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闽南文化的作文_0
介绍闽南文化特色作文

介绍闽南文化特色作文《闽南文化:独特魅力满盈》闽南,那是一块充满神奇与魅力的地方,闽南文化更是有着独一无二的韵味。
说到闽南文化,那建筑可真是一绝。
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这说的就是闽南古厝啦。
我去泉州游玩的时候,走进一个古厝聚集的村落,那一排排古厝让我看得眼睛都直了。
红砖在阳光的照耀下透着一种暖暖的色调,就像是喝了一口老酒,上头又舒畅。
那燕尾脊呢,高高地翘起来,像一只正要展翅高飞的燕子。
古厝的墙面上有时候会有一些精美的雕刻,什么花鸟鱼虫啦,传说故事啦,细腻得不得了。
我凑近一个雕刻看,刻的是八仙过海,你瞧那吕洞宾的胡子,根根分明,就连他手上拿的宝剑的剑鞘上的花纹都清晰可见。
这闽南古厝,就像是一个个讲述历史故事的老人,默默站在那里,任岁月变迁。
闽南的美食也是超有特色的。
蚵仔煎可算是名头响亮,我在厦门的一个小巷子里吃到了超正宗的蚵仔煎。
那一个个饱满的蚵仔在铁板上滋滋作响,老板用铲子快速地翻动着,再淋上一层蛋液,撒上一些蔬菜,香味瞬间就钻进了鼻子里。
一口咬下去,蚵仔的鲜嫩,鸡蛋的香软,蔬菜的清爽一下子就在嘴里散开了。
还有土笋冻,一开始我看着还不敢吃,透明的凝胶里包着沙虫,感觉有点怪。
但是听当地人大力推荐,闭着眼尝了一口,结果被那弹嫩的口感和独特的味道征服了。
那沙虫吃起来很鲜甜,一点怪味都没有。
闽南的戏曲更是让人着迷。
高甲戏那热热闹闹的表演形式可有意思了。
曾经看过一场高甲戏的表演,演员们那夸张的妆容和服饰首先就吸引了眼球。
看家婆的演员一步三摇,手里的扇子也是忽开忽合,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丰富。
一会儿眼睛瞪大,一会儿嘴角一撇,把一个爱管闲事又有点滑稽的看家婆形象演得活灵活现。
戏台上的锣鼓敲得人心痒痒的,仿佛能把观众带到另一个充满乐趣的世界里去。
闽南文化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无论是建筑、美食还是戏曲,都有着无尽的魅力等待人们去发现和品味。
《闽南文化另一面:民俗之趣》闽南的民俗文化那可有着数不清的好玩的事儿。
闽南特色文化作文

闽南特色文化作文咱今儿个就来唠唠闽南那超级有特色的文化。
闽南这地儿啊,就像是一个装满了各种宝贝的大箱子,每一样拿出来都能让你眼睛放光。
先说说闽南话吧。
闽南话那可真是一种神奇的语言,听起来就像在唱歌似的。
外地人刚到闽南,听闽南人聊天,那估计就跟听天书一样。
比如说“汝今仔日食未?”这就是在问“你今天吃了吗?”。
闽南话里保留了好多古汉语的发音和用词呢。
我有个朋友去菜市场买菜,听着那些阿嫲阿伯用闽南话讨价还价,那可真是有趣极了。
阿嫲说:“遮个菜贵夭鬼啦,相情咧!”意思就是这菜太贵了,便宜点啦。
闽南话就像是闽南地区的一个特殊密码,把当地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再讲讲闽南的建筑。
那红砖古厝,就像一个个优雅的老者,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红砖红瓦,燕尾脊高高翘起,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燕子。
走进古厝,你能看到那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砖雕。
那些雕刻的图案可讲究了,有龙凤呈祥,象征着吉祥如意;有花开富贵,寓意着生活美满。
而且古厝的布局也很有门道,什么几进几落的,都体现着家族的秩序和传统。
我记得小时候去一个古厝玩,在那窄窄的小巷子里跑来跑去,就像穿越到了古代一样。
闽南的美食那也是一绝啊。
蚵仔煎,这可是闽南的招牌美食之一。
新鲜的蚵仔裹上鸡蛋和地瓜粉浆,放在铁板上煎得金黄金黄的,再配上酸酸甜甜的特制酱料,咬上一口,那外酥里嫩的口感,还有蚵仔的鲜味在嘴里散开,简直是人间美味。
还有土笋冻,很多外地人一听名字都不敢吃,以为是土里的笋子做的冻。
其实啊,土笋是一种海里的虫子,经过熬煮后就变成了像果冻一样的东西。
吃的时候浇上酱油、醋和蒜蓉,滑溜溜的,特别爽口。
闽南的美食就像一个大杂烩,各种海鲜、山珍都能被闽南人巧妙地变成一道道美味佳肴。
说到闽南的民俗文化,那可就更热闹了。
像普渡,这可是个盛大的节日。
到了普渡的时候,大街小巷都摆满了供桌,上面堆满了各种祭品,有水果、糕点、三牲等等。
人们会烧香祭拜,祈求平安和丰收。
还有那热闹非凡的歌仔戏,演员们穿着华丽的戏服,在台上咿咿呀呀地唱着。
关于闽南文化传承的作文

关于闽南文化传承的作文咱闽南啊,那可是个宝藏地方,闽南文化就像一颗闪闪发光的大明珠,魅力无限。
可这颗明珠要一直璀璨下去,就得靠咱这些土生土长的闽南人和所有喜爱闽南文化的人好好传承。
先说说闽南话吧,这可是闽南文化的“活化石”。
闽南话那是相当有趣,听起来就像唱歌一样,“阿公阿嬷”叫起来特别亲切。
可现在好多小孩都不会说闽南话了,一张口就是标准的普通话,甚至是带着洋味儿的英语。
我就见过这么个事儿,一个小孩跟奶奶聊天,奶奶说闽南话,小孩一脸懵,反过来用普通话跟奶奶说:“奶奶,你说啥,我听不懂。
”这可把奶奶给急坏了。
闽南话里可有很多古汉语的影子呢,像“鼎”就是锅的意思,这在文言文里常见。
要是闽南话失传了,就好像咱把老祖宗留下的一个宝贝给弄丢了,多可惜呀。
所以咱在家里就得提倡说闽南话,让小孩从小就浸泡在这个语言环境里,这样闽南话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
闽南的传统建筑也是一绝。
红砖古厝,燕尾脊高高翘起,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燕子,那造型精美得不像话。
每次我看到古厝,就感觉像是穿越回了过去。
这些古厝可不仅仅是房子,它们是闽南人生活智慧和审美情趣的结晶。
可是现在啊,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古厝越来越少了。
有些古厝因为没人住,没人修,都破败得不成样子了。
咱可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些老建筑就这么消失啊。
政府应该多出点力,鼓励大家保护古厝,把古厝修缮一下,开发成民宿或者文化展览馆啥的。
这样既能保护古厝,又能让更多人了解闽南文化。
咱老百姓呢,也要有保护意识,不能为了一点眼前的利益就把老祖宗的房子给拆了。
再讲讲闽南的民俗活动吧,像普渡、中秋博饼这些,那可都是热热闹闹、充满乐趣的。
普渡的时候,大街小巷摆满了各种祭品,大家都在祭拜祖先,祈求平安。
这时候,邻里之间互相走动,分享美食,那浓浓的人情味就出来了。
中秋博饼就更有意思了,骰子在大碗里哐哐哐地响,大家围在一起,眼睛紧紧盯着,就盼着能博个状元。
那气氛,紧张又欢乐。
可是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觉得这些民俗活动太老土,不如去酒吧蹦迪或者在家打游戏。
关于闽南文化的作文

关于闽南文化的作文篇一:奇妙的闽南文化——拍胸舞闽南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各种各样的形式令人目不暇接,五花八门的艺术中充满了民间的万种风情,而其中欢乐激昂的“拍胸舞”令我情有独钟。
在泉州地方,大到政府举办的各种重大文化活动、大型文艺踩街,小到里巷乡村民间的迎神赛会,以至普通百姓家的婚丧喜庆,无不随处可见“拍胸舞”身影。
“拍胸舞” 的舞步十分滑稽,动作以蹲裆步为主,双手依次拍击胸、胁、腿、掌,配合怡然自得的颠头,并随着舞蹈环境和情绪的变化不同,动作节奏、幅度相应产生不同变化。
高昂、激越时可双脚反复顿地,双手使劲将胸、胁、全身拍得通红;舒缓和畅时则抚胸翻掌、扭腰摆臀,动作圆柔而诙谐,活泼而妙趣横生。
“拍胸舞”基本动作为“打七响”:双手首先于胸前合击一掌,接着从右手开始,双手依次拍打左、右胸部,随后双臂内侧依次夹打右、左胁部,双手再依次向外拍打右、左腿部,共得“七响”,时值合七拍。
同时配合双脚于蹲裆步位置有节奏的跳动,身体随之左右晃动。
如此循环往复,动作始终不变,只在队形上稍作些进退、出入、交叉变化,即可完成一场“拍胸舞”的精彩表演。
“拍胸舞”舞者赤足裸身,头上都戴着一个形制特殊的草箍,强调以身体拍击出声响节奏,一方向体现舞蹈本身的动律特色,一方面也用来协调群体动作,喧染舞蹈气氛,较好地保留了远古闽越舞蹈粗犷、古朴的民族舞蹈遗风。
“使我们至今得以领略古闽越图腾祭祀舞蹈古朴、庄重、整齐划一、如醉如痴的动人情景和舞蹈遗存。
别有一番风味的闽南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古老的“拍胸舞”更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
它蕴含了民间生活的酸甜苦辣,是一门最朴实但意义最深的艺术。
篇二:闽南茶文化中国茶文化集哲学、伦理、历史、文学、艺术为一体, 是东方艺术宝库中的奇葩。
闽南茶文化的精华是茶艺,它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茶具、火候、环境。
饮茶是闽南人生活中的一大享受。
过去,在闽南有一种说法:“抽啦叭烟,听南音乐,泡功夫茶,其乐无穷。
闽南文化的历史渊源作文

闽南文化的历史渊源作文说起闽南文化,那可真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就拿我小时候的一次经历来说,让我对闽南文化有了一次深刻而有趣的认识。
那时候,我还只是个小不点儿,跟着家人去参加一个闽南的传统节日庆典。
这个庆典在一个古老的小镇上举行,小镇的街道狭窄而曲折,两旁是古色古香的石头房子,墙壁上爬满了青苔,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一走进小镇,就听到了一阵热闹的锣鼓声。
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支长长的队伍正朝着我们走来。
队伍的最前面是几个穿着鲜艳戏服的人,他们脸上化着浓浓的妆,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道具,有的拿着宝剑,有的拿着扇子,还有的拿着长长的鞭子。
他们一边走着,一边表演着精彩的节目,引得周围的人们阵阵喝彩。
我好奇地挤到人群前面,想要看得更清楚一些。
这时候,我发现队伍中间有几个巨大的人偶,人偶的身上穿着华丽的衣服,头上戴着高高的帽子,看起来十分威风。
我问旁边的一位老爷爷,这些人偶是什么呀?老爷爷笑着告诉我,这叫“神将”,是闽南文化中的一种传统表演形式,用来祈求平安和丰收。
我跟着队伍一直往前走,来到了一个广场上。
广场上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大家都在等待着庆典的正式开始。
不一会儿,一位穿着长袍的主持人走上了舞台,他用洪亮的声音说道:“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美好的节日。
让我们一起向神明祈求平安、幸福和丰收!”说完,他点燃了一炷香,朝着天空拜了三拜。
接下来,就是各种精彩的表演了。
有舞龙舞狮、高跷表演、还有闽南戏曲等等。
我最喜欢的是舞龙舞狮,只见那条巨龙在空中飞舞着,时而盘旋,时而俯冲,仿佛真的有了生命一般。
而那几只狮子也不甘示弱,它们跳上跳下,摇头摆尾,十分可爱。
在表演的间隙,我还品尝了一些闽南的特色美食。
有香甜可口的花生汤、软糯细腻的芋泥、还有酥脆可口的炸枣等等。
每一种美食都让我回味无穷,我吃得小肚子鼓鼓的,像个小皮球一样。
除了美食和表演,我还注意到了一些有趣的细节。
比如,在广场的角落里,有几个老人正在制作传统的手工艺品。
福建闽南家乡的风俗作文

福建闽南家乡的风俗作文篇一《闽南的普渡盛事》在福建闽南地区,有个特别热闹又有趣的风俗叫普渡。
说起来这个风俗可真真是全闽南男女老少都很上心的事情。
记得有一次,我们村普渡。
一大早起来,就能听到村子里到处都是忙活的声响。
妇女们会早早去菜市场,那阵仗就跟打仗一样。
各个摊位前人挤人,大家嘴里都喊着自家要准备的食材。
我跟着奶奶去买菜,看见相邻摊位上的两位大妈为了一捆最新鲜干净的菜直接抢起来了,不过脸上倒是没有一丝愠色,嘴里还相互打趣说“你这个阿婆,锅里菜都要堆成小山了还和我抢这捆菜嘞。
”“你懂啥,我家儿子最爱吃这个,今天普渡,可得让他吃爽了。
”家家户户都在厨房忙活起来,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香味混着炊烟。
男人们则开始在屋前摆起一张张超大的圆桌,然后用洗得干干净净的大红塑料凳把圆桌四周围得满满当当。
到了下午,各种供品就像小山一样在桌上堆积起来,有鸡鸭鱼肉,各种水果糕饼。
那摆放也是有规矩的,鸡头都朝着同一个方向,鱼得是完整的一条,水果也要颜色搭配看着就喜庆。
村头巷尾鞭炮声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像是在对各路神仙和祖先大声宣告今天的盛事呢。
孩子们可就太开心了,在村子里到处跑来跑去,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些供品,其实心里都在盼着普渡快点结束,因为结束了就可以放开肚子吃那些好吃的啦。
而且这一整天,家里来的客人一波接着一波,大家互相寒暄唠家常。
普渡这天,整个村子就像一个超级大派对现场,大家聚在一起,不仅是遵循风俗祭祀神灵和祖先,更是借着这个机会联络感情呢。
篇二《闽南的中秋博饼》在闽南,如果说有个节日习俗能让所有人都疯狂开心起来,那一定非中秋博饼莫属了。
有年中秋节,整个家族的人汇聚在大伯家那宽敞的院子里博饼。
人们还没开始博就已经各种讨论声不停了。
大人们神秘兮兮地分享着自己以前博饼的战绩,小孩子们则围在那满满当当装着奖品的大桌子旁边好奇地张望着。
博饼正式开始,一个大碗还有六个骰子就是主角了。
先从最年长的爷爷开始掷骰。
只见爷爷大手一甩,骰子在碗里欢快地蹦跶着。
关于闽南文化的作文三篇_民俗作文_

关于闽南文化的作文三篇闽南文化属于闽南地区,一样拥有悠久的历史。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闽南文化的三篇,欢迎阅读!关于闽南文化的作文(一)我热爱闽南文化,因为它有悠久的历史,它也具有传统性、连续性特征,她就像一颗星永远闪烁着灿烂的光芒以前的我总是认为闽南文化一点也不出名,只不过古人在闽南地区留下了非物质遗产,但自从我看了那次的梨园戏,我改变了对它的看法。
那一次,学生记者团组织参加了观梨园戏的活动,我欣赏到了《陈三五娘》中的《赏花》,这让我久久的陶醉。
你看,演员们的动作时多么的眼花缭乱,五娘和益春在舞台上感叹这春天的美好,却又哀叹着花易落得季节。
欣赏了《赏花》我才真正明白,闽南文化不是什么古人留下的非物质遗产,它还有更广阔的天空,之所以有这些演员在艰苦中磨练,才能为闽南文化增添一份光彩。
除了梨园戏另外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南音和提线木偶,提线木偶也历史也是很悠久的,它必须要好的技术才能控制好木偶,否则线就会乱掉。
南音也很出名,它的曲调非常的优美,它利用各种民间乐器演奏出各种优美的曲调,每次听到南音我都会被这美妙的音乐久久陶醉。
我把参加闽南文化的活动告诉好朋友,她也不禁赞叹闽南话,还说闽南文化是一颗星永远闪烁着光芒,永不熄灭。
在我的课余时间里我也经常了解一些关于闽南文化的节目和有关书籍。
闽南文化永远是那样的灿烂,我想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弘扬闽南文化,让闽南文化的光芒永不熄灭。
关于闽南文化的作文(二)我虽不是闽南人,但是我五六岁时就来到了厦门,也有六七年了,在这里我过了许多闽南地区的节日,因此,对于闽南文化我也算是熟悉。
福建简称为闽,闽南即指福建的南部,从地理、行政区划、语系等各方面,厦门、漳州、泉州三个地区均合称为闽南。
闽南文化,其内涵除广义中也含农耕文化、海商文化外,更值得一提的是狭义中所含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民间艺术、宗族文化及方言等。
我就给大家介绍其中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及方言。
首先是民俗文化。
闽南文化特色作文

闽南文化特色作文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闽南仔,我对这片热情洋溢、人情味十足的土地,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
闽南文化独树一帜,处处彰显着这片土地人民的睿智、勤劳和热情好客。
想起小时候,家家户户的庭院里总是遍植果树,不论是蜜柚、龙眼还是人参果,那饱满多汁的果实就是我们最棒的点心。
趁着夏日里午后小憩时分,大人们或在树阴下乘凉聊天,或在石阶上打盹,那份惬意和安详,至今仍让我念念不忘。
闽南的年节更是节庆缤纷、热闹非凡。
每逢春节,我们都要吃团圆饭,吃着家里祖传的手工面线、肉丸子,再来上几碟卤味小菜,那满满的幸福感让人永生难忘。
而到了中元节,我们还要燃起孔明灯,用微弱的灯火照亮通往来世的路。
闽南的饮食文化也是一绝,不论是肉燕、夜游曾厝垵品尝新鲜的海产,还是在古老的沙县小吃一条街,吃上一顿地道的沙县小吃,那别具风味的口感都让人难以忘怀。
闽南人的性格也是我最钟爱的。
我们热情好客,待人亲切有加;我们勤劳好动,对生活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态度;我们也坦诚干脆,做人做事光明磊落。
这些独特的性格特质,正是闽南文化的精髓所在。
闽南文化独树一帘,闽南人的生活态度也别具一格。
虽说我如今已飘洋过海,但闽南的记忆永远铭刻在心,我永远怀念那份家的味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闽南文化的作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闽南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各种各样的形式令人目不暇接,五花八门的艺术中充满了民间的万种风情,而其中欢乐激昂的“拍胸舞”令我情有独钟。
在泉州地方,大到政府举办的各种重大文化活动、大型文艺踩街,小到里巷乡村民间的迎神赛会,以至普通百姓家的婚丧喜庆,无不随处可见“拍胸舞”身影。
“拍胸舞”的舞步十分滑稽,动作以蹲裆步为主,双手依次拍击胸、胁、腿、掌,配合怡然自得的颠头,并随着舞蹈环境和情绪的变化不同,动作节奏、幅度相应产生不同变化。
高昂、激越时可双脚反复顿地,双手使劲将胸、胁、全身拍得通红;舒缓和畅时则抚胸翻掌、扭腰摆臀,动作圆柔而诙谐,活泼而妙趣横生。
“拍胸舞”基本动作为“打七响”:双手首先于胸前合击一掌,接着从右手开始,双手依次拍打左、右胸部,随后双臂内侧依次夹打右、左胁部,双手再依次向外拍打右、左腿部,共得“七响”,时值合七拍。
同时配合双脚于蹲裆步位置有节奏的跳动,身体随之左右晃动。
如此循环往复,动作始终不变,只在队形上稍作些进退、出入、交叉变化,即可完成一场“拍胸舞”的精彩表演。
“拍胸舞” 舞者赤足裸身,头上都戴着一个形制特殊的草箍,强调以身体拍击出声响节奏,一方向体现舞蹈本身的动律特色,一方面也用来协调群体动作,喧染舞蹈气氛,较好地保留了远古闽越舞蹈粗犷、古朴的民族舞蹈遗风。
“使我们至今得以领略古闽越图腾祭祀舞蹈古朴、庄重、整齐划一、如醉如痴的动人情景和舞蹈遗存。
别有一番风味的闽南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古老的“拍胸舞”更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
它蕴含了民间生活的酸甜苦辣,是一门最朴实但意义最深
的艺术。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