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色彩规划研究-郭红雨

合集下载

色彩广州-岭南大讲坛

色彩广州-岭南大讲坛

色彩广州――岭南大讲坛/9577592_d.html主讲人:郭红雨(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教授、广州“主色调”调研小组负责人)嘉宾点评:李少云(广州天作规划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规划师、国家注册规划师)主持人:李志刚(中山大学地理规划学院讲师)【主持人】本期公众论坛的主题是“色彩广州——广州城市色彩规划研究”。

何为城市的主色调?这和城市的发展规划有什么关系?广州又是什么颜色的?广州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可能大家已经听说过广州最近做了色彩规划,引起了一些反响。

其实在目前的城市规划管理来说,比如在国外,色彩规划多数是作为一个专项规划出现,包括引导和控制建筑色彩的作用,比如说日本是色彩规划最多的国家,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制订实行。

色彩规划的形式在全球各大城市都有出现,对城市控制管理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尤其是在引导城市设计方面,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这是为专家和很多公众所公认的。

中国城市的色彩如何?应该如何规划?这其实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新问题,就像我们经常看到的,市民、公众的服装颜色一样,现在是越来越多元了,相比于改革开放之前、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可以看到百花齐放,越来越争奇斗艳的趋势。

这一方面反映中国城市有所谓的先生产后生活转向消费的中心,反映了我们物质文化的提升,一方面也为我们城市规划工作提出挑战、带来新的问题,比如如何调控、如何管理、如何引导等等。

在二十多年前,公众和专业界可能当时觉得城市还要设计吗?城市设计又有什么用呢?当时大家对城市设计的认识存在着很多疑问,可能当前大家对色彩规划这样一种新的规划类型、形式,也会在理解和认识上存在着很多疑问。

实际上近几年来,我们国家很多大城市已经都开始了色彩规划的尝试,比如说武汉、上海、沈阳等等,最近广州也初步完成了这个工作。

对于色彩规划,大家可能也注意到,最近媒体报道也宣传比较多,其实广州的色彩规划在操作上,它的一个很大特点,正是体现在开放性和对公众参与的重视上,这和我们国家其他一些城市做色彩规划的差别比较大的地方,我们非常重视公众的意见和参与,随时出现的评论、意见、争论等等,也就直接体现了这一点。

城市色彩演进中的时代变迁印记——以广州现代住宅建筑色彩演进为例

城市色彩演进中的时代变迁印记——以广州现代住宅建筑色彩演进为例

城市色彩演进中的时代变迁印记——以广州现代住宅建筑色彩演进为例郭红雨【摘要】文章研究提出影响城市色彩特征的3大时代变迁因素: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水平进步和文化风格驱动等.文章尤其通过对广州市现代居住建筑的色彩演进历程分析,研究城市色彩的阶段特征,阐释时代变迁的影响作用与缘由,通过梳理广州居住建筑色彩的发展脉络,探讨城市建筑色彩的未来走向.【期刊名称】《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16)006【总页数】8页(P1-8)【关键词】城市色彩;时代变迁;居住建筑;色彩印记;色彩趋向【作者】郭红雨【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 时代发展对城市色彩的影响因素城市色彩是城市文化、城市风物以色彩的语言,在显性层面上留下的光阴痕迹,一个城市适宜的色彩形象一定是经过历史筛选传承的,具有时代发展烙印、承载丰富社会内涵的色彩体系[1].如果说,城市的自然与文化环境提供了城市色彩的特定生长土壤,社会发展变迁则赋予了城市色彩鲜明的时代印记.色彩是时代的反映,有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色彩.社会经济的水平、科学技术的成就、社会阶层的变化、生活方式与审美理念的转变等因素叠加在城市发展历程的时间线上[2],对城市色彩的产生综合影响,带动城市色彩取向的变化.通过解读城市色彩的时代印记,可以认识一个城市色彩面貌的源流,清晰地呈现历史文化脉络,表达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与特征.因此,探索社会发展趋动力与城市色彩构成的内在联系,是把握当地城市色彩发展脉络和未来趋势的重要途径,是城市色彩研究的重要任务,也是城市色彩形象塑造的重要依据.当我们感叹中国的城市色彩形象正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迷失方向的时候,尤其需要从社会发展的背景与动力中,寻找城市色彩演进变化的方向,为城市特色的营造寻找路径[3].1.1 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是城市色彩取向的重要指针萧条的经济、放缓的经济增速以及过多自然灾害,会促使人们以一种实事求是、低调务实的心态,寻求稳定的经济环境和生活状态,必须减少不必要的装饰,用简单可靠的建筑方式进行城市建设,建筑色彩因此而表现平平.在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危机时期,物质生活的匮乏促使建筑设计强调功能引导形式,建筑的装饰色彩与构件都变得奢侈和不合理,造成建筑色彩面貌的平淡和乏味[4].同时期产生的新建筑运动是应现代工业革命的发展而产生的设计方向,也是为了满足经济萧条时期建造简朴纯粹的功能性建筑的现实要求.这种重视功能、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的功能主义建筑风格[5],擅长纯净光洁的立面造型表现,以及钢和玻璃结构、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本色出演,使城市色彩趋向冷淡的金属银色和冷调玻璃色(图1).1.2 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因,尤其是建筑技术和材料的进步也是改变城市建筑色彩的重要力量现代功能主义建筑中的高技派“High-Tech”风格,最集中体现建筑高科技发展成就.例如弗雷·奥托和甘特·拜尼施设计的德国慕尼黑奥运会场馆,采用空间幕结构和透光的浅灰棕色丙烯塑料玻璃顶棚,引领了高技派“自由和变动”的设计风向;英国诺曼·福斯特的香港汇丰银行大厦,钢结构框架形如机器战士.这些表达阐述了现代工业成就和科技成果的高技派,建筑用金属、塑料、玻璃、钢铁等工业时代的材料构筑了现代、简洁且前卫的建筑造型,用冰冷、锐利的金属构件的金属色或无彩色,镜面、透明或者磨砂玻璃幕墙的冷色调等构成高技派建筑色彩高傲冷峻的形象色彩(图2).图1 纽约城市色彩的冷淡色调Fig.1 Cold color tones of New York City(摄影郭红雨,制图朱泳婷)图2 香港汇丰银行色彩形象Fig.2 The color image of Hong Kong HSBCBank(摄影郭红雨,制图何豫)1.3 文化风格的驱动也是重要的动因20世纪50年代,二战结束后的欧洲城市重建时期,人们对冰冷的、缺乏人情味的功能主义城市建筑感到厌倦,希望有更多表达美好精神生活的建筑环境来抚慰经受严酷战争的人们,要求建筑形象从冰冷的高科技转化为温暖的高情感.建筑色彩开始出现追求个性与地方性的轻松愉快的色调[6],反抗无情感的功能主义建筑形象的色彩风尚也应运而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风尚的引领,都是造成城市色彩富有鲜明时代印记的促动因素,在各个历史时期,他们促成城市色彩趋向变化的作用也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是叠加作用,其中最核心的作用力还是社会经济水平[7],而且,对城市中最大量、也是用材最易标准化的居住建筑色彩的影响最显著.2 广州现代住宅建筑色彩的时代变迁特征作为城市中最大量性的建筑环境,住宅建筑色彩的变化往往成为城市色彩变脸的灵敏指针.以广州为例,可以从居住建筑色彩形象的变化中,解读时代变迁的色彩印记.自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到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结束时,中国的经济建设都是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当时的建设方针为全面学习苏联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论与方法.城市建设的思想是“变消费性城市为生产性城市”,城市建设和住宅建设实行同步配套.面对新中国建设百废待兴的格局,1952年9月建工部第一次全国城市建设座谈会提出了“实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方针.住宅建筑设计为体现中国工人阶级的建筑审美特点,借鉴了代表先进工人阶层意识的苏联工人新村形象,多以砖木结构平房为主,采用“苏联挂瓦”屋面,墙面为白色石灰粉刷.如广州在50年代之初建设的南石头纸厂生活区、水泥厂生活区、和平新村、民主新村、邮电新村、建设新村等,其建筑色彩灰白冷漠,缺乏生气.5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家经济困难的形势所迫,又正值全国展开对全苏建筑工作者会议文件的学习,以及对形式主义和复古主义的批判,从城市规划、住区规划到户型、住宅建设标准,都机械照搬苏联经验,建设标准也定得较低,以方便施工、节省材料为优,后来更是出现了极端的低标准住宅.住宅建筑建造为了注重节约,苏联式坡顶也被改为平顶.这一时期建筑的外墙多为传统的清水墙、混水墙,新建的水泥外墙面的建筑大多不加以涂料饰面,仅作砖缝处理.由于这一时期青砖生产渐少,红砖为主要砖材,在广州以蕉基泥、山泥为原料的清水红砖墙的房屋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形成“一片红”的建筑色彩基调(图3),色彩虽然粗糙奔放,倒也质朴热烈,例如广州小洲村的居住建筑等.图3 红色基调的小洲村Fig.3 Red tone of the Xiaozhou village(摄影《广州城市色彩规划》调研组,制图何豫)中国广阔的地域环境,差异较大的气候带,决定了中国南方地区并不适于苏联住宅模式.因此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建筑行业开始了对苏联建设模式的反思,1950年代后期,以广州为代表的国内几个大城市出现了一些不同于苏联模式、带有实验性质和创新性的高标准住宅建设,由于当时广州的水泥砂浆多为黄浆,所以很多建筑披上了浓烈的偏黄红调的黄色外表(图4),打破了一片红的格局.广州于1965年为回国华侨建成华侨新村,则具有更多建筑色彩的突破.广州华侨新村是在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背景下特殊存在的首批带私有性质的居住区类型,住区建筑体现了与同一时期苏联式和单位制度下的工人新村不同的设计思想,是放开了一定的设计限制,融合了岭南地方特色且具有西方现代特征的居住小区.为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华侨新村住宅建筑是西式平屋顶,空间通透,体型轻快、花格墙、不对称的高低错落的布局,外墙采用本地出产的白石米水刷石或涂料粉刷方式,外墙色彩以明度较高、艳度中低的淡红色、淡黄色等浅淡色调为主,为避免单调,即使同一类型建筑也采用不同的颜色.楼梯间用淡灰色水刷石或红色清水墙,窗间墙用绒面红砖或拉模批荡装饰,压顶线、方头线饰以白色或灰色水刷石.也有部分住宅使用红色清水砖墙进行点缀.住宅大门用淡咖啡色,其他木门窗常见奶黄色.钢窗窗花为银色,多用于搭配淡灰色的门窗.整个新村形成了朴实自然、明朗清丽的建筑色彩特征(图5),既与周围浓丽的自然环境色彩协调,又能体现出适用、经济和美观相统一的原则,在全国“学苏”的住宅建筑中令人耳目一新.图4 黄色基调的外墙Fig.4 The yellow tone façade(摄影《广州城市色彩规划》调研组,制图何豫)图5 华侨新村色彩特征Fig.5 The color features of Huaqiaoxincun(摄影《广州城市色彩规划》调研组,制图何豫)在“大跃进”至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4年)和整个文革时期(1965~1977年),以“快速规划”、“用城市建设的大跃进来适应工业建设的大跃进”为主旨进行城市建设.力争上游的愿望和经济困难加剧的现实叠加在一起,建设部门又提出了“设计革命化”等降低建设标准的倡导,许多住宅建筑采用简易的墙面抹灰做法,使城市色彩调子趋向无彩色的一片灰寂,毫无色彩表现可言.文化大革命时期之后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住宅建设发展缓慢,墙体材料继续以蕉基泥、山泥为原料的红砖以及以河沙为原料的灰砂砖为主,还有为了节约建设,利用工业废渣制砖制作的墙体材料,外墙饰面主要为水刷石饰面,多为N、Y和YR等低纯度中低明度的色彩范围,色彩面貌暗淡陈旧(图6),例如该历史时期陆续兴建的南园、水均岗、员村、桂花岗、交电、跃进、滨江、素社、鹤洞、邮电等新村住宅区.图6 色彩暗淡的水刷石饰面Fig.6 Dull color of water-brush-stone facade(摄影张大元、梁林怡、谈卓枫、刘姜军,制图何豫)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住宅建设主要随着城市扩展的新区展开.现代主义风格是城市建筑的主导风向,后现代等多元风格也逐渐显现.建筑外墙饰面逐渐由块料饰面替代砂浆饰面,采用天然或人造石材、陶瓷或玻璃制成的马赛克及釉面砖等材料的住宅建筑逐渐增多,无彩色、白色等外立面色彩占了主导地位,蓝色、茶色镀膜玻璃也开始在高层住宅使用,与本地产陶瓷面砖、陶瓷锦砖、彩色水泥、107胶等材料饰面相结合表现,由盛行材料决定的建筑色彩丰富混杂,没有明显的色彩风格(图7).图7 白色主导的外立面色彩Fig.7 Facade color in white-dominance(摄影张大元、梁林怡、谈卓枫、刘姜军,制图何豫)随着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中期,越来越多的住宅建筑,尤其是高层住宅开始采用装饰效果好的天然石材(花岗岩、大理石)、人造石材(人造大理石、水磨石)、玻璃幕墙、金属饰面板、陶瓷面砖、陶瓷锦砖(马赛克)、釉面砖混凝土、砖、涂料等材料,住宅建筑中的装饰性色彩开始大量出现.屋顶多用中明度中高彩度红黄色调的水泥彩瓦,英红水泥瓦因最早进入中国市场,几乎成为红瓦屋顶材料的代名词,英红瓦一时间风靡全国.这一时期的高层住宅建筑色彩色相范围广泛,R、PR、YR等色相最为常见,色彩艳度中高、明度中等,色彩多温暖色调,也略有生硬(图8).图8 20世纪90年代中期居住建筑的色彩Fig.8 The colors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the mid-1990s(摄影张大元、梁林怡、谈卓枫、刘姜军,制图何豫)90年代中后期,城市中的高层住宅建筑越来越多,一些所谓高档明星楼盘,运用折衷主义、新古典主义等建筑风格,表达居住在他处的生活向往.例如风靡一时“欧陆风格”以粘贴古罗马艺术符号为特征,建筑外墙多采用大理石、外墙饰面砖、涂料、饰面板材,在各类墙砖中,尤其偏爱中明度、中纯度粉红色外墙釉面砖加白色线条,外飘窗多为绿色玻璃,配以山花尖顶、饰花柱式、宝瓶或通花栏杆以及石膏线脚饰窗等作为装饰.据统计,90年代中期的广州市,至少有60余个楼盘采用了欧陆风格的建筑形象与色彩.“欧陆风格”是在现代主义建筑上附加一些欧洲古典的建筑元素装饰,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建筑设计风格.这种色彩搭配在欧陆也很难找到它的原型,它其实是仿欧洲造型与现时期本土材料的一种拼贴杂烩,也是商业营销需要突出色彩斑斓的装饰效果.在1990年代中后期,房地产开发商在继续移植欧陆异域风格产品的同时,开始走向更加专业的划分,例如把欧陆风格细分为地中海风格、法式风格、英式风格、北美风格、新古典建筑风格等,致力于更加精准地将欧陆生活环境搬运到中国.其中,英式、法式风格的高层住宅建筑多为红砖外墙或灰白色墙面,白窗框和线脚作为装饰,并搭配较陡的双坡深灰色屋顶,形成以蓝灰、绿灰点缀米黄、暗红、棕色外墙的色彩形象.地中海风格则是用西班牙红色筒状陶瓦覆盖的缓坡屋顶,与淡黄色和白色相间的石材、仿石材或涂料墙身组合,鲜亮的红瓦顶搭配淡黄墙色彩逐渐演变成一种豪宅的符号(图9),在别墅类住宅中尤其兴盛.在广州、深圳就有很多名为香谢丽舍、托斯卡纳之类的住宅区,采用西班牙米黄与西班牙红坡顶组合的地中海风格色彩.在北纬25°的中国华南地区居然刮起地中海风,事实却是,这些遭受专业人士不少白眼的设计作品,却是销售成绩很好的住宅商品.图9 地中海风格建筑色彩Fig.9 Architectures in Mediterranean style & color(摄影张大元、梁林怡、谈卓枫、刘姜军,制图何豫)这的确反映了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人们对于欧陆标签所代表的欧美居住生活方式和风格有着高度的认同,对于生活在他处有着强烈的向往.当开发商对他处的文化显示出没有自信心的倾慕之情时,就在说明我们的社会经济水平还不如欧美国家,更没有超越,这种异乡色彩的价值就在于提醒我们还不如人家.这种需求的心态,使所谓的欧陆色彩风尚在中国有了发展空间,住宅建筑色彩就是这一阶段的标签,若干年后,它可以让我们记住一个时代的精神特征.当经济能力上升后,民族主义和地方文化意识都会日益高涨,本土化的建筑色彩意识也开始觉醒,建筑色彩也会有追求本地专属文化气质的趋向.来源于本地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的色彩都可能成为现代建筑色彩的来源,传统乡土建筑中的青砖灰瓦的再应用,会给失落的城市色彩特征带来地域性主义的慰藉与希望.在21世纪初,一些多层和部分小高层住宅建筑开始采用黑白灰调,以色彩显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禅意雅韵.如广州的清华坊等案例,在建筑外观上采用了黑灰色瓦坡顶、灰砖墙以及白粉墙,并饰以朱红色或棕色门柱窗框.这样的建筑色彩探索带有寻回失落的中国文化的理想,是值得赞赏的色彩形象探索.不过,中国毕竟是一个地域广阔、文化多元的国家,地域色调的应用还需要更具体的研究和创新应用.另一方面,部分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手法依然受到高技派影响,多用金属饰面板、金属构件、蓝绿灰玻璃建构等国际化的建筑风格和材料,建筑色彩色相逐渐减少,使建筑色彩转向高明度、低彩度的冷色调,城市色彩特征愈加趋同.由住宅建筑色彩的变化可以看出,色彩作为时代的印记,反映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城市建设上的经济制约、政策左右以及意识形态的变化,建筑色彩带有它形成时期的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思想意识的特征[8],有明显的时代和地域烙印,或迟或早会出现相应的变动.城市建筑色彩的确有流行,但是这与一年一度各商业品牌推出的所谓流行色不同,这是长时期历史背景中产生的色彩趋向,扬弃是城市建筑色彩发展的必然形式.城市建筑色彩受风格影响的变化甚微且变化过程缓慢,不如一般器物与服装色彩主动多变,因为城市建设毕竟是国计民生的事情,建筑色彩的变化是一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进程的反应,是时代脉动的真实显现.要把握城市色彩的趋势,只有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科学技术进展中寻找依据,而城市的建筑色彩,则是这个地区所经历的时代变化的醒目标签.建筑色彩趋势的更替和目标的转换,看似是建筑风格异化的作用,其实是与社会经济背景紧密关联的.建筑色彩不是一个纯风格的问题,而是对当时社会的现实要求的回应.单纯的风格也很难引领左右一个时期的建筑色彩面貌,包括风格本身都是社会政治与经济环境的产物,并且同科学技术的进展紧密相联.这是建筑色彩与服装色彩、产品色彩很大的差异.一般来说城市建筑色彩方向的改变是一个地区在一段历史背景下社会需求的反应,但是这种色彩的流行,却是由文化话语权决定的.接受外界的流行还是固守自己的传统,模仿别人或是被别人模仿,是由文化话语权决定的,而文化话语权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实力因素.无论是美国的各种建筑风格更替,还是影响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建筑色彩走向,抑或国内住宅建筑色彩(从北上广东部地区流行的黄红色调到黑白灰调的转变,以及中西部城市的复制和模仿)都阐述了经济能力支撑文化话语权,从而带动色彩风向的趋势.3 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城市色彩趋势研究时代变迁对城市色彩的影响,即是解读城市色彩历史发展的脉络,只有了解过去,才能设计未来,才能更科学地规划未来的城市色彩的理想蓝图.从居住建筑色彩演进中的时代印记来看广州城市色彩的发展走向,除了本土文化的色彩方向之外,最有可能,也是最迫切的方向,即是探索节能减耗的建筑色彩形象.在生态失衡和能源危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威胁的今天,建筑色彩如何促进能耗与资源的节约,就成为城市色彩领域不可回避的课题.笔者的研究室承担的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低碳城市规划技术集成研究专题①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广州市海珠生态城低碳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子课题《低碳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集成与示范》编号:2012A010800011.,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就是气候适应性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建筑色彩谱系色相、明度与彩度范围确定,为广州市提取适宜当地气候温湿度的建筑色彩谱系.最终结合试验分析表明,在广州典型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的温度条件下[9],适宜的城市色彩范围在低彩度、中高至高明度的黄灰、黄红灰、黄绿灰、蓝绿灰色彩范围,上述色彩易于形成适合的室内温度,这与笔者的研究室主持完成的《广州市城市色彩规划》②《广州市城市色彩规划》(2006~2007年),广州市规划局委托项目.项目成果基本一致.在最高温度的夏天,最适宜色相、明度和彩度色彩外墙的建筑室内温度,可以让室内温度下降1.1 ℃~1.3 ℃,冬天可以上升2.5 ℃.依靠建筑外立面色彩的明度彩度控制和色相范围选择,可以达到2 ℃的室内温度调节值,这已经是具有节能减耗意义的建筑色彩调节作用了[10],如果按2℃的空调能耗的理想值计算推算,可节约建筑10%的电能.除了温度的提升或降低,建筑外立面以及道路桥梁涵洞等构筑物设施色彩在明度方面的调节,也可以实现反射率提高,提升公共设施环境和建筑外部空间的光感,弥补光照辐射量的不足.例如笔者的研究室为广州市制定的城市色彩推荐色谱,在项目通过审批后,成为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规划等决策中关于城市色彩的编制和审查的重要依据,作为广州市建委编制的《广州市亚运设施环境景观指引》、《广州市城市主干道建筑外观整饰规划设计指引》等技术指引的色彩依据,广泛应用于广州市城市建设中.其中,在隧道采光天井上和桥梁底面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明度提升作用,阳光感强烈的黄灰色大大增强了幽暗空间的光感(图10),起到了视觉效果舒适、节约照明能耗的节能作用.在现代建筑科技进展的支持下,这样的色彩趋势将会有越来越可观的发展前景,而且技术的进步会支持更加精细和准确的城市色彩生态技术趋势.图10 提高采光量的黄灰色Fig.10 The yellow gray tones that can improves the amount of captured light(摄影《广州城市色彩规划》调研组,制图何豫)总之,经济越发达,环境越濒危;财富越膨胀,资源越紧缩;科技越进步,生活越危险,在这样的时代,城市色彩的发展趋势不可避免的要与节能环保、安全舒适并且凸显个性化的要求联系在一起,走向色彩让生活更美好、色彩让环境更健康的方向.参考文献:[1] 郭红雨.城市规划的色彩时代[J].建筑与文化,2009(8):50-52.GUO H Y. The color era of urban planning[J]. Arch Cult,2009(8): 50-52. [2] 凯·米尔顿. 环境决定论与文化理论:对环境话语中的人类学角色的探讨[M]. 袁同凯,周建新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MILTON K. 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 and the cultural theory: Discussion on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anthropology of discourse[M]. Translated by YUAN T K, ZHOU J X,Beijing: The Ethnic Publishing House,2007. [3] 郭红雨, 蔡云楠.城市色彩的规划策略与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GUO H Y, CAI Y N. The strategies and approaches of urban colorplanning[M]. Beijing:China Construction Industry Press,2010.[4] FRANK H M. Color, environment and human response[M]. New York: Van Nostand Reinhold,1996.[5] STEVEN K S. The science of color[M]. 2nd ed, London: Elsevier B.V.,2003.[6] MICHAEL L. Colorscape[M]. London: Academy Editions, 1996.[7] LOIS S. The color of cities: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M]. New York:McGraw-Hill,2000.[8] JEAN P L. The geography of colour[M]. Tokyo: Car Styling, 1989.[9] 付祥钊,张慧玲,黄光德.关于中国建筑节能气候分区的探讨[J]. 暖通空调,2008,38(2):44-47.FU X Z,ZHANG H L,HUANG G D. Discussion on climate division of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in China[J]. Heat Vent Air Cond,2008,38(2):44-47.[10] 黄薇. 建筑形态与气候设计[J].建筑学报,1993(2):10-14.HUANG W. Architectural form and climate design[J].Arch J,1993(2):10-14.。

面向传统风貌保护与提升的城市色彩规划——广州历史城区色彩规划研究

面向传统风貌保护与提升的城市色彩规划——广州历史城区色彩规划研究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36面向传统风貌保护与提升的城市色彩规划——广州历史城区色彩规划研究张煌(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060)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广州的城市规划建设已经从大拆大建阶段过渡到存量规划及历史街区复兴阶段,而历史城区的保护与复兴将成为广州市成功发展为有特色的活力城市的关键。

色彩规划作为历史城区复兴的重要一环往往被传统的规划所忽略,文章以广州市历史城区色彩研究为基础,对历史城区传统风貌保护与旧城区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进行探讨,从历史城区的色彩现状、城市色彩规划案例研究、色彩规划的研究方法与策略以及如何形成可操作的色彩规划管理体系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城市色彩;历史城区;规划管理[中图分类号] TU115 [文献标识码] AUrban Color Planning for Traditional Style Protec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n Color Planning of Guangzhou Historic DistrictsZhang Huang(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60, China)Abstract:W 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Guangzhou has shifted from the stage of large-scale demolition and construction to the stage of stock planning and historical district rejuvenation. The protection and revival of historical urban areas will become the key for Guangzhou to become a vibrant cit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istorical urban renewal, color planning is often neglected by traditional planning. Based on the color study of historical districts in Guangzhou,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styles in historical districts and the urban color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old urban areas, and made an analysis. This paper studied how to form an operational color planning management system from the historical status of the city’s color, urban color planning case studies, color planning research methods and strategies.Key words: urban color; historical city; planning management 广州是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依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的历史城区范围及历史城区外的3个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范围,研究面积约为21m 2。

关于城市色彩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城市色彩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城市色彩研究文献综述城市特有的色彩,承载着一个城市独有的文化魅力和传统习俗,是城市发展过程的反映。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对不同色彩的解读也逐渐开始有所区别,不同城市也会受到色彩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文化氛围。

在这现象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城市色彩相关的内容,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研究局面。

1国内文献综述国内学者对城市色彩的研究起步于近几年,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开展而得到发展的。

不过不同学者在研究中的出发点不同,研究的结果也不相同。

1.1关于城市色彩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学者张萌(2021)以青岛市老城区作为案例,对城市色彩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城市色彩会对不同时期的文化氛围产生影响。

倘若城市色彩较为鲜明,那么就会使城市的文化具有更强的活力,而倘若城市的色彩较为灰暗,那么也会导致城市的文化氛围较为沉重。

学者郭红雨、蔡云楠(2010)以广州为样本研究了其城市色彩的主要构成因素及与文化的关系。

在研究中发现广州城市色彩的构成因素主要有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在不同时期城市色彩有不同的表现,对地区文化的发展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学者王楚鑫(2015)主要分析了城市建筑色彩对城市旅游文化的影响,在研究中选择以河北省沿海地区为对象。

他通过分析发现当前河北省城市建筑色彩还面临缺乏地方特色;缺乏整体感,没确形成统一色调;缺乏创意,难以提升城市品位的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城市旅游文化的发展受到限制,如何提升城市建筑色彩的科学性,成为未来发展中亟待研究的问题。

1.2关于城市色彩规划与传播的研究城市色彩规划是城市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否能够做好城市色彩规划,会影响城市的未来发展。

刘佳音(2022)就城市色彩规划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他认为在开展城市色彩规划的过程中要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进行考虑,确保城市色彩与自然相互融合,营造浑然一体之境,避免出现悬殊过大的问题。

学者施俊、江雪(2022)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分析了城市色彩的设计,认为在对城市色彩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将其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起来,尽量提升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的操作性、合理性。

基于网络点评照片的塱头古村色彩意象分析

基于网络点评照片的塱头古村色彩意象分析

基于网络点评照片的塱头古村色彩意象分析作者:钟晓倩郭红雨来源:《色彩》2024年第04期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艺术乡建成为重塑乡村风貌的重要手段。

塱头古村作为珠三角地区典型的岭南传统村落,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建筑风貌,吸引了大量游客。

景观色彩作为旅游体验的重要部分,对艺术乡建具有重要影响。

基于城市意象理论,利用大众点评网站上的游客照片,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和HSV颜色模型,对塱头古村景观色彩进行分析。

通过提取和量化游客照片中的色彩构成,探讨不同景观要素的色彩特征及其在游客心目中的色彩意象。

结果显示,塱头古村的色彩形成青砖黛瓦绿影交织、色泽低调不失高雅的传统岭南文化色彩意象,不同景观要素的色彩分布存在显著差异。

色彩意象分析揭示了塱头古村在艺术乡建中的潜力,为其艺术化开发、活化和振兴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塱头古村;城市意象;色彩意象;传统村落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rt-based rural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reshaping rural landscapes. Langtou Village, a typical traditional Lingnan villag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ttracts many tourists due to its unique historical culture and architectural style. A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tourist experience, landscape color significantly impacts art-based rural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ity Image, this study uses tourist photos from the Dianping website, employing 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and HSV color model to analyze the landscape colors of Langtou Village. By extracting and quantifying the color composition in tourist photos, the study explores the color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landscape elements and their color image in the minds of visi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lors of Langtou Village form a traditional Lingnan cultural color image of intertwined green bricks, dark tiles, and green shadows, with understated yet elegant hue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lor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landscape elements. The analysis of color image reveals the potential of Langtou Village in art-based rural construction, providing guidance for its artistic development,revitalization, and enhancement.Keywords: Langtou village; city image; color image; traditional village基金项目:本项目受到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3年度学科共建项目“艺术乡建视角下的岭南传统村落色彩基因提取与再应用研究(项目编号GD23XYS032)”的资助。

古城景观色彩的在地性表达研究——以庆州古城复兴项目“千嶂里”广场景观色彩设计为例

古城景观色彩的在地性表达研究——以庆州古城复兴项目“千嶂里”广场景观色彩设计为例

古城景观色彩的在地性表达研究一以庆州古城复兴项目“干嶂里”广场景观色彩设计为例Study on local expression of landscape colour forancient city—Qianzhangli square Iandscape colour design For Qingzhou An c ient City Rejuve n ating Project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郭红雨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510399,Professor Guo Hongyu摘要:本文通过对庆州古城复兴项目所在地的综合色彩面貌进行实地调研,结合该地历史文脉和民俗文化,综合分析项目所在地的色彩特质,归纳出适用于该项目的、以在地性表达为主导思路的色彩设计原则,确立对“千嶂里”广场的景观色彩序列的整体调控,并据此落实到对景观构筑物、铺装材料、植物配置、景观小品等具体细分的色彩应用上。

Absrtact:Upon the comprehensive on-spot colour features investigation of Qingzhou Ancient City Rejuvenating Project,this article analyzed completely the local colour quality of this Project through integrating the local historic context&folk custom.It concluded the principle of colour design which takes local expression as leading idea,and is suitable for use to the Project.Then,it established comprehensive regulation for sequence of landscape colour of Qianzhangli square,and implemented to the colour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structure、pavement materials、plant arrangement、landscape elements,etc.关键词:古城复兴;景观色彩;千嶂里广场;在地性表达Key words:Revival of ancient city;Landscape color;Qianzhangli square;In situ expression1.色彩应用的重要性有心理学家测试表明,彩因素是先于形态和质感,彩,具有先入为主的张力。

花城论色——关于城市色彩规划工作的几点思考与讨论

花城论色——关于城市色彩规划工作的几点思考与讨论

花城论色一关于城市色彩规划工作的几点思考与讨论头Thoughts and discussions on the current urban color planning郭红雨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摘要:本文以广州城市色彩规划工作的讨论为契机,结合当前国内城市色彩规划工作的热点问题和困境,论述了城市色彩规划工作的起因、目标和主要内容,也分析了城市色彩规划工作的科学特性,重新探讨了城市色彩规划的任务与价值,并对城市色彩规划中的“对标”工作方法提出质疑,对城市色彩规划的实效性和未来发展趋向提出建议。

Abstract: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urban color planning in Guangzhou,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uses, objectives and main contents of urban color planning,analyzes the scientific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color planning,re-discusses the task and value of urban color planning,and criticizes the benchmarking methods in urban color planning,and puts forward unique opinions on the effectivenes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urban color planning.关键词:城市色彩规划;目标;任务;价值;实效性Key words:Ur b an Color Planning,Objectives,Tasks,Value,Effective n ess2020年9月,本人受邀参加花城广州的一次城市色彩工作专家咨询会,会议回顾了广州城市色彩规划的缘起和过程,探讨广州开展的城市色彩规划工作的成果和实效,也由此引发了作为该项目负责人的笔者,对于当今城市色彩规划工作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2009年度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获奖项目名单

2009年度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获奖项目名单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谭文杰、陈德绩、杨峥屏、赖霜、陈亚南、陈子夏、温灵辉、王波、詹志翔、刘重阳、陈一波、喻宇、王冀、彭延生、向守乾
9
深圳市龙岗101-06号片区[罗岗地区]法定图则
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张春杰、肖靖宇、黄皓、熊先华、董金莲、樊启隽、兰杰、吴凯、曾芳芳、盛成、钟富有、王科、吴尧、梅立华、张健春
深圳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杨华、饶小军、骆小荣、孔明君、郭建通、何嘉耕、李斌、杨晓春、黄嘉、金鑫、倪贵斌、吴裴娜
16
中山市“温泉渡假城”规划设计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范钟铭、方煜、魏正波、何俊文、王萍、郑毅能、林楚燕、刘雷、何斌、孙昊
17
珠海市中心城区整体城市设计
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孟丹、聂小刚、孙小丽、王永锋、李莹、梁经伟、叶伟华、黄波、汪小春、赵京飞、杨晓东、杨晓立、肖靖宇、熊先华、黄皓
18
广州从化温泉养生谷商务会议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王如荔、由翌、张庆军、戴明、李敏、宋立新、王其东、丁镇琴、魏剑丹、张志坚、张庆晖、黄冕眉、杨高华、赖传豪、林伟强
19
广州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8
汕头市梅溪河沿岸片区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
汕头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吴贤文、沈陆澄、李柽、陈群汉、杨茂华、许岳纯、林小玲、黄玉璇、吴养国、吴迪
9
韶关市大南华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韶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许险峰、陈昌勇、曾宪川、梁韶灵、温春阳、文超祥、刘波、邓永坚、王磊、吕泱、陈智波、谭国昭、林伟军、曹宣东、袁建文
6
深圳市体育(大运)新城规划设计国际咨询策划及优化汇总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城市色彩规划研究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教授郭红雨目录n广州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n广州城市色彩规划的主要内容与步骤n广州城市色彩规划公众参与的内容与步骤1.广州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一)n无论是中小规模的城镇还是现代化的都市,优秀的城市色彩环境总是来源于有意识的塑造。

然而,我国现代城市的建设活动中,城市色彩规划始终是城市规划中一个薄弱环节。

理论研究的滞后和规划实践的忽略,使我国的城市色彩难以得到科学有效的控制。

一方面,大江南北的城市都存在着色彩趋同的现象,这其中既包括不同地域环境中城市总体色彩趋同,全国各地“一片灰”的色彩景象。

同时还包括,城市中各类型建筑环境色彩的趋同,不能以色彩表现出不同性质和特点。

例如,无论是东北、华北,还是西北、华南的大中城市,居住建筑大多以明快、暖色、中低彩度为主,中国传统民居富于地域特征的色彩风格已成为历史。

此外,高技派现代建筑中标准化、工业化的预制配件,金属构件加玻璃幕墙的饰面材料,也造成了公共建筑色彩的弱化和趋同。

另一方面,不少城市在进行形象整饰和环境设计时,缺少对城市色彩的深入研究,对国外或其他地区城市的建筑色彩照抄照搬、彼此模仿,不假思索的用各种绚丽的色彩装点城市,造成色彩滥用现象,不仅使城市形象混乱,而且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

n广州城市色彩规划存在着基础研究空白,规划实践滞后的问题,使城市色彩难以得到科学有效的控制。

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岭南地区传统建筑色彩逐渐消失,人文背景中的色彩倾向和自然环境色彩基因被忽视,趋同的高科技建造手段和现代建筑材料削弱了城市色彩的个性,导致城市色彩现状杂1.广州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二)n目前,广州为了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水准,提出了以再塑老城区生活环境为目标的“中调”策略。

“中调”不仅需要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公共服务设施等内容,也需要提升老城区的空间形态品质。

利用城市色彩的综合功能和意义,完善老城区整体风貌、改善老城区城市环境、保持老城区文化特色,既是旧城更新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一项积极高效的规划策略。

n另外,广州将承办2010年亚运会。

今年,广州亚运村和场馆建设将全面启动,重点包括场馆改建和建设、综合交通、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整治等专项内容。

以城市色彩的综合功能和意义,指导及协调亚运村和场馆等重大项目的色彩,是有效提升广州城市形象,把亚运会办成体现广州特色、广东特色、中国特色的盛会的重要策略之一。

n因此,在高速城市化的广州,尽快制定科学系统、操作性强的城市色彩控制策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n通过规划城市色彩,为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提供设计和管理城市色彩科学的理论依据与系统方法;n通过城市色彩规划,彰显广州城市文化和本土精神,积极影响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和情绪,提升广州城市人居环境质量;n通过规划城市色彩,完善老城区整体风貌、改善老城区城市环境、保持老城区文化传统,营造城市特色;n通过规划城市色彩,协调亚运场馆及周边环境色彩,展示现代化广州的城市形象;n通过城市色彩规划,以色彩的标识作用来表现城市的功能区及建筑的类型和性质,完善广州城市标识系统等。

2.广州城市色彩规划的主要内容与步骤n第一阶段-广州城市色彩调研与色谱提取n第二阶段-广州城市色彩整合n第三阶段-广州城市色彩规划2.1第一阶段-广州城市色彩调研与色谱提取n对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调研、测色分析,提取作为城市自然要素色谱,例如土壤色谱(略)、植被色谱(略)、花卉果实色谱(略)等,整合自然环境色彩总体色谱;自然背景色彩色谱示例植被、花卉、果实色谱示例自然环境色彩总谱收集日常生活中的色彩信息及节庆民俗活动的色彩偏好及禁忌,研究城市生活色彩趋向,调查市民对城市色彩的心理感受,提取人文环境色彩总体色谱。

人文色彩色谱示例人文环境色彩汇总n研究城市人工环境色彩:对广州人工环境色彩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对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天河区、萝岗区、番禺区和黄埔区进行较为深入的色彩调研。

选择广州的典型建筑、构筑物、道路交通设施、街道家具、广告等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传统建筑色彩主要重点调研了广州16个历史文化保护区,重点研究传统建筑色彩的地区。

调研建筑涉及从明清时代传统建筑、民国时期的近代建筑到现代的新式建筑,包含了商业、居住、行政、教育等功能。

调研建筑涉及从明清时代传统建筑、民国时期的近代建筑到现代的新式建筑,包含了商业、居住、行政、教育等功能。

道路、桥梁及构筑物色彩——以桥梁为例色谱示例街道家具、户外广告等色彩色谱示例n利用溶合、分离、归纳等色谱提取技术整合广州各行政分区主要主辅色谱(略)、不同功能属性的人工环境色谱(略)与广州不同时代城市色彩变化图谱(略),完成广州城市人工环境色彩总谱的提取。

广州城市人工环境色彩基辅色总谱广州城市人工环境点缀色总谱2.2第二阶段-广州城市色彩整合n为了科学、完整的提取广州城市色彩初级总谱,规划方案利用分离、融合等色彩分析技术整合自然环境色谱、人文环境色谱、人工环境主辅色谱与点缀色谱(过程图略),综合得出广州城市色彩初级总谱,包括主辅色谱和点缀色谱。

广州城市色彩初级总谱-主辅色谱点缀色谱2.3第三阶段-广州城市色彩规划宏观层面的城市色彩规划-研究确定城市主色调n目前许多城市都进行了色彩规划,并确定了城市主色调。

从大量城市色彩规划实例中可以看出,越是功能复杂、色彩现状混乱的大城市,越是需要通过城市主色调引导城市色彩环境的协调发展、建构自身特色。

n广州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山水、文化内涵以及人工环境现状,决定了广州城市色彩的复合与多元,也决定了广州主色调不适宜高纯度、低明度的色彩,宜采用中明度、中纯度的色调类型。

从广州城市色彩初级总谱中可以看出,老城区多由无彩色系、红灰、黄红灰和黄灰的暖灰主色调,新城区多由黄灰、蓝绿灰、蓝紫灰和无彩色系构成的冷灰主色调。

其中,黄灰色分布最广,在老城区的主辅色谱中呈暖调,在新城区的主辅色谱中呈冷调;黄灰色既能适应广州阳光明媚、夏长冬短的气候特征,与繁花似锦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还能成为充满活力与动力的人文活动色彩的底色;此外,黄灰色具有悦目宜人、令人放松愉悦的色彩性格,谦逊、平和、毫不夸张;更重要的是,黄灰色作为主要建筑色彩,既适合老城区的低层建筑,也适宜新城区的高层建筑。

n因此,通过多轮的比较、论证、筛选,初步将中高明度、中低纯度的黄灰色定为广州城市色彩的主色调。

主色调不是一种颜色的意思,是一定明度、纯度范围内的色调或色系,黄灰色的明度与纯度值见图所示。

广州城市主色调色谱广州城市辅色调色谱广州城市点缀色谱中观层面的城市色彩规划n中观层面的城市色彩规划,根据控制程度,分为重点控制、一般控制两个层面:n重点控制区:城市中有色彩特征和有条件进行色彩控制的重点地段,主要包括12个类型分区:住宅区、历史街区、行政中心区、城市大学区、科技园区、交通节点、滨水区、商业金融核心区、亚运场馆区、工业及港口区、重点建筑及其周边环境、重要自然景观区等,由于对城市色彩环境的影响重大,需要针对不同分区的功能属性、空间结构特征,单独编制色彩规划,分别提供主辅色谱、点缀色谱和禁用色谱以及色彩规划导则;n一般控制区:城区中除重点控制区以外的区域,不需要单独进行色彩设计,但要与城市整体色彩环境相协调。

n沙面历史街区色彩规划意向n一德路色彩规划意向n居住区-五羊新城色彩规划意向n北京路商业街色彩规划意向n珠江新城核心区色彩规划意向n珠江景观带色彩规划意向n琶洲会展中心色彩规划意向n城市大学城区色彩规划意向沙面历史街区色彩规划意向n色彩现状及问题:经过调研分析,沙面典型建筑的主调色多为红(R)、黄红(YR)、黄(Y)、黄绿(GY)、绿(G)、蓝绿(BG)(主辅色、点缀色色相、明度、纯度值略、调研表略)。

个别建筑色彩与周边环境不相协调,建筑外墙面保护不当,退色与腐蚀现象突出。

n色彩规划:根据调研现状,以保护现状总体色彩为原则,在广州城市色彩总谱中划出与之对应的色块形成沙面建筑推荐色谱(在配色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明度和纯度的变化),对个别与周边色彩明显不协调的建筑按照整个区域总体色彩进行外观改造,同时也为某些外墙面损坏的建筑色彩修复提供了用色依据。

沙面建筑推荐色谱建筑单体配色意象一德路色彩规划意向n色彩现状及问题:根据调研情况(调研表略),对一德路主色调色相分布频率分析(图略)、主色调明度分布频率分析(图略)、主色调纯明度分布频率分析(图略)、一德路主色调明度连续性分析(图略)、主色调纯明度连续性分析(图略),找出破坏廊道空间整体色彩连续性的建筑色彩。

n一德路色彩不协调的建筑色彩规划:根据现状色彩,以街道空间“色彩连续性”为原则,在总谱中划出与之对应的色块,形成一德路建筑推荐色谱,对色彩不协调的建筑进行改造。

一德路建筑推荐色谱一德路南北街配色意象居住区-五羊新城色彩规划意向n色彩现状:该地区住宅均以高明度低纯度的黄色、白色、粉红等暖色系为主;教育设施以高明度低纯度的暖色系的白色、黄色色系为主等(调研表略)。

n色彩规划:基于“朝气、温馨、活力”的色彩规划思路,结合现状色彩特征,并在总谱中选出高明度低纯度的主辅色调,选择高纯度、低明度的点缀色作为推荐色。

另外点缀色的使用面积建议不超出沿街立面整体面积的10%。

n五羊新城建筑推荐色谱五羊新城不同类型建筑推荐主辅色及点缀色五羊新城多层住宅配色示意五羊新城高层住宅配色示意北京路商业街色彩规划意向n色彩现状:北京路色彩调研、规划范围:中山路以南,大南路、文明路以北。

北京路两侧建筑多为骑楼形式,主调色以中、高明度和中、低纯度的黄、黄红、红等暖色调为主(调研表略)。

街道地面铺装以地砖为主,颜色主要是暗红色,灰色和黄色。

n色彩问题:北京路步行街传统建筑退色、变色现象普遍,广告色浓重、艳丽,遮住了建筑本身的色彩,色彩的协调性差。

n色彩规划:以尊重原有现状立面为主,在传统建筑基辅色总谱里选出能代表骑楼建筑的用色范围作为恢复和翻新建筑外立面的用色依据。

在点缀色总谱里相应的选出推荐用色,并可以适当增加色相,作为户外广告用色的依据。

北京路建筑推荐色谱北京路沿街立面配色示意珠江新城核心区色彩规划意向n色彩现状及问题:珠江新城核心区位于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南部,北面的建筑群色彩主调色以中明度、低纯度的冷色系为主。

北端双塔主辅色以玻璃幕墙的蓝绿色、金属饰板的银灰色为主;南部已建成的美术馆和歌剧院主色调是以低明度的褐色系为主,与轴线其他冷色系为主的建筑色彩相差较大(调研表略)。

n色彩规划:结合色彩现状,以明快、现代、谐调的城市CBD色彩景观为目标,在总谱中找出对应的色彩作为今后建筑色彩的推荐色。

同时,可以在建筑群一些重点部位和具有提示性的部位(入口门牌、商标等)适当添加一些与主辅色调形成对比的颜色作为点缀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