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行业重大隐患标准解读(2017)
工贸行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工贸行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年版安监总管四[2017]129号本判定标准适用于判定工贸行业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以下简称重大事故隐患),危险化学品、消防(火灾)、特种设备等有关行业领域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分为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和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适用于所有相关的工贸行业,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仅适用于对应的行业。
(一)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一、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行业领域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在非框架结构的多层建构筑物内,或与居民区、员工宿舍、会议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距离不足。
2.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易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共用一套除尘系统,不同防火分区的除尘系统互联互通。
3.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任一种控爆措施。
4.除尘系统采用正压吹送粉尘,且未采取可靠的防范点燃源的措施。
5.除尘系统采用粉尘沉降室除尘,或者采用干式巷道式构筑物作为除尘风道。
6.铝镁等金属粉尘及木质粉尘的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设置锁气卸灰装置。
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20区未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设施。
8.在粉碎、研磨、造粒等易于产生机械点火源的工艺设备前,未按规范设置去除铁、石等异物的装置。
9.木制品加工企业,与砂光机连接的风管未规范设置火花探测报警装置。
10.未制定粉尘清扫制度,作业现场积尘未及时规范清理。
二、使用液氨制冷的行业领域1.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
2.快速冻结装置未设置在单独的作业间内,且作业间内作业人员数量超过9人。
三、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行业领域1.未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辨识,并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
2.未落实作业审批制度,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二)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一、冶金行业1.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与液渣吊运影响的范围内。
2.吊运铁水、钢水与液渣起重机不符合冶金起重机的相关要求;炼钢厂在吊运重罐铁水、钢水或液渣时,未使用固定式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龙门钩横梁、耳轴销和吊钩、钢丝绳及其端头固定零件,未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未及时整改。
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解读

1. 工贸企业包括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 贸等八大行业,具体规范按《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行业 安全监管分类标准(试行)》(应急厅〔2019〕17号)要求执行;
2.仅用于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判定不能随意扩大化。
3.行业类别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时必须对应相关行业类别;
(四)铝镁等金属粉尘除尘系统采用正压除尘方式,或者其他可燃性粉尘 除尘系统采用正压吹送粉尘时,未采取火花探测消除等防范点燃源措施的;
解读: 1、铝、镁、锌、钛等合金属或者金属金产生的可燃性粉尘除尘系统采用正 压除尘方式。 (不涉及食品企业) 2、其他可燃性粉尘除尘系统采用正压吹送粉尘时,未在风机与除尘器箱体 之间采取火花探测及消除等防范点燃源措施。
1.2低压电工作业:指对1千伏(kV)以下的低压电器设备进行安装、调试、运行操 作、维护、检修、改造施工和试验的作业。
1.3防爆电气作业:指对各种防爆电气设备进行安装、检修、维护的作业。适用于 除煤矿井下以外的防爆电气作业。
4制冷与空调作业:指对大中型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安装与修理的作业。 4.1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指对各类生产经营企业和事业等单位的大中型 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的作业。适用于化工类(石化、化工、天然气液化、工艺性空 调)生产企业,机械类(冷加工、冷处理、工艺性空调)生产企业,食品类(酿造、饮料、 速冻或冷冻调理食品、工艺性空调)生产企业,农副产品加工类(屠宰及肉食品加工、 水产加工、果蔬加工)生产企业,仓储类(冷库、速冻加工、制冰)生产经营企业,运输 类(冷藏运输)经营企业,服务类(电信机房、体育场馆、建筑的集中空调)经营企业和 事业等单位的大中型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 4.2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修理作业:指对4.1所指制冷与空调设备整机、部件及相关 系统进行安装、调试与维修的作业。
工贸行业重大隐患标准解读(2017)

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行业领域
未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辨识,并设置明显安全 警示标志。 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辨识、提出防范措施、建立 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实行专人监护作业,同时在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除尘系统未采取 可靠的防范点燃 源的措施
铝镁粉尘和木制品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除尘器应在负压状态下工作;其 他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除尘系统若采用正压吹送粉尘,则应采取可靠的 防范点燃源的措施。
除尘系统采用粉尘 沉降室除尘,或干 式巷道式构筑物作 为除尘风道。
沉降室一般采用钢质结构。构筑物内属于典型的20区,粉尘集聚、浓 度高、清灰困难,不应采用。
火花探 测报警 装置
通风 除尘 系统
使用液氨制冷的行业领域
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生产场所的空调 系统严禁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要采用载冷剂间接制 冷系统或采用其他制冷方式为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 间降温。载冷剂间接制冷系统是指先通过制冷剂蒸发器冷 却载冷剂,再利用载冷剂冷却要被冷却的物体或空间的制 冷循环系统。
吊运铁水、钢水 与液渣起重机不 符合冶金起重机 的相关要求
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是非 冶金铸造起重机或不满足 强制性安全技术条件,易 发生火灾、灼烫、起重伤 害、其他爆炸。
轻工行业 4
1 冶金行业、有色行业
纺织行业 5 烟草行业 6
行业分类
7
商贸行业
2 建材行业 3 机械行业
冶金 有色行业
会议室、活动室、 休息室、更衣室等 场所设置在铁水、 钢水与液渣吊运影 响的范围内
冶金企业需建立健全危险区域安全生产规章 制度。全面清理与整顿高温熔融金属吊装线 路附近的更衣室、休息室、会议室、工具室 等人员密集场所,建立健全高温金属液体吊 运安全管理、高温金属液体道路运输安全规 定,防止发生铁水外溢,导致人员伤亡。
2017版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2017版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一、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和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1. 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可能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隐患,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整改,并报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实施重点监管。
2. 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可能导致行业领域重大事故的隐患,应当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实施重点监管。
3. 危险化学品、消防(火灾)、特种设备等有关行业领域对重大事故隐患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二、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1. 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分为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和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适用于所有相关的工贸行业,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仅适用于对应的行业。
2. 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同一问题或者同一性质的问题在三个以上企业存在;(2)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的后果比较严重;(3)这些问题有可能引发群死群伤事故。
3. 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同一问题或者同一性质的问题在两个以上企业存在;(2)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的后果比较严重;(3)这些问题有可能引发本行业领域重大事故。
4. 对于无法满足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条件的工贸行业企业,应当按照属地监管职责,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实施重点监管。
5. 对于无法满足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条件的工贸行业企业,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实施重点监管。
三、其他要求1. 对于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督促指导,推动企业落实整改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 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监管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由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组织协调解决,确保消除安全隐患。
工贸行业重大隐患标准解读(2017年)

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行业领域
未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辨识,并设置明显安全 警示标志。 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辨识、提出防范措施、建立 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实行专人监护作业,同时在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工贸行业重大安全生产 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
本判定标准适用于判定工贸行业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以下简称重 大事故隐患),危险化学品、消防(火灾)、特种设备等有关行业领域 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分为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和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 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适用于所有相关的工贸行业,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 仅适用于对应的行业。
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 体易加剧爆炸危险的 介质共用一套除尘系 统,不同防火分区的 除尘系统互联互通。
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都属于危险爆炸介质,两种介质共用一套除 尘系统会增加爆炸的危险性,因此不可公用一套除尘系统;不同防火 分区的除尘系统不可互联互通,每个防火分区的除尘系统应和其他防 火分区的除尘系统严格分隔。
在工艺设备前未按规范设 置去除铁、石杂物,会导 致出现火星,从而产生机 械点火源,导致粉尘系统 爆炸
设置火花探测报警装置, 主要在于防范火星打火 导致除尘系统爆炸
未制定粉尘 清扫制度, 作业现场积 尘未及时规 范清理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 行业领域
锁气 卸灰 装置
防爆 电气 设备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 行业领域
火花探 测报警 装置
通风 除尘 系统
使用液氨制冷的行业领域
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生产场所的空调 系统严禁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要采用载冷剂间接制 冷系统或采用其他制冷方式为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 间降温。载冷剂间接制冷系统是指先通过制冷剂蒸发器冷 却载冷剂,再利用载冷剂冷却要被冷却的物体或空间的制 冷循环系统。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本判定标准适用于判定工贸行业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以下简称重大事故隐患),危险化学品、消防(火灾)、特种设备等有关行业领域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分为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和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适用于所有相关的工贸行业,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仅适用于对应的行业.一、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一)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行业领域.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在非框架结构的多层建构筑物内,或与居民区、员工宿舍、会议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距离不足。
2。
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易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共用一套除尘系统,不同防火分区的除尘系统互联互通。
3。
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任一种控爆措施.4。
除尘系统采用正压吹送粉尘,且未采取可靠的防范点燃源的措施.5。
除尘系统采用粉尘沉降室除尘,或者采用干式巷道式构筑物作为除尘风道.6.铝镁等金属粉尘及木质粉尘的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设置锁气卸灰装置.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20区未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设施。
8.在粉碎、研磨、造粒等易于产生机械点火源的工艺设备前,未按规范设置去除铁、石等异物的装置。
9.木制品加工企业,与砂光机连接的风管未规范设置火花探测报警装置.10.未制定粉尘清扫制度,作业现场积尘未及时规范清理.(二)使用液氨制冷的行业领域。
1。
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
2.快速冻结装置未设置在单独的作业间内,且作业间内作业人员数量超过9人。
(三)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行业领域。
1.未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辨识,并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
2。
未落实作业审批制度,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二、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一)冶金行业.1。
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与液渣吊运影响的范围内。
2。
吊运铁水、钢水与液渣起重机不符合冶金起重机的相关要求;炼钢厂在吊运重罐铁水、钢水或液渣时,未使用固定式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龙门钩横梁、耳轴销和吊钩、钢丝绳及其端头固定零件,未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未及时整改.3。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解读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解读工贸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产业部门之一,但由于其生产环节的特殊性,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工贸行业生产安全,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国家出台了《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的隐患判定方法、隐患评估标准和隐患等级划分,以期能够有效地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隐患判定方法隐患判定方法主要是通过对生产现场的巡查、检查、监督、检验等方式,对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确定隐患种类、性质、程度和危害后果。
隐患判定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综合分析。
对工贸企业、生产场所、生产过程、生产设备设施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综合判定隐患程度。
(二)情况具体。
对于同一生产现场,不同隐患应分别判定,评价隐患的严重程度。
(三)依据事实。
对隐患的存在和危害后果必须凭据实际情况进行判定。
二、隐患评估标准隐患评估标准是对隐患的等级划分进行评估的依据,根据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机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评估标准,将隐患划分为5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为A、B、C、D、E级。
评估隐患等级时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隐患程度。
包括隐患的危害后果、发生概率、暴露时间和可能影响的人群等。
(二)治理难度。
包括隐患的治理、消除方法、有效性、周期和成本等。
(三)管理缺陷。
包括隐患所在的管理单位存在的管理漏洞、行政执法不力等。
三、隐患等级划分隐患等级划分需要根据隐患危害程度、治理难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将隐患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
(一)A级别隐患。
对生产安全有重大危害,一旦发生可能造成人员死亡、重伤和重大财产损失的安全事故;隐患治理难度大且程度严重,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二)B级别隐患。
对生产安全有较大危害,一旦发生可能造成一定人员伤亡或为业主和单位财产带来较大损失的安全事故;隐患程度较大,治理难度较高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三)C级别隐患。
《工贸行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

重的事故隐患。
01
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行业领域 使用液氨制冷的行业领域 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行业领域
02
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
冶金行业 有色行业 建材行业 机械行业
轻工行业 纺织行业 烟草行业 商贸行业
一、存在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重大事故隐患
6、铝镁等金属粉尘及木质粉尘的干式除尘系统未规 范设置锁气卸灰装置。
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20区未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设施。
(1)20区属于爆炸性粉尘危险环境持续地或长期地或频繁地出现的区 域,也是最易发生粉尘爆炸的区域。如采用非防爆电器设备设施,容 易引发粉尘爆炸事故。 (2)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20区应选用粉尘防爆型电气设备,应符合《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可燃性粉尘环境 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 通用要求》(GB 12476.1)和《可燃性粉尘环境 用电气设备 第2部分:选型和安装》(GB 12476.2)等标准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事故隐患),危险化学品、消防(火灾)、特种设备等有关行业领域 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分为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和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 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适用于所有相关的工贸行业,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 仅适用于对应的行业。
凡耳轴出现内裂纹、壳体焊接开裂、明 显变形、耳轴磨损大于直径的 10% 、机 械失灵、衬砖损坏超过规定,均应报修 或报废,渣罐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其罐 内不应有水或潮湿的物料。
冶炼、熔炼、精炼生产区域的安全坑内 及熔体泄漏、喷溅影响范围内存在积水, 放置有易燃易爆物品,遇水容易发生爆 炸,接触人体造成烫伤、烧伤。高温炼 炉周围应保持干燥,并应设置安全坑。 安全坑应保持干燥,并不得有可燃物。 一旦炉体烧漏时,外流熔体有容纳之地, 避免事故扩大。转炉的渣场不得有积水。
机械 行业
食品制造企业涉及烘制、油炸等 设施设备,应采取防过热自动报 警切断装置和隔热防护措施,以 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造纸企业禁止使用水蒸气或明 火加热钢瓶汽化液氯 , 钢瓶中液 氯至少要剩余量 5~10kg, 钢瓶
内禁止产生负压或物料倒灌
轻工 行业
日用玻璃、陶瓷制造企业燃气窑炉应设燃气低压警报器和 快速切断阀,或易燃易爆气体聚集区域应设置监测报警装 置。设置燃气低压警报器和快速切断阀是为了防止燃气不 充分和发生燃气泄漏时可以立即关闭阀门,防止事故扩大。
铸造熔炼炉 炉底及浇注坑 等作业坑存在潮湿状况, 放置有易燃易爆物品,遇 水容易发生爆炸.高温炼炉 周围应保持干燥,并应设 置安全坑。并不得有可燃
物。一旦炉体烧漏时,外
流熔体有容纳之地,避免 事故扩大。转炉的渣场不 得有积水。
机械 行业
天然气(煤气)加热炉燃烧 器操作部位应设置可燃气体 泄漏报警装置,或燃烧系统 应设置防突然熄火或点火失 败的安全装置,否则会出现 可燃气体积聚并可能导致可 燃气体燃爆事故
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 采用泄爆、隔爆等控 爆措施
1、干式除尘系统可根据规范采用泄爆装置。在爆炸压力尚未达到除尘 器和风管的抗爆之前,采用泄爆装置排出爆炸产物,使除尘器及风管 不致被破坏。2、干式除尘系统可采用隔爆装置。在风管上设置隔爆装 置,将火焰及爆炸波阻断在一定的范围内。3、干式除尘系统可采用惰
化装置。向除尘器充入惰性气体或粉体,使可燃性粉尘失去爆炸性。
玻璃窑炉、玻璃锡槽,水冷、风冷 保护系统不得存在漏水、漏气,应 设置监测报警装置
全面清理与整顿高温熔融金 属吊装线路附近的更衣室、 休息室、会议室、工具室等 人员密集场所,建立健全高 温金属液体吊运安全管理、 高温金属液体道路运输安全 规定,防止发生熔融金属外 溢,导致人员伤亡
运熔融金属起重机是非冶 金铸造起重机或不满足强 制性安全技术条件,易发 生火灾、灼烫、起重伤害、 其他爆炸。吊运重罐铁水、 钢水、液渣,应使用带有 固定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 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应使 用符合冶金铸造起重机相 关安全装置要求
锁气 卸灰 装置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 行业领域
火花探 测报警 装置
通风 除尘 系统
使用液氨制冷的行业领域
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生产场所的空调 系统严禁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要采用载冷剂间接制 冷系统或采用其他制冷方式为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 间降温。载冷剂间接制冷系统是指先通过制冷剂蒸发器冷
2
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
轻工行业
4
1
冶金行业、有色行业
纺织行业
5
2
建材行业
行业分类
烟草行业
6
3
机械行业
7
商贸行业
冶金 有色行业
会议室、活动室、 休息室、更衣室等 场所设置在铁水、 钢水与液渣吊运影 响的范围内
冶炼、熔炼等区域的 安全坑及熔体泄漏影 响范围内存在积水, 放置有易燃易爆物品 吊运铁水、钢水 与液渣起重机不 符合冶金起重机 的相关要求 盛装铁水、钢水与 液渣的罐等容器耳 轴未按标准定期进 行探伤检测。
高炉、加热炉、除尘器等设施的煤气管道未设置可靠隔离装置和吹 扫设施。 应设置可靠隔离装置和吹扫设施,不能用单独水封或关闭阀门等代 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冶金 有色行业
煤气分配主管上支管引接处,应设置可靠的切断装置,煤气分配主管
上支管引接处,需设置可靠的切断装置。主要是为了防止煤气泄漏,
造成人员伤亡,同时为了检维修的需要,可以及时切断气源。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 行业领域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 20 区是指的粉尘爆炸危险 除尘器灰斗下部应设锁气 卸灰装置,应使灰斗内无 粉尘堆积;设置卸灰装置 运行异常的监控装置,出 现故障停机状况时应发出 声光报警信号。 场所在正常运行时 , 空气 中的爆炸性粉尘云持续 通风除尘系统可有效降低 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减少 作业现场粉尘沉积。粉尘 爆炸危险作业场所除尘系 统必须根据GB15577规定, 按工艺分片(分区)相对 独立设置,所有产尘点均 应装设吸尘罩,各除尘系 统管网间禁止互通互连, 防止连锁爆炸等
1
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
目录 2
行业类重大
使用液氨制冷的行业领域
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行业领域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行业领域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在非框架结构的多层建构筑物内, 或与居民区、员工宿舍、会议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距
离不足。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在非框架结构的多层建构筑物内 ,或与居民区、员工宿舍、会议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 距离过近,会造成人员的大量死伤,因此厂房建筑物内 设有粉尘涉爆生产加工区,建筑物与教育、医院、商业 等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50m,与民用建 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25m。
炉、窑、槽、罐类设备本体
冶金、 有色行 业
及附属设施未定期检查 出现严重焊缝开裂、腐蚀、破损、衬
砖损坏、壳体发红及明显弯曲变形等
未报修或报废,仍继续使用,会导致 熔体泄漏发生人身伤害。
煤气柜建设在居民稠密区, 未远离大型建筑等重要设施
煤气柜不应建设在居民稠密区,应 远离大型建筑、仓库、通信和交通 枢纽等重要设施,并应布置在通风 良好的地方。煤气柜周围应设有围 墙,消防车道和消防设施,柜顶应 设防雷装置
长期或经常短时频繁存
在的场所,在这种场所 使用不防爆的电气设备 设施,极易引发爆炸, 因此必须使用防爆电气 设备设施。
粉碎、研磨等 易产生火源工 艺设备前,未 按规范去除铁 等异物的装置
木制品加工企 业,与砂光机 连接的风管未 规范设置火花 探测报警装置
金属、木质 粉尘干式除 尘系统未规 范设置锁气 卸灰装置
却载冷剂,再利用载冷剂冷却要被冷却的物体或空间的制
冷循环系统。
快速冻结装置应设置在单独的作业间内且作业间内作业人 员不得超过9人,超过9人则可能造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行业领域
未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辨识,并设置明显安全 警示标志。 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辨识、提出防范措施、建立 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实行专人监护作业,同时在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粉尘爆炸危险 场所的20区未 使用防爆电气 设备设施
在工艺设备前未按规范设 置去除铁、石杂物,会导
致出现火星,从而产生机
械点火源,导致粉尘系统 爆炸
设置火花探测报警装置, 主要在于防范火星打火 导致除尘系统爆炸
未制定粉尘 清扫制度, 作业现场积 尘未及时规 范清理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 行业领域
防爆 电气 设备
氧枪等水冷元件未配置出水温度与 进出水流量差检测, 需配置出水温度 与进出水流量差检测、报警装置及 温度监测,需与炉体倾动、氧气开
冶金、 有色行 业
闭等联锁
煤气区域操作室等人员较集中的地方
应设置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 进入煤气区域作业的人员,配备便携 式一氧化碳报警仪,一氧化碳报警装 置应定期校核。若煤气区域未设置监 测报警装置,可能会导致煤气泄漏后, 人员出现中毒死亡等情况
煤气分配主管上支管引接处,
应设置可靠的切断装置;断阀
金属冶炼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
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
煤气分配主管上支管引接处,需设置 可靠的切断装置,主要是为了防止煤 气泄漏,造成人员伤亡,同时为了检 维修的需要,可以及时切断气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14年8月31日修订)第九十四条:危 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 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 人员应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
建材行业
水泥工厂煤磨袋式收尘器(或煤 粉仓)需设置温度和一氧化碳监 测,或需设置气体灭火装置。否 则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和窒 息。监测装置和灭火装置需定期 检测,确保完好无损
燃气窑炉应设置燃气低压警报 器和快速切断阀,防止出现燃 气泄漏事故。易燃易爆气体聚 集区域应设置监测报警装置, 防止出现气体积聚发生燃爆。
冶金企业需建立健全危险区域安全生产规章 制度。全面清理与整顿高温熔融金属吊装线 路附近的更衣室、休息室、会议室、工具室 等人员密集场所,建立健全高温金属液体吊 运安全管理、高温金属液体道路运输安全规 定,防止发生铁水外溢,导致人员伤亡。
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是非 冶金铸造起重机或不满足 强制性安全技术条件,易 发生火灾、灼烫、起重伤 害、其他爆炸。
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 体易加剧爆炸危险的 介质共用一套除尘系 统,不同防火分区的 除尘系统互联互通。
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都属于危险爆炸介质,两种介质共用一套除 尘系统会增加爆炸的危险性,因此不可公用一套除尘系统;不同防火 分区的除尘系统不可互联互通,每个防火分区的除尘系统应和其他防 火分区的除尘系统严格分隔。
水泥工厂筒型储存库人工清库作业外 包给具备高空作业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的承包方,高空作业人员要进行身体 适应性评估,确认无高空作业禁忌症。 清库作业前进行风险分析,进入前检 测气体符合要求,设置监护人,有事 故应急救援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