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19和20章兰州大学经典课件代谢总论和生物能学
(2024年)生物化学全套课件

研究对象
包括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 多糖等)和生物小分子(如氨基酸、 脂肪酸、维生素等),以及它们之间 的相互作用和代谢途径。
2024/3/26
4
生物化学发展历史及现状
发展历史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生物化学逐渐从生理学和有机化学 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 步,生物化学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
药物研发
生物化学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药物在体内 的代谢途径和作用机制,为药物研发提 供理论支持。
营养与健康
生物化学可以研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如 何被人体吸收和利用,以及如何通过饮 食调节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遗传性疾病研究
生物化学可以研究遗传性疾病的分子基 础,为遗传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 论支持。
6
02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与免疫相 关基因的异常表达有关,导致机体对自身组织的攻击。
31
THANKS
2024/3/26
32
构象和电荷性质对酶的催化活性至关重要。
2024/3/26
03
酶的催化机制
酶的催化作用是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实现的。酶能够与底物形成不
稳定的中间产物,从而使反应更容易进行。此外,酶还可以通过提供质
子或基团转移等机制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14
酶促反应动力学原理
米氏方程
米氏方程是描述一个酶促反应 的初速度与底物浓度关系的方 程,是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基础 。
甘油三酯转运
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主要以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的形式运输至全身各组 织。
24
磷脂代谢途径
磷脂合成
磷脂主要在肝脏和肠黏膜细胞中 合成,以甘油、脂肪酸、磷酸和 胆碱等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
《生物化学课件绪论》PPT课件

05
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和受 体介导作用
细胞信号传导途径概述
细胞信号传导的定义 细胞信号传导是指细胞外因子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 引发细胞内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的过程。
信号传导途径的分类 根据信号分子的性质和受体的类型,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可 分为离子通道介导的信号传导、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 号传导、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等。
现状
生物化学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涉及基因工程、 蛋白质工程、代谢工程等多个方面;生物化学技术在医学、农 业、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生物化学在医学领域重要性
疾病诊断
生物化学方法可用于检测血液中特定 生物标志物的含量,从而辅助诊断疾 病。
药物研发
疾病预防与治疗
生物化学可以帮助揭示疾病发生的分 子机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和 新方法。例如,针对代谢性疾病的个 性化营养干预措施。
录因子、RNA结合蛋白等)的相互作用。
基因表达异常与疾病发生关系
1 2 3
基因表达异常类型 包括基因过表达、基因沉默、基因突变等。
基因表达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基因表达异常可导致细胞功能异常,进而引发各 种疾病,如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病 等。
疾病中的基因表达调控异常 在疾病状态下,基因表达调控网络往往发生紊乱, 如转录因子异常、表观遗传修饰改变等。
靶向药物设计和应用前景
靶向药物设计策略
针对特定基因或蛋白质的异常表达或功能,设计能够特异性结合并调节其活性的药物。
靶向药物的优势
相比传统药物,靶向药物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更低的副作用,能够更精确地治疗疾病。
靶向药物的应用前景
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相关基因和蛋白质被发现,为靶 向药物的设计提供了更多潜在靶点。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靶向药物 的设计和筛选将更加高效和精准。
生物化学总复习PPT课件

5
新陈代谢的一般规律
5. 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
生物小分子合成为 生物大分子 合成代谢 (同化作用)
新陈代谢
需要能量 能能量量
代代谢谢 释放能量
物质代谢
分解代谢
(异化作用) 生物大分子分解为
2021/2/11
生物小分子
6
新陈代谢的一般规律
新陈代谢的共同特点:
1. 由酶催化,反应条件温和。
2. 诸多反应有严格的顺序,彼此协调。 3. 对周围环境高度适应。
2021/2/11
15
第22章 糖 酵 解 作 用
糖酵解作用的研究历史 糖酵解的过程
糖酵解作用的调节
2021/2/11
16
糖酵解的过程
一、糖酵解(glycolysis)的概念 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转变为丙酮酸所经历
的一系列反应,在此过程中净生成两个ATP 分子。
又称(Embden-Meyerhof Pathway, EMP)
3-磷酸甘油醛 脱氢酶
活性中心含 巯基 (巯基抑制剂) (砷酸盐)
ADP (7)
ATP
磷酸甘油酸 激酶
(8)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22
2021/2/11
⑼ H2O
烯醇化酶
需K+和 Mg2+参加
(氟化物)
ADP ⑽
ATP
* 丙酮酸激酶
⑾ 自发
23
四、丙酮酸的去路
1、在无氧或相对缺氧时 —— 发酵 有两种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
2021/2/11
17
二、糖酵解的过程(glycolysis)
2021/2/11
18
ATP (1)
ADP
生物化学ppt课件

05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Chapter
分光光度法
总结词
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的方法
详细描述
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特性来测定物质浓度的一种方法。通过测量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值,可 以计算出物质的浓度。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是生物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定量分析 方法之一。
分子性质
分子的性质由其组成原子的性质 和分子结构决定,包括极性、溶 解度、挥发性等。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化学键
化学键是原子间力的一种表现,主要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金 属键。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是影响物质物理性质的重要因素,包括范德华 力、氢键等。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分子间的转化,遵循质量 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
生物化学的应用领域
医学
生物化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广泛 ,如疾病诊断、治疗和药物研发
等。
农业
通过研究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改 良作物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工业
生物化学在食品、制药、环保等领 域有广泛应用,如发酵工程、酶工 程等。
02
生物化学基础知识
Chapter
分子结构与性质
分子结构
分子由原子组成,通过共价键连 接,具有固定的空间排列。
蛋白质的结构
蛋白质具有一级、二级、 三级和四级结构,这些结 构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
蛋白质的功能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发挥着 多种功能,如酶、运输、 结构等。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核酸的组成
核酸的功能
核酸由核苷酸组成,包括脱氧核糖核 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DNA携带遗传信息,RNA在转录和翻 译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大学生物化学最全课件(共83张PPT)

❖通常在多肽链的一端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称为氨基端或N-端;在 另一端含有一个游离的-羧基,称为羧基端或C-端。
❖氨基酸的顺序是从N端的氨基酸残基开始,以C端氨基酸残基为终点
的排列顺序。如上述五肽可表示为:
Ser-Val-Tyr-Asp-Gln
❖ 多肽可与多种化合物作用,产生不同的颜色反应。这些显色反应,可用 于多肽的定性或定量鉴定。
绝大多数的酶都是蛋白质(Enzyme)。
(三)肽与肽键
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之间失水形 成的酰胺键称为肽键,所形成的化合物称为肽。
由两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称为二肽,由多个氨基酸组成的
肽则称为多肽。组成多肽的氨基酸单元称为氨基酸残基。
(peptide bond):
nm
nm
• 肽键的特点是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与羰基具有明 显的共轭作用。
❖ 变性后的蛋白质称为变性蛋白。
❖ 导致蛋白质变性的因素:热、紫外光、激烈的搅拌以及强 酸和强碱等。
❖ 类型:不可逆变性、可逆变性(可复性)
(六)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1)作为酶,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
(2)作为结构成分,它规定和维持细胞的构造。
(3)作为代谢的调节者(激素或阻遏物),它能
协调和指导细胞内的化学过程。
• 组成肽键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AA的排列顺序和命名
Ser H
O H3N+ C C
N-端 CH2
Val H
O NCC
H CH
Tyr H
O NCC
H CH2
Asp H
O NCC
H CH2
Gln H
N C COOH CH2 C-端
OH
CH3CH3
生物化学PPT课件

Year
机 能
Proteins were thought to carry genetic information
动 态 静Miescher discovered DNA 态 Interweaving of the historical traditions of biochemistry, cell biology, and genetics.
光 学 异 构
手性碳原子引起。 1个手性碳原子上 相连的各原子或基团 的空间排布有两种, 互为镜像,称为对映
体。
对映异构体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但使 偏振光的平面旋转相反地方向,但角度相 同。
具有n个手性碳原子的分子,有2n个立体异构体
构 象 异 构
• 由于C–C单键的旋转,使分子中其余原子或基团 的空间取向发生改变,从而产生种种可能的有差 别的立体形象,这种现象称为构象异构。
三、生物化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生物化学与许多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和交叉 1、利用化学、物理学的原理和技术 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 2、许多生物化学理论(代谢途径和 调控机制)是用微生物作为材料证实 有机化学 的。 生物物理学 3、生理学, 是在生物体的组织和整 生 体水平研究生命进程,涉及生物体内 微生物学 物 有机物的代谢,这也是生物化学的核 心之一。 生理学 化 4、细胞生物学, 研究生物细胞结构、 学 功能,包括细胞内生物分子的作用。 细胞生物学 5、遗传学,研究核酸、蛋白质的生 遗传学 物合成及调控,这也是生物化学必须 讨论的重要课题。
四、生物分子概述
• 碳架是生物分子结构的基础 • 生物分子有复杂的异构现象 • 生物分子中的作用力
• 自然界所有的生物体都由三类物质组成: 水、无机离子、生物分子 • 生物分子泛指生物体特有的各类分子,它 们都是有机物。生物分子是生物体和生命 现象的物质基础。
生物化学--代谢总论 ppt课件

异构化及重排
消除反应的机制
反应
消除反应伴随碳
-碳双键的生成,可
通过协同机制、碳正
离子机制或碳负离子
机制完成,形成顺式
或反式消除产物。
在生物化学中,
常见的异构化反应是
双键移位。如酮糖-
醛糖互变。
重排反应伴随碳
-碳键的断裂和重生
成,使碳骨架发生变
化。
ppt课件
13
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
2.异构化反应
1
1
2
基团发生反应。
若有氢负离子的受体存在,C-H键
断裂时电子有可能留在氢原子一侧形成
碳正离子和氢负离子,缺电子的亲电基
团容易与富电子的碳负离子(为亲核基
团)发生反应。
ppt课件
9
(一)基团转移反应(group— transferreaction)
在生物化学反应中,通常为亲电基团 从一个亲核体转移到另一个亲核体常见的 转移基团有酰基、磷酰基和葡萄糖基等。
1点1线或1点2线:410个;
1点3线:71个;1点4线:20个;
1点5线:11个;1点6线或6线
以上:8个;1点1线在1个途径
的末端;1点2线在1个途径的
中间;1点3线参与2个途径;
其余类推。
ppt课件
3
(四)分解代 谢的三个阶段
(三)代谢途径的类
型:
(a)多种游离酶构成的
代谢途径;
(b)多酶复合体构成的
第19章
代
谢
总
论
ppt课件
1
一、新陈代谢的一般规律
(一)基本概念 新陈代谢是体内化学反应的总称,体内的化学反应通常由
酶催化,一系列的连续反应构成代谢途径,代谢途径的个别步
《生物化学》总复习课件

Biochemistry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研究生物分子和生命的化学反应的科学,是运用化学的原理在分子水平上解释生命现象的科学。
⑴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⑵生物体的物质代谢、能量转换和代谢调节⑶遗传信息的传递及其调控Ø1、蛋白质Ø9、糖的生物合成Ø2、酶Ø10、脂类代谢Ø3、核酸Ø11、氨基酸代谢Ø4、糖Ø12、核苷酸代谢Ø5、脂质与生物膜Ø13、物质代谢调节Ø6、生物能学Ø7、糖的分解代谢Ø8、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核酸•蛋白质(酶)•脂类•结构•糖类•功能•代谢调节•性质•分解•合成核酸•结构•功能•性质•分解•合成蛋白质(酶)•结构•功能•性质•分解•合成•结构•功能•性质•分解•合成脂肪酸β氧化和从头合成的区别•结构•功能•性质•分解•合成蛋白质的结构•氨基酸一级结构-螺旋•蛋白质二级结构-折叠-转角无规律卷曲超二级结构结构域三级结构四级结构稳定蛋白质三维结构的作用力主要是一些所谓弱的相互作用或称非共价键或次级键,包括氢键、范德华力、疏水作用和盐键(离子键),此外还有共价二硫键、酯键和配位键。
酶的功能蛋白质一级结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专一性结构专一性相对专一性绝对专一性键专一性基团专一性立体异构专一性旋光异构专一性几何异构专一性按照化学组分分为单纯酶结合酶酶蛋白辅因子辅酶辅基金属离子结合部位:负责与底物的结合,决定酶的专一性活性中心催化部位:负责催化底物键的断裂形成新键,决定酶的催化能力蛋白质的性质氨基酸的性质两性解离与等电点在280nm有最大光吸收波长两性解离及等电点蛋白质的性质胶体性质沉淀反应变性与复性紫外吸收与呈色反应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酶浓度、底物浓度(米氏方程、Km)、pH、温度、激活剂、抑制剂Km•V=Vmax/2时,Km=[S],即Km值是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辅酶Ⅰ和辅酶Ⅱ的 递能作用
由营养物质的分解代谢释放出的化学能,除了 通过合成ATP的途径捕获外,还有另外一种途径, 就是以氢原子和电子的形式将自由能转移给生物合 成的需能反应。这种具有高能的氢原子是由脱氢反 应形成的。脱氢反应产生的氢原子和电子可由辅酶 Ⅰ或辅酶Ⅱ接受。当这些辅酶被氧化时,能量又被 释放出来。
七、代谢中常见的 有机反应机制
(略)
八、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
(一)使用酶的抑制剂
酶的抑制剂可使代谢途径受到阻断,结果造 成其底物积累,为测定该代谢物提供条件。利用 酶的抑制剂可以研究代谢途径,从最初的反应物 经过哪些中间代谢产物,最终形成产物的。
(二)利用遗传缺陷症研究代谢途径
某些个体由于遗传缺陷,先天就缺少某种酶。 余同前。
(三)气体测量法
用瓦氏呼吸计测定反应 过程中吸收的气体量或释放 的气体量。这不是一种研究 方法,而是一种实验技术。
(四)同位素示踪法
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可以跟踪某一 原子的去向,从而得知代谢途径。
放射性强度测定 放射自显影 Nhomakorabea常用放射性同位素表
同位素名称
氢3(氚) 碳14 磷32 碘131 硫35
符号
3H,T 14C 32P 131I 35S
放射线类型
Β- β- β- β- β-
半衰期
12.26年 5730年 14.3天 8.070天 87.1天
(五)核磁共振波谱法
这也是一种实验技术。
第20章 生物能学
(Bioenergetics)
一、有关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二、化学反应中自由能的变化和意义 三、高能化合物
计算标准自由能变 化时的标准条件
标准条件指的是,反应的温度为25℃,即298K, 大气压为101,325 Pa(1atm),反应物和产物的浓 度都是1mol/L。标准自由能变化的符号用Δ Go 表示。 对于生物化学反应,标准状况还规定反应进行的环 境为pH=7,这时的标准自由能变化用Δ G o’表示。
ATP是能量代谢的中心物质
生物体直接利用的能量物质主要是ATP,在分 解代谢中,释放出的能量主要用于合成ATP,在需 要提供能量的反应或其它生命活动中,主要由ATP 水解来提供能量,所以ATP是能量代谢的中心物质。 ATP不是一种能量贮存物质,而是一种传递能量的 分子,因为在一般情况下,ATP分子合成后,在1分 钟之内就被利用。
分解代谢途径与合成代谢途径一般是不同的,但 不同的代谢途径之间也可以有重叠的部分。
二、能量代谢在新陈代谢中 的重要地位
各种分子之间的互相转变称为物质代谢,而伴 随着物质代谢发生的能量的吸收、转移、释放、利 用称为能量代谢。
太阳能是所有生物最根本的能量来源,能进行 光合作用的植物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这些化学能 提供了植物生命活动所需的全部能量(有少数特殊 情况),动物和大多数微生物直接或间接依靠植物 光合作用贮存的化学能生活。
一、有关热力学的 一些基本概念
(自由能的概念)
凡是能够用于做功的能量称为自由能。
二、化学反应中自由能 的变化和意义
(二)标准自由能变化和化学平衡的关系
化学反应中的标准 自由能变化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产物各自都有特定的 自由能。产物自由能的总和与反应物自由能的总和 之差,就是该反应的自由能变化。为了计算的方便, 人们总是规定一些条件作为标准条件,并将在此条 件下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自由能变化称为标准自由 能变化。
四、FMN和FAD的递能作用 (略)
五、辅酶A在能量代谢中 的作用
酯酰CoA中有一个高能的硫酯键,这也可以 看成是酰基的一种活化形式。ATP的磷酸酐键水 解时释放出30.54 kJ/mol的自由能,而乙酰CoA的 硫酯键水解时释放出31.38 kJ/mol的自由能。
六、新陈代谢的调节
新陈代谢的调节主要是靠酶数量和活性的调节, 细胞中有许多由膜分割的部位,特定的代谢途径在 特定的细胞部位进行。物质需要在细胞内不同的部 位间运输,有时还需要在细胞间或整个机体内运输。 物质运输的方向、量及速度也影响代谢。
新陈代谢的功能
新陈代谢简称代谢。人们将代谢的功能概括为 5个方面:①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②将外 界引入的营养物质转变为自身需要的结构元件,即 大分子的组成前体。③将结构元件装配成自身的大 分子。④合成或降解执行生物体特殊功能所需的生 物分子。⑤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一切能量。
代谢途径
虽然新陈代谢包括数以千计的不同酶 催化的反应,但仍可以从错综复杂的代谢 网络中总结归纳成一些具有共同规律的途 径,并将这些途径称为主要代谢途径。这 些主要代谢途径在千差万别的生物界具有 相当的普遍性。
Δ G0 和Δ G
Δ Go 是在标准条件下一个化学反应的自由 能变化,对于一个特定的化学反应它是一个常数; 而Δ G 是一个化学反应在某一实际条件下的自由 能变化,Δ G 随着反应的温度、反应物及产物的 浓度、反应介质的pH等的变化而变化。
标准自由能变化的计算公式
假设有如下的一个化学反应式:
aA + bB
cC + dD
在恒温和恒压下,这一反应的自由能变化公式是:
G G0 RT ln [C]c[D]d [ A]a[B]b
第19章 代谢总论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Metabolism)
一、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 二、能量代谢在新陈代谢中的重要地位 三、辅酶Ⅰ和辅酶Ⅱ的递能作用 四、FMN和FAD的递能作用 五、辅酶A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六、新陈代谢的调节 七、代谢中常见的有机反应机制 八、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
一、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
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将有机营养物分解成较小的、 较简单的物质的过程称为分解代谢(catabolism), 分解代谢的同时,将蕴藏在有机大分子中的能量逐步 释放出来,提供给生命活动使用,同时,分解代谢的 中间产物也可用于合成生命活动所需的新的物质。
利用小分子或大分子的结构元件合成生物大分子 或其它所需分子的过程称为合成代谢(anabolism)。 合成代谢需要提供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