

min /90r 41

.131.5n n 13

1213

z m in =?==--?

IV

2.6.2 各传动轴的计算转速

轴Ⅲ可从主轴90r/min 按72/18的传动副找上去,轴Ⅲ的计算转速为:125r/min ;轴Ⅱ的计算转速为355r/min ;轴Ⅰ的计算转速为710r/min 。

2.6.3 各齿轮的计算转速

传动组c 中,18/72只需计算z = 18 的齿轮,计算转速为355r/min ;60/30只需计算z = 30的齿轮,计算转速为250r/min ;传动组b 计算z = 22的齿轮,计算转速为355r/min ;传动组a 应计算z = 24的齿轮,计算转速为710r/min 。

2.7 验算主轴转速误差

主轴各级实际转速值用式(2-2)[9]

32132121'256

126

1400i i i i i i d d n n E ?

== (2-2) i 1、i 2、i 3 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变速组齿轮传动比,E n 为电动机转速。 转速误差用主轴实际转速与标准转速相对误差的绝对值表示:

%1.4)%1(10'±=-±<-φn

n

n 式中 'n —主轴实际转速(r/min ) n —主轴标准转速(r/min ) φ—公比

计算得出转速误差,如表2-2所示:

由上表可知转速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所以设计满足使用要求。

第3章 传动原件设计

传动原件主要包括V 带的选取,齿轮的设计和各轴最小直径的计算。

3.1 带传动设计

电动机转速n=1440r/min,传递功率P=7.5KW,传动比i=2.03,两班制, 一天运转16个小时,工作年数10年。

1.确定计算功率

查[8]表6-6,取工矿系数1.1K A =,则设计功率:

25KW

.85.71.1P K P A ca =?==

2.选取V 带类型

根据小带轮的转速和计算功率,查[8]图6-10,选B 型带。 3.确定带轮直径和验算带速

查[8]表6-7和图6-10选取小带轮基准直径:

mm i d mm d 261.26103.213012513021=?=?==,

取mm d 2652=。

验算带速:一般应使带速在5~25m/s 的范围内。

1000601

1?=

n d v π

式中 1n -小带轮转速(r/min )

1d -小带轮直径(mm)

]

25,5[/52.91000601440

13014.3∈=???=

s m v

故设计的V 带满足要求。

4.确定带传动的中心距和带的基准长度

设中心距为a 0,中心距过大引起带的颤动,过小则单位时间内带的应力循环次数过多,疲劳寿命降低,按下式(3-1)初定中心距:

)(2)(7.02121d d a d d +≤≤+ (3-1)

于是7905.276≤≤a ,初取中心距为mm a 4000=。

带长:mm L 54.1431400

4)130265()265130(214.340022

=?-++?+?= 查表取相近的基准长度:mm L d 1400=。

带传动实际中心距:mm L L a a d 23.3842

0=-+=

安装时需要最小中心距:

mm L a a 76.36254.1431015.023.384015.00m in =?-=-=

紧张或补偿伸长所需要最大中心距:

mm

L a a d 23.426140003.023.38403.0m ax =?-+=

5.验算小带轮的包角

一般小带轮的包角不应小于1200,包角过小,带传动的能力减低。

1209.1593.57180121>=?--≈a

d

d α 故合适。

6.确定带的根数

根据[8]式(3-2)计算尺V 带的根数

L

ca

k k p p p Z α)(00?+=

(3-2) 式中 0p -单根V 带的基本额定功率,查[11]表6-4(C),33.20=p

0p ?- 1≠i 时额定功率的增量;

a

k -小带轮包角修正系数,查表6-9得a k =0.95

L k -带长修正系数;查表6-2得L

k =0.90

为避免V 型带工作时各根带受力严重不均匀,限制根数不大于10。

78

.390.095.0)22.033..2(25

.8=??+=Z

取整数Z =4。

7.计算单根V带的初拉力

根据公式[8](3-3)计算V 带的出拉力

205.2(500qv k k vZ p F ca +-=α

α

(3-3)

式中 ca p -带的传动功率(KW )

v-带速(m/s )

q-每米带的质量(kg/m )查表6-3取q=0.17kg/m

计算得:N F 31.19752.917.095

.095

.05.2(452.925.850020=?+-???=

8.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压轴力

N ZF F Q 50.15062

4.161sin 7.193422sin 210=???≈≈

α

3.2 齿轮设计

3.2.1 齿轮材料选择

齿轮材料的选择可以根据以下原则进行选取:

①当齿数比2≤i 时,大小齿轮均用同样硬度的材料; ②当齿数比82≤i 时,两轮硬度差还可以比40HBS 更大;

④当齿轮材料的最低硬度大于或等于400HBS 时,两轮一般用相同硬度。 1. 传动组a

轴Ⅰ上齿轮z 1、z 3、z 5 与轴上的齿轮Ⅱz 2、z 4、z 6啮合

2244812==Z Z 24.1304234<==Z Z 2136

36

56<==Z Z 所以每对齿轮都可以采用相同的材料。均选用40Cr 经调质处理。 2.传动组b

轴Ⅱ上齿轮z 7、z 9与轴Ⅲ上的齿轮z 8、z 10啮合

282.2226278>==Z Z 214242910<==Z Z

齿轮z 7应比z 8 硬度高40HBS 。 z 7选用40Cr, z 8选用45,都经调质处理。齿轮z 9和z 10 可以采用相同硬度的材料,选用40Cr 经调质处理。

3.传动组c

轴Ⅲ上齿轮z 11、z 13和轴Ⅳ上z 12 、z 14相互啮合。

2418721112>==Z Z 25.060

30

1314<==Z Z 齿轮z 11应比z 12 硬度高40HBS. z 11用40Cr, z 12用45都调质处理。 齿轮z 13和z 14用相同硬度的材料.均选用40Cr ,调质处理。

3.2.2 模数计算

同一变速组中的齿轮取同一模数,故可以以最小的齿轮进行计算,然后取标准模数作为传动组的模数。

1. 传动组a 以z 1=24计算

①系数的选择:查[11]表8-5,选取25.0=d ? 载荷系数的选择:原动机为平稳工作的电动机,为机床提供平稳的动力,载荷冲击较小,查[11]表8-3,取K=1.0~1.2,取K=1.0。

② 算齿轮轴上的扭矩

mm N n p T .66611010088.0710

5

.71055.91055.9?=??=??=

式中 P-电动机额定功率

n-齿轮转速

③ 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1)对于直齿圆柱齿轮,以大齿轮材料决定的接触应力为准,对于45钢取2302=HBS 由[11]表8-7取较低极限应力值:a H H MP 67021lim lim ==σσ由[11]表8-6取安全系数1.1=H S ,计算接触疲劳的寿命系数8

N

N K HN =。 91009.410300162448

7106060?=????

?==nth N

0N 应力循环基数,可取()74

.2010397.130?==HBS N ,因N>N 0,故1=HN K ,

所以许用接触应力为:

[]a H

H HN H

MP S K 1.609lim

==

σσ 2)根据[11]式(8-8)说明,得区域系数5.2=H Z ,弹性影响系数

a

E MP Z 8.189=。

3)利用[11]式(8-11),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mm Z Z i i KT d H

H

E d 4.876708.1895.221225.01010088.01.121232

6

32

11=??? ????+???=????

??+≥σφ 4)计算模数:6.324

4

.8711==

=Z d m ,取标准模数m=4。 2.传动组b

计算得模数m=4。 3.传动组c

计算得模数m=4.5。

3.2.3 齿轮的几何尺寸

此次设计的齿轮均为标准的直齿圆柱齿轮,其几何参数的计算可以参考[11]

关于直齿圆柱齿轮的公式进行计算:

① 分度圆:mz d =

② 齿顶圆:)

2(2*

*a a a h z m h d d +=+=

③ 齿根圆:)

22(2**

c h z m h

d d a f f --=-= ④ 齿宽:112d b φ= mm b d )3~2(21+=

⑤ 中心距:2

2

1d d a +=

⑥ 节圆速度:6000

1

1n d v π=

⑦ 选择精度等级:查[11]表8-4

注:查表4-10 1*

=a h ;25.0*=c ; m c h h a f )*(*+=

1d 和2d 为相互啮合的两齿轮的分度圆,1d 为小齿轮,2d 为大齿轮。1n 为主动轮转速。

利用上面所述的相关方法计算出各个齿轮的具体参数,详细尺寸如表3-1所:

3.2.4 齿轮的结构设计和布局

1.结构形式:

由上表可以知,齿轮z 1、z 3、z 5、 z 2、z 4、z 6、z 7、z 9、z 10、z 11、z 12的齿数均不大,设计成直齿圆柱齿轮轮. Z 8、z 12、z 13、设计为自由锻造齿轮.具体结构尺寸参数画法参考[6]关于锻造齿轮的画法。

2.布局:

设计中使用到了三联滑移齿轮和双联滑移齿轮,其布局应满足图4-1所示关系。

图3-1 齿轮布局关系图

数控机床毕业论文

数控车床应用与发展前景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制造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在现代制造系统中,数控技术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数控加工作为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的生产方式,尤其就是形状复杂精度要求很高的模具制造行业,以及成批大量生产的零件。因此数控加工在航空业、电子行业还有其她各行业都广泛应用。然而在数控加工从零件图纸到做出合格的零件需要有一个比较严谨的工艺过程,必须合理安排加工工艺才能快速准确的加工出合格的零件来。

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章数控车床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1、1 任务准备 1、1、1 机床结构 1、2 工作原理 1、3 数控车床的分类 1、4 数控车床的性能指标 1、5 数控车床的特点 第二章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2、1 数控车床概述 2、1、1数控车床的组成 2、1、2数控车床的机械构成 2、1、3数控系统 2、1、4数控车床的特点 2、1、5数控车床的分类 2、1、6数控车床(CJK6153)的主要技术 2、1、7数控车床(CJK6153)的润滑 2、2 数控车床的编程方法 2、2、1设定数控车床的机床坐标系

2、2、2设定数控车床的工件坐标系 第三章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分析 3、1 零件图样分析 3、2 工艺分析 3、3 车孔的关键技术 3、4 解决排屑问题 3、5 加工方法 第四章当前数控机床技术发展趋势 4、1 就是精密加工技术有所突破 4、2 就是技术集成与技术复合趋势明显 结束语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前言 高速加工技术发展迅速,在高档数控机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应用新的机床运动学理论与先进的驱动技术,优化机床结构,采用高性能功能部件,移动部件轻量化,减少运动惯性。在刀具材料与结构的支持下,从单一的刀具切削高速加工,发展到机床加工全面高速化,如数控机床主轴的转速从每分钟几千转发展到几万转、几十万转;快速移动速度从每分钟十几米发展到几十米与超过百米;换刀时间从十几秒下降到10秒、3秒、1秒以下,换刀速

C6140车床数控改造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题目:经济型C6140车床数控改造

内容和要求:内容:司服进给系统的校核计算和微机数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完成普通C6140车床的数控化改造及相关图纸。 技术要求:利用微机对纵、横向进给系统进行开环控制,纵向(Z向)脉冲当量为0.01mm/脉冲,横向(X向)脉冲当量为0.005mm/脉冲,驱动采用步进电机,传动系统采用滚珠丝杠,刀架采用自动转位刀架。 工作质量要求:方案设计合理,理论计算准确,结构设计合理,图纸图面清楚,投影正确,标注完整,设计及绘图过程符合国家要求等。 软硬件条件:个人计算机;参考书;AutoCAD(或其他绘图条件)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机床作为机械制造业的重要基础装备,它的发展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促使机床的控制信息出现了质的突破,导致了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柔性自动化控制的新一代机床-数控机床的诞生 和发展。计算机的出现和应用,为人类提供了实现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自动化的理想手段。用经济型数控系统改造普通机床,在投资少的情况下,使其既能满足加工的需要,又能提高机床的自动化程度,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到目前为止,已有很多厂家生产经济型数控系统。可以预料,今后,机床的经济型数控化改造将迅速发展和普及。 关键词:机床, 数控机床, 伺服进给系统, 单片机

1.前言 (1) 1.1 概述 (1) 1.2 数控机床和数控技术 (1) 1.3 数控机床的特点 (2) 1.4 数控机床的发展 (3) 2.总体方案的设计 (4) 2.1 设计任务与要求 (4) 2.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4) 2.1.2 课程设计的主要技术参数 (4) 2.2.3 课程设计的内容 (5) 2.2.4 课程设计的要求 (5) 2.2.5 课程设计的图纸 (5) 2.2 总体方案的设计 (5) 2.2.1 数控系统运动方式的确定 (5) 2.2.2 伺服进给系统的改造设计 (6) 2.2.3 数控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6) 3.伺服进给系统的计算 (8) 3.1 确定系统脉冲当量 (8) 3.2 切削力的计算 (8) 3.2.1 纵车外圆 (8) 3.2.2 横切端面 (8) 3.3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 (9) 3.3.1 纵向进给丝杠 (9) 3.3.2 横向进给丝杠......................................... .11 3.3.3 纵向和横向滚珠丝杠螺母副几何参数..................... .14

数控加工工艺技术编程毕业论文

数控加工工艺技术编程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7) 1.1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7) 1.1.1继续向开放式、基于PC的第六代方向发展 (7) 1.1.2向高速化和高精度化发展 (7) 1.1.3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7) 1.2UG数控铣削编程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8) 1.2.1 数控编程模块 (8) 1.2.2 刀具轨迹的生成 (8) 1.2.3刀具轴的导动方式 (10) 1.2.4刀具轨迹编辑的修改 (10) 1.2.5加工仿真 (10) 1.2.6后置处理 (10) 1.2.7切削参数库设置 (11) 1.2.8 CAM二次开发功能接口 (11) 1.3U NIGRAHPICS NX/CAM数控编程流程 (12) 第二章零件图纸的工艺分析 (13) 2.1零件图分析 (13) 2.1.1读图和审图 (13) 2.1.2零件结构的工艺性 (14) 2.2毛坯、余量分析 (15)

2.2.1毛坯的种类 (15) 2.2.2加工余量 (15) 第三章加工准备及工艺路线的确定 (16) 3.1机床及工艺装备的选择 (16) 3.1.1夹具的选择 (17) 3.1.2刀具选择 (17) 3.2基准的选择 (18) 3.3切削用量及切削液的选择 (19) 3.3.1吃刀量 (19) 3.3.2进给速度 (20) 3.3.3切削速度 (21) 3.3.4切削液的选择 (22) 3.4确定工艺路线 (23) 3.5确定进给路线 (23) 3.6数控加工工序卡 (24) 第四章 UG加工和编程设计 (26) 4.1加工并生成程序 (26) 4.1.1工艺参数设定 (26) 4.1.2生成加工轨迹 (27) 4.1.3生成部分程序 (29) 4.1.4例举自动生成的程序 (30) 4.2手工编程 (39)

数控机床毕业论文

数控机床毕业论文

数控车床应用与发展前景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制造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在现代制造系统中,数控技术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数控加工作为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的生产方式,尤其是形状复杂精度要求很高的模具制造行业,以及成批大量生产的零件。因此数控加工在航空业、电子行业还有其他各行业都广泛应用。然而在数控加工从零件图纸到做出合格的零件需要有一个比较严谨的工艺过程,必须合理安排加工工艺才能快速准确的加工出合格的零件来。

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章数控车床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1.1 任务准备 1.1.1 机床结构 1.2 工作原理 1.3 数控车床的分类 1.4 数控车床的性能指标 1.5 数控车床的特点 第二章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2.1 数控车床概述 2.1.1数控车床的组成 2.1.2数控车床的机械构成 2.1.3数控系统 2.1.4数控车床的特点 2.1.5数控车床的分类 2.1.6数控车床(CJK6153)的主要技术 2.1.7数控车床(CJK6153)的润滑 2.2 数控车床的编程方法 2.2.1设定数控车床的机床坐标系

2.2.2设定数控车床的工件坐标系第三章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分析 3.1 零件图样分析 3.2 工艺分析 3.3 车孔的关键技术 3.4 解决排屑问题 3.5 加工方法 第四章当前数控机床技术发展趋势4.1 是精密加工技术有所突破 4.2 是技术集成和技术复合趋势明显结束语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基于PLC的数控车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_(2)[1]

基于PLC的数控车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_(2)[1]

摘要 数控机床是一种机电一体化的数字控制自动化机床。早期的数控机床是依靠继电器逻辑来实现相应的功能。由于继电器逻辑是一种硬接线系统,布线复杂,体积庞大,更改困难,一旦出现问题,很难维修。这样的系统,其可靠性往往也不高,影响正常的生产。 本文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工作的。本文介绍了用三菱FX2N微型可编程控制器对CK9930机床的电气控制部分的改造设计,重点阐述了数控机床PLC的功能、机床的电气控制原理及相应的PLC程序编制与调试三方面的问题。并且详尽地展示了PLC控制程序的开发过程。 根据数控车床所承担加工任务的特点,可知其操作过程比较复杂。要用PLC 控制车床动作,必须将PLC及其控制模块和相应的执行元件加以组合。所以在该控制程序的开发过程中,采用了模块化的结构设计方法。 本文主要完成了主轴控制、坐标轴控制、自动换刀控制、定时润滑控制以及报警处理等功能的PLC控制程序的开发。并且利用FXGP_WIN-C软件编写了该机床的PLC控制程序,并借助其运行、监控功能,通过相关设备,观察了程序的运行情况。 关键词:PLC控制,数控车床,梯形图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 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1) 1.1.1 数控系统的组成 (1) 1.1.2 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2) 1.2 PLC的硬件与工作原理 (3) 1.2.1 PLC的简介 (3) 1.2.2 PLC的基本结构 (3) 1.2.3 PLC的工作原理 (4) 第二章数控车床的PLC (5) 2.1 数控车床PLC的信息传递 (5) 2.2 数控车床中PLC的功能 (6) 2.2.1 PLC对辅助功能的处理 (6) 2.2.2 PLC的控制对象 (6) 2.3 用PLC实现车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功能 (7) 2.4 利用PLC代替继电器—接触器控制方式的优越性 (8) 第三章 CK9930数控车床电气控制分析 (9) 3.1 车床主要结构和运动方式 (9) 3.2 车床对电气控制的要求 (9) 3.3 车床的电气控制电路分析 (10) 3.3.1 主电路分析 (11) 3.3.2 控制电路分析 (11)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论文

长江大学 YANGTZE UEIVERSITY 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专业数控技术 学生姓名严鑫 指导教师管志强(数控指导老师) 院校站点 长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尤其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十分的广泛。而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的大国,掌握先进的数控加工工艺和好的编程技术也是相当重要的。 本文开篇主要介绍了数控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的趋势,紧接着对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做了简要的介绍,使对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接下来主要是对具体零件的加工工艺的分析,然后用西门子840D仿真软件指令进行数控编程和仿真加工,最终根据所编写的程序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出对应的产品。 关键词数控铣床数控工艺编程

CA6140普通车床的数控化改造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普通机床的经济型数控改造主要是在合理选择数控系统的前提下,然后再对普通车床进行适当的机械改造,改造的内容主要包括: (1) 床身的改造,为使改造后的机床有较好的精度保持性,除尽可能地减少电器和机械故障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机床零部件的耐磨性,尤其是机床导轨。 (2) 拖板的改造,拖板是数控系统直接控制的对象,所以对其改造尤显重要。这中间最突出一点就是选用滚珠丝杠代替滚动丝杠,提高了传动的灵敏性和降低功率步进电机力矩损失。 (3) 变速箱体的改造,由于采用数控系统控制,所以要对输入和输出轴以及减速齿轮进行设计,从而再对箱体进行改造。 (4) 刀架的改造,采用数控刀架,这样可以用数控系统直接控制,而且刀架体积小,重复定位精度高,安全可靠。 通过对机床的改造并根据要求选用步进电机作为驱动元件,这样改造后的机床就能基本满足现代化的加工要求。 关键字:普通车床数控改造步进电机经济型数控系统数控刀架

一绪论 我国数控机床的研制是从1958年开始的,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直至80年代后引进了日本、美国、西班牙等国数控伺服及伺服系统技术后,我国的数控技术才有质的飞跃,应用面逐渐铺开,数控技术产业才逐步形成规模。 由于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市场需求变的越来越多样化,多品种、中小批量甚至单件生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普通机床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加工工艺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如果设备全部更新替换,不仅资金投入太大,成本太高,而且原有设备的闲置又将造成极大的浪费。如今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快,应用到数控系统上,它既能提高机床的自动化程度,又能提高加工精度,所以最经济的办法就是进行普通机床的数控改造。 机床数控化改造的优点:(1)改造闲置设备,能发挥机床原有的功能和改造后的新增功能,提高了机床的使用价值,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2)适应多品种、小批量零件生产;(3)自动化程度提高、专业性强、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4)降低对工人的操作水平的要求;(5)数控改造费用低、经济性好;(6)数控改造的周期短,可满足生产急需。因此,我们必须走数控改造之路。 普通车床(如C616,C618,CA6140)等是金属切削加工最常用的一类机床。普通机床刀架的纵向和横向进给运动是由主轴回转运动经挂轮传递而来,通过进给箱变速后,由光杠或丝杠带动溜板箱、纵溜箱、横溜板移动。进给参数要靠手工预先调整好,改变参数时要停车进行操作。刀架的纵向进给运动和横向进给运动不能联动,切削次序也由人工控制。 对普通车床进行数控化改造,主要是将纵向和横向进给系统改为用微机控制的、能独立运动的进给伺服系统;刀架改造成为能自动换刀的回转刀架。这样,利用数控装置,车床就可以按预先输入的加工指令进行切削加工。由于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参数,切削次序和刀具都会按程序自动调节和更换,再加上纵向和横向进给联动的功能,数控改装后的车床就可以加工出各种形状复杂的回转零件,并能实现多工序自动车削,

数控技术毕业论文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数控机床加工与操作方法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数控机床加工与操作方法 摘要 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离开了数控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就成了无本之木。数控技术广泛使用给机械制造业生产方式、生产结构、管理方式带来深刻变化,它的关联效益和辐射能力更是难以估计。数控技术及数控装备已成为关系国家战略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其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现代化程度的核心标志,实现加工机床及生产过程数控化,已经成为当今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本论文主要介绍数控机定义,数控机床初学者要求,机床加工前准备工作, 数控机床程序指令,数控机床对刀操作方法,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加工特点,机床加工几何精度要求, 数控机床的优点和缺点,数控机床与计算机实现自动技术,机床维修和生产安全要求。关键词:数控技术概念;加工方法;分类;刀具补偿;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 I 目录................................................................. II 一、数控技术的概念与特点 (1) 二、数控机床加工前的准备要求 (3) 2.1数控机床的初学者要求 (5) 2.2数控技术常用术语大全 (6) 2.3数控机床工作原理和结构简介 (9) 2.4 数控机床加工特点 (10) 2.5 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 (13) 2.6 数控车床是怎样操作的 (18) 三、数控机床产生几何误差的因素 (22) 3.1 普遍认为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引起 (22) 3.2几何误差补偿技术 (23) 四、计算机数控系统 (24) 五、数控机床的分类与发展 (26) 5.1数控机床分类 (26) 5.2数控机床发展 (27) 六、数控机床维修中应注意的事项 (28) 七、数控加工安全规则 (29) 结论 (30) 致谢 (31) 参考文献 (32)

数控机床毕业设计论文设计

题目数控机床的组成加工原理与工艺 系部: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 指导老师: 班级: 学生:

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数控车床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4) 1.1 任务准备 (4) 1.1.1 机床结构 (4) 1.2 工作原理 (6) 1.3 数控车床的分类 (6) 1.4 数控车床的性能指标 (7) 1.5 数控车床的特点 (8) 第二章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 (10) 2.1 数控车床概述 (10) 2.1.1数控车床的组 (10) 2.1.2数控车床的机械构成 (11) 2.1.3数控系统 (11) 2.1.4数控车床的特点 (12) 2.1.5数控车床的分类 (13) 2.1.6数控车床(CJK6153)的主要技术 (13) 2.1.7数控车床(CJK6153)的润滑 (13) 2.2 数控车床的编程方法 (13) 2.2.1设定数控车床的机床坐标系 (13) 2.2.2设定数控车床的工件坐标系 (14) 第三章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分析 (20) 3.1 零件图样分析......................................... (20) 3.2 工艺分析 (21) 3.3 车孔的关键技术 (21)

3.4 解决排屑问题 (21) 3.5 加工方法 (22) 第四章当前数控机床技术发展趋势 (24) 4.1 是精密加工技术有所突破 (24) 4.2 是技术集成和技术复合趋势明显 (24) 结束语 (25) 参考文献 (26)

绪论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从而使机床动作数控折弯 机并加工零件。 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监控全部在这个数控单元中完成,它是数控机床的大脑。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有如下特点:●加工精度高,具有稳定的加工质量; ●可进行多坐标的联动,能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加工零件改变时,一 般只需要更改数控程序,可节省生产准备时间;数控折弯机 ●机床本身的精度高、刚性大,可选择有利的加工用量,生产率高(一般为普通机床的3~5倍);●机床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对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更高。数控机床一般由下列几个部分组成:●主机,他是数控机床的主题,包括机床身、立柱、主轴、进给机构等机械部件。他是用于完成各种切削加工的机械部件。数控机床●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包括硬件(印刷电路板、CRT显示器、键盒、纸带阅读机等)以及相应的软件,用于输入数字化的零件程序,并完成输入信息的存储、数据的变换、插补运算以及实现各种控制功能。●驱动装置,他是数控机床执行机构的驱动部件,包括主轴驱动单元、进给单元、主轴电机及进给电机等。他在数控装置的控制下通过电气或电液伺服系统实现主轴和进给驱动。当几个进给联动时,可以完成定位、直线、平面曲线和空间曲线的加工。 ●辅助装置,指数控机床的一些必要的配套部件,用以保证数控机床的运行,如冷却、排屑、润滑、照明、监测等。它包括液压和气动装置、排屑装置、交换工作台、数控转台和数控分度头,还包括刀具及监控检测装置等。●编程及其他附属设备,可用来在机外进行零件的程序编制、存储等。自从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以来,数控机床在制造工业,特别是在汽车、航空航天、以及军事工业中被广泛地应用,数控技术无论在硬件 和软件方面,都有飞速发展。

数控机床毕业论文1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机械工程系 毕业论文 题目: 班级: 姓名: 学号:

目录 目录 (1) 摘要 (2) 一、绪论 (4) 二、数控机床概述 (4) (一)数控机的简介 (4) (二)数控机床的组成 (5) (三)数控技术的特点 (5) (四)数控机床的主要技术指标 (6) (五)数控机床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7) 三、数控机床各部故障分析及维修 (8) (一)数控机床主轴伺服系统故障检查及维修 (8) (二)机床PLC初始故障的诊断 (8) (三)数控设备检测元件故障及维修 (9) (四)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异常故障及维修 (9) 四、数控机床的保养及维护 (9) (一)数控机床的保养知识 (10) (二)数控机床系统的维护 (11) (三)机械部件的维护 (12) 五、结论 (12) 参考文献 (14)

论文题目:附图:

摘要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可以说,没有发达的制造业,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真正繁荣和富强。而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则是反映国民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制造自动化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数控技术。数控技术是综合应用计算机、自动化控制、自动检测及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的产物。它的出现及所带来得巨大效益,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科技与工业界的普遍重视。数控维修技术不仅是保障数控机床正常运行的前提,对数控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它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同时也表明,数控维修技术是制造业竞争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标志。论文主要研究了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数控机床常见的故障及诊断方法,数控机床的保养知识和讲解了数控车床的维修方法与注意的事项。研究结果表明:数控加工在当前制造行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各行各业中都有他的出现,它的发展将带动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将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 因此,做好数控设备的维护工作,提高数控设备的维修效率,是现代制造业的—项重要工作本文的特色在于:通过分析数控机床的维修维护,提高了加工效率,最终为企业带来了效益。 关键词:数控技术;数控机床;常见故障;诊断方法;维修方法

数控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 (格式) 课题名称 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加工技术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效率和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而对于数控加工,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屑用量,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要做一些处理,并在加工过程掌握控制精度的方法,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本文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屑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工艺分析加工方案进给路线控制尺寸

第1章前言 第2章工艺方案的分析 2.1 零件图 2.2 零件图分析 2.3 零件技术要求分析 2.4 确定加工方法 2.5 确定加工方案 第3章工件的装夹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3.2 定位基准选择的原则 3.3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 3.4 装夹方式的选择 3.5 数控车床常用的装夹方式 3.6 确定合理装夹方式 第4章刀具及切削用量 4.1 选择数控刀具的原则 4.2 选择数控车削刀具 4.3 设置刀点和换刀点 4.4 确定切削用量 第5章轴类零件的加工

5.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5.2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 5.3 加工坐标系设置 5.4 保证加工精度方法 第6章数控加工程序 第6章结束语 第7章致谢词 参考文献

经济型数控车床的改造设计毕业论文

经济型数控车床的改造设 计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1.前言 (4) 2.数控车床设计概述 (6) 3.进给伺服系统概述 (9) 4.横向进给系统的设计计算 (11) 4.1主切削力及其切削分力计算 (11) 4.2导轨摩擦力的计算 (11) 4.3计算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轴向负载力 (12) 4.4确定进给传动链的传动比i和传动级数 (12) 4.5滚珠丝杠的动载荷计算与直径估算 (13) 4.6滚珠丝杠螺母副承载能力校核 (15) 4.7计算机械传动的刚度 (16) 4.8驱动电机的选型与计算 (18) 4.9机械传动系统的动态分析 (23)

4.10机械传动系统的误差计算与分析 (23) 4.11确定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精度等级和规格型号 (25) 5.进给系统的结构设计 (25) 5.1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设计 (25) 5.2齿轮传动副的设计 (27) 5.3齿轮箱的设计 (29) 5.4床身及导轨 (31) 5.5中间轴的设计 (34) 5.6轴承端盖的设计 (36) 总结与体会 (39) 致谢词 (40) 参考文献 (41) 1.前言

我国目前机床总量580余万台,而其中数控机床总数只有11.34万台,即我国机床数控化率不到3%。近10年来,我国数控机床年产量约为0.6~0.8万台,年产值约为18亿元。机床的数控化率仅为6%。这些机床中,役龄10年以上的占60%以上;10年以下的机床中,自动/半自动机床不到20%,FMC/FMS等自动化生产线更屈指可数(美国和日本自动和半自动机床占60%以上)。可见我们的大多数制造行业和企业的生产、加工装备绝大数是传统的机床,而且半数以上是役龄在10年以上的旧机床。用这种装备加工出来的产品国、外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必须大力提高机床的数控化率。 而相对于传统机床,数控机床有以下明显的优越性: (1)可以加工出传统机床加工不出来的曲线、曲面等复杂的零件。 (2)可以实现加工的柔性自动化,从而效率比传统机床提高3~7倍。 (3)加工零件的精度高,尺寸分散度小,使装配容易,不再需要“修配”。 (4)可实现多工序的集中,减少零件在机床间的频繁搬运。

数控机床的发展与趋势--毕业论文完整版.docx

XXXXXXX大学 2011 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数控机床的发展与趋势 学生姓名: XXXX 所在院系:XXXXXX 所学专业:XXXXXX 导师姓名: XXXXX 完成时间: 2010 年 X 月 XX 日 摘要 数控机床集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测量,机械制造,是典型的机电 一体化产品。它的发展和应用开创了制造业的新时代,改变了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管理方式,使世界制造业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主要讲述了数控机床国内外的发展概况,现代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了数控机床的特点,组成与分类,并介绍了可编程控制器(PLC)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磨 床的概况,以及现代数控磨床的特点,并用PLC进行了对自动磨床电气系统的改造。 本文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同行的教材,资料和文献,得到了许多帮助,在此谨致谢意。 关键词:发展趋势组成分类概述结构功能PLC改造 Abstract The numerical control engine bed collection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the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the sensing survey, the machine manufacture, is the typical integration of machinery product.It ’s development and the application founded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new times,changed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roduction metho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manages the way, caused the worl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pattern to have changed. This article mainly narrated the numerical control engine bed domestic and foreign

数控车床毕业设计

数控车床毕业设计

南京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典型轴类零件数控车削加工设计姓名:钱春花 学号:07323 专业:机电一体化 学历:大专 指导教师: 姜爱国

函授站: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中国·南京 2012年5月 目录 前言(引言) 1.课题选择及说明 1.1 选题目标 1.2 课题说明 1.3图纸

2.加工内容和加工要求分析 2.1 加工结构及分布 2.2 加工要求分析 2.3 加工重点和难点分析 2.4加工内容和要求分析表 3.1加工方案设计初步考虑 3.1 加工过程设计 3.2 加工设计其它方案及优化4.加工设备选用 4.1机床选用: 4.2刀具选择 4.3夹具选用: 4.4量具 4.4工具清单 5.加工程序 6.操作加工要点 6.1加工准备 6.2工件加工 6.3对工件加工操作的改进 7.课题设计小结 7.1设计内容总结 7.2设计效果论证 7.4设计不足分析和可能的优化展望 7.3设计体会 参考文献资料

1.课题选择及说明 1.1 选题目标 通过典型轴零件数控车床加工设计,进一步提高工艺分析、工艺设计及工艺技术文件的编写、程序编写,提高综合数控加工技能。 是专业各门课程综合应用,提高专业能力。 设计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提高工作适应能力。 目的: 1、通过零件加工工艺设计进一步掌握零件加工的过程和每一步的加工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在校所学内容,使之融会贯通,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设计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加工三要素的设定,它们是加工中最重要的三个参数。合理设置可以提高加工精度,缩短加工时间,节约生产成本。通过设计可以更深一点地理解并掌握三要素的设定方法。 3、设计中涉及了车断面、车外圆、车椭圆、镗孔、车内外螺纹等加工方式。通过对如上常用加工方式的工艺设计,熟悉了这些加工方式的加工特点,工艺设计的方法。 4、在此次设计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也能提高我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今后的工作以及生活都大有益处。 意义: 1、随着全国产业机械化的提高,相应的机械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也随之愈加严格,对零件加工工艺进行合理设计能更好的在现有的加工条件下使加工精度得以最大化。 2、在制造业要求“成本最低化,利益最大化”的大前提下,零件加工工艺也有充分的必要性。它可以缩短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原材料的报废率,从另一方面讲,也有效的降低了工人们的劳动强度。

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及实用工艺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及工艺设计 题目: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及工艺设计 班级: 10数控二班 专业:数控加工技术 学生:博 指导教师:丹阳 日期: 2012年4月14日 目录

摘要 (1) 一、数控机床简介 (2) 二、数控激光的概念 (3) 三、数控机床的特点 (3) 四、数控车削加工 (4) 五、数控车床加工程序编制 (5) 六、数控车床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5) 七、数控车床安全操作规 (6) 八、数控车床坐标的确定 (6) 九、运动方向的规定 (7) 十、轴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7) 十一、简单套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13) 十二、简单的盘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18) 结束语 (25) 参考文献 (25)

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及工艺设计 摘要 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来改变毛坯的形状和尺寸,把它加工成符合图纸的要求。 车削加工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相对于刀具旋转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车削加工的切削能主要由工件而不是刀具提供。车削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切削加工方法,在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车削适于加工回转表面,大部分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都可以用车削方法加工,如外圆柱面、外圆锥面、端面、沟槽、螺纹和回转成形面等,所用刀具主要是车刀。 在各类金属切削机床中,车床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约占机床总数的50%。车床既可用车刀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又可用钻头、铰刀、丝锥和滚花刀进行钻孔、铰孔、攻螺纹和滚花等操作。按工艺特点、布局形式和结构特性等的不同,车床可以分为卧式车床、落地车床、立式车床、转塔车床以及仿形车床等,其部分为卧式车床。 数控车削加工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典型代表,在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如航天、汽车、模具、精密机械、家用电器等各个行业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已成为这些行业不可或缺的加工手段。 为了子数控机床上加工出合格的零件,首先需根据零件图纸的精度和计算要求等,分析确定零件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等容,用规定的数控编程代码和格式编制出合适的数控加工程序。编程必须注意具体的数控系统或机床,应该严格按机床编程手册中的规定进行程序编制。但从数控加工容的本质上讲,各数控系统的各项指令都是应实际加工工艺要求而设定的。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缺乏知识和经验,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当之处,望各位给予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 车削加工刀具零件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程序编制 一.数控机床的简介

普通车床数控研究与改造设计

一、概述 机床作为机械制造业的重要基础装备,它的发展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促使机床的控制信息出现了质的突破,导致了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柔性自动化控制的新一代机床-数控机床的诞生和发展。计算机的出现和应用,为人类提供了实现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自动化的理想手段。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数控机床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同时使人们对传统的机床传动及结构的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数控机床以其优异的性能和精度、灵捷而多样化的功能引起世人瞩目,并开创机械产品向机电一体化发展的先河。数控机床是以数字化的信息实现机床控制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它把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机床电机的启动和停止,主轴变速,工件松开和夹紧,刀具的选择,冷却泵的起停等各种操作和顺序动作等信息用代码化的数字记录在控制介质上,然后将数字信息送入数控装置或计算机,经过译码,运算,发出各种指令控制机床伺服系统或其它的执行元件,加工出所需的工件。 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相比,其主要有以下的优点: 1.适应性强,适合加工单件或小批量的复杂工件;在数控机床上改变加工工件时,只需重新编制新工件的加工程序,就能实现新工件加工。 2.加工精度高; 3.生产效率高; 4.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5.良好的经济效益; 6.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 数控机床已成为我国市场需求的主流产品,需求量逐年激增。我国数控机机床近几年在产业化和产品开发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特别是在机床的高速化、多轴化、复合化、精密化方面进步很大。但是,国产数控机床与先进国家的同类产品相比,还存在差距,还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我国是一个机床大国,有三百多万台普通机床。但机床的素质差,性能落后,单台机床的平均产值只有先进工业国家的1/10左右,差距太大,急待改造。旧机床的数控化改造,顾名思义就是在普通机床上增加微机控制装置,使其具有一定的自动化能力,以实现预定的加工工艺目标。随着数控机床越来越多的普及应用,数控机床的技术经济效益为大家所理解。在国工厂的技术改造中,机床的微机数控化改造已成为重要方面。许多工厂一面购置数控机床一面利用数控、数显、PC技术改造普通机床,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我国经济资源有限,国家大,机床需要量大,因此不可能拿出相当大的资金去购买新型的数控机床,而我国的旧机床很多,用经济型数控系统改造普通机床,在投资少的情况下,使其既能满足加工的需要,又能提高机床的自动化程度,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1984年,我国

数控机床自动润滑系统毕业设计

江西城市职业学院2011届毕业设计 题目:数控机床自动润滑系统设计 分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数控08—1班 学号: 080744080104 学生姓名: XXXX 起讫日期: 指导教师:职称: 教研室主任: 审核日期:

数控机床自动润滑系统 摘要 机床润滑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修保养,对于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延长机床使用寿命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润滑系统的电气控制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润滑系统工作状态的监控。数控机床控制系统中一般仅设邮箱釉面监控,以防供油不足,而对润滑系统易出现的漏油、油路堵塞等现象,不能及时做出反应。二是设置的润滑循环和给油时间单一,容易造成浪费。数控机床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需要的润滑剂量是不一样的,如在机床暂停阶段就比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润滑油量要少。针对上述情况,在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对润滑控制部分进行了改进设计,时刻监控润滑系统的工作状况,以保证机床机械部件得到良好的润滑,并且还可以根据机床的工作状态,自动调整供油、循环时间,以节约润滑油。 数控机床中润滑系统为间歇供油工作方式。因此,润滑系统中的压力采用定期检查方式,即在润滑泵每次工作以后检查。如果出现故障,如漏油、油泵失效、油路堵塞,润滑系统内的压力就会突然下降或升高,此时应立即强制机床停止运行,进行检查,以免事态扩大。油面过低以往习惯的处理方法是将“油面过低”信号与“压力异常”报警信号归为一类,作为紧急停止信号。一旦PMC系统接收到上述信号,机床立即进入紧急停止状态,同时让伺服系统断电。但是,与润滑系统因油路堵塞或漏油现象而造成“压力异常”的情况不同,如果润滑泵油箱内油不够,短时间不至于影响机床的性能,无需立即使机床停止工作。但是,出现此现象后,控制系统应及时显示相应的信息,提醒操作人员及时添加润滑油。如果操作人员没有在规定时间内予以补充,系统就会控制机床立即进入暂停状态。只有及时补给润滑油后,才允许操作人员运行机床,继续中断的工作。针对“油面过低”信号,这样的处理方法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停机,减少辅助加工时间,特别是在加工大型模具的时候。在设计时,我们将“油面过低”信号归为电气控制系统“进给暂停”类信号,采用“提醒——警告——暂停,禁止自动运行”的报警。一旦油箱内油过少,不仅在操作面板上有红色指示灯提示,在屏幕上也同时显示警告信息,提醒操作人员。如果该信号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消失,则让机床迅速进入进给暂停状态,此时暂停机床进行任何自动操作。操作人员往油箱内添加足够的润滑油后,只需要按“循环启动”按钮,就可以解除此状态,让机床继续暂停前的加工操作。 该系统采用PLC进行控制。正常情况下,按下启动按钮,润滑电动机M立即运行,20S

数控车床论文

中文摘要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应站在时代的前列,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调整自已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数控知识不仅是一种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知识的向往,更加方便了广大用户对数控任务的处理,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这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关键词:工序划分,刀具选择,图样分析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第二章数控机床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 1.1数控机床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 1.2数控车床编程加工方案确定 (2) 1.2.1确定加工方案的原则 (2) 1.2.5走刀路线最短 (3) 第三章坐标系的设定 (4) 3.1 机床坐标系 (4) 3.2工作坐标系的设定 (5) 3.3确定刀具起始点的坐标值 (5) 第四章:分析零件图样 (5) 4.1合理确定走刀路线,并使其最短 (6) 4.2合理调用G命令使程序段最少 (7) 第五章合理安排“回零”路线 (8) 5.1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8) 第六章编程中细节问题处理 (9) 6.1、注意G04的合理使用 (9) 6.2粗精加工分开编程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引言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数控机床的精确性、柔性、可靠性、集成性和宜人性等各方面性能越来越完善,它在自动化加工领域中的占有率也越来越高。数控机床的应用已渗透到机械制造业的各个领域。数控加工越来越普及,企业对数控加工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国家现在大力培养数控技能人才,要求能迅速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而在数控机床操作中,程序始终贯穿整个零件的加工过程。由于每个人的加工方法不同,编制加工程序也各不相同,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数控车床的生产效率,因此对于选择最合理的加工路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确定走刀路线、选择合适的G 命令等细节出发,分析在数控车削中程序的编制方法以及注意点。

CA6140车床的数控化改造 开题报告

中北大学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系: 专业:数控技术 设计题目:普通CA6140车床的经济型数控化改造 设计 指导教师: 2009年3月12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文中应用参考文献处应标出文献序号,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应按照国标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书写,不能有随意性; 4.学生的“学号”要写全号(如020*******),不能只写最后2位或1位数字; 5. 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3月15日”或“2004-03-15”; 6. 指导教师意见和所在系意见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不得随便涂改或潦草书写。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1、数控机床发展简史 国外利用数字计算机进行控制加工是从40年代开始的。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一台立式铣床上装了一套试验性的数控系统,成功地实现同时控制三轴的运动,它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此后,从60年代开始,其他一些工业国家如德国、日本等陆续地开发生产及使用数控机床。1974年微处理机直接用于数控机床,进一步促进了数控机床的普及应用和大力发展。随着数控机床的功能越来越完善,可靠性和性能越来越高,它在制造业中逐渐担当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国数控机床的研制是从1958年开始的,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直至80年代后引进了日本、美国、西班牙等国数控伺服及伺服系统技术后,我国的数控技术才有质的飞跃,应用面逐渐铺开,数控技术产业才逐步形成规模。 2、数控化改造的意义及要求 由于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市场需求变的越来越多样化,多品种、中小批量甚至单件生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普通机床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加工工艺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如果设备全部更新替换,不仅资金投入太大,成本太高,而且原有设备的闲置又将造成极大的浪费。如今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快,应用到数控系统上,它既能提高机床的自动化程度,又能提高加工精度,所以最经济的办法就是进行普通机床的数控改造。 这样既可以提高加工生产率,改善加工工艺,还可以减少资金投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订购新的数控机床的交货周期时间。实践已经证明普通车床的经济型数控改造具有重大的实际价值,为此,在旧有车床上进行数控改造有着较好的市场前景。 本课题来源于生产实践。将CA6140型普通车床改造成经济型数控车床,应能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